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结构归纳总结
抗震结构知识点总结大全
抗震结构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抗震结构的概念抗震结构是指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性和完整性的结构。
它是对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损坏或倒塌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旨在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
抗震结构的设计原则是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包括居住安全、人员疏散和建筑物完整性。
二、抗震设计的历史抗震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
在20世纪初期,人们对地震的认识还很有限,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仅限于简单的经验法则和试验结果。
20世纪50年代,随着地震工程学的发展,抗震设计开始逐步系统化,随后逐步推出了一系列抗震设计规范。
从此,抗震设计逐渐成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减少地震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抗震设计的目标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在地震作用下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建筑物的倒塌或严重损坏;2. 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3. 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居住安全性;4.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减震性能。
四、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性原则: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性和完整性;2.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抗震设计的成本;3. 可行性原则:确保抗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五、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增强:通过增加构件的尺寸、材料强度或者截面面积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2. 增加结构抗震支撑:通过增加支撑设施或者增加支撑刚度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3. 防震设施:通过设置减震设备或者减震结构来降低建筑物的振动能量;4. 结构破坏控制:通过设置抗震结构连接、构件连接件或者增加柔性结构来控制结构的破坏。
六、抗震设计的技术要求抗震设计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震设计的受力分析:要求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静力和动力分析;2. 抗震设计的结构设计:要求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包括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确定结构的构件和连接方式等;3. 抗震设计的参数选择:要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包括地震动参数、土壤参数和结构参数;4. 抗震设计的验算和验证:要求对抗震设计方案进行验算和验证,确保满足强震作用下的破坏控制要求。
抗震结构归纳总结
一、名词解释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
地震基本烈度: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过概率10%的地震烈度值。
底部剪力法:对于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变化比较均匀的结构。
在计算其地震反应时,先计算出作用于结构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然后将总水平地震作用按一定的规律再分配给各个质点。
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振型质量矩阵正交性:某一振型过程中所引起的惯性力不在其他振型上作功。
即,体系按某一振型作自由振动时不会激起该体系其他振型的振动。
强柱弱梁:指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侧移进入非弹性阶段时,为使框架保持足够的竖向承载力而免于倒塌,要求塑性铰应首先在梁上形成,尽可能避免在破坏后危害更大的柱上出现塑性铰。
单质地体系:某些工程结构,如等高单层厂房和公路高架桥等,因其质量大部分都集中在屋盖或桥面处,故在进行结构动力计算时,可将该结构参与振动的所有质量全部折算至屋盖,而将墙.柱视为一个无重量的弹性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单质点体系。
地震系数:它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它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表示由于动力效应,质点的最大绝对加速度比地面最大加速度放大了多少倍地震影响系数:实际上就是作用于单质点弹性体系上的水平地震力与结构重力之比标准反应谱曲线: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即使在同一地点.同一烈度,每次地震的地面加速度记录也很不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种曲线称为标准反应谱曲线。
振型分解法:用体系的振型作为基底,而用另一函数作为坐标,就可以把联立方程组变为几个独立的方程,每个方程中包含一个未知项,这样就可分别独立求解,从而使计算简化。
这一方法称为振型分解法,它是求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重要方法。
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对单质点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多道抗震防线指的是:①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调工作。
抗震结构设计知识点归纳
抗震结构设计知识点归纳抗震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降低破坏风险,并确保人员的安全。
为了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抗震结构设计知识点归纳,本文将围绕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参数以及常见的抗震措施进行论述。
一、抗震结构设计原理抗震结构的设计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地震力学原理:地震作用是由地震波引起的一系列振动力,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结构措施来抵御这些力的破坏性影响。
2.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抵抗力。
3.减震与隔震措施:减震和隔震是通过改变结构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降低地震波对结构的传递和破坏。
二、抗震设计参数在抗震结构设计中,有一些重要的参数需要考虑:1.基本周期:基本周期是结构在振动中完成一次完整周期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使用公式求解或根据经验确定。
2.峰值加速度:峰值加速度是地震波传递到结构上的最大加速度,决定了结构的地震响应。
3.刚度和弹性刚度:结构的刚度和弹性刚度决定了其地震响应特性,可以通过结构的几何刚度、材料刚度和连接刚度等参数来确定。
4.剪力和弯矩:剪力和弯矩是地震力在结构中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结构构件的设计和布置。
三、常见的抗震措施为了提高抗震能力,设计师可以采取多种抗震措施:1.细部构造的改进:结构的细部构造对其抗震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改进连接细部、提高节点刚度等方式,可以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2.增加结构的刚度:提高结构的刚度有助于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震影响。
3.设计水平力系统:合理设计水平力系统可以有效地抵抗地震力,如设置剪力墙、加强柱子等。
4.减震与隔震设计:采用减震器、隔震支座等装置,可以显著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结语抗震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结合地震参数、结构参数以及抗震措施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本文从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参数以及常见的抗震措施进行了归纳,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建筑结构中的抗震技术总结
