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上册《昼夜交替现象》微课程设计方案
昼夜交替科学教案(通用6篇)
昼夜交替科学教案(通用6篇)昼夜交替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同学知道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经受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育同学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试验验证猜想的技能。
3、培育同学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技能。
4、培育同学尊敬事实、实事求是,仔细严谨的科学立场和合乎规律的推理技能。
教学预备1.多媒体课件。
〔关于太阳东升西落,日月星辰活动的课件〕2.地球仪,大头针,电筒。
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课件出示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
2.问:同学看到什么?有什么问题?3.收集归纳同学形成的问题。
二、推想假设1.为什么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白天和夜晚会不断交替呢?2.同学依据已月的知识作出假设。
3.师收集同学的假设。
三、模拟试验1.师出示试验器材,让同学明白其作用。
2.同学做模拟试验并记录所观测到的试验现象。
四、进一步推想1.在同学们猜想中你认为涌现“昼夜交替”现象,哪种可能性最大。
2.同学推想,沟通。
五、阅读资料同学阅读资料分析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缘由。
六、沟通汇报七、课外延伸1.课后了解哥白尼的故事,并把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发与同学沟通。
2.了解更多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
昼夜交替科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试验;2、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的成因。
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进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缘由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试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预备:老师——有关光的教学碟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或者手电筒〕,地球仪分组——手电筒,小地球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演示昼夜交替情景。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2、昼夜改变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哪些感爱好的问题?3、同学争论沟通。
小学科学2《昼夜交替现象》(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2《昼夜交替现象》(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昼夜交替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2. 能够解释和描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3. 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理解其与昼夜交替现象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辅材料,投影仪,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橡皮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引出昼夜交替现象,激发学生对该现象和相关知识的兴趣。
2. 探索(15分钟)教师呈现地球仪或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明暗部分。
同时提问学生: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夜晚会有星星和月亮出现?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齐全注意学生的解释和观点,记录大家的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3.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或多媒体资源,给学生展示和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和原理。
重点强调地球自转一次需要24小时,公转一周需要365天。
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描绘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轨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实验与观察(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用水果等作为地球模型,学生扮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色,模拟地球的运动。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光源(如灯光)在不同角度照射模型地球时,明暗部分的变化。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与前面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帮助他们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5. 深化拓展(2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以下问题:为什么南北半球的昼夜时间不同?为什么夏季白天时间长,冬季白天时间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平面图,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让学生理解这些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并回顾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为什么有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运动?它们与昼夜交替有什么关系?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还学会了解释和描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2《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2《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节内容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也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昼夜交替的深层次原因,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现象,并知道其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昼夜交替的原因。
2.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昼夜交替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2.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昼夜交替的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理解。
4.讲授法: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讲解和展示。
2.准备模拟昼夜交替的实验材料,如灯笼、黑布等。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昼夜交替现象,并提问:“你们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吗?”2.呈现(10分钟)讲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如地球自转等,并展示相关的实验结果。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昼夜交替的过程。
4.巩固(5分钟)提问学生:“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如何利用这一现象?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影响。
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微课程设计方案精品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微课程设计方案微课程信息主题名称昼夜交替现象选题意图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思考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后面教学内容呈现的起点。
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需要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而六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空间想象能力。
部分学生原先对昼夜交替现象有初步的了解,但都不能提出它们的成因证据。
本课中,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有很多种运动方式都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
但学生可以从中明白,要找出合理的解释,必须要寻找更多的证据,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亲历这样的科学探究过程,产生了深刻的科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实际意义,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内容来源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适用对象小学科学六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
(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
(3)积极讨论,发表有根据的解释。
认识到同一现象,可有多种可能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解释。
单位名称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贴纸、小组记录表、计算机、录像机教学用途■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本微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并模仿视频实地寻找相关材料与工具,自行开展实验,为课堂探究与研讨提供证据。
同时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科学小实验、小探究的习惯。
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制作方式■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预计时间(不超过10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昼夜交替的现象,以及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观察和实验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昼夜交替的原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天文概念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内在联系可能还不是非常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昼夜交替的现象。
