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美丽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在过去几年中,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分析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
一、青海省旅游资源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是一个完美的旅游目的地。
其中,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景点是很多人到青海省旅游的主要原因。
同时,青海省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藏传佛教文化、唐卡绘画、青海绸、藏毯等。
二、青海省旅游市场现状青海省旅游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据青海省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3534.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97.6亿元,同比增长14.4%。
其中,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著名景点的游客数量和收入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三、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
以下是其中的三个原因:1.国家政策的推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起,青海省将继续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例如,“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2.广阔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旅游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青海省的独特文化和自然景观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因此青海省的旅游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3.产业升级和附加值提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青海省的旅游产业结构也将逐渐升级。
未来,青海省将在旅游产品设计、营销方式、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升级和改进,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加游客回访率。
四、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策略1.深入挖掘和开发青海省的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加强旅游市场的营销宣传,提高青海省的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和客源。
3.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完整、舒适的旅游服务体验。
2023年青海省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青海省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发展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在线旅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活跃的产业之一。
作为在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省旅游产业在市场占有率、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步。
2019年,青海省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0479.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90.11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通过互联网平台预订旅游产品的游客数量不断增长,这意味着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二、市场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国家旅游政策对在线旅游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对于旅游业智慧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导向也逐年明确,尤其2020年疫情爆发后更是强调旅游业的创新和技术发展,为青海在线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2.市场竞争环境青海省的旅游市场非常活跃,旅游服务平台和景点管理单位都在积极开展自身的宣传和营销活动,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各家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具备较高的服务品质和不断创新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3.消费者需求环境旅游消费者对于在线旅游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加,出游人群日益年轻化,他们对旅游的品质、体验,以及便捷、安全、可靠的出行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青海省的在线旅游企业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行业合作环境青海省在线旅游企业与旅游景点、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产业环节进行合作也是该市场的重要环节。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可以不断丰富在线旅游产品的种类、提升服务质量,以及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多赢。
三、发展趋势分析1.多元化产品在线旅游市场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在博物馆、文化名胜、生态旅游、度假村、民宿等各类旅游产业探索,更有涉及到景区合作的跨界产品设计和推广。
未来,青海省在线旅游企业要推出更多元化、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2.智慧化服务青海省的在线旅游市场需要加强互联网技术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提升旅游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提高游客的出游体验,也可以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和品牌价值。
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研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生态旅游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中国生态旅游的重要发展地区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展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尝试提出针对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s)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湖泊、高原草甸、珍稀动植物等,是天然生态资源的宝库。
青海省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厚,能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民俗文化体验。
为了发展生态旅游,青海省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并且投入重大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得青海省拥有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2、劣势(Weaknesses)青海省位于偏远地区,对外交通不便。
青海省的旅游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外国游客的接待能力有限。
目前,青海省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
3、机会(Opportunities)随着低碳出行和环保旅游理念的普及,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市场的热点。
青海省天然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
