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二实验报告图文稿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2024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2024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

本文将介绍该实验的设计和执行过程,包括实验的目标、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和探究。

正文内容:1. 实验目标:-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掌握使用常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的技能;- 深入理解光学和力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验设计;-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2. 实验设备和材料:- 光学实验仪器:激光器、透镜、单缝衍射装置等;- 力学实验仪器:弹簧振子、万能试验台等;- 电子设备:示波器、数字多用表等。

3.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 按照实验要求组织学生形成实验小组;- 检查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提供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

2) 实验操作:-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依次进行实验步骤;- 每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3) 数据处理:- 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绘制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和数据表。

4) 讨论和总结:-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小组成员共同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学生团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审和互评。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并提出可能的误差来源;- 学生探讨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5. 实验总结:- 总结本次实验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强调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体会;- 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

总结: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通过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巩固和应用物理原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物理实验报告_2

物理实验报告_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题目:照相机成像原理学生姓名:X X X学号:X X X班级:X X X指导教师:X X X照相机成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相机的构造2.了解成像原理3.了解相机的使用方法二、数码相机的组成以前一般相机的基本组成:1)镜头镜头使景物成倒象聚焦在胶片上。

为使不同位置的被摄物体成象清晰,除镜头本身需要校正。

2)取景器为了确定被摄景物的范围和便于进行拍摄构图,照相机都应装有取景器。

现代照相机的取景器还带有测距、对焦功能。

3)快门和光圈为了适应亮暗不同的拍摄对象,以期在胶片上获得正确的感光量,必须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和进入镜头光线的强弱。

于是照相机必须设置快门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并设置光圈通过光孔大小的调节来控制光量。

4)输片计数机构为了准备第二次拍摄,曝光后的胶片需要拉走,本曝光的胶片要拉过来,因此现代照相机需要有输片机构。

为了指示胶片已拍摄的张数,就需要有计数机构。

5)机身它既是照相机的暗箱,又是照相机各组成部分的结合体。

可用框图表示照相机的最基本组成部分。

当今的数码相机是由镜头、CCD、A/D(模/数转换器)、MPU(微处理器)、内置存储器、LCD(液晶显示器)、PC卡(可移动存储器)和接口(计算机接口、电视机接口)等部分组成,通常它们都安装在数码相机的内部,当然也有一些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器与相机机身分离。

三、实验原理a)光线透过镜头投射到感光元件表层;b)光线被感光元件表层上滤镜分解成不同的色光;c)色光被各滤镜相对应的感光单元感知,并产生不同强度的模拟电流信号,再由感光元件的电路将这些信号收集起来;d)模拟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成为数字信号,再由DSP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还原成为数字影象;e)数字影象再被传输到存储卡上保存起来。

四、实验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二上)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1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二上)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1

U(mV) 365
I (µA) 0
U
251
I
53.7
U
-0.52
I
61.6
363 3.6 232 56.5 -0.93 61.7
361 5.3 220 559.0 -1.37 61.8
354 9.4 174 60.3 -1.65 61.8
346 14.1 152 60.8 -2.06 61.9
337 17.8 18 56.2 -2.59 56.6
330 21.7 0 56.3 -2.87 56.6
313 30.4 -0.38 56.4 -3.01 56.7
294 38.1 -0.59 56.4
Origin 作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硅光电池在反偏工作区内,电流几乎不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而在无 偏区工作时,只有当 RL 较小时,电流比较稳定,而当 RL 较大时,电流与电压呈非线性关系。
(1) 仪器表面灰尘的影响 (2) 周围手电筒对光照的影响 (3)照度计与硅光电池反复更换而引起的误差 (4)电路中的各个原件并非都是理想的
【思考题解答】
1. 请利用硅光电池的伏安特性实验数据分析总结硅光电池的输出电阻与光照的关系。 答: 根据实验数据,光照强度越大,曲线越陡,也就是电压比上电阻的比值越小,意味着 输出电阻减小。那么应该是硅光电池的电阻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尔减小。
4、硅光电池对光比较敏感。实验时应尽量保持外界光照条件一样。 5、硅光电池的光谱响应实验中最大的灵敏度对应的波长范围大概为 1000nm 左右,而 实验中的最大为 300 左右,因此只能看到特性曲线中的一段。 6、误差分析:
从上面的实验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我的两个实验结果图与书中的理论图比较相似, 但是还是有一定的误差,我将误差归结于一下几点:

