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试卷 及答案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
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注入大瓶前的青霉素盐水属于()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无法判断【答案】B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三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插进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插座发生短路了B.进户的火线断了C.进户的零线断了D.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答案】C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上/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左/右)移.【答案】(1)下(2)放大左(3)右4.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用来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A.H2B.Fe C.3SO2D.NO2【答案】C5.学习浮力知识后,小刚用一根粗细均匀的吸管自制了一支密度计.他在吸管的下端装入适量的钢珠后用蜡封住并使底部平整.做好后测出该密度计的总重力为0.24N,吸管底面积为3×10-5m2,吸管总长为0.12m.(1)如图所示是小刚将该密度计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形,A是他在吸管上标记的此时水面的位置.则密度计受到浮力是 N,你的判断理由是(2)若将该密度计从水中取出擦干、放到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中,静止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将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时吸管上盐水液面的位置在A的(选填“上方”或“下方”).(3)为了提高自制密度计的精确程度,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写一种即可).【答案】(1)0.24 因为密度计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大小等于重力(2)不变下方(3)用更细的吸管制作(合理既可)6.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复杂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答案】A7.抗流感药物—“达菲”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禽流感最有疗效的药物后,全球对达菲的市场需求膨胀,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价格上涨几倍。
初二科学试题大全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实验室中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帮助完成。
(1)甲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写名称)。
(2)准确称量18g氯化钠,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乙图所示,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水的密度为1g/cm3)。
(3)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依次是:氯化钠的称量、水的量取、、装瓶并贴上标签。
请你把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填写完整。
【答案】(1)玻璃棒(2)18%(3)溶解标签上写:氯化钠18%2.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植物的蒸腾作用【答案】D3.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
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
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增强,降低温度可使减弱, 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浓度(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也大大增加。
CO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3)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O2试分析: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曲线c~d的成因是。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
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答案】(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会产生二氧化碳(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bc或de4.人体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如图,将它们以相同方式分别通人到等质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中,若先变浑浊的,则其是(填“吸入气体”或“呼出气体”),导致两者各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体细胞进行了作用。
【答案】呼出气体、呼吸5.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初二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二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A. 镜子反射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的衍射答案:B2. 以下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碳B. 氧C. 铁D. 氮答案:C3.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细胞壁C. 叶绿体D. 液泡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地球大气层的组成部分?A. 地壳B. 地幔C. 对流层D. 地核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鹿B. 草C. 狼D. 细菌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铁B. 橡胶C. 铜D. 铝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木头B. 玻璃C. 塑料D. 银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光合作用D. 呼吸作用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DNAD. 糖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答案:24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3.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4.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答案:根毛区5.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答案:水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7.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8.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______。
答案:细胞壁9.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氮气10. 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______米高的水银柱。
答案:760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
答案: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24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24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A. 氧气B. 氢气C. 铁D. 水{答案:C}2.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木炭燃烧B. 钢铁生锈C. 冰融化D. 食物腐烂{答案:C}3. 下列哪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氢B. 氧C. 铁D. 氯{答案:C}4.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A. 铜B. 氧气C. 铁D. 氯化钠{答案:B}5. 下列哪种现象是化学变化?A. 木炭燃烧B. 钢铁生锈C. 冰融化D. 食物腐烂{答案:A}二、填空题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H2O}2. 铁是一种_______元素。
{答案:金属}3.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O2}4. 冰是水的_______态。
{答案:固}5. 食物腐烂是一种_______变化。
{答案:化学}三、简答题1. 请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答案: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外观、形态、状态等方面的变化,但其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2. 请列举三种金属元素。
