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_第一章_绪论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一、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反射(reflex) 反射弧(reflex arc)
神经调节
可分为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特点:反应迅速 起作用快 调节精确。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体液(body fluid) 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 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
二、稳态 homeostasis
内环境的稳态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固定状态,而是各种理化因素 在变化中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种相对恒定状态。
第五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The regulation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特点: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小,且灵敏度较低,调节常局限 于某些器官或组织细胞内,但对于该器官或组织细胞生理活动 的功能调节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六节 人体内自动控制系统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in human body)
一、反馈控制系统(Feedback control system)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某种特定生理反应 的组织。
兴奋(excitation): 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的运动状态,或原有的活动 由弱变强。
抑制(inhibition): 由运动转为相对静止,或活动由强变弱。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能引起活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强度。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 液途径到达并作用于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的一种调节方式。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组织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和速率, 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04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应激反应
01
02
03
定义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 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 所发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 全身性适应反应。
生理意义
应激反应能够帮助机体应 对各种有害刺激,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分类
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和应激 反应的特点,可将应激反 应分为生理性应激和病理 性应激。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 课件
目录
• 生理学概述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生理学概述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 学,包括器官、组织和细胞等各个 层次的生理功能。
医学对生理学的影响和推动
医学发展推动生理学研究
医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方向和动力。
医学技术对生理学的促进作用
医学技术的进步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更精确、便捷的方法和手段。
医学与生理学的互动关系
医学实践验证生理学理论,同时生理学理论又指导医学实践,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06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免疫反应
01
定义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
理过程。
02
生理意义
免疫反应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外抗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感
染性疾病的发生。
03
分类
根据免疫反应的特点和机制,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特异性

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特点:作用缓慢而持久,作用面较广泛,调节方式相对恒定,它对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自身稳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精选ppt
17
三、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反射(reflex) 反射弧(reflex arc)
精选ppt
18
神经调节
特点:反应迅速 起作用快 调节精确。
可分为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特点: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小,且灵敏度较低,调节 常局限于某些器官或组织细胞内,但对于该器官或组织 细胞生理活动的功能调节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精选ppt
16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 体液途径到达并作用于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的一种调节方 式。
生理学(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现象及 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体生理学(human physiology) 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精选ppt
3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olohronic experiment)
如研究动物的胃液分泌,采用假饲的实验方法
精选ppt
6
急性实验(acute experiment)
在体(in vivo)实验
如:去大脑僵直
离体(in vitro)实验
如:骨骼肌实验装置图
精选ppt
7
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living body)

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PPT幻灯片

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PPT幻灯片
感受器 传入N纤维 中 枢 传入N纤维 效应器
(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
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调节方式:激素(有的是神经调节的一个延长部分)
①远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
→生理效应。
②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
达到的局部性体液调节。
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 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 化、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其 他器官的影响等等。
研究的意义是要为临床服务,促进医学 事业的发展
二、生理学水平和研究内容
(三)细胞和分子水平: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研究组成机体的细胞及分子的功能,机制 及相互关系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值 兴奋性=1/阈值
第三节 机体的内环境
一、机体的环境
1.外环境: 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外界、大气环境)
2.内环境: 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细胞外液)
体液和体液的分布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分布: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应激刺激引起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兴奋,使血压、心率↑, 而这些信息不能引起明显的神经调节活动,故血压和
心率维持在高水平。
(二)、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 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控制方式:双向性(分:正反馈、负反馈)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机能活动
正反馈信息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慢性实验 2、急性实验
离体实验 在体实验
学习生理学的方法:

生理学ppt课件-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ppt课件-第一章---绪论

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 (reflex arc)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Βιβλιοθήκη 神经调节特点:较迅速、精确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概念: 是指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
径作用于靶器官或细胞,调节其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 如激素→靶细胞受体
包括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等方式。
3、整体水平 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活动的协调
第二节 机体内环境和稳态
体液:占体重60%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约占体重40% 血浆 约占体重 5%
组织液 约占体重 15%
其它:少量淋巴液、脑脊液等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类型: 1. 全身性体液调节
2. 局部性体液调节
特点: 缓慢、持久、弥散
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概念: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 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二、体内的控制系统
(一) 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
控制部分不受受控部分的影响 单向控制
三、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n 动物实验
急 性 ( acute) 实 验 和 慢 性 ( chronic) 实 验 在 体 ( in vivo) 实 验 和 离 体 ( in vitro) 实 验
n 人体实验
n 其他
四、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1、细胞和分子水平 如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2、器官和系统水平 如心脏射血机制

