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_王鼎钧解读《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原文解释及赏析
桃花源记原文解释及赏析桃花源记原文解释及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
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
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
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原文解释及赏析,欢迎阅读!【原文】桃花源记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7],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9],髫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10],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3],处处志之[14]。
及郡下[15],诣太守说如此[16]。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17],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8]。
未果,寻病终[19]。
后遂无问津者[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
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
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桃花源记》鉴赏
《桃花源记》鉴赏《桃花源记》是唐代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本文以描述一个隐世美好的人间仙境为主线,通过描绘桃花村居的自然景观和村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间世界的理想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之情。
整篇文笔流畅,气韵高超,给人以宁静、唯美的感觉。
陶渊明在文中以第一人称叙事,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
在这个桃花村居,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森林葱茏,鸟语花香,无尘无噪,宛如仙境。
作者形容:“上出重霄,下入黄泉,以一得天独厚之宜,忘其所以然。
日月得永,岁时常新。
”这里的桃花村居被赋予了神秘而美好的特质,让人流连忘返。
桃花村居的村民生活简单而自足,完全与纷繁复杂的社会脱离。
他们过着平和宁静的生活,勤劳、友善、相互援助。
原文曰:“厨无妄声,墙外青羊,童稚未解忧,或余未亡。
婴儿孩提,稍适口气。
诸孺来者,或解笳簧,或饰长裾。
”这里写明了桃花村的和谐与宁静。
村民们热爱劳动,通过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相互帮助,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陶渊明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桃花村的向往贯穿了整篇文章。
他通过用诗意的语言描绘桃花村的风景和村民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纷杂现实的不满与向往。
他在文章的末尾写道:“不争之室,不讼之庭,远望则伤心欲绝,近察则忻然有以游。
”这是对现实社会的讽刺,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世间种种矛盾和纷争的厌倦。
他以桃花村居为理想化的避世之所,将自己与现实隔离,追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自由。
总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描绘隐世桃花村的自然景观和村民的简朴生活,表达了对于纷繁世俗的失望和对理想人间的向往。
文章流畅自然,篇章布局紧凑,给人以宁静、唯美之感。
这篇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不仅令人难以抑制内心的向往与感慨,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一。
桃花源记是一篇揭示人间理想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种对美好田园乌托邦的向往,更是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陶渊明通过描绘桃花村居和村民的生活状态,隐含着对人性本善、反对世俗纷扰的理念。
《桃花源记》课文赏析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草新鲜美好,落花繁多。
渔人对眼前的美景感到很惊异,他又向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似乎有光亮。
渔人于是舍掉小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这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穿戴,都和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看见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村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朝了。
渔人一一向他们详细说出自己听到的事,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招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开。
这里面的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记号。
渔人到了郡城,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是个志向高尚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打算前往。
还没有实现,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后来就再也没有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1.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桃花林的景色:眼前流淌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两边是大片美丽的桃花林。
桃花源记深入解读
桃花源记深入解读《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它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从文学、文化、社会和哲学四个方面对《桃花源记》进行深入解读。
一、文学解读《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想象力。
陶渊明运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世外桃源的神秘和魅力。
在文章结构上,《桃花源记》采用了叙事体游记的方式,通过一个渔夫的视角,逐步展开对桃花源的探索。
这种游记式的结构,使得文章充满了悬念和神秘感,吸引着读者一步步深入了解桃花源的奥秘。
在语言运用上,《桃花源记》精炼简洁,形象生动。
陶渊明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将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例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等词句,既富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
