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 教科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 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 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

4.空气有质量吗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实验步骤能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在实验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天平的平衡。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这一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多种实验方法,反复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得出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结论。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1、每小组一个简易天平、用线系好的气球两个、一个打气筒。

2演示实验材料:简易天平、用线系好的气球两个、托盘天平、塑料碗、足球、球针、两个黑塑料袋、一瓶水等。

3、每小组分发一张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一)聚焦:聚焦质量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并猜想:空气有质量吗?1、(材料准备:两个黑色塑料袋子,一个袋子装一瓶水,另一个装满空气)2、学生猜想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一名学生用手掂掂得出大袋子轻。

在科学上用质量的大小来表示物体的轻重,板书“质量”3、找一名学生上台来揭秘,打开袋子学生观察,得知小袋子里面是一瓶水,大袋子里盛的是空气(板书空气)水有质量,空气有质量吗?学生猜想空气是否有质量。

板书课题:空气有质量吗4、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生:实验)(二)探究:思考探究方法,严谨实验论证复习实验的步骤①提出问题:空气有质量吗?②做出猜想:有/没有③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讨论交流)④得出结论5、出示实验器材,(一年级用的简易天平,气球两个,线两个,打气筒一个)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并汇报交流结果。

6、教师出示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事项。

(1)分工明确,每个同学都要观察到天平的变化。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量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用气球
用皮球
观看视频,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家自己动手做一做。
实验记录
瘪皮球为 克
充气20下皮球为 克
充气30下皮球为 克
由此说明:充气越多,皮球和内部空气的总质量越大,说明空气有质量。用总质量减去瘪皮球的质量就是打进去空气的质量,通过计算说明空气的质量很轻。
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野生动物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等等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建设好生态文明把祖国建设的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新鲜环境更优美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有质量吗》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用电子秤精确测量,既体现了科学要讲证据,又凸显了现代测量工具的优势。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继续感悟空气是有质量的,并能理解空气的质量很轻。
思政教育,感受科学的魅力,从小要养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和研究精神。
思政教育,树立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
☆补充设计☆
新授课教学设计尾页
☆补充设计☆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有质量吗》教案这篇文章共9746字。
这里要注意要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不要用嘴吹气,因为打气筒充入的气体是大自然的空气,这样平衡尺两边的气体成分才能一样,这种方法科学严谨,能够说明平衡尺倾斜的原因。
你的方法和老师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播放视频:用平衡尺来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2。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先让平衡尺达到平衡,再保证一端不变,改变另一端的空气数量,观察平衡尺的平衡状态来设计的,平衡尺偏向了空气多的一端,说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1.【教材简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空气中,但学生很少能直接感受到空气的质量。

因此,学生可能会认为空气没有质量或者无法判断。

但质量作为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就势在必行了。

2.【学生分析】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学生对天平这种测量工具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本课中,学生将认识到一些因素会影响天平的测量效果。

因此,对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工具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进行观察和测量。

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

在称量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质量的准确程度。

4.【教学重难点】重点:测量空气质量。

难点:测量空气质量,并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

5.【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天平、优质的打气筒、球针、豆子、皮球、学生活动手册等。

为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

6.【教学过程】一、聚焦1.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

2.提出问题:我们如何验证空气有没有质量呢?3.记录学生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讨论哪种实验方法比较适合。

二、探索1.明确活动要求。

准备一个简易天平。

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10筒空气。

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

如果天平倾斜了,你需要放多少粒豆子才能让天平重新平衡呢?继续给皮球打10筒空气,重复上面的实验。

2.学生实验、记录。

3.学生理解班级记录表,有依据地解释观点。

班级记录表:组号打入10筒空气后,增加的豆子个数7.【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认识到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并掌握了测量空气质量的方法。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4 空气有质量吗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4  空气有质量吗

总第 13 课时二 4. 空气有质量吗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2.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3.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简易天平、塑料小桶、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提问: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那么空气有没有质量呢?你们的理由是什么?2.揭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空气有没有质量的问题。

(板书:空气有质量吗)二、探索与研讨:空气是否有质量1.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装置来确定物体有质量呢?(预设:天平。

)2.追问: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天平和这些材料来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呢?3.引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实验操作,明确实验步骤。

4.提问:天平怎样变化能判断空气有质量呢?若天平倾斜了,怎样让天平再次平衡呢?5.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帮助卡。

6.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7.研讨汇报。

三、拓展与小结1.提问: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把皮球放回小桶中,天平会怎样?2.拓展: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将皮球放回小桶称量。

