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五步拳的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五步拳的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1、教学重点:手型、步型正确到位。
2、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节奏力度的把握。
3、依据:
在五步拳练习过程中,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为基础,也是所有武术套路的基础,所以将其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上步,退步步法和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为动作升华,也看做是五步拳的框架和身躯;整个套路的一招一式,及动作路线的准确性、节奏和力度的把握是五步拳的“灵魂”,故将其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
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
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
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
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突出作用的内容”。
因此,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知道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要学生通过同化或顺应去实现的,在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中出现教学难点。
由于难点与重点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内容是重点又是难点,有的内容是重点但不一定形成难点,还有的内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
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区分好教学重点和难点.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几条主要策略1.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确定本课时教学重难点的依据确定教学重难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依据: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即重点是指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学科知识、技能。
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
相对于形成重点的三个方面,重点可分为知识重点、育人重点和问题重点.而按重点的地位和作用又可把重点分为全书重点、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还有课时重点。
全书重点一般是贯穿于整个学科的重要思想、方法和起核心作用的知识与技能,它是重点的最高层次。
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是贯穿于全章节或单元的主干知识、技能与方法,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如全书重点大,属于中等层次;课时重点是指课堂教学时的重点。
课时重点可以是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
因此在本课时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时,注重一下几方面:1、本课时的重点为对所学动物单词能够正确地拼写与发音以及能够准确写出相应单词的复数形式。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基于之前所学简单动物单词(dog、cat)的基础上对动物类单词的扩充与补充,也是对五六年级所学内容的一个铺垫,在教学重点呈现是具有一定的梯度,并且对变复数形式做出相应的分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运用。
2、本课时的另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是对描述动物的句型结构及词汇的一个掌握。
纵观三到六年级所涉及的有关动物单元的学习,对动物的描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在本课时中,首先让学生感知如何对动物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特别要强调使用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还学要让学生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动物进行描述。
在突破这一重难点时我采用一下步骤:首先以谜语形式呈现语段,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呈现小动物并出示不完整的语段让学生进行填补,最后让学生自己描述喜欢的动物。
学科教学的难点是依据什么确定的?

怎样确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呢?怎样确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呢?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分析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种方法:地位作用分析法、课题分析法、例习题推断法、理论分析法(学习心理学原理分析)、学情分析法(经验分析法)。
1、地位作用分析法根据重点的含义,教材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所以,可以从分析学习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是否为教学重点。
例如,“函数的单调性”,它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在各种函数的研究中都会涉及到,而且它也是比较函数值大小、求函数的极值与最值以及证明不等式等的重要工具,所以,尽管大纲和考纲都只把它列为了解层次,但由其在函数的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地位作用可知,它必须是教学的重点。
又如,基本函数的图像,它既是初等数学中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数学解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工具,所以,它是教学的重点。
又如,向量,由于其具有数与形的双重特征,利用它处理数学中许多问题,如长度、角度、平行和垂直等问题比传统方法更快捷、方便和有效,从而它是数学学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所以,它是数学教学的重点。
这些教学重点都是根据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数学学习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而确定的。
2、课题分析法很多情况下学习内容的标题(课题)就明确了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标题(课题)来确定教学的重点。
如,反函数的概念,“大纲”和“考纲”都只要求了解,因此,它不是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但在学习“反函数的概念”一节课时,由于本节的标题就是“反函数的概念”,所以,“反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就是本节课的课时重点。
教学时为了突出理解反函数概念这一重点,可根据反函数概念的内涵特征把它分解为四个学习目标(反函数概念一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能举例说明反函数存在的条件;知道反函数与原来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之间的关系;能说出求反函数的步骤;能正确地求出一个函数的反函数。
教学重难点及其依据

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新学词汇的含义及文章中句子结构和大意
夯实词汇教学,理清句意,排除阅读难点,为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读懂句子,首先得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必
时,就会对阅读产生影响。
因此,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扫除影响学生的阅读的障碍。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中的长难句并理解其结构,学会推断文章大意的技巧
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解题准确率,做到事半功倍。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谋篇不具;通过上下文,
态度。
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技巧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保
之以恒,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依据

