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政府规制(新)

合集下载

政府规制理论

政府规制理论

政府规制理论内容提要❑政府调节经济,以矫正市场失灵,它所采用的最惯常的手段就是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政策是针对市场秩序和企业的,常用的手法就是规制。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国民经济的计划化。

❑本篇分析政府规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第九章政府规制主要内容❑政府规制的内容与方法❑政府规制失灵与规制的放松❑了解政府规制的过程背景知识:规制经济学“规制”(“Regulation”),是规制部门通过对某些特定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定价、产业进入与退出、投资决策、危害社会环境与安全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理。

实践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特定产业的规制已成为普遍的政府行为。

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依据规制性质的不同,规制可分为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

经济性规制主要关注政府在约束企业定价、进入与退出等方面的作用,重点针对具有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特征的行业。

社会性规制是以确保居民生命健康安全、防止公害和保护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规制,主要针对与对付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外部性有关的政策。

规制经济学规制经济学是对政府规制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规制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派别:规制规范分析与规制实证分析。

代表人物规制规范分析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查得威克、马歇尔、庇古、德姆塞茨、威廉姆森等。

规制实证分析学派萌芽于十九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迪普特(Dupuit,1849)的研究,在20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壮大,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卡恩、帕尔兹曼、贝克尔等。

规制规范分析学派主要观点: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及存在市场失灵,如自然垄断、外部性等,因此应对企业活动进行规制,规制的目的是在确保资源配置效率情况下,保证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规制实证分析学派主要观点:政府规制的目的并非是保护公共利益,而是为维护个别集团的利益,在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相互利用,并通过经验数据分析,佐证了所提出的观点。

1政府规制的基础理论 11政府规制概念、特点和分类 111政府规制

1政府规制的基础理论 11政府规制概念、特点和分类 111政府规制

1政府规制的基础理论1.1政府规制概念、特点和分类1.1.1政府规制概念政府规制(government regulation),也有称为政府管制或政府调节等,但“管制”常有政府直接干预和控制市场主体决策之意,“调节”一词也常有经常变动之意,“规制”有以规则、规章、法规、管理等,从市场主体外部进行规范和控制之意,因此用“规制”更为贴切。

所以,本研究采用“政府规制”一词。

国外学者对政府规制的定义:维斯卡西等学者认为,政府规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

史普博认为,政府规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政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日本学者金泽民雄认为,政府规制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为目的,政府干预和干涉经济主体活动的行为。

梅尔认为,政府规制是指政府控制公民、公司或下级政府行为的尝试,在某种意义上,是指政府对社会范围内公民选择的限制。

这些定义都表明政府规制就是政府通过规制政策,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出现市场失灵,市场需要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市场效率。

政府管理市场有两种手段:即宏观调控和政府规制。

可见,政府规制是“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经济或管理经济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指政府以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或调控宏观经济,其目标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政策对纠正宏观市场失灵和防止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宏观调控的对象是经济总量,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和法律手段为辅,宏观调控有易变性、相机抉择性和间接引导性。

政府规制手段主要是指政府以微观规制政策规范市场微观经济行为,管理微观经济活动,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纠正市场微观失灵,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依据法律和法规、行政和经济等手段限制和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行为(市场主体是指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的法人和自然人,以及执行政府规制的机构及人员,市场主体是政府规制的对象)。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一,什么是公共物品
有一类被称为公共的特殊商品,他们是正外部性的极端情况。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具有两个性质(与私人物品相比):非竞争性:非排 他性。
A,非竞争性(non-rival)是指在任一给定的公共 产品产出水平下,向一个额外的消费者提供该商品 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 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如无线电视传送。 B,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是指人们不能被 排除在消费某一种商品之外。非排他性表明限制任 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困难的,甚至是 不可能的,如国防,居委会在社区喷杀蚊药水。 只有同时具有以上两特征才是严格的公共物品
例:减少道德风险--动物健康保证书
三、委托代理问题
1、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不能确知代理人的行 为而产生的问题。 2、产生的条件是: (1)、委托人的利益通过代理人的工作来实现。 (2)、委托人的目标不同于代理人的目标。 (3)、委托人掌握的信息少于代理人自身掌握的 情况。
例,雇主与工人
假定马丁是一个工程师,如果他努力工作,在幸运得情况下,每个月他 可以为雇主创造50,000元的利润,但如果他不幸运,则只能创造30, 000元的利润;如果他不努力工作,在幸运的情况下,利润是30,000, 不幸运,20,000。如果马丁为雇主创造了30,000元的利润,那么雇 主就不知道马丁工作是否努力。雇主希望通过工资制度促使马丁会努力。 以下比较两种工资支付方式。 第一种,马丁得到固定月工资4,000元,而无论他为雇主创造了多少 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马丁不会努力工作。假定他运气好与坏的概率是 对半的,则雇主可以预期马丁每个月可以创造0.5×20,000+ 0.5×30,000=25,000元的利润。扣除工资,雇主得到21,000元的 利润。 第二种,如果马丁创造出高利润即50,000,他可以得到奖励,具体 地说,如果他每个月创造20,000或30,000的利润,他将得到2,000 元的收入;如果每个月创造了50,000元利润,将得到10,000元的收 入. 还是假定马丁运气好坏的可能性各半,则当他努力工作时,他的期望 收入将是0.5×2,000+0.5×10,000=6,000元。如果他不努力工 作,他只能得到2,000元,因此,马丁将会努力工作,每个月得到6, 000元的期望工资。这时,雇主预期马丁每个月能创造0.5×50,000+ 0.5×30,000=40,000元的利润,扣除马丁的工资,雇主将得到40, 000-6,000=34,000元的净利润。 因此,雇主喜欢用第二种工资制度。

