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的古从军行诗歌主题的...

合集下载

赏析唐诗《古从军行》

赏析唐诗《古从军行》

赏析唐诗《古从军行》
《古从军行》是唐朝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边塞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士兵的同情。

首联“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人通过描绘白日和黄昏两个时间段的场景,展现了边塞士兵紧张忙碌的生活状态。

白天他们要攀登山岭观察烽火,黄昏时分还要在交河边喂养战马,体现了士兵们的辛苦与疲惫。

颔联“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诗人通过描绘行人和公主的形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家庭的摧残。

风沙暗喻指战争的恶劣环境,琵琶幽怨多则暗示公主在远方思念亲人。

颈联“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诗人描绘了边塞荒凉的景象,万里荒野没有城郭,只有雨雪纷纷,一片荒芜。

这里暗示了战争给边塞带来的荒凉与破败。

尾联“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诗人运用胡马和越鸟的意象,表达了士兵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胡马和越鸟都因为自然规律而向往温暖的地方,这里暗示了士兵们在边塞的艰苦环境中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士兵生活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士兵的同情。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欣《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翻译赏析

李欣《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翻译赏析

李欣《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翻译赏析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诗文解释】白天爬上山眺望是否有烽火警报,黄昏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

夜里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到一阵阵战士们的刁斗声,就像汉公主的琵琶声一样哀怨。

在野外宿营,四面辽阔看不到城郭,雨雪纷纷与大漠相连。

胡地的哀啼夜夜飞过,胡儿的眼泪纷纷落下。

听说玉门关还是被拦阻着,只好跟随着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作战。

年年战死的将士的尸骨埋葬在荒野外,只看到葡萄被朝贡给汉家天子。

【词语解释】烽火:古代报警的信号。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北。

泛指塞外河流。

公主琵琶:汉武帝以公主嫁西域乌孙国王,命制琵琶,使其作乐,以解乡思。

闻道玉:用汉武帝不许攻西域不利之汉将回玉门关之典。

逐:追随。

蒲萄:即葡萄,西域特产,汉武帝时入贡。

【诗文赏析】汉武帝为了求天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

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萄”和“苜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一望无际。

诗中的“蒲萄”用的就是这个典故,讽刺了汉武帝草菅人命,用无数将士的生命换来的不过是区区的葡萄而已。

这是一首带有讽喻色彩的边疆诗,抨击了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无数生命。

不顾将士死活的行径。

诗人不但同情本方的士卒,也同情胡人,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

全诗结构严谨,具有巨大的讽喻力。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古诗文《古从军行》赏析

古诗文《古从军行》赏析

古诗文《古从军行》赏析古从军行唐朝: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⑶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⑷“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古从军行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三、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古从军行·赏析·李颀

古从军行·赏析·李颀

古从军行·赏析·李颀古从军行·赏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本诗以从军征战为题材,描写了边塞战士们的艰苦生活,讽刺当权者兴师动众、穷兵黩武,无视战士们的生死,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首先描写了白天军队中的紧张生活。

这句话的意思是,白日里,战士爬上山观望四方有没有燃起的烽火警报;黄昏时候,战士带着战马去交河边饮水。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这里泛指边疆的河流。

白日里的情况写完后,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夜色下的军队生活。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夜晚里,军队中风沙暗卷,一片朦胧昏黑,只能听到军营中用来打更的刁斗敲击声和那悲切幽怨的琵琶声。

“行人”是指出征将士,与下一句中的“公主”呼应,这里诗人引用了“公主琵琶”这个典故,在注释中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女儿远嫁边塞,自当非常凄楚,所以,这琵琶弹奏的也是凄凉哀怨的曲调。

清冷的刁斗声和琵琶声两相共鸣,奏出了边塞的萧瑟和哀怨之声。

诗文在前四句从时间上描绘边疆环境。

接着,又从空间上着墨,渲染边疆的环境。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驻军的营房四周空旷荒凉,一个“万里”极言边疆的辽阔。

雨雪纷纷,直到与大漠相连,“纷纷”表明了大雪之大,烘托了环境的寒冷。

这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荒凉、孤寂而凄冷的边陲环境,因此,读来让人产生一种悲壮的凄凉。

以上六句纵横时间和空间,全面展现了边陲战士们的艰苦生活。

接着“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意思是胡地的大雁哀鸣,夜夜在空中惊飞不停。

胡人个个痛哭,泪流满面。

诗人没有抒发从军战士们内心的痛苦,而是写本地大雁和人的哀苦表现,本地的动物和人尚且还日夜哀哭,更何况是远赴边陲戍守的唐军将士们,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凄惨和苦闷。

李颀诗歌鉴赏

李颀诗歌鉴赏

李颀诗歌鉴赏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是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那么夜晚又如何呢?三、四句接着描绘: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

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

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

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

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

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

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

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

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

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

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

认识高适的燕歌行和李颀的古从军行诗歌主题的...

