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考试

合集下载

明清的科举考试

明清的科举考试

明清的科举考试一.童试,每年一次,参加考试的人是儒生、童生。

地点在府、州、或县所在地。

主考官,知府、知州、知县。

考试的内容:经、史、时务、贴诗。

考取后称秀才〔生员〕。

二.乡试:每年一次,秀才参加考试,地点在府、州所在地,朝廷派员监考,考试的内容:经、史、时务,考中后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三.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三月举行,举人参试,地点在礼部,考试的内容:经、史、时务、八股文,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四.殿试:会试后同年五月份〔也曾经在四月〕举行,皇帝主试,考试地点天安门内保和殿,考试的内容:策问,考中的称进士,进士分为三甲。

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墙内开花墙外红〕以下是二甲进士;三甲进士。

五.八股文:又称八比文,时文,制义,童试、乡试、会试必须完成的文体,这种形式流行于宋代,在?四书?、?五经?里出题,行文要对偶,有四、六、八股之分,到了明代有固定格式,到了清代更为盛行,是知识分子做官的敲门砖。

六.八股文的格式:1、破题。

2、承题。

3、起讲。

4、入手。

5、起股。

6、中股。

7、后股8、束股。

破题:用两句话点破题目的要义。

承接:承接破题的意思加以说明。

起讲:开场议论。

入手:起讲入手处,要模拟圣贤口吻说话。

七.起股—束股正式议论,每股之间用一、二句话转折过度,谓之“过接〞,束股之后用一、二句话收结全篇,谓之“大结〞。

从起股开场,每股都要求有两句排比、对偶,每股最少四句,最多二十四句,句子的多少、长短没有规定,相对成文,合共成八股文,其正格还有六股、十六股,十八股称殿格,每篇的字数从300—700之间。

八.八。

内容:代圣贤立言,只准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内容。

〔文字狱〕补充:试贴诗:唐朝科举考试必须完成的文体。

题目:古人诗句或成语。

构造:唐代五言六言韵为常制〔六十个字〕,五字一句。

两句一联,十二句一首,后开展到五言八句韵,两句一联,十六句一首〔共计八十字〕。

明清时期拔贡、恩贡、廪生、庠生、举人、秀才、进士、状元、榜眼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呢?

明清时期拔贡、恩贡、廪生、庠生、举人、秀才、进士、状元、榜眼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呢?

明清时期拔贡、恩贡、廪生、庠生、举人、秀才、进士、状元、榜眼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呢?明清时期,国家每六年或十二年从优秀的生员(秀才)中选拔一批人才,到国子监深造,称拔贡生,毕业后,分配至全国各地任知县、州判等,到了清代中后期,因捐官候补的多如牛毛,几乎取消了拔贡。

恩贡,顾命思义,就是皇帝照顾功臣的子弟,赐贡生身份,享受国家干部待遇,也可以做官。

童生经过县府省三堂考试合格,才能取得生员功名,生员俗称秀才,秀才分县庠生和郡庠生,起码也相当于今天的985本科毕业生,庠生里面特别优秀者,国家会给予一定的钱米补助,相当于今天的助学金,称为食廪,也称廪膳生。

取得了庠生功名后,有一定的特权,国家免二人徭役,见了县令不跪,更重要的是拿到了乡试(省级公务员考试)的考试资格证。

乡试考中了称举人,享受国家科级以上干部待遇了!才算真正的出人头地了。

举人、贡生经省学政推荐,可以参加会试(国家县级干部选拔),路途经费由国家拔款,背上或船上插面旗"奉旨会试",连强盗都会敬而远之。

会试考中了称贡士,贡士选拔上了称进士。

进士分三等,第一等,一二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能立即任命七品八品的官。

第二等录取约二十至五十名,赐进士出身,一般授翰林院院庶吉士,待分配。

第三等录取约一百至二百名,赐同进士出身,进入国子监学习,待分配。

进士仕途起点都比较高,往往都能任命七品知县等,大学士六部尚书几乎都是进士身价。

考中了举人、贡生、贡士、进士,国家都会拔二十两银子,到其家乡祠堂建旗杆石树旗杆,以示对读书人的鼓励和恩宠。

不同之处在于选拔方式和待遇,拔贡、恩贡虽然也要考试却属于特招生,也就是现代说的保送,秀才、举人、进士等都属于科举一级一级选拔出来的,走的是普通流程。

庠生多指普通学生,也是秀才的意思,一般都在地方找工作或者继续参加科考。

廪生是考到第一名的童生,层次比秀才低一些,但也有相应的俸禄(跟奖学金、助学金差不多)。

简述明清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

简述明清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

简述明清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库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由捐纳而取得监生(国子监生员)资格的(所谓例监),也可以参加乡试。

