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之全球性大气环流ppt 通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之全球性大气环流ppt 通用

季风环流2.swf
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地理组
课堂练习:
下图为局部地区等压线分 布图,读图回答。 (1)等压线P的值 1012 。 (2)写出C、D、E三处风的 名称。 C___东__南_季_风_____ D___东__南_信_风_____ E____西_南_季__风____ (3)分析E处此季节盛行风 的成因。
【例2】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C )
15°
60°
30°


A
30°
B
60°
C
30°
15°
D
海陆热力差异.swf
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地理组
1. 相似的情况发生海在洋海陆之间,冬季和夏陆季地海陆温 夏 度各季有较何冷差,异形?成高气压;较热,形成低气压; 冬2. 相应季的较情热况,,形冬成夏低季海气陆压气;压较有冷何,差形异成?高气压;
例题:
【例3】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 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
能是( D)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2.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
A A.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 涝灾害
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性大气环流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性大气环流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原因: 原因: 一月? 一月? 影响: 2,影响: 七月? 七月? 3,结论:? 结论:? 4,练习:列表比较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 练习: 气压中心名称及强盛时间
三,季风环流
1,季风的含义 2,成因: 成因: 最典型的原因 3,东亚季风
成因 风向 范围
一月? 一月? 七月? 七月?
读我国四条山 脉迎风坡的年 降水量与海拔 高度( 高度(图中各 山脉最大年降 水量的高度不 一定是山顶高 关系图, 度)关系图, 回答 15.下图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下图的四条线中, 下图的四条线中 A.a B.b C.c D.d 16.在我国,具有类似于 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 在我国, 在我国 具有类似于da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 的现象是 A.煤炭资源分布 B.气温水平变化 煤炭资源分布 气温水平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表高低起伏 经济发展水平 地表高低起伏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阿留 申低 压
亚洲 高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东 亚 , 南 亚 季 风
夏季
冬季
读图所示的等值线,图中 < < ,据图回答11~ 题 读图所示的等值线,图中a<b<c,据图回答 ~12题. 11.若图是等温线图,且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则该 .若图是等温线图,且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 图表示的是 ( ) A.7月份,北半球 月份, B.1月份,南半球 月份, . 月份 . 月份 C.1月份,北半球 月份, D.7月份,南半球 月份, . 月份 . 月份 12.若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若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 A.①处比②处气压高 B.①处为高压脊,②处为低压槽 . 处比② . 处为高压脊, C.甲处可能有锋面雨 D.乙处可能吹偏西北风 .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师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师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基础——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据图指出a 、b 、c 所代表的环流圈。

提示:a 为低纬环流圈,b 为中纬环流圈,c 为高纬环流圈。

2.补充完成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

(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表述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提示:①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②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连线)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 (1)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由带状断裂成块状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典型气压中心与冬夏季风(1)由图1可知,1月份(冬季),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M 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①M 的形成:1月份,(亚欧)大陆比海洋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亚洲)高压。

②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并由带状分布变为低压中心。

③此时,东亚盛行A 西北风,南亚盛行B 东北风。

(2)由图2可知,7月份(夏季),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N 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①N 的形成:7月份,(亚欧)大陆比海洋升温快,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亚洲)低压。

②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并由带状分布变为高压中心。

③此季节,东亚盛行C东南风,南亚盛行D西南风。

命题视角(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案例法学习[把握教考导向]一、教材这样学(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P65)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高中地理网上培训专题讲座---大气运动专题讲座

高中地理网上培训专题讲座---大气运动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教学研究赵军利北京市第109中学一、关于“大气运动”知识的深层次理解1.“大气运动”的核心知识和教育价值“大气运动”教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是太阳辐射能在地面、大气之间的流动与转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辐射这种短波辐射转化成了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等长波辐射,能量也由宇宙空间流入了地球表层,在地面、大气之间流动。

可见,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源,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由于受太阳高度角、大气质量和大气透明度等因素的影响,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存在着明显地地域分异现象。

地面状况的差异,尤其是海陆分异进一步加剧了地面的受热不均。

二是在小尺度范围内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引起了大气的膨胀上升和冷却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产生了气压差异,形成了热力环流。

从区域尺度来看主要有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等现象。

从全球尺度来看,太阳辐射的地域分异是形成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由于水平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这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在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了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的风,即地转风。

在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形成了与等压线成一定角度的近地面风。

三个力的方向与风力及风向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方向,且与等压线垂直,既影响风力大小,也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力大小;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力大小,也影响风向。

风是地球表面热量输送和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全球性的大气运动与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之一。

