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了》教案1(16 风来了)二年级上册美术.doc

合集下载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美术课《风来了》教案范文(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课《风来了》教案范文(通用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1教学目标:一、学习风的表现方法二、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一、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人和事物的变化。

二、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准备:师:图片生:练习纸、图画本、铅笔、彩笔等。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风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感观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听觉就是其一个主要的方面,我们用声音表现一下微风的感觉。

师: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哪几种不同的风吗?(微风、大风、狂风)运用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对各种风的记忆和认识。

三、尝试训练。

让学生自己表现画风。

1、比赛画风。

让学生用线条来表现风。

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出形象的“风”来。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同学评一评。

教师进行简单小结:用线来画风可以形象的把风的方向和路线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不同形式的风。

2、景物描绘。

在黑板出示几种物体。

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如果风来了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并请学生尝试把它画下来。

学生相互间交流、并互评,黑板上学生的画,看看他们表现的对吗?师小结:风能让许多东西动起来,飘起来。

3、人物的表现。

回忆在风中的经历,让学生描述,并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加深对风中的人物特征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在风中行走的经历吗?谁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景?难走吗?你是怎样感觉到风的存在的?四、图片欣赏。

书上的图没有用线条来表现风的大、猛。

我们讨论一下他是用什么东西表现风很大,人行走困难的呢?师:小结。

五、创作表现。

“风”经常碰面,你还记得上学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在教室里乱翻我们书本、作业时的淘气样,或是在你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给你带来清凉的可爱样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来把你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描绘下来!——在图画本上画一幅表现风的画面。

二年级美术上册《风来了》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美术上册《风来了》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美术上册《风来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风来了》这个教学案例专为二年级美术上册课程设计,旨在引导孩子们感知自然界的神奇,探索风的存在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美术学科不仅注重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而且强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案例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风的作用,感受风吹过树叶、水面、旗帜等不同物体的变化,进而将这些观察融入美术创作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创造美好事物的欲望,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3.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案例亮点
1.融合生活实践,突出学科特色
本教学案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观察和体验自然界中的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科素养。
2.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中运用多媒体、实地体验等多种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全方位感受风的存在。这种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
3.问题导向,培养探究精神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风的奥秘。通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和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勇于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调观察、想象、实践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现象。
3.指出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表现风的作品,可以是绘画、手工等形式。

人教小学美术二上《第16课风来了》word教案 (1)

人教小学美术二上《第16课风来了》word教案 (1)

风来了教学目标:1.感受风的奇妙,能够用简单的言语描绘风吹来时的情景。

2.了解春、夏、秋、冬,风的不同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教学难点:画面大胆、自由、生动,富于创造力。

课前准备:学生:绘图工具(油画棒、水彩笔、水彩、水粉颜料、记号笔等)、自行准备的有关风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范图数张、彩带、塑料袋、风车、风铃等。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活动导入(门窗紧闭)教师:今天,在我们的教室四周挂了许多漂亮的东西,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是彩色的丝带、风铃、风车,还有塑料袋。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这些东西都很熟悉,现在老师要请同学们做个游戏,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千万不要睁开眼睛,我要请一位特殊的朋友进来,同学们闭上眼睛好好地听一听,感受一下,你能猜出她是谁吗?(放音乐)教师把门窗打开,风进来了。

教师:好,请同学们闭着眼睛猜一猜,她是谁?学生:风。

教师:好,睁开眼睛,看一看吧,风的到来,你发现什么改变了?学生:原来不动的彩带现在飘了起来;原来干瘪的塑料袋,被风给吹胀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观察一下身边同学在风中的形象。

教师:非常好,这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这些变化的由来,都是因为风来了。

教师出示课题“风来了”。

三、分析风来了时的情景教师指挥三位学生把窗户再次关上。

教师:现在我们又把窗户关上了,风来了,又走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当风来的时候,给你一种什么感受?老师先把自己的感受画给大家看看。

老师画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带着三个问题来思考。

(示范)教师:(1)风中的我们会是什么样的?(2)风中的环境又会是什么样的呢?(3)你知道有关风的知识吗?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风给你们这么多的感受,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画家、同龄的小朋友如何感受风的?四、学生作业(添画)以《风中的我》给人物的着装、环境等添画。

二年级美术风来了教案

二年级美术风来了教案

二年级美术《风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特征,感受风的存在和力量。

2. 培养学生用画笔表现风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风的特征及其表现2. 用画笔表现风的方法3. 合作完成一幅表现风的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风的特征,学会用画笔表现风。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难点:1. 如何用画笔表现风的力量和存在感。

2.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 合作完成作品的素材(如树叶、小草等)。

4. 教学课件PPT。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动态等。

2. 学生分享对风的感受和认识。

二、基本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风的特征,如速度、方向、力量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用画笔表现风的方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合适的素材,创作表现风的美术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拓展想法。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观察风,并用画笔表现出来。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动态等。

