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毕业设计

中央空调毕业设计

中央空调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惠新大厦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学院名称:能源与环境学院班级:建环学号:论文编号:惠新大厦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教导老师:摘要本设计为惠新大厦中央空调设计。

通过方案比较,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和全空气两种空调系统形式。

一层除了有单独办公室,还有一个长17.8m,宽15.6的办公大厅,不适合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选用全空气系统。

二层到十层楼层,大部分为单独办公室,所以全部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为卧式暗装,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全空气系统为一次回风系统,室内送风采用散流器下送方式。

新风从墙洞引入,再由各层的新风机组集中处理供应。

冷冻水由地下室的冷冻机房供应,采用了闭式同程两管制水系统。

水管用泡沫橡塑保温,风管采用离心玻璃棉。

设计工程中考虑了消声、减振措施。

关键词:中央空调,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系统,大厦Central Air-conditioning Design for HuiXin BuildingAbstractThe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of Huixin Building was designed. On the base of cooling load, heating and moisture load calculation,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and all air system are adopted by way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office level, there is a length 17.8m, width of 15.6 in the office lobby, not suitable for fan 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use an all air system. The second floor to ten floors, most as a separate office, so all the fan coil selection of a new air system.The fresh air doesn’t undertake indoor load and delivers air through double deflection grille after mixing the return air in the horizontal recessed fan coil. The return air is harnessed one time by the air handling unit in the all air system and the handled air is delivered through double deflection grille by sidewall air supply. The fresh air is supplied by hole or shaft and handled by the fresh air handling unit. The chilled water which is a closed two-pipe direct return water system is supplied by the refrigerating plant room. The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of water pipe and air duct are foam plastics and centrifugal glass wool respectively. Measures of noise elimination, damp, fire prevention and smoke extraction is considered during the design.Key Words: air conditioning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all air system building.目录目录 (II)1 工程概况....................................................... - 1 - 1.1原始资料 . (1)1.2计算参数 (1)1.2.1基本气象参数............................................ - 1 -1.2.2室外计算参数............................................ - 1 -1.2.3室内设计参数............................................ - 1 - 1.3动力资料: (2)1.4土建资料 (2)2 负荷计算....................................................... - 3 - 2.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3)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 - 3 -2.1.2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 - 3 -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 - 4 -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 - 4 - 2.2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4)2.3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2.4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2.5新风冷负荷 (5)3 空调方案的确定................................................. - 8 - 3.1空调方案的分类.. (8)3.1.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为 ............................ - 8 -3.1.2按承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为 ............................ - 8 - 3.2空调方案的比较.. (8)3.3空调系统形式确定 (10)4 确定风量、送风状态点及选型计算 ................................ - 13 - 4.1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13)4.1.1夏季室内新风量的确定 ................................... - 13 -4.1.2新风处理状态的确定,总风量及风机盘管风量的确定.......... - 14 -4.1.3风机盘管选型........................................... - 16 -4.1.4新风机组的选型......................................... - 17 -4.2全空气系统 (18)5 风管水力计算................................................. - 20 -6 水管水力计算.................................................. - 23 - 6.1水系统形式的分类.. (23)6.1.1按管道数目分........................................... - 23 -6.1.2开式和闭式............................................. - 23 -6.1.3按环路分............................................... - 23 -6.1.4按流量来分............................................. - 23 - 6.2水系统形式的确定.. (24)6.2.1计算基本公式:......................................... - 24 -6.2.2凝结水管路系统的设计 ................................... - 24 -6.3水力计算方法 (25)7 冷冻站的设计.................................................. - 29 - 7.1制冷机组的选择. (29)7.1.1 各种制冷机的优缺点比较表............................... - 29 -7.1.2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 ................................ - 30 - 7.2冷却塔的选择 (31)7.3分集水器的选择 (32)7.4膨胀水箱的选择 (32)7.5冷冻水泵的选择 (33)7.6冷却水泵的选择 (34)7.7补水泵的选择 (34)8 结论.......................................................... - 35 - 参考文献........................................................ - 36 - 致谢............................................................ - 37 -1 工程概况1.1 原始资料惠新大厦是一个办公建筑。

南京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_

南京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_

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

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中央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

中央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

中央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天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深圳某公司大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学号 20098105428 学生姓名 XXX 专业制冷与空调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XXX 系主任XXX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通过设计一栋办公楼的空调系统,使学生了解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

1、论文要求如下:内容要求①熟悉CAD与及相关建筑软件;②了解深渊市气候特点;③查阅办公楼空调的相关资料;④计算公司办公楼空调系统冷热负荷;⑤根据建筑特点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⑥由计算所得冷热负荷,选择合适的主机机组,并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⑦设计空调风水系统,并对管路设计进行计算,以优化管路设计。

设计说明书书写要求:文本和图表格式严格遵照湘潭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有关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计算准确, 书写工整, 叙述清楚, 重点突出。

2、图纸要求如下:内容要求:1层空调通风平面1张(CAD绘制,1#图);3-5层空调通风平面图1张(CAD绘制,1#图);8层通风平面图1张(CAD绘制,1#图);屋顶空调通风设备平面1张(CAD绘制,1#图),空调水系统图。