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依据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一定的依据来确定重点和难点,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探讨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依据,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文件,它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等。
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教学大纲进行,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作为设计教学内容和难度的依据。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可以确定哪些知识点和技能是重点和难点。
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是教学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有一个准确的评估,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则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材的内容和布局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师需要仔细研读教材,了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布局来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有些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些教学方法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资源的情况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
五、评估和反馈机制评估和反馈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设计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好坏也会影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学生知识结构化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精心设计重点内容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科学的方法。
因此,教学重点对实现教学目标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和确定教学重点:
首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安排,找出重要的内容。
可先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入手考虑。
大纲规定“掌握”、“理解”、“了解”等,可以作为判断教学内容重要性的依据之一。
还可以从教材的排印等去考虑,例如,全部黑体字排印的概念,要求学生掌握。
部分黑体字排印的概念,要求学生理解和会用。
不用黑体字排印,只要求学生一般了解。
此外,各章内容提要提供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系统,章节习题中知识、技能练习的次数、难度和综合程度等,在判定教学内容是否重要时,也都有参考价值。
然后,通过比较找出重要内容。
一般说来,和物质的物理性质相比较,它的化学性质更重要。
和描述性知识相比较,反映物质组成、结构的化学基本概念、原理更重要。
和一般物质相比较,选定的代表物更重要。
最后,深入研究重要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每章、每单元以至每节教材,常包含若干重要的内容。
重要的内容不一定都是教学重点,要分析这些重要内容的关系,找出其内在的中心和外围,并在确定重点时有所取舍。
要区别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的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但是,重点内容学生接受不一定都困难,非重点内容学生不一定都容易理解,对此要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确定某一课时教学重难点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或难以掌握的知识、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往往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那么确定某一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是什么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阅读资料,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差异,调节教学难点。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差异的个体,其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学习进度有快有慢,学习程度有深有浅。
相同的知识点在某个班是教学重点,而在另一个班也许就不是难点。
因此,要上好英语课,教师就必须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适时调整教学难点。
2.分析教学重点,发现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有时会与教学难点完全一致或包含在教学重点内。
有时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重点知识点,教师认为不难,但学生接受困难较大或以前所学的只是有混淆,那么这些内容也应该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师在分析教学难点的时候,应该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想联系,以确定该教学重点是否也是教学难点。
3.根据教学经验,确定教学难点。
教师要求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反思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这样在下一次教学前,教师就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或教训,确定教学难点,从而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五篇范文]
![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4bc0c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5.png)
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五篇范文]第一篇: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根据小学数学的实践,我特制定如下的重难点的依据。
1、教材和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
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实际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学重点尤其是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
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要判断是否为教学难点,就要分析学生学习难点形成的原因,一般形成学习难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
第二种是在学习新的概念、新的软件模块时,缺少相应的已知概念基础,或学生对已知概念、基本操作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
第三种是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
即已学过的知识在对学习新知识时,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操作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操作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第四种是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讲不好则成为生硬的说教。
因此这类内容在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选择上都是难点。
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依据

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依据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依据是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我将重点和难点依据进行分析和回答。
1.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依据之一。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某个课程的时候,可以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选择与之相关的例子和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有趣和实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2.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基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基础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依据之一。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基础情况,确定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例如,对于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慢慢提高教学难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对于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拓展和深化的教学内容,挑战他们的学习能力。
3. 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依据之一。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
例如,某个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繁杂,难度较大,可以适当延长教学时间,细化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对于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和单一的课程,可以压缩教学时间,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4.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依据之一。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以采用讲授、解析、演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依据之一。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依据说到难点,嘿,这就像攀登高山,总会遇到险峻的地方。
有些知识点,学生们就是摸不着头脑,像是碰到了看不见的墙。
这时候,教师可得像个向导,帮学生们理清思路,克服困难。
比如,数学里的分数,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就像在迷宫里转圈,搞不清楚方向。
老师如果不及时指出,最后就容易让学生心灰意冷,放弃了。
重点和难点的结合,才能让教学变得有条不紊,学生们才能学得轻松。
确定重点和难点,首先得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一样,有的聪明得像小狐狸,有的则是慢热型的。
这时候,老师们就得像心理医生,得先听听学生们的声音。
问问他们,哪里觉得难,哪里觉得容易,心里想的是什么。
这个过程其实很重要,学生们往往有自己的想法,能把他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
观察学生的反应也很关键。
看他们的表情,听他们的讨论,都是找到重点和难点的线索。
就像打猎,得留心周围的动静,才能找到猎物。
教材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好的教材就像一本地图,能帮我们清晰地找到方向。
可是,有的教材就像一块拼图,缺少几块,搞得人摸不着头脑。
这时候,教师就得动动脑筋,把重点和难点从教材中提炼出来。
比如,某个知识点在教材中提得很简单,但实际上学生们却很难理解,那就得当作难点来处理了。
别忘了,有时候教材中的例子也许并不适合你的学生,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下。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的学生喜欢听,有的喜欢动手,有的则偏爱讨论。
像个魔术师一样,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不光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考试、作业、课堂表现,都是我们检验重点和难点是否真正攻克的方式。
看到学生们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的“哦,原来是这样啊”,那种成就感简直就是老师最大的动力。
教学设计确定重点的依据

