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期末重点(整合)

合集下载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药学概论重点选择25 ,判断25,填空10,简单4*10药学概论考试时间:7月13日下午2: 00-4 : 00 (19周星期一)地点:B1-2151.处方药P347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 处方药生产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其生产品种必须取得药品批准文号。

2.非处方药P347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药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用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品适应证可自我诊断、可自我治疗,通常限于自身疾病;药品的毒性在工人的安全范围内,其效用-风险比值大;药品滥用、误用的潜在可能性小;药品作用不掩盖其他疾病;药品不致细菌耐药性;一般公众能理解药品标签的忠告性内容,无需医师监督和实验监测即可使用非处方药的每个销售单元包装必须附有标签、说明书。

我国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图案为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分为红色(红底白字)和绿色(绿底白字),红底白字的图案用于甲类非处方药,绿底白字的图案用于乙类非处方药以及经营非处方药的企业指南性的标志。

3.新药P347是按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新药的临床试验包括了几期、申请新药的临床试验要进行哪几期;新药的研究开发的5个阶段:(1)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2)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4)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5)新药监测阶段。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I、:□、皿、W期。

申请新药注册应当进行I、U、皿期临床试验P10,P389 药品P347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化学药物、天然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包括两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药学保健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保健概论》复习重点

1.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的,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

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2.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用药理拮抗药治疗无效。

3. 药物滥用一般是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

这种使用往往是自行给药,因而对用药者的健康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损害,是造成依赖性的原因。

例如麻醉药品的滥用不仅对用药者危害极大,对社会危害也大。

4、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致死量(LD50)又成为半数致死浓度(LC50):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5、半数有效量(ED50)药剂或治疗血清对一组动物中引起半数有效的剂量。

即在一组动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是药物的量-数关系中量反应的重要参数。

6. 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7.耐受性 (tolerance)耐受性(Tolerance)是指人体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的一种状态,按其性质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之分。

前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可长期保留,多与这类患者体内某些药物代谢酶过度活跃有关。

后者往往是连续多次用药后才发生的,增加剂量后可能达到原有的效应;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后,其耐受性可以逐渐消失,重新恢复到原有的对药物反应水平。

容易产生耐受性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安定等。

8.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9.后遗效应:多指难恢复的效应或不可逆性器质性损害。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PDF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PDF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PDF
1. 药学的定义和目标:药学是对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代谢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2. 药物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埃及人发现植物的药用价值,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现代药物产业则是从19世纪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

3.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分为传统药物、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和天然药物等分类。

4.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如激活或抑制受体、干扰代谢途径或细胞信号传导等。

5. 药效学:药效学是药物研究的重要分支,其中包括药效的定义、分类、评价等。

6.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是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7.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对人体的有害反应,包括毒性评价、致癌和致畸等研究。

8. 药物开发流程:药物研发的过程通常包括新药发现、药物设计、药物代谢和毒理学评价、临床试验、注册和上市等环节。

9.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包括药品注册、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10. 药物治疗中的患者安全:药物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价和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药学概论》期末复习必背资料

《药学概论》期末复习必背资料

绪论1.药学的定义P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药物科学。

2.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书籍是?P23《新修本草》,又称《唐新本草》、《唐本草》3.药学发展的第一、二、三阶段P3-5第一阶段:从古代到19世纪末,是天然药物利用时期,极大部分是纯天然药物。

第二阶段:19世纪末合成药物的兴起阶段,化学药物及其治疗的概念得以深化。

eg:百浪多息、磺胺类药物等的出现。

第三阶段:20世纪40-60年代,大量化学药物的合成并上市,以及生化药物的兴起阶段。

生药学4.中成药、中药制剂、中药炮制品、中药材、中药饮片P20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或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例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中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5.生药的定义P21生药一般指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6.生药的炮制方法?常见炮制方法的区别(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烫法炮制修制)P28常见的炮制方法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

7.药物、本草、中药定义P20药物是具有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物质。

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大多称"本草",所载药物主要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以植物(草类)药占大多数,故名本草。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8.了解著名的生药:冬虫夏草、麝香、黄芪、麻黄、三七、陈皮的理化性状及应用P51-72冬虫夏草的基源,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基源:为麦角菌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昆虫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1■药学发展四个阶段【掌握】P3-4(1)第一阶段:主要利用天然药物;德国化学家塞特纳从鸦片中提取分离出第一个活性成分一一吗啡。

