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生产技术项目4-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ppt课件
培养料含水量在53-67%链孢霉生长迅速,特别是棉塞受潮时,能透 过棉塞迅速伸入瓶内,并在棉塞上形成厚厚粉红色的霉层。链孢霉在 pH5-7.5生长最快。
一、食用菌病害
(二)食用菌常见病害 7、酵母霉
渣状。
二、食用菌虫害
(三)瘿蚊
• 瘿蚊成虫可直接飞入防范不严的培养室,其卵、蛹、幼虫及其 休眠体主要通过培养料带入。成虫不直接危害,但能成为病原 菌、螨类等病虫的传播媒介。
• 瘿蚊以幼虫危害为主,其个体小,肉眼较难看清,当幼虫大量 繁殖群聚抱成球状,或成团成堆,呈橘红色番茄酱样出现在培 养料上时,才很明显。幼龄幼虫主要取食菌丝,取食时先用头 部去捣烂菌丝,再食其汁液,受害菌丝断裂衰退后,变色或腐 烂。
(二)食用菌常见病害 9、放线菌 1 为害情况及症状
放线菌发生时在瓶壁上出现白色粉状斑点,有的会大量吐水;有的 会形成干燥发亮的膜状组织;有的会交织产生类似子实体的结构, 多数种会产生土腥味。 2 形态特征
(3)发病规律 放线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主要分布在土壤中,尤其是在中性、碱 性或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最多。此外,在稻草、粪肥等也都有分 布。初次侵染是通过空气传播孢子,再次侵染是用于做培养料的原 材料。
二、食用菌虫害
(二)菇蚊
• 菇蚊的卵、幼虫、蛹主要随培养料侵入,成虫则直接飞入培养 场所产卵繁殖。
• 成虫对菌种不直接造成危害,但能携带病原菌。幼虫若较早地 随培养料侵入,则以取食培养料和菌丝为主,从而影响菌种定 植蔓延,造成发菌困难。轻度危害时,因虫体小,隐蔽性较大, 往往不易发现。严重时菌丝被吃尽,培养料变松、下陷,呈碎
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尤其是高温潮湿条件下,再次侵染更为频繁。 • 发生条件:制作菌种的培养料主要是木屑、棉籽壳等,如灭菌不彻底极易受木霉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全套课件
案例二
某食用菌种植户在防治过程中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食 用菌的食品安全,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经验教训总结
01
02
03
04
经验一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 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需
防治意义与重要性
防治意义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 生和危害,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重要性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病虫害的防治已成为食用菌生 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提 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持。
常见虫害识别
蠓虫
蛞蝓
以藻类、真菌等为食,对食用菌生长 有较大影响。
以藻类、真菌等为食,对食用菌生长 有较大影响。
螨虫
以藻类、真菌等为食,对食用菌生长 有较大影响。
诊断方法与技巧
观察症状
注意观察食用菌的生长 情况,包括菌丝体、子
实体等部位的变化。
显微镜检查
使用显微镜检查菌体表 面或培养基中的病原微
政策法规对行业影响分析
1 2 3
政策支持
政府将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技术 创新和产业升级,为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提供有力 保障。
法规监管
加强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管 ,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量,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 健康。
市场引导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推动食用 菌产业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产 业整体竞争力和附加值。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药剂选择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药剂选择食用菌类栽培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活动,它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菌类的健康生长和产量,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药剂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如何选择适合的病虫害防治药剂。
一、常见的食用菌类病虫害及其危害在食用菌类的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以及病毒性病害。
这些病害会导致菌类的生长异常、产量下降,甚至全部丧失。
1.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食用菌类栽培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菌核菌病、菌核腐烂病等,这些病害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会导致菌核的变形、发霉,严重影响菌类的质量。
2.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对于食用菌类的栽培同样具有较大的危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软腐病、炭疽病等,这些病害会引起菌类的叶片发黄、变软、腐烂等,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3.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一类常见且难以控制的病害。