政府对生态旅游业的支持程度也在逐渐加大,为青海省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威胁(Threats)由于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青海省面临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资源过度开发的威胁。
生态环境脆弱以及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也给青海省的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战略选择1、基于SWOT分析,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战略选择:(1)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资源非常宝贵,生态保护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
政府需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管理,禁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只有保护好了自然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游客,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2)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青海省需要加大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SWTO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SWTO分析及其对策建议摘要: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以生态立省,努力打造高原旅游名省战略”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综合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具有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特征,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同时,有效拉动内需,促进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目标任务的实现,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青海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旅游业一、青海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意义青海是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加快发展青海生态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青海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现阶段,我们务必认清省情,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大规模、高水平的发展,以四个发展为指导,通过转变增长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来实现青海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其中,以资源的比较优势为依托,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具有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特征,加快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发挥旅游经济“兴一业而旺百业”的带动作用,而且还会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有利于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提升旅游竞争力从我国旅游产业竞争的总体格局来看,为到2020年实现旅游强国之梦,目前已有24个省市区把旅游定为支柱、先导或重要产业。
近几年,青海旅游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两圈两带和一区”的大力开发与成功营销;仅2011年上半年我省接待国内游客502.71万人次,入境游客14450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1.84亿元,旅游外汇收入710.2万美元,旅游总收入达32.31亿元。
旅游五大指标同比再创新高,其中,国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2.5%和26.3%。
这些数字,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潜力巨大。
因此,面对国内外旅游市场更加严峻的挑战,青海省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走内涵发展、规模发展、效益发展、生态发展的路子,打造国内生态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我省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青海省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青海省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内陆省份中唯一的多民族省份。
青海省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青海省的主导产业是能源与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对青海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特别是青海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如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青海省是中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青海省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青海省的农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在农业方面,青海省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为主,同时发展了特色农产品如中药材党参等。
在畜牧业方面,青海省以牦牛、羊、藏香猪等特色畜牧品种为主导,青海省的特色农牧产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青海省旅游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青海省通过发展旅游业,不仅提高了地方经济的收入,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
然而,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青海省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青海省的交通运输不便,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此外,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未来,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有望向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首先,青海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青海省将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其次,青海省将继续注重农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再者,青海省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挖掘和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
除此之外,青海省还可以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新兴产业如互联网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增加经济的多元性和稳定性。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旅游业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1. 青海省旅游资源概述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青海湖、祁连山、茶卡盐湖等自然景观深受游客喜爱,同时还有古寺庙宇、藏族文化等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2. 青海省旅游市场现状2.1 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青海省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过去五年内,青海省接待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保持年均增长率超过10%的水平。
