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过关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9月一轮复习 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2021年高考历史9月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重大意义是①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②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④标志着中国科技已领先于世界水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学者认为,遵义会议开始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正确历程,其理由是()。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3.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
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4.(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23题)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A.武装夺取政权B.联合地方实力派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5.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一主张表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6.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
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
”xx 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
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这反映了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7.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
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第四单元第1讲课
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第四单元第1讲课课后作业一、多项选择题1.(2021湖南岳阳一中质检)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散。
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a、宋朝以后,国力逐渐减弱。
宋朝以后,中央集权减弱。
宋朝以后,建筑技术很难超越唐朝。
宋朝以后,地方资金很难获得解析宋代为强化中央集权,把地方的财权收归了中央,造成地方政府经费不足,从而导致材料中“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越来越简陋”的现象,故d项正确。
宋代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大,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错误;c项说法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2.(2022年,内蒙古鄂尔多斯末)北宋初年,行使监察职能的审查员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到了北宋中叶,史学家和宰相“被分为敌方据点,在朝廷作战”。
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君主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审查官与宰相“分敌基地”的分析表明,他们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所以C项是正确的。
审查员弹劾首相不担任首相,这是一个错误;汉武帝建立中国和朝鲜后,开始削弱宰相的地位。
B项错误;虽然审查员可以监督首相,但首相的权力高于审查员。
有很多错误。
3.(2021重庆三模)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
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
这反映了()a、父权制的逐步完善B.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C.世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D.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答案b分析材料中“主张重建古代宗法组织”的“重建”一词,然后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被摧毁的事实,认为a项是错误的;从“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国家通过宗族建设加强了地方控制,因此B项是正确的;材料涉及宗族制度和非世俗文化,因此C项是错误的;该材料反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因此D项是错误的。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1)附答案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1)附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图可以用来说明()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传统农业精耕细作C.中国农业独立开展D.消费工具不时创新答案 B解析仅资料图片这种现象不能说明其小农经济形状,故A项错误;经过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时改良消费工具,属于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资料的牛播图描画的是一种消费形状,不能表达农业能否独立开展,故C项错误;图片显示的收获机器早在西汉时曾经出现,后不时沿用,无法表达〝不时创新〞,故D项错误。
2、(2021·淮南调研)魏晋时期政局动乱重复,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士子隐遁竹林、纵情山水。
尔后,种竹养竹、咏竹画竹逐渐成为习尚。
这反映出事先()A.江南开发和种植业的开展B.文人士大夫对人格肉体的追求C.士族子弟在政治上的失势D.三纲和五常等伦理规范确实立答案 B解析从纵情山水,看出文人士大夫〝越名教而任自然〞,养竹咏竹更表达〝竹〞之时令,表达其人格肉体上的追求,故B项正确。
3、(2021·湖南长郡中学高考临考冲刺训练,27)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判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同时,提出了弱化〝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
这说明王夫之()A.彻底否认理学的〝理欲〞观B.意在倡议〝尊公轻私〞思想C.竭力批判封建君主民主统治D.以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答案 B解析王夫之批判的只是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等主张,并未对其停止彻底的否认,故A项错误;由于王夫之批判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故其所倡议的正是〝尊公轻私〞思想,故B项正确;资料中并没有王夫之对封建君主民主统治的批判,故C项错误;王夫之只是主张弱化〝理欲一体〞的主张而并未〝以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故D项错误。
4、1864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
〞事先有识之士提出的并付诸实施的对策是( )A.〝机器制造一事,为昔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B.〝何以立国?曰富。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中国古代史【答案】
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周人打败了商的属国黎国,纣王却反问:“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周朝建立后,召公却说:“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
”这一变化A. 是对天命神意的否定B. 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C. 具有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D. 推动宗法分封制的形成2.有学者说,周代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
这说明分封制A. 强化了政治等级的森严性B. 保障了西周贵族政权的延续C. 旨在维护国家政治的统一D. 具有明显的地方分权倾向性3.据《礼记》记载:“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所以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
”由此可知,西周“乐”制的设计,旨在A. 巩固宗法制的统治B. 确立贵族等级秩序C. 维系社会秩序稳定D. 弥补分封制度缺陷4.据《资治通鉴》记载。
东周时期,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魏、赵、韩三家大夫为诸侯国,出现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司马光评价,“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
这表明东周时期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 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C.政权不再具备等级特征D.王位世袭制度消亡5.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会盟过程中达成了部分一致。
如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中的“毋忘宾旅”“毋遏籴”;公元前579年,晋楚会盟中的“交贽往来,道路无壅”;公元前562年,在齐、鲁、晋、宋等国会盟中的“毋蕴年”“毋壅利”。