{答案:铁、铜、铝}3. 请简述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答案: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粒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具有特定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
}四、计算题1. 有一瓶氧气,体积为2.24L,在标准状况下(0℃,1atm),求氧气的物质的量。
{答案:0.1mol}2. 有一块铁的质量为56g,求这块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1mol}3. 有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压强为3.0atm,温度为300K,求二氧化碳的体积。
{答案:6.72L}五、实验题1.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1)将一个集气瓶充满水,记录瓶中水的体积V1。
(2)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至瓶中,记录瓶中氧气的体积V2。
八年级的科学题目20道题

八年级的科学题目20道题一、选择题(1 - 10)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 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C. 大象的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超声波。
- D. 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 答案:B。
-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A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正确;大象的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次声波,C错误;声波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眼镜等,D错误。
2. 以下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凝固。
- B. 液化。
- C. 升华。
- D. 凝华。
- 答案:C。
- 解析:凝固是液态变为固态,放热过程,A错误;液化是气态变为液态,放热过程,B错误;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过程,C正确;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过程,D错误。
3. 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两个力()- A. 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反。
- B. 大小一定相等,方向可能相同。
- C. 大小可能不等,方向一定相反。
- D. 大小可能不等,方向可能相同。
- 答案:A。
- 解析:当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A正确,BCD错误。
4.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B.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C.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D.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答案:A。
-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正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错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错误;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错误。
5.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有关。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 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 )A .在实验室用一支漏底的试管,一个小烧杯,一个带导管的橡皮塞和一团细铜丝,可组装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2中的少量CO 杂质C .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D .用适量的稀硫酸来除去热水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答案】A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三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插进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插座发生短路了B .进户的火线断了C .进户的零线断了D .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答案】C3. 磁铁都有两极,小敏想用实验证明,断磁铁A 、B 端必有磁极.设计了如图四个方案,并进行了实验操作,其中的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丁和甲 【答案】B4.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为:毫克/升):Ca 20、K 39、Mg3、Zn 0.06F 0.02等,这里的Ca 、K 、Mg 、Zn 、F 是指:( ) A .单质 B .元素 C .分子 D .原子【答案】B5. 海洛因是我国政府明令严禁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 21H 23NO 5,它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答案】4、506.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能够分辨出伴奏的声音是吉他是根据声音的 。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答案】音调 音色 声源处7.某学生要配制百分比浓度为15%的食盐溶液,他在用量筒取水时,采用仰视的方法,称量食盐时操作无误,则他配得的食盐溶液的浓度()A.等于15%B.小于15%C.大于15%D.无法确定【答案】B8.如图所示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体在液体中静止,那么所受到的浮力最小的是球,三球中密度最小的是球。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 加快固体溶解速度的方法有多种。
下列方法中,对固体食盐溶解速度影响不大的是( ) A .升高温度 B .增加溶剂 C .不断搅拌 D .先将固体食盐粉碎后溶解【答案】B2.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 ) A .59.5% B .10% C .25% D .16%【答案】A3.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排水取气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答案】A4.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00克水溶解20克某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B .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克。
C .20℃时,50克水最多可以溶解18克食盐,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8克。
D .20℃时,100克水溶解32克硝酸钾恰好达到饱和,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2克。
【答案】D5. 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A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B .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C .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D .其它原因【答案】B6.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现将100克6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 B .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 .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 .溶质的溶解度【答案】C7.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 .20℃时,将36g 氯化钠溶解于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答案】B8. 向装有等量水的A 、B 、C 烧杯中分别加入5g 、6g 、6g 某固体X ,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初二科学试卷及答案

初二科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气体?(A)A. 氧气B. 氢气C. 铁D. 硫2.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酸?(B)A. 食盐B. 硫酸C. 氢氧化钠D. 碳酸钙3. 下列哪种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C)A. 硫酸B. 盐酸C. 氢氧化钠D. 醋酸4. 下列哪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D)A. 冰块融化B. 蒸发C. 沸腾D. 分子间的碰撞5.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A)A. 铁B. 氧气C. 氢气D. 氯化钠6.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氧化物?(A)A. 氧气B. 氢气C. 水D. 氯化钠7. 下列哪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是由两个原子组成的?(B)A. 氧气B. 水C. 氯化钠D. 铁8.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有机物?(C)A. 氧气B. 氢气C. 碳酸钙D. 甲烷9.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A. 氧气B. 氢气C. 铁D. 甲烷10.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盐?(A)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醋酸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