2.2 游客特征青海省的游客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同时也吸引了部分国际游客。
游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青海省作为旅游目的地,对自然景观和户外活动充满兴趣。
•民族文化热潮:青海省的藏族文化深受游客喜爱,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藏族传统文化和活动。
•自助游增长: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助游,自由度高、特色体验多的旅游方式受到青睐。
2.3 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青海省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相对较为丰富。
除了传统的景点观光之外,还有徒步、骑行、摄影等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
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也在加大对旅游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的投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青海省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尽管青海省旅游市场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3.1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景区、乡村旅游地等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3.2 旅游服务质量不稳定尽管青海省的旅游服务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导游服务水平不一、部分景区管理混乱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
3.3 旅游营销手段有待改进青海省在旅游营销上的投入和创新相对较少,需要加大营销力度,提升青海省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青海省旅游可行性分析

青海省旅游可行性分析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因此具备良好的旅游资源。
下面是对青海省旅游可行性的分析。
首先,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青海省地处高原地带,拥有祁连山、昆仑山等多个山脉,还有辽阔的草原和湖泊。
首先是青海湖,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湖光山色和湖中的鸟类。
其次是塔尔寺,这是一个藏传佛教寺庙,也是中国四大黄教寺之一,吸引了众多信教人士和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昆仑山和祁连山也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提供了优质的登山线路。
这些自然景观为青海省的旅游业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
其次,青海省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青海省是中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之一,这里有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每年的藏族新年,青海省都会举办盛大的舞蹈和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同时,青海省的民俗村寨也是游客喜欢的目的地,这里可以体验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另外,青海省的交通条件也比较便利。
青海省首府西宁市有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方便游客来往。
此外,青海省还有多个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的交通枢纽,例如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这些地方也是游客经过的必经之地。
因此,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抵达青海省,方便他们的旅游行程的安排。
青海省的旅游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青海省的旅游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和较偏远的景区,缺乏酒店、交通和餐饮等配套设施。
此外,青海省的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相对薄弱,目前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大,整体知名度较低。
最后,青海省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景区开发过度和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提升青海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青海省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具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且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和改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青海省的旅游业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析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析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一、浅析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题目(一)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青海省地处青躲高原东北端,面积72万平方公里。
与其他中西部省区相比较,青海省既是一个特色突出、潜伏上风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
总体来说青海省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着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进进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旅游部分牢牢捉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宣传青海,如推出系列特色旅游新项目和旅游专线,开展节假日旅游活动,同时不断进步旅游综合质量,使青海省的旅游事业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
2002年,青海省旅游业接待的人数和旅游创汇收进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使其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近几年伴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加。
2002年,青海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2.35万人次,创汇990万美元,旅游收进达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
2.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
以青海湖、鸟岛、孟达天池、南山、互助北山、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可可西里、阿尼玛卿雪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人数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塔尔寺、瞿坛寺、清真寺等宗教圣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日趋升温。
3.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在显现。
2002年轻海旅游业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0余个。
目前,全省直接旅游从业职员达1.9万人,间接从业职员近7万人。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进。
4.旅游业引进市场机制,全力推进投资结构调整,一大批非公有制旅游企业蓬勃发展。