大二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大二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大二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导读:想知道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范文?只要看看WTT帮你整理的就可以了。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一》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尽管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热情很高,毕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

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

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

一.锥体上滚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

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其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有时候现象和本质完全相反。

二.电磁炮接着我们又做了电磁炮的实验。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代替火药爆炸力来加速弹丸的电磁发射系统,它主要有电源、高速开关、加速装置和炮弹组成。

根据通电线圈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加速线圈固定在炮管中,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范本_2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范本_2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FS-DY-20865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

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

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 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

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

并观察现象。

(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

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

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 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二: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大学物理2-2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2-2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数据处理一,计算出功率和电阻的数值表1,负载电压和电流记录表电压/V 光电流I/mA 电阻/千欧功率/W0.00 5.02 0.00000 0.00000-0.10 5.00 0.02000 0.00050 -0.20 4.97 0.04024 0.00099 -0.30 4.96 0.06048 0.00149 -0.40 4.92 0.08130 0.00197 -0.50 4.91 0.10183 0.00246 -0.60 4.88 0.12295 0.00293 -0.70 4.85 0.14433 0.00340 -0.80 4.80 0.16667 0.00384 -0.90 4.74 0.18987 0.00427 -1.00 4.67 0.21413 0.00467 -1.10 4.59 0.23965 0.00505 -1.20 4.46 0.26906 0.00535 -1.30 4.31 0.30162 0.00560 -1.40 4.14 0.33816 0.00580 -1.50 3.94 0.38071 0.00591 -1.60 3.69 0.43360 0.00590 -1.70 3.40 0.50000 0.00578 -1.80 3.08 0.58442 0.00554 -1.90 2.71 0.70111 0.00515 -2.00 2.26 0.88496 0.00452 -2.10 1.78 1.17978 0.00374 -2.20 1.27 1.73228 0.00279 -2.30 0.71 3.23944 0.00163 -2.37 0.24 9.87500 0.00057功率与电阻关系图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电阻/欧功率/m W功率/mW由图知 最大功率为5.91mW对应的最大电阻为380.71欧 Isc=5.02mA Uoc=2370mV Ff=Pmax/(Isc*Uoc)=0.5表2,太阳能电池正向偏压与电流数据表 U1/V U2/V I/A U/V0.00 0.00 0.00000 0.00 0.20 0.07 0.00034 0.13 0.40 0.15 0.00066 0.25 0.60 0.25 0.00092 0.35 0.80 0.37 0.00113 0.43 1.00 0.50 0.00131 0.50 1.20 0.64 0.00147 0.56 1.40 0.79 0.00160 0.61 1.60 0.96 0.00168 0.64 1.80 1.13 0.00176 0.67 2.00 1.30 0.00184 0.70 2.20 1.49 0.00186 0.71 2.40 1.67 0.00192 0.73 2.60 1.86 0.00194 0.74 2.80 2.06 0.00194 0.74 3.00 2.26 0.00194 0.74 3.20 2.46 0.00194 0.74 3.40 2.66 0.00194 0.743.60 2.87 0.00192 0.73 3.773.05 0.00189 0.72一定光照条件下光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y = 0.0026x - 6E-18-0.000500.000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U/VI /AU/V线性 (U/V)电压和电流关系的经验公式为y=0.0026x-6E-18 表3,不同光强下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光强比值 Isc/mA Uoc/V6 4.90 -2.36 5 4.42 -2.33 4 3.30 -2.24 3 2.14 -2.09 2 1.20 -1.86 1 0.71 -1.62Isc-Uoc关系曲线y = -0.3802Ln(x) - 4.401-2.5-2-1.5-1-0.50.00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Isc/AU o c /VUoc/V对数 (Uoc/V)表4,不同角度光照下电池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角度/。

大学物理(二)实验报告(二)

大学物理(二)实验报告(二)

大学物理(二)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大学物理(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将重点探讨以下五个大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与操作、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以及实验结论。