2. 氢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
3.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
4. 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的化合物。
5. 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的化合物。
6. 盐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
7. 铁是由_______原子直接构成的。
8.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_______的化合物。
9. 有机物是指含有_______的化合物。
10. 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2. 请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3. 请简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实验目的: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放入试管中。
初二科学试题大全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I2O4B.I(IO3)3C.AgI D.I2O5【答案】C2.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
现科学家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
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A.CO2B.H2O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D.无法判断【答案】B3.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A、未测值为3gB、丙一定是催化剂C、乙全部参加了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答案】D4.(3分)从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电子⑤离子⑥原子核⑦中子⑧元素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2)Mg和Mg2+属于同一种元素是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数;(3)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答案】(1)②(2)③(3)⑧5.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A.核内质子数B.核外电子数C.核内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答案】A6.飞艇的体积是3000米3,自重5000牛,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试问:(1)在空气中,飞艇受到的浮力为多大?(2)该飞艇匀速升空时,能够承载的最大重量是多少牛? 【答案】(1)3.87×104牛(2)3.37×104牛【解析】(1) F 浮=ρ空气gV 排=1.29千克/米3×10牛/千克×3000米3=3.87×104牛 (2) 因为F 浮=G 总=G 飞艇+G 承载所以 G 承载=F 浮—G 飞艇=3.87×104牛—5000牛=3.37×104牛7. 如图,某电工检查电路故障时,发现开关闭合后,灯L 不亮。
用测电笔测试C 、D 处时,发现两处都能使氖管发光,而测试A 、B 处时,只有在A 点时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A .火线、零线短路B .零线没有接地C .B 、C 之间某处断路D .灯L 短路 【答案】C8.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配制100g 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是他们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A.盐碱物质植物不能吸收B.土壤溶液浓度小,植物吸水过多C.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吸水过多D.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答案】D2.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和。
【答案】3.农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了解土壤的性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手捏后松开成“一盘散沙”的土壤属于;湿时黏,干时硬的土壤属于;房前屋后的菜园地,蚯蚓多,养分足,形成“团粒状结构”的土壤属于。
【答案】4.为了测定土壤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
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空气水粉砂粒砂粒黏粒有机物(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2)该土地的土壤通气性(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填“有利”或“不利”)。
【答案】5.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率B.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温度C.土壤中砂粒的硬度D.土壤中黏粒的黏性【答案】A6.在测定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时,下列测量方法中,测得土壤中的水分体积分数可能偏大的是A.使用较粗土壤颗粒适度加热B.使用较细土壤颗粒适度加热C.使用较细土壤颗粒在高温下加热到质量不再减轻D.使用土壤粉末加热到水分完全汽化【答案】C7.“落叶归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A.有机物B.无机盐C.土壤生物D.矿物质【答案】A8.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有水的实验过程中,记录结果如下表(在加热过程中假定有机物没有分解,土壤都取自同一地点,干湿度相同):(1)分析上表,求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是(写出计算公式)。
(2)从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测定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准确性的因素是加热时间的长短,即水分蒸发的程度。
(3)你认为影响精确测定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因素除加热时间外,还有①;②。
【答案】×100% 1、4(或2、5;3、6)土壤颗粒的大小测量工具的精确度9.如图所示,在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中,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描述气候的是()A.今天最高气温12℃B.明天多云转阴C.今天嘉兴市区空气质量为Ⅱ级D.冬天寒冷干燥【答案】D2.阳春三月,泰顺已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仍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季风【答案】A3.公元817年,白居易游庐山香炉峰顶的大林寺,写下一首平淡自然而又意境深邃的小诗——《大林寺桃花》,阅读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山上与山下相比,气温较高.(2)当庐山脚下(海拔约50米)气温约18.1℃时,海拔1400米处的山顶气温大致是℃。
【答案】(1)山下、(2)104.读右上方某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在______________控制下,天气状况以为特征。
(2)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锋,该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将【答案】(1)低、阴雨(2)暖、升高5.“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的探月之旅。
此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嫦娥一号”从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答案】A6.如图是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图,由图分析可知:(1)该地气温特征是:;(2)该地降水特征是:。