(2)第二阶段:开创化学药物的应用领域;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使用成为了药物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3)第三阶段:60年代开始,3-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药物的发现成为药物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生物技术药物;Hirose和Itakura用基因工程法表达了生长抑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基因工程法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标志着基因工程药物开始走向实用化阶段。

2■药学的定义P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应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3■药学与哪些学科有联系【掌握】P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应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药学与化学、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是要学的理论基础,药学与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化学是药学的研究基础。

(2)医学为药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3)药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4■药学的主要任务【掌握】P6(1)研究新药及其制剂(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3)研究药物制备工艺(4)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5)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6)促进、评估及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5■药品的定义P7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6■新药的研究开发的五个阶段P9-11(1)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2)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I、n、『w期。

(4 )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5)新药监测阶段按照其适用范围可以将GMP划分为三类:(1 )具有国际性质的GMP(2)国家权力机构颁布的GMP(3 )工业组织制订的GMP8•国家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行执业药师制度【熟悉】P16-17第二章生药学概论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药学概论期末整理

药学概论期末整理

简答1.影响合理用药的药物因素P391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制剂;药物的给药途径;药物的给药时间与疗程2.体内药物分析的任务P272①体内药物分析本身的“方法学”研究(首要任务)②内源性物质的研究③新药开发中的新药体内研究④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与测定⑤滥用药物的研究⑥开展各种生物样品的常规测定3.简述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属于解热镇痛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P213【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栓【不良反应】胃肠刺激、影响血凝、水杨酸反应、过敏反应、瑞夷综合症、肝、肾损害,胃溃疡,哮喘者禁用4.生药炮制的目的、为何要对生药进行加工炮制P28①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②缓和或改变药物的性质和作用③提高疗效④便于调配和制剂⑤纯净药物,利于贮藏⑥除臭矫味5.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P287①利于制剂的成型②利用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③利用增强主药疗效,降低不良反应④增强主药的稳定性,延长制剂的有效期⑤改变主药的理化性质⑥可调控主药的释放速度6.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和代表药物P220利尿剂(高、中、弱效):氢氯噻嗪(基础降压药)、吲达帕胺(不引起血脂改变,不良反应少)等;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衰、哮喘病人禁用);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氯沙坦。

其他抗高血压药:可乐定、哌唑嗪、拉贝洛尔7.天然药物化学基本任务P751) 探明天然药物中作为药效物质基础的化学成分2) 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类型、理化性质3) 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4) 新药研制5) 阐明天然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8.简述靶向制剂和其必备三要素P316(1)靶向制剂:又称为靶向给药系统,是指利用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病灶部位(靶组织、靶器官,也可以是靶细胞)的给药系统。

(整理)药学概论复习大纲终稿

(整理)药学概论复习大纲终稿

药学概论复习资料CH.1 绪论1.何为药品?药学的定义与主要任务。

(P3 、P5、P6)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体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药学的主要任务:1研究新药制剂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3研究药物制备工序4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管理5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6促进、评估及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制定经济有效地治疗方案(合理用药)2.药学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里程碑是什么?(P3)1805年德国化学家赛特那从鸦片中提取分离出吗啡(第一个活性成分)3.药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将药品分为哪几类?(P7)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药物4.药学与哪些因素(或与什么学科相关)有着密切的联系?药品流通的概念及包括哪些特点?(P5、P13)药学与化学、生物学及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化学是药学的理论基础,医学为药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药学和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药品流通,是从整体来看药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患者的活动、体系和过程,包括药品流、货币流、药品所有权流和药品信息流(药品流通就是药品生产后,通过运输、储存、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这个中间环节)。

特点:1对药品质量要求高2药品多样化3参与人员多4药品价格难控制5对药品广告宣传要求高5.天然药物研究的特点包括哪些?(P7)1适用于多种重要疑难疾病2结合新靶点,利于寻找先导物3利于预防性天然药物的研究6.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多少期?评价同一药物不同剂型临床药效的方法是什么?(P10)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I 、II、 III、 IV四期生物等效性是评价同一药物不同剂型临床药效的方法7.临床药学的概念?(P14)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以药物为基础,以安全、合理用药为目的,以客观科学指标为依据,研究药物及剂型与机体相互作用中的各种反应(包括有效和不良反应),从而促使药物最大限度的发挥临床疗效的医药结合性学科CH.2 生药学1. 中药的定义?(P21)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师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2.生药的定义(P21)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是经过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3.生药学的定义(P21)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利用与新药创制的科学4.生药的分类方法(P25)1按药用部位分类法2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3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4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5.地道药材的定义(P47)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