认识高适的燕歌行和李颀的古从军行诗歌主题的...

前四句虚实结合,写士兵们紧张单调的生 活。
“白日”与“黄昏”对比,从时间上显出 战争的紧张感。 “登烽火”、“傍交河”,则从空间上显 出战争的单调性。 “刁斗”与“琵琶”形成了对照。说明战 士的思乡和幽怨与公主相似,但情境不同, 更引人同情和共鸣。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作者简介:
李颀 (690-751),盛唐诗人,祖籍赵郡(今河 北赵县),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 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 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 想。写边塞征战生活之艰辛,讽刺统 治者轻启战争。借《从军行》旧题, 以汉喻今,借汉讽唐。
“(首四句)从塞外说起。(次四句) 叙其所遇,无非苦境。(末四句) 叙其出征不能回首。(总评)此篇 三韵两转,中间四句,极状塞外悲 凉之境。一句一意,读之如亲历其 境。”
(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卷二)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诗: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轻车】轻车将军的省称。
【蒲桃】葡萄。《汉书·西域传》:“宛 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两匹,汉使采 蒲陶、苜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 国使来众,益种蒲陶苜宿离宫馆旁”
诗风悲壮苍凉。诗中以偶间散,押 韵平仄互换的形式和卢、骆以来的歌行 大体相承,但气势的动荡开阖却是新的 发展。诗中大量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 在节奏上又多变化,例如每两句的句尾 轮换使用双音词和单音词,读来铿锵跳 宕,韵味悠长。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

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

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作品原文: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⑴,黄昏饮马傍交河⑵。

行人刁斗风沙暗⑶,公主琵琶幽怨多⑷。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⑸。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⑹。

词句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白话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

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

李颀:古意

李颀:古意

李颀:古意李颀,唐代杰出的诗人,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多样,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他的作品中不乏古意,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追思,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几首李颀的诗歌来展现他的古意写作风格。

首先,我想谈谈李颀的《古从军行》。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兵士的悲壮壮烈,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诗中以古代史事为题材,通过描绘古代军人的生活方式和奋斗历程,表达了对过去英雄的敬佩和对当下逆境的思考。

诗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问雁。

入云见天堂,泪雨霖铃。

”这些句子以其凄美的词藻和催人泪下的情感,营造了一种怀念过去的氛围,表达了对古代英烈的景仰之情。

另外一首值得一提的诗是李颀的《古意》。

这首诗以寻找古代的美丽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来表达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追忆之情。

诗中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些由一些富有古意的具象化的词语组成的段落,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古代色彩。

通过对当下的景物进行古意的描写,李颀表达了对古代的憧憬和美好愿望。

还有一首很有意思的诗是李颀的《古意重》,这首诗描述了古人的心情和想法与现实环境的矛盾。

诗中写道:“郁结赋诗情,凄凉传绿林。

孔明有阴事,可遣怨琭琶。

”这首诗以情感抒发为主题,通过对自身感受的描绘,呈现了一种对古代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们的敬仰和讴歌之情。

最后,李颀的《咏史诗》是另一首充满古意的作品。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对古代重要时刻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长河横帝京,青冢千寻起。

纵使近臣无两立,不逮陈平来万里。

”这些句子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称赞来展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望和对自身境遇的忧虑。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李颀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畏和对当下社会状况的思考。

选修语文《古从军行》教案

选修语文《古从军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从军行》。

(2)理解《古从军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古从军行》。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生活。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含义、句子翻译。

(2)诗歌的主题思想及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歌深层含义的挖掘和阐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颀及《古从军行》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句子。

(2)阐述诗歌的主题思想及创作背景。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古代战争的残酷。

(2)引导学生珍惜和平生活,培养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及教育意义。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古从军行》。

2. 写一篇关于《古从peditor_js_replace__to_be_replaceed">军行》的读后感。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

