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的定义及分类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目录一、危险化学品概述 (2)1.1 危险化学品定义 (3)1.2 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4)1.3 危险化学品的识别与标志 (5)二、危险品的分类 (6)2.1 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7)2.1.1 易燃气体 (9)2.1.2 易燃液体 (10)2.1.3 易燃固体 (10)2.1.4 自反应物质 (11)2.1.5 氧化性物质 (12)2.1.6 有机过氧化物 (13)2.2 按照物理性质分类 (15)2.2.1 常温下为气态的物质 (16)2.2.2 常温下为液态的物质 (17)2.2.3 常温下为固态的物质 (18)2.3 按照危险性分类 (19)2.3.1 爆炸品 (20)2.3.2 易燃液体 (21)2.3.3 易燃固体 (22)2.3.4 自反应物质和有毒品 (23)2.3.5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24)三、危险品管理 (24)3.1 危险品的生产与储存 (25)3.2 危险品的运输与经营 (26)3.3 危险品的使用与处置 (28)3.4 危险品的应急处理 (29)一、危险化学品概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爆炸物: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爆炸反应的物质,如炸药、雷管、火药等。

易燃液体:指在常温常压下,蒸汽压力大于kPa的液体,如汽油、酒精、丙酮等。

易燃固体:指在常温常压下,经摩擦或撞击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固体,如火柴、硫磺、火药等。

自燃物品:指在常温常压下,自然发生的易燃烧物质,如黄磷、硝化纤维等。

遇湿易燃物品:指在潮湿环境中能够迅速自燃或产生强烈氧化反应的物质,如金属钠、镁粉等。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指能够供给呼吸,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尤其在高温或受潮时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合金、硝酸铵等。

有毒品:指吸入后能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抑制,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对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畸等危害的物质,如苯、汞、铅等。

危险品等级

危险品等级
• 运输工具的选择和限制 • 运输路线和时间的安排 • 运输过程中的人员培训和应急措施
易燃固体、氧化剂等危险品的运输规定
• 特殊的包装和储存要求 • 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防止泄漏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不同等级危险品的存储要求
爆炸品、有毒物质等危险品的存储要求
• 高安全性的仓库和设施 • 严格的
• 规定危险品的分类、运输、存储和操作要求 •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意识
提高公众对危险品等级的认识和了解
•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 •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公众参与和监督危险品管理工作
5类危险品分别为:
• 爆炸品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 易燃液体 •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02
危险品等级的重要性
对货物运输与存储的要求
不同等级的危险品需要遵循不同的运输和存储要求
• 运输工具、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的选择 • 仓库设施、储存条件和安全措施的规定
• 物理化学性质:如易燃性、毒性、腐 蚀性等 • 危险性程度:如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致癌性等 • 运输和存储要求:如温度、压力、湿 度等
国际危险品等级划分标准
• 国际危险品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UNR1073) • 将危险品分为9类,每类都有特定的运输要求和标识 • 类别的划分依据包括物理化学性质、危险性程度、运输和存储要求等
完善危险品管理法规和政策
• 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加强危险品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更新危险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培训

危险化学品培训

六、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项 毒害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第2项 感染性物品 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

七、第7类 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 α射线也叫甲种射线; β射线也叫乙种射线; γ射线也叫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 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
正常作业环境或检修时必须对有害气体、氧含量进行监测 一、可燃气体的检测 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值时我们称这个场所可燃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度为百分之百即100%LEL如果可燃气体含量只达到其爆炸下限的百分之十我们称这个场所此时的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10%LEL; 二、应该对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气体进行自动监测在达到目标规定的最大容许浓度致人中毒的浓度前即可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2.储存毒害性商品的分类 按化学组成和急性毒性大小毒害品分为一级无机毒害品、一级有机毒害品、二级无机毒害品和二级有机毒害品
3.储存腐蚀性商品的分类
一级腐蚀品是指能使动物皮肤在3min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并能在3~6min出现可见坏死现象的同时产生有毒蒸气的物品 二级腐蚀品是指能使动物皮肤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并在55℃时对钢或铝的表面年腐蚀率超过6.26mm的物品
四、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 第1项 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明火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 第2项 自燃物品 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自燃物质就有各自不同的自燃特性: 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 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危险品定义、特征、目录等

