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共37张PPT)

合集下载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优质课件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优质课件
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 ,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
“U”型(槽型)。
河谷的演变 初期 河谷横剖面呈__V_形 __下__蚀__和__溯__源__侵蚀为主
中期 河谷展宽 __下_蚀__侵蚀减弱,_侧__蚀__侵 蚀加强
成熟期 河谷横剖面呈_槽__形 _侧__蚀__侵蚀为主
不同时期河流的侵蚀地貌
阶段
初期
中期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状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 窄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候 温暖,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狭长的 条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 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地下水或 地表水较丰富
成熟期
图例
侵蚀 向下、 方向、 源头侵蚀 影响 加深和延长
形状
V形
向两岸侵蚀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拓宽
向两岸侵蚀 拓宽
U形
3、河谷的发育
河谷
初期
成熟期

沟 谷
沟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侵蚀
谷 加 深 和 延
地下水 补给
V 字 形 侧蚀 峡 谷


现 侧蚀 形
河 堆积 河



长江不同河段河谷形态的差异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 育》课 件 (共48张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 育》课 件 (共48张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 育》课 件 (共48张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 育》课 件 (共48张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 育》课 件 (共48张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 育》课 件 (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4.3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4.3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35张PPT)
来自溯源侵蚀 侧蚀下蚀
流水侵蚀作用
作用形式 概 念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下蚀 溯源侵蚀
侧蚀
垂直于地面的 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 向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 岸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 向发展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 流向横向发展
活动一:探究以下峡谷的形态和形成过程?
瞿 塘 峡
巫 峡
西 陵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范国雄 •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一、河流侵蚀地貌
• 河谷 • 瀑布
二、河流堆积地貌
• 洪积扇(平原) • 河漫滩平原 • 三角洲平原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高原 • 山地 • 平原
一、河流侵蚀地貌
1
河流的侵蚀作用
2
河谷发育初期
3
河谷发育中期
4
河谷发育成熟期
1. 河流的侵蚀作用
2.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
3. 河口三角洲
思考形成过程、形态、颗粒物的特点?
亚马逊河口三角洲
在河流入海口,河道突然变宽,河流的搬 运能力减弱,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 角洲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河流地貌 与聚落
3
2
1. 高原地区聚落形态
分布:河漫滩平原 形态:条带状 密度:小 规模:小 原因: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状
河谷两岸的河漫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
高原 滩平原
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多呈 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 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 表水资源都比较丰富, 有肥沃的土壤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共38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共38张)
(ɡōu ɡǔ)


沟 降水、冰雪 谷 谷 融水汇聚

下蚀 溯源侵蚀
加 深 加

地下水 补给
河 流谷

是典型的河
V 型 谷
侧蚀
出 现 河 湾
侧蚀 流槽型侵蚀地貌
堆积
河 谷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课堂练习
读图回答
• 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 哪一处适合淘金?简述原因(yuán河谷(hégǔ)的演变 • 初期(chūqī) (上游)
侵蚀类型:
河床横剖面
以下蚀和溯源侵蚀 为主
结果 (jiē
V 形gu成ǒ深):而型窄谷的
第十二页,共39页。
第十三页,共39页。
2、河谷(hégǔ)的演变
• 中期
凹岸 凸岸
(zhōngqī) 侵蚀(类中型游:)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河流(héliú)对凸岸和凹岸的作用有何不同?
第三十七页,共39页。
A、答B两:地因的为聚落B哪地个聚(n落ǎ g位e)更于有两可河能发交展汇成为处城,市往?为 往什有么?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 时,河流(héli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 的水源,而且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
第三十八页,共39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河流(héliú)地貌的发育。第三节 河流(héliú)地貌的发育。崇 明 岛。三幅景观图分别对应 哪个河流(héliú)横剖面图。思考:流水侵蚀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河源向 (后退/前
趋利避害(qū lì bì hà
加高加固河堤
山区河谷
第三十六页,共39页。
活动(huó d答上聚ò为n落:游g什()j河海ù题么lu流拔ò在:)较(选河h择高é流l在上,iú地游) 平势低坦的地A形处;较而少中,下 聚游选落择A靠在地近势河稍流高的 (B处hé。liú)分布, 取水比较方便;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4.3《河流地貌的发育》(共3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4.3《河流地貌的发育》(共37张PPT)