教学设计确定重点的依据1. 学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教学设计确定重点的重要依据。
学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教师应仔细研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并根据其要求确定教学重点,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帮助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2.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学设计中重点的确定应该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相匹配。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进行教学重点的确定。
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3. 教材的分析和评估教材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之一。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教材的目录、索引和教材中的重点标注等方式,确定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也是教学设计确定重点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师应该了解学校和班级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设备等。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资源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重点,提供更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体验。
5. 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在确定教学设计的重点时,教师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可以进行问卷调查或与学生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某些主题或内容的兴趣和意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6. 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是确定教学设计重点的基础。
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并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确定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师应该将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与学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相统一,确保教学设计的重点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依据,教师可以确定教学设计的重点。
高中政治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怎么写

高中政治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怎么写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关键、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
就教材讲,是围绕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就学生学习讲,抓住这个“节骨眼”,就能把分散的、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
教学难点:就是学生难于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阻力大、难度高的地方。
难点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两方面因素,一般是由于学生难学导致教师难教,或由于教师难教而造成学生难学,二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有效突破:老师与学生都能以最少的时间、最佳的方式解决。
有效突破的标准是学生的掌握程度。
下面以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为例,“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既是本框题重点,又是本框题的难点。
许多学生分不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主要是他们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概念和它们之问的关系。
出现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教师自身没有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科学内涵及二者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设计依据模板

教学重难点设计依据模板教学重难点设计依据模板如下:一、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突出强调的内容或技能。
它是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所在。
在设计教学重点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
1. 理论知识:- 确定关键概念与定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 强化掌握重要原理和定理,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
2. 实际操作:- 掌握基本操作技巧,如使用工具或设备的方法和步骤。
- 理解关键操作要点,避免常见错误。
3. 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强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指教学过程中容易引发学生困惑、理解困难或出现错误的内容或技能。
它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和精心设计的部分。
在设计教学难点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基础、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设置难点。
1. 抽象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如理论模型、数学公式等。
- 引导学生建立概念框架,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 推理与证明:- 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解决学生在推理和证明中常见的错误和困惑。
3. 实践应用:-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解决学生在实践应用中的困难和挑战。
四、教学策略: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 概念讲解与对比: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重点概念。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概念的差异和联系,促进学生深刻理解。
2. 实例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引用典型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讲解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真实案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错因剖析与答疑解惑:针对学生常见的错误和困惑,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巩固知识。
教学重难点设计依据分析

教学重难点设计依据分析目前,教育领域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教学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产生兴趣。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教学重难点的设计需要有科学依据,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对教学重难点设计的依据进行分析。
一、学科属性依据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特点不同,因此教学中的重难点也会有所不同。
教学人员需要通过对学科属性的了解,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可能是学生较为薄弱的方面,因此在设计教学重难点时,应当注重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认知发展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也是教学重难点设计的依据之一。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不同,因此对于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生来说,教学的重难点也会不同。
教学人员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重点,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资源依据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教学重难点设计的依据之一。
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人员需要根据教学资源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重难点,充分利用教科书、多媒体教材以及互联网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教学评价依据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判和总结的过程。
教学人员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的结果,了解学生在不同知识点上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教学人员可以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重难点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人员应当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能够明确指导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和学习内容。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学人员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设计设计依据