1. 实验目的:1.1 确定XXX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1.2 探究XXX现象的影响因素1.3 验证XXX理论模型的准确性1.4 掌握XXX实验方法和技巧1.5 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1. 实验原理:1.1 介绍相关的物理理论和基本概念1.2 探讨引起该物理现象的基本机制1.3 解析实验中所使用的公式和模型1.4 阐述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假设1. 实验装置与操作:1.1 详细描述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和辅助工具1.2 介绍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1.3 强调实验中需注意的安全事项1.4 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和解决方法1.5 提供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和实验结果图表示例1.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1 清晰列出实验所得的原始数据1.2 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单位换算和数据整理1.3 展示数据处理的详细过程,如拟合曲线或计算公式1.4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1.5 讨论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实验过程中的问题1.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的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1 给出实验目的所要验证的假设或论点1.2 总结实验的主要结果和发现1.3 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1.4 探讨实验对物理学理论研究的意义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大学物理(二)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本实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将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样本模板(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样本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910-71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样本模板(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样本模板(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验名称:二组分金属相图(注意::兰字部分即为预习报告,不用另外抄写一份!)班级:102班姓名:王亮学号:20xx×××××实验组号:20xx年3月14日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概述、及关键点1、简单的二组分金属相图主要有几种?2、什么是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线、点、平台各代表什么含义?3、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关键是什么?4、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三、实验装置图(注明图名和图标)四、实验关键步骤:不用整段抄写,列出关键操作要点,推荐用流程图表示。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合理设计)组成为w(Zn)=0.7的样品的温度-时间记录表时间τ/min 温度 t/oC开始测量 0 380第一转折点第二平台点结束测量六、数据处理(要求写出最少一组数据的详细处理过程)七、思考题八、对本实验的体会、意见或建议(若没有,可以不写)(完)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2.实验题目: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称。

惠州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2)

惠州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2)

惠州学院大学物理实验7 示波器及其使用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仪器,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各种电信号。

是展示和观测电信号的电子仪器,可以直接测量信号电压的大小和周期.配合各种传感器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示波器也可以用来观察各种非电量的变化过程。

特别适用于观测瞬时变化的过程.本实验是利用示波器观察周期性改变信号和测量其主要参数。

交流电的电压(或电流)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包括各种各样的波形,如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

[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基本调节和使用方法;2.学会使用常用信号发生器;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描绘电信号波形的方法。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计算电信号电压、周期和频率等电参量;4.学会用示波器观察、描绘利萨如图形。

[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0MHz CS—4215A) 1台2、低频信号发生器(10Hz—1MHz) 1-2台3、屏蔽连接线(同轴电缆)2根[实验原理]一、示波器的结构及简单工作原理图1、示波器的原理图示波器一般由5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1)示波管;(2)扫描发生器;(3)同步电路;(4)水平轴和垂直轴放大器;(5)电源。

下面分别加以简单说明。

示波器的原理方框图1、示波管有各种电极,其结构如图1所示。

阴极K受灯丝F加热而发射电子,这些电子受带正高压的加速阳极A1的加速,并经由A1、A2组成的聚焦系统,形成一束很细的高速电子束射到荧光屏,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它在这些高速电子的激发下发光。

光点的大小取决于A1、A2组成的电子透镜的聚焦。

改变A2相对A1的电位,可以改变电子透镜的焦距,使其正好聚焦在荧光屏上,成为个很小的亮点。

因此,调节A2的电位,称为“聚焦”调节。

示波管内装有两对互相垂直的平行板(X1、X2和y1、y 2),如果在垂直方向的平行板y1、y 2上加周期变化的电压,电子束通过时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上下偏转,在荧光屏上就可以看到一根垂直的亮线;同理,在水平方向的平行板x 1、x 2上加周期变化的电压,也可以看到一根水平亮线。

长春理工大学大二上大物实验报告

长春理工大学大二上大物实验报告

实验1 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目的】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3.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4、掌握一种用热电转换方式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1、YBF-3导热系数测试仪 一台2、冰点补偿装置 一台3、测试样品(硬铝、硅橡胶、胶木板) 一组4、塞尺 一把 【实验原理】导热系数(热导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是热交换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个研究领域的课题之一,要认识导热的本质和特征,需了解粒子物理而目前对导热机理的理解大多数来自固体物理的实验。

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则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

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密切相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

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定。

(粗略的估计,可从热学参数手册或教科书的数据和图表中查寻)1882年法国科学家J •傅里叶奠定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基础之上,从测量方法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采用的是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为了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首先从热导率的定义和它的物理意义入手。