政府规制问题

政府规制问题

(一)论述政府规制的合理性政府规制的需求是规制合理性的依据。

从宏观上来讲,政府规制是为了应对自然性垄断和外部性这两大问题。

在规制理论的演进中政府规制的合理性主要体现于以下理论1.市场失灵理论该理论将市场失灵作为政府规制的起点和前提。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市场的失灵必然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初始动力,但是在一些方面,比如自然垄断行业,在自然垄断中是没有市场竞争或者完全的排除了市场竞争。

但是垄断的形成也是市场失灵的一种体现。

2.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该理论认为规制体现着公共利益,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其一,规制者比法官更有动机进行调查;其二,规制者能够代表被损害一方的共同利益;其三,规制是事前的规制,有预防侵害的功能。

当然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比如,没有解释如何将公共利益最大化转化为立法行为;规制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公共利益,而是实现了某些团体或机构的利益3.规制俘虏理论该理论认为规制者能够受制于被规制者,认为,被规制者通过利益输送可以形象规制者的规制行为,进而有利于自身的利益。

这个理论没有很好的解决一下两个问题:一,没有解释为什么利益集团能够影响和控制规制部门;二,没有解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什么没有影响规制行为。

4.规制的经济分析理论主要有施蒂格勒模型、佩尔兹曼模、贝克尔模型、创租寻租理论、铁三角旋转门理论5.政府失灵理论该理论包括以下内容:一,信息偏在;二,选民短视效应和理性无知;三,政府运行的低效率;四,铁三角旋转门对政府的影响6.可竞争市场理论传统的竞争理论关注与现实的市场竞争,而可竞争理论不仅如此而且更加关注潜在的市场竞争,通过消除进入或退出的壁垒,竞争状态会突发巨变。

7.规制者规制理论该理论主要指两个方面的激励。

立法者激励行政者(基于公共利益理论);行政者激励被规制者(基于私益理论)二、论影响政府规制有效性的因素政府规制的目的在于消除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

确定政府规制有效性的标准有以下几点:1.法律法规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2018/12/29 11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还存在有道德 风险 道德风险与隐藏行为有关,即某些人的 行为是难以观察的,要观察的话其成本 相当高 如:黑球与黑哨,销售人员不努力,经 理追求自身利益等 又如:投保人在投保之后的行为与投保 前的行为不一样
2018/12/29 2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




在现实当中,消费者与生产者对市场信息的掌 握都是不完全的 收集信息是有成本的,有时由于成本太高,人 们只能在有限的信息中作出决策 市场中更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通常是卖者比买者的信息更充 分 如广告(一是信息性的,二是掩盖性的),保 险市场,信贷市场,人才市场上均存在信息的 不对称 思考:现实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对称现象?
24
2018/12/29
多样化的股权激励方式



管理干股 管理层直接持股 期股 虚拟股票 股票升值权 限制股票 延期支付计划 股票期权 认股权 股份期权
25
2018/12/29
第二节 外部性
外部性(Externalities)——消费者或生 产者在根据各自目标从事各种经济活动 时,可能有意或无意地使其他消费者或 企业承担额外的成本或获得额外的收益, 而这种额外的成本或收益并没有计入商 品的价格 正的外部效应产生外部经济,负的外部 效应产生外部不经济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 公共物品
2018/12/29
1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垄断的存在 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的存在 市场本身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价格机制不能兼顾非市场目标 必须要由政府的活动来加以弥补 思考:是否存在政府失灵?