《生理学基础》绪论 ppt课件

《生理学基础》绪论  ppt课件
ppt课件 20
(一)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
最重要方式
定义: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1.定义: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 作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 2.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3.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特点: 迅速、精确,局限、短暂 (快、准、短)
活动弱→强的过程。

抑制:组织受刺激后由活动→静息
活动强→弱的过程。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衡量兴奋性的指标
• 阈值:把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 度,称为阈强度 • 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ppt课件
15
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简介
一、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分支,是研究生物
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生命活动是指整个生物体及其各组成 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功 能。
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 等
ppt课件 2
研究内容
• 研究的内容就是研究正 常状态下,机体各器官
1. 细胞分子水平
肌肉的收缩功能 肌细胞的生理功能 生物大分子理化和生物学特征 特定基因转录表达
ppt课件
6
2. 器官系统水平
循环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
呼吸生理学
……
ppt课件
7
3. 整体水平
ppt课件
8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表现
新陈代谢 兴奋性 生殖
ppt课件

生理学__绪论PPT幻灯片

生理学__绪论PPT幻灯片
不同组织不同,肌肉和内脏70-80%
细胞内液:40% 体液(60%) 细胞外液 血浆:4~5%
组织间液:15~16%
❖ 1. 内环境:是指体内各种组织细胞赖以生存 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最重要特征: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 2. 内环境的稳态 (homeostasis) —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
态。包括pH、温度、 渗透压等。
❖细胞稳态 组织、器官稳态 整体功能稳态 ❖维持机体生存的首要条件,也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作业
❖ 一、名词解释: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 适应 ❖ 二、选择题: 1、内环境稳态是指( )。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各种
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 定 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E.细胞内液的物理性 质相对稳定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液 D、细胞内液 E、细胞外液 3、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兴奋性 B、生殖 C、新陈代谢 D、兴奋 E、抑制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 定义:通过体液中特殊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机能 进行的调节。
调节特点:作用缓慢、时间持久、范围广泛。 ❖ 全身性体液调节(远距离分泌) ❖ 局部性体液调节(旁分泌) ❖ 神经分泌
神 经分泌
刺激 感受器
内内分泌泌腺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射中枢
❖ 研究方法: 整体:又包括急性(麻醉)、慢性(清醒)实验。 离体:排除整体干扰。
❖ 生理学的应用: 医学的基础学科 人类自身认识和活动的需要 生产实践的需要 学习方法: 1. 功能与结构、局部与整体、人体与环境相统一 2. 理论和实验相联系 3. 教学和自学相结合