危险品定义、特征、目录等

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特征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3、需要特别防护的。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

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

简单分类易制爆类易制爆化学品指的是可以作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爆炸品的化学品,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如:硝酸钾、高锰酸钾、氯酸钾、硫酸、盐酸、硫、磷、铝、镁等。

易制毒类易制毒化学品指的是可以作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剧毒品的化学品,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要与作为原料或辅料制成毒品的易制毒化学品区分开。

如:醋酸酐,麻黄碱等!)如:盐酸、丙酮、氯仿、三氧化二砷等。

剧毒类剧毒化学品指的是有剧毒的化学品,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如氰化钾、三氯化磷、氰化钠、五氧化二钒等。

XZ化学品XZ化学品指的是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品,比剧毒化学品更强,通常具有一定的扩散性。

,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如氰化钾、氰化钠、砷酸等。

易燃易爆类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例如:液化石油气、硝化甘油、火箭燃料、三硝基甲苯(TNT炸药)、三乙基铝、过氧化氢等最新分类按照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分类,共分3大类。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1.定义与分类:-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员造成伤亡或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物品。

根据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等相关国家标准,危险物品被细分为多个类别,如爆炸品、压缩气体、易燃气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等。

2.基本特性:-爆炸品:具备强烈的化学能量,受外界作用容易发生剧烈反应并迅速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

-易燃液体和固体:闪点低,易于点燃,并能迅速燃烧。

-毒害品:接触、吸入或摄入后对人体或其他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伤害。

-腐蚀品:能够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等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的化学品。

-放射性物质:释放出射线,可能导致辐射伤害及遗传效应。

3.安全操作与管理:-存储:危险物品应按照其性质在专门设计的仓库中单独存放,远离火源、热源和其他不相容的危险物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定期检查储存设施的安全状况。

-运输:必须遵循相关法规,使用专用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正确包装、标识和装运,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

-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了解所用物品的MSDS(物料安全数据表),进行风险评估,防止泄漏、火灾和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确保人员疏散及时,事故得到妥善控制和处理。

4.个人防护与教育:-工作人员需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熟悉危险物品的危害特性及其应对措施。

-在接触危险物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呼吸器等。

5.废弃物处理:-危险物品废弃物的处置同样需要符合严格的环保规定,不得随意丢弃,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负责回收和处理。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品的分类危险品的定义:凡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放射等性质,在航空运输中,可能明显地危害人身健康、安全或对财产造成损害的;并且列于DGR中,或依据DGR分类的物质活物品都称为危险品。

这一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1)危险品是一类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殊性质的物质或物品(2)危险品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3)危险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特别保护必须注意:以上三点,缺一都不成为危险品。

(一)危险品的分类危险货物根据性质不同分为9类,危险货物的危险性可能不止一种,所以有些危险品除了主危险外,还有副危险。

(二)就包装而言,除第1、2、5.2、6.2、7类和4.1类自反应物质以外:用I,II,III表示:Packing Group I,表示高度危险;Packing GroupII,表示中度危险;Packing Group III,表示低度危险。

具有多重危险性的,选择最严格的包装。

(三)分类表:第1类~第9类危险品的类别编号仅为使用方便,与相应的危险等级无关。

第1类:爆炸品1.1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2类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品的物质和物品1.3类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同时具有此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4类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5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很不敏感物质1.6类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度不敏感物质第2类:气体2.1类易燃气体2.2类非易燃、无毒气体2.3类有毒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4.1类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退敏爆炸品4.2类易自燃物质4.3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5.1类氧化物质5.2类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和感染性物质6.1类有毒物质6.2类感染性物质第7类:放射性材料第8类:腐蚀性物质第9类:其他危险物质和物品常用醒目的危险品标志图片,如下:。

