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理论-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关系
酷儿理论
酷儿理论“酷儿”(queer)由英文音译而来,原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贬称,有“怪异”之意,随着同性恋文化(gay culture)的深入演进,酷儿文化(queer culture)在九十年代形成,并被性的激进派借用来概括自己的理论,含反讽之意。
酷儿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西方火起来的一种关于性与性别的理论。
“酷儿”作为对一个社会群体的指称,“包括了所有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符的人”。
“酷儿”这一概念指的是在文化中所有非常态(nonstraight)的表达方式,这一范畴既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的立场,也包括所有其他潜在的、不可归类的非常态立场。
(李银河,2000)酷儿理论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理论,而是多种跨学科理论的综合,它来自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多种学科。
酷儿理论是一种自外于主流文化的立场:这些人和他们的理论在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不愿意在主流文化中为自己找位置。
它起源于同性恋运动,但很快便超越了仅仅对同性恋的关注,成为为所有性少数人群“正名”的理论,进而成为一种质疑和颠覆性与性别的两分模式,挑战男权文化的思想武器。
酷儿理论告诉人们:人的性倾向是流动的,不存在同性恋者或异性恋者,只存在此一时的同性间的性行为,以及彼一时的异性间的性行为;甚至,不存在绝对的传统意义上的男人或女人,只存在着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酷儿理论认为人在性行为与性倾向上均是具有多元的可能性。
酷儿理论对二元划分的方法,反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它对男权文化和异性恋霸权模式的冲击和颠覆至少在今天看来是最为彻底的。
酷儿理论的观点和主张酷儿理论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向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挑战,向社会的”常态”挑战。
所谓常态主要指的是异性恋制度和异性恋霸权,也包括那种仅仅把婚内的性关系和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当作正常的、符合规范的性关系和性行为的观点。
对于学术界和解放运动活跃分子来说,把自己定义为”酷儿”,就是为了向所有的常态挑战,其批判锋芒直指异性恋霸权。
酷儿理论-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酷儿理论\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摘要:酷儿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性和性别的研究的批评理论。
本文介绍了酷儿理论、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的发展及其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者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最后就三者的关系和区别进行了总结讨论。
关键词:酷儿理论性别研究女性主义关系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酷儿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性和性别的研究的批评理论。
拉曼·塞尔登(Raman Selden)把它称之为“一种对于主体,性别与其表现方式之间的关系的激进式反思”。
酷儿理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致力于探讨跟性、性别以及性欲相关领域的问题。
提到酷儿理论,不得不提性别研究;而作为一种相对来说较新的跨学科理论综合的性别研究又是从女性主义研究中所衍生出来了。
众所周知,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浪潮。
概括地说,第一次运动浪潮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主要的诉求是女性在经济上与男性平等,各国妇女积极争取选举权。
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一直持续到70年代后期,主要处理的是女性在工作、薪水、受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妇女的堕胎权以及妇女在家庭或工作中的性别角色。
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在此次浪潮中,女性主义研究的热潮逐渐形成了。
或者说,女性主义研究实际上就是女性主义运动在学术理论领域方面的延伸。
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又把它称之为后现代女性主义。
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此次思潮主要致力下实现各种不同身份的女性在性别方面的平等:黑人女性、少数民族女性、双性恋女性、同性恋女性、变性的女性、来自于后殖民地区以及社会底层的女性。
也正是在此次运动浪潮当中性别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作为对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的回应,性别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理解。
正如其名所暗示,性别研究主要通过使用性别(gender)这个概念来分析研究各种不同的学科。
从“网络女性主义”到“无性别主义”的思潮演变
从“网络女性主义”到“无性别主义”的思潮演变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性别议题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女性主义逐渐成为热门话题,探讨着性别平等、女性权益和女性主义运动。
网络女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性别意识的觉醒,让更多人关注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碰撞,一种全新的思潮——无性别主义逐渐兴起。
无性别主义试图打破传统的性别二元论,强调性别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呼吁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和包容。
从网络女性主义到无性别主义的思潮演变,反映了人们对性别议题的认知和反思,也揭示了性别平等道路上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对此,本文将探讨网络女性主义的兴起、影响和限制,以及无性别主义的定义、发展、实践和挑战,最终探讨从网络女性主义到无性别主义的思潮演变过程,为性别平等的探讨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2. 正文2.1 网络女性主义的兴起网络女性主义的兴起源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这使得女性更容易传播和表达自己的声音。
在网络女性主义兴起初期,许多女性借助博客、社交网络平台等渠道,开始探讨性别平等、女性权益等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网络女性主义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在网络上组织起来,举办线上活动、发起公益项目,倡导女性社会参与和性别平等。
网络女性主义的兴起不仅让女性更加自信和自主,也为许多被边缘化的群体提供了平等发声的机会。
网络女性主义也面临着一些影响和限制。
一些网民对女性言论进行攻击和谩骂,网络暴力现象依然存在。
网络女性主义也被批评过分强调女性的权益,忽视了性别平等应该是男女共同努力的事情。
网络女性主义的兴起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性别平等,让社会更加包容和公正。
2.2 网络女性主义的影响和限制网络女性主义的兴起为让更多人关注和讨论性别平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女性主义者们得以传播自己的理念和看法,促使更多人参与到性别平等的讨论中来。
酷儿理论、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会 性 别 是 社会 强加 在 生 理 性 别 上 的 部分 。 ” 在 承 认 了 社会 性 别 是 由社 会 建 构 之后 .大 部 分 女 性 主 义学 者 和 酷 儿 理 论 学 者都 把 社 会 性 别 作 为 一个 反 抗 不 平 等 的 有 力武 器 。
我 们 都 知道 .虽 然 性 别 研 究 中 的很 多争 论 的 焦 点 是从 女性
关 键 词 : 儿 理论 酷 性 别研 究 女性主义 关系
摘 要 : 儿 理 论是 一种 全 新 的基 于性 和 性 别 的研 究 的批 评 理 论 。 文 介 绍 了酷 儿理 论 、 别研 究和 女 性 主 义 的发 展 及 其 内涵 , 在此 酷 本 性 并
中图 分类 号 :I 0 16
主义 研 究 中汲 取灵 感 的 ,然 而 性 别 研究 却 摆 脱 了女 性 主 义研 究 的 限制 。“ 别 研 究 是 一 个分 析 性 别 现 象 的 跨学 科 研 究 领 域 。 性 它 有时是对阶级 、 族 、 种 民族 、 别 和位 置 的 研究 。 别 研 究 又可 性 ”性 以细 分 为 女性 研 究 、 性研 究 以及 男 女 同 性 恋研 究 。 酷 儿 理论 男 而 是在 2 0世 纪 8 0年 代 作 为 第 三 次 女 性 主 义运 动 浪 潮 和 男 女 同性 恋 研 究 的 一个 分 支 出现 的 。 名 思 义 , 女 同 性恋 研 究 主 要 关注 顾 男
质 的人 的 ,是 整个 文 明 。” 1 ・ 拉 赫 ・ [琼 瓦 5 斯科 特 ( a l c J n Wa ah o l S ot ct )把 社 会 性 别 定 义 为 强加 在 被 性 别 化 的 身 体 即 某 一男 性 或 女 性 身 上 的一 种 社 会 范 畴 。 “ 会 性 别 是 社会 关 系 的构 成 要 素 , 社
酷儿理论
酷儿理论什么是酷儿理论“酷儿”(queer)由英文音译而来,原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贬称,有“怪异”之意,后被性的激进派借用来概括他们的理论,含反讽之意。
酷儿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西方火起来的一种关于性与性别的理论。
它起源于同性恋运动,但是,很快便超越了仅仅对同性恋的关注,成为为所有性少数人群“正名”的理论,进而,成为一种质疑和颠覆性与性别的两分模式,挑战男权文化的思想武器。
是后现代主义在性学研究上的典型表现。
酷儿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性倾向是流动的,不存在同性恋者或异性恋者,只存在此一时的同性间的性行为,以及彼一时的异性间的性行为;甚至,不存在绝对的传统意义上的男人或女人,只存在着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酷儿理论认为人在性行为与性倾向上均是具有多元的可能的。
酷儿理论对二元划分的方法,反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它对男权文化和异性恋霸权模式的冲击和颠覆至少在今天看来是最为彻底的。
酷儿理论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理论,而是多种跨学科理论的综合,它来自历史、社会学、文学等多种学科。
酷儿理论是一种自外于主流文化的立场:这些人和他们的理论在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不愿意在主流文化中为自己找位置。
”酷儿”这一概念作为对一个社会群体的指称,包括了所有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符的人。
酷儿理论就是这些人的理论。
“酷儿”这一概念指的是在文化中所有非常态(nonstraight)的表达方式。
这一范畴既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的立场,也包括所有其他潜在的、不可归类的非常态立场。
酷儿理论的观点和主张酷儿理论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向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挑战,向社会的“常态”挑战。
所谓常态主要指的是异性恋制度和异性恋霸权,也包括那种仅仅把婚内的性关系和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当作正常的、符合规范的性关系和性行为的观点。
对于学术界和解放运动活跃分子来说,把自己定义为”酷儿”,就是为了向所有的常态挑战,其批判锋芒直指异性恋霸权。
独特的女性主义殿堂——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解读
一一一一一一一中外文学文化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 ,1956—)是当代美国影响力极大的女性主义学者之一,经常被人称为“不男不女的巴特勒”,而“巴特勒”这个名字和“酷儿理论”、“操演理论”、“性别戏仿”、“变装实践”、“性别研究”等话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她也被许多学者誉为“对权利、社会性别、生物性别及身份认同都有出色研究的学者”。
在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基础上,巴特勒提出了酷儿理论,开启了女性主义向后女性主义转型的进程,并且提出了“性别操演理论,以独特的视角建构起一座独特的女性主义殿堂。
本文将以巴特勒1988年发表的“表演与性别建构:关于现象学和女性主义理论”一文为例,对其的“性别操演理论”进行解读,剖析巴特勒是如何利用其“酷儿理论”并借鉴现象学和女性主义等理论向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两分结构、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以及传统的同性恋文化所挑战的。
1“Gender performative ”在国内通常被译为“性别表演理论”在英文词典中“performative ”是一个新词而在法语中,“per⁃formative ”指的是“表述行为”。
后来,翻译者们借用与“perfor⁃mance ”的词根相同,就将其译为“表演性”,从而产生出今天我们所说的“性别操演理论”。