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

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整理重点章节:第五章药理学第七章药剂学第九章药事管理学第十三章药物流行病学与经济学评价第一章绪论1.药学的发展(吗啡、百浪多息、《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反应停”事件、1962年《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P3-42.药学的定义P5 药品的定义、天然药物的定义P7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P10(GCD是什么?;新药临床试验的四个阶段;生物等效性)4.GMP是什么?P12 药品流通的定义P135.药师的定义、基本职责P15 药品批发企业药师的主要职责、药品零售企业药师的主要职责、医疗机构药师的主要职责P16第二章生药学概论1.中药、草药的定义P20 生药、生药学的定义、我国近期生药学科的研究任务P212.生药学的历史(判断题)P22 《神农本草经》P233.中药炮制的目的P24 生药的记载大纲P26 生药的国际通用名P274.生药炮制的目的(问答题)P28 生药的现代采收原则(填空题)P305.生药鉴定的定义及目的P34-356.生药鉴定的方法(原植(动)物鉴定的定义、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目的、理化鉴定、理化常数、纯度与品质的鉴定、杂质检测、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P37-437.中成药的定义P44 中成药的鉴定(了解)P44-458.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分为哪三级?、地道中药材的定义P46 怀药产区、四大怀药P479.重点掌握黄芪、人参、三七、川贝母、金银花、陈皮、麦冬、冬虫夏草第五章药理学1.胆碱能纤维、肾上腺素纤维、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P2042.重点掌握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肾上腺素、阿托品、普萘洛尔3.有机磷酸酯类P206、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地西泮、巴比妥类)P2104.抗惊厥药:硫酸镁(注意:注射硫酸镁的作用是抗惊厥、口服硫酸镁的作用是泻药)5.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作用机制;不良反应);抗躁狂抑郁症药(米帕明、碳酸锂);抗帕金森病药(帕金森病的定义、拟多巴胺类药、中枢抗胆碱药)P211-2126.中枢镇痛药(吗啡);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P213-2147.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类药理作用、作用原理)P216 其他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P2178.抗心绞痛药(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心绞痛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硝酸甘油、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药)P218-2199.抗高血压药(利尿药氢氯噻嗪、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P22010.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调血脂药:他汀类、胆汁酸结合树脂、苯氧芳酸类、烟酸类;抗氧化药:普罗布考)P221-22211.利尿药(选择题)P223-224;脱水药(甘露醇)P22412.呼吸系统药物(平喘药)P22813.消化系统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H2受体阻断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替仑西平;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黏膜保护药:米所前列醇、恩前列醇、硫糖铝、枸椽酸铋钾;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庆大霉素、阿莫西林)P229-23014.泻药、止泻药P230-23115.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药: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赛庚啶)和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阿司米唑)的区别)P231-232 16.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培氯米松、泼尼松等的生理作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P232-23317.抗甲状腺素药(硫脲类、碘剂)P23518.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P23519.常用术语(抗生素、抗菌药、抗菌后效应、抑菌药、抗菌活性等的定义)P24020.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问答题)、细菌耐药性的定义P24121.青霉素、头孢菌素P242-24322.大环内酯类及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P2442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P24524.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P245-34625.人工合成抗菌药(了解)P246-247 抗真菌药P24726.抗菌作用机制P24627.抗结核病药(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P247-24828.抗肿瘤药案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类可分成哪几类?P250-25129.常见的毒性反应、特殊的毒性反应P251第七章药剂学1.药剂学的概念、宗旨P2862.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作用)药物剂型按形态的分类P2873.药物制剂的组成部分、辅料的定义及辅料在药剂学中的的作用P2874.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药物制剂稳定性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P2885.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填空、选择、判断、问答)P289-2906.液体制剂的特点、质量要求、液体制剂的防腐(防腐的重要性、防腐剂)P291-2927.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P2948.灭菌法有哪些?灭菌与灭菌剂的定义P2969.注射剂的概念、质量要求、给药途径P29810.注射剂的附加剂、热原检查(家兔法、鲎(hou)试剂法)、注射剂的制备P29911.输液的质量要求P300 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无菌)P30112.固体制剂的定义、类型P30113.根据口服固体制剂溶出速度的快慢,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片剂、包衣片、丸剂的药物吸收的快慢顺序为?P30214.散剂、颗粒剂的定义、质量检查P303 胶囊剂的定义、质量检查P30415.片剂的定义、片剂的辅料(填充剂、湿润剂与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片剂的包衣、包衣的目的(选择题)P306-30716.片剂的质量评价P30817.气雾剂的组成?常用的抛射剂?P31318.缓释制剂的定义经皮吸收制剂(或称经皮给药系统或TDDS)的定义及优点P314-31519.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三个要素。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第一章绪论1.药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1)第一阶段(远古时代到19世纪)利用天然资源,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开发出各种剂型以方便患者用药,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代表药物——吗啡,这是现代药学的珍上里程碑。