病毒性病害会导致菌类的叶片变黄、呈现迹象性纹理,并严重影响菌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二、病虫害防治药剂选择的原则在选择病虫害防治药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选择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 高效性原则:选择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应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3. 持久性原则:选择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应具有较长的持久性,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挥防治效果。
4. 环境友好原则:选择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应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三、常用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常用的病虫害防治药剂主要有化学合成农药和生物农药两种类型。
1. 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是一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药剂。
常用的化学合成农药有氯氰菊酯、三唑磷、吡虫啉等。
这些农药具有防治效果快、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剂量,以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相对环境友好的病虫害防治药剂。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学方法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学方法食用菌类栽培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而在这个过程中,病虫害却是制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势在必行。
综合运用生物学方法,在食用菌类的栽培中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生物防治1. 天敌利用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蛞蝓等。
可以引入益虫如瓢虫、捕蝇草等,通过它们捕食病虫害以达到防治效果。
同时,还可以利用佛手瓜来吸引蛞蝓,通过手动收集或使用陷阱来控制其数量。
2. 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杀虫杀菌能力的微生物进行防治,如白僵菌、绿僵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喷洒或施加在土壤中,与病虫害接触后起到控制的作用。
二、生态调控1. 种植环境调控合理调控种植环境是一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可以通过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利用适当的通风,及时排除湿气,可以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2. 种植结构调控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也是一种重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避免连作和单一种植,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三、化学控制虽然我们提倡使用生物学方法来防治病虫害,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适量的运用化学控制手段。
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应该遵循安全、环保、低剂量的原则,尽量减少在食用菌类栽培中使用农药的数量和频率,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利用生物学方法、生态调控和适度的化学控制,是食用菌类栽培中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
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措施,确保防治效果和环境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相信我们能够不断提高防治水平,促进食用菌类栽培产业的健康发展。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引起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
病害有两类,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
危害食用菌的害虫一般有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
一、竞争性杂菌与防治(一)制种期杂茵1、常见杂菌(1)链孢霉:也叫好食脉胞霉,孢子橙红色或粉红色,也叫红色链胞霉,属中高温型好气性真菌,条件适宜时,生长极快,传播迅速,在以木屑、棉籽壳等作培养基栽培的菌类中常发生。
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与空间,常生长于袋口棉塞及菌袋表面,菌丝可在纵深发展,待菌丝长满袋后,自然消失,对出菇影响不大,但如与木霉交叉感染,则危害极大。
(2)曲霉:主要有三种,黄曲霉、黑曲霉、灰曲霉。
菌落形状中间黄绿色,周围一圈白色,属中高温型25—30°C,喜湿度大,微酸性环境,菌丝生长良好时,可将其覆盖,对出菇影响不大,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
(3)青霉与拟青霉:菌落颜色较青较蓝,周围白色,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性比曲霉大。
(4)毛霉、根霉:菌丝象烂棉絮,根霉会产生假根,是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的表征,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
(5)木霉:产生绿色孢子,菌落呈绿色也叫绿色木霉,能分泌霉,起破坏作用,并产生孢外毒素,常造成烂筒,危害极大。
(6)细菌类:培养料有有机物腐烂的腥臭味,大多为细菌性污染。
2、杂菌发生的原因杂菌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袋口扎不紧,灭菌不彻底,培养料不新鲜或湿度偏高,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搬运过程中松袋或刺破菌袋,培养环境消毒不彻底,环境中杂菌孢子浓度大,初侵染源丰富,管理时喷水量过大,空气湿度大,环境通风不良,温度偏高等都是引起杂菌发生的主要原因。
