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政治知识点(框架整理) (1)
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国对外政策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国对外政策知识点高中政治我国对外政策知识点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2.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种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①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
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4)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在实行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御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和“西化”图谋。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含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3)提出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1953年首先提出的,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必修二政治知识框架

必修二政治知识框架
必修二政治知识框架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总揽全局
1.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事件
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党的领导制度
3. 中国共产党的党的思想、道路、理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4.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与整党治党
二、党和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职能作用
1. 党的领导机构和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职能作用
2. 党的领导机构和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和工作协调
3. 党和国家机构的权力运行和制衡
三、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政府机构
1. 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性质
2. 我国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
3. 我国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活
四、政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文化
1. 世界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 我国的政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
3. 我国的政治文化和民主政治发展
五、行政管理制度与政府决策
1. 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机构
2. 我国的政府决策制度和政策实施
3. 我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六、法治国家建设与法律体系
1. 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涵
2. 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治保障
3. 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与实践
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府运行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2.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运行机制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这些框架内容涵盖了必修二政治知识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
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党的领导制度,以及我国的法治建设和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等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希望学生能够提高自己
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框架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框架一、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主权国家:1、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三种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6、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9、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④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12、作用:①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有局限性。
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必修二政治常识主干知识框架

政治常识主干知识框架一、国家制度1.我国的国体(1)国家的性质(阶级性——根本属性)内容(民主与专政)广泛性(主体、权利)人民民主真实性(制度、法律、物质)(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首要标志和阶级基础内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的国家性质、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对敌专政政治(打击犯罪、保障民主、保护人民、健全法制)经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和思想、发展科技文卫事业)社会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我国的国家性质2.、我国的政体(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有相对的独立性):(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①人大的性质(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国家立法权②人大的职权【立法权(全国、省级)(法律法规)、决定权(事项)、任免权(领导人)、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和一府两院)】③我国人代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审议、表决、提案、质询)、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 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直接选举(县级以下)、间接选举(县级以上)】、任期五年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1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①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区别我国是单一制国家②一国两制的内容(一国是前提、两种制度并存、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③台湾问题(一个中国原则是政治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最佳方式;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4、我国的国家结构(1)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国家结构的关系(2)国家结构包括横向(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纵向(中央与地方)的国家机关(3)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①全国人大: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③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2第1课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2第1课的知识框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1. 政治学的定义与特点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二、政治权力与国家
1. 政治权力的概念和分类
2.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合法性
3.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4.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5. 国家的作用和职能
三、政治制度与政府
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缺点
3. 政府的概念和职能
4. 政府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四、民主政治
1.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
2. 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和发展历程
3. 民主政治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4. 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实践
五、全球化与政治
1. 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影响
2. 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3. 全球治理的模式和机制
4. 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和实践
这些知识框架是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高中政治必修2第1课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也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

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高一政治备考必修二知识点框架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根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本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置力下降,生活程度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本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消费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程度进步,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开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进步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根底,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上下,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消费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消费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纯熟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消费者个人消费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框架图

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框架图
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框架图是一张概括性的图表,用于描述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它把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抽象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框架图由三个层次组成:经济
层次、社会层次和政治层次。
经济层次涉及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资源配置、生产结构、投资、消费、贸易、金融等。
社会层次涉及社会结构、社会
关系、社会文化、社会发展等。
政治层次涉及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
框架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
总之,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框架图是一张概括性
的图表,它把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抽象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
间的联系,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
政治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本店铺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1.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1、真实、广泛的民主(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政治必修二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的知识框架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民主权利广泛、民主主体广泛)和真实性(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监督权。
-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4.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意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民主监督: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
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 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 我国政府的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
政治必修二每单元框架

政治必修二每单元框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
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
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
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统治
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政治必修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知识点整理框架

