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发展

合集下载

《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读后感

《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读后感

《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读后感引言《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是一本研究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专业书籍,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儿童画进行深入研究与解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儿童绘画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本文将从书中得到的启示和感悟进行分析和总结。

儿童绘画的意义和作用儿童绘画是一种儿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通过绘画,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绘画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自我表达和沟通的工具。

儿童面临着种种心理问题,如情绪困扰、适应困难、自尊心低下等,通过绘画,他们可以将这些问题表达出来,并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儿童绘画的解读方法书中提供了一些常见的儿童绘画解读方法,例如图形解读、色彩解读和线条解读等。

通过这些解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绘画中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图形解读不同的图形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例如,房子代表着家庭和温暖,树代表着生命和成长,花代表着美和喜悦等。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中出现的图形,我们可以窥探到儿童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色彩解读颜色是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

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例如,红色代表着愤怒和激情,蓝色代表着平静和安详,绿色代表着希望和生机等。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中的颜色运用,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当前的情绪状态。

线条解读线条的形状和用法也能传达出儿童的情感。

例如,弯曲的线条代表着忧愁和不安,直线代表着坚定和自信,闪电状的线条代表着冲动和不稳定等。

通过观察儿童绘画中的线条运用,我们可以推测出儿童的情绪状态和个性特点。

儿童心理问题的辨识与干预儿童绘画的解读并不仅仅是了解和观察,更重要的是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辨识和干预。

通过解读儿童绘画,我们不仅能发现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情绪困扰的发现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往往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例如,画面中出现了大面积的黑色和红色,可以推测出儿童可能存在焦虑和愤怒等情绪困扰。

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联系的相关思考

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联系的相关思考

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联系的相关思考儿童绘画是儿童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通过绘画,他们能够展现出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多样性。

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绘画可以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载体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反映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波动。

本文将从儿童绘画的特点、心理发展和绘画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相关思考。

儿童绘画的特点儿童的绘画具有自发性、多样性和直观性等特点。

儿童创作绘画时往往是自发的,他们并不受成人的指导和影响,而是凭借自己的直觉和想象进行创作。

儿童的绘画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他们可能会画出家庭、动物、风景等各种题材,同时也在绘画中展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儿童的绘画是直观的,他们通过图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受语言的限制。

儿童心理发展与绘画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

在认知发展方面,儿童在幼儿期特别是3-6岁时,开始具备了一定的图像能力和认知能力,能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在情感发展方面,儿童在绘画中表现出对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绘画成为他们情感世界的一种投射和宣泄方式。

在社交发展方面,儿童在绘画时也表现出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需求,通过绘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儿童绘画与心理问题儿童的绘画作品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波动。

在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往往会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扰。

当儿童经历焦虑、恐惧或挫折时,他们可能会在绘画中表现出相应的情感和想法,画出一些阴暗或混乱的场景或形象。

而当儿童处于平静和快乐的心理状态时,他们的绘画作品则会展现出明亮和富有想象力的内容。

儿童的绘画作品具有一定的心理诊断和辅助作用,有助于成人了解和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

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通过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和个性成长。

绘画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自由、丰富的内心世界。

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儿童绘画发展心理研究

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儿童绘画发展心理研究

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 儿童绘画发展心理研究儿童绘画是儿童时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儿童早期,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为孩子留下活生生形象记忆的重要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也会不断提高和发展。

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 儿童绘画发展心理研究就是针对这一点而编写的一本教材。

为了更好地探究儿童绘画发展的心理学过程,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 儿童绘画发展心理研究系统地剖析了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它从儿童绘画的基本构成要素(色彩、线条、形状、纹理等)入手,系统讲述了儿童绘画的不同阶段特征和相应的心理特点。

学习这本教材有利于帮助广大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和父母认识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掌握儿童绘画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与年龄阶段的关系是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 儿童绘画发展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教材通过细致的阐述和生动的插图,系统讲述了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绘画表现。