政府规制有效区间

政府规制有效区间

二、对政府规制成本和收益的内涵理解规制作为政府的一种社会经济决策行为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但是,规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会产生直接和间接成本,只有通过规制成本和规制收益的比较才能够决定规制政策能否最终实施,因此,政府规制过程中的成本收益分析运用的前提就是准确的界定规制政策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不同的认识角度和分类往往会对规制政策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测量产生重要影响。

对一些旨在促进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规制政策,如何量化其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则是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关键。

1.对政府规制成本的理解规制成本本身所反映出来的是规制部门为了实施有效规制而对规制工作从开始制定一直到实施所必要的投入、由于规制而使企业的生产发生不同以往的变动而带来的额外支出以及消费者因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而增加支出的总计。

由于对规制成本内涵理解不同,造成了对成本划分的差异性。

Stigler(1996)从成本承担的角度把规制成本分为服从成本(complian cost)和实施成本(enforcement cost)①,而美国国会会计总署(GAO,1997)指出了两种划分规制成本的方法:一是把规制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二是将规制成本划分为完全成本和增加成本②。

应该指出的是经济学中的成本不是会计意义上的成本而是指“机会成本”。

政府规制的机会成本包括实际支出和隐性成本。

对实际支出成本一般比较容易获取,争议的焦点则在于对隐性成本的测算,由于隐性成本发生的范围远超过被规制者本身,需要考虑到诸如生产者、消费者、生产效率、资源转移等许多因素,从而造成对成本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

对于机会成本的计量,往往是通过对其替代性因素的变化所引发的成本来间接描述。

表1给出了一项规制政策对某一行业中主要产品影响而引发的机会成本的描述;从而通过对规制的机会成本间接构成部分所产生的成本计量而得以计算出机会成本。

由于规制政策影响效应强度的不同,因此,必须要明确界定成本评估中关键要素的范围,而对规制中关键要素的这种范围的考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估计谁受到了直接规制和规制影响,以及任何可以考虑到的替代行为;二是正确划分因为规制而引致受影响方产生的直接实施成本的类型;三是要充分估计期望的平均实施成本,以及对可能引起的高的和低的实施成本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四是对政策影响地区的所有被规制者的直接实施成本给予总体估计。

第7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第7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2013-7-8 12
委托-代理问题 (Principal-Agent Problem)
现代公司制度基本特征:两权分离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关系 管理层努力的不可观测性与不可验证性 管理绩效的不确定性

2013-7-8
13
经理目标及其监督
经理可能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而不惜 以所有者获得较低利润为代价 经理偏离所有者目标所受到的限制:股 东(大会)的约束;因管理较差可能导 致接管的市场约束;一个高度发展的职 业经理市场 对公共企业来说则还依赖于公共监督

2013-7-8 17
几种激励机制
基数累进奖励制:指标基数越低、实际完 成越高,奖金越高。人们更关心降低指标 基数而不是提高能力。 自行申报奖励制:申报指标越准确、实际 完成越高,奖金越高。人们关心成本及能 力信息,会提出最有可能实现的申报指标。 最终解决对策:提高人才素质,建立共同 愿景,达成员工共识,真正解决还需精神、 文化层面的工作。
24
2013-7-8
多样化的股权激励方式



管理干股 管理层直接持股 期股 虚拟股票 股票升值权 限制股票 延期支付计划 股票期权 认股权 股份期权
25
2013-7-8
第二节 外部性
外部性(Externalities)——消费者或生 产者在根据各自目标从事各种经济活动 时,可能有意或无意地使其他消费者或 企业承担额外的成本或获得额外的收益, 而这种额外的成本或收益并没有计入商 品的价格 正的外部效应产生外部经济,负的外部 效应产生外部不经济

2013-7-8
8
信号显示(Market Signaling)
优品不一定要退出市场,可以通过信号 显示来矫正市场失灵 信号显示就是卖方向买方显示其产品与 服务的质量 自我选择条件:劣品无法冒充良品,良 品也不会模仿劣品

城市政府规制管理

城市政府规制管理

❖7.3.1 城市规制的基本含义▪1、政府规制的概念▪规制(regulation)是个外来词汇,国内很多学者将之译为“规制”,也有学者译为“管制”。

其中,“规制”强调它是在法治背景下一种有规可循的控制活动。

而管制并不一定具有法律依据,有些管制行为可能是随机的、自由裁量的任意行为。

发达国家的政府规制行为植根于法治的制度环境,任何规制行为的出台都需要具有法律依据。

▪城市政府规制,是指在法治的制度框架下,城市政府的有关部门以矫正市场失灵和维护社会多元利益平衡为使命,对微观经济和社会主体实行的直接干预和控制行为。

政府规制依据有关的法规,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市场活动施加直接的影响。

❖7.3.1 城市规制的基本含义▪2、政府规制的特点•(1)政府规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制度前提。

•(2)政府规制是有据可循的管理。

•(3)政府规制具有明确的程序规定性。

•(4)政府规制具有法定的救济途径和纠错机制。

❖7.3.1 城市规制的基本含义⏹3、政府规制的种类经济性规制是为了保障公平竞争、防止资源配置低效和确保市民的使用权利,城市政府通过许可和认可的方式,对企业的市场进入、退出、产品的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进行限制。

