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术切口分类(建议收藏)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一、分类标准1、I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2、【I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3、III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4、W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5、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手术,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确定为一类的定为二类,以此类推6、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

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二、临床中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易将II类(清洁-污染)切口混淆为【类(清洁)切口的手术:咅IJ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骨科开放骨折、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尿管切开术、膀胱肿瘤切除、睾丸鞘膜切除、膀胱造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包皮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肺切除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

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分为I【类。

另外,凡耳鼻喉、咽、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阴囊、会阴部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也是]【类。

二期缝合、切开再止血的切口以及6h内清创缝合的切口也是I]类。

2、易将I类切口混淆为【I类切口的手术:单纯甲状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内限手术(白内障)、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疝修补、非创伤性路脑手术、未切开肠腔的肠粘连松解术、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手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圆韧带悬吊术。

这类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

可以做到无菌,应为I类。

3、易将III类切口混淆为【I类切口的手术:化脓性阑尾炎、窦道切除、肛痿、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如扁桃体、唇、腭裂手术也属于III类。

最新手术切口类型(建议收藏)

最新手术切口类型(建议收藏)

手术切口分类Ⅰ、Ⅱ、Ⅲ、Ⅳ类切口分类的标准。

类别标准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

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一、分类标准1、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2、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3、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4、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5、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手术,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确定为一类的定为二类,以此类推6、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

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二、虽然做了规定但临床中有一定偏差,通常易发生分类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易将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混淆为Ⅰ类(清洁)切口的手术:剖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骨科开放骨折、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尿管切开术、膀胱肿瘤切除、睾丸鞘膜切除、膀胱造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包皮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肺切除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

最新手术切口分类Ⅰ、Ⅱ、Ⅲ、Ⅳ类切口分类的标准[1]

最新手术切口分类Ⅰ、Ⅱ、Ⅲ、Ⅳ类切口分类的标准[1]

类别标准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

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0年11月29日)规定: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

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手术切口分类及分类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分类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分类标准手术切口是指外科手术中切开皮肤和组织的部位。

手术切口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性质、手术目的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手术切口分类及其分类标准。

一、根据手术部位分类1.头颈部切口:包括颈部、面部、头部等部位的切口。

2.胸部切口:包括胸骨旁、胸骨中线、腋窝等部位的切口。

3.腹部切口:包括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等部位的切口。

4.骨盆切口:包括髂骨、耻骨、骶骨等部位的切口。

5.四肢切口:包括上肢、下肢等部位的切口。

二、根据手术性质分类1.开放性切口:指手术切口完全暴露,手术区域完全暴露,手术器械可以直接接触到手术部位。

2.半开放性切口:指手术切口部分暴露,手术区域部分暴露,手术器械可以间接接触到手术部位。

3.闭合性切口:指手术切口完全封闭,手术区域完全封闭,手术器械不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手术部位。

三、根据手术目的分类1.探查性切口:指为了探查病变部位而进行的手术切口。

2.切除性切口:指为了切除病变组织而进行的手术切口。

3.修复性切口:指为了修复组织缺损而进行的手术切口。

四、根据手术创伤程度分类1.小切口:指切口长度小于3cm,手术创伤较小。

2.中切口:指切口长度在3cm-10cm之间,手术创伤适中。

3.大切口:指切口长度大于10cm,手术创伤较大。

以上是常见的手术切口分类及其分类标准,不同的手术切口分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手术情况。

手术切口的选择应根据手术目的、手术部位、手术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手术切口的卫生、消毒等问题,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愈合分级记录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愈合分级记录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愈合分级记录
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
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

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愈合的分级也有三:
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记录方法:
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愈合优良,则记以“Ⅰ——甲”,胃大部切除术后切口发生血肿,则记以“Ⅱ——乙”,余类推。

手术切口分类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标准
手术切口的分类标准通常根据手术的性质、位置和目的来确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手术切口分类系统,用于卫生和医疗记录。

根据WHO的分类,手术切口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清洁手术切口(Clean Surgical Wound):
•这类手术切口是在无炎症和感染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与呼吸、胃肠道、泌尿生殖道或口腔粘膜等有机腔相通的手
术。

通常,切口是通过非破裂的皮肤进行的,例如,择期
手术切口。

2.清洁-污染手术切口(Clean-Contaminated Surgical Wound):
•这类手术切口是在无炎症和感染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涉及与有机腔相通的手术,如胃肠道手术或呼吸道手术。