2. 情境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情感体验的学习氛围。

【古从军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古从军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古从军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古从军行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译文及注释】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1、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2、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赏析】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

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

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

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

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边塞诗之古从军行原文及解释

边塞诗之古从军行原文及解释

边塞诗之古从军行原文及解释边塞诗之古从军行原文及解释古从军行作者:李颀朝代:唐代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⑶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⑷“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古从军行》创作背景此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

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

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

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护府,兵二万人。

河西节度断隔吐蕃、突厥,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黑离、豆卢、新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凉、肃、瓜、沙、会五州之境,治凉州,兵七万三千人。

朔方节度捍御突厥,统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三州之境,治灵州,兵六万四千七百人。

河东节度与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统天兵、大同、横野、岢岚四军,云中守捉,屯太原府忻、代、岚三州之境,治太原府,兵五万五千人。

李欣《古从军行》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欣《古从军行》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欣《古从军行》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注]①“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②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③公主琵琶:指汉朝公主远嫁鸟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

④蒲桃:即葡萄。

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啪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

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宿”的种子。

烽火:古代报警的信号。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北。

泛指塞外河流。

公主琵琶:汉武帝以公主嫁西域乌孙国王,命制琵琶,使其作乐,以解乡思。

闻道玉:用汉武帝不许攻西域不利之汉将回玉门关之典。

逐:追随。

蒲萄:即葡萄,西域特产,汉武帝时入贡。

(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赏析。

(3分)答:答案要点:①作者通过“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儿泪”等意象,②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③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④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赏析。

(3分)答:答案示例一:①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②“年年”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得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③如此对比,讥讽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好大喜功。

(每点1分)【参考答案】:示例二:①这两句诗运用典故,②诗人借用汉武帝为求区区蒲桃启战端的典故,③讽刺了当今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

(每点1分)[赏析]: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

李颀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颀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颀最著名的十首诗1.《古从军行》唐朝·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2.《古意》唐朝·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3.《送陈章甫》唐朝·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4.《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唐朝·李颀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5.《送魏万之京》唐朝·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6.《琴歌》唐朝·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古从军行李颀

古从军行李颀

古从军行李颀《古从军行》作者: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古从军行》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古从军行》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三、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李颀《古从军行》译文及鉴赏答案

李颀《古从军行》译文及鉴赏答案

李颀《古从军行》译文及鉴赏答案《古从军行》是由李颀所创作的,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从军行》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古从军行》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译文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

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也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去与敌军拼命。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古从军行》注释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蒲桃:今作“葡萄”。

《古从军行》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一、二句是说,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三、四句是说,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敲击的凄厉声,又听到远嫁乌孙国的汉家公主的幽怨的琵琶声。