开篇巴特勒便对西蒙娜·波伏娃的名言:“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女性主义提出了“sex ”与“gender ”的区别,前者是生理性的“天生”,后者是社会性地被社会所塑造的“成为”的过程。
女性主义学者因为政治和写作的目的,把女性看成是先天的、生物性的有机体,这不但抹杀了“女性”这一概念中所隐藏的个性差异,而且掩盖了这一范畴背后蕴含的复杂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文化、阶级、种族、性和权力关系上面。
女性主义提出在性别身份背后存在一个意志主体,可以自由选择并决定性别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性别与性:后现代女权主义与酷儿理论
一
、
后现 代女 权主 义与 酷儿 理论 的理 论 内涵
( )后 现 代 女 权 主 义 理 论 之 内 涵 一
后 现代 女权 主义深受德里达 、 福科 、 拉康等人 的影 响 , 主张对 所有大 型理论 体 系的否定 , 以怀 疑 、 否定 、 消解 或摧毁 著称。
其 理论 内涵 主要 包 括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理论 的多元化 , 并提出以性别差异为基础 的男女平 等观念取 代传 统抽象的男女平等观 。 第 四, 反对标准化或正常化及惩戒凝视 。福柯 的一个重 要 的思想就是 关于标 准化 或正常 化及惩戒 凝视 的思想 , 指出 , 他
标准化或正 常化是控 制 自我规范的深化 , 社会通过 纪律管束 着人 的身体 , 通过 话语来 定义何 为正 常何为 反常 , 通过这 一过程
题 的两 个 重 要 理 论 。 本 文介 绍 了 后现 代 女权 主 义和 酷 儿 理 论 的 发 展 及 其 内涵 , 在 此 基 础 上 分 析 了 两 种 理 论 的 理 并 论 贡献 和 现 实 意 义 , 后 就 两 者 的关 系进 行 了总结 讨论 。 最
[ 关键词 ] 后女权主义 ; 酷儿理 论; 内涵 贡献; 理论 比较 [ 作者简介 ] 刘丽凤 , 厦 门大 学公 共事 务学 院社会 学 与社会 工作 系 2 0 女, 0 7级 硕 士研 究生, 主要 从事社 会工 作研
( )酷 儿 理 论 之 内涵 二
7 O年 代 末 由于 艾 滋 病 的 『现 , 会 反 同性 恋 倾 向 回 潮 , 时 一 些 有 色 人 种 同 性 恋 者 对 主 流 同 性 恋 也 开 始 进 行 批 判 和 质 叶 { 社 同
疑, 面对这一危机 , 一些同性恋 的活跃分子 主张建立一种更 加强烈 的关 于同性恋 的社会 建构理 论 , 并且他 们深受 法 国后结 构 主义和拉康心理分析学 的影 响。在这种 背景 下 , 酷儿理论 的出现 改变 了同性 恋理论和政治 。其 内涵是 :
酷儿理论_百度百科
[编辑er)由英文音译而来,原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贬称,有“怪异”之意,后被性的激进派借用来概括他们的理论,含反讽之意。酷儿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西方火起来的一种关于性与性别的理论。它起源于同性恋运动,但是,很快便超越了仅仅对同性恋的关注,成为为所有性少数人群“正名”的理论,进而,成为一种质疑和颠覆性与性别的两分模式,挑战男权文化的思想武器。是后现代主义在性学研究上的典型表现。
"酷儿理论"这一概念的发明权属于著名女权主义者罗丽蒂斯(TeresadeLauretis),她是美国加州大学桑塔克鲁斯(SantaCruz)分校的教授。酷儿理论最初见于1991年《差异》杂志的一期"女同性恋与男同性恋的性"专号。这个理论的发明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首先使用这一用语的罗丽蒂斯是在批评的意义上使用这一用语的。这位女同性恋女权主义者的观点是:用酷儿理论取代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的提法有一个问题,即掩盖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她担心这一用语会"解构"我们自己的话语和男同性恋者的建构性沉默,这就违背了她提出的强调男女同性恋各自的特殊性的初衷。她还担心,在酷儿理论以其自身实践与女权主义理论相区别时,妇女问题,特别是女同性恋问题,会遭到被强制性边缘化的命运。(Heller,36-37)
酷儿理论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向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挑战,向一切严格的分类挑战,它的主要批判目标是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法,即两分思维方法。有些思想家把这种两分的思维方式称作”两分监狱”,认为它是压抑人的自由选择的囹圄。
西方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_从对立到合作
的 “支 理
配性 男 性 气 质 ”( Hegemonic Masculinity ) 4
论 为代表 的 第 二 波 男 性 研 究; 以 及 90 年 代
西方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 从对立到合作
限性和男性气质的多样性开辟了道路,促成了 男性研究成 为 独 立 的 学 科 。 与 70 年 代 的 第 一 波男性研 究 相 呼 应 的 是 男 性 解 放 运 动 ( 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 。 男 性 解 放 运 动 主 张, 男 性被父权体制下的男性性别角色所伤害 。 男性 在其成长过程中为了获得男子气概,必须忍受 格外的孤独 、 痛苦和伤害; 成年后,男性必须 独自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内心痛苦却又不能 轻易表露感情,因此,男性身心健康欠佳,寿 命缩短,感情生活匮乏 。 为此,男性解放运动 尝试建立一种非传统的 、 更加健康和公平的男 性性别角色,所以该运动是亲女性主义和反对 性别歧视的进步运动 。
⑧ ⑦
进入 80 年代 之 后, 随 着 黑 人 女 性 和 同 性 恋女性的权利诉求与日俱增,女性主义运动开 始正视女性主义内部的多样化因素,从此,女 性主义的内部团结被打破,进入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 。 此时,男性研究也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 的变化,一批亲女性主义的男性学者开始把阶 级 、 族裔 和 性 取 向 等 因 素 引 入 男 性 气 质 的 讨 论,探讨各种 类 型 男 性 气 质 之 间 的 权 力 关 系 。 这个变化导致了新一波男性研究的发展 。 此前 男性一直被视为一个统一体: 在女性主义者看 来,男性是一个享受父权制特权,并通过压迫 女性他者和压抑自身女性气质进行自我定义的 特权集团; 在早期男性研究学者看来,男性则 是一个饱受父权制男性性别角色束缚 、 同时又 受到女性主义和女性气质挑战的受害者群体。 但是随着多元化视角的介入,男性不再被视为 一个具有内部凝聚力的利益集团,而是被视作 由少数特权集团和各种弱势群体所构成的松散 组织 。 换句话说,人们意识到男性当中也有像 女性一样一直被压迫和边缘化的群体,比如少 数族裔男性和同性恋男性,而真正掌握着父权 制霸权 、 压迫两性弱势群体的则是小部分特权 男性 。 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男性研究学者是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康奈尔,她建立了关于性属 的社会学理 论 ( social theory of gender ) , 并 提
酷儿理论dd
酷儿理论影响及未来走向
2、使大众重新思考社会性别图式,颠覆社会性别作 为自然化的异性恋的评估标准。
3、在打破白人男性父权制异性恋为唯一中心的基础上, 建设性引入对身份的杂叠混合式理解。
4、关注特殊历史和文化情境中的同性恋生存状态尤 其关注种族阶级对性的建构
同性恋理论与电影
• 同性恋在电影中的表现从电影诞生时候 就如影随行,然而电影对同性恋的呈现 都经过特阿别的编码,这些角色和形象 一直被嘲弄奚落,挖苦调侃过,发不出 声音,以及当做病态来处理,而且最后 的安排都是死于非命。 • 开山之作:《胶片密柜》
• 程蝶衣在舞台上下扮演着“从一而终”的“虞 姬”。易装是他性别倒错的标志,被建构为一 个女性,但同时也主动地投入了“虞姬”对 “霸王”的迷恋,将表演延伸到现实中来。希 望和“霸王”的扮演者从一而终,甚至刻意扮 演了较弱势的立场。eg.2
• • • • •
每次见面,程蝶衣都化了女性妆容: 1、戏园子,虞姬打扮 2、戏园子,女性妆容 3、袁四爷家,后院唱戏,女性妆容 4、袁四爷家,画女妆
• 袁世凯在京戏中寻找自己喜欢的第三性, 而非爱上程蝶衣本人。
• 袖手旁观程蝶衣被抓 • 法庭上拂袖而去
向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挑战,向社 会的”常态”挑战。
• 向社会的“常态”挑战,“常态”指的是异 性恋制度和异性恋霸权。也包括那种仅仅把 婚内的性关系和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当做 正常的、符合规范的性关系和性行为的观点。 • 《霸王别姬》中的人和事就被这种“常态” 统治着,尽管顽固,却不能阻止人性本来的 欲望。
酷儿理论源自于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的某种 观念断裂。 识论》与她的《男人之间:英 语文学和男同性恋欲望》等 作品,奠定了酷儿理论作为 一个“知识学科”的学术地 位。 ●2、20世纪50 -70年代 ● 4、巴特勒的对传 年代,摇滚乐和妇女运动 统的“男/女”和“异 的兴起,嬉皮士和反叛者 性恋/ 同性恋”分类 形象的凸显,同性解放运 提出挑战。她的《性 动,性革命以及亲同性恋 别麻烦》和《要紧的 组织的出现,使得这种风 身体》成为酷儿理论 气流行。 的开山之作 ● 3、1991年,劳丽 蒂斯在《差异》杂志 的最早在术语意义上 使用了“酷儿”一词。
流动的性别-酷儿理论视角下的《新夏娃的激情》
摘要安吉拉·卡特(1940-1992),英国最具独创性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见长,在西方是一位有较大影响力并被广泛阅读的作者。
《新夏娃的激情》是安吉拉·卡特的第七部小说。
小说中,卡特彻底颠覆现存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呈现给读者一个混乱、颠倒、流动的全新两性世界。
酷儿理论( Queer Theory)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文学批评理论。
“酷儿 (Queer)”指的是在文化中所有非常态的表达方式,是所有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一致的人。
它批判性地研究生理的性别决定体系、社会的性别角色和性取向。
酷儿理论认为性别认同和性取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和文化的同化过程中形成的。
酷儿理论质疑传统的异性恋霸权,反对传统的性别观点对人们的压制和禁锢。
安吉拉·卡特的作品是伴随着酷儿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而创作出来的。
特别是她的重要小说《新夏娃的激情》,阐述了“酷儿理论”的许多新视点,如男权下的异性恋、扭曲的一元世界、和谐的双性同体、超性别之恋以及性别操演。
小说描述了主人公艾弗林变性前后对自身性别认知的心理变化,“母亲”和“零”扭曲的一元世界,特里丝岱莎的变装,以及新夏娃和特丽丝岱莎的超性别之爱。
这些现象表明,安吉拉‧卡特理想中的两性关系是超二元对立,即男女霸权话语均得到消解后两性完美的融合,是打破性别约束之后的自我重建。
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新夏娃的激情》所体现的酷儿思想,使人们对生理性别及社会性别有更好的理解,从而建立更加和谐包容的两性社会。
关键词:安吉拉·卡特;《新夏娃的激情》;酷儿理论;流动性AbstractAngela Carter (1940-1992), is one of the most original female writers, and her works make a feature of wild and fantastical imagination. She is also an influential writer whose works are widely read in west. The Passion of New Eve is Angela Carter‘s seventh novel, it is set in the background of American Civil War. In the novel, Carter completely subvert biological sex and cultural gender, presents to the reader a chaotic, reverse and flowing world.The ―Queer Theory‖ is a new critical theory that rose in the west in 1990s. As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e, the ―Queer‖refers to those people whose sexual orienta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the dominant social gender and sexual norms. This theory conduct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physiological sex-determination system, the social gender role and the sexual orientation critically.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e gender identity and the sexual orientation are not inborn but develop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ssimilation. The ―Queer Theory‖ opposes against the hegemony of the traditional heterosexuality and the imprisonment of the traditional gender perspective.Angela Carter‘s works are produc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eer Theory‘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Passion of New Eve, one of her major works, interprets many new viewpoints of Queer Theory, such as the androcentric heterosexuality under male patriarchy, the twisted monistic world, harmonious androgynies, drag performance of Tristessa and the performativity in New Eve. The novel describes Evelyn‘s change of gender ident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nssexual surgery, the twisted monistic world created by Mother and Zero, Tristessa‘s drag performance and the ultra-sex love between Tristessa and New Eve. All these parts illustrate that the author‘s ideal sexual relations is to go beyond the binary oppositions between man and woman—the perfect combination in men and women after decomposing hegemonic discourse, and theself-construction after breaking the binary gender constraints.