3.污染手术切口(Contaminated Surgical Wound):
•这类手术切口是在有限程度的炎症或感染下进行的,例如,非新鲜外伤后的手术。

虽然有炎症或感染,但手术目的是
控制并清除感染。

4.已感染手术切口(Infected Surgical Wound):
•这类手术切口是在明确的感染下进行的,通常包括明显的感染迹象,如化脓、炎症和脓液。

5.脓肿切口(Abscess):
•这类切口是用于开放和排除已形成脓肿的手术。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手术切口,如创伤手术切口、切口复杂程度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

手术切口的分类对于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的规划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会影响术后感染的风险、愈合时间和护理措施的选择。

医疗专业人员会根据切口类型来制定手术和术后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手术切口等级分类标准

手术切口等级分类标准

手术切口等级分类标准
手术切口等级分类标准:
临床上对于手术切口的等级通常分为3级,包括清洁切口,即Ⅰ级切口,还有可能污染的切口,即Ⅱ级切口,以及污染切口,即Ⅲ级切口。

切口分类的意义主要是指导治疗,以及观察预后。

1、Ⅰ级切口:即清洁切口,属于无菌切口,适用于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疝修补术等;
2、Ⅱ级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是指手术当中有可能会带有污染的切口,如胃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还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以及6小时内经过清创后缝合的伤口,此外,还有新缝合的切口再度切开,均属于Ⅱ级切口;
3、Ⅲ级切口:即污染切口,是指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区的切口,如穿孔性阑尾炎切除的切口、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切口,还有消化道穿孔手术的切口,此类切口可能与消化液、脓液,以及有污染的腹腔渗出液等接触。

Ⅰ级切口手术不需要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Ⅱ级切口手术需要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通常选用一代头孢或二代头孢,以及头孢氨苄、头孢呋辛、苄星青霉素等药物,此类抗生素的使用建议不要超过48小时。

Ⅲ级切口手术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且抗感染治疗措施需要规范进行,需要进行切口或腹腔内渗出液的细菌培养,并根据药物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防止或治疗切口以及腹腔内的感染。

手术切口分类新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新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新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清洁切口,也被称为Ⅰ类切口。

这类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
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如单纯甲状
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白内障手术、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等。

这些
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可以做到无菌。

2.清洁-污染切口,即Ⅱ类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
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包括剖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等。

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
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

3.污染切口,也被称为Ⅲ类切口。

包括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
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明显溢出污染,以及术中无菌技术
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例如化脓性阑尾炎、窦道切除、肛
瘘等与口腔相通的手术。

4.污秽-感染切口,也被称为Ⅳ类切口。

这包括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
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手术,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确定为一类的定为二类,以此类推。

这种分类方法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菌药物预防的重要依据。

手术切口分类与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与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与标准手术切口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性质的不同,手术切口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并且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对手术切口的分类与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手术切口的重要性和规范。

一、手术切口的分类。

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手术切口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中线切口,沿着人体中线进行切口,常用于腹部手术,如腹腔镜手术、剖腹产等。

2. 横切口,切口呈横向,常用于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等。

3. 纵切口,切口呈纵向,常用于胸部手术、颈部手术等。

4. 斜切口,切口呈斜向,常用于关节手术、四肢手术等。

5. 曲切口,切口呈曲线状,常用于面部整形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

二、手术切口的标准。

手术切口的标准是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性质和患者情况而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切口长度,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确定切口的长度,既要保证手术操作的空间,又要尽量减少创伤。

2. 切口位置,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性质确定切口的位置,既要方便手术操作,又要美观、不影响功能。

3. 切口层数,根据手术需要确定切口的层数,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既要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又要尽量减少组织损伤。

4. 切口形态,根据手术需要确定切口的形态,可以是直线、弧形、S形等,既要方便手术操作,又要减少术后疤痕。

5. 切口愈合,根据患者情况确定切口愈合的方式,可以是自然愈合、缝合愈合、粘合剂愈合等,既要保证切口愈合的良好,又要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结语。

手术切口的分类与标准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临床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患者在接受手术时,也要了解手术切口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术后的康复和恢复。

希望本文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手术切口分类新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新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新标准
根据手术切口的特点和感染风险,手术切口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1. 无菌切口:此类切口在手术前被严格清洁和消毒,手术中医生和护士必须执行无菌操作。

无菌切口的感染风险较低,例如清洁切口、植入物切口等。

2. 洁净切口:此类切口在手术前也被清洁和消毒,但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如胆道切口、泌尿道切口等。