危险品分类与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品分类与应急处置措施
专用设备
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应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如防火器材、防毒面具、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等,以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应对。
器材维护
定期对应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够 正常运作。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现场评估
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应对现场进行评估,了解 危险品的性质、泄漏量、扩散范围等情况,以便 制定合适的处置方案。
危险品标识:用于表明危险品特性、类别的图形或符 号,如易燃、有毒等图标。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了解危险品的分类及相应的标 识与标签对于保障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 意义。
02
危险品分类详解
爆炸品
01 02
定义
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 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紧急处置
根据应急预案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应急处置 方法,如堵漏、稀释、收容等,以控制危险品泄 漏和扩散。
人员疏散与防护
根据现场情况,迅速疏散附近人员,并为应急处 置人员配备合适的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安全。
事后处理
在事故得到控制后,及时清理现场,对泄漏的危 险品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同时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 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
01
案例二:某化工厂危险品泄漏事故
02
• 该事故是由于危险品操作不当引发 的泄漏事故。
03
• 在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对危险 品的性质和操作规程了解不足,导 致危险品泄漏事故。事故造成了人 员伤亡和环境破坏。这个案例强调 了危险品操作人员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 监管,确保他们熟悉危险品的性质 和操作规程,并能够正确应对紧急 情况。

危险品的概念及其分类和分项标准

危险品的概念及其分类和分项标准

危险品的概念及其分类和分项标准一、危险品的概念及其分类(一)危险品的概念危险品是危险物品的简称,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从国家行政管理的角度,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二)危险品的分类由于危险的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危险性大小不一,而且一种危险品并不是只有单一的一种危险性,常常具有多重危险性。

如二硝基苯酚,既有爆炸性、易燃性,又有毒害性,一氧化碳既有易燃性又有毒害性,氯气既有氧化性又有毒害性,三乙基铝既有自燃性又有遇湿易燃性,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既有很强的腐蚀性又有毒害性、易燃性,还有遇水易燃性等。

如果不掌握危险品的这种多重危险性,就很容易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顾此失彼而造成事故。

但是,每一种危险品,在其存在的多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是主要危险性,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

所以,应当根据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项,以便于科学而严密的管理和采取必要的安全对策。

《危险货物国际海运规则》(2006年版)和我国的《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 6944—2005)标准按照物质的主要危险特性,将危险品分为以下9大类。

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包装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水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性物品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性物品和感染性物质;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第九类杂类。

二、危险品的类、项标准为使危险品的管理更加严密、科学,对各类危险品还根据物质的主要危险特性、危险程度以及化学结构和使用情况分为若干项,以便对不同危险级别和程度的危险品进行更加严密的管理。

(一)爆炸品1.定义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危险品定义、特征、目录等

危险品定义、特征、目录等

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特征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3、需要特别防护的。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

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

简单分类易制爆类易制爆化学品指的是可以作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爆炸品的化学品,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如:硝酸钾、高锰酸钾、氯酸钾、硫酸、盐酸、硫、磷、铝、镁等。

易制毒类易制毒化学品指的是可以作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剧毒品的化学品,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要与作为原料或辅料制成毒品的易制毒化学品区分开。

如:醋酸酐,麻黄碱等!)如:盐酸、丙酮、氯仿、三氧化二砷等。

剧毒类剧毒化学品指的是有剧毒的化学品,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如氰化钾、三氯化磷、氰化钠、五氧化二钒等。

XZ化学品XZ化学品指的是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品,比剧毒化学品更强,通常具有一定的扩散性。