例如,教材认为2-3岁的儿童尚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他们的绘画以形式化的符号为主,例如圆圈、长方形等;3-4岁的儿童已具备了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表现诸如树、房子、邮票等事物,并且在绘画中注重形像的表现,也能够表现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4-5岁的儿童开始在绘画中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够表现些许的透视效果和创造性的想象等。

种种,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 儿童绘画发展心理研究的这些描写,给了广大父母和教育者许多不一样的,有价值的思考和指导。

在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 儿童绘画发展心理研究的内容中,针对儿童绘画特点,还介绍了一些教育引导的方法。

例如,对于2-3岁的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来引导他们理解形状的意义和透过形状看物体的能力,对于3-4岁的儿童,应该引导他们在绘画中注重线条和形状的描绘,并在绘画中体现空间位置关系,对于4-5岁的儿童,可以采用色彩教育和空间表达的引导,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尝试和表达的机会。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形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 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 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 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 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 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 L型的发展。

这两种学说都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儿童绘画能力单一发展路线理论相一致。

二、儿童画反映其独特的心理状态儿童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儿童心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儿童身心发展状态,如对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色彩则与情感情绪成长有密切关系,。

有研究表明,线条的品质与作者的情感相关。

每个儿童的不同绘画阶段,无论是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综合各种见解,我们可以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理解第一、儿童绘画显示出的特点随年龄的提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也跟着提高;第二、儿童偏向于夸张或省略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其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第三、学龄前后几年的儿童绘画强调样式化表现,后来逐渐发展到写实具象表现;第四、儿童绘画反映出他们的生理发展,比如画中细节的详细程度与他们知觉上的成熟度相关,涂鸦期的线条也与他们的骨胳肌肉、手眼协调等发展相关;第五、不同的内容与绘画方法可以让儿童有不同的目的驱使,比如描绘便于表达想法,而彩色绘制则便于情感抒发;第六、儿童所用颜色、构图、样式等与他们的人格和社交相关;第七、环境仍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但不同背景中的儿童,他们的创作视觉样式也大体相近;第八、在绘画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别;第九、儿童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过程。

3-6岁儿童美术领域发展水平与指导

3-6岁儿童美术领域发展水平与指导

能较灵活地表 现各种人物、动 物的动态; •能运用对比色、 类似色、同种色 等多种配色方 法, 注意色彩的整体 感和内容的联系; •能有目的地安 排画面,表现一 定的情节,并变 化多种安排画面 的方法。
•在安排画面的 过程中逐步体会 均衡、
对称、变 化等形式美。
•综合运用多种 绘画工具
和材料 进行绘画创作。
幼儿美术领域发展指南——大班
美术领域知识进阶性:艺术创作能力——形式美法则的整体感知,学会整体欣赏和创意表现作品的能力。 大班 大班5-6前图式期与图式期的过渡阶段
领域 绘画
指南详细目标解读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创造目标
•认识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空间 关系;•增强配色意识, 提高对颜 色变化 的辨析能力; •知道运用 不同 的绘画工具和材 料能表现不 同效 果的作品。
能大胆的按照意愿作画
1 .进一步熟悉泥工、 纸 工及自制玩具的 工具和 材料。
1.能正确使用剪刀剪出 方形、圆形、三角形及 组合 形体,脚贴成画; 2.掌握折纸的基本技能, 折岀简单的玩具; 3.学习用泥塑造出物体 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4.掌握撕纸的基本技能, 撕岀简单的物体轮廓。
1 .通过泥工、纸工及自 制工具的活动来积 极投 入手工作品的创作,并 培养儿童对手 工活动的兴趣
3、小班幼儿能分辨上下空间方位,但很难在画面上表现出上下左右的空间方位关系。
4、小班幼儿手指和手腕的小肌肉没有充分发育,精细动作需要练习,使用工具和材料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对动手制作的 活动非常感兴趣。愿意尝试。
5、随着语言的发展,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情感易变,易冲动,需要老师们耐心的引导和注意力的集中训练。
中班
领域 绘画

绘画与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绘画与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浅谈绘画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摘要:在绘画活动中,儿童画的画面效果各不相同。

