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思)的报告,600字《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旨在让幼儿初步掌握“长短”的概念,通过观察、排列、数字和实物来加深对于“长短”的理解,以及使用这一概念进行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感知: 学会通过观察和触摸,分辨出不同物体的长短;2. 认知: 学会使用“长”“短”概念来比较和排序物体;3. 理解: 通过实物演示懂得长短概念,学会将其用于比较和排序;4. 运用: 学会使用数字来按长短排序物体,例如从最长到最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拉杆箱、彩色信封、白色纸片等材料;2. 实物:筷子、纸巾、苹果、玩偶等;3. 教学软件:数字比较、按长短排序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让孩子们关注拉杆箱,提出问题:拉杆箱有什么特点?(长)2. 认知:准备几根筷子,告诉小朋友:谁的筷子最长?把筷子排成一列,然后让小朋友说出谁是最长,谁是次长,谁是最短,谁是次短;3. 实物:拿出两个苹果,和几张纸巾,询问孩子哪个长,哪个短;4. 数字:准备好数字卡片,一起按长度大小来排列(从最大到最小);5. 电脑: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按长短排序,例如在图片中标注显示长短;6. 训练:分组编写故事,让孩子们按照长短理解故事情节;7. 总结:总结已讲授内容,重复使用“最长”“次长”“最短”“次短”等概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数字和教学软件的实际操作,让孩子们更加具体的理解“长短”的概念,从而掌握“按长短排序”的能力。

在训练环节,孩子们感受到了长短的真实意义,收获了和乐趣。

但也发现了一些孩子排序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练习,让孩子们逐步熟练掌握。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课程背景分析本次课程为小班数学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孩子们掌握按长短排序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本次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小班幼儿,年龄在3-4岁之间,需要针对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反应能力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制定出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教学内容安排1. 教学目标•学习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按长短排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2. 教学准备•排序卡片: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卡片,让孩子通过比较大小进行排序•游戏道具:准备一些小球、积木等游戏道具,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排序•视频和音乐:准备一些与排序相关的视频和音乐,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前准备:提前设置好课堂板书、课件、小组活动等准备工作3. 教学环节3.1 热身(5分钟)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首先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比如播放一段与排序相关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做动作,同时进行简单的排序。

3.2 导入新知(10分钟)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入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可以通过问题、对话等形式,启发孩子们对排序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3 练习(20分钟)接下来,让孩子们参与到排序的练习中来。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卡片,让孩子通过比较大小进行排序。

同时,也可以准备一些小球、积木等游戏道具,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排序。

通过练习,让孩子们掌握排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4 拓展(15分钟)在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后,适度的进行拓展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按长短排序这一知识点。

可以通过一些题目、小游戏等形式进行拓展,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排序的原理和方法。

3.5 总结(5分钟)最后,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强化孩子们对排序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及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语言讲述排列的顺序,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四个物体的序列,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长短排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四个物体的序列。

2.培养幼儿能用语言讲述排列的顺序。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教具长短不一的绿色纸条4根,标记图1张。

学具第一、二组:长短不一的冰棒棍人手4根,(或长短不一的铅笔4支)每人1张标记图,操作卡片4、5;第三组:人手3张点卡(分别为I,2,3。

),每人三色花片1盘(数量分别为1~3,如:1红片,2蓝片,3黄片。

),每人1个计算盒,操作卡片11;第四组:人手1套动物卡片(§张,数量分别为1~3,如。

1头猪,2头牛,3只羊。

),每人1个圆点印章j计算盒,印泥2盒,制卡纸若干张,操作卡片12;第五组:人手l张实物排序材料纸(见图一)、实物卡片4张,操作卡片13。

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出示四根纸条,‘‘这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哪根是长的?哪根是短的?用什么办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把两根放在一起比一比)“比的时候,要把两根纸条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根长,哪根短了。

”出示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这几根纸条排队?想想哪根纸条应该排在最前面,哪根纸条跟在它的后面,要把这几根纸条排得很整齐,一边排一边说:什么样的纸条请你排在最前面,什么样的纸条请你跟在后面。