2.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昼夜交替的原因。
2.地球自转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如地球仪、手电筒等。
2.准备相关的课件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介绍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仪和手电筒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昼夜交替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转动地球仪,观察昼夜交替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昼夜交替的原因,以及地球自转的作用。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地球自转,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昼夜交替。
例如,地球公转、月球的影响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地球自转的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昼夜交替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昼夜交替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他们可能已经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具体的昼夜交替原因和地球自转的细节,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验等途径,深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昼夜交替原因的理解。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实际天空,引导学生发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2.实验法:通过地球仪的旋转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过程。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过程。
2.PPT:用于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
3.黑板:用于板书教学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球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自转吗?地球自转产生了什么现象?”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的过程,以及昼夜交替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地球仪旋转实验,观察并记录昼夜交替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有什么意义?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2《昼夜交替现象》(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2《昼夜交替现象》(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学目标:1. 理解昼夜交替的概念,认识太阳的作用及地球自转的规律;2. 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及规律;3.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规律;4.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昼夜交替的概念及形成规律;2. 太阳的地位及地球自转的规律。
教学难点:1. 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规律;2. 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昼夜交替”这一现象,让学生思考是天空在转动还是地球在转动。
然后,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太阳、地球和自己的位置,以及太阳的光线照到的范围。
2. 学习环节:(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验和讨论,了解太阳的重要作用及地球自转的规律。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地球仪,进一步理解地球自转的规律。
(3)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地球的自转轴,并用图像让学生理解自转轴倾斜和公转的概念。
(4)通过观察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变化,让学生自己发现昼夜交替的规律。
(5)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验证仪器的制作方法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规律。
3. 总结环节: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昼夜交替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扩展:1. 打开夜晚的天空,观察星星的颜色和相对位置变化。
2. 利用台式球床观察和模拟天体运动,进一步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规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昼夜交替现象的概念和形成规律,同时对太阳和地球的作用和运动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仪器,进一步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教学扩展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究和实践,加深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新版)6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新版)6一. 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本课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借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内在联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昼夜交替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能用地理语言描述昼夜交替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昼夜交替现象。
2.难点: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模型教学法:利用地球仪等教具,直观地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过程。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地球自转的动画、昼夜交替的图片等。
2.教学道具:准备地球仪等教具,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3.教学资源:收集与昼夜交替相关的资料,以便进行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自转现象。
提问:地球自转是什么?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2.呈现(10分钟)展示昼夜交替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昼夜交替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以及这一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探索科学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能够观察现象,并用简单的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但对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加深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2.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2.难点: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了解昼夜交替。
2.实验法:通过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昼夜交替。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地球自转模拟实验器材。
2.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吗?”让学生思考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自转模拟实验,呈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记录观察结果。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自转运动,并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从而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并能够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难点: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从而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地球自转的动画、昼夜交替的图片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球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球自转的动画,展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用地球自转的动画来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
讨论结束后,每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和巩固,让学生深刻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昼夜交替现象》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昼夜交替现象的定义。
2.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3. 昼夜交替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2. 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的产生原因。
2. 运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昼夜交替现象。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展示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示意图,讲解昼夜交替的原理。
3. 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昼夜交替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作息时间、农业生产等。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强调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6.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