细菌发生原因主要是灭菌不彻底。
3、杂菌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食用菌是一种保健食品,因其生产周期短,许多食用菌栽培也不脱袋,它们既不宜下药,也不宜下一般农药,并且作用效果也不大,因而,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主要在于防。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作者:袁学军陈光宙李艳丽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03期摘要介绍了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提高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发生规律;危害特点;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435.6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61-02食用菌的病虫害类型多、基数大、发展特别迅速,一旦发生病虫害,特别是病害,往往比较难治,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因此,病虫害预防是食用菌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1]。
1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一是种类多。
食用菌的主要病害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细菌在高温高湿、低温高湿、菇棚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极易导致病害发生。
常见的真菌主要包括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它们污染菌种、培养料,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有的真菌还能分泌毒素,引起人和动物中毒。
如子实体在分化前感染则影响分化,形成畸形。
主要通过空气、覆土、菇蝇、线虫和人为传播。
二是培养基为病虫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含有麦麸、米糠、豆饼粉、棉籽壳等腐熟潮湿的基质适于霉菌等杂菌的生长,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只有根霉生长速度的1/30、木霉的1/20。
未经灭菌和熟化的培养基质,曲霉不能侵染,一旦灭菌熟化后,曲霉菌丝能很快繁殖。
接种面被杂菌侵染后,菌种失去营养源而无法生长,导致接种失败;腐熟的培养基散发出的特有的气味,能吸引昆虫成虫在料内产卵,并在食源丰富的情况下,在30~40 d后暴发成灾。
三是食用菌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也适于病虫的繁殖。
绝大多数种类的食用菌发菌时的温度为25~28 ℃,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在15~25 ℃,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5%~90%,培养基内水分在60%~65%,这样的环境也适合病虫生活的条件,病虫繁殖和为害的速度也达到最大值,增加了繁殖代数,消除了冬眠期和越夏期。
第十五章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如有污染即刻弃除;
• 控制菌种试管棉塞受潮,菌瓶、菌袋搬运过程中
避免破损,严防污染;
• 生长期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通风,避免高
温高湿
• 要及时清除污染的培养料,用0.2%多菌灵或克霉
灵、3-5%石灰水喷施被感染部位,也可以在患处撒
石灰粉覆盖,要把污染的料运往远离菇房处深层埋
掉。
.
11
曲霉类:病害称为黄霉病、黑霉病
污染原因:雨季,接种室接种箱内黑根霉孢子密度 增加,消毒不彻底所致。
防治:严格无菌操作,生料栽培必须采用无霉 变的料,环境要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
17
毛霉:又叫黑霉、长毛菌,病害称为黑霉病、黑面包 霉病
广泛分布在土壤、空气、粪便、陈旧稻草及 堆 肥上,孢子通过空气和水滴传播。
菌丝白色,生长迅速,呈现散生小黑点。
.
4
一、竞争性杂菌
特点 ➢ 主要是侵染培养料,不直接 侵染菌丝体及子实体,间接破坏。 ➢ 外部形态和药物反应上与食 用菌类似,防治难。
危害
➢ 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养料、氧气 ➢ 改变培养料pH,分泌毒素 ➢ 导致烂料、菌丝萎缩、子实体变 色、畸形、甚至腐烂。
主要种类
非丝状杂菌 酸等
丝状杂菌
细菌
使培养料变粘、臭、
.
21
酵母菌
• 为单细胞真核微生物,菌落表面润湿、粘滑, 多呈乳白色,少数为红色。常见种有酵母菌, 红酵母菌,橙色红酵母菌等。
• 多发生于培养料水分大、高温情况下,引起培 养料发酵变质,散发出酒酸气味。
• 污染原因:灭菌不彻底。
• 防治:保证菌种纯正、无污染,培养料进行堆 积发酵处理,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出现症状时 喷洒2%石灰水,并保持菇房通风干燥。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与需注意事项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与需注意事项
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但产品的农药残留量、硝酸盐含量和其他有害物质含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今天我们谈谈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原则
1、对症用药
在食用菌生产中,无论是拌料、堆料或菇房防治,严禁选用剧毒、残留期长的有机脲、有机磷等药剂。
杀菌剂:40%二氯异氰尿酸钠,拌料,对防治木霉有效;60%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对防治菇房霉菌效果不错;50%苯菌灵水剂,拌料,对防治香菇、金针菇、滑菇的木霉效果很好。
杀虫剂:80%杀螟硫磷乳剂,在成虫生长初期或产卵期喷洒,对
防治天牛类害虫有效;23.5%除虫脲水剂,在盖土时,截止到收获前
三周喷洒在土壤表面,对防治蘑菇菇蚊有效。
2、适宜的浓度
在使用农药时,必须使用合理的浓度,一般播种前堆料及菇房物料消毒用药范围和浓度相对大一些,播种后及出菇之前用药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子实体阶段浓度要低一些。