【答案】(1)夏季炎热,冬季寒冷(2)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7.下列叙述,描述天气的有()①富阳昨日狂风暴雨,台风施虐②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③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8.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层是由很多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 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在对流层层内C 大气层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大D 平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答案】A9.如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第层(填序号),其最显著的特点是。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甲是在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一般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是()A.丙装置B.乙装置C.丙和乙装置D.乙和丙都不是【答案】A2.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A.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B.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积累C.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D.温度低,蒸腾作用弱【答案】C3.我们本地有许多植物到了秋季就会落叶,其实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降低作用,以减少的散失。
【答案】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4.青菜堆放久了会发热,原因是细胞进行()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答案】A5.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和条件分别是()A.绿色部位、有光照B.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有光照C.绿色部位、任何时候D.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任何时候【答案】D6.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本装置的目的是验证植物的_____作用。
该作用的发生场所是在植物体的_____中。
(2)要使实验的效果明显,本装置应该放在__________环境中,否则会因为光合作用而使实验效果不明显。
(3)过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石灰水变混浊,说明____________。
【答案】(1)呼吸活细胞(2)黑暗(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张家界中考)下列做法不属于应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D.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答案】D8.下列有关植物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根系的分布只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B.植物的根有吸收和固定的功能C.主根上生出的根,称之为侧根D.直根系上有明显的主根【答案】A9.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D.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答案】B10.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是()A.1、5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和动物中的上皮组织一样具有保护功能B.6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C.3叶脉为疏导组织,里面既含有导管运输有机物,也含有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D.2、4叶肉为营养组织,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答案】C11.下列哪种情况下保卫细胞关闭()A.光合作用旺盛时B.呼吸作用旺盛时C.夏日暴晒的中午D.萎蔫植物吸足水后【答案】C12.水分从土壤溶液中进入植物体,再由植物体返回大自然的途径可以表示为()A.土壤中的水分→植物细胞→筛管→气孔→大自然B.土壤中的水分→植物细胞→导管→气孔→大自然C.土壤中的水分→导管→植物细胞→气孔→大自然D.土壤中的水分→筛管→植物细胞→气孔→大自然【答案】B13.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号①是树皮,它的内侧部分是。
初中科学八年级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科学八年级测试卷(含答案)初中科学八年级测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1. 下列哪种属于化学变化?
A. 摩擦生热
B. 燃烧
C. 溶解
D. 蒸发
答案:B
2. 原子核中有电子,那么原子核中还包含有什么?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云
D. 电子壳层
答案:A
3.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质量不是不变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
1. 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称为______。
答案:太阳系
2. 分子式H₂O表示______。
答案:水
3. 雾的形成是因为水蒸气______成小水滴。
答案:凝结
...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20分)
1. 解释一下物体的密度是什么。
答案: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用公式ρ = m/V 表示,其中ρ代表密度,m代表质量,V代表体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受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影响。
2. 什么是静电?
答案:静电是指物体由于电荷分布不平衡而产生的电现象。
当物体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呈现正或负电荷,从而产生静电现象。
...
以上为初中科学八年级测试卷的部分内容及答案。
注意:此测试卷仅供参考,请以老师提供的正式测试卷为准。
初二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什么转化为有机物?A. 水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二氧化碳C. 二氧化碳和水D. 氧气和水答案:A2. 地球的大气层中,哪一层是臭氧层?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地壳层答案:B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4. 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是什么?A. 扁桃体B. 脾脏C. 胸腺D. 淋巴结答案:B5.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锌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人体的神经系统由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
答案:细胞壁3.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_______、地核。
答案:地幔4. 血液由血浆和_______组成。
答案:血细胞5. 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包括口腔、_______、小肠、大肠。
答案: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通过光系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驱动一系列化学反应。
2. 描述人体的呼吸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答案: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空气首先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经过咽、喉、气管,最后到达肺部。
在肺泡中,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到肺泡,然后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3. 解释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
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因为它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如代谢、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调节体温等。
没有水,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无法进行,生命活动无法维持。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植物的蒸腾作用。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氯气或液氯消毒饮用水时,会和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毒的有机物。
因此,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lO2。
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
ClO2易与氢氧化钠等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臭味。
(1)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Cl2和NaClO2(N2为保护气)制取ClO2,同时有NaCl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工业上也可以在60℃时,用稍加潮湿的KClO3与草酸(C2H2O4)反应制取ClO2。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O2,在装置图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收集装置,C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请问:①实验时,在A装置外面需再加一个水浴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B装置外加冰水冷却,实验时在B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 C装置的作用是。