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is that by analyzing The Passion of New Eve, we may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ex and gender and it will be helpful to build a more harmonious and inclusive society.Key Words: Angela Carter; The Passion of New Eve; Queer Theory; fluidContents摘要 (i)Abstract .......................................................................................................................... i i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1 Angela Carter and Her Works (1)1.2 Literature Review (4)1.2.1 Overseas Research Status (4)1.2.2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7)1.3 Angela Carter and Queer Theory (8)Chapter 2 Queer Theory (10)2.1. The Modern Background of Queer Theory (11)2.1.1 The Emergence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11)2.1.2 Michel Foucault and Discourse Space Theory (12)2.1.3 Jacques Derrida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Logocentrism (13)2.1.4 Jacques Lacan and the Three Orders (14)2.2 The Major Points of Queer Theory (15)2.2.1 Queer Theory and Heterosexuality & Homosexuality (16)2.2.2 Queer Theory and Androgyny (17)2.2.3 Queer Theory and Gender Performativity (19)Chapter 3 Rebellion Against Dichotomy of Gender (21)3.1 Evelyn and Leilah: the Androcentric Heterosexuality (21)3.2 The Twisted Monistic World (23)3.2.1 ―Mother‖ and Her Female Utopia (24)3.2.2 Zero and His Patriarchy Kingdom (25)Chapter 4 Fluid Gender in The Passion of New Eve (28)4.1 The Performativity in New Eve (28)4.2 The Drag Performance of Tristessa (31)4.3 New Eve and Tristessa: Harmonious Androgynes (33)Chapter 5 Conclusion (36)5.1 Major Findings (36)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37)Bibliography (38)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 A. Degree (42)Acknowledgements (43)Chapter 1 Introduction1.1 Angela Carter and Her WorksAngela Carter (1940-1992) was one of the Britain‘s most disturbing, original and controversial writers of the late 20th century, who won les models and Somerset Maugham Award. In 2008, Carter was ranked tenth in Times‘ list of ―The 50 greatest British writers since 1945‖(Times Jan.5, 2008). The year, 2006, has been called ―Carter‘s Year‖by English because of the unprecedented prosper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her works. In the course of her career, Angela Carter wrote novels, short stories, journalism, radio plays, fairy tales, academic articles and pieces of cultural commentary. She could be variously described as a novelist, a short story writer, a journalist, a dramatist, a teacher or a critic. As Abigail Dennis said, ―Attempts to pin her oeuvre to a particular style or genre have been hampered by the discursive and thoroughly original nature of her writing, drawing as it does on sources as diverse as classical mythology, European folklore and fairytale, medieval fable, French surrealism, and popular culture, as well as postmodernist, feminist, psychoanalytic, and literary theories‖ (Dennis, 1999: 119).Angela Carter was born in Eastbourne, a large town in the south coast of England, and brought up by her maternal grandmother in industrial south Yorkshire since she was a child. In some sense, she breathed the world tales. Throughout her teenage years, she fought against anorexia. Her youth was also the neorealist fifties—the era of the ―glum poetry of domestic complaint‖ (Sage, 1994: 119). On the contrary, Angela Carter began to read the works of Symbolist poets such as Blake, Dada, the decadents, James Joyce, Baudelaire and Nabokov. And her reading brought her a dim view of the English literary fashions of her youth. This experience left traces in her later work and that‘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she couldn‘t be found any sign of an English writer.After attending Streatham & Clapham High School in south London, she began working as a journalist on the Croydon Advertiser, following in his father‘s footsteps. Meanwhile, She married Paul Carter at twenty-one before she attended Bristol University, where she read English and majored in medieval literature. When she was in college, she widely read psychology, sociology, anthropology, myth and folklore.In the 1960s, she was reading Melville and Dostoevsky, plus ―the camp fiction of Ronald Firbank, the fables of Isak Dinesen, and the surrealist fiction of Cocteau‖(Showalter, 1998: 324). 1960s was also a period that the second wave of feminist movement fully launched like a raging fire.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movements would be found in her later novels. She wrote in Notes from the Front Line, ―The women‘s movement has been of immense importance to me personally, and I would regard myself as a feminist writer. ‖ ―I began to question … the nature of my reality as a woman. How that social fiction of my ‗femininity‘ was created, by means outside my control, and palmed off on me as the real thing‖ (Carter, 1997: 3). As an introduction John Smith wrote in 1997 in Shaking a Leg: Collected Journalism and Writings—―for she is in many senses a child of the 1960s‖ (Carter, 1997: 3). As well as Elaine Showalter described her ―As a thinker and writer, Carter was very much a product of the 1960s‖ (Showalter, 1998: 37). Angela Carter wrote her first novel, Shadow Dance, in 1965. In 1967, she won the John Llewellyn Rhys Prize with only her second novel, The Magic Toyshop, and her third, Several Perceptions, won the Somerset Maugham Award in 1968. In 1969, she published her fist post-apocalyptic novel Heroes and Villains.In 1969, Angela Carter left her 12-year marriage. She used her Somerset Maugham Award, 500 pounds, to travel all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This fellowship has been set up to help young English writers under the age of 35 to travel abroad. Then she went to live in Japan from 1969 to 1972 and relocate to Tokyo, where she claimed in Nothing Sacred(1982) that she ―learnt what it is to be a woman and became radicalized.