沟 谷
降水、沟 冰雪 谷
融水 流 汇聚 水
下蚀 溯源侵蚀

谷 地下水 加 深 补给
和 延
V 字 下蚀减弱 形 侧蚀加强 峡 谷
出 现 河 湾
侧蚀 为主
槽 形 河 谷

P78 活动:
张家界市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自 西向东倾斜,落差较大,再加上降雨充沛,溪流 发育,随着地壳抬升,溪流下切作用强烈,形成 了狭而深的河谷地形,河流两岸地势陡峻,水流 湍急,河谷内多急流险滩
A处需加固。因为A处为凹岸易 被侵蚀。
B处适合淘金。因为B处为凸岸, 可能有含金矿砂 堆积。
思考河:岸A、B最有可能首先出现浅滩的是: 原A 因: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往往凹岸 侵蚀,凸岸堆积,而A为凸岸
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
请说明理由。 B B为凹岸受侵蚀,河床深。
垂直地面的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谷 向纵的方向发展
使河谷不断向 源头方向伸长
河谷展宽,谷坡后退, 河流向河谷向发展。
(2)河谷的形成
▪ 发育初期 横剖面成 V 型
(河谷深而窄)
向下侵蚀(下蚀)
河谷加深
向源头侵蚀(溯源侵蚀)
河谷延长
注意:(1)沟谷成为河谷,必须深及地下含水层, 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
图4.20 山前冲积扇形成(实验)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得出结论: 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
得出结论
▪ 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 的有利条件:
地形
平坦
土壤
肥沃
水源
充足
交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动 竞赛, 实行按 劳分配 。

7.要培养积极的心态,勇于正视自己 ,正确 地看待 自己和 别人。 一般说 来,人 们容易 看到自 己的优 点,归 功于己 ;看别 人却往 往会看 到缺点 ,责误 于人。 这是一 种心理 学现象 ,我们 应该在 自己的 不断成 长和进 步中克 服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河漫滩平原——河流洪水泛滥时,
除河床外,谷底部分也被淹没,被 淹没的河底滩地称为河漫滩。河流 中下游的河漫滩宽度往往比河床大 几倍到几十倍。山区河流受谷底岩 岸约束,河漫滩不十分发育,宽度 较小,河漫滩常限于河流凸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课本P84、P86、P88共有三道“活动”题
P88的“活动”题
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 利于农耕和基建;便于人、物流的集聚 和中转;同时还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 因此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生态工程建设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1.加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组织落实 各项技 术组织 措施, 认清贯 彻劳动 定额的 重要意 义和目 的,增 强完成 定额和 超额完 成定额 的信心 。

2.帮助本单位职能部门做好劳动定额 制订和 修订工 作,并 组织班 组职工 讨论, 使劳动 定额保 持先进 合理的 水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优质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优质课件(共33张ppt)
l 山区河谷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 山坡过渡地带
l 耕地破碎地区:聚落规模相对较小 l 山区河谷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
山坡过渡地带
小河
l 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相对较大
l 平原低地的聚落往往沿河呈线状或 团状分布
l 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相对较大 l 平原低地的聚落往往沿河呈线状或
团块状分布
从源头到河口:
l 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下蚀减弱 ,河谷变浅
l 水量增加,侧蚀增强,河谷拓宽
湄公河的上游叫澜沧江,其河谷的横断面呈“V”型,而湄 公河在流经湄公河平原时的河谷横断面却呈“U”型。为什 么同一条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的河谷横断面形状不同呢?
l 上游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以向下和向源头 的侵蚀为主,河谷窄而深,呈“V”型。
C. 河边滩地
D. 河流三角洲
4. 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 ①紧邻矿产资源 ②沿河流建设 ③紧邻农业区 ④沿交通线分布
A. ①② C. ③④
B. ②③ D. ②④
5. 读“泉州市水系示意图”(图甲)和“河谷形态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M处河流外力作用方式是以
__侵___蚀___为主,河谷形态应类似于
河弯 下蚀减弱,侧蚀
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 弯曲。一般位于中游
凸岸 -堆积 凹岸 -侵蚀
凹岸
凸岸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唐 • 胡玢
成熟 河谷
U形 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
继续拓宽呈宽浅的U形。下蚀 停止,转为沉积,一般位于下 游
l 湄公河下游流经平原时,落差小,水流缓,河水以向河谷两岸的侵 蚀为主,河谷宽而浅,因而横断面呈宽而浅的“U”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课件共36张PPT

观看河谷的形成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 河谷形态差异大
V型河谷
槽型河谷
• 河曲位置,河流两岸河床陡缓、泥沙多少差异大
• 分析A岸、B岸河岸陡缓,泥沙多少?