洁净切口的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3. 感染切口:此类切口在手术前已存在感染或病灶,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清创和排除感染源。

感染切口的感染风险非常高,例如腹腔脓肿切口、骨髓炎切口等。

此外,手术切口还可以按照手术切口的位置和深度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标准包括:
1. 皮肤切口:只切开皮肤层,不涉及组织和器官。

2. 浅层切口:切开皮肤和浅层组织,但不涉及内脏和器官。

3. 中层切口:切开皮肤、浅层组织,进一步切开深层组织,但不涉及内脏和器官。

4. 深层切口:切开皮肤和深层组织,涉及内脏和器官。

根据手术切口的分类,医生和护士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

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

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感染诊断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感染诊疗标准(一)切口分类1. Ⅰ类切口为无菌切口,指局部无感染、非外伤、未进入空腔脏器(胃肠、胆道、呼吸道等)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开颅术及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等。

2. Ⅱ类切口为可能感染切口,包含:①一些脏器手术切口可能受到污染,如阑尾、胃、肾、肺、子宫切除术等;②手术区域皮肤不易根本灭菌(如会阴、阴囊部手术);③新近愈合切口需再次切开手术,如腹部手术出现并发症需再次剖腹切口(如脾切除术后大出血需再次切开剖腹探查止血等);④伤口6h内经清创早期缝合切口。

3. Ⅲ类切口为污染切口,包含:①切口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或邻近感染区,如胃、十二肠溃疡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结核性脓肿或窦道切除缝合切口等;②和口腔相通手术,如唇裂、腭裂手术等;③某系腹内显著感染手术,如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等手术。

在部分病例中,切口分类有困难时,通常可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类者可定为Ⅱ类;不能定为Ⅱ类者可定为Ⅲ类。

(二)切口等级1. 甲级以“甲”字表示,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早期愈合。

2. 乙级以“乙”字表示,指愈合欠佳,即切口愈合有缺点,但未化脓愈合,如缝线感染(针孔脓点)、红肿、硬结(超出通常反应者)、血肿、积脓、皮肤坏死、脂肪液化、切口破裂等。

为了统计缺点性质,可在“乙”字后面加括号注明情况,如“乙(血肿)”。

3. 丙级以“丙”字表示,切口化脓,并因切口化脓需将切口敞开或切开引流者。

(三)手术部位感染诊疗标准中华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制订中国医院感染诊疗标准中相关手术部位感染诊疗标准以下:1.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包含皮肤和皮下组织或在筋膜层以上肌肉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d内。

⑴临床诊疗:符合上述界定,并含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疼或有脓性分泌物;②临床医生诊疗表浅切口感染。

⑵病理学诊疗:在临床诊疗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①切口包含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

为避免概念上混乱,不能用“创口感染”一词;②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③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者也不属于切口感染。

最新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精品课件)

最新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精品课件)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分级Ⅰ类切口(清洁切口)术前切口处无污染、无炎性病灶,即术中未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以及未进入呼吸、消化、泌尿、生殖腔道等的手术切口,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切口(沾染或污染的清洁切口)指进入呼吸、消化、泌尿、生殖腔道等,但无炎性病灶及感染的手术切口。

Ⅲ类切口(污染切口)包括①开放性、新鲜的各种损伤切口;②陈旧性有坏死组织和临床存在感染的伤口;③术中无菌状态遭受严重破坏,如开放性心脏按摩或胃肠手术其内容物溢出至伤口。

切口分类/ 愈合级别简表切口分类切口分类/愈合级别切口分类/愈合意义......Ⅰ类切口Ⅰ/甲无菌切口/ 切口愈合良好......Ⅰ/乙无菌切口/ 切口愈合欠佳Ⅰ/丙无菌切口/ 切口愈合化脓Ⅱ类切口Ⅱ/甲沾染切口/ 切口愈合良好......Ⅱ/乙沾染切口/ 切口愈合欠佳Ⅱ/丙沾染切口/ 切口化脓Ⅲ类切口Ⅲ/甲感染切口/ 切口愈合良好......Ⅲ/乙感染切口/ 切口愈合欠佳Ⅲ/丙感染切口/ 切口化脓正确掌握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原则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的客观指标,因此要按统一标准予以鉴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医师对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标准掌握不好,影响了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感染率、院内感染率等医疗指标的准确统计。