然而,从儿童画的表象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画面的构图、内容、色彩往往与孩子的个性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那么,我们从这些画面中能够了解怎样的个性心理?不良的个性心理是否也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得以改善呢?关键词:绘画;画面效果;个性心理;激励儿童喜欢画画,这是一种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冲动。

多年的儿童绘画教学中,我经常会将很多孩子的绘画摆放在一起欣赏,在观察的过程中我惊奇的发现每个孩子绘画的画面效果似乎与这个孩子的个性心理息息相关。

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格外关注这个问题,也开始注重研究儿童绘画的个性心理与特点。

在绘画活动中,有的孩子能够大胆用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善于表现:而有的孩子则谨慎小心,非常拘谨;有的孩子喜欢工整精细的作画风格:而有的孩子则大刀阔斧,画面气势极大。

其实,这些表象所显现的画面效果都与儿童所接触的环境,所具备的生活经验,所具有的绘画经验不尽相同是密不可分的,从而产生的个性心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调查研究,我总结出几类不良个性心理类型,并从多方面了解其成因,具体如下:1、有恐惧感,缺乏自信心的儿童,大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没有交往经验,有的儿童在进入学前班之前根本就没有走出自己家大门口一步,这些孩子的绘画往往过于谨慎小心,琐碎,缺少关联性。

2、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在整个大家庭中是唯一的小皇帝,受到特别的宠爱,祖父母对其百依百顺,家长们经常被孩子打但一声不吭,甚至觉得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很有趣。

还有的家长怕孩子在外面吃亏,让孩子主动攻击他人。

这些孩子的画面常常会出现一些具有攻击性的物品,并且儿童在表述自己的绘画时语气往往是带有一定的攻击性,恶意性的。

3、在绘画过程中还有孩子喜欢吮手指、撩衣服、钻桌子等神经性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儿童缺少安全感,父母教育不当。

对孩子批评多,表扬少或工作忙经常让儿童独自在家,还有的是家庭关系不和睦。

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心得

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心得

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心得标题: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心得引言:绘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它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还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然而,儿童绘画并非只是一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它还涉及到儿童的心理与教育问题。

本文将探讨儿童绘画的心理和教育意义,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心得与建议,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儿童进行绘画活动。

一、儿童绘画的心理意义1.1 发展儿童的创造力绘画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它能够帮助儿童通过画笔和色彩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绘画活动能够激发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让他们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并且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培养独特的思维模式。

1.2 表达情感和体验儿童处于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体验较为丰富,但他们常常难以通过言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而绘画作为一种非常直观且灵活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儿童将情感和体验转化为形象的图画。

这种表达方式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同时也给予他们一种发声的渠道,使他们觉得被理解和被重视。

1.3 培养审美意识绘画是一种艺术活动,它需要儿童通过观察和感知来选择和运用色彩、形状和线条。

通过绘画活动,儿童能够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和审美意识,学会欣赏美和发现美。

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艺术品味和审美尺度,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欣赏美的事物,培养审美情操。

二、儿童绘画的教育意义2.1 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绘画活动需要儿童观察和感知对象,然后将其转化为图画。

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儿童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例如,当儿童画一只猫时,他们需要观察猫的形状、猫的动作,甚至还要考虑到猫的神态和表情。

通过绘画活动,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周围的事物。

2.2 培养艺术修养绘画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够让儿童接触到美,感受到美,并从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儿童通过绘画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学习画家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技巧,从而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感和艺术造诣。

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阶段特征

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阶段特征

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阶段特征儿童绘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够展现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发展。

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阶段特征是指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对绘画的认知和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

本文将从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进行介绍。

1. 儿童绘画的早期阶段(2-4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主要是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通常喜欢用彩色笔或蜡笔,在纸上乱涂乱画,很少有具体的主题和对象。

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缺乏结构和组织性,更多地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

他们关注的是绘画过程本身,而不是最终的作品。

2. 儿童绘画的中期阶段(5-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开始尝试画出具体的对象,如人物、动物和植物等。