2)第二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五十年代)大量化学药物被合成应用于疾病治疗。

代表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人工合成)。

3)第三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生物化学有巨大进展,对激素和各种维生素的分离和鉴定,反应停事件(1962年),代表药物——激素、维生素、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是药物发展史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生物技术药物时代,代表药物——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2.新药的研发要经历哪几个阶段(简答)新药研发包括五个阶段:①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②药物临床前研究、③药物临床研究、④药品的申报与审批、⑤新药检测期的管理;3.药学: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第二章生药学1.生药的定义和炮制方法: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P282.生药的产地加工: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修整、干燥等,称为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储藏。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产于东北三省。

功效:性温、味甘、微苦。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主产于云南、广西。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医药师专业课复习重点总结

医药师专业课复习重点总结

医药师专业课复习重点总结一、药剂学药剂学是医药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主要涉及药物的制剂、配方、药物储存条件以及药物剂量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药剂学的复习重点:1.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药物的质量控制和储存要求- 药物溶解和离子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药物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计算2. 药物配方学- 固体制剂的制备和包装要求- 液体制剂的制备和稀释计算- 气体制剂的制备和储存要求- 配方调剂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3. 药物剂量学- 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调整- 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的计算- 特殊人群剂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剂量调整规则4. 药物配伍学- 药物相容性和不相容性评估方法- 药物配伍禁忌与相容性数据的查阅- 静脉注射药物的配伍规则和注意事项- 输液和注射用药的药物配伍问题二、药理学药理学是医药师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科目,主要涉及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物代谢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药理学的复习重点:1.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和信号传导机制- 药物对离子通道和药物靶蛋白的作用- 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场景2. 药效学与药物代谢学- 药物的药效学参数评价与分析-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和药物相互作用概念- 药物副作用和药理毒理学的基本概念3. 常用药物分类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的选择-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药物治疗中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三、临床药学临床药学是医药师考试中涉及到临床实践的重要科目,主要包括临床药学知识、药物治疗监测、治疗方案设计和药物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临床药学的复习重点:1. 临床药学知识- 临床用药指南的理解和应用- 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严重疾病和急救情况下的药物选择和管理- 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处理方法2. 药物治疗监测- 药物治疗的评价和监测指标- 临床实验室指标对药物治疗的监测- 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方法- 药物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检测与管理3. 治疗方案设计和药物信息咨询- 基于患者病情和基础情况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解读与咨询- 常见药物的特殊用法和用量- 药物信息的查阅和提供方法通过对以上三个科目的综合复习,相信你已经对医药师考试的重点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药学导论复习要点

药学导论复习要点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导论》期末复习重点09级市营(1)班李金荣编撰第一章绪论一、药学、药学得起源与发展P2-14(重点:中国古、近、现代药物发展P6-14)相关得几个概念:药物:用于治疗、预防与诊断疾病得物质。

中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据中医临床经验用于防病、治病与预防疾病得物质。

化学药:就是指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得特殊化学品。

生物药:就是指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得基本生物活性物质。

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得疾病,有目得地调节人得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功能主治与用法用量得物质。

药学:研究药物得物质基础、作用机理、毒副反应、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经营管理,不断寻找与开发创新药物,维护与增进人类健康得一门综合性学科。

药学导论:系统介绍药学及相关学科得基础知识及相互关系,研究药学发展规律,提高学生对药学学科得认识与专业素质。

第一节药物得萌芽时间:公元前180万年—公元前3000年1、起源于神古希腊:阿波罗······医药之神。

中国:神农氏尝百草2、起源于巫。

《说文解字》:“巫彭始作医”;世本:巫咸为帝尧之医。

3、起源于实践(自然观察、治病实践),起源于需要,与生俱来,逐步提高。

第二节古代发展时期时间:公元前3000年—16世纪一、国外古代药学发展概况(一)两河流域及古埃及药物发展(受巫术得影响) 苏美尔1、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 米索不达米亚载体:泥板书莫拉比法典巴比伦亚述2、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载体:埃伯斯纸草书,世界上最早得药物治疗手册之一。

