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第五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备ppt课件
形成的半透膜能改变果实组织内部气体组成和 降低蒸发损耗,抑制水果腐烂变质。
2019 21
2、抗菌防腐:
防腐剂:早期的化学防腐主要有甲醛、硝酸
盐类等高毒产品,以后又研究出苯甲酸、 苯甲酸钠、脱氢醋酸钠、双乙酸钠等等数 十种各类化学合成食品防腐剂。
2019
-
22
防腐剂发展方向:
天然、安全、广谱: ①微生物源的乳酸链球菌素、那他霉素、红曲霉 素等;
2019
乙酰基。
-
13
(二)甲壳低聚糖(Mw<10000)的制备 1、酸水解法 壳聚糖糖苷键在强酸作用下易水解,条件不易 控制、选择性差、分离纯化难、产量低。 常用:HCl水解法 2、酶水解法: ①甲壳素酶:多酶体系 内切甲壳素酶、N乙酰葡糖胺酶、外切甲壳素 酶。 水解甲壳素成单糖、甲壳二糖、甲壳三塘或低 聚糖。
2019 18
4、食醋防沉淀剂
食醋常产生沉淀,影响商品价值
原因:金属离子和单宁酸之类的酚类物质化合 所致 生产过程中,若通过甲壳素吸附柱,能有效除 去酚类物质,
食醋贮藏一年以上或在60℃以上高温贮藏也不 会产生沉淀。
2019 19
5、处理食品加工废水
壳聚糖的螯合作用脱乙酰化产物结晶性的下降 和脱乙酰化度的提高而增加;
海洋生物的生成量:10亿吨,用之不竭
2019
-
4
二、甲壳素化学结构
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 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属于直链氨基多糖
分子式:(C8H13NO5)n
氧原子将每个碳原子的糖
环连接到下一个糖环上,
侧基团挂在这些环上。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应用
聚 糖具 有 较好 的成 膜性 和 生物 降解性 ,当与 多糖物 质 相结 合后 , 会 形成 具 有隔 氧性 和隔 湿性 的薄 膜 。 比如 日本 人把 甲壳 素和 壳聚 糖 加入 到 淀粉 类物 质 的水溶 液 中 ,混匀 制膜 。可 用于 包装 固体 , 半 固体或 液体 食 品 。结 果表 明,壳 聚糖 膜在 食 品包装 中 可有 效 阻 止食 品氧 化 ,阻 断抑制 细 菌生 长 ,膜体 透 明,耐 油 ,防 水 防潮 , 机 械 延展 性高 ,柔 韧性 相对 较好 。
广
98
东
化
工
2 0 1 5 年 第 1 5 期 第4 2 卷 总第 3 0 5期
www. g d c h e m. c o m
工业 、医学 和环 保等 方面 都有相 当显著 的作 用 。
,
。
o
壳 聚糖
甲壳 素
壳聚 糖
图2 甲壳 素转化 为 壳聚 糖
F i g . 2 T h e r e a c t i o n e q u a t i o n s o f Ch i t i n i n t o c h i t o s a n
5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的发展前 景
甲壳素 由于特 殊 的生 理功 能不 断被 人们 发觉 ,引发 全球 各 界 人 士的 重视 。至 今 ,国 际上有 关 壳聚糖 的 学术 会议 差不 多 都召 开 了七 届 。每 年与 壳聚 糖有 关 的论文 就要 成 千上 万篇 ,与 此 同时 也 有相 当多的 专利 问世 。据 了解 ,在 日本 每 三天 差不 多就 会 出现 一 份 申请 壳聚 糖应 用专 利 的报 告 ,全 球 开发 甲壳 素 的企业 已经有 上 千 家 。现如 今 , 甲壳素 的开 发利 用 已成为 世人 瞩 目的新 兴 产业 。 比如 在 一 些较 为发 达 的国 家会 争相 投 入 大 量 资 金进 行 开 发 与 研 究 。然 而 日本政 府对 甲壳素 的研 究与 开发 颇有 兴趣 ,而 今 在基 础 研 究和 应用 开 发方 面取 得相 当大 成就 。 目前 , 日本 政府 唯 一批 准 的一种 宣传 疗效 的机 能性 食 品是 甲壳素 。 甲壳素 是 一种 线型 的高 分子 多糖 , 即天然 的中性粘 多 糖 , 甲 壳素化 学活 性 上不 活泼 ,不 与体 液 发生变 化 ,对 组织 不起 异物 反 应 ,纯 甲壳素 是一 种无 毒无 味 的 白色 或 灰 白色 半透 明的 固体 ,在 水 、稀 酸 、稀 碱 以及一 般 的有机 溶剂 中难 以溶 解 , 因而 限制 了它 的应用 和 发展 , 所 以可溶 性 甲壳素 的制 备是 当今 的重 要研 究方 向。 本 实验 目的是 突破 现有 提取 工 艺 ,设计 一种 新 的制备 可溶 性 甲壳 素 的工艺 技术 。利 用本 技术 方 法制 备 的 甲壳 素 ,不仅 提 取工 艺简 单 、 甲壳 素提 取率 高 ,而且 提 取 的 甲壳 素纯 度 高、亮 度 好 。 甲壳 素 的研 究 开发 及其 商业 产 品 己出现 了全 球竞 争趋 势 ,并 将继 续保 持稳 定 的高速 发展 。 壳聚 糖 因其具 有独 特 的 电荷 属 性 , 应用 已普 及 了农业 、 化工 、 食 品等众 多领 域 。 随着 科 技 的迅速 发展 ,人 们对 食 品行 业 的安全 问题 相 当重视 。然而 甲壳 素 ,壳聚 糖天 然无 毒 , 因此在 食 品工 业 中起 着 极其 重要 的角 色 。虽然 我们 国家 对 壳聚 糖 的制备 和 开发 进 行 了一 连 串的研 究 ,也得 到 了相应 成 果 ,但 与 发达 国家 比较 ,我 们 国家 对 甲壳素 及其 衍 生物 的开 发还 有一 些距 离 ,因此 我 国需 要 对 其进 行更 全面 ,更 广泛 ,更深入 的研 究 。 以便更 好地 为我 国食 品行业 服务 。甲壳 素拥有 丰 富的 资源 产量 。独 特 的生 理保健 功 能 且 自身 含有 大量 的 可供 修饰 的基 团 ,则 甲壳素 及其 衍 生物 具有 良 好 的发 展及 应用 前景 。 二 十一 世纪 ,甲壳 素及 其衍 生物 的研 究应 用 的很广 泛 ,但 因 为 甲壳素 的提取 因各种 条件 的 限制 ,不 能得 到高产 率 ,纯 度好 的 甲壳素 。为 了能提 高 甲壳素 的产 率和 纯度 ,我们 在制 备方 法 上做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医学应用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医学应用林友文1 许 晨2 卢灿辉2关键词 甲壳素;壳聚糖;医学应用1.福建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福州 350004)2.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福州 350007) 甲壳素(ch itin )亦称甲壳质,是1,42连接的22乙酰氨基222脱氧2Β2D 2葡萄糖,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纲动物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