图纸质量要求计算机绘制, 图面整洁, 符合规范.二、重点设计内容1、办公楼空调系统冷热负荷的设计计算;2、空调系统和空调主机机组的选择;3、空调风水系统管路的的优化设计计算;三、办公楼所在地气象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深圳室外气象参数地理位置:北纬22°18 ′东经114°10′海拔32.0m平均温度:22.8C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夏季:通风31C;空气;空气调节32.4C 调节日平均30.0C;;计算日温差4.6C冬季:采暖10C;通风16C;最低日平均6.0C;空气调节8C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3C最低月平均温度:28.6C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平均71% 最热月平均81% 最热月14时平均73% 三、进度安排各阶段完成的内容起止时间1 毕业实习,调研收集资料 3.05~3.31.2 设计计算 4.01~4.303 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绘制工程图纸 5.01~5.204 专题研究,书写设计说明书 5.21~5.315 答辩准备、答辩、答辩成绩评定 6.01~6.10三、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薛殿华. 空气调节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1-3, 7-18.[2] 何耀东, 何青. 中央空调[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4: 1-4, 9-25.[3] 赵容义. 空气调节[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4-6.[4] 龙惟定, 范存养. 现代办公楼的空调设计[J]. 暖通空调, 1994, (2): 27-30.[5] 朱勇. 中央空调[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6-9.[6]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7] 陆跃庆. 供暖通风设计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35.[8] JGJ26-9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9] 黄翔, 连之伟, 哈文. 空调工程运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7-66.[10] 吴继红, 李佐周.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8-51.[11] 何天淇.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 112-114.[12] G.G Maidment a,I W.Eames b.A summary of the proceedings of the UK Instituteof Refrigeration 1998/1999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2001, 24: 137-147.[13] 宋孝春. 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6-57.[14] S.S.Elsayed,Y.H amamoto,A.Akisawa and T.Kashiwagi Analysis of an air cyclerefrigerator driv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tegrateddesiccant system [J]. In- -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2006, 29: 219-228.[15] 郭立君.泵与风机[M]. 第二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7: 35-40.[16] 潘云刚.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78-81[17] K.W.Mui.Energy policy for integrating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model of an air conditioned building in a subtropical climate[J].Energy conver- sion and Management ,2006, 3:112-120.[18] 贺平, 孙刚. 供热工程[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7-32.[19] 郑爱平. 空气调节工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56-59.[20] 李志浩. 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的几个问题[J]. 暖通空调, 1994, (2): 3-7.[21] 尉迟斌. 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M].北京: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677-679.。

家用中央空调毕业设计

家用中央空调毕业设计

家用中央空调毕业设计家用中央空调毕业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代社会中,中央空调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如何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家用中央空调的毕业设计,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中央空调的制冷效率。

目前市场上的中央空调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

然而,这种制冷剂不仅对臭氧层有害,还具有较高的温室效应。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环保的制冷剂替代氟利昂。

近年来,氢氟酸酯制冷剂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其环保性能优于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较小。

在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氢氟酸酯制冷剂,以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和环保性。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中央空调的能源消耗问题。

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通常采用全天候运行的方式,不论室内温度是否需要调节,都会耗费大量的能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引入智能控制技术。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算法的结合,中央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为中央空调系统供电,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在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舒适性。

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往往存在温度不均匀和噪音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区域控制技术和静音设计。

通过将室内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独立控制温度,以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隔音材料和减振装置来降低噪音,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中央空调系统的可持续性。

在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时,我们应该注重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接口的应用,中央空调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将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来制造中央空调系统,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摘要本工程为苏州市一酒店大楼,拟为之设计合理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室内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设计内容包括: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系统方案的确定;冷源的选择;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的选型;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室内送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的选定;水系统的设计、布置与水力计算;风管系统与水管系统保温层的设计;消声防振设计等内容。