热传导定律指出:如果热量是沿着Z 方向传导,那么在Z 轴上任一位置Z 0 处取一个垂直截面积ds (如图1),以dzdT表示在z 处的温度梯度,以dtdQ表示在该处的传热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积ds 的热量),则传热速率与温度梯度及面积成正比,热传导定律可表示成:ds dzdTdt dQ Z 0)(λ-= (1) 1T 2Tz(图1)式中的负号表示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导(即热传导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电磁学部分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是物理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其发展共同形成整个物理学史的前进足迹,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当实验物理中有新的发现、出现新的结果时,就会激励和促进理论物理研究出现新的模型、理论,使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向广深推进。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试验兴趣和热情,通过奇妙的物理实验增进我们的理论学习!而上周我们进行了本学期以来的第二次物理演示实验,本次的物理演示实验内容主要是电磁学部分,虽然说在大学电磁学这部分的知识我们还没有接触,不过凭借着在高中所学习的电磁学知识,我们还算是能够入门。

经过了这次的物理演示实验,我想在我的收获中最大的就是对电磁学有了具体的了解。

在高中的时候,虽然说我们也学习了电磁学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对于电磁学的知识并没有太多的直观的认识。

而这次的物理演示实验让我对于曾经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学有了具体的了解,让我对以后大学物理电磁学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和动力。

经过了这次物理演示实验,我想很有必要进行一下这方面的总结,以便于在以后的大学物理的电磁学的学习上有更大的帮助。

(由于实验项目较多,我选择了几个我觉得比较好的实验进行说明)【实验总结与归纳】(一)电介质的极化【目的】演示电介质在电场中的极化。

【仪器】静电高压电源;立式平板电容;纸人。

【操作与原理】如下图所示。

将立式平板电容器的上下极板分别与静电高压电源两极相连。

打开开关,拔动旋钮5至50(5000至50000伏),使电容器上下极板带电,这样在两极板间形成电场。

把剪好的纸人放入电场中,由于纸人在电场中被极化,每一个偶极子都在电场方向排列,所以纸人在空中总保持伸直状态。

当纸人碰到某一极板时,由于接触端与极板带了同种电荷而被排斥,使纸人又向另一极板跳去。

这样纸人便在两极板间不停的跳起舞来。

(二)高压带电作业【目的】:演示高压带电作业,用以说明电位、电位差和等电位的概念。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的文档。

光学实验是大学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深入了解光学原理和现象。

本次实验主要包括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两个部分,分别探究了光的干涉、衍射以及偏振现象。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一、双缝干涉实验在本部分中,我们首先会介绍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随后,我们会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包括测量光源到狭缝及狭缝到屏幕的距离、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以及改变光波长和狭缝间距对干涉条纹的影响等。

最后,我们会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在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然后,我们会描述实验过程,包括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改变狭缝间距对干涉条纹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光波长下观察干涉现象。

最后,我们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单缝衍射实验本部分将介绍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我们会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包括测量衍射角度和衍射条纹的宽度、改变狭缝宽度对衍射现象的影响以及观察在不同波长下的衍射现象。

最后,我们会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

四、偏振实验在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偏振实验的原理和装置。

我们会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包括观察线偏振光的特性、调节偏振片的角度以及观察偏振片对光波的影响等。

我们还会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五、室外实验在本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室外实验的内容。

我们会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包括观察大气衍射现象、测量太阳高度角以及利用反射现象观测物体的实际高度等。

最后,我们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结论。

总结:通过本次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干涉、衍射以及偏振现象。

我们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单缝衍射实验和偏振实验探究了这些现象的原理和特性,并通过室外实验观察了大气衍射现象和反射现象等。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光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物理现象,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在物理学中,许多现象和规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揭示和验证。

本实验将通过以下原理进行实验:1、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2、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 = V/R。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等于磁通量变化率与线圈匝数的乘积,即E = n(dΦ)/(dt)。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小车、小钩码、轨道、光电门、电磁铁、电源、电阻箱、线圈等。

2、进行实验操作:将小车放在轨道上,安装光电门以测量小车的速度,连接电源和电磁铁,调整电阻箱和线圈的阻值。

3、记录实验数据: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小车的质量、电磁铁的电流、电阻箱的阻值等,记录小车的速度、加速度、电流、电压等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各个变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欧姆定律。

5、撰写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根据实验数据,当小车的质量增加时,其加速度减小;当施加的力增加时,加速度也增加。

这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2、欧姆定律验证: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发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符合欧姆定律的预测,即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验证:当磁通量变化时,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实验数据也显示,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和线圈匝数成正比,符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预测。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也为我们未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光学常数和吸收系数,深入理解光的传播和吸收规律,探索不同材料对光的响应特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优秀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优秀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优秀模板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实验报告一.预习报告1.扼要原理2.留意事项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器材四.实验原理五.实验内容、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求乞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练习。