壳聚糖(ch ito san )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衍生物。
这类多糖既可生物合成,又可生物降解,与动物的器官组织及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寡聚糖在体内不积累,几乎没有免疫原性。
但甲壳素在水及有机溶剂中不溶,壳聚糖只溶在稀酸中,所以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在它们的结构中除了含有羟基外,还有活泼的氨基,易于化学改性,引入多功能基团,拓宽应用领域[1,2]。
特别是对其生物活性[3,4]及在药物制剂,医用高分子材料等的医学应用研究十分活跃[5~8],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具有独特性能的生物材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逐渐发展为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甲壳素产业。
本文着重对近年来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医学方面应用的研究作一简介。
1 抗肿瘤活性甲壳素、壳聚糖及其某些改性的衍生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壳聚糖能有选择地凝集白血病L 1210细胞产生致密凝块,阻止其生长,而对正常红细胞和骨髓细胞没有影响。
Suzuk i 等发现六2N 2乙酰葡萄胺六聚体(NA CO S 26)和壳聚六糖(CO S 26)能抑制小鼠体内Sarcom a 180和MM 246肉瘤的生长[9]。
Toko ro 等研究发现通过静脉注射NA CO S 26或CO S 26,能抑制植入BALB C 雄性小鼠体内的M eth 2A 肉瘤生长[10](表1),认为抗肿瘤的机理可能是增加产生了白细胞介素21(I L 21)和白细胞介素22(I L 22),并能增殖T 淋巴细胞,从而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甲壳素及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甲壳素及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提纲:1. 甲壳素及衍生物的特性和构成成分2. 甲壳素及衍生物在食品保鲜、增加口感和改善营养价值方面的应用3. 甲壳素及衍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4. 甲壳素及衍生物在食品产业中的市场前景和优势5. 甲壳素及衍生物在未来食品行业中的发展趋势提纲一:甲壳素及衍生物的特性和构成成分甲壳素是一种多聚糖。
多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形成的碳水化合物。
甲壳素主要存在于贝壳、虾、蟹等甲壳类生物的外壳、鳞片和甲壳质层中。
它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保湿、抗菌、抗氧化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特性。
甲壳素的化学结构是: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构成的聚合物。
甲壳素酸是甲壳素的降解产物,是一种多聚酸。
它在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非常微小,不能形成凝胶或黏性溶液。
但是它可以与各种阳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其能够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提纲二:甲壳素及衍生物在食品保鲜、增加口感和改善营养价值方面的应用甲壳素和甲壳素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有很多应用。
其中最主要的是在保鲜方面。
甲壳素有极高的吸水性,可以吸收食品中多余的水分,减少食品的水分含量,从而延长其保存期限。
甲壳素还能吸收氧气,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保护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甲壳素还可以用来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甲壳素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可以提高食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另外,它还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增加食品的嚼劲和口感。
提纲三:甲壳素及衍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甲壳素添加到食品中,改善其质地、口感和营养价值;另一种是将甲壳素应用于食品包装中,用来保鲜和防止掉色。
将甲壳素添加到食品中的方法非常简单,可以直接加入到食品中,或者作为食品的包装材料。
甲壳素还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改性,以增强其功能性和应用范围。
甲壳素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优异的吸水性和吸氧性。