生理学1绪论ppt课件

生理学1绪论ppt课件

心脏的泵血功能
01
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和心室具有不同的收
缩期。
收缩推动血液进入心
室,心室收缩将血液泵入动脉,心室舒张时血液从静脉回流至心房。
03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等指标用于评价心脏的泵血功能。
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生 物化学过程,涉及多种凝 血因子和酶的参与,最终 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是指纤维蛋 白凝块在纤溶酶的作用下 被分解的过程,以保持血 管的通畅。
凝血与抗凝平衡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凝血 与抗凝系统处于动态平衡 状态,以维持血液的正常 流动和止血功能。
04
循环系统
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自适 应能力,能够根据局部环境变化调整 自身的功能状态,以维持心血管系统 的稳定。例如,在动脉血压升高时, 压力感受性反射可使心率减慢、外周 血管扩张以降低血压;而在动脉血压 降低时,该反射则减弱或消失。
05
呼吸系统
肺通气
肺通气的原理
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 律性扩大和缩小,从而实现肺通气。
03 血液的功能
血液在人体内具有运输、防御、调节和维持内环 境稳定等功能。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 的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 气和二氧化碳。
血小板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功 能,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白细胞
白细胞具有防御功能,能 够吞噬病原体并产生抗体 。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01
02
03
血液凝固
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
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转运
易化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和方法
一、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分支,是研究生物 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生命活动是指整个生物体及其各组成 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
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
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弄清这些生命活动的 发生机制、相互关系以及内外环境的各种变 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
细胞外液:约1/3,约占体重20%。 组织液:约3/4,约占体重15%。 血 浆:约1/4,约占体重5%。 淋巴液:少量 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
注:膀胱内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稳态(homeostasis)
1.概念
内环境的理、化因素 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细胞外液的总量、化 学含量,温度、pH、渗 透压等保持动态平衡)
从控制论的观点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 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 统三大类。
二、生理学研究的水平 细胞 → 器官 → 系统 → 整体
1.整体水平 2.器官和系统水平 3.细胞和分子水平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急性实验 acute experiment (麻醉时进行实验) 在体实验 (in vivo); 离体实验 (in vitro )
慢性实验 chronic experiment (清醒状态下进行实验)
●听、录与习、记的关系:对知识的学习,•课前适
当预习,课堂认真听课和作必要的听课笔记,•尤其认 真听课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时地、有计划地复习,• 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 征新陈代谢 兴奋性 适应性 生殖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跳为生命体征,不 是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 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 化、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其 他器官的影响等等。
研究的意义是要为临床服务,促进医学 事业的发展
二、生理学水平和研究内容
(三)细胞和分子水平: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研究组成机体的细胞及分子的功能,机制 及相互关系
感受器 传入N纤维 中 枢 传出N纤维 效应器
(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
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调节方式:激素(有的是神经调节的一个延长部分)
①远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
→生理效应。
②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
达到的局部性体液调节。
学习生理学的方法: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机体的某种结构,必然有相应
的功能,,功能建立在结构之上,•所以应对相关组织结 构内容进行必要的复习。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机体以其整体适应于自然界,
但为了叙述方便,常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 阐述其功能,在理解其各水平的功能的基础上,•应注 意各水平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还应 非常重视各功能活动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它们的因素。
可兴奋细胞
什么是可兴奋细胞(组织)?
接受较小刺激就能产生动作电 位的细胞(组织)。如:神经、 肌、腺细胞
第三节 机体的内环境
一、机体的环境
1.外环境: 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外界、大气环境)
2.内环境: 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细胞外液)
体液和体液的分布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分布: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2.意义
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是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 稳态的实现
在整体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 活动而实现的。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概念: 当环境变化时内环境被扰乱,与此同时
一些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发生相应改变,从 而恢复内环境的稳态。
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 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 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指在中枢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有适应 意义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
控制系统可分为:
1.非自动控制系统 2.反馈控制系统(feedback control system) 3.前馈控制系统(feed-forward control system)
一、 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
在研究生命现象时,看到机体许多功能调 节的过程与工程技术中的控制过程有许多共同 的规律。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体内存在着数 以千计的各种控制系统。因此,学者们也应用 控制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机体 各种功能的调节。
1
阈值
大于阈值的刺激,称阈上刺激
小于阈值的刺激,称阈下刺激
刺激分: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前二者能使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AP; 后者只能引起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 (即局部电位)不会引发AP。
(二)兴奋性
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
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AP的能力。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பைடு நூலகம்指标:阈值 兴奋性=1/阈值
③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释放入血达
到的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 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应。 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例如:小A的灌注压↑→血管平滑肌受到牵拉→血管平 滑肌收缩→小A的口径↓→小A的灌注量不致增大
第五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物质、能量
机体
环境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新陈代谢包括: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什么是合成代谢?
机体从外界摄取小分子营养物质并转换 为大分子物质或自身成分,以实现生长、发 育、更新、修复。
什么是分解代谢?
机体大分子物质或自身成分不断破坏、 分解,转换为小分子代谢产物并排除体外。
二、兴奋性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反应:可兴奋性组织对刺激作出的相应反应。
兴奋:组织受刺激后由静息→活动
活动弱→强的过程。
抑制:组织受刺激后由活动→静息
活动强→弱的过程。
刺激要引起机体产生反应,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时间 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兴奋性的衡量指标 ——阈刺激
什么是阈强度(阈值)?
引起组织反应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与阈刺激成反比。兴奋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