载有700余种药物与800余个处方;阿片、牛肝、硫磺、铜化物等;影响古希腊。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药学1、古希腊(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300年) 起源于神学;希波克拉底:医学之父,将医学与神学分离;“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与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养生方:多种食物得药用功能。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第一章绪论药品的概念: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是人类对付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第一节药学的发展与药学任务p3一药学的发展1 ~19世纪末——天然药物如:吗啡2 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化学药物如:百浪多息,青霉素“磺胺醑”事件:要求产品上市销售之前必须证明其安全性3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生化药物如: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反应停”事件:所有药品的ADR必须报告FDA4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药物如:胰岛素二药学的定义与任务药学的概念: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药物科学。

药学与化学,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是药学的理论基础,药学和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二节药品的类别p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通常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分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药物。

第三节药品的上市过程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其中Ⅰ、Ⅱ、Ⅲ期是上市前的,Ⅳ期是上市后的。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第二章生药学概论第一节绪论p20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

生药的概念: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生药学的概念:生药学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的科学。

第二节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p25生药的分类法:1 药用部位 2 化学成分 3 自然系统 4 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 5 中文名的笔画顺序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通用的名称。

第三节生药的炮制p27一生药的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2缓和或改变药物的性质和作用;3提高疗效;4便于调配和制剂;5纯净药物,利于贮藏;6除臭矫味二生药的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第六节生药资源及道地药材p45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药学概论复习资料

药学概论复习资料

《药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该书确立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书中描绘了药物相互间关系的理论,称为七情和合。

南北朝时陶弘景整理补充,汇集成《本草经集注》,收集药物730种,其中新增365种。

2.魏晋时代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3.唐朝政府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物学权威著作,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4.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9年编写而成,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

该书在植物分类学和生物进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达尔文称其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李约瑟: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的《本草纲目》)5.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药大量传入,形成西方医药体系:(1)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医院和职业一是开办的医院使西药得以传入;(2)外商西药房和药厂的建立;(3)我国工商业者开始经营和制造西药;(4)西洋医药书籍的译著。

6.国外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古典药学→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药学→近代和现代药物学发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关于药品的定义是: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用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8.没有任何物质本质是药品,药品指一种功能。

9.药品按来源分类:一是来源与自然界,二是人工制备;药品按目的(用途)不同分类:治疗药品、预防药品、诊断药品、计划生育药品;从药品管理的角度分类,可将药品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基本医疗保健用药、新药、特殊管理的药品、现代药与传统药等按使用方法分类,有口服药、外用药、注射用药等。

10.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药品的专属性、药品的两重性、药品质量的重要性、药品的时限性。

(完整版)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药学专业)

(完整版)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药学专业)

(完整版)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药学专业)诊断学常见症状:发热、呼吸困难、咯血、呕血、腹痛、水肿、昏迷。

发热正常体温:36~37℃1.发热: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2.热型:(1)稽留热:39~40℃,24h波动<1℃,持续数日、数周。

大叶性肺炎,伤寒。

(2)弛张热:>39℃,24h波动>2℃(但高于正常体温)。

败血症,化脓性感染。

(3)间歇热:高热和无热反复交替。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渐渐升39℃,渐渐降至正常热,如此反复。

布鲁杆菌病。

3.发热病因:(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内脏梗死、组织坏死。

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

内分泌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产热多。

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输出量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低热。

呼吸困难1.类型、特点、病因: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吸气时间长,三凹征。

上气道阻塞(2)呼气性:呼气时间长,哮鸣音。

下呼吸道阻塞,肺泡弹性减弱(3)混合性:呼吸音异常,病理性呼吸音。

换气功能障碍。

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影响最大):(1)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加重休息减弱。

心功能不全早期。

(2)端坐呼吸:仰卧时发生或加剧坐位时减轻。

心衰。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发作,被迫坐起,咳嗽,喀粉红色泡沫痰,喘息、奔马律、肺部湿罗音。