他们会使用更多的颜色和细节来丰富自己的绘画作品。

此外,他们还会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如阴影、透视和立体等,以展示自己的绘画能力。

3. 儿童绘画的后期阶段(8-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开始注重绘画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布局,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他们会运用更多的绘画技巧和手法,如色彩的运用、线条的处理和形状的表现等。

他们的绘画作品呈现出更加复杂和成熟的风格,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儿童绘画的青少年阶段(13-18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能力已经非常成熟。

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观。

他们会运用更多的绘画技巧和手法,创造出独特而有个性的作品。

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展示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总结起来,儿童绘画心理发展阶段特征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绘画方面的认知和表达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

从早期的简单线条和形状到后期的具体对象和细节,再到青少年阶段的成熟作品,儿童的绘画能力不断发展和进步。

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绘画,儿童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和观察力,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一、绘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益处1. 释放情感: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利于情感的释放和情感的调节,避免情感积压导致的心理问题。

2. 增强自信: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儿童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对自己有着更积极的认知和态度。

3. 培养审美情趣:绘画作品可以让儿童观察、感受、理解和欣赏美的东西,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审美情趣。

4. 锻炼专注力:绘画需要儿童长时间的专注和耐心,能够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提高学习效率。

1. 恐惧与焦虑:绘画可以让儿童通过画笔和色彩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焦虑,释放心理压力,减轻情绪不安。

2. 自卑与自尊:通过绘画,儿童可以感受到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提高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减少自卑感。

3. 情绪管理:儿童在绘画过程中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借助绘画缓解情绪,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4. 孤独感:绘画可以成为儿童在孤独时的一种自我慰藉和精神寄托,减轻孤独感和压抑情绪。

5. 自我调适:绘画可以使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的均衡点,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治愈。

1. 绘画作为课程内容:将绘画纳入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引导儿童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2. 绘画作为儿童心理辅导的手段:学校心理辅导员可以利用绘画来帮助儿童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让他们通过绘画找到心理平衡。

3. 绘画作为心理健康活动的一部分:学校可以组织绘画比赛、展览等活动,让儿童在绘画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

4. 家庭教育中的绘画: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与孩子共同创作绘画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儿童绘画与心理状态

儿童绘画与心理状态

儿童绘画与心理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于辅导儿童绘画。

小学阶段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一、图式期6、7岁儿童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阶段,大脑的发育已达成年人的90%,但在心理方面却仍保留着幼儿期的状态,想象力十分发达。

他们把画画看成是一种游戏常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混淆在一起。

一过7岁,幼儿的这种特征就逐渐减少或削弱,渐渐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在想象的同时,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样去画。

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

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自己的记忆表达心绪和意象,造型的模式是这一阶段儿童画的一般特征,故称之为图式期。

这个时期,特别要求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顺其自然充分给孩子自由,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画自己喜欢画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把儿童喜欢画画的天性给扼杀了。

图式期儿童画的特点主要有:1、X光线式的透明画法:常把看不到的内部和外部一块画出来,如同用X光线透视过一样。

2、感觉的强调与夸张:常把外界给自己的强烈感受,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来。

3、非凡的想象力:把可能发生的与目前不可能发生的事随意组合,使他们的绘画具有非凡的想象力.4、随心所欲的色彩表现:儿童画色彩是不受物体固有色限制的,喜欢用鲜艳的色彩抒发情感。

二、写实倾向期由于儿童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观察能力的提高,判断能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于前一个阶段,他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并进行探索,对幼儿时期深信不疑的童话、梦幻开始发生怀疑。

儿童心理学绘画心理学作用

儿童心理学绘画心理学作用

儿童心理学与绘画心理学的作用(一)一、引言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却又神秘莫测的,他们常常难以用言语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情感。

在探索儿童心理的领域中,儿童心理学和绘画心理学犹如两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儿童的大门,在心理评估、治疗以及教育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儿童心理学和绘画心理学在心理评估中的作用1.情绪状态的洞察1.绘画是儿童情绪的生动写照。