这些优美的词句,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桃花源的美景,也展现了陶渊明高超的文学造诣。
二、文化解读《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古代中国文化中理想社会的缩影。
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生活自由自在,没有压迫和剥削。
这种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
同时,《桃花源记》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的隐逸文化。
陶渊明通过描绘世外桃源,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文章中,渔夫发现桃花源的过程就是一次隐逸之旅。
这里的隐逸不仅是指隐居山林,更是指心灵上的自由和超越。
通过描绘桃花源这个理想世界,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三、社会解读《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那个时代,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而桃花源中的生活却充满了和平与宁静,人们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种理想社会的追求,表达了当时人民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同时,《桃花源记》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那个时代,贫富悬殊、等级森严,人们生活在压迫和剥削之中。
《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
《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桃花源记》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赏析一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
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
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
《桃花源记》文本解读
《桃花源记》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搜狗百科)2.文题诠释《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于永初二年(421年)作,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世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3.主旨文章描绘了武陵渔人偶入桃源的见闻,用虚实结合,层层设疑和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记的解析及赏析
桃花源记的解析及赏析《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所著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一个人在山野间偶然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并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幸福安宁的生活。
这篇散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桃花源记》进行深入的解析和赏析,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桃花源记》的主题和意境。
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纯净的向往。
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人间乐土。
在这个桃花源中,人们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没有繁琐的礼仪和世俗的纷扰,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宁静和安宁。
这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桃花源记》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
作者运用简练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了桃花源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和安宁。
二是抒发情感和思想。
作者通过对桃花源的描写和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三是意境深远和寓意丰富。
《桃花源记》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散文,更是一篇富有哲理和寓意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桃花源的描写和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桃花源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内容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
它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人间乐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古诗词鉴赏《桃花源记》
古诗词鉴赏《桃花源记》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桃花源记》全解析
《桃花源记》全解析《桃花源记》:作家作品+翻译注解+问题简答+文言知识归类一、作家作品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
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有《陶渊明集》。
本文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描绘了武陵渔人偶入桃源的见闻,用虚实结合,层层设疑和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二、翻译注解第1段:写渔人捕渔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以及沿途所见的绮丽景色。
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渔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原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3、【原文】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注解】①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参考!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
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
“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
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