现参考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

......一、手术切口分类界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 把Ⅰ类无菌切口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例如:把单纯甲状腺切除,乳腺部分切除,内眼手术,单纯疝气修补术,非创伤性颅脑手术等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这些手术一般都做好充分术前准备,且从临床上看也符合无菌要求,应计为Ⅰ类无菌切口。

......2 把Ⅱ类可能污染切口计为Ⅰ类无菌切口。

比如把胃次全切除术,阑尾单纯切除术,全宫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等手术计为Ⅰ类无菌切口,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手术切口分类

手术切口分类
Ⅳ类(严重污染-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外科手术中,切口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根据手术的需要和特点,外科手术切口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切口分类。

一、按切口的位置分类1. 中线切口:该切口经过腹部正中线,适用于胃、小肠等中线器官的手术。

此类切口易于操作和愈合,但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

2. 斜行切口:该切口从胸骨旁斜行至腹直肌外侧缘,适用于心脏、肺、食管等部位的手术。

这种切口操作简便,术后遗留的瘢痕较小,但对切口下肋间隙有一定伤害。

3. 横行切口:该切口一般位于腹部肋弓下缘水平,适用于胆囊、阑尾、肾脏等部位的手术。

这种切口在解剖学上易于区分,但对腹壁的损伤较大。

4. 垂直切口:切口与中线平行或垂直,适用于腹部器官大面积手术。

这种切口适合大部分腹腔器官的手术,但易造成腹部压力分布不均,术后疼痛明显。

二、按切口的长度分类1. 短切口:切口长度小于5厘米,适用于小手术、内窥镜手术等。

这种切口对患者的伤害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2. 中切口:切口长度在5-10厘米之间,适用于中等大小的手术。

这种切口范围适中,操作相对方便。

3. 长切口:切口长度大于10厘米,适用于较大手术,如肝脏、胃肠道等手术。

这种切口对腹腔内器官的暴露充分,但对身体损伤较大。

三、按切口的层数分类1. 肌层切口:仅切开皮肤和肌肉层,适用于低难度的手术,如皮肤瘙痒、疤痕矫正等。

2. 腹腔切口:除了切开皮肤和肌肉层外,还需要切开腹膜进入腹腔,适用于大部分腹部手术。

3. 胸腔切口:需要穿过肺组织进入胸腔,适用于心脏、肺部等手术。

4. 骨切口:需要切开骨骼结构,适用于关节置换手术、骨折复位手术等。

四、按切口的组织分离情况分类1. 直切开:沿着解剖层的自然分界面切开,适用于腹部大血管手术,如主动脉手术。

2. 分层剥离:通过逐层解剖分离组织,适用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手术,如甲状腺手术。

3. 渐进切开:在逐渐拉开组织间隙的同时进行切开,适用于需要迅速进入腔隙的手术,如剖宫产手术。

(推荐)切口分类

(推荐)切口分类

外科手术分类规则1、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2、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3、Ⅲ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4、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5、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手术,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确定为一类的定为二类,以此类推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40%。

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虽然做了规定但临床中有一定偏差,通常易发生分类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易将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混淆为Ⅰ类(清洁)切口的手术:剖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骨科开放骨折、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尿管切开术、膀胱肿瘤切除、睾丸鞘膜切除、膀胱造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包皮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肺切除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

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分为Ⅱ类。

另外,凡耳鼻喉、咽、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阴囊、会阴部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也是Ⅱ类。

二期缝合、切开再止血的切口以及6h内清创缝合的切口也是Ⅱ类。

2、易将Ⅰ类切口混淆为Ⅱ类切口的手术:单纯甲状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内眼手术(白内障)、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疝修补、非创伤性颅脑手术、未切开肠腔的肠粘连松解术、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手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圆韧带悬吊术。

这类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

可以做到无菌,应为Ⅰ类。

3、易将Ⅲ类切口混淆为Ⅱ类切口的手术:化脓性阑尾炎、窦道切除、肛瘘、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如扁桃体、唇、腭裂手术也属于Ⅲ类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手术切口分级

手术切口分级

手术切口分级手术切口是外科手术中进行切开人体组织的一种方式。

根据手术切口的大小、深度和复杂性,手术切口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等级,这有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技术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和材料。