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练习学生的逻辑回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

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

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一) 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五) 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把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捉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纵方法进行实验。

具体理论计算过程.(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八)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纵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

大学物理实验II实验预习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II实验预习报告

6
19
32
7
20
33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26
表 2 摆轮做阻尼振动时的测量数据
阻尼档位 1
i 振幅 Ai(°) 10Ti(s) i 振幅 Ai(°) 10Ti(s)
ln Ai A(i5)
0
5
1
6
2
7
3
8
4
9
周期 T 的平均值
T
ln Ai 的平均值
A(i5)
表 3 摆轮做阻尼振动时的测量数据
k )
1 2 3
(另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及分析,实验结论、收获、意见、建
议或实验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思考题等。)
教师签字: 月日
厚积薄发 开物成务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名称 实验十三 偏振光的观察和应用
实验号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及仪器使用:
14. 光有那几种偏振态?
15. 什么是起偏、检偏,常用起偏器和检偏器有哪些?
温度
(℃)
时间 (min)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20.0 20.5 21.0 21.5 22.0 23.5 24.0 24.5
温度
(℃)
(另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及分析,实验结论、收获、意见、建 议或实验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思考题等。)
教师签字: 月日
3. 振动系统在作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时,系统的阻尼和周期有什么关系?
4. 阻尼振动的振幅与阻尼系数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大学物理实验2》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2》实验报告

2R x /cm
下盘质量 m 0 ,待测圆环的质量 m ,圆柱体的质量 m 两圆盘的垂直距离 H
0
. ,r .

下盘
, 根据公式(2-16)计算出 R
表 2 累积法测周期的数据记录表 数据记录 与处理
摆动 50 个 周期所 需时间 下盘加圆环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下盘加两圆柱 1 2 3 平均 周 期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小组内编号: _____ 实验名称 姓名: 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实验时间: ____________
铁磁材料磁滞回线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s.
b.两盘间距 H 0 的B类不定度:用卷尺或钢板尺测量,最小分度为 小分度的一半,其分布为正态分布,则 H 0 的不确定度 u H
mm, Δ 仪 取最 mm.
Δ 仪 3

c.下盘半径 R 的B类不定度: 用游标尺测下盘孔间距 b , 游标卡尺最小分度为 它的误差限为 Δ 仪 mm. 其分布为均匀分布, 则 R 的不确定度 u R mm,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小组内编号: _____ 实验名称 姓名: 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实验时间: ____________
光栅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1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3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共)(二)2024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共)(二)2024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共)(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提交,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文将围绕大学物理实验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提供一个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模板,方便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参考。

正文部分:一、实验目的1.1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1.2 学习探究物理现象的实验方法1.3 理解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二、实验原理2.1 简要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原理2.2 分析实验中所用到的理论模型2.3 解释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参数三、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3.1 列举实验所用到的主要仪器和设备3.2 详细介绍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方法3.3 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四、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4.1 记录实验数据的测量值和观测结果4.2 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4.3 利用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4.4 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与理论进行对比讨论4.5 探究数据误差来源,并进行误差分析五、实验结论与总结5.1 总结实验的结果和主要观察5.2 阐述实验结果对相关理论的验证或贡献5.3 提出对实验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总结:通过本文介绍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撰写步骤和模板,学生们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报告的写作要领。

在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准确描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思路清晰、组织严密、逻辑清晰也是撰写高质量实验报告的关键要素。

通过实践和指导,相信各位同学能够逐渐掌握撰写实验报告的技巧,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希望同学们能够从实验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二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二)
实验名称: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年级专业层次:网络17春网络春高起专
学习中心:山东日照函授站
提交时间: 2017年 12月 16 日
二、实验原理
一、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
在某一电学元件两端加上直流电压,在元件内就会有电流通过,通过元件的电流与端电压之间的关系称为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

一般以电压为横坐标和电流为纵坐标作出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实验线路的比较与选择
1、电流表内接
当电流表内接时,电压表读数比
电阻端电压值大,应有:
g R I
U R -= (1) 2、电流表外接
电流表外接时,电流表读数比电阻R 中流过的电流大,这时应有:
V
R U I R 11-= (2) 三、实验器材
1.电压表
2.电流表
3.直流稳压电源
4.实验电路板
5.线性电阻
6.半导体二极管
7.小灯泡
8.稳压二极管
9.导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