‖ Her geographical distance from the British literary circlesintensified her sense of being an outsider. This is the period in which she claimed that her time in Japan was paradoxically responsible for both stimulating her fascination with the graphic extremism of pornographic forms and awakening her feminist consciousness. Over this decade, her fiction was increasingly self-reflexive and experimental, and also deliberately courted controversy. Her novels written over this period, including Heroes and Villains (1969),Love (1971), The Infernal Desire Machines of Doctor Hoffman (1972) and The Passion of New Eve(1977)remain among her most shocking and experimental, even though received a very lukewarm reception on their publication. She also wrote about her experiences there for New Society and her story collection, such as the story: A Souvenir of Japan in Fireworks: Nine Profane Pieces (1974).She then explored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Asia, and she spent much of the late 1970s and 1980s as a teacher of writing in residence at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in South Yorkshire, Brown University in the USA and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in Australia. She also taught wri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from 1984 to 1987. ―Just as Carter spent much of her time travelling both in Britain and abroad, so the characters in her novels journeyed to America, Russia or Siberia‖ (Gamble 1997: 145).In 1977, Carter married Mark Pearce. In the same year, The Passion of New Eve was published. It is her only non-mythic novel, she mentioned it in Notes, ―I wrote one anti-mythic novel in 1977, The Passion of New Eve– I conceived it as a feminist tract about the social creation of femininity, amongst other things‖ (Gamble, 1997: 37). Her collection of short rewritten fairy tales, The Bloody Chamber and Other Stories, gain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the UK in 1979 and won the Cheltenham Festival Literary Prize in the same year. There was much controversy when Carter's penultimate novel, Nights at the Circus first published in 1984, but then it became that year's winner of the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for fiction.Angela Carter also translated the fairy tales of Charles Perrault in 1974, and inthe early nineties she edited The Virago Book of Fairytales (2 volumes). Her journalism appeared in almost every major publication; a collection of the best of these pieces was published by Virago in Nothing Sacred (1982). She also wrote poetry and film script. Her story ‗The Company of Wolves‘was made into a film together with Neil Jordan in 1984 and ‗The Magic Toyshop‘ was adapted for Granada Television in 1987. It was produced by Steve Morrison and directed by David Wheatley. Her last novel, Wise Children, was published to widespread acclaim in 1991. Angela Carter wrote this novel after she knew she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cancer. She had a small son and a husband whom she would be leaving behind.Angela Carter‘s death at age fifty-one in February 1992 ―robbed the English Literary scene of one of its most vivacious and compelling voices‖ (Barker 1995: 14-16). Carter‘s enthusiasm for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American movies and magical realism, French surrealism, perverse sexuality, and carnivalesque masquerade marked a totally new turn in the English female literary tradition (Showalter 1998: 323). Categorizing Carter‘s mode of writing is quite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throughout her career, her narratives constantly negotiate and adjust their position on the margins of a variety of literary forms. C arter‘s acute observations are blend ed with her incisive matter-of-factness, her exceptional wit, her addiction for mockery, and her passion for the absurd. Carter persistently explores new territories and overturns old ideas. She loved to upset expectations, outrage convention and challenge preconceptions, which meant that the only thing she could be relied upon to do was the unexpected (Gamble 1997:2).1.2 Literature Review1.2.1 Overseas Research StatusOver Carter‘s 35-year‘s writing career, she published nine novels, six short fictions, five children‘s books and also some poetry collections, dramatic works,translations, radio plays, etc. Carter is the favorite of scholars and critics as always, ―She has been adopted, though not without disse nt, as one of the most astute feminist writers and critics of her generation‖ (Barker, 1995: 14-16).As Sarah Gamble notes, ―Since her death in 1992, Angela Carter's reputation has passed into academic urban legend. The story goes that, among the requests for grants for doctoral study received by the British Academy in the academic year 1992–3, there were 40 proposals to study Carter's work: more — and this is the punch-line —than the Academy received for the entire eighteenth century‖ (Gamble 1997:1).Her relationship with feminist critics and women's studies was an extremely ambivalent one.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reas of her work as far as feminists are concerned is both her apparent support for pornography, and her depiction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her writing, which have led some critics to conclude that, in spite of the feminist opinions she began expressing from the late 1960s onwards, she actually only furthers reactionary portrayals of women as nothing more than the objects of male desire.One of the major researchers is Beth A. Boehm. In Wise Children: Angela Carter‟s Swan Song, Beth A. Boehm valued Wise Children as her ―swan song‖ which would burst forth into full and glorious song when it felt the approach of death, and she also valued the ending of Wise Children is ―Carter at her finest.‖ (Boehm 84) In her another essay published in Critique in 1995 entitled ―Feminist Metafiction and Androcentric Reading Strategies: Angela Carter‘s Reconstructed Reader in Nights at the Circus‖, she m ad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ccount of the critical reception of Doris Lessing‘s The Golden Notebook (one of the first contemporary feminist metafictions) and Angela Carter‘s Wise Children. Lessing once bitterly complained about the many ―misreading‖ produc ed by critics of her novel and Gayle Greene explains why her intentions are always overlooked,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Lessing critique of ‗the forms‘ have still not been much noticed, which is why the novels feminism continues to be misunderstood.‖Then Beth A. Boehm labeledAngela Carter‘s Nights at the Circus ―a complex metafictional feminist novel‖ based on former premises. Upon Adam Mars Jones and Carolyn‘s failure to ―enter the authorial audience for Carter‘s texts‖ and their misreading result from their ―attempts to decode the novel using the very androcentric reading strategies that it attempts to undermine‖, Beth A. Boehm pointed out Nights at the Circus―offers a new model of er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eller and be told‖ and she also indicated that ―Carter‘s feminist metafictions demand that … transforming ourselves into her ‗authorial‘ readers.‖Salman Rushdie called Wise Children Carter‘s ―finest‖ novel: ―In it, we hear the full range of her off-the-page, real-life voice. The novel is written with her unique brand of deadly cheeriness. It cackles gaily as it impales the century upon its jokes.