,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如氰化钾、氰化钠、砷酸等。

易燃易爆类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例如:液化石油气、硝化甘油、火箭燃料、三硝基甲苯(TNT炸药)、三乙基铝、过氧化氢等最新分类按照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分类,共分3大类。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及安全技术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及安全技术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及安全 • Click to edit Mast技er 术text styles
第一节 危险品的分类
一、危险品的定义 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
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 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1.储存物品(易燃易爆性商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在储存中归类为易燃易爆性商品的危险物品包括爆炸品;压缩 气体和液体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 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将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 性分为五类,其火灾危险性特征分别如下。 (1)甲类:①闪点<28℃的液体;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 (2)乙类:①闪点为28~60℃的液体;②爆炸下限≥10%的气 体; (3) 丙类:①闪点>60℃的液体;②可燃固体; (4) 丁类:难燃烧物品; (5) 戊类:非燃烧物品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和爆炸危险特性
一、燃烧 燃料三要素: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 源。
燃烧的历程: 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都经历氧化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
固体 熔化蒸发或分解
液体 蒸发 氧化分解 着火 燃烧
气体
二.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 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并瞬间以机械功的 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 现象,称为爆炸。
2.不燃气体:不燃气体系指无毒、不燃气 体、包括助燃气体。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 用。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 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3.有毒气体:该类气体有毒,毒性指标与 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 、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 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

危险化学品介绍

危险化学品介绍

Page 15/36
三、化学品贮存通则
4.6 标志
贮存的化学危险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 190的规定。同
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 物品的性能标志。
4.7 贮存方式化学危险品贮存方式分为三种:a.隔离贮存;b.隔开
贮存;c.分离贮存。 4.8 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 忌物料混合贮存,禁忌物料配置见附录A(参考件)。 4.9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或液化气体。
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1.4℃时气 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蒸气压大于
274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本类货物分为三项: 2.1 易燃气体 2.2 不燃气体 2.3 有毒气体
Page 5/36
一、危险品的定义和分类
Page 16/36
三、化学品贮存通则
5.贮存场所的要求
5.1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级、
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2 贮存地点及建筑结构的设置,除了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
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5.3 贮存场所的电气安装 5.3.1 化学危险品贮存建筑物、场所消防用电设备应能充分满足消防用电
Page 3/36
一、危险品的定义和分类
本类货物按危险性分为五项: 1.1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 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 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
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危险品的定义分类

危险品的定义分类

危险品的定义分类
危险品通常根据其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危险品分类:
1. 爆炸品:能够产生剧烈爆炸的物质,例如炸药、火药等。

2. 氧化剂:能够支持燃烧的物质,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加剧燃烧反应,例如硝酸、过氧化物等。

3. 易燃物:具有易燃性的物质,能够在常温下燃烧或导致火灾,例如汽油、酒精、液化石油气等。

4. 毒物:对生命体有害或具有毒性的物质,能够引起中毒、伤害或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剧毒药物、化学物质等。

5. 腐蚀品:能够腐蚀其他物质、组织或材料的物质,例如浓硫酸、盐酸等。

6. 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能够释放出辐射能量,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例如铀、钚等。

7. 有害物质:对环境、健康或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例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8. 压缩气体:处于高压状态的气体,能够引起容器爆破或泄漏,例如液化气体、压缩空气等。

9. 蓄电池:包含有害物质(例如铅酸)的电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危险品分类系统和标准。

在进行危险品运输、储存或处理时,必须遵守相应的法规和安全措施。

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

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

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化学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

然而,化学品的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些规范和标准来确保化学品的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展开论述,旨在加强对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控,保障公众的安全。

一、危险品的定义与分类原则1.1 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是指能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造成损害或危险的物质,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放射性等不同性质的物质。

1.2 分类原则危险品的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物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2)参考国际上通用的危险品分类标准;(3)根据危险品的危害程度进行等级划分;(4)适应不同领域和行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

二、危险品分类体系2.1 物理性质分类根据危险品的物理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易燃、易爆、氧化剂、自燃物质、压缩气体等几个主要类别。

2.2 化学性质分类根据危险品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有毒、腐蚀、放射性等几个主要类别。

2.3 危险程度分类根据危险品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

三、危险品分类标准的应用3.1 生产和储存根据危险品的分类标准,企业可以合理选择和储存不同类型的化学品,以避免不同化学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事故发生。

