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课件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二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二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有( )A、锦州B、武汉C、北平D、沈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的办法,其中“门”是指( )A、沈阳B、长春C、锦州D、大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受到严重威胁的国民党统治地区有:( )①南京②重庆③武汉④上海A、①④B、③④C、①③D、①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是一部电视剧中的台词,其中邓小平所说的“大转折”具体是指( ) 某电视剧台词:刘伯承:“渡过黄河,目标大别山!”邓小平:“这是大转折啊!革命要胜利了!”A、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开始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时间和事件是( )A、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B、1949年4月百万雄师渡江C、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D、1949年初北平解放【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珍藏的战争纪念章。

虽已锈迹斑斑,但辉煌的过去仍能勾起他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回忆。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位老战士参加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图历史情景发生在( )A、辽沈战役中B、淮海战役中C、平津战役中D、渡江战役中【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2题【材料分析题】2014年是红军长征开始80周年。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定稿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定稿

国民党
出招:发动全面内战
共产党 接招: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结果: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国民党优势 逐渐丧失
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空前提高
出招: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 ——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 重点进攻 二、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 ——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 重点进攻 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 内战全面爆发
导入新课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 重兵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仅经过8个月的作战,便被歼 灭71万余人,被迫改为向山 东和西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 攻,妄图首先解决西北问题 并驱逐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 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动兵 力进攻华北,达到其各个击 破之目的。
国民党进 攻陕甘宁 解放区 延安
北平
国民党进 攻山东解 放区
郑州
西安
南京
上海
国民党进攻方向
武汉
解放区
国民党重点进攻
毛泽东曾说: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 开了窑洞,种了小米,学习了马列主义。延安 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但为什么中共中央 还要撤离延安呢?蒋介石在不无得意地踏上延 安这块土地后,为什么一听到刘邓大军挺进中 原的消息,就坐卧不宁呢?
二、填空题: 毛泽东 周恩来 6.1947年年3月 、 率中共 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 转战________。经过五个月的战斗, 陕北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 的重点 陕甘宁解放区 进攻。
比一比,谁最先掌握以下各题: 1、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 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 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B (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2、“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 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 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 C 进 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3、“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 C 判断,下列人物谁与诗中战役有关( ) A、贺龙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

图1: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日报》
图2:1945年8月——10月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 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图二反映的是重庆谈判。
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图二反映的是重庆谈判。
(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 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 情况分别是什么?其落实情况分别对中华民族各 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10、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 A.天津 B.北平 C.沈阳 D.徐州
二、阅读下列材料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 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 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请回答:
(1)这段文字是谁说的?反映什么事件?
毛泽东、朱德
渡江战役
(2)这件事件的结果怎样?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关围 门锦 打打 狗援
锦 州
塔山
辽 西 走 廊
黑山、 大虎山
长 春
沈阳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商丘
徐 陈官 州

海州
碾 人支 破中

解间
敌突
双堆集
蚌埠
张家口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平津战役示意图
北平
1949年1月31日 北平和平解放
(2)概况: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 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解放军进行 多次战役,经过5各月的连续作战,粉碎了敌人 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山东解放区 的重点进攻。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教学设计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教学设计

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任课教师何绍芬授课时间2016/11/23课题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来源于北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主题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本课包括“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孟良崮上火如潮”、“千里跃进大别山”三目,主要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的基本情况,,它是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战略态势的转折,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步伐。

二、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一年的训练培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读图识图和运用历史地图表述说明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就教材内容而言,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内容也非常感兴趣,从学生年龄上看,他们虽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但更喜欢感性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孟良崮战役的基本史实,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过程与方法采取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究解决问题,感知历史。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幅地图,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通过观看录象、图片等,增加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的领袖风范和用兵如神的的智慧,培养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基本史实编号:教学难正确理解中共中央作出的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点五、教法学法讲授法问题讨论法六、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1、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事件?2、毛泽东为什么要亲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3、解放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事件?(师提出问题,生思考回答)二、探究新知(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三)全面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背景:1935年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为主要矛盾。 2.提出:(1)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2)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全党工作重点由国内矛盾向民族革命战争战略性转变。 3.实现:(1)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 步形成。 (2)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社通讯社发布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 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内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工人、农民,是一个包含进步力量 (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中间力量(民族资产阶级、 民主党派、部分地方实力派和爱国知识分子),顽固力量(蒋介石为代表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一)标志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南京大屠杀 (二)“以华制华” (三)“以战养战” (四)“三光政策” (五)重庆识导图
日本
标志中国局部 抗战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为社会主要矛盾
全面抗战开始
工农红军
八路军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一)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持 续 六周的烧杀劫掠,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每年的12月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2、27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设立
思考题 1.日本为什么挑起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影响如何?二十世纪30年代日本 在中国又相继挑起哪些事端?说明了什么?中国人民有哪些反击活动? 2.西安事变是如何发生的?最后怎么解决的?为什么?结果对中国有何 影响? 3.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原因、经过、影响分别是什么? 4.列举日本侵华罪行。中国将来如何防范外敌入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教案北师大版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一、教学要求基本要求: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提升要求:理解挺进大别山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二次备课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