”请个别幼儿在绒板上操作。

“请大家说说他是怎样给纸条排队的_?”(最长的,长的,短的,最短的,或者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按长短排序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3. 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一组不同长度的杆子或线段。

2. 小组活动的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并复习如何利用比较法判断长度的大小。

二、呈现(10分钟)
1. 拿出一组不同长度的杆子或线段,按照长度从短到长依次排列。

2.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组杆子或线段的排序规律。

三、讨论(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语言表达排序规律。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并对其进行讨论和补充。

四、练习(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组不同长度的杆子或线段。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按照长度顺序排列。

3.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的排序规律。

五、总结(5分钟)
1. 让学生总结按长短排序的基本方法。

2. 强调观察和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呈现-讨论-练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长度的杆子或线段,引导学生思考排序规律,并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合作。

整体教学过程生动、实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排序能力。

但是在练习环节中,部分学生对于排序规律的表达仍然不够清晰,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另外,在小组活动中,也需将学生的个人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活动主题及目标活动主题:按长短排序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比较大小,区分长短的概念。

2. 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排序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和集中注意力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长短条形模型(三种颜色,一组有大小不同的模型)。

2. 平滑地板或桌面。

三、活动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之前的学习:请幼儿一起站起来,伸直手臂,比较一下谁的手臂长。

较长的同学举手,其他同学为其鼓掌。

2. 模型观察(10分钟)老师拿出不同颜色的长短条形模型,放在地板上。

让幼儿观察模型的颜色和大小差异,引导他们用手触摸模型。

3. 分类比较(15分钟)老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一些模型。

要求幼儿根据模型的大小进行分类,找出最长和最短的模型,并排列好。

4. 探究活动(2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模型的长度差异:请幼儿用手指划一划最长和最短的模型,感受它们的长度。

通过比较,让幼儿发现模型的长短规律。

5. 游戏活动(15分钟)老师设计游戏:幼儿排成一队,拿着自己的模型。

当老师喊出“排一排!按长短排序”时,幼儿要根据模型的长度站成由长到短的顺序。

完成后,称赞他们的努力。

6. 总结与延伸(1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和体会。

与幼儿一起总结排序长度的规律,例如“越长的在前面,越短的在后面”。

四、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按长短排序的活动,我发现幼儿对于长短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绝大部分幼儿主要通过模型的直观感受来判断长短,而缺乏具体的计量单位。

下一次我会引入尺子等工具,让幼儿通过具体的长度数值来对模型进行排序,加深他们对长短的理解。

此外,活动中我发现有部分幼儿在排序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往往把长短模型放置不当,导致排序结果出错。

我反思到,可能是我没有给予足够的示范和指导。

下次我会在幼儿进行排序前,与他们一起示范一次,解释正确的放置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排序任务。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长”和“短”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汇进行排序。

2.能够通过比较物体的长度,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排序。

3.能够根据指定的排序规则,将一组物体进行排序。

教学重点:1.理解和使用“长”和“短”这两个词汇。

2.比较物体的长度,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排序。

3.根据指定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1.课件或白板。

2.准备一些具有不同长度的物体,例如纸条、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主题:由老师出示一些具有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然后请学生说出它们的长度特征,例如长、短等。

2.创设情境:告诉学生有一个物品盒子里面乱糟糟地放了一些物体,请学生思考一下,如果要整理这些物体,可以按照什么规则进行排序呢?二、展开(20分钟)1.解释概念:请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关于“长”和“短”的理解,然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长”和“短”的概念。

2.比较长度:老师将两个物体拿出来,例如纸条和铅笔,请学生观察这两个物体的长度,并说出它们的长短关系。

然后,请学生用手指比较纸条和铅笔的长度,判断哪个物体更长、哪个物体更短。

3.排序练习:老师将一些物体摆放在桌面上,要求学生将这些物体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排序。

老师可以一边引导学生,一边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排序。

三、总结(10分钟)1.总结归纳:请学生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如何使用“长”和“短”比较物体的长度,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排序。