思考两岸差异的原因?A岸、B岸与①、②如何对应?



A
B
凹 挖沙、建河港应该在哪一岸?
• 分析A岸、B岸河岸陡缓,泥沙多少?

思考两岸差异的原因? A岸、B岸与①、②如何对应?
河流地貌的发育
• 展示完成的任务单一
• 展示完成的任务单一
• 河谷形态差异大









• 河曲位置,河流两岸河床陡缓、泥沙多少差异大
实验器材 塑料盒、砂土、一瓶水 实验目的 演示流水侵蚀、堆积作用
实验步骤
1、将砂土堆成小山。 2、将瓶中的水,从山坡上方缓缓倒下。
实验思考
1.实验中反映了流水的哪几种作用形式? 分别发生在山坡还是山麓?
2. 实验中你看到了哪些流水地貌?
实验思考
1.实验中反映了流水的哪几种作用形式? 主要发生在山坡还是山麓?为什么?
2. 实验中你看到了哪些流水地貌?
实验思考
1
2
推测以下典型地貌,可能 出现在模拟实验中的山坡 还是山麓?分析原因?
3
随着倒水持续,沟谷形态发生了怎样变化?
观看河谷的形成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2、诗中“数家新住处”会出现在①岸还是②岸?
人们在此建立“新住处”,是因为此处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桑落洲”容易形成在②岸附近。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
当堂达标
3、下列为我国地形图与地貌景观图,把五幅景观图片用直线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56张)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56张)

(xíngchéng)河漫滩),河谷出现连续的河弯(更弯曲、
更宽)。(b)
凹岸
凸岸
b
第七页,共57页。
凹岸 甲
乙 凸岸
随着时间(shíjiān)的推移,河流凸岸、凹岸会发生什么 凹岸后退,凸岸前进变(q化iá?njìn),河流更弯曲
第八页,共57页。
【应用】 ①甲乙两地中__甲__地更适合兴建村庄 ②甲乙两地中__甲__地更容易发现(fāxiàn)皇家陵墓
第四十二页,共57页。
17.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 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jiā kuài) D.出现侵蚀后 退
第四十三页,共57页。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 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 人世更悠悠(yōuyōu)。”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 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9~10题(步步高P77)
10.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 的
A.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xùnqī) D. 流量
第四十六页,共57页。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shù jiā)新住处, 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 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 和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10. 内力(nèilì)作用主要影响 河流的
c U形谷
浅、宽 c
第三页,共57页。
(1)降水(jiàngshuǐ)或冰雪融水在地表汇入沟谷,随着下 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此时河床为“V” 字型(a)。
a
科罗拉多大峡谷
第四页,共57页。

水面

(shuǐ
miàn)