甲壳素
浅析甲壳素及衍生物壳聚糖0前言:甲壳素(chitin) 又名几丁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多糖,同时,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其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节肢动物(主要是甲壳纲如虾、蟹等,含甲壳素高达58~85 %)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海藻及真菌等中,另外在动物的关节、蹄足的坚硬部分,动物肌肉与骨结合处,以及低等植物中均发现有甲壳素的存在。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去大部分乙酰基后的产物是甲壳素最为重要的衍生物。
自从1811 年,法国科学家H.Braconnnot 发现甲壳素以来,甲壳素逐渐被认识与利用。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日趋活跃,甲壳素和壳聚糖已被现代科学称之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五大生命要素之后的第六生命要素。
甲壳素和壳聚糖经过改性之后生成的改性高分子具有无毒、可以完全被生物降解在自然界形成良性循环等诸多优点,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甲壳素,壳聚糖,利用,开发1. 结构及理化性质1.1 结构甲壳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学名是β- (1 →4) - 2 - 乙酰氨基- 2 - 脱氧- D - 葡萄糖,是由N - 乙酰氨基葡萄糖以β- 1 ,4 糖苷键缩合而成的。
如果把此结构式中糖基上的N - 乙酰基大部分去掉的话,就成为甲壳素最为重要的衍生物壳聚糖。
1.2 理化性质1.2.1 物理性质甲壳素是白色或灰白色无定型、半透明固体,相对分子质量因原料不同而有数十万至数百万,不溶于水、稀酸、稀碱、浓碱、一般有机溶剂,可溶于浓的盐酸、硫酸、磷酸和无水甲酸,但同时主链发生降解[7] 。
壳聚糖是白色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因原料不同和制备方法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也从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溶于稀的盐酸、硝酸等无机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不溶于稀的硫酸、磷酸。
在稀酸中,壳聚糖的主链也会缓慢水解,溶液的粘度逐渐降低1.2.2 化学性质甲壳素和壳聚糖化学性质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其分子结构当中含有羟基、氨基和自由基,可以发生酰化、酯化、醚化、氧化、烷基化、螯合、接枝共聚及交联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这对于研究认识它们的本质,进行创新性工作,开发新产品有重要意义。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壳 聚糖 有 较 强 的 抑 制 细 菌 、霉 菌 的 作 用 。壳 聚糖 分 子 中
所 带 的 正 电 荷 极 其 聚 合 分 子 结 构 可 与 病 原 菌 表 面 的鞭 毛 及 套
膜 吸 附凝 集 ,抑 制 病 原 菌 繁 殖 ,同 时 促 进 肠 道 有 益 菌 如 双 歧
杆 菌 、乳 酸 菌 等 的 增 殖 ,改 进小 肠 代 谢 功 能 。
内 不 积 累 ,几 乎 没 有免 疫抗 原性 。
1 甲 壳 素及 其衍 生物 的特 性
胶 ,在 肠 内 p H 条 件 下 可 以 保 持 该 凝 胶 不 分 解 。且 具 有 吸 附
胆 汁 酸 和 胆 固醇 的作 用 。 吸 附 了胆 汁 酸 和 胆 固 醇 的 壳 聚 糖 凝
甲壳 素 的 化学 名 称 是 ( 1 , 4 )一 2 一 乙酰氨基一 2 一 脱 氧一 B — D 一 葡 聚 糖 ,化 学 结 构 是 由 2 一 乙酰基一 2 一 脱氧一 D 一 葡 胺 糖 , 通 过 8 一 l ,4糖 苷 键 形 式 连 接 而 成 多 糖 ,分 子 量 在 1 0 0万 以 上 ,是 唯一 含 氨 基 的 均 态 多 糖 ,结 构 与 纤 维 素 相 似 ,是 纤 维 素第 二 位 上 的 羟 基 被 酰 胺 基 置 换 的 产 物 。它 是 由 生 物 合 成 再 提 取 的 天 然 产 物 。 有 良好 的 生 物 相 容 性 ,可 被 生 物 降 解 。 甲壳 素存 在 0 【 、B 、 种多 晶型 物 , 型 最 丰 富 ,最 稳 定 ,不 易 分
2 . 3 免 疫 增 强 作 用
壳 聚 糖 的非 特 异 免 疫 机 理 在 于 激 活 巨 噬 细 胞 ,诱 发 延 发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chitin)又名几丁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多糖,同时,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其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节肢动物(主要是甲壳纲如虾、蟹等,含甲壳素高达58%~85%)、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海藻及真菌等中,另外在动物的关节、蹄、足的坚硬部分,自从1811年法国科学H·Braconnnot发现甲壳素以来,甲壳素逐渐被认识和利用。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日趋活跃,甲壳素和壳聚糖已被现代科学称之为继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五大生命要素之后的第六生命要素[1]。