这反映出当时A. 各诸侯国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各诸侯国政府致力垄断商业经营活动C. 商业发展严重影响街衢正常交通D. 发展商业成为部分诸侯国的重要共识6.周礼规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子却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表明孔子主张A. 以德为主礼法并用B. 礼制下移教化百姓C. 确立儒家正统地位D. 恢复西周礼乐制度7.《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一年,下令“使黔首白实田”,即让小农自报所占田地以作为征收税赋的基础。
2021年高考历史12月一轮复习 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2021年高考历史12月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抓捕商鞅。
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
”商鞅只得黯然离去。
这则故事说明A.变法最终失败 B.法治代替人治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深入人心2.公元前631年雅典发生了基伦暴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反映了雅典社会政局动荡不安B.说明人们对贵族政治彻底失望C.遭到平民和贵族的联合抵制D.暴动最终遭到失败3.(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19题)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
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
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克里木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4.最终使日本彻底结束锁国状态的标志是A.“黑船来航”事件发生后 B.1854年佩里再次率舰队来到日本后C.日美亲善条约签订后 D.英、俄、法、荷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后5.(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20题)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有A.青苗法 B.均输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6.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
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
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7.下列关于十二月党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批受到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 B.主张建立共和国C.发动了起义但是被镇压 D.失败后转变为革命民主主义者8.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9.当东方六国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时,他们寻求的主要对应之策是()。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左传》记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投土投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士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认为A.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祛制互为表里B. 宗法制与分封制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C.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D. 士与庶民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2. 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
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
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
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
由此可知A. 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B. 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C. 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D. 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3.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
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
这说明A. 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B. 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C. 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D. 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4.汉武帝见公孙弘既“习文法吏事”,又能“缘饰以儒术”,任命其为丞相并令其直接参与更定律令的工作,这主要说明A. 精通法是选官的依据B. 当时丞相职权的多样化C. 官员实践经验有助立法D. 汉代法律儒家化的趋向5. 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
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
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
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A. 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B. 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C. 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D. 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6.南朝齐武帝宠信出身寒微的纪僧真,纪僧真想获得士大夫身份,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
2021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1)
2021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2.在中国古代,诸如祭祀、田宅、租赋、户婚、立嗣等民事纠纷与轻微的刑事伤害,或由族长亲断,或由族长召集宗族会议解决,一般都不赞成个人擅自发起诉讼。
这说明A.中国古代不重视国家立法B.家族法对社会秩序起调整作用C.中国古代法制观念深入人心D.家族法盛行推动民事法律制定3.《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表明A.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B.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C.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突出D.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这主要说明当时。
A.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D.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5.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知宗法制A.在西周以后走向消失B.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C.是国家政治制度核心D.成为法律规范的源头6.“上古三代时期,商朝人将统御天下的权力看作是天帝的眷顾,并且这种眷顾是持久存在的。
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4)(含答案)
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4)(含答案)中国现代史温习〔4〕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沉的贵族颜色,而‘共主’名义下的中央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式泾渭清楚。
〞以下对该段资料的解读,不正确的选项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坚持〝贵族颜色〞C.〝中央分权体制〞指中央有较大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完成了权利的高度集中2.〝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小人犹能识其祖先,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那么由有谱之力也。
〞这一现象说明()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B.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D.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外部等级观念3.历史上经常出现客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叛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