2. 基本知识:讲解风的特征,如速度、方向、力量等,并学习用画笔表现风的方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实践环节:分组合作,选择合适的素材,创作表现风的美术作品。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风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用画笔表现风的方法。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作品。

《风来了》(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风来了》(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风来了》(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2. 通过观察和描绘,使学生能够表现风的特征,如树叶摇曳、旗帜飘扬等。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的概念及特征2. 风的表现方法3. 风景画的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表现风的特征,如树叶摇曳、旗帜飘扬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风,以及如何创作一幅生动的风景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风景画,让学生观察并提问:“画面中有什么?”(2)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风,如树叶摇曳、旗帜飘扬等。

(3)引出课题《风来了》。

2. 认识风(1)教师讲解风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2)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特点,如方向、速度、力度等。

3. 学会表现风(1)教师示范如何表现风,如树叶摇曳、旗帜飘扬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学会表现风的特征。

4. 创作风景画(1)教师出示一张风景画,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如何在这幅画中表现风?”(2)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3)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创作自己的风景画。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的表现方法。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风,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他们大胆表现风的特点。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学生是否能较好地掌握风的表现方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创作,给予及时的指导与鼓励?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风的概念,学会表现风的特征,并在创作风景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第16课 风来了(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 风来了(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风来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特征,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风的感觉。

2. 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风的基本特征2. 风的感觉的表现方法3. 环保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风的感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将风的感觉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风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法。

2. 演示法: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风的感觉。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以风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4. 交流法: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观察风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风的基本特征:风向、风力、风的速度等。

3. 讲解风的感觉的表现方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风的感觉。

4.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风的感觉。

5.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以风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6.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意识。

六、作业布置1. 创作一幅以风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观察大自然中的风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风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意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特征,掌握表现风的感觉的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第16课 风来了(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  风来了(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风来了(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风的表现形式,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风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描绘风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风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特点,运用恰当的绘画技法表现风的场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风的表现形式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风的表现形式,如树叶摇曳、国旗飘扬等,让学生了解风是无形的,但可以通过物体的动态表现出来。

(2)讲解描绘风的基本方法,如运用线条表现风的流动感,运用色彩表现风的速度和强度。

(3)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一幅描绘风的作品。

3. 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描绘风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技法进行个别辅导。

4. 展示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风的表现形式恰当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描绘风的基本方法。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发现风的美好,用画笔记录下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描绘风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特点,运用恰当的绘画技法表现风的场景。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风来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特点,运用恰当的绘画技法表现风的场景。

第16课风来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6课风来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6课风来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风的形成原理,掌握表现风的方法,能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风的感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风的形成原理:介绍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以及风对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 风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特点,学习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法表现风的感觉。

3. 风景画创作:以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画,表现出风的感觉和大自然的美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表现风的方法,创作一幅以风为主题的风景画。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法表现出风的感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风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风的形成原理和风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创作。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法表现风的感觉,并讲解创作要点。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以风为主题的风景画。

六、板书设计1. 第16课风来了2. 内容:风的形成原理、风的表现方法、风景画创作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创作一幅以风为主题的风景画。

2. 家庭作业:观察风的特点,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反思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效果如何评价: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价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的形态和特点;2.掌握绘画基础技巧,如画笔握法、色彩运用等;3.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通过欣赏儿童绘本《风来了》,学习风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并通过肢体语言和画笔表现出风的感觉和形态。

三、教学重点通过配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风,进而能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画笔表现出风的感觉和形态。

四、教学难点1.儿童绘本《风来了》中的风的表现;2.让年龄较小的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风的感觉。

五、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2.《风来了》儿童绘本;3.绘画纸、水彩笔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首先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风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感觉。

这里我们可以用到一些与风有关的视频,或者是一些关于风的美景图片等,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说说自己对风的认识和感受。

2. 欣赏《风来了》(10分钟)让学生看一遍儿童绘本《风来了》,重点关注风的表现方式,比如书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画面表现出风的形态和特点的等等。

3. 肢体语言表现(10分钟)要求学生每个人都站起来,摇摆双臂、摆动身体,模仿风的样子,并且感受身体和空气的反应,将这些感受用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以让学生更好理解风的形态与特点。

4. 画出风(40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供应绘画纸、水彩笔等东西,让学生根据自己之前的体验和想象,画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风的形态与特点。

老师可以在旁边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辅导,引导学生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5. 课堂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出自己所画的风,并且分享一下自己画风时的感受和体验,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在这个时候提出问题或者是给予建议。

七、教学延伸1.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绘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艺术创造力;2.通过安排一些相关的手工制作等活动,来加深学生对风的理解和认知。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风来了》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风来了》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风来了》教案3篇篇一教学介绍:《美术课程规范》指出:“美术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亲密相关,对于风的感性体验学生比较丰盛,风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自然现象,对于它的表现只有从其它相关联的事物上去体现,可以让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记忆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开展,素质全面提高。