3.2 运输和包装根据危险品的分类标准,运输公司可以合理选择和包装不同类型的化学品,以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处理和处理根据危险品的分类标准,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处理和处理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四、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的衔接与发展4.1 国际标准的衔接中国在制定危险品分类标准时应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因标准不一致造成的误解和混淆。

4.2 标准的修订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出现,化学品的危险性也在不断演变。

因此,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需要不断修订和发展,以适应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精选全文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精选全文

七、放射性物品
1.定义 具有从原子核内部自行不断地放出具有穿透力、
为人们不可见的射线(高速粒子)的性质的物质称 为放射性物质。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品。
2.特性 (1)具有放射性 (2)毒性 (3)易燃性
3.分项
一级、二级、三级
八、腐蚀品
1.定义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
3.内容
包括以下16个部分: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2)危险性概述(hazards summarizing) (3)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 /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4)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 (5)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6)泄漏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7)操作处置与储存(handling and storage)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三、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在常温 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范围分为以下三类: 1、低闪点液体:闪点≤-18 ℃,如乙醚、乙醛; 2、中闪点液体: -18 ℃ ≤闪点<23 ℃ ,如苯、乙醇; 3、高闪点液体: 23 ℃ ≤闪点≤ 61 ℃ ,如氯苯、丁醇。
3、分项
1.易燃气体: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极 易燃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 氢气、甲烷、乙炔、正丁烷等。

《危险品规则》

《危险品规则》

危品定义:危品是指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可能含有对健康、安全、财产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并在国际航协《危险品规则》第四章危险品表中列出的,或依据此规则归类为危险品的物品或物质危险品分类:1类:爆炸物品。

2类: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毒性和传染性物质。

7:放射性物质。

8:腐蚀性物质。

9:杂项物质。

(如汽车,发动机,干冰,救生艇,香水等)危险品的危险程度各不相同,可分为:1 禁止空运的危险品2 客机和货机均可载运的危险品3 仅限货机运输的危险品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技术细则》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危险品规则》中,根据联合国分类法确定危险品的类别和项别,为一些物质具有相同类型的危险根据联合国危险品分类法,对所有危险品都赋予一个联合国编号(UN编号)或IATA识别编号(ID编号)UN编号由大写英文字母UN作前缀加上四位数字组成。

例如:UN1263为Paint油漆的UN编号。

ID编号是由大写字母ID作为前缀加上四位数组成,以数字8开头。

此类编号的物质只有在空运时才具有危险性。

例如:ID8000为Consumer commodity日用消费品的ID编号危险品类别和项别的顺序编号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不代表相对的危险程度。

例如:第1类危险物质,从定义上讲并不比第7类物质和第5.2项物质更危险。

隐含危险品在托运人按照一般情况申报的货物中,可能隐含有某些危险品,而这些危险品不易从托运人的申报中确定其属性。

经验证明危险品通常出现,可在以下类型的旅客行李中查出:隐含危险品的典型事例如下:。

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

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

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引言:化学品是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物质,但由于其一定的危害性,需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标识,以确保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化学品危险品的分类标准,并对各类危险品的特点和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危险品的定义和分类原则危险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健康、财产或环境产生危害的化学品。

根据危险性质以及对人体健康、物质、环境等的危害程度不同,危险品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毒性三类。

1. 物理性危险品的分类标准物理性危险品是指在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火灾、爆炸、自燃、氧化等物理危险的化学品。

根据其物理性质和危险特征,物理性危险品可分为爆炸品、易燃物、氧化剂、压缩气体、腐蚀品和放射性物质等六大类。

爆炸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根据其爆炸性能的强弱,可分为炸药、雷管、烟火等不同级别。

易燃物是指能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或能与空气形成可燃烧的混合物的物质,根据其燃烧性能和引燃温度,可分为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易燃气体等不同类型。

氧化剂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强烈氧化反应,并支持燃烧的物质,根据其氧化能力,可分为强氧化剂和氧化剂两类。