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

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

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

(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后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知县。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考试制度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考试制度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考试制度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比较繁荣的时代,而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考试制度更是让这个时代显得极为重要。

在这个时期,官员选拔与考试制度不但是维系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一部分,对后来的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章:考试制度的起源与本质考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可追溯至秦汉时期。

从那时起,考试就被当做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工具。

到了隋唐时期,考试制度得到了巨大发展。

明朝之前,科举考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试、复试和会试。

初试是全部考生在各自地区进行的一场由地方官员主持的考试。

复试是最初考试的优秀考生进入到省级考试环节。

会试是在最高级别的朝廷官员面前的面试,让考生展现他们的才能。

只有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考试,才有资格担任朝廷的官员。

第二章:考试制度的内容与标准考试制度的内容和标准随着不同朝代发生了很大变化。

隋唐时期以诗赋为主,遵循的是“文治”政治理念。

到了宋元时期,科举制度不仅要求考生能作出优秀的诗赋,还要求他们熟悉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

到了明清时期,制度又有一定的变化。

考试不再要求写诗赋,而是更注重文章的实际操作性,如治理城市的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和社会背景的变化,科举制度也逐步变成了“才”治的政治理念,政治和社会需要实用型的高官和幕僚来推动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第三章:选拔制度与考试制度的作用明清时期,对于确立内阁及与朝廷相互制约,真正实现文治政治而言,科举制度的作用是巨大的。

同时,科举制度成为一种社会分类员。

这样的分类员体系促进了社会流动性和阶层变革,且整个社会认可科举制度,所以整个社会对于科举制度的认可,是该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

此外,考试制度还有着其他诸如为保障国家/t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可能性等等方面的作用。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和考试制度是在明清时期实现文治政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它为中华文明的整个发展历程贡献了重大的力量。

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会试、殿试童生试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

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

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

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

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
举考试制度等级
第一级:童试
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的入学 考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参加童试仅为考取一个官 方学校生员资格,以求进入官方国有学校。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
第一场:县试 在各县进行,由考生所在县的县令主持。每年一次。
第二场:府试 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 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通过县、府试的读书人便可以称为童生。不管年龄大小, 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文童/儒童) 。
吴敬梓 《儒林外史》中的反面人物
第四级: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得到贡士资格 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主持 和出题,故又称“廷试”。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 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 “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 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 二、三甲统称进士。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 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要经 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 翰林院任“庶吉士”。其余成绩较次的进士则可能 任六部、中书、御史或知县等职。 录取名单因用黄纸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喜 中 了 举 人 , 报 喜 人 挤 了 一 屋 里 。 ”
邻 居 道 : “ 范 相 公 , 快 些 回 去 你 恭
!
第三级:会试
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所谓会试 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 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以往各届 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也可一同应试。由礼部主持(故 又称“礼闱” ),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 ,在 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每三年一次,连考三 场,每场三日。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举行会试, 称会试恩科。 会试时间是乡试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 月),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 因为当时正值阳春四月,杏花绽放,故称“杏榜”。 会试放榜,可谓“杏榜题名”。录取者称为“贡 士”(向皇帝贡献的人才) ,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应殿试。

明清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
1、县试、府试,属于预备性考试,地点本县,主持者是知县、知府,及格者称童生。

2、第一级考试叫院试,地点府、县,主持者学政、学台、宗师,及格者称为生员、秀才、相公,第一名案首,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3、第二级考试叫乡试(秋闱),每三年一次,秋季八月,地点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桂榜
4、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春闱),每三年一次,春季二、三月,地点京城贡院(礼部),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5、第四级考试为殿试,地点皇宫(宫殿),由皇帝主持,只定名次,不黜落,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金榜。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