下面是手术切口分级的详细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它们。

一、一级手术切口一级切口是最小的手术切口,通常仅需要进行表皮切开。

这类手术切口非常简单,通常可以使用一般的外科手术刀或手术切割器进行切开。

一般人们认为这类手术切口属于常见的日常手术,例如皮下注射、皮肤切开引流、修剪皮肤等。

二、二级手术切口二级切口需要切开皮肤和次表浅层的组织,这种切口通常需要进行细心的外科操作,常常需要使用医用镊子、披针、钳子等辅助器械。

二级手术切口较为常见,常用于阑尾切除、胃肠道和乳腺疾病外科手术。

三、三级手术切口三级切口是较复杂的手术切口,需要切开皮肤和深层组织,包括肌肉、瘢痕组织等,对手术技能和手术经验要求比较高。

通常需要使用外科锯、剪、钳等器械进行操作,还需要进行血管、神经的周围保护及结构恢复。

这种手术切口较为常见,例如心脏手术、手臂骨折手术等。

四、四级手术切口四级切口是最复杂的手术切口,需要切开各种重要组织,例如胸腔、骨盆腔、神经系统、心脏等,包括重大气管切开、腹腔大切口切开等。

这种手术切口必须由经过特殊训练和高水平专业技术的外科医生进行操作,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外科手术器械和处理设备,操作工作极其繁琐。

由于这类手术切口风险性较高,需要注意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总之,手术切口分级不仅是为了适应大多数的外科手术,还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手术工具和手术方法以及了解各种不同手术范畴的级别划分。

任何手术操作都需要仔细考虑和严谨执行,其中切口操作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和级别选择合适的切口操作方法,以确保患者的术后安全和成功。

最新手术切口分类58600(建议收藏)

最新手术切口分类58600(建议收藏)

手术切口分类:(1)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颅脑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⑤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⑥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膀胱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感谢聆听(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

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感谢聆听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感谢聆听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规范本院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制定本实施细则。

......感谢聆听第二条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的切口分类标准,剖宫产手术属于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的客观指标,因此要按统一标准予以界定并填写。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临床医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偏差,病案首页录入员在录入过程中把关不严,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

本文就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讨论如下:
1.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手术
1.1据《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治疗措施。

1.2 根据卫生部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

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1.3 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切口愈合等级,按以下要求填写:
切口分组切口等级/愈合类别内涵
0类切口有手术,但体表无切口或腔镜手术切口
Ⅰ类切口Ⅰ/甲无菌切口/切口愈合良好Ⅰ/乙无菌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Ⅰ/丙无菌切口/切口化脓
Ⅰ/其他无菌切口/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
Ⅱ类切口Ⅱ/甲沾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Ⅱ/乙沾染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Ⅱ/丙沾染切口/切口化脓
Ⅱ/其他沾染切口/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
Ⅲ类切口Ⅲ/甲感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Ⅲ/乙感染切口/切口欠佳
Ⅲ/丙感染切口/切口化脓
Ⅲ/其他感染切口/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
1.4 0类切口:指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1.5 愈合等级“其他”:指出院时切口未达到拆线时间,切口未拆线或无需拆线,愈合情况尚未明确的状态。

2 手术切口分类界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 把Ⅰ类无菌切口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例如:把单纯甲状腺切除,乳腺部分切除,内眼手术,单纯疝气修补术,非创伤性颅脑手术等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这些手术一般都做好充分术前准备,且从临床上看也符合无菌要求,应计为Ⅰ类无菌切口。

2.2 把Ⅱ类可能污染切口计为Ⅰ类无菌切口。

比如把胃次全切除术,阑尾单纯切除术,全宫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等手术计为Ⅰ类无菌切口,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计为Ⅲ类可能污染切口。

2.3 Ⅲ类污染切口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

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手术,糖尿病足病(足坏疽)行足趾切除手术,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手术等,这些手术不同于单纯的空腔脏器的手术,其切口直接暴露在感染物中或邻近感染区,故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显然不对。

3 切口愈合等级界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1 把乙级愈合计为甲级愈合。

如胃部分切除术,切口
发生血肿,说明有感染症状,应计为乙级愈合。

3.2 把丙级愈合计为乙级愈合,例如:某病人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d5换药见切口有少许脓性液溢出,是典型的化脓感染切口,应计为丙级愈合切口。

4 手术切口统计范围界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切口愈合统计只限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部分缝合的切口,片状植皮的创面以及引流物存留时间超过48h以上的切口,都不在统计范围内。

如子宫颈息肉摘除术,鼻息肉摘除术,扁桃体剥除术,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睑板腺囊肿刮除术,各类切开引流术等均不属于统计范围,为了明确诊断与治疗目的而进行的部分检查和操作,如腰椎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夹板固定,皮肤牵引术等也不属统计范围。

...... 感谢聆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