3.小结:增加空气,质量增大;减少空气,质量减小。

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小。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但学生一般不能直接感受到空气的质量。

相反,学生根据飘浮在空中的气球,或者可以上升的氢气球,会认为空气没有质量。

由此,首先通过聚焦问题,提出猜想,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兴趣。

再通过实验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熟练使用天平,并在实验中获得事实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

然后通过研讨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符合逻辑的语言去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达成空气有质量的共识。

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⑩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在实验操作中,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确保学生的安全。
八、课后作业
1. 请简述空气有质量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空气有质量的概念是指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并具有一定的质量。例如,当我们向气球中充气时,气球会变大,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使得气球中的空气增多,气球体积增大。
2.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如实验器材、实验演示视频等,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3.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提问与回答等,提高学生学习空气有质量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1. 展示与空气有质量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如气球充气后变大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如“空气有没有质量?我们如何证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空气有质量的学习状态。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实验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世界。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善于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科学知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1. 发放预习材料,包括空气质量的概念、实验操作步骤等,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空气有质量的学习内容。
2. 设计预习问题,如“空气有质量吗?为什么?”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空气的质量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1.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空气有质量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布置作业:
1.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空气有质量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小学科学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空气是有质量的,并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科学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实验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并能够通过实验或观察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空气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子秤、一个气球、一个空瓶子、一张纸、一个透明杯子、一根吸管。

2. 图片或视频资料:空气动力学模型、气球充气后的变化等。

3.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有没有质量呢?为什么?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步骤二:示范实验(10分钟)1. 将一个气球和一个空瓶子分别称重并记录下来。

2. 将气球放在电子秤上并再次称重,记录下新的重量。

3. 从气球中放出气体,然后再次将气球放在电子秤上称重。

4.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钟气球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步骤三:讲授新知(15分钟)1. 将板书出空气有质量的概念。

2. 解释空气有质量的原因:空气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所以具有质量。

3. 帮助学生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概念,并进行实际的例子解释。

步骤四:实验探究(25分钟)1. 将一张纸放在一个透明杯子上,然后用手严紧地压住杯子的口。

2. 因为纸弯曲了,所以为了使纸平整,让吸管通过纸的一端抽出一些空气。

3. 逐渐拉出吸管并观察纸变形的情况。

4. 引导学生思考并追问纸变形的原因,并总结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步骤五:巩固练习(20分钟)1.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放气球时,气球的重量变轻了?为什么抽水彩笔时能将水吸出来?2. 挑选几组学生分享答案,并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⑤继续给皮球打10简空气,重复上面的实验
3、注意事项
◆两位同学要互相合作、动作协调
◆每次动作都要观察是否平衡
◆每次添加物质都要一点点添加,直到平衡为止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4、天平观察记录
左端
右端
现象
事先充好气的皮球
若干豆子
平衡
打10筒空气的皮球
豆子质量不变
打10筒空气的皮球
平衡
打20筒空气的皮球
现有豆子质量不变
总结课堂
板书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量
空气有质量吗
空气特征:空气有质量
板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4《空气有质量吗》教学设计
课题
空气有质量吗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理解质量的科学概念
2、掌握空气又一特征:有质量
科学探索
1、利用实验工具和身边材料自制简易的天平,并不断改进,增加测量准确度
2、用自制的天平验证自己的猜想:空气有质量
3、能辨别质量与重量、天平与电子秤的不同
学生自制,并观察其缺点
学生自制,并观察其优缺点
学生自制,观察比较哪种自制工具好
学生按步骤操作
学生填写活动手册
学生回:空气有质量
学生回答:①可能没达到真正的平衡,②豆子的大小不一样,③球的质量可能不同
学生认真听
学生认真听
学生回答:空气有质量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继续实验,得出结论:空气有质量
课后完成
利用实验工具和身边材料自制简易的天平,并不断改进,增加测量准确度,培养动手自制工具的能力
③在平衡点上,用穿过盖子的绳子将筷子固定住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有质量吗》教案【教材简析】本课是在感知过空气,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之后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探索和求证的一课。

要让学生用“质量”一词替换学生常说的“重量”一词,但不需要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质量。

本课先提问学生“空气有质量吗?”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学生一定能想到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用过的天平,让学生思考论证空气有没有质量的具体的方法,并思考在操作过程中影响天平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因素,经历探究论证的过程。