3、菇期禁用农药
注重菇前预防,并为食用菌生产创造优良的环境,增强本身抗病能力。
必须用药时,要选在出菇前或将菇采尽后使用。
因为食用菌栽培周期短,药物容易残留而引起食物中毒,进而对产品流通与消费产生严重影响,切切不可忽视。
二、食用菌病虫害的注意事项
1、要把预防放在首位
食用菌栽培中,预防的效果远远优于只治不防。
2、强调生物防治
常见的有链霉素、玫瑰链霉素、金霉素等,它们分别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红银耳病、细菌性腐烂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又如中生菌素、宁南霉素等,在生产平菇时可用于抑制影响平菇生长的3种杂菌菌丝,作用显著。
黑木耳病虫害防治
黑木耳病虫害防治黑木耳(又称云耳、银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然而,在黑木耳的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木耳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害防治1. 炭疽病炭疽病是黑木耳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黑木耳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并形成凹陷,最终会导致黑木耳腐烂。
为了防治黑木耳的炭疽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种植环境的卫生,及时清理堆积物和杂草,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使用健康的种子和培养基,避免使用带有病原体的种子。
•注意黑木耳的生长密度,适当增加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采用可靠的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或使用合适的消毒药物,对种植环境进行消毒,杀死病原体。
2. 黑斑病黑斑病是黑木耳的另一种常见病害,其特征为木耳体表出现黑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木耳畸形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黑斑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注意灌溉水的质量,避免使用污水或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灌溉水。
•使用优质的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有助于提高黑木耳的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黑木耳的生长状况,发现病斑及时剔除,避免病菌扩散。
•注意黑木耳的生长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菌繁殖的机会。
3. 褐斑病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黑木耳的菌丝体和子实体。
其症状包括黑木耳表面出现褐色斑点和条纹,严重时会导致木耳腐烂。
为了控制黑木耳的褐斑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选择健康的黑木耳种子,避免使用带有病原菌的种子。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黑木耳受到过度湿润或湿度不足的环境影响。
•定期检查黑木耳的生长情况,及时剔除受到褐斑病侵害的部分,防止病菌传播。
•增加种植地的排水能力,避免积水,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虫害防治1. 木耳虫木耳虫是黑木耳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主要以黑木耳的菌丝为食,严重侵害黑木耳的生长。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PPT
根据致病原因,食用菌病虫害可分为真菌性病虫害、细菌性 病虫害、病毒性病虫害和线虫性病虫害。
病虫害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1 2
产量下降
病虫害会导致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受阻,出菇 量减少,从而降低产量。
品质降低
病虫害会导致食用菌的形状、色泽、口感等品 质下降,影响市场价值。
3
传播速度快
病虫害可以通过空气、水、土壤等多种途径传 播,一旦发生,难以控制。
发展新型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寄生性天敌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 质量安全水平。
物理防治
利用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物理方法如色诱、光诱等来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 点。
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农业措施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
虫害症状
菌蚊
螨虫
菌蚊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幼虫在培养 料中孵化并啃食菌丝,成虫则吸食菌菇的汁 液。
螨虫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大量繁殖在 菌菇表面,吸取菌菇的汁液。
蛞蝓
线虫
蛞蝓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爬行在菌菇 表面,啃食菌菇的肉质部分。
线虫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虫害,寄生在菌菇 内部,吸取菌菇的汁液。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保障食用安全
01
病虫害的防治是保障食用菌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食
品污染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提高产量和质量
02
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增加
种植效益。
维护生态平衡
03
病虫害的防治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02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及其症状