2.小结提问: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1)如果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短,那么这个物体应该放在排序的什么位置?(2)如果有三个物体,分别为A、B、C,A比B长,B比C短,那么它们的排序顺序是什么?(3)请比较一下铅笔和纸条的长度,你认为哪个物体更长?四、反思(5分钟)1.教学反思:从教学目标出发,复盘整个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教学目标:1. 能够区分长短,并将物品按长度排序;2. 感知长短的概念和差异;3. 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动手本领和思维本领;4. 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由长到短的五个大小不同的棍子;2. 五个大小不同的水果玩具;3. 一块小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把五个不同大小的棍子放在讲台上,让幼儿看一看,然后问:“这五个棍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眼睛察看、用口说出差异。

2. 引导(10分钟):老师拿出五个大小不同的水果玩具,抓起其中一个,让幼儿说出这个水果玩具的名字,然后问幼儿:“这五个水果玩具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眼睛察看、用口说出差异。

3. 实在操作(20分钟):老师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套棍子和一套水果玩具。

然后老师供给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先摆放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在地上,让幼儿进行比对,然后依照长度排序,并依次摆放好。

4. 操作练习(20分钟):老师随机拿出一些水果玩具,让幼儿将其依照长度排序,并把排列好的玩具放到大黑板上。

老师每次会在旁边予以引导并辅佑襄助幼儿完成这个任务。

5.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回顾本节课把握的学问点,强调同学练习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询问同学是否有还有疑问。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时间,不能过于努力探求速度而疏忽幼儿的接受本领,也不能过于拖沓。

2. 细致的察看是必要的,幼儿从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不仅仅是依照长度排列,更是在察看中学习。

3. 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多次回到例子上,让幼儿反复练习,以便把握技巧。

4. 最后,老师需要记得将幼儿排列好的水果玩具保存,以便利下一次使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物品的长短、大小差异。

2.能按照给出的物品大小差异进行排序。

3.提高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1.多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或蔬菜,如香蕉、木瓜、青辣椒、黄瓜等。

2.长度不同的线或棍子,如钢尺、木棍等。

3.卡片或标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通过展示两个不同长度的线或棍子,让幼儿体验对物品辨认的重要性。

老师问:“这两个线有什么不同?”安排幼儿用手摸,看哪一个线更长。

2. 引出文本内容导入水果或蔬菜,并对幼儿进行讨论,比较和分组,指引幼儿辨认物品的长短、大小差异。

比如,“你们能找出长的和短的香蕉吗?”“你们觉得哪一个木瓜更大?”等等。

3. 线上排序老师拿出两个长度不同的线或棍子,让幼儿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

安排幼儿将物品按照长短或大小进行排列,可采用组队竞赛的方式,让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看哪组的排序更快也更准确。

4. 标签排序老师在卡片或标签上写上具有不同长短或大小的单词或数字,如“2”、“7”、“8”等,然后让幼儿将它们按照长短或大小进行排序,通过对每个正确的单词或数字贴上“✔️”标识表示完成。

5. 模式识别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评论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比如“你们做到了哪些难题?”或“你们有哪些要提高的地方”。

四、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加强对幼儿自我评价和批判性思维的鼓励和引导,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

2.在教学准备方面,我认为可以增加一些更有趣和有挑战性的物品或题目,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在教学效果方面,老师应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合理安排分组和设置反馈机制,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以上即是我对《按长短排序》这节数学课的教案设计和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幼儿教育工作者,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教案:《按长短排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和短的概念;学生能够按照给定的一组物品的长度进行排序;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排序来理解长短的概念;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和排序来理解长短的概念;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长短概念,并能够按长度进行排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一组不同长度的物品,如纸张、书、铅笔等;黑板、粉笔。

2. 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较长的纸条和一张较短的纸条,向学生展示并问道:“你觉得这两张纸条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关注到纸条的长度,并出示一些其他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比较。

步骤二:认识长短(10分钟)教师准备一组不同长度的物品,如纸张、书、铅笔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

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引导:“你们觉得这些物品的长度有什么不同?”“哪个物品最长?哪个物品最短?”“为什么你们认为它们长短不同?”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长和短的概念,并进行讨论。

步骤三:按长短排序(2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物品,如纸张、书、铅笔、小刀等,让学生按照长度进行排序。