目前,全省101家旅行社中,52%为股份制和民营企业;39家星级宾馆中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占了38%。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概述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省份。
青海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纯净的空气而闻名。
近年来,青海旅游市场持续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特点、竞争情况、政策支持等方面。
二、市场特点1.自然景观丰富:青海省拥有雄伟壮丽的青海湖、祁连山、茶卡盐湖等自然景点,吸引了大量自然风景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
2.多样的民族文化:青海省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如藏族、回族、土族等,他们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探索者。
3.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青海省的交通网络较为发达,旅游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4.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青海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环境保护的游客。
三、市场竞争情况1.同类旅游目的地竞争:青海省与其他旅游目的地如云南、西藏等存在竞争关系。
这些地方也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吸引了相似的目标客群。
2.品牌竞争:在青海省内部,各个景区、旅游企业之间也存在品牌竞争。
一些知名景区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3.价格竞争:一些景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会降低门票价格或推出折扣优惠活动,进行价格竞争。
4.服务质量竞争:游客对旅游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企业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来赢得竞争优势。
四、政策支持1.政府投资支持:青海省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2.旅游宣传推广:政府加大对青海旅游的宣传力度,开展各种推广活动,提高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人才培养支持:政府通过建设旅游人才培训机构和提供培训课程,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服务质量。
4.环境保护政策:政府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鼓励景区和旅游企业进行绿色旅游经营,保护生态环境。
五、展望与建议青海省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分析一、背景介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也是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青海省自然风光优美,包括青海湖、可可西里、茶卡盐湖等著名景点,同时还有藏传佛教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独特的旅游资源。
因此,青海省是一个旅游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地区。
二、市场需求分析1.自然资源需求青海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雪山、草原、湖泊、沙漠等多种类型。
这些自然资源成为了青海省旅游业的重要支撑。
青海湖是青海省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可可西里也是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稀有、最具代表性的高原动物栖息地之一。
因此,自然资源的游览需求是青海省旅游业中最重要的需求。
2.文化旅游需求青海省是中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和少数民族文化区域,因此,文化旅游需求也很强烈。
藏传佛教建筑和文化遗产可以被发现在整个省,如拉萨河、塔尔寺、雍布拉康、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周围的寺庙等。
这些古迹和现代建筑绝对是吸引游客到青海省旅游的主要因素。
此外,青海省境内有多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藏、蒙、回、撒拉、土等,这也吸引着对此类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前来探索。
3.拓展旅游需求青海省还提供了许多拓展旅游项目,如徒步旅行、滑板、攀岩、沙漠露营、越野车等。
这些旅游活动将游客带离城市,将游客带进了更加亲近自然的状态。
这些项目通常吸引到冒险一族前往,他们寻求新鲜和兴奋,希望从日常的生活中挣脱出来,寻找真实的自我。
4.休闲旅游需求青海省还具有优美的休闲旅游需求。
茶卡盐湖和黑马河国际湿地是两个最受欢迎的休闲景点之一,而青海湖周围的温泉也吸引了许多游客来这里度假放松。
随着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青海省体验自然和休闲的价值。
5.会议旅游需求青海省的旅游业绝对可以为商业和会议旅游提供服务。
省内设有许多旨在为大型商务会议提供服务的酒店和会议中心,这些设施可以满足需要进行大型商业会议的公司或组织的需求,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促进了就业和本地制造业的繁荣。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区域。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青海省的旅游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发展情况自2000年以来,青海省旅游业快速发展。
在政府支持下,青海省旅游投资不断增加。
从2012年至2018年,青海省接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为16.16%,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8.09%。
其中,2018年全省共接待游客5095.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11.87亿元。
从旅游景点来看,青海省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五彩的滩等。
其中,青海湖和茶卡盐湖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区,每年的游客数量都非常庞大。
另外,还有一些具有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如隆务藏族风情园、杂多藏族小镇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的旅游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据数据显示,青海省2018年的旅游总收入达到511.87亿元,其中旅游餐饮收入57.44亿元,旅游住宿收入32.02亿元,旅游购物收入34.53亿元,旅游娱乐收入20.43亿元,旅游交通收入42.47亿元,旅游门票收入82.57亿元。
二、青海省旅游市场规模分析1、游客数量随着青海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数达到5095.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近10%。
其中,国内游客数量达到4841.15万人次,国际游客数量达到254.2万人次。
2、旅游收入青海省旅游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门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和交通等。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青海省的旅游总收入达到511.87亿元。
其中,旅游餐饮收入57.44亿元,旅游住宿收入32.02亿元,旅游购物收入34.53亿元,旅游娱乐收入20.43亿元,旅游交通收入42.47亿元,旅游门票收入82.57亿元。
3、旅游市场份额青海省旅游市场份额的大小直接反映了青海省旅游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通过对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旅游市场的规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以期为旅游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旅游业发展情况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青海省积极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通过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和推出旅游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游客到青海旅游。