社会性规制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和防止公害、保护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通过制定一定的标准去禁止和限制特定的企业行为。

❖7.3.2 政府规制的作用政府规制的积极意义过度规制的负面影响过度规制容易引发企业寻租和政府腐败。

▪有利于防止过度竞争,提高经济效率▪有利于维护公平的市场交易▪有利于增进公共利益,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过度规制抑制了组织创新,降低了经济效率。

过度规制加重了财政负担,损害了公共利益。

❖7.3.3 政府规制的理论发展▪1、公共利益理论公共利益理论认为,政府可以代表公众对市场作出理性的计算,并使市场规制过程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从而保护客户免受私人垄断厂商的侵害。

《政府规制政策》课件

《政府规制政策》课件
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政府规制政策需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
结论
作用和意义
政府规制政策在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社会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效果和影响
通过评估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推动规制政策的优化和提升。
未来发展趋势
政府规制政策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实现更有效的治理和调控。
2
政府通过监管措施如执法检查和处罚等 来监督执行,同时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
行评估和调整。
法律依据和实施机制
政府规制政策的实施需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建立健全的机制和部门协作,确保 规则的有效执行。
政府规制政策的问题和挑战
1 实施问题
政府规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监管力度不足、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2 未来趋势
《政府规制政策》PPT课 件 Nhomakorabea# 政府规制政策
政府规制政策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平衡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推 动可持续发展和公正竞争。
政府规制政策简介
定义和原理
政府规制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应法规和措施来对经济与社会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控的行为。
作用和意义
政府规制政策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产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繁荣方面发挥重 要作用。
政府规制政策分类
行政性规制
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对经济和社会 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控,保障公共 利益。
法律性规制
政府依法制定法规,对市场行为 和社会活动进行规范,确保公正 竞争和法治环境。
经济性规制
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如税收、补贴 等方式,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和 引导。
政府规制政策的实施
1
监管措施和执行效果评估

政府规制(尤娟整理文档)

政府规制(尤娟整理文档)

政府规制(尤娟整理文档)第一讲总论一、政府规制的概念及其客观基础(一)国家干预与政府规制的地位(1)主要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防止出现较大经济波动为目的宏观经济政策。

(2)主要以提供公共物品为目的(包括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公共投资政策。

(3)主要以防止市场不公平竞争、保证市场竞争效率为目的的政策。

(4)主要以处理自然垄断弊端为目的的政策(5)主要以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防止内部不经济为目的的政策。

(6)主要以处理信息不对称为目的的政策。

(7)主要以打击非价值性物品和防止外部不经济为目的的政策。

(8)主要以生产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臵、保证资源配臵效益为目的的政策(9)主要以调节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和实现社会保障为目的的政策。

(10)主要以保持最优增长和发展路径为目的的政策。

(11)保持与多样化经济和振兴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

(12)保持本国在国际问的国家利益和维护全世界共同利益的国际经济政策公共供给政策;公共保障政策;公共引导政策;政府规制政策规制的构成要素①规制的主体(规制者)是政府行政机关(简称政府),规制者通过立法或其他形式被授予规制权。

②规制的客体(被规制者)是各种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

③规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是各种法规(或制度),明确规定限制被规制者的什么决策,如何限制以及被规制者违反法规将受到的制裁。

(二)规制的概念与特点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规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规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直接规制指由政府行政部门直接实施的政府干预,即对特性强烈的公共产品和外部不经济性以及严重影响社会公益的经济活动直接进行约束和管制。

以法律手段直接介入经济主体决策,参与其定价、投资决策、产品销售、原材料选择等经济决策过程。

间接规制指在维护市场经济主体自由决策的前提下,对某些阻碍市场机制效能发挥加以管制,是以依照反垄断法、商法、民法等制约不公平竞争行为为目的的规制。

政府规制

政府规制


4、自然垄断理论的创新,使城市公 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成为可能。 如制水与供水分离,制气与供气分 离,发电与供电分离。 可见,具有网络业务性质的领域仍 须垄断经营和政府规制。 制水、制气、发电等领域,可以竞 争,也可以民营化; 供水、供气、供电等领域,只能垄 断经营,但可以民营化。


【案例分析】 1、一个小镇建两个发射塔说明什么? 如今电信业重复建设现象令人堪忧。 以兴建铁塔为例,一座铁塔需投资30万 元。 还有干线光缆,目前电信、移动、 联通、网通、铁通都有自己的网络,总 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元。而建设一张干 线网往往需要投资200亿元以上。

在信息不对称领域,政府规制的方 式:


如果消费者有能力评价信息,要求 厂商发布信息(如标识); 如果消费者没有能力评价信息,要 求企业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和产品质 量标准。


3、过度竞争领域 如果铁路运输与公路、航空运输之 间是竞争的,那么,铁路企业为夺得较 大的市场份额,就会尽力降低价格。 当所有竞争者都降低价格之后,如 果市场需求没有大幅度增长,那么,每 个竞争者都会遭受损失。


当企业全面降低价格时,资本实力 雄厚的企业对价格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其他企业或者破产,或者被大企业兼并, 最后的结果是形成垄断局面。 对于消费者而言,短期内价格降低 的好处可能远远抵不上长期垄断定价所 造成的损失。


4、公共资源稀缺领域 稀缺的公共资源不加保护,就会被 滥采滥用,出现“公地的悲剧”。 因此,要通过颁发许可证等方式特 许经营。



(2)产品和服务质次价高 1999年,中国民航机票的相对价格 水平是美国的32倍。 一个月飞行3万次航班的航空公司, 运载枕头和毛毯消耗的燃油60吨/天; 如果每座有三本450克重的杂志, 消耗的燃油也是60吨/天。

第7章 公共经济学

第7章  公共经济学
▪ 边际成本定价的优点是以低价格、高产量为消费 者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缺
点是由于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厂商处于亏损 状态,可能导致厂商退出。
▪ (2)限价规制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对部分商品或 服务规定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的价格规制。
▪ (3)费率规制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对公用事业、 公益事业、自然垄断等部门提供的公众性服务的 收费项目,规定收费标准、收费结构的价格规制。
Q----商品或服务量; FC----固定成本,即厂商 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所发生的与商品、服务数量 无关的成本。随着厂商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数量 的增加,单位商品或服务分摊的固定成本呈下降 趋势。如下图1.
VC----变动成本,即与厂商生产商品、提供服务 数量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如下图2.
▪ TC----总成本,即厂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固定 成本总额与变动成本总额之和,TC=FC+VC.如下图3. AC----平均成本,即厂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发生的总成 本与产品或服务数量之比,AC=TC/Q. MC----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引起的总成 本增量,如下图4.
1993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在《政府采购 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一书中指出造成垄断行业效率低下 的原因是激励机制的扭曲。垄断行业大量存在信息不对称 和道德风险,必须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基本原 理,为政府设计一套独特的激励机制。
▪。
▪ 3. 社会规制
1992年日本著名规制经济学家植草益在 《微观规制经济学》一书中提出社会性规制。植 草益认为对公共物品和非价值物品的提供进行社 会性规制,一方面可以减少或消除外部性,另一 方面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佩尔兹曼在《迈向规 制的更一般理论》一文中,通过构建静态 模型分析了影响规制的诸多因素,完善了 施蒂格勒的论断。

论我国的政府规制及其法治化

论我国的政府规制及其法治化

regulations
exit at the same
time.ne
causes
imperfect in
socialist market--oriented economy, system.
the difficulty in restraining the governmental activity and the
过对政府规制进行了广泛丽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很多富有意义的成果,再把这些
成果应用到政府规制的实践当中,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 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政府舰制改革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直接影响到 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相形之下,法学界对于这个问题还缺乏深入而细致 的研究,或者说还没有作出行政法学应有的知识贡献。因此,本文在借鉴经济学 和政治学对政府规制研究的基础上,将从法学的角度特别是行政法学的角度对政 府规制做一分析和研究。从行政法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还具有方法与内容 上的创新意义。传统的行政法学在方法上满足于对法律的注释和对案例的总结,
传统上对政府规制的研究主要是由政治学界特别是经济学界的学者来完成的他们通过对政府规制进行了广泛丽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很多富有意义的成果再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政府规制的实践当中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政府舰制改革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直接影响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
y 772801
or
and changes
supply-provide policy
market
subject
by
regulating
on
and the
implementing administrative rules aimed to redress the malfunction of market.Researeh issue of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in socialist market-oriented

政府规制经济学

政府规制经济学

一.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1.撇开关于政府规制利弊得失的理论纷争,政府规制实际上是对市场失灵的反应,是克服市场配置资源缺陷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同时,也是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内生变量。

2.政府规制首先是对市场失灵的一种回应:(1)政府规制是解决垄断问题的需要(2)政府规制是使外部性内部化的需要(3)政府规制是解决信息偏在或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客观需要(4)政府具有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某些独特优势3.以上从克服市场失灵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但实际上,政府规制不仅仅是解决市场配置资源缺陷的一种外在、强加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内生变量。

这是因为:(1)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规制,是有效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2)政府规制是市场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3)政府规制是市场供求机制作用的客观结果二政府规制的内容1.进入(退出)规制旨在将微观经济主体纳入依法经营、接受政府监督的范围;其次,是控制金融某些行业,主要是自然垄断领域以及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部门(如金融保险)的企业数量,以保证企业资质,同时防止过度竞争,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