色彩、线条和构图等绘画元素都能成为我们解读儿童情绪的线索。

例如,当一个孩子在画面中频繁使用暗沉、压抑的色彩,如大面积的黑色、深蓝色或深灰色时,这往往是情绪低落的信号。

黑色可能象征着恐惧、悲伤或孤独,就像一个经历了父母争吵而感到不安的孩子,可能会用黑色涂抹整个画面背景,表现出他内心的阴霾。

2.相反,明亮鲜艳的色彩,如红色、黄色和粉色的大量运用,则通常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情绪。

红色可能体现出孩子的热情和活力,黄色象征着快乐和希望,粉色往往与温柔、喜爱相关。

如果一个孩子画出了一幅充满阳光、花朵和彩色气球的画,那很可能说明他正处于一个幸福、愉悦的心理状态。

3.线条的特点也能反映情绪。

急促、杂乱的线条可能暗示着焦虑或激动的情绪,比如一个孩子在等待考试成绩时画下的歪歪扭扭、相互交错的线条。

而流畅、柔和的线条则更多地与平静、放松的状态相关联,像是孩子在舒适的午后画出的有着优美曲线的云朵和微风中的柳枝。

4.构图方面,画面的疏密、平衡与否也有意义。

如果画面过于拥挤,元素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可能反映出孩子内心的混乱和压力。

例如,一个刚转学的孩子,可能会把新学校里看到的各种人和物毫无秩序地画在一张纸上,表现出他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紧张感。

2.认知发展水平的了解1.从儿童绘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清晰地窥探他们的认知发展进程。

在幼儿早期,绘画往往是简单的涂鸦阶段,这是他们探索手部动作和感知世界的开始。

随着年龄增长,进入象征期,孩子开始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代表事物,如用圆形代表头、两条竖线代表腿的“蝌蚪人”。

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儿童绘画是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观察和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可以了解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方式、情绪表达和艺术创造能力。

以下是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的详细介绍。

1.初级阶段(2-4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具有自我表达和自由性的特点。

他们通常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如画圆、画线、涂鸦等。

他们对颜色和形状的运用还比较简单,往往只有几种颜色和基本的图形。

儿童的绘画作品主要以自我中心的主题为主,如家庭、动物、玩具等。

2.准实模阶段(4-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创造力开始显现,他们开始尝试绘制具体的对象和场景。

他们的绘画作品有了更多的细节和变化,颜色的运用也更加丰富多样。

儿童开始画出具有立体感的图形,如房屋、花园、自然景观等。

同时,他们开始尝试运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太阳代表明亮和温暖,风代表自由和快乐等。

3.实证阶段(7-9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追求真实性和实在性。

他们尝试画出更加真实的对象,注重细节和比例的准确性。

儿童的作画技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线条、色彩和阴影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儿童的绘画作品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社会和文化主题,如人物形象、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4.图示阶段(9-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更加具有表现力和独创性。

他们开始表现出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和把握能力,能够画出更加细腻和复杂的图像。

儿童的绘画作品也开始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追求,他们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儿童开始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法,如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同时,他们的绘画作品也开始创作更加抽象和意象化的内容。

总结起来,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发展阶段分为初级阶段、准实模阶段、实证阶段和图示阶段。

通过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家长和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儿童的绘画发展,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绘画与儿童心理学

绘画与儿童心理学

绘画与儿童心理学
绘画这事儿,对小孩子们来说,那可真是乐趣无穷啊!你瞅瞅,他们拿起画笔,就像是手握魔法棒,瞬间就把白纸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小世界。

一说到绘画,咱得聊聊孩子们的那些奇思妙想。

嘿,小朋友们画起画来,那可是天马行空,啥都能往纸上招呼。

一会儿画个太阳公公笑眯眯,一会儿又来个彩虹桥挂天边,简直就像是把心里的小秘密都藏在了画里。

你别说,这些画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每个线条、每个色彩,都是孩子们心情的写照呢!
再看看他们画画时候的那个专注劲儿,真是让人佩服。