建筑结构中的抗震技术总结建筑结构抗震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能力。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往往是灾难性的。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建设中,采取有效的抗震技术非常重要,可以降低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建筑结构中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抗震技术总结:1. 结构选择选择适合地区地震状况的建筑结构形式是关键。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对于高层建筑或大跨度建筑,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钢混合结构是常见的选择,因为这些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 剪力墙剪力墙是一种抗震构件,通过在建筑结构的内外侧设置墙体,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抗震性能。
剪力墙能够承受地震产生的剪力和扭矩,减少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布置剪力墙的位置和数量非常重要。
3. 钢筋混凝土柱设计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柱是抗震设计的重点之一。
柱子在地震中承受着重要的荷载,可以通过增加柱子的截面积、设置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等方式提高柱子的抗震性能。
4. 梁柱节点梁柱节点是建筑结构中容易受到地震破坏的部位之一。
合理设计梁柱节点可以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
常用的节点形式包括刚性节点、铰接节点和剪力墙节点等。
对于高层建筑结构,通常采用刚性节点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5. 隔震技术隔震技术是指通过设置隔震装置使建筑物与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隔离,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力。
常见的隔震技术包括橡胶隔震、钢板隔震等。
隔震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和变形。
6. 预制装配技术预制装配技术是指在工厂中预先制造建筑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装配。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一致性和整体性能,确保了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预制装配技术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7. 底座隔震底座隔震技术是指在建筑物底部设置隔震装置,将建筑物与地面进行隔离,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抗震结构设计总结(共五则)
抗震结构设计总结(共五则)第一篇:抗震结构设计总结1.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2.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相继发生在相邻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
3.地震序列可分为主震型、震群型和孤立型。
4.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中包括纵波和横波。
面波分为R波和L波。
5.震级: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寸。
6.地震烈度: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7.世界地震带: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沿北冰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主要山脉的狭窄浅震活动带;d地震相当活跃的断裂谷。
8.我国地震带:a南北地震带;b东西地震带。
9.地震灾害:a地表破坏;b工程结构的破坏;c次生灾害造成的破坏。
10.抗震设防: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1.抗震设防目标:a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b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c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12.场地: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
13.场地选择:首选有利、一般地段,避让不利地段,严紧危险地段。
14.场地土:场地范围内的地基土。
15.场地土对建筑物震害的影响,主要与场地土的坚硬程度和土层的组成有关。
16.覆盖层厚度的定义方法:a(绝对的)从地面至基岩顶面的距离;b(相对的)两相邻土层波速比(Vs下/Vs上)大于某一定值的埋深为覆盖层厚度。
17.场地类别划分依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18.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空隙压力增大,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化的现象。
抗震结构知识点总结
抗震结构知识点总结一、抗震结构概述随着地震频率的增加和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震建筑结构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抗震设计是指对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能够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技术和方法。
抗震设计主要包括地震作用的分析、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措施的设计以及结构的施工和监测等内容。
抗震结构的设计要求是在地震发生时,结构能够保持安全和稳定,尽量减小破坏和损失。
二、抗震设计原则1. 全面考虑地震作用:抗震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包括地震力作用、地震波动影响、地震液化效应等。
2. 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抗震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从材料选用到构造布置,都要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
3. 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抗震结构设计中,要允许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减小结构受力。
4. 采用分布塑性设计:抗震结构中,分布塑性设计是指结构在承受地震作用时,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减小结构刚度,从而降低地震力。
5. 保证结构的破坏不发生全局失稳:抗震结构设计中,要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不会导致全局失稳,也就是说,一旦结构发生破坏,也必须能够控制局部失稳。
6. 提高结构的延性:延性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发生比较大的位移和变形,从而减小结构的受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三、抗震结构设计方法1. 等效静力法:等效静力法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将地震力作为静力来考虑,然后进行结构设计。
2. 响应谱法:响应谱法是指通过分析地震波动的响应谱,来确定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3. 时程分析法:时程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地震波动进行时程分析,来确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4. 动力试验法:动力试验法是指通过在模型结构上进行地震模拟试验,从而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
5. 非线性动力分析法:非线性动力分析法是指在地震作用下,考虑结构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动力分析来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
四、抗震结构的设计要点1. 结构抗震分析:在抗震结构设计中,必须进行结构的抗震分析,了解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从而确定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结构抗震知识点总结