“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
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
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
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
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
最后写桃花源村民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
“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
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
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
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赏析《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出自文言文《桃花源记》,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桃花源记》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让人禁不住一读再读。
下面是课文的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桃花源记》原文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字词解释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东晋太元中,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循,沿着)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地上青草鲜红美丽,落花繁多。
文言文《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写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
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
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
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赏析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是《桃花源诗》的“序文”,然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推崇备至。
《桃花源记》是现实主义的,它有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有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与结局,有故事主人公渔人身份的明确,有名实可稽的刘子骥合乎情理之反应的客观交代,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无不艺术地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种种风貌,启迪人们严肃地思索社会思索人生。
作文七巧--王鼎钧
作文七巧--王鼎钧转:教育繁星点点的博客《作文七巧》——直叙王鼎钧先生在《作文七巧》在直叙中谈到叙述的总体要求:有起落,有详略,有表里。
他以《桃花源记》进行具体阐述:一、起落(读者反应的强弱=文章的起落)起“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落“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起“仿佛若有光”—“皆出酒食”落“停数日,辞去”起“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落“既出,得其船”起“便扶向路”—“太守即遣人随其往”落“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起“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落“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样有起有落,文章一张一弛,有波澜,有味道。
二、详略(取材有主从,所以文章有繁简,不宜平均)作者把《桃花源记》里面的事件按照发展的时序列为十一条,分别为:1、渔人出外捕鱼,沿着小溪走,遇桃花林。
2、渔人穿过桃花林,来到山前。
3、渔人发现一个可疑的山洞,入内探看。
4、渔人进入肥沃的田野,安静的农村。
5、山中人款待渔人。
6、山中人说他们的祖先在秦代搬到山中居住,与外界隔绝。
7、渔人辞出,山中人叮嘱他保守秘密。
8、渔人在山洞外面的路上做记号。
9、渔人向太守报告发现了世外桃源。
10、太守派人前往桃源察看,由渔人带路。
11、渔人找不到以前留下的记号,无法再入桃源。
详写:山中人的生活状况略写:渔人向太守报告详略得当,使得中心突出,层次分明。
三、表里(作文材料有隐有显,可以形成一表一里)表渔人眼中的桃源里山中人叮嘱渔人保守秘密表是事件本身,里则是事件所蕴含的深意,它可以引起读者的想像和推论。
王鼎钧先生也谈到了直叙忌讳“平铺”,平铺就没有起落,就是死水一潭。
要想作文不平铺,就要选好材。
选那些生动新鲜的材料。
当然,这里面更要有真情。
比如歌词《父亲写的散文诗》: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女儿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哪闹着要吃饼干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蹲在池塘边上给了自己两拳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青春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一九九四年庄稼早已收割完我的老母亲去年离开了人间女儿扎着马尾辫跑进了校园可是她最近有点孤单瘦了一大圈想一想未来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那时的女儿一定会美得很惊艳有个爱她的男人要娶她回家可想到这些我却不忍看她一眼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生命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旧报纸那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辈子歌词内容基本是不动声色的叙述,然而它能够催人泪下,原因就在于情真意切。
高考作文与阅读:汪曾祺《桃花源记》(附精彩点评与文章珠玑)
高考作文与阅读:汪曾祺《桃花源记》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有诗云: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早在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就向我们描绘了这么一个地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以此表达对安宁自由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就是桃花源,它是一方居于俗世而超凡脱俗的秘境,是一种恬淡自然、和谐自由的情怀,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桃花源。
那么一千多年后,当代作家汪曾祺游赏桃花源又看到了什么,又会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呢?披文入情桃花源记游记散文,与陶渊明作品同名异文,激发阅读兴趣。