试岁
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
生员分为三等:廪生、增生、附生。统称诸生。
廪生:秀才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政府月给廪食, 称“廪生”。
增生:后又于正额之外增加名额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 生”,但无月米,地位次于廪生。
试院试: 童生
附生:因初入学,附于诸生之末,故称为附学生员。 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等级
员(秀才)的入学 第一级:童试
考试,是读书士子
的进身之始。参加
童童试试仅包为括考县取试一、个府试、院试三 官方学校生员资格,
以求进入官方国有 第一场:县试 在各县进行,由考生所在县的县令主持。每年一次。
第二场:府试
学校。 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

科举考试的资格。院试的第一名的称为案首。 清朝的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各省
学政一任三年,到任后第一年举行岁试,科试于准备乡试之年
科 试 廪生
生员
前行之。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可以到官办的府、州、
增生 (秀才)
附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县学读书,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 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 更高一级的乡试。
府、州、县学生员(秀才)的别称。清时在县学考取的叫“邑庠
府学试政:
生”,在府学考取的叫“郡庠生”。
县知主试府持:
县主令持童试
第二级:乡试
明代正式科举
考试分为乡试、会
试、殿试三级。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

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清代科举钦定榜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4]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

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哪一项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我认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创造。

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学习资料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学习资料

童试
府、州、县学生员(秀才)的别称。清时在县学考取的叫“邑庠
生”,在府学考取的叫“郡庠生”。
初级入学考试
第二级:乡试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明、清时期,每三年举行
一次,又称“大比”。一般于八月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
亦称“秋闱”。各省多在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考
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应殿试。
吴敬梓 《儒林外史》中的反面人物
第四级: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得到贡士资格 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主持 和出题,故又称“廷试”。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 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 “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 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 二、三甲统称进士。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 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要经 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 翰林院任“庶吉士”。其余成绩较次的进士则可能 任六部、中书、御史或知县等职。
院试:学政主持
生员分为三等:廪生、增生、附生。统称诸生。 廪生:秀才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政府月给廪食, 称“廪生”。
童生
府试:知府主持
增生:后又于正额之外增加名额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 生”,但无月米,地位次于廪生。
县试:县令主持
附生:因初入学,附于诸生之末,故称为附学生员。 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
录取名单因用黄纸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四个阶段:院试、乡试、省试、殿试
一、院试也称“小考”、“小试”
二、乡试,又称乡闱,即省级考试,明清的时候每三年就会在各省的省城举行一次考试,皇帝会委派主考官,这次考试结束之后会将结果发布在正榜和副榜上。

正榜所取的叫做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到第十名叫做亚元。

三、会试,即部级考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最终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则是叫做会元。

四、殿试: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参加殿试的都是贡士,取中之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分析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分析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分析1. 简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文人选拔制度的一种,起源于隋唐时期,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

本文将对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特点、影响以及对社会的作用。

2.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2.1 考试内容与形式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其中乡试是初级考试,通过后可以晋级参加会试;会试是中级考试,通过后可以进入最重要的殿试。

文科考生主要被要求写文章、诗词等表达自己才华;而武科考生则需要进行武艺演示和军事策略等测试。

2.2 参与者条件明清时期参加科举考试并不限于贵族子弟,士人出身也可以参加。

然而,由于贵族子弟们通常享有更好教育资源和家庭背景,在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2.3 考生成就与前途通过各个阶段的科举考试后,成功者可以成为进士,进入官僚体系成为官员。

科举考试的成功与否对个人前途和社会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3. 科举制度的特点3.1 社会选拔机制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机制,减少了等级身份对于选拔的限制,并确保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3.2 儒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科举考试强调儒学知识和文化,促进了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还培养了大量具备儒学背景的官员,为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提供极大帮助。

3.3 制度变革与局限性尽管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有着显著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虽然可以选拔到有能力和才华的人才,但由于考题过分注重经典和创新思维较少,导致一些优秀人才未被发现。

此外,科举仅开放给男子参加,女性无法参与。

4. 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4.1 社会流动性与机会公平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打破了贵族世袭的限制,使社会上升通道更加畅通。

它对社会流动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允许人们通过个人才华和努力来获得更高地位。

4.2 教育与文化发展科举考试需要考生学习广泛的经书、古文等内容,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素质与学问水平。

明清科举考试答卷

明清科举考试答卷

明清科举考试答卷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始于隋唐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末废止。