11章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用菌的主要病害 食用菌的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 竞争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 一、真菌性病害 1.褐腐病 褐腐病又叫白腐病、湿泡病,由疣孢霉菌引起。 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疣孢霉属。 菌丝白色分枝,形成的分生孢子梗短,其上产生 薄壁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1) 病害特征 在子实体分化前侵染,形成硬皮马勃状的不规则
第十一章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经常受到病虫害及竞争性杂菌 的危害,其中大部分病虫害和杂菌又多为真菌类型,而 它们在营养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方面与食用菌有许多相 似之处。
食用菌的栽培场地通常温暖多湿,营养丰富,阳 光少,为病虫害、杂菌孽生创造有利条件。病虫害的发 生,轻者造成食用菌减产,重者绝收。
根据杂菌和食用菌生长对温度要求不同加以控制。青霉、 木霉、根霉等杂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
而平菇等食用菌仅为25℃左右,而食用菌的最低 生长温度又比杂菌低,可以在10℃左右生长,而杂菌却 难生长。
所以,利用低温播种,在低温下待食用菌长满培 养料后,到温度升高时,食用菌菌丝已占优势,利用此 法可以抑制某些杂菌污染。
5. 曲霉菌
曲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曲霉属。菌 丝初期白色,之后产生黑色分生孢子的为黑曲霉,产生 黄绿色分生孢子的为黄曲霉。
分生孢子梗下端产生足细胞,顶端产生圆形或椭圆 形顶囊,上部辐射状排列小梗,产生分生孢子,危害各 种食用菌。
6.链孢霉
链孢霉属于子囊菌亚门,丝孢目,从梗孢科。菌 丝白色、绒毛状,后期呈金黄色或桔红色,分生孢子卵 圆形或柠檬形。
组织块,上面覆盖白色绒毛状菌丝,之后该菌丝逐渐 变成暗褐色,常从侵染处渗出褐色液滴。
做好四方面预防,清除食用菌病虫害
做好四方面预防,清除食用菌病虫害
食用菌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味而营养价值较好的菜肴,在农村也广泛种植,也是农民创收的来源,但食用菌栽培中会遇到病虫害,不做好防治就会影响食用菌的质量产品,进而影响收入。
做好下面四点能有效防治食用菌病虫害。
1、换茬、轮作、切断病虫食源。
对于发生过严重病害或虫害的栽培房,不应连续种植相同的品种,以防相同病虫爆发、难以控制。
2、选用抗病性强、生活力强、高纯度菌种,引进优良菌种时选择适宜季节温度出菇的品种,这样才能消除或减少病虫害侵染的机会,安全发菌顺利出菇。
3、保持制种场所环境清洁、干燥。
提高菌种成品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保持整个制种发菌场所清洁、干燥、无污染的菌袋、无积水、排水沟通畅以及空气、水源清新、干净。
这样空气中杂菌指数低。
4、同一菇房、同一品种、同期播种、出菇。
采取这种措施便于管理和防治病虫危害。
在保证正常出菇的条件下,适当降低菇房内的温度、增加通气量、有助于减少病虫菌生存条件。
采菇后及时清除残菇、断根、清除污染菌袋,保持菇房清洁,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虫滋生条件。
- 1 -。
第九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精品PPT课件
2.物理防治
设屏障 进出口钉纱网
人工 诱杀
灯 灯下放0.1%敌敌畏水盆 光 或挂粘虫板(涂聚丙烯粘胶 )
料面铺放纱布 饵 撒层炒熟的菜籽饼粉 料 螨虫聚集后将其浸入沸水中
返回本节
3.生物防治
是实现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的关键技术, 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应用前景乐观。
如苏云金杆菌 细菌制剂 防治螨类、蝇蚊、线虫等
种类 植物制剂 如鱼藤精、烟草浸出液等 防治多种食用菌害虫
抗生素类
如链霉素、金霉素等 主要防治细菌性病害
返回本节
4.化学防治
根据防治对象选择药剂种类和使用浓度
⑴常用杀虫剂 杀菇蝇类成虫、幼虫和跳虫
有特效
敌
敌 畏
喷或熏
平菇对敌敌畏很敏感 改用敌百虫或辛硫磷
蘑菇对敌百虫敏感 最好改用敌敌畏
返回本节
辛硫磷和 杀螨剂混配
由链孢霉引起
返回本节
(三)主要发条件
卫生差 环境不洁,污染源较多
含水量大,偏酸
培养料 麸皮、玉米面、糖等偏多
原料不新鲜,杂菌基数高
环境 条件
高温、高湿、通气差
返回本节
二、主要虫害
(一)危害
咬食菌丝体及子实体 降低商品价值,导致减产或绝产 是传播杂菌的媒介
(二)主要种类
幼虫白色似蛆,头黑,咬食菌丝体 伴有腥臭味
返回本章
3、子实体阶段——死菇
指在无病虫害情况下,子实体变黄、萎缩、停止 生长,最后死亡的现象。
主要原因:出菇过密,营养不足;出菇室持续高 温高湿,通风不良,氧气不足;覆土层缺水,幼 菇无法生长;采菇或其它管理操作不慎,造成机 械损伤;或者使用农药不当,产生药害等均可引 起子实体死亡。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预防措施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预防措施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多种营养成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为了实现高效、稳定的食用菌栽培,必须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预防措施。
一、清洁无菌培养环境食用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个干净、无菌的环境。
首先,要保持培养室、菌棚等栽培设施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杂物,消毒工具和容器。
其次,要严格控制空气质量,避免尘埃、霉菌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可使用过滤器或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空气,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二、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之一。
选择具有抗性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灵芝等药用真菌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机制,能够有效抵抗病原菌的侵害。