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根据示范进行操作。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的排序依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步骤四: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刚才的活动,强调长和短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出按长短排序的方法和技巧。

步骤五: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新的物品,让学生自主进行按长短排序的活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排序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长短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了长短的含义,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排序。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

《按长短排序》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章节为《按长短排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长度,学习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以及学会按照长短对物体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学会用目测和触摸的方法比较物体长短。

2. 培养学生按照长短排序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长度,学会比较物体长短,按照长短排序。

难点:学会用目测和触摸的方法比较长度,准确地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度不一的小棒、绳子、扣子等。

学具:每人一组小棒、绳子、扣子等,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小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短。

2. 讲解演示:教师用目测和触摸的方法,示范比较小棒的长短,并引导学生模仿。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目测和触摸的方法比较所给物品的长短,并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4.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例题,如“把5根小棒按照长短排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完成类似的排序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按长短排序的方法1. 目测比较2. 触摸比较3. 排序练习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把下列物品按照长短排序:小棒、绳子、扣子。

2. 跟家长一起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答案:1. 小棒、绳子、扣子(答案不唯一)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鼓励学生创新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长度的认识和比较方法掌握情况如何?2. 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3. 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否顺畅?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比较长度吗?2. 开展“找不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观察和比较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运用比较长度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按长短排序》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以及学会按照长短对物体进行排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中的第二节“长短排序”。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长短,学习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幼儿按照长短进行排序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排序的概念,掌握排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体的长短,并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玩具等。

2. 学具:A4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准备一段关于小动物们比身高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身高的高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短排序。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玩具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体的长短。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将这些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讲解排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动手操作,将A4纸上的长短不一的线条按照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排序。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排序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教具中的铅笔、绳子、玩具等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对排序方法掌握不到位的幼儿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长短不一的线条,标明“长”和“短”。

2. 在线条下方写出排序结果,如:“从长到短:①②③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长短不一的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答案示例:铅笔(长)>绳子(中)>玩具(短)2. 家长评价:家长对幼儿的作业进行评价,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教学主题】:长短排序【适用年龄】:3—4岁小班【教学目标】1. 知道长短的概念,能正确用语言表达。

2. 能区分物品的大小、高矮、长短。

3. 能将物品依照长短排列。

【教学内容】1. 课前布置任务在家中或外出时,让幼儿察看四周的物品,如书籍、水杯、玩具等,回来后向班级介绍他们看到的东西中最长和最短的物品。

2. 导入老师向幼儿呈现两个不同长度的绳子,幼儿猜想两根绳子的长度,老师发觉幼儿有些怀疑,引导幼儿认得长度的概念。

3. 教学过程3.1 让幼儿察看不同长度的物品,如绳子、蜡笔和饼干等,引导幼儿认得长度并发觉长短的区分。

3.2 让幼儿体验长短的感觉,让部分幼儿站起来,做出高处与低处的手势,其他幼儿站在高处与低处两侧猜想哪一方高,哪一方低,让幼儿感受身体的坐高与高处与低处。

3.3 让幼儿用刷子作为手指,在桌面上画长短不同的线条,了解长线条和短线条的区分。

3.4 让幼儿进行长短排序游戏,老师将不同长度的竹筷子和饼干放在一起,让幼儿依据长度将它们排列。

让幼儿理解长短的区分,磨练幼儿动手和认知本领。

4. 结束活动让幼儿把本身的身高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队,让幼儿体验排序的过程,发觉大小次序,同时也能加强幼儿身体意识。

【教学资源】分别长、短竹筷子和饼干。

【反思】1.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目标的设置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不能过于难,同时也不能过于简单。

本次课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长短的概念,并能实际娴熟运用长短排序,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难。

2. 教学内容是否紧贴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儿的认知范围内,让幼儿通过感性的学习和认知更能深入理解长短的概念。

3. 教学方法是否多元化?教学方法应当多元化,尽量让幼儿体验到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如口头表述、体验感受和实际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更能发觉和把握学问。

4. 班级内学习的差异是否得到平衡?在幼儿的进展中,每个幼儿的认知智力和学习差异很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差异的平衡,更好地帮忙每名幼儿进展和成长。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短的概念,能够区分长短不同的物体。