明清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考试,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历史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明清科举考试的历史背景、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明清科举考试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的进士科考试制度。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官员选拔逐渐从世族世袭的制度转变为通过考试来选拔。

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在唐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形成了科举考试的基本制度。

明代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每三年一次,由地方政府举办,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武两科。

考试通过的考生称为举人,合格的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是每年一次,由中央政府举办,考试内容主要是文章的议论。

会试通过的考生称为贡士,合格的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殿试的考生称为进士,合格的进士可以进入官府任职。

整个科举考试的过程,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考试的难度逐渐增加,考生数量也逐渐减少,最终只有少数精英能够成为进士。

明清科举考试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唐代的科举考试。

考试形式主要包括写作考试和策问考试。

写作考试是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作一篇文章,题目由主考官提供,考察考生的文采和议论能力。

考生需要在考试时间内准确地把握题意,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写作,以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策问考试是考生在考试中回答考官的问题,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应对能力。

考生需要在考试中冷静地分析考官的问题,准确地回答,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学识。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经史子集等各个学科的知识,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明清科举考试的结果对于考生的前途和命运有着重大的影响。

进士出身的考生有机会进入官府任职,享受官员的待遇和尊荣。

进士科考试是中国古代最高的考试,考生们竞争激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获得进士的资格。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减少形式主义倾向
应当减少对格式和规范的过度要求 ,注重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重视科技文化知识
未来的科举考试应当重视科技文化 知识,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 才。
贯彻思想自由原则
未来的科举考试应当贯彻思想自由 原则,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2023-11-07
目 录
• 科举考试制度的定义和背景 • 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 科举考试制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建议 • 结论
01
科举考试制度的定义和背 景
科举考试制度的起源与定义
• 科举考试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 制度。它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对候选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进行评估,以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 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严格的选拔机制。它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广泛的知识,还要求考生具备优秀的 道德品质和领导能力。科举考试成为当时社会地位晋升的主要途径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参与。
02
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考试内容单一
缺乏实用性
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儒家经典和文学,缺乏对实 际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考察,导致许多考生只注重理论学习而 忽视实践操作。
促进文化多元化
尊重多元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尊重和保护各地区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有助于促进国家的文化多 元化发展。
推广普及普通话
在明清时期,由于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普及普通话可 以促进各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有助于国家统一 和民族团结。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乡试”。

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唐宋时称“乡贡”、“解试”。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

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中式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明清科举考试答卷

明清科举考试答卷

有关“明清科举考试”的答卷
明清科举考试答卷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考生答题的卷子,也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在特定的考试科目和时间内完成答卷,并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获得相应的功名和职位。

有关“明清科举考试”的答卷如下:
1.破题:破题是答卷的开头部分,主要阐述题目的主旨和考生对题目的理解。

破题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成绩,因此考生需要在这部分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见解。

2.起讲:起讲是答卷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考生的论点。

在这部分,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
观点,并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论述。

3.承题:承题是答卷的第三部分,主要承接起讲的内容,进一步阐述考生的论点。

承题要
求考生言简意赅,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4.八股文:八股文是答卷的第四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八股文要求考生按照固定的格
式和句式进行写作,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八个部分。

八股文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

5.结论:结论是答卷的结尾部分,主要总结全文的观点和论据。

结论要求考生言简意赅,
同时要注意与全文内容相呼应。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考试内容
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科举考试,其正式考试分三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一级院试
院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的考试、院试前还须经过两次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

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

应考者称“童生”又称“儒童”、“文童”。

第一场试一文一诗。

第二场仍一文一诗。

第三场覆试一赋一诗(或试一策一论)。

第四场覆试以小讲三、四艺。

除去各场陶汰者,发一榜称“长案”,主考官为本县之县官。

考期在二月。

府试,主考官顺天府由府丞主持。

外省为管辖本县之知府主持。

将各县长案所列取之童生再试三场,考法与县试雷同,亦发一长案。

府试考期在四月。

院试,院试分两场进行,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

第二场覆试,试以一文一诗。

考完亦发一“长案”列第一名者为案首。

院试取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别称“庠生”。

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就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就科举考试来说是很关键的资格。