也可以对工具有更深入的认识,体会到工具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观察和测量。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通过《认识一袋空气》一课观察过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气是无色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对于空气有没有质量(学生常说重量)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但是根据生活经验会有他自己的想法,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学生对天平这种测量工具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天平的傾斜可以反映出轻重,这是本课主要实验的基础,基于轻重的判断学生才能论证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用恰当的工具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经历称量过程,了解并思考某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应合理看待实验的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这一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质量问题的活动了解到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4空气有质量吗》优质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4空气有质量吗》优质教案

《空气有质量吗》微课程设计方案主题名称:《空气有质量吗》。

内容来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第四课。

选题意图:利用有效的方法测定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明白空气是具有质量的。

2.科学思维:学生通过实验,能利用实验结果解释空气具有质量的事实。

3.探究实践:学生能通过微课的观看,学习动手自行实验探究。

4.态度责任: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产生一定的科学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利用实验现象真实解释实验的态度。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知识类型:概念理解型、实验操作型。

教学过程设计:1.教材实验,呈现疑惑:《空气有质量吗》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在本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用简易天平,通过增加豆子数量的方法测定皮球打气前后的质量变化,从而确定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实验时,准备一个天平,左盘放入皮球,右盘放入一定量的豆子,使天平平衡。

取下皮球,用打气筒打入空气,放回,天平并没有产生倾斜,说明空气没有质量。

空气真的没有质量吗?2.分析实验,明确问题:皮球在打气前后体积变化明显。

皮球增加的重力与增加的空气浮力相互抵消,此外简易天平灵敏度有限。

最终导致实验测不出空气的质量。

3.材料改进,突破实验:将体积易变的皮球改为体积不易改变的塑料盘;将简易天平改为实验室托盘天平。

再次实验,左盘放入塑料盘,右盘放入豆子,达到平衡。

取下塑料盘,打入20筒空气,放回左盘,天平向左倾斜,说明打入的空气具有质量。

有多重呢?在右盘加豆子进行测定,得到2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9颗豆子的质量。

4.在线检测,深化提高:①在称量空气前,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塑料瓶和若干绿豆。

此时,应该通过增减绿豆数量使天平()。

A.左端下沉B.平衡C.右端下沉②我们可以利用打气筒在塑料瓶中打入20筒甚至更多的空气,主要是因为空气具有()的特征。

A.很轻B.占据空间C.可以压缩③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空气()质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空气有质量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空气有质量吗》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空气有质量吗》教案一、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

在称量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质量的准确程度。

二、重难点。

重点: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

重点: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有质量的,掌握证实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

每对同桌需要准备:两个气球、一个天平、一个打气筒、一张学习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经过前三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是无色透明、无味的。

探索空气的这些特征,可以采用鼻子闻、眼睛观察、手粗模的方式。

(二)探讨:空气有质量吗?让实验效果更明显,降低实验难度,本节课我们选择“天平”作为测量工具,更加直观。

气球的弹性和厚度都比保鲜袋要强,使用气球装空气更加简便。

加上保鲜袋实在太轻了,不利于之间看到实验现象。

5.明确实验研究的问题、采用的测量工具、装入气球的工具、实验目的,以及自己的猜测。

验证猜想,养成有理有据地支持自己的观点1.对子之间合作完成实验。

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回顾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不规范之处。

3.学生常识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实验结论。

4.你们小组的在试验中发现了什么?和你的猜想一样吗?的科学素养5.教师总结:空气是有质量的。

皮球增加了空气,质量就加重了。

4.10筒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三)延申学习,1.空气的组成部分。

2.介绍比空气还要轻的气体-氢气。

(四)课后思考:假如把注入空气的气球里面的空气放出后,再对比两个气球的质量,你猜想一下会怎么样呢?。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空气质量的概念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通过实验验证空气有质量的部分。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操作,观察气球的重力变化,从而直观地理解了空气质量的存在。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这个教学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空气质量与生活环境的联系时,部分学生对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的实际案例,通过生动的例子来加深他们对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认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空气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二节的主题:《空气有质量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空气质量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概念,知道空气质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
2.空气质量的实验验证: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证明空气确实具有质量。
3.空气质量与天气、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4.空气质量的保护与改善:教育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护环境和空气质量。
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空气质量的奥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教科版

4.空气有质量吗【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并知道如何设计实验证实空气有质量。

2.经历证实空气有质量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实验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有质量的,掌握证实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简易天平、皮球、小塑料桶,打气筒、豆子、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学生: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有没有质量呢?2.学生汇报猜测:空气有质量。