【答案】(1)Cl2 + 2NaClO2=N2= 2ClO2+ 2NaCl(2)①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有红色液体生成②除去尾气,把多余的Cl2反应掉2.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实验事实影响因素【答案】D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该化学反应的类型是(填基本反应类型),C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3)若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组合为,(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在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都要先检查装置的,以免漏气。
收集气体时常需要验满操作,现用E装置来收集一瓶氧气应用(选填A、“带火星的木条”、B、“燃着的木条”或C、“澄清石灰水”,下同)来验满。
初二科学试题大全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人用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仪器对气温、气压、湿度进行观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可能变坏B.气压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好C.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湿度变小,天气可能变坏D.气温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坏【答案】D2.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填序号)(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答案】(1)①(2)④⑤3.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答案】D4.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某种原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本探究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之前要把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玻璃瓶内的叶片”或“玻璃瓶以外的叶片”)(5)本实验结果是通过瓶内外不同叶片经适当处理后滴加_____,比较叶片是否呈_______色来显示的。
【答案】(1)植物光合作用可能需要二氧化碳(2)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3)通过呼吸作用除去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4)玻璃瓶以外的叶片(5)碘液蓝5.(7分)(1)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当人们对着话筒讲话时,使振动膜压迫碳粒,使盒内碳粒的发生变化,流过碳粒的就相应的发生变化,使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
早先的电话听筒里都有一个,当有强弱不同的电流通过时,能够吸引前面放着的薄铁片,使铁片起来,发出声音。
初二科学试题大全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答案】D2.为了比较电阻R1和R2的大小,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答案】D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压表读数为2V,滑片滑到b端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V,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A.2:1B.1:2 C.1:1D.无法确定【答案】C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3)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写出用此装置制备O2的反应文字表达式;(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答案】(1)酒精灯、铁架台.(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AC或AE或BC或BE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过氧化氢水+氧气.(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5.“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能够分辨出伴奏的声音是吉他是根据声音的。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答案】音调音色声源处6.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
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答案】B7.将一金属球挂在弹簧秤下,在空气中称示数为8.9牛,将其1/2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8.4牛,此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牛。
将其全部浸入水中,则弹簧秤示数为牛。
【答案】0.5 7.98.(2011 北京)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答案】C【解析】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坦克和路面的受力面积来减小坦克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不符合题意.B、书包背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书包和肩膀的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使肩膀感到舒服.不符合题意.C、斧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斧刃和柴的受力面积来增大刀对柴的压强,容易把柴劈开.符合题意.D、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铁轨和路基的受力面积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9.下面是四位同学做的单位换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125厘米=125÷100厘米=1.25米B.125厘米=125厘米×1/100=1.25米C.1.8米=1.8×1000 =1800毫米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答案】D10.在抗震救灾中,某舟桥部队利用冲锋舟为灾区开辟了水上生命线(如图所示).人们乘坐的冲锋舟自身重为0.6×104N,冲锋舟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5m3(取g=10N/kg);求:(1)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2)为保证安全,这条冲锋舟最多能承载人的质量为多少千克?【答案】(g取10N/kg)(1)解:(1)F浮=ρgV=1000Kg/m3×10N/Kg×1.5m3=15000N……………3分(2)G人= F浮−G舟=15000N−6000N=9000Nm人=9000N÷10N/Kg="900" Kg11.能使陆地上不断得到淡水的是()A.海洋与陆地间的水循环B.海洋与海洋上空的水循环C.陆地与陆地间的水循环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循环【答案】A12.关掉电视机,她在思考,家里照明电路的总电阻在( )A.只使用一盏灯时最小B.家里用电器开关都闭合时最小C.家里用电器开关都断开时最小D.家里用电器开关都闭合时最大【答案】B13.柯雪从检录到入场准备比赛,由于紧张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机体呈现出亢奋的状态,这种调节方式为调节。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的甲图中A,B两个容器中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和酒精,乙图中的仪器叫,用途是。
(1)将乙图中仪器的小盒放入A容器中,其右管的液面比左管的液面。
小盒不断下沉的过程中,两管液面差,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着。
(2)把小盒放在A容器中同一深度不断改变方向时,两管液面差,这表明液体同一个深度(3)把小盒分别放入A、B两容器同一深度,放入A容器时,液面高度差较大,这表明。
【答案】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1)高;增大;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不变;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在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解析】由图可知该仪器的名称为:U形管压强计;当有压力作用在U形管压强计的橡皮膜上时,两管中液面将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会出现一个高度差,而且橡皮膜所受的压强越大,压强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因此它可以通过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橡皮膜所受的压强大小。
(1)乙图中仪器的小盒放入A容器中,其右管的液面比左管的液面高,小盒不断下沉的过程中,两管液面差增大,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把小盒放在A容器中同一深度不断改变方向时,两管液面差不变,说明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3)把小盒分别放入A、B两容器同一深度,放入A容器时,液面高度差较大,这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2.小明放学回家,看见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如图所示。