同时,对于抗性较弱的品种,可以通过育种技术进行改良,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三、提高栽培基质质量栽培基质是食用菌生长的关键环节之一。
优质的栽培基质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和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助于食用菌健康生长,并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因此,在选择栽培基质时,应注意其来源与质量,尽量选择经过消毒处理的优质基质,并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配比和施肥。
四、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及时、准确地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
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栽培环境和食用菌植株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例如,对于发现病虫害初期的感染,可以采用手动摘除、补充养分等方法进行干预。
对于严重感染的情况,则需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熏蒸,但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施用。
五、合理的灌溉和通风管理灌溉和通风是食用菌生长的重要环节。
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多,容易滋生真菌和病菌,造成病害的发生。
因此,要控制灌溉量和频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要点
AGRICULTURAL SCIENCE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要点王田妹(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目前,很多地区都在扩大食用菌的栽培规模,而且栽培食用菌的各项技术也得到明显改进,但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还会受到潜在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以及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必须科学防治食用菌病虫害。
文章分析了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要点,即推行全面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措施,严格控制食用菌的产地环境,选择新鲜优质的食用菌培养料。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危害;防治要点中图分类号:S436.46 文献标识码:AOccurrence Causes and Control Points of Edible Fung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WANG Tian-meiAbstract: At present, many areas are expanding the cultivation scale of edible fungi, and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edible fungi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edible fungi will also be threatened by potential pests and dise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edible fungi and ensure the food safety of consumers, 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and control edible fung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scientif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of edible fung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key point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dible fung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ut forward. First,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edible fungi should be carried out. Second, the origin environment of edible fungi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ed. Third, the fresh and high-quality edible fungi culture materials should be selected.Keywords: Edible fungi; Pests and diseases; Hazards; Control points食用菌本身含有丰富的基质营养,在繁殖与培养食用菌的过程中,种植户必须重视食用菌潜在病虫害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四)
发 生干 皮 现象 。这 时培养 料表 面失 去 了发生 菇蕾 需
要 的适 宜水分 条件 , 因而不 发生 菇蕾 。 这种 现象 多发 生 在气候 干燥 、 空气 湿度低 的条 件下 。 种菇 人员初 次 进 行 出菇管理 , 出现不发 生菇蕾 现象 。 易
防 治方法 : 防治 时要掌握 打开袋 口的时机和方法 ,
N o n q C u n K e J i
● 一 … … 一 ’一 ’… ~ ~ … … …’ … … … … ’一 …
菌 瞒 害 防 治 技 木 ( ) 四 ・
新 疆农科 院植保 所 魏 鹏
防治 方法 : 避免 因喷水 方法 不 当造成 菇 蕾 、 幼菇 变黄 萎缩 的关 键是 掌握 喷水 的水 温 和菇 房 气温 。在 菇房 内预 先用 水缸 准备水 ,或 用 热水调 水 温至 菇房 气温 , 然后 再喷 水 。这样 用调好 温度 的水 喷 菇 , 即可 避免 发生菇蕾 、 幼菇 萎缩 变黄 。
3 生 理 性 病 害 .