从大气系统内部来看,始终蕴涵着冷热、干湿与高低气压三对矛盾。

“大气运动”教学揭示了大气冷热、高低气压的矛盾的生成过程。

“大气运动”激化了干湿矛盾,形成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这是天气系统的学习内容;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是学习全球尺度大气运动以及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与移动的知识基础。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风带提能训练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风带提能训练

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风带一、选择题下图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降水量减去实际蒸发量)曲线。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①②两海区数值较低的大气环流主要为( D )A.盛行西风 B.赤道低压带C.西南季风 D.副热带高压带2.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数值之差,说明该区域( A )A.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盛行西风输往中纬B.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C.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信风带从中纬带来D.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解析]第1题,①②两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同时纬度较低,蒸发较大,所以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数值较低,与盛行西风、赤道低压带以及西南季风的关系不大。

故选D。

第2题,图中低纬度地区大陆数值大于海洋数值(大陆地区为正值,海洋地区为负值),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数值之差整体应为负值,即在整个低纬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低纬地区蒸发的水汽除了满足低纬地区的降水外,还有盈余水汽,盈余的水汽会通过西风带向中纬地区输送,而不是盈余水汽继续在当地上升形成降水,故选A。

(2024·江苏扬州高三期末)读“某月的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

完成3~5题。

3.此季节,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D )A.东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南风4.此季节,图中②处季风最主要的成因是( D )A.澳大利亚与亚欧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B.赤道低压带与亚洲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异C.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5.关于此季节图中③处气候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寒冷干燥 B.降水丰沛C.高温多雨 D.雨热同期[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此时在印度半岛附近形成低压中心,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澳大利亚的西北部此时主要受东南信风带控制,吹东南风,故选D。

第4题,南亚的夏季吹西南季风,其最主要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D正确。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节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素养目标】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季节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的地理现象,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大气环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并能运用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分析大气环流对当地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考点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移动1.认识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3)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写出三圈环流的名称:①低纬环流圈; ②中纬环流圈; ③高纬环流圈。

(2)写出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A赤道低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D中纬西风带,E副极地低压带,F极地东风带,G 极地高压带。

(3)观察并总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021·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思维路径】信息解读位置:非洲西部→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气流:垂直上升→赤道低气压带;水平气流→吹向赤道→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综合分析图中垂直上升气流位置位于赤道以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判断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季节)【解析】(1)选C,(2)选B。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教师用书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教师用书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一、锋面与天气 (一)气团与锋面 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2.锋面特征(1)结构特征:图中A 为暖气团;B 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二)冷锋、暖锋过境与天气变化阅读下列冷锋、暖锋过境时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描述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或变化。

提示: 类型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多出现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2.比较冷锋、暖锋的降水特点差异(位置、范围、强度、历时)。

提示:冷锋的雨区位于锋后,范围较窄,降水强度大,历时短;暖锋的雨区位于锋前,范围较宽,降水强度小,历时长。

(三)准静止锋与天气变化1.一般规律图解规律过境时,降水强度小,多连续性降水或雾天2.典型案例类型形成天气特征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江淮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高原东北地区阴雨寒冷,高原西南地区晴朗温暖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从气压角度看北半球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示意图项目相同不同高压中心(反气旋) 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低压中心(气旋) 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2.从气流角度看项目近地面水平气流垂直气流高压中心(反气旋) 从中心向四周辐散下沉低压中心(气旋) 从四周向中心辐合上升3.从天气状况看:高压中心(反气旋),多晴朗天气;低压中心(气旋),多阴雨天气。

命题视角(一) 锋面的判断案例法学习[把握教考导向]一、教材这样学(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P52“知识窗”)昆明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它是来自北方的冷气团与西南暖气团相遇,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而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的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一般呈西北—东南走向。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大气的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大气的运动规律