教学重点设计设计依据教学重点设计是为了确定教学内容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点、技能和能力的教育目标,并确定最有效、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样能够更好地达到学生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设计教学重点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教学重点的基础。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参考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标准,确保教学目标与课程的要求一致。
2. 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确定教学重点。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学重点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 知识结构:教学重点设计应该合理组织和安排课程内容,建立起知识的结构体系。
通过有机的组织和安排,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提高学习效果。
4. 知识难点:针对学生容易出现困难和理解难点的内容,抓住教学重点,精确讲解,采取创造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5. 学习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有些学生喜欢听讲,有些学生喜欢实践,有些学生喜欢合作学习。
因此,教学重点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教学环境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为教学重点的实现提供保障。
教学环境应该温馨、和谐,教学资源应该丰富、多样,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教学重点设计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设计教学重点时,需要综合考虑课程要求、学生需求、知识结构、知识难点、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学环境和资源等因素。
只有合理设计教学重点,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确定本课时教学重难点的依据确定教学重难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依据: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即重点是指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学科知识、技能。
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
相对于形成重点的三个方面,重点可分为知识重点、育人重点和问题重点.而按重点的地位和作用又可把重点分为全书重点、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还有课时重点。
全书重点一般是贯穿于整个学科的重要思想、方法和起核心作用的知识与技能,它是重点的最高层次。
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是贯穿于全章节或单元的主干知识、技能与方法,它的地位和作用不如全书重点大,属于中等层次;课时重点是指课堂教学时的重点。
课时重点可以是章节重点或单元重点。
因此在本课时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时,注重一下几方面:1、本课时的重点为对所学动物单词能够正确地拼写与发音以及能够准确写出相应单词的复数形式。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基于之前所学简单动物单词(dog、cat)的基础上对动物类单词的扩充与补充,也是对五六年级所学内容的一个铺垫,在教学重点呈现是具有一定的梯度,并且对变复数形式做出相应的分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运用。
2、本课时的另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是对描述动物的句型结构及词汇的一个掌握。
纵观三到六年级所涉及的有关动物单元的学习,对动物的描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在本课时中,首先让学生感知如何对动物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特别要强调使用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还学要让学生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动物进行描述。
在突破这一重难点时我采用一下步骤:首先以谜语形式呈现语段,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呈现小动物并出示不完整的语段让学生进行填补,最后让学生自己描述喜欢的动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依据及解决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依据及解决我们常说一节没有重点难点的课是没有效益的课,是一节失败的课。
可见对于我们教师来讲,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准确把握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呢?下面结合一些体会谈谈我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学重点(一)什么是重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果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么怎样确立教学重点呢?(二)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1.教学目标古语云“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其实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也应该做到这样,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所要完成的最基本、最主要内容,而确定教学重点应该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
以前学科教学目标更多强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定教学重点更多地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将某一知识是否在知识体系中有重要作用或影响作为确立教学重点的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
例如: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节课中,知识能力目标是价值判断的含义及其影响价值判断的因素。
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牢固奉献意识,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将人民利益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从学科教学内容的科学系统来看,组成基本知识体系的主要环节为教学重点;从教育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重点。
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起来确立为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的设计依据

教学重点的设计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一定的依据来设计教学重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重点的设计依据可以基于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学生需求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考虑。
学科特点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点,教学重点的设计应基于学科特点。
例如,在数学中,重点可以放在基础概念和解题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上;而在语文中,重点可以放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了解学科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重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一节课或一段时间内要达到的期望结果。
教学重点的设计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确定哪些知识点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并将其设为教学重点。
例如,如果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某种工具或软件,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讲解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学生需求教学重点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学生的需求。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因此,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决定教学重点。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较高基础的学生,重点可以放在拓展知识和深入理解上;而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重点可以放在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
尊重学生的需求,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价教学重点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教学评价。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对教学重点进行适时调整。
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包括课堂练习、作业、考试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教学重点的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学生需求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考虑,教师可以确定教学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解和强调。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重点,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小学数学的实践,我特制定如下的重难点的依据。
1 、教材和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
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2 、学生实际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学重点尤其是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
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要判断是否为教学难点,就要分析学生学习难点形成的原因,一般形成学习难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
第二种是在学习新的概念、新的软件模块时,缺少相应的已知概念基础,或学生对已知概念、基本操作掌握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
第三种是已知对新知的负迁移作用压倒了正迁移作用。
即已学过的知识在对学习新知识时,起了干扰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转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对过去概念、操作的回忆上,而未能把这些概念、操作运用于新的学习之中,反而成为难点
第四种是教材中一些综合性较强、时空跨越较大、变化较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非一节课所能完成,这些问题讲好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讲不好则成为生硬的说教。
因此这类内容在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选择上都是难点。
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
施。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切合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
从教育学的活动要求来看,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学重点难点;从情感教育和品德养成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重点难点。
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