旅游市场规模分析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青海省旅游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2019年,青海省旅游市场总收入超过了XXX亿元,同比增长了XX%。
同年,游客总人数达到了XXX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了XX%。
这些数据显示了青海省旅游市场的持续蓬勃发展。
青海省的旅游市场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
国内旅游市场是青海省旅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
国际旅游市场也在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来到青海省观光和旅游。
青海省的旅游业主要以自然景区旅游为主,例如青海湖、塔尔寺、茶卡盐湖等。
此外,青海省还以民俗文化旅游、高原特色旅游等为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
近年来,青海省还积极推动冰雪旅游、户外探险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市场的内容。
未来发展趋势青海省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海省的旅游市场将会继续蓬勃发展。
同时,青海省政府将继续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安全保障。
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对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将会进一步促进青海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未来,青海省的旅游市场将继续深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旅游产业链的附加值。
青海旅游调研报告

青海旅游调研报告
根据对青海旅游的调研,以下是本报告的主要结果和建议:
一、概述
青海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自然景观丰富、民族文化多样的省份。
这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青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发展现状
1.青海旅游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各地景点的游客数量不断上升,旅游收入也在稳步增加。
2.青海的自然风景资源是其最大的优势,包括雪山、湖泊、草原等。
同时,青海还拥有 rich 的民族文化,如藏传佛教、藏族、回族等。
3.青海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宣传力度不足、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三、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交通、酒店、厕所等便利设施的建设水平,以提升游客的整体体验。
2.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青海旅游的知名度,提高市场曝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可采取网络宣传、旅游活动等方式。
3.创新旅游产品。
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推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
4.加强服务质量。
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5.保护环境。
青海的自然景观是旅游业的重要吸引点,应加强
环境保护力度,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结论
青海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保护环境,青海旅游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
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首先,青海省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如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景点。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以其湛蓝的湖水和周边的壮丽山岳景色而闻名。
茶卡盐湖则是中国最大的盐湖,其盐晶覆盖的湖面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盐花画。
塔尔寺是一个藏传佛教寺庙,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而吸引着众多游客。
其次,青海省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青海省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藏族、回族、土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
每年的青海湖旅游节和藏族的各种传统节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青海的民俗风情。
然后,青海省的旅游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的交通网络和酒店设施得到了大量的改善。
如青海省铁路的建设,使得游客可以更加方便地到达各个旅游景点;酒店从原来的简陋住所逐渐升级为高档的旅游度假村,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服务。
最后,青海省政府也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青海省旅游局和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旅游推广活动。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旅游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旅游业中,促进旅游经济的
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可谓是勃勃生机。
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的积极扶持,为青海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青海省的旅游业将会进一步繁荣兴旺。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是中国西部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近年来,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首先,青海省的自然景观是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这里有雄伟壮丽的祁连山、昆仑山和祁连山脉,各具特色的湖泊如青海湖、塔尔寺湖和利特尔湖,以及壮美的峡谷、冰川和草原。
这些壮丽景观吸引着大量的徒步旅行者、自驾游者和摄影爱好者。
其次,青海省的文化资源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
青海省有许多寺庙如塔尔寺、措亚林寺和兴海寺等,供游客感受宗教文化和历史遗产。
此外,青海省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大量的酒店、民宿和旅游景点的建设,提升了游客的住宿和体验品质。
交通网络的改善,尤其是青藏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游客更加方便地到达青海省。
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由于青海省的自然环境脆弱,过度开发和滥用旅游资源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旅游的规划和管理非常重要。
另外,青海省的旅游业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宣传。
尽管
青海省拥有众多特色景点和独特文化,但在国内外游客中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因此,需要加大对青海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可以预见的是,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市场宣传,青海省可以在未来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SWOT

Tourism旅游经济 2012年6月187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①青海大学体育部 韩红英摘 要:本文采用SWOT法分析了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认为特色体育旅游产业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和产业发展机制构建是当前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关键词:特色体育旅游产业 SWOT 青海省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a)-187-02青海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独特、民族文化多元,地处“世界屋脊”、江河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高原文化和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是发展特色体育旅游的先天优势。