本设计依据有关规范考虑节能和舒适性要求,设计的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关键词:酒店;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ABSTRACTThis project designs 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hotel Building in Beijing.By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program and the suitable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data in this paper,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to meet the indoor staff comfortabl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determining the design system.According to the relevent norm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mfortableness, all-air primary return air system and the fan-coil unit plus fresh air system are applied to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using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both systems are designed, analysed, and calculated,separately. Based on this, the air conditioning wind, water systems and chiller plant are designed.The design contents include: the consultation of the relevant material;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 high-rise complex buil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door and outdoor design parameter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ir-conditioning cooling load; the demonstration and selection of cold and heat sourc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ir-conditioning cooling load; the lectotype of the air terminal processing equipment; the selection of the indoor air supply pattern and air distribution form; the selection of the indoor air form of organization ; the design and accommodate of the vault ventilation system; the design, layou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water system;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ype of insulation material; the depiction of the clear engineering drawings.Key words: hotel Building All-air system Fan-coil unit plus fresh air目录1 绪论 (5)2 工程概况 (8)2.1 设计概况 (8)2.2 本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的要求 (12)2.3 设计原始资料 (12)3 空调系统负荷计算 (13)3.1 外墙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13)3.2 通过外窗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17)3.3 通过玻璃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19)3.4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和散湿量 (21)3.5 照明散热,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22)3.6 热负荷的计算 (22)4 划分空调系统及确定空调方案 (23)4.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 (23)4.2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24)5 空调系统的选择计算 (26)5.1 新风机组的选型 (26)5.2 风机盘管的选型 (27)6 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29)6.1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30)6.2 冷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31)6.2.1供水管水力计算 (31)6.2.2回水管及立管水力计算 (32)6.2.3水系统立管的设计 (33)6.2.4机房冷冻水系统管径计算 (35)6.2.5分水器集水器的计算 (35)6.3 中央空调冷水机组选型 (36)6.4 冷冻水泵的选型计算 (37)6.5 膨胀水箱的配置 (38)6.6 冷却水系统设计 (39)6.6.1 冷却塔的选型 (39)6.6.2 冷却水泵的选型 (39)6.7 冷凝水系统设计 (40)6.8 供热锅炉的选型 (41)7 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42)7.1 气流组织运算 (42)7.2 气流组织的校核 (43)7.3 新风管的水力计算 (44)8空调系统的消声、减震、防腐与保温 (48)8.1 消声与隔声的设计 (48)8.2 减振的设计 (48)8.3 管道的防腐 (48)8.4 管路的保温 (49)8.4.1 风管系统的保温 (49)8.4.2 水管的保温 (50)9 总结 (51)结果 (51)致谢 (52)参考文献 (53)附录 (54)英文文献翻译 (80)1 绪论空气调节是一个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一般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或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2)引言........................................................................................................ 3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一章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 .............................................. 4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章PLC、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6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1PLC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 6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2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8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章 PLC变频器的节能原理 .................................................................. 10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1PLC控制下水泵 ........................................................................................... 10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2变频节能功能................................................................................................. 11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3变频PLC控制原理 ......................................................................................... 13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4供水系统变频节能改造 ................................................................................. 14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四章中央空调冷却水泵工作特性和节能............................................ 15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1冷却水泵的特性............................................................................................. 15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2冷却水泵的节能控制 ..................................................................................... 15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五章节能原理及方案 ............................................................................... 18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1节能理论 ......................................................................................................... 18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2节能理论根据................................................................................................. 19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3节能方案分析................................................................................................. 20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3.1冷冻水循环系统 ......................................................................................... 21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3.2冷却水循环系统 ......................................................................................... 21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4电路控制方案 ................................................................................................. 22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5节能预估 ........................................................................................................ 23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摘要:中央空调系统是大型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之一,其电能的消耗非常大。

南京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_secret(同名36801)

南京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_secret(同名36801)

南京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_secret(同名36801)摘要本设计为南京市XX公司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拟为之设计合理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室内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设计内容包括: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系统方案的确定;冷源的选择;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的选型;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室内送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的选定;水系统的设计、布置与水力计算;风管系统与水管系统保温层的设计;消声防振设计;等内容。

本设计依据有关规范考虑节能和舒适性要求,设计的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关键字:办公楼;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性能比较。

AbstractThe graduation project designs a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XX official building in Nanjing City, so as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work environment for the stuff.It contains: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the estimation of system zoning; the selection of refrigeration units; the selec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s; the design of air duct system and calculation; the estimation of air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the selection of relevant equipments; the design of water system and its resistance analysis; the insulation of air duct plant and chilled water pipes;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etc.According to some correlation standard, allow for energy safe and indoor comfort, the air condition system of the design is Fan coil units (FCUs)--fresh air system.Key words: official building;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Fan coil units (FCUs)--fresh air system;The function compare.1绪论1.1我国暖通空调的现状及其发展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设计参考规与标准6一、通用设计规:6二、专用设计规:6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7第二章设计参数7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 ASHRAE7二、舒适空调之室设计参数日本8三、新风量8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8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9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9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104、每人的新风标准UK11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11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11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12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13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15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XX16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17七、热损失概算W/m℃17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18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18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18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18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18二、室送回风口尺寸表21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21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平均流速ASHRAE22三、室风管风速选择表22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22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233、通风系统之流速m/s23四、室风口风速选择表241、送风口风速24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24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24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255、回风口风速25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25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25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26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2610、侧送风口送风量26五、室风口的简单布置281、送风口布置间距28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283、散流器布置29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29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306.1、厨房通风问题30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30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34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35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35六、防排烟设计36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39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39二、管路系统的管材39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40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41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43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43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443、水泵扬程设计45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45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46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6七、冷凝水管道设计47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47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50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52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55十二、保温55十三、阀门选用56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57一、机组选型57二、机组选型案例57三、辅助设备581、冷却塔582、水泵的选型: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60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61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61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61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61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61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62三、计算单位换算62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67七、专业英语68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80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80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80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80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80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81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81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828、设备层布置原则:82第十章参考实例83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图纸要求83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83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要求83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83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83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84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要求84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84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要求84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要求84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84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84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85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85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85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85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85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86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86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86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86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87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87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88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903.1 设计说明容不完整90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容遗漏903.3 系统图深度不够90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903.5 计算书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91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91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91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91四、问题原因与克服方法91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91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91设备平面图92剖面图92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92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92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92详图93计算书(供部使用,备查)93第一章设计参考规与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与标准:一、通用设计规:1.《采暧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GBJI19-87)2.《采暖通风与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1、《宿舍建筑设计规》(JGJ36-87)2、《住宅设计规》(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 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中央空调已经广泛应用于商用与民用建筑中,用于保持整栋建筑温度恒定。

传统的设计中,无论季节、昼夜和用户负荷的怎样变化,各电机都长期固定在工频状态下全速运行,所以会造成极大的的能源浪费。

本设计采用变频器、PLC、温度传感器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达到节能目的。

该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7—200PLC作为主控制单元,利用传统PID控制算法,通过西门子MM440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转速度,保证系统根据实际负荷的情况调整流量,实现恒温控制,从而最大程度的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本设计通过采用基于USS 协议的RS-485总线通讯的网络,通过西门子TD200文本显示器实现人机界面的设计,使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