‖ This passage Angela Carter, 1940-1992: A Very Good Wizard, a Very Dear Friend was published in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in 1992.In Elaine Showa lter‘s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 (1998), she talked about Angela Carter‘s female writing and her experimenting with an avant-garde literary style. Elaine Showalter concentrates on the Gothic and modernity in The Bloody Chamber and She pointed out that Angela Carter‘s fairy tale and the fable have provided a form for the women writers of her period.Studies on Carter's work are unprecedented widespread and ever-growing, employing more forms of essays, reviews and conference papers than book-length studies. Such as Feminist Metafiction and Androcentric Reading Strategies: Angela Carter‟s Reconstructed Reader in Nights at the Circus(1998) written by Beth A. Boehm in Critique, Patricia Juliana Smith‘s “The Queen of the Waste Land”: The Endgames of Modernism in Angela Carter‟s Magic Toyshop(2006)published in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Joanne Trevenna‘s Gender as Performance: Questioning the …Butlerification‟ of Angela Carter‟s Fiction(2002)in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Other researchers such as Lorna Sage, she is the editor of a volume of essays Flesh and the Mirror: Essays on the Art of Angela Carter (1994) and the author of Angela Carter (1994). Other Peach Linden‘s Angela Carter (1998),The Fiction of Angela Carter (2001), Angela Carter: A Literary Life (2004), Peter Childs‘s Contemporary Novelists: British Fiction Since 1970 (2005)and Critical Essays on Angela Carter (1998) edited by Tucker Lindsey. And other academic monographs include Lee Alison‘s Angela Carter (1997), Sarah Gamble‘s Angela Carter: Writing from the Front Line (1997) and Angela Carter and the Fairy Tale (2001) editied by Danielle M. Roemer & Critina Bacchilega.1.2.2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The domestic study of Angela Carter is not as prosperous as the studies abroad. it is quiet fall behind neither in quantity nor in quality. The Passion of New Eve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Not until 2005 did Taiwan scholar Yanyun translated her work Wise Children, then The Passion of New Eve in 2009 and Burning Your Boats in 2012. And then Wang Yuping introduced The Company of Wolves. The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is novel mostly center on the fairy tales and the issues of feminism such as androgyny, binary opposition, anti-patriarchy etc. The studies on Angela Carter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the studies on feminism in her works, the studies on demythologizing or deconstructionism, the studies on modernism in her works. And it is generally confined to the research of her other works such as The Magic Toyshop, Heroes and Villains, The Infernal Desire Machines of Doctor Hoffman, Nights at the Circus and Wise Children,which seldom covers The Passion of New Eve.Both the doctoral theses ―Breaking the Magic Spell: From Body to Subject in Angela Carter‘s Rewriting of the Fairy Tale‖(2009) written by Mu Yang, ―Subversiv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and Subjectivity in Angela Carter‘s Fiction‖ (2012) writtenby Zeng Xuemei mak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Carter.The theses ―Research on Carnivalization in Angela Carter‘s Novels‖(2012) written by Zhang Jun and ―Carnivalization in a Feminist World—Research on Nights at The Circ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nival Theory and Feminism‖(2012) written by Chai Yu explores the carnivalesque features in the novel. ―Means to Demythologize: On Intertextuality in Angela Carter‘s Short Stories‖ (2008) written by Lei Li and ―Towards a Harmonious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in Angela Carter‘s Wolf Trilogy‖(2011) written by Tan Na and ―The Gothic in Angela Carter‘s Short Stories‖(2008) written by Hua Li analyze the postmodernism features in Angela Carter‘s works. In ―The Subversion of Gender Identity: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assion of New Eve From the Postmodern Feminist Perspective‖ (2011) written by Jin Yidan and ―From Deconstruct ion to Reconstruction: On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Angela Carter‘s Fictions‖ (2009) written by Mo Fan, the authors analyze how Carter deconstruct convention about both gender and fairy tales.1.3 Angela Carter and Queer TheoryThe Passion of New Eve is Angela Carter‘s seventh novel published in 1977, while most of Angela Carter‘s works were created during her 1960s to 1980s. Queer Theory, at that time, is experiencing the stages of burgeon, development, prosperity and ripeness.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foundation of Queer Theory are derived from feminist criticism and women‘s stud ies, such as gay/lesbian issues. There has been a huge overlap in both research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time. What‘s more, queer theorists are predominantly feminists at its embryonic stage. For Angela Carter sees herself as a feminist writer, in her ―Notes from the Front Line‖, ―I would regard myself as a feminist writer, because I am a feminist everything else‖ (Tucker, 24).As a feminist, Angela Carter has been very deeply influenced by Queer Theory in various ways. Many of her works touch the queer phenomenon such as androgyne,homosexual and transvestites. Of all her novels, The Passion of New Eve is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all these elements. So it is significant to explore the implied modern meanings of The Passion of New E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eer Theory.Chapter 2 Queer TheoryQueer Theory is a post-structuralist critical theory that emerged in the early 1990s out of the fields of women's studies and queer studies.The word ―queer‖ was once used to describe the people who once called themselves gay or lesbian as an insult, but now it has a broader definition and it was proudly claimed as a marker of transgression.The term ―Queer Theory‖ was coined by Italian feminist and fil m theorist Teresa de Lauretis in a conference on lesbian and gay sexualities that she organiz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February 1990. She introduced the phrase later in a special issue Differences: A Journal of Feminist Cultural Studies (vol.3,no.2,1992), entitled ―Queer Theory: Lesbian and Gay Sexualities.‖ In that essay, de Lauretis stated that, ―queer unsettles and questions the genderedness of sexuality.‖ One of de Lauretis‘s motives was to link up the theoretical activities of academics with the activist politics of the gay and lesbian rights group. The other motive was to distinguish the theorists who were questioning the gender ident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and those who were happy with the stable gender identity.According to New Zealand queer writer Annamarie Jagose who wrote in Queer Theory: An Introduction in 1997, ―Queer focuses on mismatches between sex, gender and desire. Unknown to many, queer is in association with more than just gay and lesbian, but also cross-dressing, hermaphroditism, gender ambiguity and gender-corrective surgery‖ (Jagose, 1996: 176). For most, queer used to be a slang for homosexual, only refers to gay and lesbian. While, n owadays, ―queer‖ usually refers to those lesbians, gay men, bisexuals, transgender and other groups whose sexualities are defined against the norm of heterosexuality rather than simply associated with those who are identified as lesbian and gay.The main queer theorists are Annamarie Jagose, Lee Edelman, Michael Warner, David Halperin, Judith Butler, William Pinar, Adrienne Rich and Diana Fuss, they are all largely influenced by the work of feminists or following the works of MichelFoucault. Some of the well-known essays which influenced Queer Theory are Luce Irigaray‘s 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 and Eve Kosofsky Sedgwick‘s From 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 Some of the main queer theorists‘ works are Lee Edelman‘s Homographesis, Michael Warner‘s Homo-Narcissism; or, Heterosexuality, and Judith Butler‘s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etc.2.1. The Modern Background of Queer Theory2.1.1 The Emergence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 main feminist writers who inspired queer theorist are Kenneth Ruthven, Toril Moi, Helene Cixous,, Luce Irigaray and Elaine Showalter etc. Speaking of feminism, it is hard to ignore The Second Sex written by French feminist Simone de Beauvoir in 1949. She explicated the ways in which woman becomes the site of alterity for men—always an Object, never allowed to attain the status of Subject on her own, ―One is not born a woman, but, rather, becomes one.