急性左心衰。

中毒性呼吸困难:深大呼吸。

酸中毒。

呼吸加快。

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

呼吸缓慢、变浅、节律异常。

镇静类药物中毒。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神经)呼吸浅慢,节律改变。

中枢直接受压力感受器刺激(精神)呼吸浅快,伴随手足抽搐。

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

血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加速,心率加快。

重度贫血,红细胞携氧量减少。

咯血1.常见病因: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炎结核。

最新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最新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第一章绪论1.药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1)第一阶段(远古时代到19世纪)利用天然资源,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开发出各种剂型以方便患者用药,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代表药物——吗啡,这是现代药学的珍上里程碑。

2)第二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五十年代)大量化学药物被合成应用于疾病治疗。

代表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人工合成)。

3)第三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生物化学有巨大进展,对激素和各种维生素的分离和鉴定,反应停事件(1962年),代表药物——激素、维生素、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是药物发展史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生物技术药物时代,代表药物——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2.新药的研发要经历哪几个阶段(简答)新药研发包括五个阶段:①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②药物临床前研究、③药物临床研究、④药品的申报与审批、⑤新药检测期的管理;3.药学: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第二章生药学1.生药的定义和炮制方法: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P282.生药的产地加工: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修整、干燥等,称为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储藏。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产于东北三省。

功效:性温、味甘、微苦。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主产于云南、广西。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学概论期末考点总结

药学概论期末考点总结

药学概论期末考点总结导读:药学概论是药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职业方向等。

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的考察,因此,复习备考时需要细致整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重要的考点知识。

本文将对药学概论期末考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全面回顾和理解该门课程的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药物定义和分类2. 药物的命名和表示法3. 药物的气味和味觉4. 药理学分类和临床分类5. 两性药物的特性二、药物的起源和发展1. 药物的历史发展概述2. 中国古代药物的研究与应用3. 西方现代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三、药物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 药物的研究内容2. 药物的开发方法和流程3. 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 药物的毒理学研究四、药物的质量标准和药典1. 药品质量的概念和要求2. 药物的质量检验3. 药典的定义和作用4. 国际药典的发展和应用五、药物的制剂和给药途径1. 药物制剂的概念和分类2. 固体制剂3. 液体制剂4. 半固体制剂5. 给药途径的分类和特点6. 外用制剂的特点和应用六、药物的药理学1. 药物的药理学分类和特点2.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动学参数七、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1. 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剂量选择2. 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3.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症4.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八、药物的生产和质量管理1. 药物生产的主要流程和步骤2. 药物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3. 药物生产中的洁净室和GMP规范九、药学研究的职业方向和发展前景1. 药学研究的职业方向和就业前景2. 药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3. 药学相关的科研机构和药企的研发部门以上只是对药学概论期末考点的大致总结,具体的考察重点和难点还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梳理和把握。

复习备考时,建议学生对每一个考点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药学概论复习提纲

药学概论复习提纲

药学概论(gàilùn)复习提纲及答案(仅供参考)绪论(xùlùn)1、药学定义:药学以现代化学、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shǐyòng)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2、药品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guīdìng)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3、药学的主要任务:(1)研究新药及其制剂(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jīzhì) (3)研究药物制备工艺(4)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5)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6)促进、评估及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制订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4、药学教育中的四大专业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5、药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将药品分为哪几类?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将药品分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药物6、药学与哪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药学与化学、生物学及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化学是药学的理论基础;药学与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作用逐渐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

7、规范化药品管理包括哪些规范化管理?GMP GSP GLP GCP第三章药理学1、泻药的类型:容积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2、常用抗惊厥药有哪些?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均有抗惊厥作用。

注射硫酸镁也有抗惊厥的作用。

3、抗狂躁的药物有哪些?氯丙嗪、米帕明、碳酸锂。

4、常用降压药有哪些类型?常用降压药有:利尿药、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卡托普利、氯沙坦)、中枢性降压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血管扩张药、钾通道开放剂、5—羟色胺受体阴断药。

5、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对药效的影响程度,或根据其作用方式,宏观上将药物分为哪两类?非特异性药物和特异性药物6、糖皮质激素有哪些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用于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即艾迪生病;脑垂体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药学导论期末重点

药学导论期末重点

第一章1、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产品纯度高、性质均一;生产低耗能、无污染、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在体内特异性高,生物活性强。

2、药学的范畴:生命、健康、疾病、衰老与死亡和药品。

3、药物治疗效果逐渐采用发病率、死亡率、生存期、生命质量指标进行评价。

4、生命质量: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生活标准,以及生活状况的体验,包括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主观感受和综合满意度。