压缩气体是指在常温下处于气态,由于受压而被压缩存储的气体,根据其压缩状态,可分为液化气体、可可压缩气体和不可压缩气体。

腐蚀品是指能破坏其他物质的化学性质或其组织结构的物质,根据其腐蚀能力,可分为强腐蚀品、中腐蚀品和弱腐蚀品等不同级别。

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物质,根据其放射性能量的强弱,可分为放射线源等不同类型。

2. 化学性危险品的分类标准化学性危险品是指在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化学特性,并对人体健康、物质、环境等产生危害的化学品。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危害特征,化学性危险品可分为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燃气体、遇水产生易燃气体、可燃性固体等六大类。

易燃液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迅速燃烧或能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液体。

易燃固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燃烧或能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固体。

《常见危险品》课件

《常见危险品》课件

危险品的常见特征
1 易燃性
2 易爆性
易燃品能够在接触到火源或高温时迅速燃烧。
易爆品具有在受到撞击、火源或其他能量源 时可能爆炸的特点。
3 有毒性
有毒品是指当人类体内或环境中接触到它们 时,可能导致中毒、疾病或死亡。
4 腐蚀性
腐蚀品可以对金属、皮肤和其他物质造成损 害。
危险品的法律法规
1 国际法规
2 国家法规
国际上,联合国通过了《危险品运输公约》, 其中包括了危险品的定义、分类、标志和包 装要求等。
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相关法律法规来管理 和监管危险品的运输和存储。
常见危险品的示例
爆炸品
如火药、炸药和烟花。
易燃液体
如汽油、酒精和溶剂。
毒性物质
如杀虫剂、酸和酸性气体。
腐蚀品
如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
由于不当操作和储存,导致爆炸事故, 造成多人伤亡和环境污染。
港口火灾
港口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火势蔓延, 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危险品事故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
1 应对措施
及时报警、疏散人员、隔离危险区域、灭火和污染控制等。
2 预防方法
培训员工、定期检查设备、合理储存和使用危存储要求
危险品应妥善存放在专用的容器或储存设施中,以 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运输要求
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的包装、标志和 证明文件等要求,以确保运输安全。
常见危险品的事故案例
1
危险品罐车翻车
2
由于车辆失控,危险品罐车翻车,导致
危险品泄漏,造成交通堵塞和紧急救援。
3
某化工厂爆炸
《常见危险品》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危险品的定义、分类及其常见特征,以及涵盖相关法律法规、 存储和运输要求,事故案例,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品的定义及分类
危险品:
1.危险物品是指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可能危害人身的安全、健康或者损害运输工具、设备以及其它财产的物品或者物质。

2.危险物品的运输必须遵守我国和运输过程中有关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其它有关规定。

绝对禁止航空运输的危险物品:
(1)在温度摄氏75度、48小时内能够自燃或分解的爆炸品;
(2)既含氯酸盐又含铵盐的爆炸品;
(3)含有氯酸盐与磷的混合物的爆炸品
(4)对机械振动极为敏感的固体爆炸品;
(5)对机械振动比较敏感的液体爆炸品;
(6)在正常航空运输条件下易产生危险的热量或气体的任何物品;
(7)经测验证明,具有爆炸性的易燃固体和有机过氧化物,即按危险品分类程序要求其包装件用爆炸品标签,以作为次要危险性标签的易燃固体和有机过氧化物。

根据所具有的不同危险性危险物品分为九类,其中有些类别又分为若干项。

第一类爆炸品
1.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性的物品或者物质;
1.2项具有抛射危险性而无整体爆炸危险性的物品或者物质;
1.3项具有起火危险性、较小的爆炸和(或)较小的抛射危险性而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品或者物质;
1.4项不存在显著危险性的物品和物质;
1.5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性而敏感度极低的物质;
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性且敏感度极低的物质。

第二类气体
2.1项易燃气体
2.2项非易燃、非毒性气体;
2.3项毒性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4.1项易燃固体;
4.2项自燃物质;
4.3项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五项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5.1项氧化剂;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性(有毒的)物质和传染性物质
6.1项毒性物质;
6.2项传染性物质。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第八类腐蚀品
第九类杂项危险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