小脑袋一歪,眼睛紧盯着画纸,小手握着画笔在纸上嗖嗖地来回穿梭。

这一笔那一划,就像是在和纸上的小精灵对话。

有时候,他们还会自言自语,跟画里的角色聊起天来,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绘画对孩子们来说,还是个表达情感的好方式。

高兴了,就画个阳光明媚的大晴天;伤心了,就画个乌云密布的小雨天。

你要是问他们为啥这样画,他们可能会眨巴眨巴眼睛,告诉你:“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呀!”嘿,还真是童言无忌,纯真可爱。

而且啊,绘画还能让孩子们变得更加细心和耐心。

要想画出一幅好看的画,可得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还得一笔一划地慢慢画。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毅力。

久而久之,孩子们不仅画画水平提高了,连做事也变得更加有条理和耐心了。

所以说啊,绘画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个好东西。

它既能让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又能让他们学会表达情感,还能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笔一划总关情,绘画世界任遨游!”咱们做家长的,就多给孩子们一点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这个五彩斑斓的绘画世界里,尽情地挥洒童年吧!。

如何通过美术绘画内容分析幼儿心理状态论文

如何通过美术绘画内容分析幼儿心理状态论文

如何通过美术绘画内容分析幼儿心理状态论文如何通过美术绘画内容分析幼儿心理状态论文一、幼儿绘画特点幼儿绘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幼儿用笔在纸上,通过造型、设色、构图等手段,表现出一定的可视的形象的美术活动。

它具有幼儿独特的表现特征。

幼儿绘画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涂鸦期”和“形象期”。

(一)、涂鸦期(突出特点:幼儿没有明确我绘画构思和目的,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画出的线条轻淡、杂乱、不成形。

)一般国内外二、三岁的幼儿,都非常喜欢画画。

此时的幼儿在绘画时是没有什么构思的,完全只是喜欢、想画画,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无目的无意识的动作”。

然而国外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幼儿“冲动性表现”,是“游戏”,称为“涂鸦期”,我们称之为“构思前期”。

(二)、形象期(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绘画构思,能有目的、意识地进行绘画,画的形象也基本成形。

同时,对于物体形象和颜色的表现和相互关系的处理也开始有明显发展。

)由造型、构图、用色三方面构成。

一般来说,外向的幼儿经常使用多种色彩,其中主要是红、黄、白、橘色;内向的儿童只使用少数的颜色,他们一、二种颜色就会满足,其中主要用蓝、绿、紫、黑色或者灰色;充分适应社会而且个性安定的.幼儿会使用四到六种颜色。

单纯的从色彩解释没用绝对的答案,但一般的倾向显示温暖的颜色表示平衡发展,使用较暗颜色的幼儿表示有悲伤及敌对的倾向,使用浅弱颜色的幼儿显示情绪尚未成熟或者身体不适,当然,在探讨幼儿的色彩象征时,也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原因。

二、幼儿心理发展与美术绘画表现的关系每个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有快有慢;有好有坏;有喜有优;有悲有乐;然而幼儿绘画内容每个时期的每个画面也是不一样的,它能表现出不同的意义。

幼儿不同的心理状态会绘画出不同的画面,幼儿愿意和喜欢通过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它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幼儿绘画和幼儿心理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二者可以起到互助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幼儿画面去纠正幼儿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利用绘画来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所以绘画和心理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绘画与儿童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绘画与儿童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绘画与儿童心理教育心得体会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情感表达。

通过绘画,儿童能够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借此开阔视野,培养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

绘画可以帮助儿童表达情感。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复杂的情感,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绘画给了他们一个自由表达情感的途径。

通过画笔和色彩的运用,他们能够将内心的情感变成画面,释放出来。

这不仅能够缓解情感压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

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绘画需要观察力和细心,儿童在绘画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对象的形状、颜色和细节,并将其表现在画纸上。

通过不断观察和练习,儿童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这一点对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非常有益。

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画是一个自由创作的过程,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任何他们希望表达的内容。

他们可以创造出美丽的风景、奇幻的人物,或者是独特的抽象作品。

这种创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儿童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它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和创新意识。