2.学会按照物体的长短进行排序。

3.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区分长短,并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排序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木棒、绳子、积木等。

2.学具:每组学生一套长短不一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长短,如:“这个桌子比那个桌子长,这个凳子比那个凳子短。

”(二)探究1.分组讨论:每组学生一套长短不一的物品,讨论如何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2.学生尝试排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实践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小木棒,引导学生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2.学生分组进行排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邀请学生分享排序过程和结果。

(四)游戏1.游戏一:找朋友教师将长短不一的绳子放在地上,学生需要找到与自己手中绳子长度相同的绳子,组成一对。

2.游戏二:长短接力学生分成两队,每队成员依次用脚夹住长短不一的积木,将积木传到下一个队员,最快完成的队伍获胜。

1.学生分享自己在排序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优点:1.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尝试排序方法。

3.游戏环节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1.部分学生对于长短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2.在游戏环节,部分学生合作意识不强,需要教师及时调整。

重难点补充:重点:1.物体长度的直观感受与比较:通过触摸和摆放长短不一的小木棒,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体的长短,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如:“这个木棒比那个木棒长。

”2.物品排序的实践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物品按照长短顺序排列,教师可提问:“你能告诉我哪个是最长的吗?呢?”难点:1.长短相对性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对话帮助学生理解长和短的相对性,例如:“如果我把这个长木棒放在这里,这个中等的木棒就变成了最长的,你们发现了什么?”2.排序规则的灵活应用: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排序方法后,教师可以提出更复杂的问题:“如果现在有一根更长的木棒加入,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1.教师展示两根长短不一的小木棒,问:“你们谁能告诉我,哪根木棒更长一些?”2.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问:“那我们怎样让这些木棒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排队呢?”(二)探究1.教师分发长短不一的物品,引导:“请大家仔细看看你们桌上的物品,想想怎样让它们按长短顺序站队。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课程计划:按长度排序课程计划(反思教学)小班数学活动根据课程计划的长短(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教学反思等内容,可以识别五个对象的长度,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对象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关系。

尝试按长度排序。

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数学活动课程。

根据长度来看教学计划。

事件设计背景在一个区域活动中,发现孩子非常善于区分两个物体的长度,但是对于多个物体,长度没有很好地区分,所以本课程是设计的。

活动目标1,可以识别物体的长度在5以内。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对象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度排序。

3.愿意参加小组活动。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业务活动中体验从长到短或短到长的对象的顺序关系;难点:可以识别5内的物体长度。

活动准备1.教具:5支不同长度的笔;2,学习工具:长棒; 5种不同长度的绳索; 5种不同长度的笔;活动程序1.筹备活动:老师和孩子互相打招呼线程游戏:网络游戏:老师和小弟都在走路和看歌,但老师说,还老师和年轻人;2.小组活动:1)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创造一种情境: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是孩子学习的好帮手。

我们先把它们排队。

老师拿出五支不同长度的笔,老师按照长短的顺序排列五支笔;引导孩子从上到下观察,体验一支短于一支的笔;从底部到顶部,体验一支长于一支的笔;2)幼儿期操作探索:老师:'长棍宝宝也想让孩子们为他们排队。

“幼儿取出长棍,从短到长依次排列长棍,以及样本长度的顺序关系。

3,小组活动,老师观察孩子,操作完成后引导孩子讲述如何对孩子进行分类。

第一组:操作长棍,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无方向分类;第二组:绳索按长度和长度顺序排列;第三组:操作笔,按长度排序,体验长度的顺序关系。

4,游戏活动:游戏'说对面',老师说'××货长',小孩拿'××东西产品很短,请求越快越好。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长短,学习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长短的概念,能够分辨物体长短。

2. 学会按照长短对物体进行排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短概念,能够自主进行长短排序。

教学重点:长短的比较方法,排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

学具:每人一份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孩子们观察铅笔,引导他们注意铅笔的长短。

(2)请孩子们用铅笔比一比,看看谁的长,谁的短。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长短不一的铅笔,引导孩子们认识长短。