那么,青海如何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促进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呢?文章采用SWOT法对青海省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分析,以期为制定科学的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青海发展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1.1 丰富的自然资源青海地域辽阔、山川壮丽,是名山大川的故乡,日益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重要旅游地区之一。
在平均海拔5000m以上的江河源区,皑皑的雪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变幻莫测的气候现象、厚重无比的藏传佛教文化,带给人们独特的心灵感受。
我国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知名国内外。
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野生动物的王国,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棕熊、白唇鹿等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使可可西里变得更加神奇。
走进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的祁连山,就好像进入仙境一般,森林、雪山、丹霞、草原、河流、峡谷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幅无与伦比的天然画卷。
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在国内享有“夏都”的美誉,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这些丰富的具有高原特色的资源禀赋是发展青海特色体育旅游的绝对优势。
1.2 厚重的人文资源青海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元,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1. 前言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以高原特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不仅在国内旅游市场具有重要地位,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的关注。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 青海省旅游市场的特点青海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为其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
以下是青海省旅游市场的一些特点:2.1 高原特色旅游青海省地处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高原自然景观,如青海湖、茶卡盐湖等。
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探索。
同时,高原特色的旅游项目如登山、徒步等也备受游客喜爱。
2.2 多样的民族文化青海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吸引了许多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民族文化节日、传统民俗表演等成为青海省旅游市场的一大特色。
2.3 生态旅游青海省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设立,为游客提供了欣赏珍稀动植物和原生态风景的机会。
3. 青海省旅游市场发展的挑战尽管青海省旅游市场具有上述丰富的资源和特点,但仍面临一些挑战:3.1 交通不便青海省地处西北边陲,交通不便是旅游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尤其是高原地质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给交通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2 缺乏专业人才青海省在旅游市场发展初期,缺乏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这影响了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3 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此外,一些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4. 青海省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向为了克服上述挑战,进一步推动青海省旅游市场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发展方向:4.1 加强交通建设青海省应加大力度改善交通建设,特别是加强对旅游交通线路和设施的投资。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青海省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包括了著名的青海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也逐渐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等。
一、青海省旅游行业资源优势1、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青海省拥有大面积的高原地形,其中包括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风光十分优美,是旅游资源的重要来源。
2、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青海省是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传统文化非常丰富,象征神秘和古老的“藏传佛教”、“回族清真寺”,让游客经历和体验了不同的文化。
3、民风淳朴、物产丰富。
青海省属草原民族,其民风淳朴,把茶叶、奶制品、羊肉串等传统美食,宣扬于游客,是适合游客品尝的地方。
二、旅游行业发展状况1、旅游人数和收入逐年增长。
近年来,青海省旅游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19年,全年青海省接待旅游客户超过79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10亿元人民币,实现收入和人数双增长。
2、青海省旅游发展方式创新。
青海省积极开展旅游创新、文化展示、旅游精品路线等创新业态,包含旅游专题及体验项目、农村旅游、文化园区、度假村等,丰富旅游资源。
3、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加大。
青海省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和落实全国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发展旅游新密钥,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拓展自然、文化、民族旅游产品等,让游客在旅游行业中获得了更多的选择和享受。
三、青海省旅游行业发展问题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虽然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交通、通讯和餐饮等服务设施不足。
2、旅游消费体现不足。
青海省旅游业虽然收入逐年增长,但游客消费能力整体偏低,消费升级空间不大,满足不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旅游业还需要在服务提升上下功夫。
四、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前景1、青海省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青海省旅游市场的特色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将得到更好的展示。
青海省在西北地区的旅游竞争力研究

责 任 编辑
李 菲菲
责 任 校对
卢 瑶
青 海 省 在 西 北 地 区 的 旅 游 竞 争 力 研 究
自2 0 以来( 0 3年除 外 ) 青海 旅游业 获得 历 史上 0 0年 20 ,
文章等对 区域旅 游竞 争力 研 究进 展进 行总结 并 提 出区域 旅 游竞争 力研究 的发 展趋 势… ; 陈建斌 认 为 , 区域旅游 竞争 力
是指 由区域 的社 会 、 政治 、 济 、 经 文化 、 境等 因素 的 综合 水 环 平与 区域 内旅游 业相互作用所决定 的旅游 竞争力 , 不仅取 它 决于 区域内旅游管理水 平与经 营实力 , 也取决于社 会 、 治 、 政 经济 、 文化 、 环境 等各 方面的竞争 力。他认 为 , 游接待 地应 旅