3.教师提问:我们如何证实我们的猜测呢?4.学生讨论答复。

〔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局部,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实验中如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二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

2.实验中,围绕随堂学展开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开展实验。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天平左端放入充好气的皮球后,需要在右端放上假设干豆子才能让天平保持平衡。

继续往皮球中冲入10筒空气后,天平向左端倾斜,此时需要继续在右端放入豆子才能让天平恢复平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空气是有质量的。

〔1〕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前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2〕学生观察实验,相互交流实验现象。

〔3〕学生说一说:实验中将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倾斜了,说明皮球比充气前更重了,增加的重量就是充入的10筒空气。

因此证实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4〕总结,教师告诉学生空气是有质量的。

2.认识到10筒空气有多重。

〔1〕教师提出问题:前面的实验中,天平是怎样再次恢复平衡的。

〔2〕学生观察实验,相互交流实验现象。

〔3〕学生说一说:实验中,在天平倾斜后,我们在天平右端再次放入假设干豆子,天平两端质量相等,天平恢复了平衡。

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空气有质量吗》

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空气有质量吗》

教学设计: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空气有质量吗》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并认同空气具有质量这一科学事实,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如对比实验法、称重法等,并学会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质疑和尝试的科学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质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天平的使用、货物的称重等。

二、教学重点•空气具有质量这一科学概念的建立。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验证空气具有质量。

三、教学难点•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区分空气的质量与其他可见物质的质量在测量上的不同。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实验材料:天平、气球、塑料杯、砝码等。

•学生活动手册、记录表。

五、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空气具有质量的现象。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空气质量的小故事,如“空气的重量之谜”,通过故事引出空气具有质量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吗?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有质量的。

你们相信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2. 新课教学•实验观察:••实验一:天平与气球:准备一个天平,一端放置一个空塑料杯,另一端放置一个装有气球的塑料杯(气球未充气)。

让学生观察天平的平衡状态。

然后,向气球中充气,再次观察天平的平衡状态。

通过这一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空气具有质量的现象。

•实验二:对比测量:在天平的一端放置一个已知质量的砝码,另一端放置一个装有气球的塑料杯(气球充气至相同程度)。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一. 教材分析《空气有质量吗》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质量特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指导,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感知空气的质量存在,并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空气这一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方面还需要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启发他们思考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质量特性,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质量特性2.实验操作方法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和感知空气的质量。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沙子、天平、玻璃杯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吹一个气球,然后用沙子填满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形,引出空气的质量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空气的质量实验,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有质量,为什么有质量。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让学生总结空气的质量特性。

5. 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空气质量相关的问题,如空气污染、空气质量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的质量特性。

7.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与空气质量相关的作业,如调查家里的空气质量,思考如何改善空气质量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质量吗》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质量吗》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质量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空气有质量吗》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理解空气作为一种物质同样具有质量,并学会使用天平这一基本测量工具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空气的存在、性质以及空气占据空间等概念,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属性,为后续学习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等内容提供必要的认知准备。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具有质量。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包括空气的质量。

理解并比较不同体积空气的质量差异。

(二)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天平进行简单的测量操作。

能够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三)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愿意主动探索未知。

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天平等测量工具的重要性。

意识到空气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空气作为一种物质具有质量。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包括空气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理解并比较不同体积空气的质量差异。

准确操作天平,避免测量误差。

五、教学策略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天平的指针变化,分析空气的质量变化。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空气的质量概念。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

第二单元第四课《空气有质量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1.运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

2.在称量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

【教学重点】: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重量很轻。

【教学难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

【教学准备】:天平、优质的打气筒、球针、豆子、皮球、学生活动手册,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实验记录表。

【教学流程】:。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空气有质量吗》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空气单元的第4节课《空气有质量吗》,主要介绍了空气有质量的概念。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到空气是有质量的,并能够理解空气的质量对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能够解释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b. 掌握实验方法,通过实验验证空气有质量的事实。

2. 能力目标:a. 能够观察、探究和实验,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b.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和问题。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科学好奇心。

b.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a. 空气是有质量的。

b. 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2. 教学难点:a.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空气有质量的事实。

b.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空气的基本概念,并且对实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对于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概念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混淆。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空气的质量。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a.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复习空气的基本概念。

b. 提问:你们认为空气有质量吗?为什么?2. 实验探究:a. 准备实验材料:一个空气球、一个秤。

b. 实验步骤:i. 先称量空气球的质量,记录下来。

例如,假设空气球的质量为10克。

ii. 用嘴吹气球,使其充满空气。

iii. 再次称量充满空气的气球的质量,记录下来。

例如,充满空气后气球的质量为30克。

c.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与之前称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d.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气球充满空气后质量增加了?e. 学生回答:我们观察到气球充满空气后质量增加了。