李颀:古从军行

李颀:古从军行

李颀:古从军行古从军行李颀豪杰远征万里途,我曾随军赴战场。

他年少时便出征,血战沙场斩敌将。

一股豪情燃烧胸膛,乘马扬鞭征战场!旌旗招展万众沸,我身负战甲追随边。

昔日青云常奋发,一旦入阵势难挡。

长城外面辽阔广,悠悠乡愁沁我心。

忆那年,我满胸志气燃,伴随战友奋力争。

刀光剑影定天下,战马蹄声打乱阵。

杀声震天响如雷,不曾有我勇猛捷。

远戍边塞刀光寒,天地相映阵如山。

夜月当空白如纸,寒风刮动复凄然。

大漠草原展无垠,边疆之战不息频。

鲜血洒在烽烟间,胜负荣辱何为言。

水泊梁山人共堪,唯有血染战袍心。

城头共有万夫雄,英勇肆意斗虎狼。

日落之时星月明,节节高楼展烽烟。

忆儿时,曾学剑舞剑,豪情险恶不分晕。

神州大地风云动,杀气腥风冲天顶。

桃花潭水深千尺,红莲斩日天地动。

燕赵山河俱奋发,英勇世间无人敌。

望着周边敌人众,烈火舞动奔袭迅。

宛如蛟龙跃江海,勇士冲破千重浪。

铁血男儿豪情燃,共筑壮丽不朽功。

犀角宝剑斩战胜,血染战袍展豪红。

皓月当空战地寒,千山万水绝无妨。

九州万里无旌旗,浩浩荡荡向前冲。

一声惊雷响天际,天地间一声长吁息。

战神归来万里途,胜利之后寂无息。

英雄不再交出勇,热血犹存心却惧。

经历岁月磨难多,再也无力踏战场。

古从军行谁为我?英雄气概已凋零。

当年的豪情已落幕,孤单伴我走人生。

但纵然血染沙场,英勇壮丽已不在。

一身胆识竟何用,往事已被岁月葬。

如此壮丽豪迈场,可曾挑战过命运?旗鼓相继何处觅?墓碑间唯有英勇。

豪杰远征万里途,我曾随军赴战场。

怀念当初豪迈壮,如今心灰意如草。

历尽边疆岁月长,却只留下一抹凉。

古从军行的特点

古从军行的特点

古从军行的特点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七言歌行体古诗,描述了边塞风光和征战生活。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描绘边塞风情:诗歌中通过描述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等边塞生活场景,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光和征战生活。

2.善于运用音韵和修辞:李颀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音韵和修辞手法,如入
声、双声、叠字等,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3.表达对战争的复杂情感:诗歌既展现了边塞军人的威武形象和豪情壮志,
又表达了征人们的痛苦和哀怨,以及诗人对唐玄宗开边政策的批评。

4.风格悲壮慷慨:诗歌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边
塞军人的悲壮生活和慷慨豪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古从军行》是一首具有独特魅力的边塞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征战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勇士们的敬仰和赞颂。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鉴赏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鉴赏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鉴赏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诗鉴赏作者所处的年代,是唐朝从盛极转向衰败的时代。

王朝统治者逐渐腐化堕落,政治上更是黑暗有加,对内采取野蛮的阶级压迫政策,对外则穷兵黩武,不断滋事挑衅,战争频仍,百姓苦不堪言。

给各族人民造成难以忍受的深灾重难。

《古从军行》这首诗运用以古喻今的手法,借汉武帝草率的征伐影射了唐玄宗喜功好战,致使将士和西北人民血洒疆场的昏聩举动。

全诗的主题从三个方面展开。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轻启边疆战事后,将士在沙场紧张不安哀怨不满的心态。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描写战争击碎了边境往日的宁静,戍边官兵白天警惕地登上高山瞭望守哨,只有等到傍晚才能在夜色掩护下到交河饮马。

此处的“望”、“傍”两个动词,尽管没有正面刻划将士的内心深处,但借助动态的诗歌描述,却已经含蓄地流露出军心惶恐不安的心灵气息。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二句,是写胡天风沙漫卷,搅得遮天蔽日,夜晚的刁斗声声入耳,阴森惊栗;远处传来的琵琶声,也充盈了将士的缕缕幽怨。

这两句都是借用声音来展现将士的内心情感的,但上句是通过将士对刁斗声的身心体验,来委婉地映衬其对胜利失望的微妙心理;下句则开门见山通过琵琶弹奏的描写来再现将士的愁苦之深。

这一层是从动态和声音两个侧面细致刻写出喜功好战动辄发动战争之举,不得人心。

诗歌中间四句为第二层,重点描写塞外的凄苦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野营万里无城郭”,是说部队安营扎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方园“万里”没有城镇,表明环境的艰难。

另一方面,“城郭”,在古代的主要作用是抵御敌人进攻,现在唐军所进击的胡地却“万里无城郭”,这就可见征战的艰苦和盲目性;“雨雪纷纷连大漠”,是说气候变化无常时而雨时而雪相继笼罩着大漠同样用以描写边地生活的艰苦。

古从军行李颀试题

古从军行李颀试题

古从军行李颀试题古从军行是唐代文学家李颀创作的一首诗,以描绘古代从军行军的场景为主题。

这首诗可以说是李颀描写军队壮烈气象和表达对从军者的思念之情的一次成功尝试,其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对情感的刻画,展示了古代从军者所面临的考验和军队的威武壮烈。

首先,这首诗以壮烈的场景开头,通过描绘古代从军开始行军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的威武气象和激昂的军号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黄河奔腾入海,意味着军队将要征战千里,豪情壮志,亦给人以壮烈豪情的感受。

接着,李颀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军队征战的实际情景之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这句诗中,李颀通过‘灯火阑珊处’来表现出从军者在战场上的艰辛和危险,他们面临着无尽的寻找和不确定,但始终坚守在使命之中。

在古代军队的行军中,士兵们以同甘共苦、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得到了展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两句诗揭示了士兵们对抗敌人的坚决决心和勇武精神。

他们以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的方式来表达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和自身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

除了对战争的描写外,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从军者的思念之情:“山原旷其盈,草木摇其落。