以下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在实施进程中最契合这一现象的是()A.秦朝郡县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C.元朝行省制D.清朝军机处4.日本学者和田清以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征是〝波纹式的循环发作〞,即〝天子团体左右的微臣逐渐取得权利,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如尔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契合这一特征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参知政事5.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事先的制度,规则其任务顺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6.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虞集说:〝国度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通关检测历史试题(山东新高考卷2) Word版含解析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通关检测历史试题(山东新高考卷2)一、单选题1. 西周时期的何尊、大盂鼎、大克鼎等青铜器上的铭文让我们看到:贵族们受到王的赏赐,然后为亡祖亡父做器祭祀,赞扬先祖的品德;最重要的是祈求先祖降福,“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家天下”观念开始形成B. 贵族主要据德行获得权位C. 祖先崇拜具有鲜明功利性D. 王权借神权强化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从青铜器铭文的记载可知,贵族在接受赏赐后制作青铜器来颂扬和祭祀先祖,目的是给后代祈福,以求“永宝用享”,体现了鲜明的功利性,故C项正确;夏朝时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家天下”观念就已经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贵族获得权位的方式和依据,结合所学可知,贵族主要依据血缘关系继承权位,故B项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此时中央集权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2. 汉武帝时期,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被推崇,儒家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由此可知( )A. 道家思想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B. 儒家思想适应了专制集权的需要C. 儒学思想与道家思想分道扬镳D. 汉代首先实现了封建国家“大一统”【答案】B【解析】【详解】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推崇“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儒家思想适应了专制集权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西汉时期“道家”思想退出了历史舞台,A项错误;汉代新儒学融入了道家等学派的观点,C项错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封建大一统的政权是秦,不是汉,D项错误。
3. 宋代城市出现很多新兴文化行业,尤以“卖酸文” 最具特点。
所售文章内容通常由消费者指定,要求作者应情应景,即兴创作,并且用词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能来点幽默调侃则为更佳。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A. 消费者权益得到了维护B.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C. 社会风气日趋腐化堕落D. 文人社会政治地位低下【答案】B【解析】【详解】宋代城市中的“卖酸文”体现了文学的商品化,消费者指定,作者应情应景、即兴创作等是商品经济发展加快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消费者权益”得到了维护,A项错误;社会风气日趋“腐化堕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宋代的文人社会“政治地位”低下,D项错误。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 商人之所以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相信成为鬼神的祖先是他们与至上神上帝之间的纽带,仍然有赏罚的能力。
而周人祭祀祖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在宗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者。
由此可见,与商代相比,周代政治文化( )A.突出宗法等级秩序B.彰显人文理性因素C.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D.神权与王权结合更为紧密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3.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
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
被排除出决策系统。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行政权B.削弱三省权限C.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D.加强皇权4.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5.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 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6.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B.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C.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D.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7.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2)附答案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2)附答案一、选择题1、隋唐用三省六部制替代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暂时派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
这一做法有利于()A.完善中央官制B.增强君主专权C.决策愈加迷信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 B解析据资料可知这一做法实质是联系相权,增强皇权;〝增强君主专权〞契合题意,故B项正确。
2、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外经»记载:〝后稷(后稷是现代周族始祖)播百谷。
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
这说明()A.历史记叙的正误需求考古发现佐证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我国运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答案 D解析考古不是历史记叙正误的独一佐证规范,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资料未表达铁犁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资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都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D项正确。
3、(2021·湖北新联考高三联考,26)顾炎武在«亭林余集·三朝纪事阙文序»中指出:〝士当务实学,凡天文天文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
〞这反映的肉体实质是()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答案 D解析资料没有讨论君民关系,故A项错误;资料中未表达天人感应,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品德之善,而不求迷信之真,故C项错误;〝当务实学,凡天文天文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表达了对生活实践效果探求的重要性,属于经世致用的思想,故D项正确。
4、(2021·重庆八中高考顺应性月考,28)19世纪中期,欧洲发现了少量银矿,使得银价猛跌,而简直在同时,欧洲各国先后确立了金本位制。
这一变化对事先中国的影响是( )A.西方末尾对华停止商品输入B.中国出口贸易失掉快速开展C.抚慰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开展D.中国逐渐脱离世界金融市场答案 B解析西方对华停止商品输入与工业革命有关,与金本位制有关,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中国是银本位制国度,资料〝使得银价猛跌,而简直在同时,欧洲各国先后确立了金本位制〞中,西欧国度银价升值,确立金本位制,有利于中国商品的少量出口,故B项正确;C项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事先世界金融市场还未构成,因此〝逐渐脱离〞错误,故D项错误。
2021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5)
2021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5)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农产品产量增加B.人口数量增加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D.水利事业发展2.《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B.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C.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D.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汉代B.曹魏C.唐朝D.北宋4.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田庄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宋代陈旉在《农书》中提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
……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