这是因为气球充满空气后,气球内部充满了空气分子,而空气分子是有质量的,所以气球的质量增加了。

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有质量吗1教案教科版(精选五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有质量吗1教案教科版(精选五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有质量吗1教案教科版(精选五篇)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有质量吗 1教案教科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水和空气空气有重量吗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过程与方法: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三、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四、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给每个学生准备: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

五、教学过程:(一)空气有重量吗? 1.师: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2.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

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3.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

(建议: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

)4.小天平调平。

(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5.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

(分组实验)6.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a: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方法。

b: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空气有质量吗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空气有质量吗  教科版

空气有质量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用恰当的工具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经历称量过程,了解并思考某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应合理看待实验的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这一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质量问题的活动了解到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

难点: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提出问题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生:空气被压缩。

师:那你还记得空气的哪些特征?谁来说一下?小火车准备好!生: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被压缩师:那空气又有什么作用呢?生:空气可以让我们呼吸、热气球的原理、帮助燃烧师:你知道得可真多。

奖励一张科学家卡片!生:。

师:来老师上周去游乐场见到了这种锤子一样的气球。

上面1000t是什么意思呢?生:这个锤子气球重1000t师:真的吗?这个充满空气的气球质量是1000吨?生:不是真的,只是虚构的!师:那空气有没有质量呢?生:有/没有师:你的猜想是有/没有?理由是?生:有……/没有……师: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用什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生:实验师:那怎么做实验呢?给大家3分钟。

师:一边思考一边完成你的实验记录单。

生:……师:谁来跟我们讲一讲呢?生:可以用电子秤师:是的,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精确的电子秤师:先测皮球的重量。

生:再打空气,测一次质量。

师:如果充完气皮球的质量更重?生:空气有质量师:如果充完气的皮球跟未充气皮球的质量一样?生:空气没有质量!师:想不想测一测呢?师:这个是称重台,这里显示示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有质量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空气中,但学生很少能直接感受到空气的质量。

学生根据飘在空中的气球,或者可以上升的氢气球,可能会认为空气没有质量或者无法判断。

上节课探讨了空气与水的异同,很多学生会提到两者的质量不一样,或者说空气没有质量。

并且学生还用小圆圈表征空气颗粒,那么质量作为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就势在必行了。

【学生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学生对天平这种测量工具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本课,学生将认识到一些因素会影响天平的测量效果。

对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因为工具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进行观察和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

●在称量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质量的准确程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测量空气质量。

难点:测量空气质量,并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天平、优质的打气筒、球针、豆子、皮球、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思考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

2.谈话:既然大家对空气有没有质量提出了这么多的观点,我们如何验证空气有没有质量呢?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

设计意图:本环节可以收集学生前概念。

学生可能会有很多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想,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简图记录学生的实验设计,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讨论:哪种实验方法比较适合?
二、探索
1.明确活动要求。

(1)准备一个简易天平。

(2)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3)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10筒空气。

(4)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

如果天平倾斜了,你需要放多少粒豆子才能让天平重新平衡呢?
(5)继续给皮球打10筒空气,重复上面的实验。

2.学生实验、记录。

3.学生理解班级记录表,有依据地解释观点。

4.研讨。

(1)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
(2)你怎么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
5.小结:质量是所有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空气作为一种物质,是有质量的。

(3个大圆代表皮球,小圆圈代表空气微粒)
设计意图:本环节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很多。

比如,豆子易得且单体质量小,个体差异不大,方便学生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的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本环节学生要学会用符合逻辑的解释去描述实验事实。

除了让学生用科学的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实,更要让学生关注“空气作为一种物质,是有质量的”。

本环节继续使用小圆圈表示空气微粒的方法,让解释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三、拓展
将皮球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再将皮球放入小桶中,看天平的平衡结果。

设计意图:这个拓展实验实际上是反向验证空气是有质量的。

打入空气,质量增加,放掉一部分空气,质量减少。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空气有质量。

【板书设计】
空气有质量吗
+10筒空气 + 颗豆子
再+10筒空气 + 颗豆子
平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在天平两端的皮球和豆子已经平衡的前提下,如果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倾斜,让学生用简图表示出来。

2.要让天平重新平衡,需要往另一边加入多少粒豆子,在图中写出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