5、健康:狭义的健康概念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康,精力充沛”6、2005年中国卫生部公布城乡居民十大死因排序:城市居民: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病、内分泌和代谢病、泌尿生殖系统病、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病。

农村居民: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病、泌尿生殖系统病、内分泌和代谢病、结核病、精神障碍。

7、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的物质。

在我国专指人用药品不包括动物疾病用药、农药等。

基本要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药品分类:按使用目的:治疗药品、预防药品、诊断药品、保健药品。

按药品管理:处方与非处方药、新药、特殊管理药品、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

按使用方法:口服药、外用药、注射用药等按原料来源:化学合成药、天然药、生物技术药物。

按药物功能:预防治疗疾病药物、改善缓解痛苦药物、影响生物功能药物。

8、现代药学发展的特征(具有科技发展和医学发展特征):一、药学发展的高科技特征。

二、药学学科分化、综合、交叉发展的特征。

三、药学的社会化发展特征。

药学发展模式转变的特征。

9、药学主攻的疾病方向一、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

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三、抗感染药物。

四、老年病药物。

10、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系指将体外非同源DNA重组,通过载体使基因转移到宿主细胞中,并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产生所需产品(药品)的一种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概论重点(整合版)1.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乙硫异烟肼、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新一代的抗结核药:司帕沙星、利福定2.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1.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来提呈;2.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和记忆细胞;3.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3.生药鉴定的定义及目的定义:生药鉴定就是依据国家药典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1.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2.制定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3.寻找和利用生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4.药剂学中常采用的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1. 干热灭菌法2. 湿热灭菌法3. 过滤灭菌法4. 射线灭菌法化学灭菌法5.生药理化鉴定生药性状鉴定理化鉴定:利用药物中存在的某种化学成分的性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鉴定药材真伪和纯度。

性状鉴定:运用人体的感官感受的方法对药物的性状进行鉴别。

6.体内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定义:通过分析人或动物体液及各组织器官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以及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有助于药物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等。

主要任务:1. 体内药物分析本身的“方法学”研究2.开展各种生物样品的常规测定3.新药开发中的新药体内研究4.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与测定5.内源性物质的研究6.滥用药物的研究7.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定义: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

主要任务:1.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工作2.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3.药物贮存过程质量考察4.临床药物分析工作8.中国药典的内容及相关知识(p256-p257)《中国药典》英文缩写:Ch.P。

每五年修订一次(从1977年后),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出版了九版,第一版是1953版,第二版是1963版,第三版是1977版。

现行使用的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分为一部,二部,三部《中国药典》包括几部分内容: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凡例: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正文:药典主要内容,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附录:制剂通则、一般鉴别试验、指导原则等索引:分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其他:《美国药典》—USP 《美国处方集》—NF 《英国药典》——BP 《日本药局方》—JP 《欧洲药典》—Ph.Eur 《国际药典》—WHO (没有法律效力)9.注射剂的热原检查注射液注入家兔体内后,定时监测家兔的体温变化,若体温升高超过规定的判断标准即为阳性。

10.输液的定义及分类定义:由静脉滴注输入人体内的大剂量注射剂。

分类:1.电解质输液如氯化钠、碳酸氢钠、乳酸钠等注射液,用以补充体内水分及电解质。

2.营养输液如糖类,氨基酸,脂肪乳注射液等,用以补充体液,营养等。

3.血浆代用液如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注射液。

11.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及其制定原则定义: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原则: 1.安全性与有效性2.先进性3.针对性和合理性4.规范性12.生药定义及其炮制的目的定义: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目的: 1.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2.缓和和改变药物的性质和作用3.提高疗效4.便于调配和制剂5.纯净药物,利于贮藏、除臭矫味13.泻药分类容积性泻药:硫酸镁、硫酸钠。

刺激性泻药:酚酞(果导)、蒽醌类(大黄、番泻叶、芦荟等)。

润滑性泻药:液体石蜡、甘油。

14.合理用药的参与者(p386)参与者:各级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和患者本人。

15.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p241)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生物对于药物的抵抗性。

对某种药物敏感的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经非致死性浓度作用一段时间后,对该药所产生的耐受性,这种耐受性往往可以遗传至它们的后代。

细菌的耐药性(抗药性):是指获得耐药性,获得耐药性是由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的一种天然抗生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固有耐药性(天然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