通过分析该设计,验证了该设计的可靠性,可以解决中央空调的能源浪费问题。

关键词:中央空调,PLC,PID,变频器ABSTRACT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and civil buildings, which are used to maintain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the building. In traditional design, regardless of the season, day and night, and how the user load changes, the motor is fixed to run at full spe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condition of power frequency. It will cause great waste of energy.This design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frequency converter, PLC, temperature sensor. It makes up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losed-loop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output flow of pump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The system adopts the Siemens S7-200 PLC as the main control unit, using the traditional PID to control algorithm, using Siemens MM440 inverter to control of pump speed, to guarantee system adjust load flow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All of these will bring out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ergy waste to a great extent.This design use RS - 485 b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hich is based on USS protocol and using the Siemens TD200 to realize th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design, and using the software made from MCGS, to carries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the system. Verifi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sign, the desig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was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KEY WORDS: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PLC, PID, frequency convert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中央空调的发展 (1)1.1.1 中央空调现在状况 (1)1.1.2 中央空调发展趋势 (1)1.2 本设计的意义 (1)1.2.1 设计的主要内容 (1)1.2.2 设计的意义 (2)第2章中央空调系统介绍 (3)2.1 中央空调结构 (3)2.1.1 中央空调概述 (3)2.1.2 中央空调结构 (3)2.2 中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4)2.2.1 制冷原理 (4)2.2.2 工作原理 (4)2.2.3 中央空调的控制原理 (4)2.3 中央空调的评价 (5)2.4 本章小结 (5)第3章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6)3.1 变频器 (6)3.1.1 变频器的介绍 (6)3.1.2 变频调速的原理 (6)3.1.3 变频器的选择 (9)3.1.4 使用注意的问题 (10)3.2 电机的软启动原理及应用 (11)3.2.1 软启动的介绍 (11)3.2.2 软启动工作原理 (11)3.2.3 软启动的优点 (11)3.2.4 软启动与变频器的对比 (12)3.3 PLC选型 (12)3.3.1 PLC的工作原理 (12)3.3.2 西门子S7—200介绍 (13)3.4 温度传感器 (14)3.5 温度变送器 (15)3.6 人机界面选型方案 (15)3.7 总体硬件设计 (16)3.8 本章小结 (19)第4章软件设计 (20)4.1 PID控制 (20)4.1.1 PID控制简介 (20)4.1.2 PID参数整定 (20)4.1.3 对中央空调的PID控制 (21)4.2 应用软件STEP7 (21)4.3 plc编程 (22)4.3.1 程序流程图 (22)4.3.2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I/O分配表 (24)4.3.3 程序中使用的存储器及其功能 (25)4.3.4 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程序 (25)4.4 设备通讯 (26)4.4.1 RS-485介绍 (26)4.4.2 USS协议软件与S7—200间的通讯 (26)4.5 MCGS组态软件 (27)4.5.1 MCGS组态软件简介 (27)4.5.1 MCGS组态画面 (27)4.6 本章小结 (29)第5章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录 (33)第1章绪论1.1 中央空调的发展1.1.1 中央空调现在状况中央空调行业现在存在着巨大的竞争,这种竞争是产品革新所产生的,产品革新主要围绕低碳环保进行,低碳环保在这个时代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们将研究并设计一套中央空调系统。

一、设计要求本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求能够适应客户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1、可变制冷量。

系统需要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制冷量,以便节省能源和成本。

2、高效节能。

系统需要能够高效地工作,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

3、稳定可靠。

中央空调系统需要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以确保用户能够长期享受高质量的室内空气。

4、易于维护。

系统需要能够易于维护,以帮助减少维护成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系统结构设计中央空调系统通常由制冷机组、管道系统、风机盘管、空气处理器、控制系统等组成。

下面我们将对各个部分的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1、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是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提供制冷能力。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将采用螺杆式压缩机和冷却塔组成的制冷机组。

螺杆式压缩机是一种高效、节能、低噪音的压缩机,适用于中大型中央空调系统。

冷却塔是用于散热的设备,可将制冷机组排出的热气散发到空气中,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2、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输送管道,用于将制冷剂和空气输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

在设计中,我们将采用优质的钢管和镀锌铁管,以确保系统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3、风机盘管风机盘管是一个结合了换热器和风机的设备,用于加热或制冷室内空气。

在设计中,我们将采用高效的风机及风机盘管,可自动调节风量和温度,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4、空气处理器空气处理器是用于处理室内空气的设备,可帮助去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

在设计中,我们将采用高效的过滤器和新风设备,确保清新室内空气质量。

5、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管控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在设计中,我们将采用PLC控制系统,结合人机交互面板,实现系统自动化管理。