甲壳素和壳聚糖经过改性之后生成的改性高分子具有无毒,可完全被生物降解、在自然界形成良性循环等诸多优点,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甲壳素/1Papineau等认为,由于壳聚糖分子的正电荷和细菌细胞膜上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使细胞内的蛋白酶和其他成分泄漏,从而达到抗菌、杀菌作用。
他们研究发现,用量为0.2mg/ml的壳聚糖乳酸盐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壳聚糖谷氨酸盐对酵母菌如酿酒酵母的繁衍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1mg/ml的壳聚糖乳酸盐会使酵母菌在17min内完全失去活性。
Sudharshan等指出,由于壳聚糖可渗入细菌的核中并和DNA结合,抑制mRNA的合成,从而阻碍了mRNA与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抗菌作用。
他们研究了水溶性壳聚糖如壳聚糖乳酸盐、壳聚糖谷氨酸和壳聚糖氢化谷氨酸对不同细菌增殖的影响。
结果发现,壳聚糖乳酸盐和壳聚糖谷氨酸盐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Chen等[2]研究了脱乙酰度为69%的壳聚糖、磺化度为0.63%的壳聚糖、磺化度为13.03%的壳聚糖和硫代苯甲酰壳聚糖对牡蛎的防2败变质,从而缩短肉制品的贮存寿命和破坏肉制品的风味。
Darmadji和Izumimoto研究了用壳聚糖处理的牛肉的氧化稳定性效果。
甲壳素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前景
药081-1班XX20082350XXXX甲壳质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前景1.概述甲壳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唯一一种带阳离子的糖类聚合物,能够被生物降解,产量仅次于纤维素。
其脱乙酰化的产物称为壳聚糖,壳聚糖经结构修饰又可得到一系列适合不同需要的性能优良的衍生物,研究证明,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都被公认为很有前途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很重要的药用辅料。
其中壳聚糖已被载入英国药典,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来源和分类(1)甲壳质甲壳质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甲壳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工程提取的动物性高分子纤维素,被科学界誉之为"第六生命要素"!因此被欧美中日政府认定为机能性免疫物质。
在灵芝、冬虫夏草等植物中也含有微量"几丁聚糖",但含量只在2%-7%之间。
(2) 壳聚糖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
分为高密度壳聚糖,水溶性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和专用壳聚糖。
3.性质甲壳质的性质:甲壳质是一种白色,无臭,无定性粉末或半透明片状物,它不溶于水,稀酸碱溶液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溶于无水甲酸,浓无机酸。
它还具有以下性质:(1)可被酶分解而吸收。
甲壳质是食物纤维素不易被消化吸收。
若甲壳质和蔬菜、植物性食品、牛奶和鸡蛋一起食用可以被吸收。
在植物和肠内细菌中含有壳糖胺酶、去乙酰酶、体内存在的溶菌酶以及牛奶、鸡蛋中含有卵磷脂等共同作用下可将甲壳质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寡聚糖而被吸收。
当分解到六分子葡萄糖胺时其生理活性最强。
吸收部位主要在大肠。
(2)溶于酸性溶液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基团。
甲壳质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
),具有碱性,在胃酸的反应下可生成铵盐,可使肠内PH值移向碱性侧,改善酸性体质。
反应中生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基团,这是自然界中唯一存在的带正电荷可食性食物纤维。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甲壳素(h i 又名几丁质 、 cin t) 甲壳质 、 壳多糖等 , 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如蟹 、 、 虾 昆虫及真菌中, 其资 源 丰富 , 产量 仅次 于纤维 素 , 自然界第 二大有机 物质 。壳聚糖 (htsn 是 甲壳素 最重 要 的衍生 物 , 甲 是 ci a ) o 是
壳 素部分或 全部脱 乙酰基 的产物 。研究发 现 甲壳 素及 其衍 生 物具 有相 似 的生 物 特性 :1 生物 可 降解 性 , () 在生 物体 内通 过溶菌 酶 的作 用可 以分解 。() 物相容性 , 2生 兼有 高等动物 组织 中胶原 质和 高等 植物组 织 中 纤维素 两者 的生物功 能 , 对动 、 植物都具 有 良好的适应 性 , 与生物体 的亲 和性能体 现在 细胞 水平 上 , 生抗 产 原 的可 能性很 小 。() 3 具有加快 伤 口愈合能力 , 对受损 伤 的生物体 能诱生 特殊细胞 , 快创 伤愈 合 , 别是 加 特 促 进愈合 张力 的增 长 。( ) 口服毒性 , 4无 壳聚糖 与 体 内存在 的无 毒 氨 基葡 萄糖 结 构类 似 , 故作 为人 体 服用 材 料应是 安全 的 , 实验也 证 明 , 它是安全 的机体 用材料 。() 血清 中的 中分子量 物质具 有 高透过 性 。( ) 5对 6 对 血清蛋 白质等 血液成分 的吸 附能力很 大 。() 7具有 消炎 、 止血 、 镇痛 和抑 菌等性 能 , 这些 生 物学 特性使 得
通过体 内酶 自然降解 , 降解产 生 N一 乙酰葡糖胺 , 可大大 提高伤 口的愈合 速度 , 用于治 疗大 面积 烧伤 、 伤 烫
效果 良好 。 1 2 吸收性 手术缝合 线 .