于是他利用家中的皮尺测得水深12cm,粗略测出玻璃杯的底面积为2×m2,又估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约为0.4kg,并提出了下列问题。
请你同他一起解答这些问题。
(g取10N/kg,)(1)水和杯子的总重力;(2)水对杯底的压强;(3)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
【答案】(1)4N ;(2)1200 Pa ;(3)2000 Pa【解析】(1)水和杯子的总重力:G=mg=0.4kg×10N/kg=4N。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表中所示:分析表中数据,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30℃之间,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在0℃~30℃之间,同温度下,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都是不相等的C.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D.欲从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可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答案】D2.一定的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
下列图像能够表示加入的晶体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的是()【答案】C3.看图回答:(1)写出水循环中各环节的名称:①③(2)使陆地上源源不断地得到淡水的水循环类型是。
(3)完成过程②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答案】(1)①降水;③水汽输送(2)海陆间循环(3)太阳辐射4.在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填物质名称),要使这些剩余的固体物质继续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答案】氯酸钾;升高温度或加水5.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1)按实验要求,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的名称是 _(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3)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
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小婧纠正了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她应(填序号)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游码D.添加砝码(4)若所用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玻璃棒(2)④③①②(3)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B(4)偏小6.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a b②实验中取用坩埚时要用,仪器a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③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答案】①石棉网,铁三角架②使仪器受热均匀③有白雾产生,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现将100克6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溶解度【答案】C3.甲、乙两位同学在室温下各取50g某溶液分别做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10g水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晶体1.2g(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15g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g。
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5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1%B.17.4%C.22.2%D.36.1%【答案】B4.下列4种液体与人息息相关,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伊利”纯牛奶B.“娃哈哈”矿泉水C.肥皂水D.血液【答案】B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透明液体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t℃时,4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则该温度时硝酸钾溶解度一定为40gD.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答案】D6.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在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
【答案】(1)不一定(2)一定7.20℃时,向一盛有40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g固体和澄清溶液。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C.在该澄清溶液加水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答案】D8.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填序号)(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温州气象台9月29日11时发布的台风紧急警报,今年第15号台风“蔷薇”今天10时中心位置在温州偏南方向大约200公里附近的海面上,就是在北纬26.2度,东经120.6度,中心气压96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30米/秒(12级)。
这“百帕”是()单位A、压力B、路程C、压强D、速度2、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是()A、河水B、江水C、海水D、湖水3、将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加入水中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味精C、白糖D、食用油4、在右图水槽中有四种质量相等的物体,你认为密度最小的是()A、松果B、花岗岩C、铁块D、铅块5、在剧烈运动后,有些同学们喜欢喝葡萄糖饮料,那么葡萄糖饮料里被称为溶质的是()A、水B、葡萄糖C、糖水D、以上均不是溶质6、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水选种。
配制20克质量分数为18%的食盐水,所需食盐的质量为()A、2.0gB、3.6gC、4.0gD、3.2g7、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压强等于760厘米水银柱高B.大气压的值通常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8、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很大,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A.22℃ B.30℃ C.11℃ D.37℃9、大气垂直分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A.暖层 B.中间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10、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D、质量越大密度越大11、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1︰1B、3︰2C、2︰3D、不能确定12、下列应用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很重的坦克安装履带 B.注射器的针尖很尖C.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 D.菜刀磨得很薄,切菜很锋利13、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
下图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A B C D14、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发奖用的金、银、铜(ρ金>ρ银>ρ铜)制成的体积、图案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奖牌,其中奖牌质量最大的是()A、金牌B、银牌C、铜牌D、无法确定15、刮大风时,即使风平行于窗户,窗户也常常被刮开而打破,原因是()A.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大B.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小C.窗内气压大于窗外气压D.窗内气压小于窗外气压16、下列生活或生产用具不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工作的是()A.离心式水泵 B.真空压缩保存袋 C.吸尘器 D.电冰箱17、下列水循环过程中,物态变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是()A、海洋上的降水B、陆地上下雪C、冰川熔化成水流入江河D、植物蒸腾作用18、如图所示的容器灌满水,容器内a、b、c三点,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为()A、a点最大B、c点最小C、b点最小D、三点一样大19、使用高压锅做饭能使食物煮得快的原因是()A.锅内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高于1OO℃B.锅内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低于100℃C.锅内压强不变,水的沸点高于1OO℃D.锅内压强降低,水的沸点高于1OO℃20、下列属于天气现象的是()A、长夏无冬B、烈日炎炎C、四季如春D、冬暖夏凉21、20℃时,向一盛有40 克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克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4克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