三、总结设计一套高效、稳定、易维护的中央空调系统是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的。

武汉某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武汉某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武汉某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姓名xx学院xx专业制冷与空调技术年级2009级学号xx指导老师xx2012年5月28日目录一、设计概况 (2)设计背景 (2)建筑平面图 (2)1.3武汉市设计计算参数 (3)室外计算参数 (3)室内计算参数 (3)建筑围护结构信息 (3)二、负荷计算 (4)空调冷负荷计算 (4)外墙冷负荷与屋面冷负荷 (4)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形成 (5)透过玻璃窗进入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5)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6)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6)2.2空调湿负荷的计算 (13)三、空调系统 (13)送风方案的选择 (13)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3)空调系统方案的比较 (13)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14)送风状态点、送风量的确定 (14)换气次数 (16)新风负荷 (17)四、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 (19)全空气系统中的空气处理机组 (19)组合式空调机组 (19)五、空调系统风管水管布置,管径确定 (21)六、管道保温与防腐 (23)管道保温 (23)保温目的 (23)保温材料的选用 (23)保温厚度 (23)保温经济厚度 (24)管道防腐 (24)七、空调系统的消声和减振措施 (25)消声设计 (25)7.2 空调系统的减振 (25)参考资料 (26)致谢 (27)武汉某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摘要:武汉住宅总建筑面积约㎡㎡。

为了营造一个舒适、温馨、高质量、高品质、高品位的工作空间,给该建筑选择一套最实用、最完善、能将空气品质处理到最佳状态,使处于其中的人有身处大自然之清新感觉的空调系统,本着严谨、认真、诚恳的专业态度,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综合考虑业主的需要,参照业主的具体要求,依据国家暖通设计规范,进行了环保性、舒适性、实用性空调系统设计。

主要采用使用寿命长,又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运行调节充分利用室外新风的全空气系统。

此系统能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减少冷冻机的运行时间。

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

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

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设计(论文)题目:宾馆、商场、综合楼等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类课题指导老师:吴振宏教研室主任:叶必朝机械工程技术系制冷教研室二O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目录1.毕业设计目的 (1)2.毕业设计的内容 (1)2.1.设计与计算 (1)2.2.施工图绘制 (1)3.设计步骤及要求 (2)3.1.毕业设计的开题 (2)3.2.设计前的准备 (2)3.3.空调系统设计计算 (2)3.4.管路设计与绘图 (3)3.5.水力计算的校核 (3)3.6.图纸的完善 (3)3.7.整理设计说明书 (4)4.参考文献 (4)5.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 (5)5.1.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 (5)5.2.计算机应用要求 (5)5.3.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排版要求 (6)5.4.参考文献的引用著录格式 (6)6.附件 (7)6.1.附件一:毕业答辩的有关规定 (7)6.2.附件三:设计纪律 (8)1.毕业设计目的(1).了解建筑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全过程,熟悉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与现代工程设计的方法。

(2).深入进行与专业有关的基本工程训练,初步接受大型工程设计的训练和熏陶。

(3).综合和深化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2.毕业设计的内容2.1. 设计与计算(1).了解已知建筑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所在地点、总体功能、建筑层数、面积等。

(2).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象资料确定室外相应参数;根据建筑中的空调房间的具体功能确定室内相应参数。

(3).计算夏季空调负荷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谐波反应法并结合估算法计算各空调房间夏季冷负荷。

(4).对空调系统进行划分,确定空调系统的形式根据建筑空调房间的功能特点、区域特点、使用特点来划分空调系统和确定系统的形式。

(5).风量的计算,设备负荷的计算(6).气流组织的设计及末端制冷设备的选择(7).风道及水管系统的选型设计(8).风管及水管系统的阻力计算与优化(9).确定冷热源的方式与设备的选择(选做)2.2. 施工图绘制(1).施工图首页(选做)(2).空调系统平面图(风管平面图)(3).水管平面图(选做)(4).水系统图(选做)(5).空调机房平面图(选做)(6).冷热源机房平面图(选做)(7).风管、水管、机房剖面图(选做)(8).原理图(选做)3.设计步骤及要求3.1. 毕业设计的开题(1).研究设计任务书根据设计任务书的内容,熟悉所设计建筑的类型、结构布局等基本情况,了解房间功能,并明确空调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郑州开发区一号办公楼的中央空调设计。

在前期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负荷计算。

根据冷负荷大小、房间的功能及各种空调方案的特点,确定本设计主楼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的空调方案,附属层采用全空气低速送风的空调方案。

该办公楼的工程概况为:空调供冷总面积3685.76m2,共6层,一附属层二层。

房间为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宿舍、餐厅等。

根据本建筑的功能特点,主楼选取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混用的空调方式,独立新风+风机盘管的空调方式是由风机盘管承担室内所有冷负荷,而新风负荷由各层新风机组来承担,新风通过新风机组处理到与室内等焓值的状态,直接送入房间。

附属一层餐厅选取全空气低速送风的空调系统。

该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方案的确定和该系统的冷负荷的计算、新风量的计算、气流组织的校核、设备的选型、风系统、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及冷水机房的设计和系统的布置,管道保温。

最后本设计还对相应的消声、减振作了简明的介绍。

关键词:冷负荷,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保温第1章工程概况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技术措施、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并通过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系统的掌握空调系统的多种形式、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了解相关专业的配合关系。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室内环境设备工程和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施工组织、验收调试、运行管理和有关应用科学的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1.1建筑概况1.1.1建筑构成本工程地处郑州,为一幢六层的综合楼建筑,建筑面积6716m,2工程空调面积约3685m2,为大厅、休息室、多功能厅、办公室、会议室和餐厅。