最冷月 气温< 最热月 最热月 0℃ 气温 气温< 最热月 10℃左 5℃ 右 气温> 15℃ 冬冷 夏热 冬寒夏 凉 终年 严寒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第三步:定降水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 特点 年 雨 型 夏 雨 型 冬 雨 型 少 雨 型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
季节分配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 >2 000 mm;温带海洋 性气候>700 mm(冬雨较多) 热带草原气候750 mm~1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1 5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1 000 mm; 温带季风气候500 mm~600 mm 地中海气候300 mm~1 000 mm
为热带季风。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见下表:
东亚季风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季风 冬季 夏季
南亚季风 热带季风 冬季 夏季
风向
源地
西北风
亚洲高压 海陆热
东南风
太平洋 海陆热 力差异 炎热、 湿润
东北风
亚洲内陆
西南风
印度洋
成因
力差异
寒冷、干燥
气压带、风 海陆热力 带位置的季 差异 节移动
性质
温暖、 干燥
B.N地
C.P地
D.Q地
( )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 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 第(1)题,采用画图法判断风向。首先过N点 画箭头指向低压方向的等压线垂线,表示水平气压 梯度力;然后沿箭头方向画向右偏转的风向箭头 (此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可以判定方向为东北风 (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 东西)。第(2)题,出现阴雨天气的原因包括位于 气旋中心、位于冷锋锋后、位于暖锋锋前或者位于 低压槽内等。M、N地位于高压脊上,气流辐散下沉, 天气晴朗;P地位于低压槽内,且大致与槽线重合, 多阴雨天气。第(3)题,M地位于新疆境内,月平 均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据此确定正确选项。A项 排除,因为此时巴西高原正值雨季;B项排除,因为 尼罗河的丰水期是6~10月;C项排除,因为小麦的 收获期是夏初;D项正确,我国东北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 (1)A(2)C(3)D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第12课时 热力环流与等压面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第12课时 热力环流与等压面教学案(含解析)

第12课时热力环流与等压面1.热力环流的形成(1)热力环流的成因:□04地面冷热不均。

(2)图中曲线为□05等压面。

(3)等压面向上弯曲,形成□06高压;等压面向□07下弯曲,形成低压。

(4)填图,在图中直线上添加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提示:顺时针画箭头。

)2.典型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海陆风的形成原因是□0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图中补画热力环流箭头。

(提示:夜晚为顺时针,白天为逆时针。

)(2)城市风与郊区相比,城市气温较□03高,降水较□04多。

城市风的形成与城市□05热岛效应有关,在图中补画热力环流箭头。

(提示:城市为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

)(3)山谷风受山谷风的影响,谷地夜晚降水较□06多。

在图中补画热力环流箭头。

(提示:白天空气沿山坡爬升,夜晚空气沿山坡下沉。

)考点十四热力环流研究发现,我国河西走廊西部某绿洲,昼夜气温均比周围戈壁荒漠低,夏季甚至低30 ℃。

蒸发量和沿海湿润地区相当,比荒漠戈壁少一半。

夏季,绿洲与绿洲沙漠过渡带之间形成小的热力环流——绿洲环流。

据此完成(1)~(3)题。

(1)绿洲温度低是因为( )A.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 B.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C.林木削弱了太阳辐射 D.地面反射和植物反射(2)绿洲环流大气运动的特点是( )A.绿洲气流白天上升,夜晚下沉B.过渡带气流白天上升,夜晚下沉C.绿洲气流全天上升,过渡带全天下沉D.绿洲气流全天下沉,过渡带全天上升(3)绿洲蒸发量较小的原因是( )①过渡带气流阻碍沙漠干热空气的影响②绿洲垂直方向气流抑制了空气上下交换③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④温度低,空气容纳水汽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突破热力环流的形成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2.两个方向3(1)温差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①受热地(乙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运动之气压带、风带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运动之气压带、风带
的深厚系统,其高层和低层气流方向和气压性质相似。研究表明,夏季亚洲副热带 西风急流偏南会导致中亚降水增加。下图示意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的局 部环流形势(H表示高压中心,L表示低压中心)。
(1)推测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对印度半岛季风环流的影响。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印度半岛的高压势力范围较小。 【答案】 西南季风减弱。 (2)说明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导致中亚降水增加的原因。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力强盛,根据低压的相关知识回 答即可。 【答案】 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 力强盛,中心气流上升,西南风势力强盛,使阿 拉伯海的水汽输送量增加,中亚降水增多。
(2)推测“秋老虎”“独爱”重庆的原因。 【提示】“秋老虎”为持续高温、晴朗的天 气,因此“秋老虎”最怕冷空气和降水。
【答案】 受地形影响,冷空气不易进入;距海 较远,受台风影响小。
情境2 卡卡杜国家公园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受气候影响,景观多样,一年中不断更换
着自己的“容颜”。下表示意当地原住居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
(2)分析“咆哮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 【提示】根据西风带的特征和位置推断海况恶劣的原因。 【答案】 西风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雨雪天气变化频 繁,常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情境2 副热带急流 副热带急流是对流层上层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副热带天气系统是动力成因下
4. 图示高空西风( A ) A. 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 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 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 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解题思路】 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随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最远可到30°N附近,A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影响 的结果,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地球公转引起的,B错;高空西风的形成主要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中纬西风南侧是副热带高压带,D错。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全球性大气环流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5全球性大气环流
“三停、两跳、一退”
1.锋面雨带位置: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以北5°~8°
2.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我国的旱涝灾害 ①副高势力强,位置偏北——北涝 南旱 ②副高势力弱,位置偏南——南涝 北旱
△练习 解析 24.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A正确;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结果,B错误;高空的风要受到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误;南侧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错误。故选A。
△练习
“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蒙蒙细 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概率更大。下图示意“克拉香 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第25、26题。
中心。
2.季风环流 (1)季风的含义: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典型分布地区
①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马来群岛、菲律宾北部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南方地区、日本南部、朝鲜南部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澳大利亚东部、南北美东南部
③温带季风气候:我国北方东部、俄罗斯远东地区
2.季风环流
2.季风环流 (4)其他地区 ①澳大利亚北部——季风型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冬季):东南季风(东南信风的离岸风) 湿季(夏季):西北季风(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
2.季风环流 (4)其他地区 ②非洲几内亚湾
干季(冬季):东北季风(东北信风常规风) 湿季(夏季):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
(3)冬夏季风的形成
A.冬季风
①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②性质:寒冷干燥 ③风向 东亚——西北季风
南亚——东北季风 ④形成原因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性大气环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性大气环流