研究 表 明嘲 , 甲壳素对 烷基 锂 、 化酶及受 感染 的尿等 的抵 抗力 比聚乳 酸和 羊肠 要好 , 消 另外 , 甲壳 素纤 维的强 度能满 足手术操 作 的需 要 ( 在酰 胺 一氯 化锂 溶剂 中纺 出的复 丝抗 张强 度 约 为 5 g mmz ; 性柔 0k / )线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医药用品领域
甲壳素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具有生物活性外, 同时具有抑菌性,因此十分适合应用在医 药领域。前景用途包括:抗癌性、防止癌 细胞转移;外科手术缝合线、人工皮肤、 人工透析膜、人工血管与隐形管、隐形眼 镜等;抗凝血剂;疗伤用药等等;甲壳素 另外还具有缓释性,可利用几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醣及其 它成胶物质形成一复合物,包埋药物或其 它以达到控制物质释出的特性,以使药物 于适当的时间释放适当的剂量
功能性食品—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功能性食品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目录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简介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制造过程 国外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产业的发展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我国的开发应用前景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简介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是由天然物质所制取的 生物高分子,由于其与生物体细胞有良好 的生物兼容性,没有毒性且具有生物活性, 可以被生物体所分解,素有“人体第六生 命要素”、“软黄金”之美誉,而广泛地 应用在机能食品、医药用品、食品加工、 纺织、环保等领域
环保领域
甲壳素具吸附及螯合性,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 再加上其生物可分解特性,不至于造成二次害,因此为一 良好的水处理材料壳聚糖作为新世纪前瞻性生物技术产品, 在人体内吸收率近 ,其功效是壳聚糖的数十倍可广泛应 用在具有提高免疫,抑制癌肿细胞生长,预防成人疾病等 功能的医药、功能性食品领域;可明显消除人体氧负离子 自由基,活化机体细胞,保湿性能优异日化领域的基础原 料;具备抑制腐败菌性能效果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还可 应用在有效提高水果和蔬菜产量,防治病虫害,增殖土壤 和生物菌肥的有益菌方面,被誉为不是农药的农药、不是 化肥的化肥
食品加工领域
甲壳素具有抗菌性,因此在食品加工上可 用为食物防腐用,是较健康的食物保存剂 此外甲壳素还可以促进肠内益菌增殖,因 此可用于乳制品、病人用食品的添加剂, 增进人体抵抗力其它例如可作为乳化剂、 吸着剂、食品加工脱酸剂、保湿剂等等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综述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程志杜娜!(石家庄050082)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衍生物;医药领域中图分类号:R 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615(2004)03-0040-04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是来自甲壳类动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唯一商品化的碱性多糖。
其化学名称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D -葡聚糖,是一种线性生物聚合体。
甲壳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碱水溶液,化学性质相当稳定,由于其分子中乙酰胺基的存在,分子间形成很强的氢链,降低了其应用范围。
甲壳素的主要衍生物是甲壳素脱除乙酰基后的产物—脱乙酰甲壳素,又名壳聚糖或可溶性壳聚糖,其溶解性大大改善,应用范围更广泛。
甲壳素和壳聚糖不与体内组织产生异物反应,在体内被溶菌酶降解为对人体无毒的N —乙酰氨基葡萄糖和氨基葡萄糖[1]。
因其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医药领域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
笔者就国内外文献中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性能及特点甲壳素为内含结晶型结构的类白色无定性粉末,约270C 时分解,几乎不溶于水、稀/浓碱、乙醇及其它有机溶剂,可溶于浓盐酸、硫酸、78%~97%磷酸及无水甲酸。
采用不同原料和不同方法制备的甲壳素,其溶解度、分子量、乙酰基值和比旋光度等均有差别。
壳聚糖为阳离子聚合物,约185C 分解,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在碱液中稳定,有很强的亲水性,可在稀盐酸、稀醋酸溶液中膨胀形成凝胶,依此特性可制成各种缓释和控制制剂。
因制备工艺和需求的不同,脱乙酰度由60%~90%不等。
脱乙酰度和平均分子量是它的两个主要性能指标。
根据产品和黏度的不同又可分为高黏度、中黏度和低黏度3种不同的类型。
壳聚糖容易成膜,将壳聚糖浇注成有柔性的无色透明膜时,此膜具有良好的黏附性、通透性及一定的抗拉强度,若与聚乙烯醇混合制膜时,抗拉强度还可以大大提高。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甲壳素;,,药理作用摘要:目的介绍甲壳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
结果甲壳素具有抗菌抗感染、降脂、降血糖、抗肿瘤、抗凝血、抗辐射、保护肝脏等药理作用。
结论甲壳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甲壳素;药理作用甲壳素又名几丁质、甲壳质、壳多糖等,是一种维持和保护甲壳动物和微生物躯体的线性氨基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如蟹、虾、软体动物、昆虫、真菌、海藻及高等植物细胞壁中,其资源丰富,产量仅次于纤维素,是自然界第二大有机物质,也是自然界除蛋白质外数量最大的含氮天然有机高分子,每年自然界生物合成量约为100亿吨。