”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
由此可以看出A.我国的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C.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D.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利用6.汉代,北方干旱地区盛行将农作物播种在垄沟中(如图),等幼苗长成后,通过中耕除草,逐渐把垄上的土铲下来,培在禾苗根部;到盛夏时,垄上的土已全部培在禾苗根部了,于是庄稼的根很深,庄稼抗风和抗干旱的能力增强了。
这反映了当时A.使用铁农具提高了生产力B.农业产量已大大提高C.农耕文明养活了更多人口D.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7.《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
2021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2)
2021年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
这反映出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4.商朝王位的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原则。
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但传末弟之子抑或传其先兄之子,似无定制:多数是传末弟之子,但有不少例外。
这表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初步形成B.宗法制度已经出现C.王位世袭制并未确立D.世袭制并不成熟5.王震中认为,中国古代进入文明与国家社会以后的政治实体的演进应更规范地表述为:邦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只有取得了“天下共主”地位的邦国,才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王国。
据此可知A.“天下共主”制就是中央集权制B.王国内各个邦国均自领主权C.商朝“内服”“外服”不是邦国D.分封制是王国时代典型制度6.《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这段材料体现了此制度的作用是A.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C.强化君主专制D.维护社会的安定7.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
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
这说明西周( )A.宗法礼乐制度文化的广泛传播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2.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一套行为规范以协调社会成员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春秋时期礼乐逐步崩坏,但经过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礼乐制中的许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
这表明( )A.宗法观念产生深远影响B.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C.礼乐制度得到完好传承D.春秋礼制导致社会大乱3.《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维护家族团结和睦B.灌输儒家伦理道德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4.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
这一制度有利于( )A.推广精耕细作B.推动社会转型C.抑制土地兼并D.改变地租形式5.《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墨子·亲士》中云:“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的局面加剧诸侯争霸B.墨家的主张未对政局产生影响C.儒家思想更符合当时时代需求D.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6.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7.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3)附答案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3)附答案一、选择题1、考古任务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域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前期的铁制农具,这说明事先()A.冶炼技术已较为成熟B.冶铁业规模庞大C.农业消费技术有较大提高D.南北经济开展平衡答案 C解析春秋中前期事先的冶炼技术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资料不能反映冶铁业规模庞大,故B项错误;春秋中前期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域曾经运用铁制农具,说明此时农业消费技术有较大提高(农业工具的改良),故C项正确;事先中国经济的重心在黄河流域,南北经济开展并不平衡,故D项错误。
2、秦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担任监察百官。
唐代设御史台,作为独立机构,监察中央和中央官员,构成三省六部一台。
这说明唐代()A.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B.进一步弱化民主C.愈加注重分权以增强皇权D.管理体制更完备答案 C解析资料未对秦、唐的官僚机构与官员的数量停止比拟,因此无法得出唐朝比秦朝〝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的结论,故A项错误;秦至唐民主主义进一步强化,故B项错误;秦代御史大夫既具有监察权又具有行政权,而唐代监察权独立,说明唐代〝愈加注重分权以增强皇权〞,故C项正确;资料仅对秦、唐监察机构停止比拟,无法得出唐朝〝管理体制更完备〞的结论,故D项错误。
3、.(2021·菏泽一模,5)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判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肉体而不仿其形状〞。
这说明李贽()A.倡议独立思索B.痛斥儒家的虚伪C.喜欢别具一格D.支持尊崇孔子答案 A解析据资料〝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判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肉体而不仿其形状〞可以得出李贽倡议独立思索,故A项正确;痛斥儒家的虚伪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喜欢别具一格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支持尊崇孔子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4、1888年曾国藩上奏称:〝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盛,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减价销售)。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9)附答案
人教历史2021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9)附答案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实际目的都在论证〝治道〞。
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B.具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D.高度注重社会伦理品德答案 A解析诸子百家虽政见各异,但都在论证〝治道〞,即管理国度的方法,说明诸子学派都关心国度开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故A项正确。
2、(2021·常德二模,27)武后时,官员张衡在市场购置食品遭到御史的弹劾。
唐德宗时,宰相刘宴入朝时在路旁购置胡饼吃,群僚对此毫不奇异。
这反映出唐朝()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城市人价值观念的变化C.前前期吏治有大相径庭D.社会开放水平越来越高答案 B解析唐朝时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资料中张衡与刘宴均购置食物,但前者遭弹劾,后者群僚那么不觉为怪,说明随着商品经济开展城市人已接遭到市场购置食物的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资料与吏治有关,故C项错误;资料缺乏以反映社会开放水平,故D项错误。
3、(2021·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高三联考,12)中国山水画的片面子貌有一个清楚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出现出一种静穆、委婉、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急躁不安、一触即发的火气与刚猛之感。
这说明中国山水画()A.营建纯真温馨的气氛B.刻意展现真实的艺术C.表达鲜明的儒道思想D.多用于表达政治观念答案 C解析题干中中国山水画〝出现出静穆、委婉、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说明中国画注重写意与神韵,并非营建纯真温馨的气氛,故A项错误;中国画注重神似而非形似,并不是展现真实的艺术,故B项错误;中国山水画的全体特征与政治观念有关,故D项错误。
4、(2021·福州一模,28)1902~1903年,英、美、日先后与中国签署«通商飞行条约»,规则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过关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商朝建立后把天命作为统治的重要依据,并认为天命永固,不可剥夺。
周人灭商号称是“恭行天之罚”,并宣扬“德”是获取天命的依据。
周人的做法()A.揭示了古代社会兴衰规律B.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C.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要求D.影响了后世王朝执政思想2.孔子反对贫富过于悬殊,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也抨击过“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食人也”的社会现象。