产生机制包括了:①产生灭活酶;②改变靶位结构;③增加代谢拮抗物;④改变通透性;⑤主动外排。

16.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 抑制蛋白质合成3. 抑制细胞膜功能4. 影响叶酸代谢5. 抑制DNA合成6. 抑制RNA合成17.抗肿瘤药物常见的毒性反应近期毒性:a、共有的毒性反应:1.骨髓毒性 2.胃肠道反应b、特殊的毒性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引起新、肺、肝、肾及神经系统的损害)远期毒性:引发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不育和畸胎。

18.机体的防御系统a) 屏障功能:如皮肤、鼻毛、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纤毛及分泌的粘液、胎盘、血脑屏障等。

b) 吞噬和杀菌能力:如巨噬细胞、噬中性白细胞、胃液、唾液、汗液、泪液以及血清中的补体系统等。

c) 解毒功能:如肝脏。

d) 排出功能:如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咳嗽、喷嚏等防御反射,胃肠道、肾脏的排泄功能。

19.药品检验工作的3大基本程序(p258)1. 分析样品的取样2. 检验3. 检验报告的书写20.药剂学定义及其相关知识(p286)定义: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应用技术科学。

21.靶向给药制剂分类(p317-p318)(一). 被动靶向制剂1. 乳剂;2. 脂质体;3. 微球;4. 纳米囊与纳米球(二). 主动靶向制剂(三).物理化学靶向制剂1.磁性靶向制剂;2.栓塞靶向制剂;3.ph敏感靶向制剂。

22.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及其相关知识(p288)基本要求:药物制剂应安全、有效、稳定,这是对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

相关:分类:1.液体制剂; 2.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3.固体制剂; 4.栓剂;5.软膏剂;6.气雾剂;7.缓释与控释制剂;8.经皮肤吸收制剂;9.靶向制剂。

化学降解途径:水解反应(酯类药物、酰胺类药物)氧化反应(酚类药物、烯醇类药物)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 1. 处方因素:pH值;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处方中的辅料。

2. 环境因素:温度;光线;空气中的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

23.受体的定义及其特性定义:受体多为糖蛋白和脂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浆或细胞核内,是一种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与之结合并通过信息转导和放大系统触发相应生物效应的细胞成分。

特性: 1.特异性2.灵敏性 3.饱和性 4.可逆性 5.多样性24.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分类(p220)1.利尿剂(氢氯噻嗪)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3.钙拮抗剂(硝苯地平)4.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卡托普利、氯沙坦)5.其他:如可乐定、拉贝洛尔、米诺地尔等。

25.剂型定义及药物剂型重要性剂型定义:将药物原料加工制成适合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需要的不同给药形式,以充分发挥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便于贮存和使用。

重要性: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形式,对药效的发挥、降低不良反应。

具体:1.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的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4.某些剂型具有靶向作用(微粒结构的制剂)5.剂型可直接影响疗效26.药事管理定义及其特点定义:药事管理是指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

它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宏观的药事管理是指国家对药学事业的管理。

微观的药事管理系指药学事业中各部门内部的管理。

特点:专业性、政策性、实践性27.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定义处方药: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医师助理的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执业医师和执业医师助理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8.假药和劣药的定义假药: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劣药:劣药是指药品成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29.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的定义及其共同特点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

控释剂制: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以设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地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共同特点:1.对半衰期短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

2.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3.可以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30.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1.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保持药材的纯净。

2.进行初步处理如蒸煮和熏晒等,使药材干燥。

3.通过整形和分等,筛选出不同等级,便于按质论价。

4.形成一定的商品性状。

31.药用酶的生产方法(p325)定义:药用酶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功效的酶称为药用酶。

生产方法:1.提取法 2.化学合成法 3.生物合成法32.GMP定义及特点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

特点:1.原则性:GMP条款仅指明了要求的目标,而没有列出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解决办法。

2.时效性:GMP条款是具有时效性的,因为其条款只能根据该国、该地区现有的一般药品生产水平来制定。

3.基础性:GMP是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的最低标准。

4.多样性:各个国家GMP在规定内容上基本相同,但在同样的内容上所要求的精度和严格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

33.药学定义及其相关学科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定义: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药物科学。

相关学科: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药事管理学等。

四个阶段:1.古典药学2.罗马时期3.中世纪药学中世纪(约3~15世纪)4.现代药学34.片剂包衣定义及包衣目的片剂包衣:指在片剂(片芯、素片)表面包裹上适宜材料的衣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