在甲壳素被发现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此类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揭示了其在食品、美容、纺织、环境保护、农业、生物等一系列领域的应用价值,发现甲壳素有纤维素所没有的特性,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含阳离子的可食性动物纤维,也被认为是继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外的第六生命要素,可以应用在工业领域(如取代塑料)、农业领域(不需要农药的肥料),化妆品领域(调整皮肤等)、医药、膜材料和其他环保、健康领域。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最重要的衍生物,是甲壳素部分或全部脱乙酰基的产物。
自1811年Braconnol发现甲壳素和1894年Hoppe将甲壳素与KOH在180℃下熔融得到壳聚糖以来,近年来,随着高分子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多。
国内、外多项实验已经证明,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相关病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现对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药理作用及其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1 抗菌抗感染甲壳素及其多种衍生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感染作用,以甲壳素六聚糖为最强。
小分子的脱乙酰甲壳素具有质子化铵,质子化铵与细菌带负电荷的细胞膜作用,吸附和聚沉细菌,同时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扰乱细菌的新陈代谢及合成而具有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当壳聚糖质量浓度为6 g/L时,约有50%革兰阴性菌被抑制,10 g/L时抑菌率达60%~100%。
海洋生物技术: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特殊溶剂,如六氟丙酮、六氟异丙醇、三氯乙酸与卤代烃的混合物、二甲基乙酰胺与氯化锂的混合物等。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脱去乙酰基转变而来的,其溶解性大为改善,其可溶于稀酸中,如甲酸、乙酸等,但仍不溶于水。
2 吸附性、多功能性与成膜性:甲壳素和壳聚糖分子链上有羟基、乙酰氨基、氨基多种官能团,极具反应活性,可以进行交联、接枝、酰化、磺化、羧甲基化、烷基化、硝化、氧化还原、络合等多种反应。
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其膜具有光泽,透明而柔韧,并有较好的透气性。
3 生物降解性、无毒与环境相容性:甲壳素和壳聚糖是天然高分子,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通过自然界的甲壳素酶、溶菌酶和壳聚糖酶等可将其完全生物降解。
甲壳素是天然多糖,没有毒性和副作用,其安全性和砂糖近似。
(砂糖致死量为18g/kg,而甲壳质为16g/kg).甲壳质和壳聚糖分别被降解为乙酰葡萄糖胺和葡萄糖胺,这两种物质本身在人体中就存在,所以其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学习任务二掌握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制备方法30分钟第二节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备综合生产法蝇蛆壳(干蛆皮含有30%~54.8%的甲壳素)蚕蛹壳(含有33%~44%的甲壳素)柠檬酸发酵渣(发酵废渣主要是废菌丝体,含有20%~22%的甲壳素,成本低)蝉蜕(产率约27.0%~33.3%)一甲壳素的提取虾(螃蟹)壳里各有三成左右的蛋白质、碳酸钙和几丁质(chitin)。
用稀碱去除其蛋白质,再用稀酸来排除碳酸钙,就能得到较纯的几丁质(chitin)。
再将几丁质(chitin)处理就变成了几丁聚醣(chitosan)。
二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工艺三壳聚糖的制备四甲壳素的改性甲壳素由于乙酰氨基的存在,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很强,因而溶解困难。
而壳聚糖因为有游离氨基的存在,其反应活性比甲壳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设备准备和课后CRP教室日志的填写工作。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作用
提高小鼠血清中 SOD 活性, 减少 MDA 含量, 增大胸腺系数
和脾脏系数。
3. 5 抗动脉硬化 胡金凤等研究了甲壳质衍生物硫酸氨
基多糖 916的抗氧化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结果表明, 916对 H 2O2 损伤的淋巴细胞有保护作用, 明显升高淋巴细
壳寡糖有抗疲劳作用, 能减轻自由基介黑腹果蝇寿命的影
响及其对 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 26]。结
果表明, 100、200 mg /kg羧甲基壳聚糖均能显著延长果蝇的 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 显著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收稿日期20081111甲壳素chitin又称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等是自然界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生物大分子多糖为n乙酰氨基葡萄2乙酰氨基2脱氧bd葡萄糖聚合物主要存在于无脊椎动物外壳和真菌细胞壁中结构式见图甲壳素结构式figstructureformulachitin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称壳聚糖溶解性较甲壳素高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 目 ( 30771584); 辽宁省 教育厅 高校科 研计划资助 项目 ( 20060153, 2008117 ) ; 大 连民族 学院 博士 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 20056106) 。 金黎明 ( 1979 - ), 女, 黑龙 江牡丹 江人, 博 士, 讲师, 从事海 洋生物活性物质的 研究。* 通讯作 者, 博士, E-m ai:l tu lipyy @ ouc. edu. cn。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烧伤、烫伤方面的作用及应用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烧伤、烫伤方面的作用及应用
廖红;董志;傅洁民
【期刊名称】《西部药学》
【年(卷),期】2004(001)001
【摘要】甲壳素(Chitin)又名几丁质、甲壳质、壳多糖等,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如蟹、虾、昆虫及真菌中。