西

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 风 Nhomakorabea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
气压带
0度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30度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度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度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属性 湿热 干热 暖湿 冷干
分布 0度—30度 30度—60度 60度—90度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 zxxkw zxxkw
学科网
学.科.网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3、大气环流的影响
u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u促进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平衡; u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
(1)考虑Ⅰ: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单圈环流
副热带高气压带。
(2)e表示的 气压中心是
印度(亚洲)低。压
(3)此季节洛 杉矶的气候特征
炎热干燥 。 (4)此季节伦 敦的风向是(B )
A. a b
B. b c
C. d f
D. f e
(5)此季节北 京的风向是(D)
A. a b
B. b c
C. d f
D. f e
(6)a、b、c、 d降水最多的是 (a ),多锋面活 动的是(c )
90N
zxxkw
60N 30N 0
(2)考虑ⅠⅡ---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答案 (1)B (2)B
• (1)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2)如果李丽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
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 )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D.1 026、1 016
• (2)此时,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 (3)若图中等压面弯曲程度增大,则表明该区域内水平气 压差异 (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 (1)A (2)A (3)B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等压面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考点三 气压带、风带 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 3.(2012·北京文综)下图为东非高原 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 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 (1)该游牧活动( )
• (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 上图中PA′=PB′=Fra bibliotek 000hPa、PD′=PC′=500 hPa(气压 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图中A点相对于B点、C 点相对于D点来说都是低压区,其附近等压面向下凹; B、D两点为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起。由此我们总 结出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形状之间的关系 是“凸高凹低”。综合以上分析,A、B、C、D四点 气压值从大到小的排序应为PB>PA>PD>PC,进而可 知图示地区的大气环流流向为B→A→D→C。
• 二、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4讲 大气的运动和全球性大气 环流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 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 影响 考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大气的运动
• 基础知识铺垫:
• 气压 • 等压线 • 等压面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2)图中N地风向为
()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答案 (1)D (2)D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2.下图示意某一水平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
考点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 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常见热力环流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季风。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 (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1.下图表示“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的大气状 况”。读图,回答(1)~(3)题。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1)甲、丙的气压值分别是 ( )
• A.1 018、1 008
B.1 026、1 008
• C.1 018、1 016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一、大气的运动 • 1.热力环流的形成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1.2012年“十一”长假期间,李丽同学随父母来海 滨旅游。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 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结合“北半球海滨 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 图),回答(1)~(2)题。
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1)~ (2)题。
• (1)若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近地面,P1>P2,则O点的风
向为
()
• A.③ B.④ C.⑤ D.⑥
• (2)若该水平面位于南半球高空,P1<P2,则O点的风向

()
• A.③ B.⑧ C.⑦ D.②

答案 (1)B (2)A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着雨季南北移动
B.随
•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受飓风灾害侵扰
D.易
• (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 (1)B (2)D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3.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 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 (1)~(2)题。
• 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2.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 答(1)~(2)题。
• (1)M和N两地天气比较,正确的是
()
• ①M地比N地风力小
②M地比N地风力大
• ③M地比N地气流更暖湿
④M地比N地气流更干冷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 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 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 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 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 即为等压线。 第四讲大气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