结构抗震知识点总结一、地震基本知识1.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表面发生的弹性波所引起的地震波。
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所带来的地壳应力积累和释放。
2.地震的危害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损坏,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抗震设计和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3.地震图谱地震图谱是描述地震波的振幅和振动周期的统计图。
地震图谱对抗震设计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4.设计地震作用设计地震作用是指在规定设计服务年限内,建筑物所能预期的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是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
二、结构抗震设计原则1.安全边界原则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采用安全边界原则来确定设计地震作用。
2.弹性设计原则结构抗震设计应该采用弹性设计原则,即在弹性极限状态下满足结构的抗震要求,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
3.耗能原则结构抗震设计要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耗能性能,通过采用合适的耗能装置或材料来实现耗能原则。
4.位移控制原则结构抗震设计应该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限制结构的位移,减少对结构的破坏。
5.韧性设计原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结构具有良好的韧性,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延缓破坏,减少结构的损坏程度。
6.可修复性原则结构抗震设计应该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修复性能,尽可能减少结构的修复成本和时间。
三、抗震结构体系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抗震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高层建筑、工业厂房等建筑物。
2.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一种通过设置剪力墙来承受地震作用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中高层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3.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相结合的抗震结构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结构的优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4.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是一种通过设置支撑系统来消耗地震能量的结构体系,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和大空间建筑。
5.混合结构混合结构是一种通过结合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支撑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来构成的抗震结构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结构的优点,提高整体抗震性能。
抗震结构设计知识点汇总
抗震结构设计知识点汇总抗震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抗震结构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和介绍。
一、地震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和原理:地震是地球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引起地球的震动。
2. 地震波的类型:地震波一般分为P波、S波和表面波。
P波是纵波,S波是横波,表面波是沿地表传播的波动。
3. 地震烈度和地震烈度等级:地震烈度是根据震感进行划分的,并以烈度等级进行表示。
二、抗震设计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抗震设计的目标是使建筑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完整。
2. 原则:抗震设计的原则包括合理使用材料、优化结构形式、提高刚度和强度等。
三、结构抗震分析1. 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根据地震带和设计参数,确定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烈度、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等。
2. 结构响应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方法,分析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响应情况,包括位移、应力、变形等。
四、抗震设计方法1. 弹性设计方法:弹性设计方法是最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它以结构在弹性范围内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设计。
2. 储备能量设计方法:储备能量设计方法是基于结构的耗能能力进行设计,通过在结构中引入耗能元件来减小地震波对结构的影响。
五、抗震构造措施1. 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通过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 设计合理的阻尼系统:阻尼系统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散地震能量,降低结构的震动响应。
3. 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通过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减小地震波对结构的影响。
4. 合理设置隔震层:隔震层可以将建筑与地面分离,减小地震波对建筑的影响。
六、抗震设计的检验和评估1. 抗震设计的检验:通过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检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结构的抗震评估:对已建成的结构进行抗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结构进行加固和改造。
抗震震知识点总结
抗震震知识点总结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抗震是人们要学习的一项重要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关于抗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地震的成因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岩石发生破裂后释放的能量所引起的。
这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当地震波到达地表时,就会造成地面的震动。
地震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地壳板块运动和地壳构造变动等。
2. 抗震建筑设计抗震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地震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
抗震建筑设计的关键是要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避免地震破坏。
3. 抗震结构的设计原则抗震结构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和韧性、避免结构的单一破坏形式、减少结构的共振效应等。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4. 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是指根据地震危险性和建筑物用途,制定的一些规范和标准,用以指导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
抗震设防标准主要包括地震烈度、结构抗震硬度和韧性、结构体系及其抗震设计要求等。
5. 人们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应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降低地震的危害。
主要包括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迅速疏散出室内、避免使用电梯、躲避落物等。