‖The influence of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on Queer Theory are self-evident, in a number of ways, the issues of Queer Theory overlap with those of feminist criticism, such as lesbian feminist criticism. It is one branch of feminist theory and confronts of the same difficulties as heterosexual feminism, such as whether lesbian writing has a historical continuity apart from the writing of women, and whether a female writer should establish her sexual orientation first.One of the main feminists who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Queer Theory is Luce Iragaray. Her critique of Freud is largely of his theories of sexual differences (like the notions of penis envy and the castration complex). Freud perceived that men and women are more or less adequate versions of the same (male) norm, whereas Iragaray hold that men and women are actually different. In her essay ―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1997), she characterizes ―both males and females as essentiall y like their primary genitalia: men, like the phallus, are single (-minded), hard, simple, direct; women, like the two lips of the vulva and their sensations, are multiple, diffuse, soft, indirect‖ (Richter, 2006:1436).Another feminist and also a queer theorist is Helene Cixous. She sets up a series of binary oppositions (active/passive, culture/nature, father/mother). Each pair can be analyzed as a hierarchy in which the former term represents the masculine and positive and the latter the feminine and negative. Cixous suggests that, in each case, the masculine term is forced to ―kill‖ the feminine one. It is a critique of logocentrism and phallogocentrism, having much in common with Jacques Derrida's earlier thought. In h er essay ―The Laugh of the Medusa‖, she supports ―the other bisexuality‖ which is a forerunner of Queer Theory's later contents.While Queer Theory and gender studies become areas of theory that are distinct from feminist criticism and women‘s studies, it would be misleading to ignor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schools. Gender studies became possible as a result of the projects of feminist criticism, and Queer Theory has drawn both energies and insights from feminist thinkers. In their first books, queer theorists such as Luce Iragaray, Helene Cixous, Judith Butler and Eve Kosofsky Sedgwick all defined their work as feminist, and Butler, especially, is still very sensitive to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gender theory and feminism.2.1.2 Michel Foucault and Discourse Space Theory―Discourse‖ is the most imp ortant and complex concept in his theories, and also the basic idea of his studies. In Foucault‘s theory, ―discourse‖ is not just another word for speaking, but a historically situated material practice that produces power relations. In The order of discourse written in 1970, Foucault himself produce a new form of discourse, an ―ungrounded language‖, in which the inclusion/exclusion, inside/outside, opposition of reason and madness would be erased. Foucault writes, ―the production of discourse is controlled, organized, redistributed, by a certain number of procedures whose role is to ward off its powers and dangers‖ (Young, 1981: 48). For Foucault, discourse is a violence that we do to things, or in any case ―a practice that we impose on them‖.Foucault said that the nature of power that operates in our society is repressive,such as the intensity of pleasures, and irregular modes of behavior. It is the discourse power that controls people‘s body and head. Foucault‘s ―power‖ and ―discourse‖ studies employed by a feminist may be concerned with patriarchal shaping of identities, by a queer theorist would be concerned with discourse shape people‘s thought. Foucault also points out that discourse is a ―free game‖, a discourse which is reborn absolutely new and innocent at first, and reappears constantly and ultimately until it is set permanently. This ―free game‖ liberated discourse from the worship to meaning or form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queer theorist to build up their own discourse theory. As Tamsin Spargo s aid, ―Foucault‘s work and life, achievements and demonization, have made him a powerful model for many gays, lesbian and other intellectuals, and his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knowledge, power and sexuality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llectual catalyst of Queer Theory‖(Spargo, 1999:41).2.1.3 Jacques Derrida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LogocentrismDeconstruc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structuralism of 19th century. The word ―deconstruction‖ is derived from Jacques Derrida's work Of Grammatology in 1967. Deconstruc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diverse areas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cluding sociolinguistics, linguistics,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gay and lesbian studies.In all traditional western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deconstruction rests upon the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and it denies the possibility of pure presence and stable meaning. While in logocentrism, every term has its opposition, e.g. speech/writing, mind/body, man/woman, interior/exterior, marginal/central, sensible/intelligible, nature/culture. Derrida points out that in a classical philosophical opposition, we are not coping with 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of a vis-a-vis, on the contrary, we dealing with them with a violent hierarchy. That is, one of the two terms governs the other, or has the upper hand: signified over signifier; intelligible over sensible; speech over writing; activity over passivity, etc.。
西方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_从对立到合作
出了 “支 配 性 男 性 气 质 ” 等 重 要 概 念, 为 突 破性别身份研究的本质主义窠臼 、 从社会建构 主义角度研究两性关系和性别内部关系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工具,为第二波男性研究奠定了理 论基础 。 第二波 男 性 研 究 蓬 勃 发 展 的 同 时, 也 运 动( “men's right ” 见证了保 守 主 义 的“男 权 ”
③ ②
的 “支 理
配性 男 性 气 质 ”( Hegemonic Masculinity ) 4
论 为代表 的 第 二 波 男 性 研 究; 以 及 90 年 代
西方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 从对立到合作
限性和男性气质的多样性开辟了道路,促成了 男性研究成 为 独 立 的 学 科 。 与 70 年 代 的 第 一 波男性研 究 相 呼 应 的 是 男 性 解 放 运 动 ( 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 。 男 性 解 放 运 动 主 张, 男 性被父权体制下的男性性别角色所伤害 。 男性 在其成长过程中为了获得男子气概,必须忍受 格外的孤独 、 痛苦和伤害; 成年后,男性必须 独自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内心痛苦却又不能 轻易表露感情,因此,男性身心健康欠佳,寿 命缩短,感情生活匮乏 。 为此,男性解放运动 尝试建立一种非传统的 、 更加健康和公平的男 性性别角色,所以该运动是亲女性主义和反对 性别歧视的进步运动 。