(2)通过比较,让孩子们学会将铅笔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3. 随堂练习(5分钟)(1)分发学具,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长短排序。

(2)邀请孩子们上台展示,分享自己的排序方法。

4. 小组讨论(5分钟)(1)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按照长短排序。

(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1)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长短排序方法。

(2)提出拓展问题:除了长短,我们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给物品排序?六、板书设计1. 长短排序长的物品:铅笔、绳子、小棒等短的物品:铅笔、绳子、小棒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按照长短进行排序,拍照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在观察、比较、讨论中掌握了长短排序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孩子们尝试按照其他标准进行排序,如高矮、大小等,提高他们的排序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短概念,理解长短的比较;2.学会使用直线量度器进行长度测量;3.能够按照长度大小进行排列。

二、教学准备1.直线量度器;2.不同长度的实物(如铅笔、橡皮等);3.室外自然场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时间约5分钟)老师在室外自然场地找出树干、树枝等长短不一的物品,让孩子们自由观察,鼓励他们谈谈看到的不同之处。

然后,老师会让学生来点出各个物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引出“长短”概念。

2. 认知长短概念(时间约15分钟)在认知环节中,老师会介绍《按长短排序》这个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老师会拿出不同长度的实物,让孩子们通过比较,理解长短的概念。

然后,老师会用直线量度器对实物的长度进行严格的测量,并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标准单位。

最后,老师会梳理总结:我们怎么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看哪个更长?看哪个更短?3. 按长短排序(时间约15分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让孩子们用认知到的长短概念和测量方法,比较不同实物的长短、排序并填表。

孩子们会按照指定的顺序来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和排序。

孩子们应该在每一个分类中按照长度来排列每一个物品。

4. 活动总结(时间约10分钟)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回顾这次活动的内容,检查孩子们是否完成了作业,并向孩子们指出怎样提高自己的长短概念和测量能力。

四、教学反思这次活动我认为有该强化的地方,这里总结了以下几点:1.活动的指导孩子的时间可以再多补充几个实物,加强在现实中对于长短概念的感知力;2.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孩子有些难以理解直线量度器的测量会花费一些时间,这部分学生需要老师多做解释,多辅导。

总的来说,幼儿期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对于长短概念的认知,是基本的学习内容,更是建立起孩子们整体概念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活动既能加强孩子们的感知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较早开始接触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十分有益。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附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附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长短。

2.培养幼儿按长短顺序排列物体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长短,并按长短顺序排列物体。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木棒、小汽车、积木等。

2.学具:每位幼儿一套长短不一的木棒、小汽车、积木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玩“猜猜看”游戏,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幼儿猜一猜哪根木棒最长,哪根最短。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猜测,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长”、“短”。

(二)基本环节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小汽车,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短。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小汽车的长短顺序,并用语言表达“longest,shorter,shortest”。

3.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积木,让幼儿动手操作,将积木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三)巩固环节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幼儿动手操作,将木棒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排列过程和心得。

3.教师出示更多长短不一的物品,如书本、玩具等,让幼儿继续进行排序练习。

(四)拓展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玩“长短接力”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手持长短不一的木棒,按照长短顺序传递,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引导他们发现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启发式教学,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2.通过游戏活动,我激发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在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时,我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需求,给予了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课堂氛围活跃,幼儿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幼儿在表达时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教案《长短排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教案《长短排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教案《长短排排队》含反思小班数学课教案《长短排排队》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在观察、比较中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课《长短排排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观察、比较中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

2、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认知准备:能区分大、中、小。

材料准备:长短不同的绸带、扭扭棒、笔;幼儿操作练习册(苗P7)相应的粘纸。

【活动重点】比较区分长短【活动难点】比较3样物体的长短【活动过程】一、说一说。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你说出给他们的名称和用途。

(扭扭棒、笔)二、比一比。

1、两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1)分别比较两根绸带说说哪根绸带长,哪根绸带短?(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2)请个别幼儿演示比较哪支笔长,哪支笔短?(讲讲自己比较的办法)小结(重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可以用眼睛看,比一比。