6. 抗震知识的普及抗震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震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人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7. 抗震设施的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地震因素,合理设置抗震设施,如抗震支撑、抗震减震器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8. 抗震救灾工作当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应组织人员迅速展开抢救被埋人员、疏散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总之,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但通过人们的努力,可以降低地震的破坏性。
结构抗震设计知识点总结
结构抗震设计知识点总结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关乎着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地震力的分析、结构体系的选择、材料的选用等等。
本文将通过总结常见的结构抗震设计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
一、地震力的分析1. 基本地震作用地震力是指地震作用对建筑物产生的力。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根据地震的震级、震源距离等因素来确定地震力的大小,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2. 设计地震作用设计地震作用是指在设计阶段人工合成的一种地震荷载,用于进行结构抗震设计。
它通过考虑到地震活动频率、波形特征等因素来模拟实际地震作用,以保证结构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3. 设计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加速度是地震作用在建筑物上产生的加速度。
它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来确定的,用于计算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二、结构体系的选择1. 刚性框架结构刚性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它由柱、梁和框架构成。
该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刚度和抗震性能,适用于多种场所的抗震设计。
2.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一种以剪力墙为主要承载体系的结构形式。
剪力墙能够提供较强的水平刚度和抗震性能,可有效地分担地震力。
3. 框剪结构框剪结构是刚性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组合形式。
它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结构体系的优点,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三、材料的选用1.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根据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等级和钢筋配筋,以满足设计要求。
2. 钢结构钢结构由钢柱、钢梁和钢板构成,具有较好的刚度和韧性,适用于抗震性能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钢材强度和截面形状。
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通过在混凝土构件中引入预应力钢束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结构抗震设计知识点
1.由于地球内部岩层构造产生错动而产生的,称为构造地震。
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都属于天然地震。
2.地震的破坏作用:(1)地表和道路的破坏(2)建筑物的破坏(3)次生灾害3.地震波是一种体波,其主要有两种成分:压缩波和剪切波。
在地表面形成的次声波为面波,包括瑞利波和勒夫波。
4.地震术语图解:震源,震中,震中距分别是那些5.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可以有多个烈度。
震中的震级与烈度转换:震级=烈度×2/3+16.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甲类应比设防烈度高一级考虑7.众值烈度被超越的概率为63.2%,基本烈度(设防烈度)被超越的概率为10%罕遇烈度被超越的概率为2%-3%8.三水准设防:一级设防: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的影响,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二级设防: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的影响,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可正常使用。
三级设防: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的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9.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按多遇地震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作用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弹性变形。
第二阶段: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效应验算结构弹塑性变形。
10.结构抗震设计的三个层次:(1)概念设计(2)抗震计算(3)构造措施11.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遵循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
12.建筑及其抗侧移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13.建筑场地类别按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两个因素确定分为四类。
14.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P2415.地基土的液化判别分为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两个阶段。
16.地基的抗震加固的方法:(1)换土垫层法(2)重锤夯实法(3)强夯法(4)振动水冲法(5)深层挤密法(6)砂井预压法。
要了解各方法适用的土类型。
17.地震的主要特性:峰值、频谱和持续时间。
工程结构抗震知识点总结
工程结构抗震知识点总结一、抗震设计基本原则1.1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要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减小破坏与损失;(2)建筑结构需要有足够的韧性,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能有较好的延性;(3)建筑要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并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1.2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1)建筑结构耐震性能大于抗震性能,确保抗震安全;(2)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延性。
1.3 抗震设计的基本措施(1)采用较好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2)采用技术合理的抗震措施,如阻尼器、减震器等;(3)结构材料的选择,如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4)结构节点的抗震设计。
二、地震基本知识2.1 地震的成因(1)地壳构造运动引起地震;(2)岩石断裂引起地震;(3)火山爆发引起地震;(4)坍塌引起地震。
2.2 地震波的传播(1)地震波在地壳内部的传播;(2)地震波在地壳表面的传播;(3)地震波在建筑结构内的传播。
2.3 地震的破坏作用(1)地震波引起的直接破坏;(2)地震波引起的次生破坏,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3)地震波引起的间接破坏,如火灾、水灾等。
2.4 地震破坏的影响(1)地震破坏对人员造成的伤亡;(2)地震破坏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损坏;(3)地震破坏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
三、抗震设计的基本要点3.1 抗震设计的基本目标(1)降低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性;(2)提高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3)降低地震破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2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采用适当的结构体系,确保结构有较好的抗震性能;(2)结构材料的选择要合理,确保结构有较好的延性;(3)结构节点的抗震设计要细致,确保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能。