被纳入性别研究 ( gender studies ) 专 业, 这 样 的学科整合使男性研究借鉴了许多女性主义的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男性研究学者延续了女性主 义对父权制的批评,从男性特权的变化而生发 的各种问题入手,分析导致男性特权丧失和男 性性别角色焦虑的社会机制和价值态度,揭示 父权制度下传统男性性别角色的局限性和危害 性,探索在新的社会 、 历史 、 文化条件下重构 男性气质,改善两性关系和促进性别平等的可 能性 。 从男性研究的生发语境可以看出,它在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受到女性主义的巨大影 响,但由于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立场,男 性研究也同女性主义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 。 考 察男性研究的理论缘起,分析男性研究的学科 内涵,有助于了解男性研究同女性主义的纠结 关系,厘 清 男 性 研 究 借 鉴 女 性 主 义 的 学 理 思 路 。 男性研究同女性主义从对立走向合作的历 程也为建立两性和谐的社会提供了可能实现的 空间 。
建构(更酷儿)和更加兼容的(女性主义)叙事学
2019年第1期学术'睫讹建构(更酷儿)和更加兼容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苏珊・s.兰瑟著胡全生译[摘要]自兰瑟发表《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以来,3()多年过去了,而如何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核心问题至今未有定论。
兰瑟在《建构(更酷儿和)更加兼容的(女性主义)叙事学》中提出了新的见解;如其标题所示,她呼吁以交叉性来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以“更多的”酷儿理论和“更多的”女性主义理论来建构更加兼容的女性主义叙事学。
具体为:(1)叙事本身就是个故事,而这个故事自己不会说,要讲好这个故事,就得把叙事形式当作叙事内容来研究;(2)女性主义和酷儿理论家发现交叉性是个有用的但尚未完全开发的概念,交叉性破除二元对立思维方式;(3)不仅要承认叙事是交叉性的,而且还要承认交叉性就是叙事,将形式模式纳入叙事模式;(4)用女人的、男人的和酷儿的独创性来建构酷儿/女性主义叙事学。
【关键词}叙事;酷儿/女性主义叙事学;交叉性[作者、译者简介]苏珊・S.兰瑟,布兰迪斯大学英文系教授,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02453;胡全生,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40[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9)01-0055-10“听完故事后,我们这儿个围坐在炉火旁的人,都屏住呼吸,不敢出声。
”亨利•詹姆斯用此经典诱惑之笔,开启了《螺丝在拧紧》(“The Turn of the Screw”)的叙述,也开启了这篇小说给叙事解读所提出的大难题。
詹姆斯对故事所蕴含的能量持颇为复杂的心情,这点我们可在文本否认其表面目时有所体味:我们将听一个故事,但是“这故事不令自己说”,至少“不会以字面、粗俗的方式说”叫业皋之意远非琐碎,而在提醒我们,如我的导师大卫•海曼(David Hayman)所说,叙事是不讲故事的艺术。
如果“故事不会自己说”,那么叙事艺术也就绝对地酷儿。
我用这段话来开始这篇文章,目的是想说明,正是在“故事不含自己说……不会以字面、粗俗的方式说”的程总丄,叙事才需要叙事学。
基于酷儿理论分析《恋爱中的女人》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基于酷儿理论分析《恋爱中的女人》徐佳 山东科技大学摘 要:《恋爱中的女人》是D.H.劳伦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过这部作品,其中一个主要的关注点在作品中的两性观上,而本文将依据酷儿理论对其两性观进行分析。
关键词:恋爱中的女人;酷儿理论;两性观[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110-021.《恋爱中的女人》D.H.劳伦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
劳伦斯在作品中探讨的一些问题是性,情绪健康,活力,自发性和本能。
《恋爱中的女人》是他的其中一部代表作,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本书,试图理解劳伦斯关于工业化,性和精神健康的观点。
其中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是两性观,许多人认为劳伦斯已经在这本书中通过对比两对情侣——古德和杰拉德;厄秀拉和铂金表达了他的两性观,一些论文坚持劳伦斯想通过厄秀拉和铂金来表达一种平衡的两性观。
但是同时无法忽视的是铂金和杰拉德在小说中也有明显超越友情的感情流露,虽然他们自己称之为血缘兄弟,但是却无法使人信服。
本文以酷儿理论为基础,探究了被称为劳伦斯代言人的铂金身上的酷儿特质和酷儿属性。
2.酷儿理论作为20世纪晚期形成的一个新理论,酷儿理论关注性(sex),性别(gender)和性向(sexuality),以及围绕在它们周围的话语和社会控制实践。
“‘酷儿’这一概念作为对一个社会群体的指称, 包括了所有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符的人。
酷儿理论就是这些人的理论”。
[1]酷儿理论反对传统的性别二分法,认为它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强调异性恋的表面规范性在程度上的大小取决于抑制和否定同性的欲望和关系。
而其中的代表人物,朱迪斯•巴特勒更是提出了她著名的“性别操演论”,不只肯定性别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更指出性别的操演性。
3.基于酷儿理论分析《恋爱中的女人》3.1解构异性恋酷儿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于传统的异性恋关系的解构,反对同性恋和异性恋这样的二元对立的分类,认为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导致了同性恋是作为异性恋的一个对立面而存在和引起争议,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因为异性恋占据着主流的话语霸权地位,酷儿理论重要成员之一的米歇尔福柯探讨权力与话语,以及相关的权力与身体、主体的关系,贡献出“话语即权力”这一隐喻,而“权力”这种支配性力量管约或者役使着社会实践主体,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同人女视域下的“性别规范”--基于酷儿理论的性别研究
权的对抗 、对性别二 分结构的质疑 、以及对性别 身份稳定性的挑战三个角度来进行 思考。 关键词 :酷儿理 论;同人女 ;耽 美文 学;性 另 l 1 性 念 界 定
( 一 )酷儿理论 。酷儿 理论 是 2 0世 纪 9 O年 代兴 起的 一个性 理论 , 由女权主义者罗丽蒂斯提出 ,酷 儿音译 自 “ q u e e r ”,本意是 古怪 的,也 被用来指人们对同性恋者的贬称 。但是 如今,酷儿 的词 性更偏 中性 ,泛 指_切被传统异性恋意识形态边缘化的人群 。酷儿理论作 为在社会性别 规范方面有越轨倾 向的社会群体的阐述方式 ,其 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面的挑 战:向 自然化的异性恋制度发起的挑战 、向非此 即彼的男女性别 二分结构发起 的挑 战以及对 性别 身份 的高度稳定 性 的传统 观念 发起 的 挑 战。 ( 二 ) 同人 女。 比起 同人 女 ,我们 更 为熟 悉 “ 腐女 ” 这 一 称 谓。 “ 腐女 ”是腐女子的简称 ,其 中的 “ 腐 ”在 日文里有无 可救 药的意 思 , 指 沉溺 于 “ 耽美” 文化的女性人群。“ 耽美” 来源于 日文 ,本 意为 “ 唯 美浪漫” ,后来被 日本漫画界所用 ,引 申为代 指一切美 型的男性 ,以及 男男之间不涉及 繁殖的恋爱感情 。“ 腐女 ”是 同人女 的一部分 ,同人女 不仅指欣 赏耽美文学作 品的女性 ,同时她们还 会 自主地 创作耽 美作品 , 且创作的领 域不 限于 AC G,影视作 品 、文学作 品都会成为她们进行同人 创作的园地。在这里我们 可以借用柏 拉图 的观点来 吐露 同人女 的心声 : 神圣之爱只存在于男人之间 ,只有男子之间的爱情才是情感 的真正贵族 与骑士形式 。 。 介于 同人女这一群体所认 同的偏 离主 流社会意识形 态的性 别规范 , 本文赋予她们 “ 酷儿” 的身份 ,并 试 图通过 同人 女所 创作 和接触 的媒 介文本的特点以及同人女对文本的解读来分析这一酷儿群体 是如何对传 统 的社 会 性 别 规 范 发起 挑 战 的 。 二 、运 用酷 儿 理 论 对 同 人 女 行 为 的解 读 ( 一 ) 同人女对异性 恋霸权 的解构。所 谓的异性 恋霸权 指的是被 意 识形态所认 同的合乎社会规范的异性 恋制度 ,这里 的社会 规范包括 恋情 对象 为异性 ,并且把婚 内的性 关系 和以生 殖为 目的 的性行 为 当作正 常 的 、符合规 范的性关 系 和性行 为。 而在 这里 ,同人女 眼 中的 “ 男男 ” 世 界 则 是 对 于异 性 恋 霸 权 的对 抗 。 在异性恋意识形态之 中,两性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 并不是平 等互 惠的 ,异性 恋制度建立在 阳具逻各斯主义的思维下 ,因此在逻各 斯主义 的二元论 下异性恋 双方必定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在耽 美文化中,对于异 性恋 霸权 的对抗 主要 表现 在两 个方 面 :首 先 ,耽美文化所描 述的是同性——并且这 里仅仅是 指男男 的恋情关 系。 其次 ,最初的耽 美文化所 营造 的是男男之间不涉及性的纯爱 ,是 不以生 殖为 目的的情感 行为。耽 美文化对 于异性恋 霸权 的对抗 是怎样 实现 的? 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给我们提供 启示 。福柯重视语 言的作 用,认 为语言 是人们认知世界 的介 入点 。社 会规 范不是 既定 存在 的 ,而是 约定 俗成 的 ,丁具就是语言。 ( 二 ) 同人 女 对性 别二 分 思 维 的质 疑 。西 方 女 学 主 义 者 将 性 别 分 为 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所 谓 的生理性别 是 由与生俱 来 的生理 结构 决定 的 ,而社会性别是在社会干预下形成 的社会性别规范 ,是 对 生理差异 的 文 化 意 义 的赋 予 。 在耽美文化 中,存在着对 于性 别 的象 征性歼 灭,表现在 两个方 面 : 在最初 的耽美文学 中,产生爱恋 的两 个男 性都是 典 型的 “ 美 型男 子” ,
《酷儿理论》读后感
《酷儿理论》读后感《酷儿理论》是一本关于性别和性取向的学术著作,作者通过对酷儿理论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酷儿理论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酷儿理论的历史和发展,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易于理解。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酷儿理论的历史和发展。
同时,作者也使用了简洁明了的词汇,使得不熟悉酷儿理论的读者也能够轻松理解。
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其次,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全面。
作者从多个角度对酷儿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包括酷儿理论的定义、历史和发展、酷儿理论中的权力、性别和身份等问题。
通过这些研究和分析,作者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建议,例如“酷儿理论是一种反对性别和性取向歧视的理论”,“性别不应该成为限制个人发展的因素”等等。
这些观点和建议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酷儿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作者认为酷儿理论是一种反对性别和性取向歧视的理论,旨在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观点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尊重和理解酷儿理论的思想和行动。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意识到酷儿理论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虽然性别和性取向的平等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性别和性取向歧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同时,这本书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酷儿理论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酷儿理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它不仅是一本关于酷儿理论的学术著作,也是一本关于性别和性取向平等的指导手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酷儿理论的历史和发展,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酷儿和跨性别问题的文学处理
酷儿和跨性别问题的文学处理一、引言跨性别和酷儿(LGBTQ)议题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越来越多文学作品也将这些议题作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将从文学角度出发,探讨酷儿和跨性别问题在文学中的表现及其哲学意义。
二、酷儿题材文学酷儿文学是以同性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主要探讨同性恋群体的身份认同、性取向、性别角色、爱情等问题。
其中代表作品有鲍曼托夫的《送行者》、加缪的《萨特短篇小说集》等。
在这些作品中,同性恋者经常被视为边缘群体,被社会所隔离甚至歧视。
因此,这些文学作品主要探讨这些人的情感需求、认同危机等问题,呈现出一种另类世界观。
此外,酷儿文学还经常探讨跨性别问题,探讨性别与生理生命、精神生命之间的关系。
例如、J. G. Ballard的《超越》展示了一个男性完成了变性手术,成为女性后的人生历程。
三、跨性别主题文学跨性别主题文学则更为专注于性别认同与性别偏好问题,主要涉及跨性别人群的困境、生活经历、社会歧视等问题。
代表作品有Amy Bloom的《变性人也有人疼》、David Ebershoff的《丹麦女孩》等。