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ppt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ppt课件
河流把河道两岸 的岩石冲走。 侧蚀使河谷 展宽。
9
10
2、河谷的演变 初期(上游)
河床横剖面
侵蚀类型:
以下蚀和溯源侵蚀 为主
结果:
形成深而窄的
V 型谷
11
12
2、河谷的演变 中期(中游)
凹岸 凸岸
侵蚀类型: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河流对凸岸和凹岸的作用有何不同?
13
1)、河流对凹、凸岸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处河道会如何变化?
6
2、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1)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 走。 河源向 后退(后退/前进) 河谷的长度 加长。
7
2、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2)下蚀 ——垂直于地面往下的侵蚀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 石沖走。 下蚀使河谷 加深 。
8
1、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3)侧蚀——垂直于河岸往两侧的侵蚀
哪里适合建港口?
A处需加固。因为A处为 凹岸易被侵蚀。
凹岸
凸岸
B处适合淘金。因为B处为凸
岸,凹可岸能有适含合金建矿港砂口堆、积要。 加固堤坝; A处适岸合,建泥港沙凸口不岸。易适因堆宜为积建A。为挖凹沙场。
22
判断正误: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在河谷发育过程中,只有河流的侵 蚀作用,而无搬运和堆积作用。
A
B
A 凸岸 B 凹岸
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4
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
15
长江中游: 下蚀减弱 侧蚀加强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出现连续河湾
16
长江中游连续的河湾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发育中期
A凹岸侵蚀 B凸岸堆积
连续的河湾
向河谷两岸侵蚀(侧蚀)
河谷展宽
注意:(1)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2)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曲流
河谷发育中期凹凸岸差异明显
VA < VB AB
A 凸岸
特别注意:流速慢
流速快
从河流纵剖面看,凹岸处河床坡度陡,水较深;而凸岸处河床 坡度缓,水较浅。
B 凹岸
河流在B处流速快,以侵蚀为主;在A处流速慢,以堆
积为主。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成熟期
横剖面成 U 型
(河谷宽而浅)
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侧蚀)
河流下游地区,侧向侵蚀使河道进一步拓宽,河面宽广,通常适合航运
河谷的演变过程
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 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横 剖面呈V字型。
侵蚀地貌
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谷的形成
•发育初期
横剖面成 V 型
(河谷深而窄)
向下侵蚀(下蚀)
河谷加深
向源头侵蚀(溯源侵蚀)
河谷延长
注意:(1)沟谷成为河谷,必须深及地下含水层, 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
(2)发育初期的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
瀑布——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的产物
河流下切侵蚀过程中遇到断层
拓展:长江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
向源头侵 蚀和向下 侵蚀为主
以侵蚀作用为主
侵蚀作用以 向河谷两岸 侵蚀为主
以以 搬堆 运积 作作 用用 为为 主主
二.河流堆积地貌 山区的谷口处 A (上游)
入海口 C
B 中下游地区
思考:看ABC三个地区分别形成了怎样的 河流堆积地貌?
二.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山前)
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 强,河谷出现连续的河 湾。
成熟期:向河谷两岸的 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 呈U型。
想一想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里河流的侵蚀类型是
唯一的吗?
不管在河流的哪个河段,三种侵蚀作用都存在,只 不过在不同河段河流的侵蚀作用以某一种或几种 侵蚀为主;除了有侵蚀作用,也伴随着堆积作 用。以堆积作用为主则形成的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本课总结: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地貌

的成因
河流堆积地貌

对高原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 对山区聚落分布的影响

落分布的影响
对平原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一般沿河 成线状分布
山区河谷
平原低地
聚落要高于洪 水位,而且要 避开滑坡、泥 石流等自然灾 害
趋利避害
加高加固河堤
山区河谷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 状高原深切来自谷两岸的河 漫滩平原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 沃,水资源丰富
多呈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 多呈明显条
三角洲平原
(河流的入海口)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二.河流堆积地貌
1.冲(洪)积扇 —发育在山前
形成的地貌: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冲积扇
1.形成原因
1 河流流经山区,流速快
,侵蚀、搬运作用强, 携带大量砾石、泥沙。
2 河流流出山区,地形变缓
,河流流速减慢,砾石、 泥沙堆积。
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 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 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P81 活动: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 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 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 环境。
a.河流带来大量泥 沙;
b.地势平坦,利于
泥沙沉积。
上游:溯源侵蚀
总结

侵蚀 作用
中游:下蚀

下游:侧蚀
侵 蚀 地 貌
河 谷 的 演 化
V形河谷 槽形河谷



洪积——冲积扇

用 堆积
作用
堆积地貌
河漫滩
三角洲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得出结论: 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
平原低地
聚落一般分布 在冲积平原向 山坡过渡的地 带
第四单元 ·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
同是长江,为何不同地点景观差异如此大? 河流的外力作用在不同河段表现形式不同
目录
一、河流侵蚀地貌
· 河谷 · 瀑布(拓展)
二、河流堆积地貌
· 洪积扇 · 河漫滩平原 · 三角洲平原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高原 · 山地 · 平原
一、河流地貌的成因分类
2.分布
山前地带(出山 口、山麓地带等 )
2.河漫滩平原
A
B
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
3.三角洲 ——发育于河流出海口 *坡度减小,流速 减低,泥沙沉积
*海潮的顶托作用
形成的地貌:
多个三角洲连接形 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
1.形成位置: 河流入海口
2.形成条件:
河漫滩平原
资源都比较丰富,有肥沃的 带状
土壤
平原
聚落分布最为密集 ,有的沿河发展, 形成沿河聚落带, 有的沿海发展, 形成沿海聚落带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 海上运输
带状 团状
P81 活动:
P81 活动: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 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黄果树瀑布是一座活着 的瀑布,从它诞生的那一 刻起,就在流水的溯源侵蚀 ,一步步缓慢地后撤,画面 下部的两道坎就是黄果树瀑 布一步步后撤留下的脚印。 据说,黄果树瀑布已经有过 三次强烈的变迁,后撤距离 长达250多米,退到了现在 的位置。很难想像,再过若 干年,我们看见的黄果树又 会在什么位置?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