当看不出来时,可以将两样东西的一头对齐进行比较,这样也能知道哪个长,哪个短了。

2、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1)分别比较3支笔(讲讲理由)(2)3根绸带的长短,(三根绸带一头对齐比较)小结(难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用同样的方法,三样东西一起比:一头对齐,捏住,比出最短的,再比出最长的,就可以帮它们排队了。

三、排一排,贴一贴。

1、请你找到围巾、皮带、玩具、衣服等的粘纸,并和原来同类的物品比一比,帮他们排排队。

(引导幼儿先将一头对齐,再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按长短顺序进行排队粘贴)2、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

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排队,一般指买东西时人们自觉的排起队伍,也指某事、某物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按长短排序》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掌握按照长度排序的基本方法;2.培养小班学生的排序能力;3.培养小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按照长短排序。

学生进行以长短为标准,进行物品的排序。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引入情境:老师首先展示几个不同长度的对条,让学生观察,看看哪个长、哪个短。

(2)提问:老师随机挑选一个学生,让其分辨一下哪个棒棒糖最长,哪个棒棒糖最短。

展开主体(1)讲解基本知识:对于按长短排列,我们可以用眼睛来分辨大小,看哪一个更长或更短,但是如果有很多个物品需要排列呢?这时候,我们需要比较一下大小,才能进行寻找。

(2)操作练习:老师根据难度适当提高,让孩子们进行随机排序,给孩子们适当的时间进行排序。

(3)教师进行辅导:老师在小班内进行适当的辅导,帮助部分滞后的同学进行辅导。

(4)巩固练习:让孩子们用在课堂上学到的长短排序方法,自行编排一个长度排序的游戏。

总结课堂(1)总结回顾:老师请几个同学来回答刚才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分析教学过程:老师进行思考,记录下本课的优点和不足。

(3)学情分析:老师总结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现场的表现和态度,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课以“按照长短排序”为主题,通过展现情境、提问、操作、巩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排序法则。

经过教师的分析,本堂课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天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排序方法。

不足之处在于:老师需要适当安排时间,给部分学习较慢的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采用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深化课程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们能够更加轻松透彻地学习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按长短排序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教学反思等内容,能辨别5个以内物体的长短,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按长短排序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发现孩子对于2个物体之间的长短区分很好,但是对于多个物体时,不能很好的区分长短,所以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1、能辨别5个以内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关系;
难点:能辨别5以内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5支不同长短的笔;
2、学具准备:长棒;5根不同长短的绳子;5支不同长短的笔;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师幼边走边念儿歌,可是教师说,也可是师幼同说;
2、集体活动:
1)师幼共同探索按长短排序
创设情境: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是小朋友学习的好帮手。

我们先给他们排排队吧。

教师拿出5支不同长短的笔,师范将5支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引导幼儿从上至下观察,体验笔一支比一支短;在从下至上看,体验笔一支比一支长;
2)幼儿操作探索:
教师:“长棒宝宝也想请小朋友给他们排排队。


幼儿拿出长棒,将长棒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提样长短的顺序关系。

3、分组活动,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操作完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给物品排序的。

第一组:操作长棒,从长到短排序或从短到长排序,方向不限;
第二组:按长短顺序给绳子排队,方向不限;
第三组:操作笔,按长短排序,体验长短的顺序关系。

4、游戏活动:游戏“说相反”,教师说“XX物品长”,幼儿接
说“XX物
品短”,要求接说的速度越快越好。

如火车长----汽车短…….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按要求收拾好。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13----14页的活动;
2、玩“吃小棒”游戏,幼儿3人一组,手上各有3根长短不同的长棒,3个幼儿一同说:“一、二、三、出”,幼儿分别拿出一根长棒,比较长短,长的吃短的,最短的能吃最长的。

最后比一比谁手里剩下的小棒数量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对教材的把握上设计较好。

环节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时,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兴趣很高。

数学就是服务生活的,孩子在操作和游戏中掌握了区分长短的方法,理解了长短顺序的关系。

在幼儿分组操作时,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对于接受慢的幼儿没有及时给与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并实施重点关注;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在操作环节发现掌握不好的孩子,在游戏环节重点关注策略,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好掌握;另外,在一日活动将此项活动延伸到各个环节,随机教育和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