教学难点:挺进大别山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三、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1.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总部所在地发动突然袭击。

中共中央采取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但、率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作战。

2.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和。

西北野战部队在的指挥下,经过5个月的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对的重点进攻。

3. 年6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揭开了了人民解放军的序幕。

【合作探究】1.中共中央为什么要转战陕北?2.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四、课堂小结五、教学要求题【基本要求题】1.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2.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胜C.渡江战役的胜利D.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3.领导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人民解放军将领是()A.林彪B.陈毅C.刘伯承D.彭德怀年,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①中原解放区②陕甘宁解放区③山东解放区④东北解放区A. ①②③B. ①②③C.③④D. ②③5.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结果是()A.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B.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D.解放了全中国【提升要求题】6. 阅读下列材料【兄弟阋墙】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

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复习巩固七十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复习巩固七十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复习巩固七十五第1题【单选题】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共中央根据地敌我力量的变化,决定转入战略进攻.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49年1 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下了‘奇迹、真是奇迹’。

”被斯大林认为“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B、淮海战役的胜利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D、国民党政权垮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会师大西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班同学展开北京夏令营活动,在北京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道:“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三年以来”所指的历史时期是( )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民主革命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三年以来,为人民解放战争而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年中人民解放军经历了顽强的斗争,终于在哪一年开始了战略转折( )A、1945年B、1946年C、1947年D、1949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以下战役发生在山东境内的有:( )①台儿庄战役②平型关大捷③孟良崮战役④辽沈战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B、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拔高训练[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拔高训练[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八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A、解放军的英勇作战B、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人民的积极支持D、解放军武器先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之际,新任国家总理李克强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他在阐述我国外交政策的时候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决心,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意志。

”以下各项不可以用这个说明的是( )A、雅克萨反击战B、五四运动C、淮海战役D、郑成功收复台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平津战役中,率军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A、胡宗南B、傅作义C、李宗仁D、张自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作战时间B、作战部队C、胜利因素D、战役结果【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解放战争的事实,与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有关的是( )A、挺进大别山B、转战陕北C、辽沈战役D、渡江作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下列城市在解放战争期间与上述评价最相关的是( )A、沈阳B、徐州C、北平D、南京【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上海纪实频道的讲述栏目《档案》越来越引起观众的追捧与共鸣.它的选题很广,涉及了包括三大战役等中外关注的内容。

下列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基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③中国民国成立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北师大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六十五第1题【单选题】1948年底,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

他还用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图)。

据其行程判断,他参加了( )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②渡江战役③三大战役④重庆谈判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主力决战时机成熟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已经对蒋介石彻底失望,退出了中国B、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只有零星部队在负隅顽抗C、国民党军队被消灭了两百多万,与人民解放军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D、国民党军队全部退到了长江以南,企图与中国共产党隔江而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会师大西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三大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和被称为“瓮中捉鳖”的战役依次是( )A、辽沈战役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沧海战役C、平津战役沧海战役D、沧海战役平津战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部编版必修中外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部编版必修中外

(3)徐州会战: ①时间:1938年1至5月。 ②概况: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 台儿庄大捷。 ③意义: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 正面 战场取 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 ①时间:1938年6—10月。 ②结果:武汉失守。 ③影响: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 陷落后,抗战进入 战略相持 阶段。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概况 (1)淞沪会战: ①开始:1937年8月13日。 ②概况:日军大举进攻 上海 ,国民政府奋起自卫,中国军
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最后上海失守。 ③意义:粉碎了日军“ 三个月亡华 ”的狂妄企图。
(2)太原会战: ①时间:1937年9月。 ②概况:八路军取得 平型关 大捷,参加忻口会战,11月初, 太原失守。 ③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 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 战役。
材料二 从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 察冀根据地开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迅速从敌我争夺区到 敌后、从山区到平原蔓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是因为有 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个形式,才从单纯的政府军队的抗战,变 为全民族的抗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意义及它在抗战后期个战场的比较
比较项 战场范围 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战略地位
联系
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根据地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面抗战路线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战略上配合正面战 场,抗战后期逐渐成为全国抗 战的主战场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师:展示表格,请学生起来回答影响。

(三)第二封家书
彭雪枫致妻子的信中写到:
十几天以来,我们过的是昼伏夜出的生活,恢复了路西时代的游击战,白天隐蔽封锁消息,夜晚行动,爬山涉水,我们主观力量不能与敌人对比,不能不采取游击战术,这一次在战略上是胜利的,打破了敌人包围合击聚歼的计划,主力部队没有收到损失。