教材剖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老师以春夏秋冬四季风不同的特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简略的创意和绘画,来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学生剖析:学生经过一年级美术的学习,绘画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有个别同学因为有一段时间去参加珠心算训练而没有参加美术课程的学习,构图表现能力较弱。

需要加强指导。

教学目的:⑴了解春、夏、秋、冬风的不同特点。

⑵引导学生通过简略的创意和绘画,来表现风吹来时事物的变化及特征,感受不同的风带来的高兴、兴奋、紧张、胆怯的心情。

⑶知识整合。

与二年级语文第16课《风娃娃》、科学《风的形成》关联整合。

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回顾春夏秋冬四季刮风时四周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大胆的表现出风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扇子、学生作品学具准备: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思路:风的产生、风的作用、春风、夏风、秋风、冬风、画风、评风、展风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体验法教学过程:一、直观演示引入新课⑴自制长纸条门帘下垂,师用扇子扇动,请同学们注意看,发生了什么?生:门帘动了。

师:为什么教师做的门帘动了呢?生:因为有风了。

风来了。

师:对。

因为风来了。

(边说边板书课习题:风来了,并随即用简笔划法风把“风”字装饰)(设计用意: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很容易进入风来了的情景。

而老师新颖的课习题设计同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营造了一个有趣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通用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通用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通用6篇)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篇1教学目标: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过程:听风:一、记忆交流(出示风车)请个别同学玩小风车的游戏。

提问:是什么让风车转动起来呢?(回答:风板书:风)同学们,请你们把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听,有位我们熟悉的朋友来到了课堂中,它是谁?(播放各种风声,触动学生的记忆。

板书:来了。

)体验画风知风:二、演示观察1、教师提问:那么你们知道自然界的风是怎么形成的吗?展示风是如何形成的。

你在自然界中还认识哪些风?辅助材料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空气流动形成风,自然界的风有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等。

3、Flash动画演示风来了的情景。

观察分析{稻草人}4、学生观察、讨论、归纳风来了时物体的形体变化。

尝试训练(人走路时…)画风:三、尝试训练1、书上有几幅图,谁能说说风吹过来时它们有什么变化吗?尝试训练(灯…)2、如果是微风它们有什么变化?如果是狂风呢?3、逆风和顺风时事物的变化一样吗?有何不同?反馈指导(找错误)4、请把你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同桌评一评谁画得最形象。

四、指导表现1、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说风:五、交流评价1、学生自评: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物体的形体变化表现风来了的?2、学生互评:你认为那幅作品较好的表现了风?为什么?3、教师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风来了》教案篇2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教师以春夏秋冬四季风不同的特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来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学生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级美术的学习,绘画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16课 风来了(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 风来了(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风来了(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风的表现形式,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风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描绘风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风来了2. 教学重点:描绘风的表现形式3.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感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风车、风筝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与风有关的物品。

- 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风,如:春风、夏风、秋风、冬风等。

2. 新课教学- 老师简要介绍风的表现形式,如:树叶摇曳、旗帜飘扬、水面波纹等。

- 学生观察并讨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风的场景。

3. 实践环节-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描绘风的场景。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的表现形式和描绘方法。

- 学生谈收获,表达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四、作业布置- 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风,尝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风的场景。

- 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品,鼓励孩子大胆创作。

五、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风的表现形式和描绘方法。

六、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写生活动,观察并描绘大自然中的风。

-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分享描绘风的经验和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风的表现形式和描绘方法,提高绘画技能,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6课 风来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6课 风来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16课风来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6课:《风来了》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

教师以春夏秋冬四季风不同的特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来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以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风的形状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怎样表现风来了呢?这便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学习问题。

通过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形态。

利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的感觉,体现出用线条表现风的感受。

旋转的涡状线和相似方向飘动的弧线表现出不同的疾风景象,借以启发学生从可视的线条形象中去体味风的方向、大小、疾缓,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方法和经验的体验。

二、学生分析对于绘画自然的景象。

看不见也摸不到,所以通过简单的线条来表现风,由浅入深,从而由风来了,各种事物等等发生的变化来感受风的存在。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像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使用电子白板、移动平板电脑等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提供资源、拓展教材,扩大信息量,形象直观,展现不能展现的东西,展示评价,反馈信息;使用多媒体的预期效果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扩大信息量,拓展教材。

在展示评价环节我还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平台进行了作品展评。

使用这些技术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课堂节约了时间,很直观的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使美术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效。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一、小实验导入老师手里转动风车,小风车转起来了。