在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A 、100克B 、40克C 、44克D 、36克 22、当把冷菜放入锅中重新热过后,其味道会变咸。
原因是 ( )A 、汤的上部咸下部淡B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C 、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D 、食盐变多23、平阳气象台某晚发布天气预报:“明天多云到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 ℃ ,东北风4-5级,阵风6级。
……”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北风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B.阵风6级通过风速仪测得C.温度14-23℃是通过温度计测得D.明天多云到阴说明明天是高气压控制 24、在左下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乙是表示钢绳拉力大小。
则石料在水中的浮力( )A 、600牛B 、900牛C 、1500牛D 、2400牛25、我们平阳北港,“冬至”常常要吃汤圆。
汤圆刚入锅时是沉入锅底的,而熟了却浮在水面上,关于这个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刚入锅时,汤圆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 、刚入锅时,汤圆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C 、汤圆上升过程中,浮力始终等于重力D 、汤圆浮在水面时,浮力等于重力 二、简答题(每空格1分,共25分) 26、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a)写出各数字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1)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b)除⑴⑵外请任意写一种水循环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如图所示,不同形状三个物体质量相同,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甲_____ P 乙 _____P 丙(填“>”、“<”或“=”)乙 丙甲28、2005年6月3日,CCTV 在云南扶仙湖第一次现场直播了水下考古的过程,这次水下考古使用了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原理与潜水艇相同),它的下潜和上浮是靠_________来实现的, 深潜器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______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少”), 水对它的压强_____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少”)。
29、如右图电解水的装置,判断A 点一端试管的气体是_________,B 点一端试管的气体是_________, A 与B 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
第29题30、在如图所示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 鱼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两条鱼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 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 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 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 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 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①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 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 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③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32、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如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据图回答:①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 蔗糖的溶解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0题②60℃时,向l00克水中加入8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3、一切液体的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34、风其实就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并且是由________气压区流向_______气压区。
三、探究实验题(每空格2分,共12分)35、神州七号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人太空漫步的梦想。
在茫茫太空中,要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宇航服内应有适宜的。
36、通过学习,小明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他又有了新的思考:有两只杯子。
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呢?他决定着手进行探究:(1) 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后,其调节方法是。
(填“A”或“B”)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 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b) 和(c) 所示。
他发现图(c) 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c) 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37、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冰的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在科学小组活动的时候,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如何变化?”小刚立即做出了回答:“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结冰时的体积当然是变小的。
”但小红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如果体积变小的话,那么冰的密度会变大,冰将会沉入水中。
但事实上冰是浮在水面上的,所以体积应变大。
”到底谁对谁错呢?小刚提出了通过实验去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小药瓶中装满水,放到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然后看看冰面是下降了还是升高了,不就行了吗?”大家都赞同这个方法,于是他们立即动手实验。
他们在小容器中装满水后放入冰箱让它结冰,结果发现冰面是向上凸起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小明他们的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危害?请举出一个例子。
四、分析计算题(共13分)38、(6分)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
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约为5千克,如图所示。
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千克,体积约为5×10-3米3的复合材料组成。
求:(g取10牛/千克)(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
(2)、若四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8×10-4米2,当一个质量为45千克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9、(7分)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浓硫酸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其中含溶质硫酸___________克。
(2)他将这100毫升浓硫酸与5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08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学业水平检测答 题 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二、简答题(每空格1分,共25分)26、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7、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8、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0、3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