3.3 抗震设计的基本措施(1)采用抗震技术;(2)结构体系的选择;(3)结构材料的选择;(4)结构节点的抗震设计。
3.4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1)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较好的抗震性能;(2)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较好的延性;(3)提高人员的抗震意识,提高人员的防护意识。
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点
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点结构抗震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抵抗力和耐久性,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地震分析、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方法。
一、地震分析地震分析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用于确定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和抗震需求。
地震分析主要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方法。
1. 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通过将地震作用等效为静力载荷,利用静力平衡原理计算结构的响应。
静力分析适用于高度较低、刚度较大的建筑物,计算简单、速度快,但只能得到结构的近似响应。
2. 动力分析动力分析考虑了地震的时程特性,通过基于动力学原理的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地震荷载对结构的作用,并计算结构的动力响应。
动力分析适用于高度较高、柔度较大的建筑物,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二、结构抗震设计原则结构抗震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在预定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基本设计原则(1)坚持合理的结构布置,避免出现明显的结构软弱层。
(2)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考虑结构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3)合理选择结构的材料和构造,确保材料的性能和构造的可靠性。
(4)进行全面的地震安全评价,对于重要建筑物应进行地震烈度评估和抗震设防烈度确定。
2. 设计响应谱原则设计响应谱是地震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结构抗震设计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地震烈度,选择适当的设计响应谱进行地震动分析和设计。
3. 抗震设计等级原则按照建筑物所处烈度区划和重要性等级,确定相应的抗震设计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抗震设计措施。
抗震设计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等级。
三、抗震设计方法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结构抗震设计采用多种方法和措施,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1. 提高结构刚度增加结构的刚度可以降低结构的变形和加速度响应,减小地震作用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建筑结构抗震总结
建筑结构抗震总结建筑结构抗震第一章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1.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发生次数最多)2.震源、震中(震源正上方地面位臵)、震源距、震中距、震源深度3.地震波(分体波、面波)4.地震三要素(振幅、频谱特性、持续时间)振幅: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峰值频谱:用地震中振幅和频率的关系曲线表示持续时间5.地震破坏表现:地表破坏、建筑物破坏、次生灾害6.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大小的度量指标。
国际通用里氏震级。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引起后果的度量地震设防烈度:国家规定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7.三水准设防目标小震不坏:在多遇地震情况下,满足弹性变形不超过限值中震可修: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不发生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
大震不倒:遭受高于预估罕遇地震时,具有足够变形能力,弹塑性变形不超过限值8.两阶段设计方法承载力验算:按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组合验算结构构件弹塑性变形验算:按第三水准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9.建筑抗震分为四个类别:甲、乙、丙、丁(重要性依次递减)10.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方面: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抗震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概念设计内容:场地和地基建筑结构的规则性、抗震结构体系、非结构构件、结构材料与施工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1、建筑场地:建筑物的场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2、建筑地段划分: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3、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覆盖层越厚对中长中期分量放大作用越大、土层刚度或硬度不同剪切波速不同)4.建筑场地类别与建筑土类型区别:建筑土类型决定了场地的刚度和场地土的剪切波速,根据剪切波速是确定建筑场地类别重要因素。
5.地基抗震承载力确定:地基静承载力乘以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p≤faE pmax≤1.2 faE6.不须进行承载力验算的建筑:a、一般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b、砌体房屋c、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d、基础荷载与c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房屋为什么可以不进行验算:多次震害表明,遭受破坏的建筑中,只有少数房屋是因为地基失效而导致破坏,这类地基大多数是液化地基、易产生震陷的软土地基和严重不均匀地基。
结构抗震总结
第一章绪论地震波中以纵波最大,横波次之,面波最小.地震动三要素振幅、频谱和持时《抗震规X》第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X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的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条规定:所有高层建筑结构6度抗震设防时均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X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的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受剪承载力:A级高度:宜≥上一层的80%,应≥上一层的65%B级高度:应≥上一层的75%在抗震结构体系中,应使其结构构件和连接部位具有较好的延性,以提高抗震结构的整体变形能力.提高结构延性的原则在结构的竖向,应该重点提高楼房中可能出现塑性变形集中的相对柔弱楼层的构件延性;★对于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的简单体型建筑,应着重提高底层构件延性;★对于大底盘的高层建筑,应该着重提高主楼与裙房顶面相衔接的楼层中构件的延性;★对于其他不规则立面高层建筑,应着重加强体型突变处楼层构件延性;★对于框托墙体系、框支墙体系,应着重提高底层或底部几层框架延性.⑴不同的设防阶段应使结构周期有明显差别,以利避免共振;⑵最后一道防线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足够的变形潜力.2010《抗震规X》规定1、宜有多道抗震防线;2、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3、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第二章场地与地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地震波中,振幅谱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2〕非全新世活动断裂;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和90m.