大厦空调总冷负荷为574KW。

1.1.2围护结构构造与热工特性①.屋面保温材料为沥青膨胀珍珠岩,厚度为50mm。

②.外墙混凝土墙,厚度为240mm,墙外表面为水泥砂浆抹灰加浅色喷浆,墙为加气混凝土板,内外粉刷厚度为20mm,内外墙结构一样。

(完整版)基于PLC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基于PLC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PLC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The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based on PLC学生姓名:邓英杰指导教师:刘雨合作指导教师:专业名称:轮机工程所在学院: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二〇一五年六月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前言 (3)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 国外空调控制系统的发展 (3)1.2.2 国内空调控制系统的发展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第二章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6)2.1 中央空调原理与结构 (6)2.1.1 空调制冷与制热原理 (6)2.1.2 中央空调结构介绍 (6)2.2 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7)2.3 变频器工作原理 (8)2.4 PID作用概述 (9)第三章控制系统硬件介绍 (10)3.1 PT100温度传感器和变送器 (10)3.2 西门子MM440变频器 (11)3.3 西门子S7-200系列PLC (11)3.3.1 S7-200系列PLC简介 (11)3.3.2 CPU226技术指标 (12)3.3.3 EM231模块及EM232模块技术指标 (12)第四章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13)4.1 STEP7-MICROWIN软件介绍 (13)4.2 空调启动流程图 (13)4.3 送风量调节PID程序设计 (14)4.4 加热器顺序启停梯形图 (17)第五章监控系统画面的组态软件设计 (19)5.1 WinCC flexible2008简介 (19)5.2 画面及说明 (19)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 (26)摘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因为其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当中,正逐步取代由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所组成的控制系统。

小型别墅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

小型别墅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生活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居住环境,这种需求带动了中国的空调制冷业的发展。

从发展趋势上看小型中央空调将成为住宅、办公室空调的主流产品。

因此中国市场发展前景非常诱人。

1.1 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现状一个国家家用空调的发展是与该国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准、居住住宅形式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脱离了这些因素来谈家用空调的发展是不现实的。

同样,分析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因素。

一般而言,常见的住宅可以分为公寓型住宅和别墅型住宅。

以下将分别结合这两种典型住宅的特点,结合各个国家的不同特点,对外国和中国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2 外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美国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普及率较高,这与其良好的居住条件以及较高的生活水平是分不开的。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人民生活水准较高,对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也较高,这些都促进了该国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普及使用。

美国的别墅型住宅具有宽敞、高大的特点,通常由中、高收入的家庭居住。

由于其层高较大,具有足够的建筑空间用于布置风道,因此在美国,风管式系统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同时,由于美国居民对家用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多采用有新风的风管式系统。

目前,美国风管式系统的年产量约为600万台/年,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美国的公寓型住宅适合于中、低收入的人群居住,其消费水平偏低,其家用空调的型式以窗式空调器为主,也有采用小区供冷/热水的,一般不使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

目前美国窗式空调器年产量约为600万台/年,占其家用空调产量的一半左右。

日本的家用空调走的是一条"氟系统"为主的发展道路,从窗式空调器到定速分体式空调器,再到变频分体式空调器。

同样,日本的家用小型中央空调也以冷剂式空调即VRV(Varied Refrigerant Volume)系统(包括一拖多)为主。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全文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全文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全文式中:Vp—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m;—水的体积膨胀系数,/oC;t—最大的水温变化值,℃;Vs—系统内的水容量,m3。

系统的水容量可以在设计完成后,从各个管路和设备逐个计算求得,也可根据建筑面积估算,估算指标为/m2可得:Vptvs51001210003根据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从采暖通风标准图集T905进行配管管径选择,从而选定规格型号如下:表9-8 膨胀水箱规格型号表水箱型号形式方形国标1# 公称容积 3有效容积3水箱配管溢流管 50 排水管 32 膨胀管 40 信号管 20 循环管 25 水箱重量 200集水器分水器1)分集水器的管径集管的管径可以根据并联管路的总流量通过集管的断面流速v=~/s来确定。

并联管路的总流量以机组的额定流量来计算,其值为134m3/h,取流速为/s,则管径为D4Q4134178mm3600v3600因此选用DN200的管道作为集管。

分管管径以上计算的立管管径为准,两条分管的管径分别为DN125,DN150。

分水器和集水器相应的管径一样。

2)分集水器的筒径筒径的确定可以按照系统总流量通过集分水器筒体断面的流速v=来确定。

与集管管径确定方法相同,选用筒径为DN300。

分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封头板压力表排污管图集水器和分水器的构造图图9-3 分集水器结构图除污器和水过滤器在水系统中的孔板、水泵、换热器的入口管道上,均应安设过滤器,以防止杂质进入,污染或堵塞这些设备。

本设计只对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安设过滤器,采用常用的Y型过滤器,该中过滤器具有外形尺寸小,安装清洗方便的特点,过滤器的尺寸与相应的水泵入口的管径相匹配。

也可采用国家标准的除污器,减压稳定阀前也应装设Y 型过滤器,除污器和水过滤器的型号都是按连接管管径选定,连接管的管径应于干管的管径相同。

阀门水系统的阀门可采用闸阀、止回阀、球阀,对于大管径的管路可采用蝶阀,选用阀门时,应和系统的承压能力相适应,阀门型号应与连接管管径相同。

毕业设计-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报告【范本模板】

毕业设计-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报告【范本模板】

设计论文题目:利用PLC、变频器设计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系统设计时间:2010.12。