问题2:此封家书反映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采取什么战略战术?(四)
教师通过展台展示学生完成的表格内容
(五)
材料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总共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志》
问题3:根据材:1,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九)
材料:19371945年日本陆军师团布置
——摘编自《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永存》
材料4: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问题6:结合材料2、材料3和材料4,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原因
(十)
(十一)。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课件1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课件1北师大版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重庆谈判 2.毛泽东飞抵重庆。
3.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 的爆发
1.国民党以谈判为掩护加紧准备内战。 2.国民党挑起全国性内战(时间、标志)。 3.全面内战爆发时敌我力量的对比。 4.毛泽东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
论断。
转战陕北
1.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2.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
23、走向战略进攻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孟良崮上火如潮 ■千里跃进大别山 ■课堂小结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延安
2、中共在转战陕北 3、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进攻

1946年6月,国民党
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正式爆发。



中原
经过八个月的战斗,人 民军队歼敌70多万,粉

--陈毅
2、孟良崮战役
华东野战军: 孟良崮战役歼灭 中民党精锐部队 整编74师3万余人。
人民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中,击毙的 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1、向大别山挺进 2、意义:
430万

195万 气
我 130万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程标准】①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②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③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重点知识】和平曙光1.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____年8月,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2.____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正式签署《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

未解决的问题:,。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3.____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发起大规模进攻,由此爆发。

4.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 ”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粉碎了国民党军对____(省、市、区、县)的。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5.转战陕北:____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

6.孟良崮战役:____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____(省、市、区、县)的沂蒙山区,等率华东野战军发动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

战略反攻:八年级历史教案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8. 、、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作战时,粮食、弹药等补给的运输任务主要由来承担。

9. ____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我军采用“ ”的战术,其中的“门”是指。

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在上取得优势。

10. ____年1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以为中心展开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以北的广大地区,奠定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基础。

11. 平津战役的特点是“ ”,中间指的是北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

11/13
1
2
3
4
5
6
5.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将领是 ( )D。
A.陈毅、粟裕
B.刘少奇、邓小平
C.彭德怀、贺龙 D.刘伯承、邓小平
解析: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夏挺进
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12/13
1
2
3
4
5
6
6.阅读以下材料: 我军第二年作战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1/13
课标要求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史实。
2/13
一二三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原因:1947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兵力攻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
军总部所在地 延安 。中共中央决定采取 诱敌深入 方针,
主动撤离
延安 ,转战陕北。
2.结果:西北野战部队在 彭德怀 等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
7/13
1
2
3
4
5
6
1.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进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
部所在地( C )。
A.陕甘宁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延安
D.晋冀鲁豫解放区
8/13
1
2
3
4
5
6
2.面对国民党军队集中兵力进攻陕北,结合右图判断中共中央采取 应对办法是( C)。
A.将敌人抵挡在国门之外 B.层层设防,果断抵抗 C.主动撤离延安,诱敌深入 D.拼死坚守陕北,打阵地战 解析:经过图文结合,可直接判断中共中央采取应对办法是主动撤 离延安,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5.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的将领是 ( A.陈毅、粟裕 B.刘少奇、邓小平 C.彭德怀、贺龙 D.刘伯承、邓小平
D )。
解析: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夏挺进 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1
2
3
4
5
6
6.阅读下列材料: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 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请完成: (1)材料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 (2)“内线”“外线”分别指的是什么? (3)举出解放军执行上述方针的例子。 参考答案:(1)1947年。 (2)解放区;国民党占领区。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
2
3
4
5
6
1.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进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 部所在地( C )。 A.陕甘宁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延安 D.晋冀鲁豫解放区
1
2
3
4
5
6
2.面对国民党军队集中兵力进攻陕北,结合右图判断中共中央采取 的应对措施是( C )。
A.将敌人抵挡在国门之外 B.层层设防,坚决抵抗 C.主动撤离延安,诱敌深入 D.拼死坚守陕北,打阵地战
1
2
3
4

5
6
4.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越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 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B )。 A.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 解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人民解 放军开始由内线作战转移到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这就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解析:通过图文结合,可直接判断中共中央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主动 撤离延安,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
2
3
4
5
6
3.孟良崮战役发生在下列哪一个解放区( B )。 A.陕北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华北解放区
解析:在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时,人民解放军在孟 良崮全歼国民党军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课标要求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原因:1947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兵力袭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 军总部所在地 延安 。中共中央决定采取 诱敌深入 的方 针,主动撤离 延安 ,转战陕北。 2.结果:西北野战部队在 彭德怀 等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 _________ 陕甘宁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孟良崮上火如潮 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 陈毅 、 粟裕 等指挥下,在山东 ________ 孟良崮 地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粉碎了敌人对_______ 山东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1.概况: 1947 年6月, 刘伯承 和 邓小平 率领晋冀鲁 豫野战军主力,一举突破 黄河 天险,开始了千里跃进 大别山 的 壮举。 战略进攻 2.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 的序幕。
【问题】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 进攻的开始? 探究:(1)大别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 又最薄弱的地区。 (2)这里曾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人民解放军易于 在这里立足。 (3)人民解放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震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 从根本上改变战局。因此,党中央作出了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