地基土承载力调整的出发点:1〕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2〕多数土在有限次的动载下强度较静载下较高.第三章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结构抗震影响地震反应谱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体系阻尼比,二是地震动.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大,因此地震反应谱值越大.<1> 一般情况下,可取结构前2~3阶振型反应进行组合,但不多于结构自由度数.<2> 当结构基本周期T1 > 1.5s时或建筑高宽比大于5时,可适当增加振型反应组合数.底部剪力法:当建筑物高度不超过40米,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时,结构的地震反应将以第一振型反应为主,而结构的第一振型接近直线.应用抗震设计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除砌体结构、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和内框架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不需要计算自振周期外,其余均需计算自振周期.我国《抗震规X》第条规定: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与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产生扭转地震反应的原因1.建筑结构的偏心a.建筑物的柱体与墙体等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对称.b.建筑物的平面不对称.c.建筑物的立面不对称.d.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均不对称.e.建筑物各层质心与刚心重合,但上下层不在同一垂直线上.f.偶然偏心.2.地震地面运动存在扭转分量强震观测记录发现:两个方向水平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值不等;二者之比约为1:0.85《抗震规X》第条:提出了结构非弹性最大地震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适用于:不超过12层层刚度无突变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排架结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薄弱楼层的位置:a.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可取底层:b.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可取该系数最小的楼层和相对较小的楼层,一般不超过2-3处;c.单层工业厂房,可取上柱.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不小于相邻层该系数平均值的0.8时,认为沿高度分布是均匀的.第四章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抗震性能差的原因:1、刚度大、自重大,地震作用也大;2、砌体材料质脆,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3、受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如砂浆不饱满,易出现裂缝,减弱抗震性能.楼梯间的墙体一般震害较重.横墙间距小,抗剪刚度大;空间刚度较小;墙体有削弱等;规X7.1.5中所规定的抗震横墙最大间距,是指一栋房屋中只有部分横墙间距较大时应满足的要求.若整栋房屋中的横墙间距都比较大,那么最好按空旷房屋进行抗震验算,此时,在构造措施和结构布置上也应采取更高的要求.对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一般只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条件下的计算.计算的归结点,是对薄弱区段的墙体进行抗剪强度的复核.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a.确立计算简图;b.分配地震剪力;c.对不利墙段进行抗震验算.当基础埋置较浅时,取为基础顶面;当基础埋置较深时,取为室外地坪下0.5m处;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全地下室时,取为地下室顶板顶部;当地下室整体刚度较小或为半地下室时,则取为地下室室内地坪处,此时,地下室顶板也算一层楼面.在验算纵、横墙截面抗震承载力时,应选择以下不利墙段进行:〔1〕承受地震作用较大的墙体;〔2〕竖向正应力较小的墙段;〔3〕局部截面较小的墙垛.1.《抗震规X》第条规定:6、7度时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以与8、9度时外墙转角与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的通长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 4点焊网片.对7度时层高超过3.6m或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以与8度和9度时外墙转角与内外墙交接处,当未设构造柱时,应沿墙高每隔0.5m配置2 Φ 6拉结钢筋,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图4-13〕.2.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沿墙高每隔0.5m配置2 Φ 6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0.5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1m的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的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主要功能:约束墙体,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1、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要功能增加纵横墙体的连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圈梁可箍住楼盖,增强其整体刚度;减小墙体的自由长度,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形成砌体房屋的箍,使其抗震性能大大改善底部框架:这类房屋因底部刚度小、上部刚度大,竖向刚度急剧变化,抗震性能较差.地震时往往在底部出现变形集中、产生过大侧移而严重破坏,甚至倒塌.为了防止底部因变形集中而发生严重的震害,在抗震设计中必须在结构底部加设抗震墙,不得采用纯框架布置.第五章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沿竖向〔铅直方向〕应尽可能均匀且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匀.如结构沿竖向需变化,则宜均匀变化,避免沿竖向刚度的突变.在用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内,不应有错层和局部加层,同一横层应在同一标高内.基础:单独柱基一般用于地基条件较好的多层框架,采用单独柱基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基础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工作.属于以下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1〕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2〕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较大.〔3〕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4〕地基主要受力层X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或液化土层;〔5〕桩基承台之间.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框架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弯矩调幅,降低梁端负弯矩,减少支座配筋量.对于现浇混凝土框架梁,调幅系数可取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可取0.7~0.8.弯矩调幅应在内力组合前进行.竖向活荷载的布置,当活荷载标准值小于4kN/m2时,可以按满布活荷载进行内力分析,以简化计算.但求出的梁跨中弯矩需要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承载力计算在反复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交叉剪切裂缝,混凝土所能承担的极限抗剪能力降低,故考虑这种影响,一般的框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进行计算:对于以集中荷载作用为主的框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进行计算: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地震作用时,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角柱,按上述原则调整后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0的增大系数,最大取为1.30.