其资源丰富,产量仅次于纤维素,是自然界第二大有机物质。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最重要的衍生物,是甲壳素部分或全部脱乙酰基的产物。
自1811年Braconnol发现甲壳素和1894年Hoppeseyler将甲壳素与KOH在180℃熔融状态下得到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廖红;董志;傅洁民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重庆市400016;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重庆市40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4
【相关文献】
1.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进展 [J], 姬小明;童岩;夏萍
2.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J], 张瑞娟
3.双黄烧伤膏对大鼠烧伤、烫伤的治疗作用研究 [J], 朱晓红;凌磊;王杨;王强
4.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烧伤、烫伤方面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 [J], 廖红;董志;傅洁民
5.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血液的相互作用 [J], 程沁园;张家骊;夏文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一、甲壳素的由来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壳多糖,壳蛋白,是法国科学家布拉克诺(Braconno)1811年首先从蘑菇中提取到一种类似于植物纤维的六碳糖聚合体,把它命名为Fungine(蕈素)。
1823年,法国科学家欧吉尔(Odier)在甲壳动物外壳中也提取了这种物质,并命名为chitoin (几丁质),chitoin希腊语原意为"外壳"、"信封"的意思。
1.1 甲壳素的分布自然界中,甲壳素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蟹、蝇蛆和昆虫的外壳,贝类、软体动物(如鱿鱼、乌贼)的外壳和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其每年生物合成的资源量高达100亿吨,是地球上仅次于植物纤维的第二大生物资源,其中海洋生物的生成量在10亿吨以上,可以说是一种用之不竭的生物资源。
甲壳素经自然界中的甲壳素酶、溶菌酶、壳聚糖酶等的完全生物降解后,参与生态体系的碳和氮循环,对地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1.2甲壳素的化学结构经结构分析,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属于直链氨基多糖,学名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分子式为(C8H13NO5)n,单体之间以β(1→4)甙键连接,分子量一般在106左右,理论含氮量6.9%。
其分子结构特点为:氧原子将每个碳原子的糖环连接到下一个糖环上,侧基团"挂"在这些环上。
甲壳素分子化学结构与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纤维素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若把组成纤维素的单个分子棗葡萄糖分子第二个碳原子上的羟基(OH)换成乙酰氨基(NHCOH3),这样纤维素就变成了甲壳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壳素可以说是动物性纤维。
1.3 甲壳素的化学性质甲壳素有α,β,γ三种晶型。
α棗甲壳素的存在最丰富,也最稳定。
由于大分子间强的氢键作用,导致甲壳素成为保护生物的一种结构物质,结晶构造坚固,一般不熔化,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和酸碱,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应用有限。
甲壳素若脱去分子中的乙酰氨基就可以转化为可溶性甲壳素(chitosan),或称壳聚糖(壳聚胺、几丁聚糖)。
这时它的溶解性大为改善,因而其应用范围也就变得十分广阔,在工业、农业、医药、化妆品、环境保护、水处理等领域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1.4 甲壳素的提取自然界中的甲壳素大多总是和不溶于水的无机盐及蛋白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人们为了获取甲壳素,往往将甲壳动物的外壳通过化学法或微生物法来制备。
当前,工业化生产常采用化学法,经过酸碱处理,脱去钙盐和蛋白质,然后用强碱在加热条件下脱去乙酰基就可得到应用十分广泛的可溶性甲壳素(壳聚糖)。
目前,国内外常从废弃的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
虾蟹壳中甲壳素含量为20~30%,无机物(碳酸钙为主)含量为40%,其他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含量为30%左右。
我国是甲壳素资源大国。
单浙江省沿海年产海虾就达67万吨,按40%废弃物计算可制得甲壳素1万余吨,资源潜力巨大。
二、人体必需的第六生命元素甲壳素是食物纤维素但不易被消化吸收。
若甲壳素和蔬菜、植物性食品、牛奶和鸡蛋一起食用则可以被吸收。
在植物和肠内细菌中含有壳糖胺酶、去乙酰酶,体内存在的溶菌酶以及牛奶、鸡蛋中含有的卵磷脂等共同作用下可将甲壳素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寡聚糖而被吸收。
当分解到六分子葡萄糖胺时其生理活性最强。
经过近20年的研究,1991年,美国、欧洲的医学界大学和营养食品研究机构将甲壳素称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第六大生命要素。
甲壳素作为机能性健康食品,它完全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品,对人体具有强化免疫,抑制老化,预防疾病,促进疾病痊愈和调节生理机能等五大功能。
2.1 强化免疫功能,对癌症有抑制作用日本爱媛大学医学部的奥田教授为了证实甲壳素的抑制癌症作用,从C3H/Hei白鼠的脾脏采取淋巴球,观察甲壳素的存在是否增加杀死YAC-1癌细胞的能力。
实验用癌细胞预先注入放射性镉,癌细胞若受破坏,可由测定流出在细胞外的放射性的量而判定。
结果确认甲壳素在64ug/ml的浓度就能增加淋巴球(NK)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同时,还观察到甲壳素的降解产物葡萄糖胺使体液PH发生变化,激活淋巴细胞攻击癌细胞。
另外,这些降解产物还能与存在于血管壁表面的癌细胞转移载体结合,从而抑制了癌细胞的转移。
我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甲壳素有抑制癌细胞毒素的作用。
