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荒漠化的防治》

科目地理年级高二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者分析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的了解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关键,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象、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过程,了解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规律,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2. 通过创设宽松开发的探究氛围,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效而科学的案例分析方法。

3. 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荒漠化的表现,学会用几个关键词描述荒漠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科学术语表达地理现象、过程或地理问题的能力。

2. 读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3. 理解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分析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形成的原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荒漠化的成因。

教学资源(1)学生已有知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必修2环境问题

(2)已有能力:能分析简单案例,阅读资料,搜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

(3)、课本P18 活动,P19 阅读,P21活动,整理为案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拓展

(4)、网上搜集过度放牧、过渡樵采、过渡开垦图片资料,

教学活动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演示:荒芜的草场黄沙裸露,羊儿啃着孤零零的枯草,大风吹动着流沙将道路淹没,流动沙丘正步步向村庄逼近。

师:1. 判断画面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

2. 该环境问题在我国哪个地区最为突出?(西北地区)

生:学生回答略。

活动:我给同学们出示五个提示,答案三个字。

题目:提示一土地退化提示二干旱半干旱地区提示三气候因素提示四人类活动提示五沙漠化

师生共同总结:答案:荒漠化。各提示与答案的关系。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分别是产生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实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荒漠化的分布地区。师:请归纳说明什么是荒漠化?

生: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这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教学活动2

师: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哪里?(西北地区)

师: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发展的典型地区和治理的重点地区,因此本节课以西北地区为例对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做一探讨。

多媒体播放: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光片。

师:西北地区的植被主要是什么?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用两个字概括是什么?(干旱)师:读图回答:

1. 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2. 找出我国主要的沙漠和沙地,说明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 参考答案] 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新、宁、甘和内蒙古的大部;东部是高原,西部为高大的山系和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主要的沙漠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七个。

师:你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影响下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吗?(干旱、半干旱)多媒体显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地形图》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原因。

1.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2. 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师: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知识: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

1. 本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加。

2. 天山北坡属于迎风坡(大西洋、北冰洋),降水量较多,因而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

生:

自然地区东部(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贺兰山西部(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气候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大陆性气候

自然景观草原荒漠草原及草原

师:根据图2.4 ,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归纳出干旱的气候与的荒漠化形成之间的关系?

生: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联系图揭示了水、土、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其中水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教学活动3

师:干旱的气候为荒漠化的形成提供了大的自然背景,而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的自然原因。

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0 第一段,思考回答,本区气候异常的根本原因;气候异常与荒漠化的关系。

师:气候干旱、异常为荒漠化的形成过程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及资料“不吃发菜少穿羊绒行不行”(附后)

多媒体显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图

生:讨论 1.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 其中所起作用比较大的是哪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是怎样造成荒漠化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归纳]

人为因素典型地区危害

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

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水资源利用不当(包括灌溉措施不当)荒漠地区的绿洲;气候干旱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益严重;次生盐渍化

生:阅读:“挖井带来的负面作用”

师:挖井取水可以为尽可能多地放牧提供水源条件,然而,过密的掘水工程,会使水井周围的草场受到过度践踏而无法得到恢复,是加速草场退化的重要原因。

教学活动4

巩固练习:

师:读萨赫勒地区示意图,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该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生:学生回答略。

小结新课:请同学总结本节知识点和分析荒漠化成因的一般思路。

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到荒漠化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防治荒漠化,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也是我们以后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