在这些作品中,小说旨在揭示跨性别者的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家庭、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影响。
这些文学作品讲述了跨性别主人公从自我认识、碰到歧视、获得接受和改变生命的复杂历程。
此外,跨性别主题文学还探讨了身份认同问题,如Carolyn Wagner的《皮尔森群岛之歌》描绘了跨性别者的一个旅程,旨在让读者意识到她们的同性恋问题和跨性别问题并没有什么不同。
四、酷儿和跨性别文学的哲学意义酷儿和跨性别主题文学的共性在于探讨身份认同、性别构成、社会语境等哲学问题。
在酷儿文学中,同性恋者给出了一种非传统视角,反思了二元论的性别观念,提出了一种更加多元化、开放、包容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观点。
通过探讨“性”和“性别”的问题,酷儿文学挑战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
在跨性别文学中,主要考虑身份认同和自我表现的问题。
跨性别人群的身份认同常常与社会文化观念相遇,对自我认同和社会气氛造成重大影响。
酷儿理论论文翻译
引入酷儿理论和酷儿理论和女权主义之间的关系女权主义酷儿理论起源于1990年代,这个词最早是由特蕾莎德奖得主,一个著名的女权主义在圣克鲁斯。
“古怪”被用于英语来描述一些怪异的或无意义的。
“古怪”的函数可以作为一个名词或动词,形容词,但在每种情况下是对“正常”的定义或正常化。
酷儿理论不是一个单数或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框架,而是一批知识活动的关系性、性别和性欲。
自那以后,它被许多性研究者。
它是由大量的为同性恋者为帮助他们分析和构建他们自己。
理论的焦点很快搬到证明性别少数族群。
它变成了一个大锤反对大男子主义。
这是一个典型的表现的后现代主义在性研究。
第一个重要的酷儿理论是挑战社会“常态”和分界线的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
“常态”是指异性恋霸权和异性恋系统,还包括视图,只有婚姻关系和性繁殖是正常的性行为符合标准。
酷儿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性取向是流动的。
绝对同性恋或异性恋不存在。
只有性行为方面的同性之间,以及环境改变异性性之间的官司。
酷儿理论的二元分类方法,对要么这个或那个的思维方式。
这需要文化和异性恋霸权模型的影响和subversion,至少今天,似乎是最完整的一个。
酷儿理论的第二重要的内容是具有挑战性的,两个结构的男性和女性和具有挑战性的所有严格的分类。
它的主要目标是批评西方批评的主导思想方法,即两种思维方法。
一些思想家把两个的思维方式,认为这是压迫的自由选择的监狱。
第三,酷儿理论也是一个挑战传统的同性恋文化。
酷儿理论和奇怪的政治预示着一个新的性文化。
它是性感,性感和颠覆。
它的目的不仅是要推翻的霸权不同的性爱,但是也颠覆之前的同性恋正统思想。
酷儿理论提供了对欲望的表达方式,它将彻底粉碎性别身份,包括异性恋的身份和同性恋的身份。
酷儿理论质疑到同性恋身份本身,和批评静态身份的概念。
酷儿理论并不认为同性恋身份的事情是有固定的内容,和身份作为分散、地方和改变。
对一些人来说,身份是表演,是由转换创建的互动关系和作用。
第四,酷儿理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酷儿理论与电影
酷儿理论与电影酷儿理论与电影酷儿理论是一种关注性别与性倾向的学术思潮,主张超越传统的男女二元对立观念,认为性别和性倾向是社会构建的。
这一理论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可以为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新的观察角度。
首先,酷儿理论为电影提供了对性别问题的批判性解读。
传统电影往往固化了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强化了男权和异性恋的意识形态。
然而,酷儿理论挑战了这种刻板印象,揭示了性别的多元性和可塑性。
酷儿理论关注性别在社会中的建构,指出性别是一种表演,而非生理因素的决定。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反传统的形象呈现,如女性角色的坚强和男性角色的柔弱。
这种扭转传统角色定位的呈现方式,使观众对性别问题产生反思,从而拓宽了我们对性别的认知。
其次,酷儿理论对于性倾向的研究也为电影创作带来新的灵感。
传统电影中,异性恋的情感和关系往往是主流。
然而,酷儿理论认为性倾向是多元而复杂的,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普遍性。
在电影中,通过对不同性倾向的描绘,可以展现出不同群体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面貌。
例如,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呈现了不同性倾向者的情感与亲密关系,让观众更加了解不同性倾向下的情感纠葛和挣扎。
这种方式的呈现使得电影的魅力更加广泛,不同性倾向的观众都能够在电影中找到共鸣和情感支持。
第三,酷儿理论的视角为电影带来了跨文化和跨性别的视野。
酷儿理论强调性别和性倾向的文化构建,鼓励对不同文化和性别经验的接纳和理解。
在电影中,通过跨文化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能够打破传统文化对性别和性倾向的刻板印象,带来新的观察角度。
例如,欧美电影中出现了多部关于同性恋或跨性别人群的作品,呈现了不同文化中性别与性倾向的多元性。
然而,酷儿理论在电影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酷儿题材的电影往往受到传统观念的抵制和社会压力的影响,面临审查和限制。
其次,由于酷儿题材在社会上的边缘性地位,这类电影往往面临较低的票房和宣传渠道的局限。
最后,酷儿影片在定位上也存在困惑,是否应该作为一种区别于主流电影的独立类型存在,还是应该更多地与其他题材交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酷儿理论\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摘要:酷儿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性和性别的研究的批评理论。
本文介绍了酷儿理论、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的发展及其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者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最后就三者的关系和区别进行了总结讨论。
关键词:酷儿理论性别研究女性主义关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1)04-0042-02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酷儿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性和性别的研究的批评理论。
拉曼·塞尔登(raman selden)把它称之为“一种对于主体,性别与其表现方式之间的关系的激进式反思”。
酷儿理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致力于探讨跟性、性别以及性欲相关领域的问题。
提到酷儿理论,不得不提性别研究;而作为一种相对来说较新的跨学科理论综合的性别研究又是从女性主义研究中所衍生出来了。
众所周知,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浪潮。
概括地说,第一次运动浪潮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主要的诉求是女性在经济上与男性平等,各国妇女积极争取选举权。
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一直持续到70年代后期,主要处理的是女性在工作、薪水、受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妇女的堕胎权以及妇女在家庭或工作中的性别角色。
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在此次浪潮中,女性主义研究的热潮逐渐形成了。
或者说,女性主义研
究实际上就是女性主义运动在学术理论领域方面的延伸。
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又把它称之为后现代女性主义。
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此次思潮主要致力下实现各种不同身份的女性在性别方面的平等:黑人女性、少数民族女性、双性恋女性、同性恋女性、变性的女性、来自于后殖民地区以及社会底层的女性。
也正是在此次运动浪潮当中性别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作为对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的回应,性别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理解。
正如其名所暗示,性别研究主要通过使用性别(gender)这个概念来分析研究各种不同的学科。
在过去,大部分人都把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两者混淆起来使用。
直到20世纪60年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西方女性主义者才对两者作了区分。
1968年,美国知名性科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罗伯特·斯托勒(robertstoller)反驳了佛洛依德提出的人都是双性特质的观点,第一次从理论上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从这个时候开始,社会性别才被理解为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构建下所形成的性别角色、行为以及属性差异,而生理性别指的是人类生理上的从解剖学角度来确定男女的一种生物属性。
从这个观点来看,前者是流动的、易变的并且以社会文化为基础,而后者是固定不变的。
以自然为基础。
很多著名的学者都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
最有名的当属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beauvoir),在她最重要的作品——被
尊称为西方妇女的“圣经”的《第二性》里,她指出“女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成的。
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
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
创造了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
”琼·瓦拉赫·斯科特(joan wallachscott)把社会性别定义为强加在被性别化的身体即某一男性或女性身上的一种社会范畴。
“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而这种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可见的生理性别之间的差异上的。
它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
”1975年,美国女学者盖尔·鲁宾(gale rubin)在她的硕士论文《妇女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中,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该社会将生物的性转化为人类活动的产品的一整套组织安排这些转变的性需求在这套组织安排中得到满足”并认为“社会性别是社会强加在生理性别上的部分。
”在承认了社会性别是由社会建构之后,大部分女性主义学者和酷儿理论学者都把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反抗不平等的有力武器。
我们都知道。
虽然性别研究中的很多争论的焦点是从女性主义研究中汲取灵感的。
然而性别研究却摆脱了女性主义研究的限制。
“性别研究是一个分析性别现象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它有时是对阶级、种族、民族、性别和位置的研究。
”性别研究又可以细分为女性研究、男性研究以及男女同性恋研究。
而酷儿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和男女同性恋研究的一个分支出现的。
顾名思义,男女同性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同性恋的行为,而
酷儿理论扩展了它的含义,扩大了它所包含的人群。
黛安·理查森(diane richardson)详细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酷儿理论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对性别和性的分类的解构和瓦解过程……与此同时,包括酷儿理论学家在内的批评家认为女性主义实践很可能恰恰加强和维护了性和性别的这种两分结构。
特别是,女性主义运动(包括男女同性恋运动)可以看作是社会化过程的一部分。
尽管这类运动把连根拔除这些两分结构作为它们主要的政治目标,然而整个社会化进程却会给它们带来一种错觉,就是认为性和性别的两分结构是稳定不变而统一的存在体。
”根据这个论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尽管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性主义研究、男女同性恋研究和酷儿理论都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它们对性和性别的理论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设想。
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女性主义研究和男女同性恋研究都是局限于某一类特定的群体上的。
广义地说,女性主义研究主要致力于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和均等的机会,而男女同性恋研究主要针对为同性恋谋取平等权利。
酷儿理论超越了这两者的限制,它所关注的不是其中的某一类群体而是所有在性行为和性倾向方面与古统治地位的主流社会规范不符的人。
在现有的社会规范的基础上,男女同性恋研究试图以一种较之以前更为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同性恋行为。
与之相比,酷儿理论却要“搞怪”这些社会规范,也就是说它试图通过清除那些根深蒂固的异性恋偏见来改变现有的社会规范。
让酷儿理论这么“酷”的原因。
不是因为酷儿理论关注的是同性恋,也不是因为酷
儿理论学家们都是男同性恋或者女同性恋者,而是因为它质疑和颠覆了现有的异性恋霸权中的那些可笑的假设。
作者简介:王敏(1981-),女,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大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