三、宏观知识体系命题的知识范围1.围绕“人民(公民) "命题,可考虑的知识点(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决定因素)。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三大方面)和履行政治义务(四大方面)。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和四大途径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要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
(7)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2.围绕“政府”命题,可考虑的知识点(1)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政府职能:四个方面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二级知识)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二级知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二级知识)(3)政府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区别党的依法执政)审慎行使权力,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4)政府接受监督:政府行使行政权力需要自觉接受监督,树立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
玺济生活主干知识总结l、价值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通张、贬值,汇翠计算题(1)主要概念:④价值总量:单个商品价值量×商品的数量@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2)记住的几个问题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正比.②(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翠与劳动时闺成反比.(3)-定时期内·赢适中所需货币量=商品和吸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4)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幅度)=多发,实需=现价一原价/原价(5)纸币贬值丰=多发,实发=现价一原价,现价2、髟晌价格的因素:(1)价位决定价格(根本原因)(2)供求影响价格(3)纸币的发行i( 4)国家的宏观调控(5)货币本身的价值(6)消费心理(7)市场竞争3、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I--9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置的交动,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该丽晶的需求量瑁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夏动的反应程反是不同的,生活必簧晶的陋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反比较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置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在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冥互补品需求减少:一种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冥互补晶需求增加:在互为譬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谊商品祷求量减少,买替代晶需求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其替代品焉求减少.(2)对生产玺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耍曩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商质量产品.④提商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生产时间·获得价格优势,4、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1)收入是消费的墨醚和前提,①人们的消费受当莆可支配收入影响.——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提高屠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A预期的影响.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丙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叫、有密切的联系。
政治必修二每单元框架

政治必修二每单元框架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改: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3、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改: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4、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5、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焕发国企活力,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改:没有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6、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唯一的实现形式。
×改: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7、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9、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有制经济。
×改: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框架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框架由于必修二的政治内容比较多,我们很多学生杂复习的时候经常会遗漏知识点,其实我们可以通过知识框架来复习政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框架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它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①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国家立法权。
宪法、刑法、民法及一切法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审议并通过,才能生效。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订地方性法规。
②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如:全国人大决定国家主席、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十一五发展规划等。
③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的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如选举国家主席,任免检察长,法院的院长等。
对任职期期间有特殊情况的进行罢免。
④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监督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的权力。
人大对政府干部有权进行监督。
2、肩负人民的重任(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我国各级人民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知识框架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知识框架
第一课生活在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产生、含义和本质
(2)我国的国家性质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必须依法履行政治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1、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高一新高考政治必修二第四课知识框架

高一新高考政治必修二第四课知识框架知识框架的建立是深入理解和系统化学习的基础。
在高一新高考政治必修二课程中,第四课的知识框架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探讨该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认识知识框架1.1 什么是知识框架知识框架是将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和体系进行整合和归纳的工具。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脉络,有助于系统地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
1.2 知识框架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知识框架对于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大量的知识点中找到重点和难点,指导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高一新高考政治必修二第四课知识框架的建立2.1 课程内容概述高一政治必修二第四课主要涉及政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实际运用,包括宪政民主、政治权利、公民权利等内容。
2.2 构建知识框架的思路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构建知识框架:首先了解宪政民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其次深入理解政治权利的内涵和作用,最后探讨公民权利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实践。
三、对高一新高考政治必修二第四课知识框架的个人理解在我看来,建立知识框架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构建知识框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知识的脉络,做到系统性、深入性和全面性的学习。
对于政治必修二第四课的知识框架建立,我认为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思辨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帮助我们在学术和现实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对高一新高考政治必修二第四课知识框架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明确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脉络,也激发了对政治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知识框架的建立和应用,为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高一新高考政治必修二第四课知识框架的建立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对高一新高考政治必修二第四课知识框架的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书让你走人生路途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缤纷;书让你在浩瀚海洋中尽情畅游;书点燃希望,让你在无穷无尽的人生漫漫路上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一直像帆一样将你这只小船送道路的终极。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1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领导方式和指导思想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重要思想的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 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科学执政(科学执政是前提)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民主执政是本质)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战线。
必修二政治知识点(框架整理)