2.价格(收费)规制内容主要包括:(1)对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2)对保护行业的价格规制(3)对金融行业的价格规制(4)对通货膨胀时的价格规制(5)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制(6)对事业单位收费的规制3.数量、质量规制数量规制主要是指政府对企业生产和供应的产品数量加以限制,以及对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进行限制等。

质量规制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利益而实行的规制4.资源环境的规制鉴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的外部性,需要通过政府规制来解决这些负的外部性。

三.政府规制的方法1.在各种由政府实施的规制当中,最重要、基本的内容是价格规制和进入规制。

这决定了政府规制的传统方法实际也是价格规制和进入规制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1)以公平报酬率为依据确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1政府规制的基础理论 11政府规制概念、特点和分类 111政府规制

1政府规制的基础理论 11政府规制概念、特点和分类 111政府规制

1政府规制的基础理论1.1政府规制概念、特点和分类1.1.1政府规制概念政府规制(government regulation),也有称为政府管制或政府调节等,但“管制”常有政府直接干预和控制市场主体决策之意,“调节”一词也常有经常变动之意,“规制”有以规则、规章、法规、管理等,从市场主体外部进行规范和控制之意,因此用“规制”更为贴切。

所以,本研究采用“政府规制”一词。

国外学者对政府规制的定义:维斯卡西等学者认为,政府规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

史普博认为,政府规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政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日本学者金泽民雄认为,政府规制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为目的,政府干预和干涉经济主体活动的行为。

梅尔认为,政府规制是指政府控制公民、公司或下级政府行为的尝试,在某种意义上,是指政府对社会范围内公民选择的限制。

这些定义都表明政府规制就是政府通过规制政策,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出现市场失灵,市场需要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市场效率。

政府管理市场有两种手段:即宏观调控和政府规制。

可见,政府规制是“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经济或管理经济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指政府以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或调控宏观经济,其目标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政策对纠正宏观市场失灵和防止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宏观调控的对象是经济总量,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和法律手段为辅,宏观调控有易变性、相机抉择性和间接引导性。

政府规制手段主要是指政府以微观规制政策规范市场微观经济行为,管理微观经济活动,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纠正市场微观失灵,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依据法律和法规、行政和经济等手段限制和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行为(市场主体是指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的法人和自然人,以及执行政府规制的机构及人员,市场主体是政府规制的对象)。

政府规制

政府规制



3、 A-J效应图解 假设等成本线MM和NN的斜率等于i/ω, PP的斜率等于(i-α)/ω,则有效率的均 衡点应为E,因为在该点,NN线的斜率正好 等于等产量曲线的斜率。 然而,企业会在F点生产,在这个位置 上,PP线的斜率等于等产量曲线的斜率。
L M N P L﹡ E
最大效率点
A-J效应


当K、L扩大a(a>1)倍时,F(aK, aL)>aF(K,L) ,即规模报酬递增。 AC2=(aP1K+aP2L)/F(aK,aL) < a(P1K+P2L)/aF(K,L)=AC1 因AC2<AC1,故规模报酬递增必有规模经济; 同理,规模报酬递减必有规模不经济。




但规模经济需满足AC=(aP1K+bP2L)/ F(aK, bL)<(P1K+P2L)/F(K,L)。 其中,a、b不必都大于1,而只需F(aK, bL)>F(K,L) 。 可见,规模报酬是在要素以同等比率发生 变化的条件下出现的问题; 规模经济无此要求,规模经济更能解释 LAC曲线的变化。



分别求上式对L和K的微分,并令其为零, 则有: (1-λ)· ∂R/∂L-(1-λ)· ω=0 (1-λ)· ∂R/∂K-(1-λ)· i-λ· (i-Ф)=0 由于∂R/∂L=RL,∂R/∂K=RK ,代入上面二 式并整理后便得: RL=ω RK=i+λ· (i-Ф)/(1-λ)



三、政府规制的 A-J效应是什么意思? 1、A-J效应的含义 受政府规制的企业会在既定的公正报酬 率条件下,存在为增加企业利润过度使用资 本的倾向,从而会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 公正报酬率:与投入资本的长期利率水 平相适应的收益率,它以完全竞争形成的均 衡价格中包含的正常利润为基础。 这一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H.Averch和 L.L.Johnson)所揭示,故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政府规制政策
7.1 7.2 7.3 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 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 政府规制政策
7.1.1 公共利益理论