生民百遗一,常恐追亡逐。

”作者通过描写山原的宽广和草木摇动者的凄凉,来表达对古代从军者们将要面临的危险和牺牲的担忧。

李颀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从军者的思念之情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李颀的《古从军行》通过描绘古代军队行军的场景,展示了军队的威武壮烈和从军者们的豪情壮志。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情感的刻画,将读者带入了军队征战实际情景之中,展现了古代从军者所面临的考验和军队的壮丽气象。

诗中的表达和思考,给予读者对古代从军者无尽的敬意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厌战怨征。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作者简介:
李颀 (690-751),盛唐诗人,祖籍赵郡(今河 北赵县),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 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 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 《唐才子传》传曰:“颀,东川人。开元二十 三年贾季邻榜进士及第,调新乡县尉。性疏简,厌 薄世务,慕神仙,服饵丹砂,期轻举之道,结好尘 喧之外,一时名辈,莫不重之。工诗发调即清,修 辞亦秀,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多为放浪之语,足 可震荡心神。惜其伟材,只到黄绶。故其论家,往 往高于众作。有集,今传。”
“胡雁”、“胡儿”是从少数民族的角 度去体验战争带来的幽怨和哀伤。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诗: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轻车】轻车将军的省称。 【蒲桃】葡萄。《汉书· 西域传》:“宛 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两匹,汉使采
一、认识李颀的《古从军行》诗歌主题 的深刻性。 二、《古从军行》的写作特色。
边塞诗主要是结合雄伟、壮阔的边 塞景色的描写,表现边塞将士驰骋沙场、 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风格 奔放雄伟,豪迈悲壮。
边塞诗主要内容有: A、边塞风光;
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宕,韵味悠长。
李颀的《古从军行》是借汉皇开边, 讽玄宗用兵。正如《唐诗别裁集》中云: “以人命换塞外之物,失策甚矣。为开边
者垂戒,故作此诗。”
诗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
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 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 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 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 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 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 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全诗句句蓄意,步 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 出它的讽刺笔力。
蒲陶、苜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
国使来众,益种蒲陶苜宿离宫馆旁”
边地艰苦而又归家无望,玉门关犹
被阻塞,只能跟随将帅去拼死战斗,最
终是战死或病死,埋骨边地,只有葡萄 等作为战利品贡奉朝廷。 “年年”与“空”造成对比,以汉比唐, 讽喻了当朝。
这是一首思想内容深刻的诗。厌战 怨征是这首诗的主旋律。诗人放眼于历
斗,夜间敲击代打更。【琵琶】马上所
弹弦乐器,汉乌孙公主(江都王刘建女 细君曾远嫁乌孙国王昆莫)远嫁时弹奏 过,故称“公主琵琶”。
前四句虚实结合,写士兵们紧张单调的生 活。
“白日”与“黄昏”对比,从时间上显出 战争的紧张感。
“登烽火”、“傍交河”,则从空间上显 出战争的单调性。 “刁斗”与“琵琶”形成了对照。说明战 士的思乡和幽怨与公主相似,但情境不同, 更引人同情和共鸣。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译诗: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此四句写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
• “野云万里”、“雨雪纷纷”是战时的 恶劣气候。 • “无城郭”、“连大漠反复复的现象,把笔
触伸入到积怨不解的胡汉双方,最后把 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不惜以百姓鲜血满足
一己私欲的统治者。诗中对被征讨的
“胡儿”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在唐 人诗中不可多得,可说是把边塞诗的思
想境界提到了新的高度。
诗风悲壮苍凉。诗中以偶间散,押
韵平仄互换的形式和卢、骆以来的歌行
大体相承,但气势的动荡开阖却是新的 发展。诗中大量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 在节奏上又多变化,例如每两句的句尾 轮换使用双音词和单音词,读来铿锵跳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译诗: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
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 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交河】故城遗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吐鲁番西北五公里处,是两条小河交叉
环抱的小岛。 【刁斗】古军中所用的铜炊具,容量一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
想。写边塞征战生活之艰辛,讽刺统
治者轻启战争。借《从军行》旧题, 以汉喻今,借汉讽唐。
“(首四句)从塞外说起。(次四句)
叙其所遇,无非苦境。(末四句) 叙其出征不能回首。(总评)此篇 三韵两转,中间四句,极状塞外悲 凉之境。一句一意,读之如亲历其 境。” (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卷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