8.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关系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自转示意图,昼夜交替现象的视频资料。
2. 教学道具:地球仪,模型地球。
3. 练习题库: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2. 第3-4课时:分析生活实例,理解昼夜交替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昼夜交替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昼夜交替现象》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
本课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由此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从而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和表现形式;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昼夜交替现象;4. 能够观察和记录昼夜交替现象;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知识,但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还不够清楚。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张地球自转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地球在做什么运动?”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讲授新知1. 教师出示一张地球公转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地球在做什么运动?”2. 讲解地球的公转运动,引导学生理解公转的概念和规律。
例子:教师可以用一个小球代表地球,让学生围着小球转圈,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
3. 讲解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的原理。
例子:教师可以用手指代表太阳,让学生围着地球的小球转圈,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并观察小球上的部分区域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区域则被太阳遮挡,从而引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 讲解昼夜交替现象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的规律和时间。
例子:教师可以用一个钟表代表一天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每个时间点的昼夜状态,从而理解昼夜交替的规律和时间。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微课程设计方案-5页精选文档
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要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出发。用问题引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深入探究活动。在谈话中确定研究课题,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大胆设想,提出解释。
老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呢?我们可以大胆的提出各种假设。考虑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可以提出以下的四种假设。(课件出示)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微课程设计方案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昼夜交替现象
选题意图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思考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后面教学内容呈现的起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需要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而六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空间想象能力。部分学生原先对昼夜交替现象有初步的了解,但都不能提出它们的成因证据。本课中,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有很多种运动方式都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可以从中明白,要找出合理的解释,必须要寻找更多的证据,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亲历这样的科学探究过程,产生了深刻的科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实际意义,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内容来源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
适用对象
小学科学六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
(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新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新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
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昼夜交替的现象,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以及地球自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活动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对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影响缺乏深入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2.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2.地球自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思考法: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实践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现象。
2.PPT: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
3.实践活动材料:如地球模型、彩纸等,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昼夜交替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昼夜交替现象。
如:制作地球模型,模拟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过程;或者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教案(2021新版)4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教案(2021新版)4一. 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昼夜交替的原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具体表现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图片或视频。
2.准备一些生活中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自转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自转是什么吗?昼夜交替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昼夜交替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请各小组代表分享各自的操作过程和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展示一些与昼夜交替现象相关的案例,如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昼夜交替现象》优质教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2.2的内容。
《地球的运动》单元,要求学生抛弃书本上的知识,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然后在后续课文中不断寻找地球运动的证据,并认识地球运动带来的各种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课试图让学生对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做出推测性的解释,即提出假说→建立模型→模拟实验验证模型,再由模型引领整个单元的学习。
通过对我校五年级174位学生课前的调查发现,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知道地球的形状:球体(球形)以及地球是在运动的:地球自转、公转。
其中有认为是地球自转产生50人,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的54人,地球绕太阳转的23人,认为和月球有关的15人,其他原因22人,什么都不知道10人。
本课的教学设想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充分了解已有知识经验。
通过课前调查打开课堂,充分了解学生前概念,找准学习起点。
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将具有相似认知的学生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
二是强化科学思维的培养。
在动手之前先动脑,模拟实验前讨论地球、太阳怎么运动,会产生的现象,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聚焦到探究地球、太阳的运动方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借助模拟实验,验证自己小组的假说,凸显在思维基础上的科学实践。
本课不要求学生立刻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一步步排除不合理的假说,留下昼夜交替现象的最大可能性。
本课教材中设计了三个部分内容:昼夜交替的假说、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笔者依据学情特点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原先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通过书籍、电视等渠道获取的,知识是不稳固的,或者说是书面的形式,是以零碎的形式存在的,不能和他原有的知识进行有序地建构,所以还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
基于此,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困惑不解的,需要较系统的梳理。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微课程设计方案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老师叙述:同学们,我们知道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我们把白天称为昼,把晚上称为夜。昼与夜交替出现,并且是24小时一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本课没有给出明显的结论,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要结构完美,步骤紧凑,一环紧扣一环,由易到难,衔接自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学中让学生较全面地从本质上认识事物,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方法,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喜悦与乐趣,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