文本一:①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
(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凸显了桃花红艳欲滴的特点,跃然纸上。
)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作者心中充满欣喜与惊奇。
)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交代桃花源名字由来,点明写作对象,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②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
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
(委婉地表现了作者对这位同志的善意戏谑。
)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
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诗并记》附会出来的。
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有桃花源。
不过如果要在中国选举出一个桃花源,这一个应该有优先权。
这个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桃源旧属武陵。
而且这里有一条小溪,直通沅江。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这样说的么:“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作者否定桃花源的真实性,由于此处桃花源占尽地理优势和文学优势,因此如果要在中国选举出一个桃花源,此处桃花源应该有优先权。
③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
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
桃花源记讲义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
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
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原文:晋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的年号376~396)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原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前行,忘记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它的树,花草遍地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鼎钧解读《桃花源记》
在王鼎钧先生眼里,《桃花源记》简直就是一篇精美的范文,不仅仅让我们获得阅读上的愉悦,更让我们获得写作上的启示。
他从写文章的详略、起落、表里三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先说说此文的“详略”。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记述了一个渔人,怎样发现了世外桃源,后来想再度前往,又怎样失去了桃源。
在这篇文章里面,文章叙事的先后和事实进展的先后是一致的:(我们依然从“写了什么”入手)
1、渔人出外捕鱼,沿着小溪走,遇桃花林。
2、渔人穿过桃花林,来到山前。
3、渔人发现一个可以的山洞,入内探看。
4、渔人进入肥沃的田野,安静的农村。
5、山中人款待渔人。
6、山中人说他们的祖先在秦代搬到山中居住,与外界隔绝。
7、渔人辞出,山中人叮嘱他保守秘密。
8、渔人在山洞外面的路上做记号。
9、渔人向太守报告发现了世外桃源。
10、太守派人前往桃源察看,由渔人带路。
11、渔人找不到以前留下的记号,无法再入桃源。
循序渐进,恰到好处,我们不可能把任何一项提前或者挪后,典型的直叙,却不觉呆板,何故?其实大文豪陶渊明遵循的写作原则就是有简有繁,详略得当。
除了南阳刘子骥这个“尾声”以外,上述共十一条。
其中,陶渊明写山中人的生活状况用墨最多,连心理都写到了,写渔人向太守报告写得最简单,只有“诣太守,说如此”六个字。
试想在那个年代,乡下渔夫想见太守,该要费多少周折,太守听了渔人的报告,也必定加上一番盘问,这些材料都割舍了。
文章开头写那片桃林写得很迷人,文章结尾时只说渔人“遂迷不复得路”,斩钉截铁地断了希望,那么大一片桃林再也没有提到。
十一条之中有几条写得详细,有几条写得简略,详有详的道理,简有简的道理。
再来说说这篇文章的起落。
文章开头,“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是很平淡的,渔人撑着船沿溪而行,也没什么特别。
但是“忽逢桃花林”,桃林的面积
那么大,桃花开得那么茂盛,景象迷丽烂漫,似幻似真,读者的反应加强了,文章有了“起”势。
渔人一直往前走,想看看桃林究竟有多大。
“起”势一直维持到桃林尽头,“落”下来。
落到水源,山洞。
但是山洞里有光,渔人钻进去了,洞很深,也很狭窄。
文势又“起”。
以后写渔人发现了桃源,一直在“起”势之中,但与先前相比,起势之中仍然高低相间,错落不平。
渔人先看见农田和农作物,听见鸡鸣狗吠。
然后高上去,看见小孩子。
再高上去,看见许多成人。
这些人见了渔人反倒吓了一跳。
文势稍稍下降。
大家接渔人回家吃饭,态度十分友好,并且说了“知心话”。
山中人说它们的祖先是“避秦”来此。
文势上升。
他们根本不知道秦朝已经亡了。
渔人告诉他们,秦后面说汉朝,汉朝也亡了。
汉之后有魏,而现在,是晋。
山中人听见了这些沧桑变迁,同声感叹。
这些都足以使读者产生很强的反应。
这最重要的一段文字写完之后,渔人辞别,是“落”。
山中人请他保守秘密,是落中之“起”。
他找到自己的船,是“小起”之后的又一次“落”,但他一路上做记号,显然有所图谋,是小落之后的又一次“起”,但是渔人怎么也找不到留下的记号,无法再入桃源,是一次“大落”。
文章尚有尾声。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一位高尚之士,他听说山中有个世外桃源,十分向往,决定前往寻访,这又是“起”。
但是他没有找到(或者说没有来得及找到)就病故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打听到桃源在哪里。
像舞台上的大幕缓缓降下来,文章就结束了。
《桃花源记》是一篇短文,居然有这么多起伏,这是大文豪才能办到的事情。
我们作文,如能有一起一落(或者最后再加一起),就是得到诀窍了。
(当然,“起落”之感因人而异,似乎没有一定的标准,但确乎是客观的存在。
文章有起有落;你认为起落在何处就在何处;我们写文章时当也有起落。
)
那么,所谓的“表里”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篇文章是通过渔人的经历来写的,渔人眼中的桃源是一个表层,叙写到山中人叮嘱渔人保守秘密的时候露出少许里层来。
山中人的想法似乎是:虽然已经改朝换代,还是不受外面的官府管辖治理比较好,他们大概是对政治彻底失望了。
他们既不喜欢那社会,又不能改变那社会,只有继续躲起来。
渔人在山中停留的那几天,山中人也许秘密地开过好几次
会吧,会议的结论大概是,他们不希望再得到什么,但求不失去现在已有的。
……这些,你可以自由想象。
“不足为外人道也”,山中人也太老实了,自己先把身世和盘托出,再求人家保守秘密,凭什么相信渔人能遵守诺言?难道凭那几天的酒饭?他们深知人心的俗恶甚至诡诈才入山深处的呀!不错,他们并未忘记历史经验,只是反应迟缓了一些,等到醒悟过来,就用极笨的方法补救,干脆把渔人出入的山洞堵死了。
他们总要不休不眠汗流浃背地干上好几天吧,老实人都这样,整天忙着填补聪明人留下的坑洞,以免自己掉下去。
这就难怪他们要躲得远远的……这些,你可以自由推论。
“里层”,就是引起读者的想象和推论。
有人读了《桃花源记》,认为山中住的不是人,是一群神仙,那迷离恍惚的桃林,正好是仙凡的分界线。
渔人跑去报告太守是俗不可耐的举动,他从此堕入尘寰,再也与桃源仙境无缘。
他之“迷不得路”,既不是山中人消灭了标志,也不是因为“春来遍是桃花水”,而是随着渔人的一念之转,通往桃源的路自动消失了。
这个说法错误的吗?也许是吧,要知道,也只有《桃花源记》这等水准的文章才会引发这样的“错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