13 ~ 2010.12.31系别:电子电气工程系设计班级小组:电气083班(第一组)指导教师:马应魁、傅继军设计学生:柴旭昌、程有超、丁文渊摘要作为现代使人生活舒适的家用电器,空调可以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它已像冰箱、电视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电器。

①经济节能:每个区间末端风机盘管可自行调节温度,区间无人时可关闭,系统根据实际负荷做自动化运行,开机计费,不开机不计费,有效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

②环保:主机采用水源热泵型机组,电制冷,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污;整个系统为密闭式管路系统,可避免霉菌灰尘等杂质对系统的污染,使环境清新优美,特别适于高档别墅、高级公寓与写字楼的使用. ③节约空间:主机体积小巧,不设机房,无需占用设备层,减少公用设施和土建投资,室内末端暗藏在吊顶内,极易配合屋内装修。

④个性化:中央空调系统以区间为单元,满足用户不同区间需求,室内末端安装采用暗藏方式,不影响室内的审美观,不占据室内空间,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⑤简化管理:于采用不同区间单独控制系统为用户所有,产权关系明确,可简化空调设施管理.⑥提升档次:中央空调主机可以避免破坏楼体的整体外观,使用户充分享受高档综合环境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及量贩档次。

⑦投资方便:可根据量贩发展情况,分期分批投资添置空调系统,同时量贩档次提升,因此资金周转快,有效地利用资金更进一步开发。

而可编程控制器PLC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灵活,拓展型号等优点,不仅能满足设计系统的精度,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减小运行费用。

再加上变频器的使用,把380V的交流变成直流再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实现电机的无级调速,比较省电,比直流调速维护方便。

本论文就是在己有的通用变频器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机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变频调速,通过调速来改变耗能大小,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目录摘要Abstract一绪论.。

广州某商务酒店中央空调毕业设计

广州某商务酒店中央空调毕业设计

.某商务酒店中央空调毕业设计1绪论1.1课题的背景及目的随着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兴建高标准的商务酒店。

商务酒店的建筑水准和设备水准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其空气调节方式应能适应商务酒店的功能需求,中央空调系统量采用先进设备和相应配套设备是现代商务酒店建筑创造舒适生活环境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

良好的空气环境会使商务酒店客人生活舒适,还有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而空气闷热、浑浊则会令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搞好商务酒店空调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的商务酒店中,通过采用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能保证了商务酒店客人在生活、工作时的舒适性感觉。

具体而言,我的设计和研究的目的除了满足室空气温度、湿度和速度方面等的要求之外,更重要是满足商务酒店客人舒适性方面的要求。

1.2课题的容与要求本次设计课题是某商务酒店空调设计,建筑面积为1160平方米,共五层,主要有餐厅、客房、会议室、服务区等,主要任务有:完成一层到五层的冷负荷、湿负荷计算,其中包括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冷负荷、玻璃窗日照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和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空调系统方案的优化选择及对冷水机组进行经济性分析;对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和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进行新风量的合理选择、排风方案的比较和冷量、送风量的计算;室设备设计选型,其中包括空气处理机组选型、风机盘管选型和新风机组选型;冷水机组的选型、经济及技术比较分析;制冷机房的合理设计;气流组织方案选择及分析,对一层的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和二层到五层的会议室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进行散流器的气流组织设计、校核;对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和新风系统的风管进行阻力计算和阻力平衡分析、水系统设计,其中包括水管阻力计算及阻力平衡分析等;管道的保温、设备的减噪、防火排烟做简单设计和说明。

室空调设计时,应按冷热负荷计算方法计算进行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分别计算建筑的冷热负荷,其设计参数详见有关设计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篇一: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全文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筑说明湖北科技学院办公楼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地处夏热冬冷区,总建筑面积为10012㎡,其中空调面积为5114.7㎡。

建筑总高度为12米,地上三层为办公用房以及会议室,每层层高均为4米。

工程设计范围为1—3层空调与采暖设计,空调系统的设计满足室内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和新风的要求即可,为舒适性空调。

1.2 维护结构性能参数外墙类型(自内至外):370mm页岩烧结多孔承重砖:K370=1.191W/(m·℃)取2%的销键作用的影响,则:K370=1.191W/(m2·℃)×1.02=1.22 W/(m2·℃);内墙类型:20 mm水泥砂浆+240mm砖墙+20mm水泥砂浆,K=1.974W/(m2.K);屋面类型:内粉刷(20mm)+钢筋混凝土(35mm)+水泥砂浆(20mm)+隔气层(5mm)+水泥膨胀珍珠岩350(200mm)+水泥砂浆(20mm)+卷材防水(5mm)+砾砂外表层(5mm),K=0.49W/(m2.K)。

楼板材料:7mm五夹板+370mm热流向下(水平、倾斜)60mm以上+80mm钢筋混凝土+25mm水泥砂浆+25mm大理石,K=0.508 W/(m2·K);外窗类型:PVC框+Low-E中空玻璃6+12A+6遮阳型,传热系数2.444 W/(m2.K)自身遮阳系数0.55,内遮阳系数0.60,有外遮阳;.外门系列:节能外门,传热系数3.02 W/(m2.K);内门系列:木框夹板门,传热系数2.504 W/(m2.K);另外卫生间门窗玻璃均采用磨砂玻璃。