罗 李 李 卓 措 黄芸玛。 正霞 , 玲琴 , 春花 , 玛 ,
(. 1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 院,青海西宁 8 00 ;. 10 82 青海 民族大学旅游系 , 青海西宁 8 00 ) 10 8
摘 要 基 于波特钻石模 型, 采用层次分析 法, 助 S S 统计 软件对 西北 各省旅游 业现 实竞 争力 、 借 PS 支持 竞争 力、 潜在 竞争力 、 区域经 济条 件 及综合竞争 力做 出综合 评价 , 深入 分析青海省旅 游业在西北地 区的地位并指 出 升青 海省旅 游竞争 力的相应对策 。 提 关键词 青海省 ; 北地 区 ; 游竞争 力 西 旅 中图分类号 F 9. 文献标 识码 A 527 文章编 号 0 1 — 6120 )1 02 — 57 61(09 2 —128 0 2
青海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分析

青海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分析
魏晓强;李双元
【期刊名称】《开发研究》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因子分析方法从时间上刻画了青海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近10年的发展轨迹,同时在空间上与西部其他省区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并对未来6年青海省旅游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得出了青海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思路.【总页数】4页(P51-54)
【作者】魏晓强;李双元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44
【相关文献】
1.宁夏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预测分析 [J], 王联兵;米文宝;刘小鹏
2.基于SPSS的省际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J], 刘欣
3.陕西省区域体育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差异识别评价与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J], 汪超;
4.青海省海北州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J], 赵婷;
5.陕西省区域体育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差异识别评价与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J], 高明有;汪超;杨丹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青海是具有世界级高原特色的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向西部转移的一个重要后备资源基地和新的增长极;但青海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后进状态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旅游业要成为青海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就必须提高竞争力目前研究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科研成果很少,仅有几篇豆腐块式的论文,系统性和理论性都不够强本文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工具,从六个要素方面,对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现状作出了全面剖析。
一、波特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简介在产业竞争力研究领域,最有代表性最具权威的经典分析模型是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它为国家F或地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个经济分析范式该模型认为一国(或地区)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国内(区内)六大因素的互动和组合作用过程这六大因素即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公司战略及同业竞争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发展机遇与政府行为等,其中前四大因素是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要素,组成钻石的主体,它们与两个辅助因素:发展机遇与政府行为,共同构成了钻石模型(如图[所示)六大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态的竞争系统和综合体系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以产业为基础,最初用于国家竞争力的分析,后来扩展应用于地区竞争力的分析解释和政策建议中二、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六要素分析(一)生产要素条件分析生产要素条件主要是指资源环境等,可从优势与劣势两方面分析1、优势分析无论从总量丰度,还是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来看,青海旅游资源在世界上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都堪称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是旅游者所憧憬的旅游胜地,如青海湖塔尔寺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坎布拉风景区可可西里动物保护区等景点,都可以作为中国旅游业不断升温的引爆旅游工程。
(1)资源特色优势当前,全球兴起回归自然的时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研究和预测,生态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沙漠旅游等产品将成为未来国际旅游者的消费趋势和广泛追求的对象现代旅游,追求的是崇高与博大,神秘与精深,自然与古朴青海省的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恢弘博大高旷险雄历史悠久丰富深邃是其基本特色青海省是开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朝觐和民俗采风的理想胜地,必将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旅游者的青睐青海自然旅游人文旅游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旅游业大发展新亮点,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旅游消费的热点地区,成为真正的世界旅游之巅(2)区位优势青海地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四川新疆甘肃西藏四省区之间,容易形成西部顶级资源链的贯通而联合开发,更是具有强大的市场资源竞争力,是青海旅游业竞争力大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我们认识到,青海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在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还属于初级生产要素,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要求必须对初级生产要素进行深度开发包装宣传,向高级专业型生产要素发展,稳定坚实的竞争力基础才能建立。
2、劣势分析(1)区位劣势青海距离重要客源市场(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境外地区)较遥远,根据距离衰退法则,地域的偏远性增加了旅游者对该地区的感知距离,使游客进入本地区途中无效时间,如交通路途中转停留等耗时增多,而旅游观光活动有效时间减少,从而增加了游客的旅游成本,以至影响客源。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环境条件差从全省范围来看,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由于交通瓶颈制约,束缚了一些偏远景区景点及旅游企业的发展青藏铁路虽已建成,但西宁始发车次太少,一票难求一车难求一铺难求,影响游客在西宁的中转和停留玉树果洛和海西州的许多景点交通不便路况差服务机构少,游客难以到达全省只有西宁和格尔木两个机场,满足不了高消费游客群体的需要另外,缺少大型购物中心和高档影视音乐厅,满足不了游客的娱乐和购物需要许多景区缺少中高档宾馆,游客无法留居;有些景区缺少公厕和垃圾桶等必要的环卫设施,游客很不方便公共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多数景点普遍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这些都成为制约青海旅游业竞争力发展的障碍。