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地震作用时,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角柱,按上述原则调整后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0的增大系数,最大取为1.30.抗震墙的设置抗震墙是结构中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合理布置抗震墙是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抗震性能的基础.抗震墙的设置应对称、均匀、连续,应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较长的抗震墙宜开设洞口,将一道抗震墙分成较均匀的若干墙段.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的墙肢与连梁,尽量避免错洞墙.较长的抗震墙宜设置跨高比大于6的连梁形成洞口,将一道抗震墙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3;<2> 墙肢的长度沿结构全高不宜有突变;抗震墙有较大洞口时,以与一、二级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洞口宜上下对齐;<3> 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其框支层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非框支层的楼层侧向刚度的50%;框支层落地抗震墙间距不宜大于24m,框支层的平面布置尚宜对称,且宜设抗震筒体.<4> 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框支部分落地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应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抗震墙的加强部位<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与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其他结构的抗震墙,房屋高度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l/l0二者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3>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第六章多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框架结构由梁、柱组成,常用于建造20层以下的中低层房屋.沿纵横方向的多榀框架既是承受侧向水平荷载的抗侧力构件,也是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抗侧能力主要取决于梁柱的抗弯能力和节点的强度与延性,框架节点常采用刚性连接.第七章单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第八章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
建筑结构抗震工作总结
建筑结构抗震工作总结一、引言建筑结构抗震工作是保障建筑物在地震中能承受力学效应而不倒塌或破坏的重要工作。
本文对近年来进行的抗震工作进行总结,包括抗震设计、抗震构造、抗震材料和抗震监测等方面,以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建筑物抗震安全的基础,包括了地震荷载的确定、结构的选型和布置、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地震工程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震设计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采用性能设计、地震等级划分、备选方案评价等方法,能更加科学地进行抗震设计。
在实际工程中,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
因此,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震特征、场址条件和结构的性能需求,合理确定地震作用参数和结构物理参数,确保设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三、抗震构造抗震构造是指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布置和连接方式等方面。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结构形式密切相关,合理的抗震构造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近年来,采用抗震墙、剪力墙、框架结构等抗震构造形式成为主流。
这些结构形式能够通过吸收地震能量和提高结构整体刚度来抵抗地震力,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进行细化设计和合理布置连接件,确保结构的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整体来承受地震荷载。
四、抗震材料抗震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结构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木材等。
优质的抗震材料能够提供结构所需的强度、韧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近年来,随着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抗震材料不断涌现,如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材等。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更高的抗震性能,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结构破坏风险。
五、抗震监测抗震监测是指对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动态响应进行观测和分析。
抗震监测能够及时了解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为后续的抗震加固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地震观测台网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和扩展,能够实时监测地震的发生和震级,为抗震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
地震基本烈度: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过概率10%的地震烈度值。
底部剪力法:对于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变化比较均匀的结构。
在计算其地震反应时,先计算出作用于结构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然后将总水平地震作用按一定的规律再分配给各个质点。
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振型质量矩阵正交性:某一振型过程中所引起的惯性力不在其他振型上作功。
即,体系按某一振型作自由振动时不会激起该体系其他振型的振动。
强柱弱梁:指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侧移进入非弹性阶段时,为使框架保持足够的竖向承载力而免于倒塌,要求塑性铰应首先在梁上形成,尽可能避免在破坏后危害更大的柱上出现塑性铰。
单质地体系:某些工程结构,如等高单层厂房和公路高架桥等,因其质量大部分都集中在屋盖或桥面处,故在进行结构动力计算时,可将该结构参与振动的所有质量全部折算至屋盖,而将墙.柱视为一个无重量的弹性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单质点体系。
地震系数:它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它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表示由于动力效应,质点的最大绝对加速度比地面最大加速度放大了多少倍地震影响系数:实际上就是作用于单质点弹性体系上的水平地震力与结构重力之比标准反应谱曲线: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即使在同一地点.同一烈度,每次地震的地面加速度记录也很不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种曲线称为标准反应谱曲线。
振型分解法:用体系的振型作为基底,而用另一函数作为坐标,就可以把联立方程组变为几个独立的方程,每个方程中包含一个未知项,这样就可分别独立求解,从而使计算简化。
这一方法称为振型分解法,它是求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重要方法。
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对单质点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多道抗震防线指的是:①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调工作。
②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够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