第四种:地球自转。第一次,地球顺时针转动一圈。第二次,地球逆时针转动一圈。尽管地球仪转动的方向不一样,但我们都看到了一次昼夜交替的现象。看看我们记录的情况。根据我们的已有知识,这种解释似乎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这种解释成立,地球上就不会出现四季之分。(出示实验记录表)
学生:进行实验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思考提出各种解释。
老师通过问题设立情景,让学生确定思维的定向,初步认知,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用法,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冲动。培养学生的归纳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产生想知想问的欲望。
3.开拓思维,动手实验。
(1)老师:这些解释都合理吗?我们可以用实验帮助我们验证、分析。我们难以直接用太阳和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做实验,可以选择与它们相似的模型或其他物体来代替进行实验。我们把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模拟实验。太阳会发光,我们可以用手电筒、蜡烛以及电灯等会发光的物体来代替太阳。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可以用地球仪或其他的球体模拟地球。
《昼夜交替现象》教案2021-2022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4.昼夜交替的实际应用:介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昼夜交替的规律,如农业、渔业等。
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认识地球运动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举例:介绍人们如何根据昼夜交替安排作息时间、工作计划等,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昼夜交替现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以及随之而来的昼夜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昼夜交替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昼夜交替现象》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模拟等方法,探索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思维习惯。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球宇宙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4.科学责任:让学生了解昼夜交替在生物、农业等领域的作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科学技术与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的探究,往往就探究而探究,动手研究前缺乏思考,缺乏对动手目的的思考。教师在动手实验前提问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2)让学生拓宽思维,得到综合的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3)让学生有准备地去探究,才能让教学效果更突出。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身感悟模拟实验的奇妙和魅力。学生都会惊讶,模拟实验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发型科学的魅力。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激发思维,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要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出发。用问题引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深入探究活动。在谈话中确定研究课题,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大胆设想,提出解释。
老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呢?我们可以大胆的提出各种假设。考虑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可以提出以下的四种假设。(课件出示)
(2)老师:实验完毕后我们可以用画简图的方法来做记录实验过程。提出实验中应该注意问题。(出示实验要求)
学生:思考画示意图的方法。认识实验的注意事项。
(3)老师:现在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第一种: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当太阳顺时针绕地球转动一圈,我们看到了一次昼夜交替的现象。当逆时针转动一圈。同样出现了一次昼夜交替的现象。实验完毕后我们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根据我们的已有知识,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似乎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这种解释成立,地球上需要一千多个小时才出现一次昼夜交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微课程设计方案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昼夜交替现象
选题意图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思考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后面教学内容呈现的起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需要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而六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空间想象能力。部分学生原先对昼夜交替现象有初步的了解,但都不能提出它们的成因证据。本课中,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有很多种运动方式都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可以从中明白,要找出合理的解释,必须要寻找更多的证据,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亲历这样的科学探究过程,产生了深刻的科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实际意义,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4.整理收获,培养兴趣。
老师:同学们,根据我们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地球自转,同时围着太阳公转。可是现在的实验结果和我们的已有知识产生了冲突。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四种猜测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但是我们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和方向怎么样?要找到正确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新的证据和实验证明。因此在本单元以后的几个课时,我们会进一步探究,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解释。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老师叙述:同学们,我们知道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我们把白天称为昼,把晚上称为夜。昼与夜交替出现,并且是24小时一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贴纸、小组记录表、计算机、录像机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本微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并模仿视频实地寻找相关材料与工具,自行开展实验,为课堂探究与研讨提供证据。同时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科学小实验、小探究的习惯。
学生:思考提出各种解释。
老师通过问题设立情景,让学生确定思维的定向,初步认知,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用法,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冲动。培养学生的归纳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产生想知想问的欲望。
3.开拓思维,动手实验。
(1)老师:这些解释都合理吗?我们可以用实验帮助我们验证、分析。我们难以直接用太阳和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做实验,可以选择与它们相似的模型或其他物体来代替进行实验。我们把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模拟实验。太阳会发光,我们可以用手电筒、蜡烛以及电灯等会发光的物体来代替太阳。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可以用地球仪或其他的球体模拟地球。
内容来源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
适用对象
小学科学 六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
(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
(3)积极讨论,发表有根据的解释。认识到同一现象,可有多种可能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解释。
第四种:地球自转。第一次,地球顺时针转动一圈。第二次,地球逆时针转动一圈。尽管地球仪转动的方向不一样,但我们都看到了一次昼夜交替的现象。看看我们记录的情况。根据我们的已有知识,这种解释似乎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这种解释成立,地球上就不会出现四季之分。(出示实验记录表)
学生:进行实验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种: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注意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的过程要保持自身不动。转动一圈出现了一次昼夜交替的现象。看看我们记录的情况。根据我们的已有知识,这种解释似乎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这种解释成立,地球上出现一次昼夜交替现象需要一年。(出示实验记录表)
第三种: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当地球自转四次,围绕太阳转动一圈,出现了四次昼夜交替的现象。但当地球自转多次,围绕太阳转动一圈,出现了多次昼夜交替的现象。看看我们记录的情况。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这种解释似乎是成立的。但是地球到底自转了多少圈,自转的速度怎么样?我们根据实验情况无法说清楚。(出示实验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