绘画可以提升儿童的沟通能力。

儿童在绘画时,可以用图片代替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传达给他人。

这样的沟通方式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他们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同时,其他人也能通过欣赏儿童的作品来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感情。

总而言之,绘画在儿童心理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帮助儿童表达情感、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还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沟通能力。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和创作机会,鼓励儿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浅谈儿童绘画心理儿童绘画是儿童艺术活动的一种形式,有着重要的心理发展意义,可以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儿童绘画可以帮助儿童表达内心世界。

儿童绘画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儿童将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通过绘画,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和想象,使得他们内心的世界得到了有效的宣泄。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常常会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投射到纸上,这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儿童绘画可以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儿童天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绘画是一种可以将想象力具象化的方式。

通过绘画,儿童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画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和场景。

在绘画的过程中,儿童可以自由地创造自己的世界,这种创造性的体验对儿童的大脑发育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儿童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细致思维。

绘画需要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理解,并将这些观察到的事物准确地呈现出来。

通过绘画,儿童可以学会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分析,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细致思维。

绘画也可以让儿童学会观察和感受事物的形态、颜色和纹理,提高儿童对细节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儿童绘画对于儿童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绘画可以让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绘画过程中,使得他们暂时远离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在绘画的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颜色和线条的运用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将负面情绪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动力。

绘画还可以提高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认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表达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儿童绘画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绘画,儿童可以表达内心世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观察力和细致思维的发展,提高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水平。

儿童绘画应该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引导,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形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L型的发展。

这两种学说都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儿童绘画能力单一发展路线理论相一致。

二、儿童画反映其独特的心理状态儿童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儿童心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儿童身心发展状态,如对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色彩则与情感情绪成长有密切关系,。

有研究表明,线条的品质与作者的情感相关。

每个儿童的不同绘画阶段,无论是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综合各种见解,我们可以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理解第一、儿童绘画显示出的特点随年龄的提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也跟着提高;第二、儿童偏向于夸张或省略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其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第三、学龄前后几年的儿童绘画强调样式化表现,后来逐渐发展到写实具象表现;第四、儿童绘画反映出他们的生理发展,比如画中细节的详细程度与他们知觉上的成熟度相关,涂鸦期的线条也与他们的骨胳肌肉、手眼协调等发展相关;第五、不同的内容与绘画方法可以让儿童有不同的目的驱使,比如描绘便于表达想法,而彩色绘制则便于情感抒发;第六、儿童所用颜色、构图、样式等与他们的人格和社交相关;第七、环境仍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但不同背景中的儿童,他们的创作视觉样式也大体相近;第八、在绘画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别;第九、儿童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过程。

2-6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读后感

2-6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读后感

2-6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读后感
哎呀,我今天看了一本书,书里讲的是2-6岁小朋友画画的时候,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呀!看完之后,我觉得好有趣啊!
书里说,画画不只是涂涂画画那么简单哦!当我画画的时候,我能把心里的想法全都画出来!比如,我画小猫咪的时候,它的尾巴是弯弯的,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嗷嗷叫的样子,好像真的在跳来跳去!这就是我的想法变成了画画,书里说这能让我们的小脑袋变得更聪明呢!
还有,书里说,画画可以帮助我学会表达自己。