非结构部件:一般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力荷载的部件。
强柱弱梁: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侧移进入非弹性阶段时,为使框架保持足够的竖向承载力而免于倒塌,要求实现梁铰侧移机构,即塑性铰应首先在梁上形成,尽可能避免在破坏后在危害更大的柱上出现塑性铰。
、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天至数月)相继发生在相邻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地震波。
震级: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它是用伍德-安德生式标准地震仪所记录到的距震中100KM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的常用对数值表示的。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距:建筑物到震中之间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源距:建筑物到震源之间的距离叫震源距。
极震区:在震中附近,振动最剧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
等震线:一次地震中,在其所波及的地区内,用烈度表可以对每一个地点评估出一个烈度,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叫等震线。
抗震设防:是指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以达到结构抗震的效果和目的。
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作为建筑物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一般情况下,采用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中规定的基本烈度。
多遇地震:指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众值烈度时的地震,当设计基准期为50年时,则50年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约为1.55度。
罕遇地震:指发生机会较少的地震,罕遇地震烈度时的地震,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约为1度。
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就是指地震作用在结构中所产生的内力和变形,主要有弯矩.剪力.轴向力和位移等。
结构的地震反应:是指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它包括地震在结构中引起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内力等。
标准反应谱曲线: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即使在同一地点.同一烈度,每次地震的地面加速度记录也很不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种曲线称为标准反应谱曲线。
振型分解法:用体系的振型作为基底,而用另一函数作为坐标,就可以把联立方程组变为几个独立的方程,每个方程中包含一个未知项,这样就可分别独立求解,从而使计算简化。
这一方法称为振型分解法,它是求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重要方法。
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二、填空题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S)波,而面波分为瑞雷波和洛夫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波速和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时,在结构顶部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的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建筑物的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7、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8、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反弯点法和D值法。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平方和开平方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3.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4.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5.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
6.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7.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8.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
9.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10.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11.设计地震分组共分(3)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12.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3.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
14.面波分为(瑞雷波)和(乐甫波)。
15.《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16.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17.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18.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
19.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0.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21.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
建筑工程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22.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23.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关系。
24.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及(抗震结构体系)。
25.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
26.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采用(D值法)和(反弯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
27.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
28.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总体机制)。
29.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刚接)节点。
30.结构的变形缝有(伸缩缝)、(温度缝)和(沉降缝)。
31.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及(筒体结构)等结构体系。
32.(防止倒塌)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
33.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纯框架体系)、(筒体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或(框架剪力墙体系)。
34.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撑类型有(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
35.防止板件失稳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高厚比)。
36.屋盖体系中,应尽可能选用(有撑)屋盖。
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答: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具体为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保证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对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