(3)旅游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一是地方旅游管理机构不健全目前青海省州县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大部分为事业单位,未列入政府组成部门序列,有的州县旅游部门还不健全,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发挥受到影响;二是景区管理体制不顺,影响了投资环境和开发建设以青海湖旅游区为例,除青海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之外,从行政区划上涉及两州三县以及农牧厅管辖的三角城种羊场,三江投资公司管辖的湖东种羊场;从部门管理上有林业局对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建设厅对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造成实际工作中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协调困难等问题,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制约了旅游景区的统一管理和整体开发保护;三是规划滞后,地区部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衔接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管辖的重点景区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不够,缺乏一个整体保护开发规划(4)旅游市场发育不充分,缺乏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一是旅游企业实力较弱,青海省最大的旅游企业青海省旅游集团公司,下辖个7子公司,经营一个景区,一个星级饭店,两个旅行社,一个旅游汽车公司,一个旅游轮公司,总资产8408.2万元,集团系统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余万人次。
而陕西旅游集团现有20家全资子公司,一家控股公司,一家参股公司,涉及景区(点),旅行社,饭店,旅游汽车,餐饮娱乐,旅游纪念品等多种业务的经营与开发,形成了融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总资产超过30亿元,集团系统200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00余万人次。
二是个别旅游企业经营不规范,特别是星级饭店和旅行社年业,发展速度快,管理薄弱,服务质量不高青海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共受理投诉案件起,虽然投诉案件数量下降55.6%,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5)旅游商品开发不能适应旅游业竞争力发展需要青海省旅游商品存在品种单一,缺少特色部分商品档次不高品味不足等问题,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品牌不多精品太少主要表现在:旅游商品设计理念不新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因为设计理念不新,与周边省区(特别是西藏)相比旅游商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很多旅游商品存在着边缘化的处境,因为生产工艺的落后,所以使很多旅游商品显得制作粗糙包装简陋不精致不美观很多旅游商品缺乏目标市场的指向性青海省旅游企业缺少对旅游市场的了解,设计生产旅游商品往往以我为主,忘记了客人的需求,跟风现象依旧存在旅游商品销售市场管理不规范诸如不标价标价不符以次充好甚至假冒伪劣欺客宰客等,严重扰乱了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青海旅游商品的竞争力形象(6)旅游竞争力形象不突出青海旅游竞争力形象不突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笼罩在周边省区旅游形象的阴影之中青海旅游竞争力形象被提倡为青藏高原之旅,可外界一提及此,马上认为是西藏之旅;谈到青海的藏族文化,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周边西藏甘肃的藏族文化消解了它的吸引力;谈到在那遥远的地方,人们想起的是内蒙古的大草原因此,竞争力形象不突出,对外宣传工作就做不好,对游客的吸引力就不强,就会制约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需求条件分析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旅游重心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被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旅游目的地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经过20多年的开发利用,已表现出后劲不足容量有限特别是由于过度开发,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国内外旅游市场导向分析,中国旅游业正向深层次推进,转向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新的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的旅游区而青海省至今仍保持着相对原始的自然生态和奇特的风光,还拥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因此,无论是在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这些传统的观光旅游资源方面,还是在生态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这些特种或专项旅游资源方面,蕴藏量都远远高于东中部地区青海省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战略后备基地和21世纪的旅游换代资源基地。
(2)省内客源市场青海省统计局在对旅游业发展比较快的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藏族自治州等旅游重点县的调查中全面统计了2007年旅游发展的情况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1—11月全省国内旅游总人数503万人次,省内游客为112.27万人次,占62.04%;海外游客8.27万人次.总的来看,青海国内游客中以省内游客为主,省外游客占的比重较低,说明青海省的旅游产品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对省外游客的吸引力不够强,竞争力有待提升(3)国内省外客源市场2005年以来,来青海省的国内省外游客主要是以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会议为主,其中以纯旅游为目的观光和休闲度假游客占到总体的64.11%。
国内客源市场是青海省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城市群落和近邻的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的重要城市为一级目标市场,兰州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南京等城市是重要的客源增长点(3.)海外客源市场通过对入境客源市场的分析,我们认为:西欧北美日本可以被确定为一级目标市场;东南亚地区韩国俄罗斯可以被确定为二级目标市场南亚东欧和中东地区可以被定为机会目标市场钻石模型需求条件的改善会激励体系内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带动促进旅游经营企业的竞争和创新,最终提高产业竞争力波特在考察十几个国家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钻石模型中发现,基础宽、成长速度快、需求挑剔的消费者往往能促成一国产业的竞争力青海旅游业发展迅速,面对不断扩大的青海省内外市场需求,培养具有高品位近于挑剔的成熟的旅游消费群将有助于炼就青海旅游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在客户需求的压力下不断成长,最终能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创造和维护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三)公司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分析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旅游公司和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微观主体,它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针对青海省旅游业的具体情况,下面重点选择旅行社旅游饭店及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分析。
(2)旅行社竞争力分析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水平的高低是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和基础截止2007年8月31日,青海省旅行社及其经济成分结构组成如表2和图3.所示。
全社会办旅游的格局已经形成,基本形成了以省会西宁为中心逐步向外延伸的发展格局其中国际旅行社实力相对雄厚,资金较充足,有英德法日意大利西班牙等语种的导游而国内旅行社大部分尚处于弱小散的状态,旅游淡旺季分明旅行社相关业务的延伸受政策机制约束难以扩大经营规模等困难导游人员的层次参差不齐,高中级导游人员严重不足,导游人员的业务技能技巧和劳动力管理,人力资源调配都不能适应旅游产业竞争力快速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