高一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公民得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得国家1、 国家: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与得产物与表现,本质上就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得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得工具。
阶级性就是国家得根本属性。
2、 我国国家性质: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得、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得人民民主专政得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得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3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 人民民主得特点: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与民主权利得广泛)真实性(表现在:①有制度、法律与物质保障②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③尊重与保障人权得成就)5、 民主与专政得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
统一:民主就是专政得基础,专政就是民主得保障。
民主得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不就是全民得),按照平等得原则与少数服从多数得原则来共不就是绝对得)民主从来都就是只属于统治阶级,就是统治阶级范围内得民主,在我国,统治阶级就是大多数得人民,所以民主属于大多数人民。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得统治。
6↗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代表)(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基本得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得基础与标志) 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得重要方式,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与国家工作人员1)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政治义务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3)遵守宪法与法律4)服兵役与参加民兵组织7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得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得原则(指守法与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
立法上就是不平等得)**指平等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就是相同或一样得。
(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得原则(统一,不可分,就是相对应存在得,有权必有义,不能只有其一)(3)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得原则第二课我国公民得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民主选举: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得选举) (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得选举) (3)等额选举 (4)差额选举(人大代表得选举) 各自优点: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得合理性。
政治 框架概要 (必修一到四)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2019.5.22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神奇的货币(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①货币的本质②货币的基本职能③纸币(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①信用卡与支票②外汇2.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供求影响价格②价值决定价格(2)价格变动的影响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②对生产经营的影响3.多彩的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②消费类型(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消费心里面面观②做理智的消费者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4.生产与经济制度(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①生产与消费②大力发展生产力(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公有制为主体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经营①公司的类型②企业的经营与发展(2)新时代的劳动者①劳动和就业②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6.投资理财的选择(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①储蓄存款②我国的商业银行(2)股票、债券和保险①股票②债券③保险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7.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按劳分配为主体②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①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②兼顾效率与公平8.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①财政及其作用②财政收入与支出(2)征税和纳税①税收及其种类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配置资源①市场调节②市场秩序③市场失灵(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②科学的宏观调控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围绕主题抓住主线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1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面对经济全球化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①对外开放的新阶段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①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②广泛、真实的民主③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①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②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③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3)政治生活:自觉参与①置身于政治生活②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③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①民主选举面面观②选举方式的选择③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2)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①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②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③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①基层民主自治历程②最广泛的民主实践③共建祥和文明社区(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①谁监督监督谁②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③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3.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①“公仆”的本色②政府的职能③便民利民的政府(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①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求助有门投诉有道4.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①公共权力切莫滥用②政府依法行使③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①群众喉舌政府镜鉴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③为政务公开喝彩5.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①人民怎样当家做主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③肩负着人民的重托(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①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②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6.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①新中国诞生前几种政治力量的较量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③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①共商国是同舟共济②执政参政特色鲜明③适合国情优势显著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①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③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①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进程②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3)我国的宗教政策①我国宗教掠影②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③弘扬科学精神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8.走进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①国际社会的构成②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③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①国际交往剪影②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③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9.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①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②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③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①中国外交硕果累累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就业、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2、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
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也有利于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框题一:(123)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的含义。(4)处
第5 / 7页
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的含义。(5)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6)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框题二:(1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咱治洲、咱治县。(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框题三:(1)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宗教信仰自由的准确内涵。(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内涵。(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6)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代表)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2)如何监督?
A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B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督有什么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1)
(2)
(3)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保证
4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2(3
6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作用):
(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3、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和质询权(对政府机关工作可质问并要求答复)
义务: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宪法与法律的修改是它来完成)。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间接行使权力,(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人民代表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表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第三单元(5——7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特点。这一制度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政治义务(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立法上是不平等的)
**指平等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统一,不可分,是相对应存在的,有权必有义,不能只有其一)
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
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这一制度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国体)决定的。
2、
的立法机关(宪法与法律的修改是它来完成)。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
3、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复)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7、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职能: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2、民主决策:
意义——发扬民主,让决策科学化。、、、、、、、、(课本P22)
方式(直接)——(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原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5)意义:A有利于保障……………..权利和自由
B有利于加强……….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的权威
C有利于防止…………..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D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P44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工作的宗旨与原则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框题一:(1)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2)三种重要类型的主权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3)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4
: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及其内涵。(5
(6
性。(8)政府间国际组织发挥的作用:促进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矛盾。
A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D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阳光工程),一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是保障人民的权益。
*****开放红头文件,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4 / 7页
1、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人民政协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说履行什么国家职能),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
)政治协商(2)民主监督(3)参政议政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原因:
高一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