窗高1800mm,窗台高900mm。

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如下表:2表1-1 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2.1 设计参数2.1.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台站位置:北纬 30°37′东经114°08′海拔高度:23.3m大气透明度的等级为42.1.2 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确定各房间的设计参数如下表:表2-2 室内设计计算参数注:室内空气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

2.2 冷负荷的计算空调房间冷负荷的组成: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照明散热量、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室内热源的散热量、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和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以及新风负荷。

3.2.2房间湿负荷的构成空调房间的散湿量由下列各项散湿量组成:人体散湿量、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食品或其他物料的散湿量、设备散湿量。

2.2.1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冷负荷无外遮阳玻璃窗的日射冷负荷公式:QC?FCxmxbxzJmaxCCL 式中QC—各小时的日射冷负荷(W)FC—包括窗框的窗的面积(㎡)xm—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0.85,双层钢窗0.75 xb—窗玻璃修正系数xz—窗的内遮阳的遮阳系数Jc·max—窗的日射得热量得最大值(W/㎡) CCL—冷负荷系数 2.2.2 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计算公式如下:Q?xkKcFc(twp??tk-tn)式中Q—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 xk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Kc—窗玻璃的传热系数 W/(㎡·C) ?tk—夏季室外逐时温差其中?tk=??tr ?—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2.2.3 墙体的冷负荷外墙冷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Qw?KwFw[(tc(?)??td)k?k??tR]式中 Qw—外墙计算时间的冷负荷 Kw—外墙的传热系数 W/(㎡·C) Fw—外墙的面积tc(?)—外墙或屋面的逐时冷负荷的计算温度℃?td—地点修正值k?—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吸收系数修正值内墙冷负荷的计算公式:Q?KF(twp??tls-tn)式中Q—内墙冷负荷?tls—邻室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这里取22.2.4 照明的冷负荷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Q?,计算公式Q??QSX??T 式中T—开灯时刻(点钟)X?-T—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QS—照明设备的散热量对于荧光灯 QS?1000n1n2n3N 式中 N—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KW)n1—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0.5~0.8;这里取0.7n2—整流器消耗功率的系数,挡在吊顶内时取1.0n3—安装系数,明装1.02.2.5电子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篇二: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全)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 . (4)一、通用设计规范: .............................................. .. (4)二、专用设计规范: .............................................. ..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 . (4)第二章设计参数 ................................................ .. (5)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 (6)三、新风量 ................................................ (6)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 (6)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 . (7)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 . (7)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 (8)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 . (8)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9)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 (9)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 .. (9)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 .. (11)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 . (11)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 .. (11)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1)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2)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 (13)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 (14)七、热损失概算W/m℃ ............................................. . (14)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 . (15)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 .. (15)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 . (15)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 . (15)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 .. (15)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 (18)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 . (18)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19)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 . (19)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19)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中央空调系统毕业设计). (19)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 (20)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 . (20)1、送风口风速 ................................................ . (20)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1)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 (21)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 .. (21)5、回风口风速 ................................................ . (21)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 . (22)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 (22)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2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 (22)10、侧送风口送风量 ................................................ . (23)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臵 ................................................ . (24)1、送风口布臵间距................................................. .. (24)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5)3、散流器布臵 ................................................ . (25)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 (25)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26)6.1、厨房通风问题................................................. .. (26)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 . (26)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 (28)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 . (30)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1)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2)六、防排烟设计 ................................................ (32)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 .. (35)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 .. (35)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 .. (36)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36)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 .. (38)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 .. (39)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 . (39)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 (40)3、水泵扬程设计 ................................................ (41)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 (41)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 . (42)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2)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 .. (43)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43)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 . (46)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 ............. 48 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 ............... 49 十二、保温 ................................................ .......................... 50 十三、阀门选用 ................................................ . (51)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 .. (52)一、机组选型 ................................................ (52)二、机组选型案例 ................................................ .. (52)三、辅助设备 ................................................ (53)1、冷却塔 ................................................ (53)2、水泵的选型: ............................................... . (53)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 (54)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 .. (55)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 . (55)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 .. (55)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 .. (55)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 .. (55)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 .. (55)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 .. (56)三、计算单位换算 ................................................ .. (56)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58)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 .. (59)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 (61)七、专业英语 ................................................ (62)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 .. (74)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 .. (74)2、医院耗电量比例TRANE ............................................. (74)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74)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74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 (75)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 . (75)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768、设备层布臵原则: .............................................. (76)第十章参考实例 ...................................................................... 77 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 (77)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77)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77)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 (77)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 .. (77)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臵...............................................77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77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 . (78)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78)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臵不符合规范要求 (78)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78)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78)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78)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 (79)2.1 供暖入口设臵过多 ................................................ . (79)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 .. (79)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 .. (79)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 (79)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 (79)2.6 平衡阀的设臵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79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 . (80)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 .. (81)2.9 送回风管布臵不好 ................................................ . (81)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 (82)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 (84)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 .. (84)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84)3.33.43.53.63.73.8 系统图深度不够 ................................................ ............... 8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 ........... 84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 ... 84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 84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84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 . (85)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 . (85)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 . (85)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 .. 85设备平面图 ................................................ (85)剖面图 ................................................ . (86)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 .. (86)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 (86)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 .. (86)详图 ................................................ (86)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 . (86)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 ASHRAE篇三:中央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一、摘要本设计为南宁市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拟为之设计合理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室内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