1、市场存在失灵,规制的目的是通过政府 干预以增进公众的福利,弥补市场缺陷带来的 效率损失,并得到更为社会认可的收入分配状 况。

市场失灵的两种主要形式:外部性和自然垄 断 2、缺陷:很多产业不具有外部性和自然垄 断性,仍然被规制。
7.1.2 规制俘获理论
该理论认为促使政府进行规制的是某一特殊利 益集团,规制的整个过程最终将变成是为被规 制的产业服务,规制者被规制的对象所俘获, 是一种极端的推断。 缺陷: 1、规制俘获理论没有解释行业是如何控 制规制的。为什么规制是受行业的控制而不受 其它利益群体(比如消费者)的控制? 2、无法解释一系列不受行业欢迎且导致 低利润的规制,此外,它更难于解释为什么有 很多行业受规制,而在其后又解除规制。
激励性规制的主要方法有: (1)价格上限规制


(2) 区域间竞争 (3) 特许投标制
(4) 社会契约制
价格上限规制
1983年英国的李特查尔德为英国政府的价格规制改革提出 。该模型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仅适用单一产品或服务,也适用于多种产品 或服务的价格规制,是一个“一揽子价格”规制模型。
最高限价规制模型表示为P t = Pt-1 (1+RPI-X),其中P t 和Pt-1分别表示本期和上一期规制产品的最高价格水平, RPI表示通货膨胀率水平,X指管制者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效率增长率。在价格上限范围内,企业可自由变动价 格。


7.1.6 规制博弈理论
李立威(1ee,1980) 提出该理论。 他认为:规制的产生可以是一个增值的博弈。 在这个博弈中,各方都是赢家。消费者因价格 降低获得了好处,而垄断厂商则因此避免了残 酷的竞争。 政府由于具有强制性权利和税收手段可以用很 小的成本来促使各方合作,监督合同的执行, 从而能节省非常多的成本。
7.1.3 规制需求理论
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于1971年提出该理 论。该理论基于两个前提和假设 Ø 政府的基础性资源是强制权,一个利益 集团可以说服政府使用强制权去为他们谋利。 Ø 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可通过选择行为 以谋求最大效用。
7.1.4 利益集团理论
7.1.5 可竞争市场理论
场 中,长期均衡要求任何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以及任何 现有厂商的退出是无利可图的。可竞争性市场的均衡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此时可竞争市场既无厂商进入也 无厂商退出。 基本假设: (1)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产业)是完全自由的,新进 入者和现有经营者之间处于平等而对称的地位。 (2)潜在进入者能够根据现有企业的价格水平评价进 入市场的盈利性。 (3)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成本为零,潜在进入者能够采 取“打了就跑" (hit and run)的策略。 鲍莫尔(Baumol, 1982)首先提出。他认为:可竞争市
放松规制
规制失灵引发了人们对于规制的反思,1982年, 鲍莫尔等人提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为放松 规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鲍莫尔认为,如果一个产业符合“可竞争性市 场”的特征,那么即使该产业是垄断的,垄断 者也会制定竞争性的价格。所以对该产业实行 规制是无意义的。如航空业的放松规制。
放松规制
7.2 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
直接规制—--经济性规制 主要指政府对企业在价格、产量、进入与退出等方面的决 策进行限制。经济性规制的手段:控制价格、 控制数量、 控制进 入与退出、 控制其它变量:如控制企业的投资,典型例子:政府 对医院投资决策的控制。 直接规制—-- 社会性规制 社会性规制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以及 保护环境和防止灾害为目的,对物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伴随着他 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进行的干预和限制。 间接性规制 间接性规制的特点是不介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仅制约阻碍市场机制 发挥职能的行为,并以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职能而建立完善的制度 为目的。主要内容是以反垄断法为中心的竞争促进政策和以处理信 息不对称为目的的政策,如信息披露的 规制。
贝克尔(Gary Becker,1983)提出该理论。该理论 的中心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 认为政客政 党和选民无非是传递各利益集团的压力,而规 制的根本所在是被用来增加最有影响力利益集 团的福利。 结论:有利于提高和增加福利的规制更容易被 执行,因为在这个行业中受益集团有获得更大 潜在收益的可能性以至于他们将施加更大的影 响力,遭受规制损失的集团不会因此受到太大 影响,因为较低的净损失使他们不会施加太多 的影响力去反对规制。
特许投标制
1968年,德姆塞茨提出了特许投标制。政府将授予一个企 业某种垄断的特许经营权来提供公用事业服务。 经营特许权的授权通过竞争性投标方式,投标采取对服务 提出收取价格的形式,提出最低标价的厂商将获得特许经 营权。即将特许经营权给予以最低价格提供服务的投标者。 投标者越多,则竞标阶段的竞争越充分,特许经营权将会 导致平均成本定价和最有效率的厂商运营。反之,投标者 越少,则有可能引发合谋,从而导致竞争的无效。
需求和技术的变迁使得某些产业不再具有自然 垄断的特征 (1)需求增加提高了社会合意产量, 超过单个厂商的有效生产规模,那么垄断规制 的基础将不复存在。(2)技术和厂商的成本函数 变化固定成本减少,很明显地缩小了企业有效 规模,故行业越加不适应单个企业的生产。如 在电力的发电侧、以及电信产业,因而也就失 去对这些产业实行规制的依据。
公平报酬率的缺陷
由于价格能够全部补偿成本,企业丧失了成本节约的动力,导致企业 的X— 无效率。 企业无法享受到成本节约的好处,当成本下降时,价格也在下降,这 种规制方式是低效能激励机制。