C菜花状 菇 . 病状 : 平菇 原基 不断分 化生 长增 大 , 柄不 断分 小 叉, 不形成 菌盖 或 只形 成 很小 的球状 小 菌盖 , 由大量 原基 形成像菜 花 的菇形 。 病 因 : 成 菜 花 状 菇 的 主要 原 因 是 通 气 不 良 , 形
气 温仍 在 0 ℃左右 , 持续 较长 时 间不 回升 , 菌 盖不 则 能形 成 , 成光 杆形 菇。 即形
B菇 蕾 、 . 幼菇萎 缩变 黄
病状 : 蕾 、 菇 幼菇成 片萎缩 变黄 。 病因: 菇蕾 和 幼菇脆 弱 , 向菇 体上 喷大 量凉 水会 造成 菇蕾 和幼菇 萎缩变 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与一般农作物不一样,其生育期短,组织柔嫩,抗药能力差,且子实体易于积累化学农药残毒,影响食用菌的风味和人的身体健康。
其次,由于食用菌与大多数杂菌及病原菌具有同源性,且目前还没有高效的选择性杀菌剂可供使用。
因此食用菌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应该以预防为主,强调环境控制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
一、防治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及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
3. 组成较完整的防治系统,减少或控制病害来源。
二、注意事项
1. 子实体生长期短,又直接食用,严禁使用剧毒农药。
2. 需化学药剂辅助治疗时,一定要选用有产品登记号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做到适时、适量合理使用。
3. 出菇期间禁用化学药剂防治。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菇场设计科学从防止有害生物角度出发,把原料库、配料厂、肥料堆积场等感染源区与菌种室、接种室、培养室、出菇棚等易染区隔离;防止材料、人员、废料等从污染区流动到易染区;有条件的菇场,应将培养室与出菇棚分开,以减少培养期污染。
2. 环境卫生清洁搞好环境卫生是有效防治多种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其他防治技术获得成功的基础。
做好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将废弃物和污染物及时烧毁或深埋;及时清理周边环境中的杂草、积水及各种有机残体,避免病虫滋生;避免使用不清洁的污水;同时控制栽培场人员流动。
此外,每一季栽培结束后,应彻底清理菇场。
3. 选用适宜品种选用抗病虫性、抗逆性强的菌种;同时,使用菌龄适宜的菌种,并通过适当加大播种量,增强抗病虫能力。
4. 配料慎重合理生产选用新鲜、无变质的原材料;配料时勿添加过多糖、粮类营养,拌料时要求偏弱碱性。
严格灭菌操作,避免灭菌不彻底造成的批量污染。
5. 实施轮作换茬对于发生过严重性病害、虫害的出菇棚或栽培场所应采取换茬或轮作的方法,避免病虫害再次爆发。
6.物理防治较好菇场设施的门窗要安装防虫网、纱窗等;出入菇房随手关门,防止蝇、蚊成虫飞入产卵。
发菌期间防止温差过大或过高等不利于菌丝生长的情况出现;出菇期间防止高温高湿,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此外,人工捕杀、人工诱杀等措施也是有效的虫害防治办法。
7. 生物防治最佳生物防治技术是实现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的关键技术,虽然尚处于技术起步阶段,但符合发展要求,前景乐观。
目前投入使用的产品种类有:细菌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用于防治螨类、蝇蚊、线虫等;植物制剂,如鱼藤精、烟草浸出液等,这些生物药剂可以对多种食用菌病虫害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