在帝制时代身穿兰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平头百姓了。

地位与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监生、五贡同属一类了。

虽同在一个档次但有高低之别,秀才出类拔萃者方能入监出贡。

第二级乡试
乡试,是科举才试的第二级才试,习惯称乡试之年为“大比”之年。

北京顺天府乡试在京城东南隅崇文门内。

各省考试地点也在省城之贡院,所有贡院都建在城之东南方。

乡试时间每三年一考,明代逢子、卯、午、酉年举行(《明会要》卷四十七)清沿明制恩科例外。

因乡试在秋季举行,所以也称“秋闱”(闱、考场)又发榜在九月中旬,时值桂花盛之季,故俗称“桂榜”。

又因发榜取寅、辰日支故也叫“龙虎榜”。

均为吉祥典雅之意。

乡试共考三场,每隔三天举行一场,每场考一天。

考试时间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

乡试各省和顺天府录取名额都有定数,大致按各省文风之优劣,人口之多寡、丁赋轻重而定。

一般大省百数十名、次省百余名,再次七、八十名;小省四、五十名。

乡试发榜次日报“鹿鸣宴”宴请新科举人。

第三级会试和殿试
会试,就是集中会考之意,也是三年举行一次,顺天府及全国各省举人,于乡试后的第二年即丑、未、辰、戌年来京参加由朝廷命礼部主持举办的会试。

考期在春季二月(后改在三月)故称“春闱”。

又因会试由礼部主办故亦称“礼闱”。

会试地点在北京贡院举行。

各种规章制度略同于乡试。

会试共考三场,每场三日,先一日领卷入场,后一日交卷出场。

三场考试内容:明制(清也大致同)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试论一、制五、诏、诰、章、表内科各一;第三场试经、史、策五。

清时三场所试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策略问,亦与乡试同。

又唐、宋时也曾以诗词赋取士。

会试发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此时杏花盛开,所以称杏榜,会试考中者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录取名额(中式)无定数,每科多或三、四百名,少也近百名。

举人考中贡士的比率据文献记载粗略统计,每科录取名额一般占来京应试举人的二十分之一。

殿试,由皇帝主考,在宫中殿廷亲发策问,故又叫廷试。

会试录取的贡士参试,一般殿试不黜落贡士,只是重新分定出等第名次,殿试考试时间在会试发榜后进行,以清朝来说,清初二月会试,三月发榜,四月初殿试,后又改为三月会试,四月发榜,五月初殿试。

乾隆十年改为四月二十六日殿试,五月初一日传胪(即在殿试后,由皇帝主持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唱名典礼)。

上传语告下叫胪,即胪唱传名的意思。

故二甲第一名也叫传胪。

清乾隆二十六年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殿试。

殿试地点,清安在天安门外,顺治十五年改在太和殿前考试,雍正元年恩科,十月廿七日殿试,因天气寒冷改在殿内考试,以后遂为沿例。

殿试只考一场,只考策题一种,名殿试策。

策问大多是考问当时政治,经济和治国安邦、巩固政权之策。

考生要写文章回答策问故谓对策。

殿试策题,以制策四条,由皇帝亲自命题。

清制,由读卷官在殿试前一日,集文华殿密拟策题若干道,进呈皇帝钦定(珠笔圈定)。

又因殿试由皇帝亲策,即亲自主持考试,故殿试只设读卷官。

无主考官。

读卷官明代为十七人。

清初顺治,康熙时读卷官为十四人。

雍正元年改为十二人。

乾隆二十五年减为八人,由大学士二人,院部大臣六人充任。

并派王公大臣监试,以后皆以八人为定制。

授官按“金榜”甲第而论,一甲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级别从六品(明清官分九品,各品又分正从),榜眼,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级别正七品,二甲进士授从七品,三甲进士授正八品。

都再经朝考,按成绩,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主事、中书、知县等职。

传胪后第二天,天子赐“恩荣宴”于礼部,又叫“琼林宴”,因宋代曾设宴于汴京以西的琼林苑,故得名,此宴为天子恩赐,钦命内大臣一人为主席(皇帝代表),状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余进士四人一席,诸读卷官也赴宴。

进士每人颁发给牌坊银三十两。

二十八日于午门前赐状元六品朝冠、朝衣、补服、带、靴等物,赐进士每人银五两,表里衣料各一端。

二十九日,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