有时候,我说不清楚心里有点儿小烦恼的时候,我就可以画一个大大的太阳,把所有烦恼都画进太阳里,哇!好像烦恼都消失了,好轻松呀!
我觉得以后每天都要画画,这样我的心情也会变得更好,脑袋也更聪明啦!嗯,我要去画一只超级大的恐龙,吼一声,吼!
—— 1 —1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自我理论
• 本我
佛洛依德 • 自我
• 超我
罗杰斯
• 现实自我 • 理想自我
1、表达自我与创造力 创造性与创造转移
2、表达自我与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被认为是 人们自觉的印象控制过 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相 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
二、投射
1、投射的定义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 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 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 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 的过程。
过去 内向性 母亲
开端(原初) 诞生(新生) 根源 火
被动性领域 (生命之旁观)
能动性领域 (生命之主观)
开端(开始) 退行 迟滞 幼儿期的固执 克服
冲动 本能 内心纠结 乡愁 大地
物质 前意识---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格鲁尔德(Grunwald)空间图示
火焰 巅峰 目的 结束 死亡
未来 外向性 父亲
第一讲 绘画分析的心理学依据
几个核心概念
பைடு நூலகம்
自我表达 投射
信息传递 表征
一、表达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 威廉·詹姆斯的自我概念 作为经验客体的自我包括三种形式
精神自我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 由个人目 标、抱负 和信念等 组成
• 指个人的 身体及其
属性
• 他人所看 到的我
自我概念
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1922)
(美)格罗姆 著,石孟磊,俞涛,邹丹译,《心理学 家看儿童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严文华著,《心理画外音》,上海画报出版社,2012
考核
结课论文一:XXXX儿童画解析 结课论文二:斯尔文儿童绘画测试结果分析 要求: 内容
1、儿童画呈现 2、儿童绘画情况介绍:年龄、性别、家庭成员、有无绘 画学习经验、绘画实施背景等,越详细越好。 2、绘画心理分析内容(自由分析) 3、得出自己分析结论 形式 题目 正文(2000字)
2、投射测验
表露法 房树人 测验
联想法 罗夏墨迹测验
构想法 TAT测验
完成法 乌云添加绘画测验
心理测验中的自由度和客观性


表露法:沙盘测验;房树人;风景构成法

联想法:洛夏墨迹测验
构造法:TAT
完成法:SCT;乌云添加画
量表
客观性
空气、光及宇宙 憧憬 愿望 退缩 空虚
精神 超感觉 神性 意识
左图:动物园(女,3.7岁)
右图:小猫咪(女,4.5岁)
上图:拔萝卜(女,10岁)
颜色:情感表征
构图:创造与意义表征




有探 何究 利人
思 考
与们 弊心

?理



物质 地狱 颓废 恶魔 大地
一次失真
三、信息传递
• 刺激 • 知觉选择性
输入
加工
• 个体特征 • 知觉理解性、整
体性与恒常性
• 展示
输出
知觉符号系统
四、表征
皮亚杰 -----表征是用于表达 所指物的意义,使得 在当前看不到实物体 的情况下,引发出对 所指物的思考。
视觉的角度 -----表征是指一种图 画形式的发明创造, 这一图画形式能够代 表所指物,同时又不 会混淆符号及其指代 物。
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发展
课程简介
目的:了解儿童绘画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掌握儿童绘画的教育及心理治疗技术
儿童绘画
绘画评价体系

艺术评价体系 二
心理学评价体系

社会学评价体系
1、认知发展水平 2、性格特质 3、情绪与行为 4、创造力水平
转: 这是一名六岁半的男孩 的作品,这次课的安排 本意是利用三折纸进行 人物表情的切换,进而 让孩子知道如何表达不 同情绪的面部特点,他 一直很喜欢海绵宝宝, 但对于这个年龄还这么 迷恋海绵宝宝,我猜测 他的心理年龄是低于他 现在的生理发展的。在 进行多次课上交流的时 候我才发现他真的有很 严重的社交问题。
表征是一种构建性心理活动
是指创建于特定媒介中的象征性活动 是作者对于自己关于世界的表征进行加工处理
女,5岁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
表征与复制
二维媒介 三维世界
艺术表征
艺术表征不是所选物品的再现 绘画表征:借助二维媒介创造三维物体的等价物过程。
蝌蚪人:生命表征
形状的分化:自我表征
空间:关系表征
一般儿童自画像与学校主题绘画
适应问题儿童自画像和学校主题绘画呈现
石头·饭·鸡蛋
主体授课内容
理论部分
技能部分
第一讲 绘画分析的心理 学依据
第二讲 心理学视角下的 儿童绘画
第三讲 儿童绘画在创新 教育中的应用
第四讲 儿童绘画与儿童 心理健康
技能训练部分
参考书
(美)格罗姆 著,李甦 译,《儿童绘画心理学》,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