二年级美术上册《风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上册《风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5.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或自然材料,制作一个以风为动力的手工艺品。通过亲子合作,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同时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下一次课堂上,我们将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期待看到大家的精彩表现!
4.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中的风,将观察到的风的特点融入绘画作品中。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对风的认识和感受,讨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风。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给予评价和指导。
3.小组内讨论创作思路,确定绘画主题和表现手法,为新课的课堂练习做好准备。
(四)课堂练习
4.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观察、尝试和实践。教师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5.个性差异:学生之间存在绘画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现风的能力,运用绘画工具和技巧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生动形象的作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风的动态和力量感,将抽象的风具象化,以及运用丰富的绘画语言表现风。
2.重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以及画面构图和布局。
难点:如何在绘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画面细节,使作品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1.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给予个别指导。
2.鼓励学生大胆表现风的特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3.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相互借鉴、交流,提高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风来了》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风来了》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风的基本概念。风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气流运动,它可以轻柔也可以猛烈,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风是艺术家们喜欢表现的自然元素之一,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动态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艺术作品,它们展示了风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线条、色彩和形状来描绘风的动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风来了》人教新课标(2023秋)
1.教学重点
-掌握描绘风的动态的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技巧。
-观察风对周围事物产生的影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风的感知和情感。
举例解释:
-线条表现:学习使用曲线、斜线等表现风的方向和力度。
-色彩运用:掌握运用色彩渐变、明暗对比表达风的强弱。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觉得与课本的关联性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用教材中的案例和作品,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我也注意到,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对于保护环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有所提升。这让我深感欣慰,说明我们的教学目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关注自然、关爱环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美术作品中表现风的动态。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风的表现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创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运用线条的流动性和色彩的渐变来表现风的方向和力度。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演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精选11篇)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精选11篇)

美术课《风来了》教案(精选11篇)美术课《风来了》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辩证的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知道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协调配合,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认知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难点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活动准备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一些与风有关的现象:挂在室内的装饰小花、小鸟挂件在飘动;树的摇动;水中的浪等。

2、物品准备:注射器、气球、扇子、羽毛、吹管、细绳、喷雾器、电吹风、蚊香、风扇、碎纸屑、纸板、饮料瓶等。

3、知识准备:风的;寻找不同的风等。

活动过程一、动手实验,了解风产生的原因1、教师用注射器吹起一个气球,并用细绳扎好。

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

师:气球有什么变化?幼: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幼:因为有“气”进入气球。

师:“气”从哪儿来?幼:从针筒中来。

师:针筒中的“气”从哪儿来?幼:从空气中来。

小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下面认识风产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到“风”。

师:现在将风扇关闭,小朋友还能感觉到风吗?幼:没有风了。

小结:当打开电风扇时,由于空气流动,我们感觉到了风,当关闭电风扇时,空气不流动,所以就没有风了。

因此,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二、幼儿实验,加深对风产生原因的认识1、各组小朋友从自己的工作台上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试一试如何让空气动起来产生风。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组选出代表)。

2、教师将吹起的气球发给幼儿,请他们两人一组,将气球里的气放出,感受空气被压迫出来的动力,是否形成了风。

3、羽毛比赛。

(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问:如果让羽毛动起来(不用手触到)怎么办呢?(扇,吹动)(2)幼儿分两组,老师同时从高处放下两片羽毛,看哪一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

(幼儿共同向羽毛吹气,运用手中的物品扇动空气)4、分组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在什么时候发现风或制造风(骑车,汽车开动,快跑的时候)。

第16课 风来了(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 风来了(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6课风来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风力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能够通过绘画表现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多样性;
3.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色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1.展示几张描绘风景的图画,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风来了”。

2. 知识讲解(10分钟)
1.什么是自然风力?
2.风力的来源是什么?
3.风力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3. 创作实践(30分钟)
1.给学生三种不同的风景图片,让他们自由选择一张;
2.让学生描绘选择的图片中的风景特征,如:草地、树林、山脉等;
3.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绘画技巧,选用适合的颜色素材,将所选择图片中的风景特征描画出来。

4. 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
让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描绘的风景特征和感受。

5.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并展望下一节课的主题。

四、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在完成作品后,写一篇简短的感想。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造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风力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表达出自己对自然风景美丽和多样性的理解和感受。

未来,我会更加注重按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多样化教学方式,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风来了鲁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风来了鲁教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风来了”课题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风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风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风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风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美术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时间分配: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环节,时间分配可能不够充足,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学生个体差异:在课堂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方面表现出较低的技能水平,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教学资源的利用:虽然我提供了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但学生在课后可能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指导,导致他们无法充分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风来了鲁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6.风来了鲁教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
3.授课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审美情感:通过学习风来了这一课题,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画桌、画架、美术用品(如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投影仪,白板,音响设备。
2.课程平台:无需特别指定课程平台,使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平台即可。
3.信息化资源:风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民间艺术作品中风的描绘,以及其他相关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