会产生A— J效应,即企业具有过度扩张资本的冲动。结果,产品是在
缺乏效率的高成本下生产出来,从而无法有效地配臵资源。
7.3.1 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
7.3.1.1 自然垄断的内涵 7.3.1.2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内在必然性

7.3.1.3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工具 7.3.1.4 规制失灵与规制改革
7.3.1.3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工具
进入规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提高其生产效率。主要 实行许可制、注册制和申报制,但程度不一。进入规制对于在位企业 而言是一种进入壁垒,确保了行业内的在位企业缺乏竞争压力,并可 能获取规制所带来的租。 价格规制:为限制企业制定垄断价格,提高分配效率而对自然垄断产 业实行价格规制。采用平均成本定价法解决了定价矛盾,主要形式是 公平报酬率规制,即允许垄断企业在通过资费收入补偿成本支出后, 得到一个合理的公平报酬率。 质量规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缺乏竞争的自然垄断产业提供的产品和 服务质量下降。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有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 如自来水的质量标准;(2)建立有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定期检查制 度;(3)定期颁布准许生产的有关产品和服务的目标,以防止质量下降 或不合格的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
案例:水价上涨的价格听证会
近年来,各地的自来水价格均出现了轮翻上涨的局面。水 价上涨,关乎民生,而为了使价格调整更加透明,规制机 构也推出了价格听证会制度. 在听证会上,自来水公司的 陈述基本上不外乎当前的水价无法补偿成本。究其原因, 水资源紧缺、原水成本增加;以及污水治理费的增加导致 了制水成本的快速上升,水价上涨是价格的回归。在北京, 水价在14年经历了9次上调,从0.12元/吨上涨至6元/吨。 2005年全国水价上涨了7.8% 之多。 而在上海,自2009 年6月20日起,上海市每立方米综合水价从1.84元调整为 2.3元;2010年底再调整为2.8元。第一阶段水价上涨幅度 高达25%。
•案例:水价上涨的价格听证会 面对水价上涨,老百姓自然很是无奈,大多数人 表示质疑。在历年的两会上,代表们提出的建议 便是垄断部门的成本缺乏监控,公用事业企业涨 价应让老百姓更明白。一些代表甚至提出,公用 事业不能以“成本增加,不涨就亏損”为原因一 味涨价,公用事业涨价应先降其员工的高工资。 对于水价等公用事业价格上涨的批评正暴露了我 们当前公用事业规制的种种缺陷。
7.3.1.4
规制失灵与规制改革
传统的规制方法所导致的规制失灵引发了政 府规制的改革。如果规制是必要的,那么怎 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规制目标,提高社会福 利?激励性规制的产生有助于问题的解释。 所谓激励性规制,指垄断者采取能给被规制 企业提供经营刺激,从而改善规制绩效的规 制方法。
价格上限规制的优点
(1)规制机构规定大于零的生产效率提高率,迫使被规制 企业必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率。 (2)企业改变价格水平的因素限于受规制企业无法控制的 外生变量(通货膨胀水平和强制性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率) 。在企业的价格和总收入既定时,利润的变化完全取决于 总成本的变化,企业可以完全享有降低成本、效率提高所 带来的利润增加。 价格上限制已成功运用于美国的电信业、英国的电信 、燃气、城市供水等产业。


案例:3G牌照的争夺战
信息产业部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进入实行了严格的进入规制。移动通信业 务的高额利润已经使拥有更大运营网络的中国移动成为亚洲最为赚钱的 公司之一,并使得更多的运营商虎视眈眈,据报载,受固话语音业务收 入降低的影响,固话运营商们对于3G运营牌照的期待非常强烈,期望通 过3G牌照顺利的发放,进军移动通讯领域,在中国快速增长的移动通讯 市场里面分一杯羹. 中国电信此前便推出了小灵通业务,希望能成为新 的利润增长点。限于小灵通业务的技术缺陷,中国电信在此项投资上并 无预期的效果。然而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在中国逐渐展开, 中国的固网运营商已经在进入移动通信市场。2008年,中国电信产业实 行重组,中国电信收购了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已正 式获得移动牌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