癌细胞增殖时能释放出毒素,此毒素能破坏血清中的铁质,造成贫血;分解脂肪,兴奋满中枢,失去食欲,使人体消瘦。
而服用甲壳素可出现食欲。
这是因为它对癌细胞毒素有抑制作用。
1996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保健品功能检测中心研究表明,甲壳素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活性功能,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
2.2 具有排除有毒、有害物质于体外的作用研究表明,甲壳素具有与植物纤维相似的结构与功能。
如保水、膨润、扩散、吸附、难于消化吸收等,因而它具有促进消化道蠕动,增加排便容积,缩短肠内物质的通过时间,降低腹压及肠压,吸附有毒物质(如农药、化学色素、放射线等)和重金属离子并排出体外,从而减低食物中有害物质吸收的功能。
同时能排除多余有害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胆汁酸是肝脏内由胆固醇所生成消化液中的一个重要成份,在胆囊中有一定贮量,甲壳素能很好地与胆汁酸结合,并将其排出体外,人体为了保持胆囊中有一定量的胆汁酸贮备,就必须在肝脏中将胆固醇转化或胆汁酸,这样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就必然下降。
同时,食物中的胆固醇进入体内后,需经酶的作用变成胆固醇脂才能在肠道被吸收,这一过程需要胆汁酸的参与。
胆汁酸是表面活性物质,它对脂类有乳化作用。
甲壳素很容易和胆汁酸结合并排出体外,导致这种酶不能正常地将胆固醇转变为胆固醇脂,从而妨碍胆固醇在体内吸收。
2.3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甲壳素溶于酸后,可形成一个强大的带正电荷的阳离子集团。
这对于改善酸性体质,维持体液正常PH值意义重大。
我们知道由于胰岛素不足(绝对的或相对的)引起糖尿病,其患者体液呈酸性,若PH 降0.1则胰岛素敏感度下降30%,患者糖利用降低,呈高血糖。
甲壳素把PH值调到弱碱性,提高胰岛素利用率,有利于糖尿病的防治。
此外,它还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胰岛素分泌正常,抑制血糖上升。
近年来医学专家发现,血压升高和食盐中C1-有关,与Na+无关。
因C1-能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化,把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而使血压升高。
甲壳素是可溶性阳离子型食物纤维,在代谢过程中,其阳离子基团能和食盐中的C1-结合而排泄于粪便中,因而服用甲壳素后能使血压下降。
血管内脂肪滴是带负电荷的基团,它与带正电荷的甲壳素分解物结合,在脂滴周围形成屏障而妨碍吸收。
同时,甲壳素在体内低浓度时,也能阻止脂肪消化酶的活化,使脂肪不能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在空肠不能吸收而以原形排出。
此外,甲壳素还可以和胆汁酸结合影响脂类乳化使其吸收减少。
2.4 具有强化肝脏机能的作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多样的代谢功能。
目前治疗病毒性肝炎没有特效药,大剂量干扰素治疗乙肝或丙肝有效率最高达50%。
若将甲壳素与干扰素并用,可提高疗效,促进肝炎病毒抗体产生,可使乙肝病毒转阴。
据日本鸟取大学平野教授研究证实,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兔子,由于胆固醇与中性脂肪在血中的浓度升高,不久后并发脂肪肝及肝炎,肝脏呈赤红色。
但在同时喂以甲壳素的兔子,胆固醇和脂肪明显降低,没有出现脂肪肝和肝炎,其肝脏呈正常暗褐色。
过量喝酒,由于乙醇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醛,乙醛的毒性很强,会引起头痛、恶心、肝损伤等。
甲壳素可活化肝脏机能,增加醛脱氢酶的活力,可以解酒,防止酒精性肝损伤2.5 具有活化细胞,抑制老化,恢复各个器官功能作用经研究证实,甲壳素对植物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有调节作用。
甲壳素可进入血脑屏障,修复营养脑细胞,治疗脑萎缩。
可进入血睾屏障,修复营养性腺细胞,改善酸性环境,促进男、女性激素的分泌,恢复提高性功能,增加活力,抑制老化。
甲壳素可进入胎盘屏障,使胎儿健康、强壮、皮肤光滑等。
甲壳素对人体细胞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抗原性低,安全性高。
甲壳素在人体受伤部位能活化细胞,大量产生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可迅速形成细致的皮肤,不会留下疤痕,在治疗烧伤、烫伤、外伤、加速伤口愈合、止血、消炎方面疗效独特。
此外,通过实验还发现甲壳素具有促进肠内有益菌的生长,维持肠道生态平衡的作用。
甲壳素具有很强的抗菌力,可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病、口臭等。
甲壳素还具有提高钙代谢的功能和骨细胞摄取钙的能力,治疗骨质疏松症。
2.6 调节自律神经,促进末梢循环中医所谓的"瘀血"就是指气、血、水不流畅的病态。
瘀血时末梢循环不良,身体表面温度降低,而成为怕冷症。
由于末梢循环不良,对肌肉细胞的营养物质、氧气供应不足,代谢废物堆积,会引起腰酸背痛。
甲壳素的体内降解物质能刺激迷走神经,经由自律神经中枢的兴奋,使细动脉扩张,促进末梢循环,使细胞肌肉的养分供应充足,从而改善了由瘀血、体质虚弱、末梢循环不良、身体表面温度降低而引起的畏寒怕冷、腰酸背痛的症状。
三、优良的医用生物材料甲壳素来源于生物体结构物质,与人体细胞有很强的亲和性,可被体内的酶分解而吸收,对人体无毒性和副作用。
加上良好的吸湿性、纺丝性和成膜性,因而广泛地被开发应用,成为优良的生物医学、药学材料。
3.1 制备医用敷料甲壳素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灭菌、促进伤口愈合和吸收伤口渗出物且不脱水收缩等性质,已广泛用于医用敷料,如制造的人造皮肤等已广泛用于临床。
制备的方法是将甲壳素溶于含有Licl的DMAC混合剂中,流诞成膜,乙醇固化,真空干燥得到无色透明的人工皮肤薄膜,再经消毒,打孔即得产品。
我国军事医科院有关部门曾发明将甲壳素同抗菌药物氟哌酸及多孔性支撑创伤伤口材料,制成烧伤用生物敷料。
据称,其生物相容性好,不过敏,抑菌效果优良,透湿透气性能较高。
这项发明还申请了我国专利。
目前包括无纺布、医用纤维、医用纸及粘胶带等用甲壳素制成的外科敷料已得到开发应用。
3.2 手术缝合线利用高质量的甲壳素为原料制作的手术缝合线能加速伤口愈合,能被组织降解并吸收,可替代肠衣手术线,而性能在许多方面优于肠衣线。
将高纯度的甲壳素粉末溶于适当的溶剂(如酰胺类溶剂),经湿法纺丝制得细丝,然后纺制成不同型号的缝合线。
甲壳素缝合线的力学性质良好,能很好满足临床要求。
例如4-0号缝线的直接强力为2.25kg,润湿强力为1.96kg,打结强力为1.21kg,润湿打结强力为1.25kg,此值优于羊肠线。
3.3 制作人造血管美国1996年公开了一项世界专利,用甲壳素制作人造血管,内径<6mm,内壁光滑而不会凝集血球以保持管腔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