这反映了先秦儒家()A.对专制体制的不满 B.对社会正义的诉求C.过于理想化的追求 D.不符合统治者需求3.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
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
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
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4.《汉书》记载:(秦朝)“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
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吏为秩,是为少吏。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
”这说明秦朝()A.建立了严密的地方统治秩序 B.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C.建立了完整的中央行政体制D.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5.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
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
可见古代中国()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6.下表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
据此可知当时()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 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7.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
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
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 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8.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9.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
”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
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上表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11.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
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
这表明()A.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B.唐代城市兴起。
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C.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D.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12.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
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13.韩愈认为儒家的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柯,柯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还说:“使其道由愈而粗传,遂灭死万万无恨”。
这反映出韩愈( )A.具有继往开来的使命感B.对古代先贤的赞美C.贬低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 D.吸收了道家的本体论14.宋代时,张载力主恢复三代政治,尤以井田、封建和制度复古为主要手段;朱熹在奏议中经常提及要“变科举、均田产、振纲纪、罢和议”。
宋代知识分子的这些主张()A.力图弘扬儒学强化伦理的传统 B.成为解决时代弊政的有力武器C.深化了民本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D.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提出挑战15.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指出,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化的很多因素……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
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兑换首次成为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材料表明()A.宋代近代经济已相当繁荣B.宋代赋税征收开始以货币为主C.宋代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D.商品经济催生了信用金融发展16.《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
”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 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 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18.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
这说明“锄社”()A.兼具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B.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C.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是在全国设立的村民自治组织19.元代学者郭居敬辑选了民间流传的二十四个孝子孝行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的启蒙读物,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元曲伦理剧寓教于乐,《晋陶母剪发待宾》褒扬诚信道德、《赵氏孤儿大报仇》赞颂忠良仁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挞伐贪财嗜利。
这反映出元代()A.文学艺术以教化为主要追求 B.儒家伦理走向通俗化普及化C.儒学的理论系统取得新突破 D.儒学地位依赖民间力量维护20.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
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
据此作者认为()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21.时期史实秦汉中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隋唐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宋元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明清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对表中信息解释合理的是()A.古代中外之间交流具有双向性B.古代中外间交流以技术为主导C.海外贸易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D.中国对外交流主要对象是邻国22.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23.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
”这则材料可以证明() A.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D.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24.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
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A.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 B.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C.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D.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25.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中“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给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
这表明王学() A.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B.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C.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 D.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26.“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
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
这反映了明代文学()A.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B.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C.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D.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27.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
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
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28.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