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fb7e06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1.png)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是文明小市民》,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学习如何做一个有礼貌、守纪律、尊重他人的文明小市民。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出文明礼仪。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文明行为的内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城市公园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公园里的文明行为。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如排队、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等。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公园里的文明行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做一个文明小市民。
六、板书设计1. 大我是文明小市民2. 小(1)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2)遵守公共秩序(3)爱护公共财物(4)尊重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我是文明小市民”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的文明行为。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文明行为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文明行为的内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
2. 例题讲解:针对文明行为的判断,需要详细讲解以加深学生理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https://img.taocdn.com/s3/m/4baf8a4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b.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篇1活动目标:1.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提高对社会公德的判辨能力,萌发做文明市民的美好愿望。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1.水彩笔,白纸,对错牌,记录板,小红花。
2.幼儿对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公关礼仪也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一、观看视频,谈话导入。
1.播放赣榆县最繁华、幼儿都经常去的地方的视频让幼儿观看。
师:“你们来过这里吗?这是哪里?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名字?你们觉得家乡美吗?哪里美?”2.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幼儿欣赏。
3.师:“片中有哪些景点,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4.教师小结赣榆的美景。
(利用视频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谈话,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倾听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孩子直观欣赏,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二、观察行为图片,幼儿分辨是非。
1.师:“看了视频,我和你们一样,都觉得赣榆越来越美了,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赣榆越来越美吗?”2.师:“赣榆的美丽和我们每一个都分不开,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这座城市,爱护我们的环境卫生,做一个文明的好市民。
平时,我见过不少市民,我把他们的行为拍了下来,请你们来当评判员,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3.展示图片,幼儿分组讨论,并进行抢答比赛。
(师介绍比赛规则,要求幼儿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4.总结出文明市民的标准。
(守法,讲卫生,爱护公物,举止文明,帮助他人,健康生活等)(通过分组游戏竞赛的方式,对社会公德有一定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并总结出争当文明市民的标准。
《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2ef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5.png)
《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社会生活》,详细内容包括《我是文明小市民》主题讲解,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文明礼貌的行为,以及通过具体实例学习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小市民的基本要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文明礼貌的行为。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文明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文明小市民的含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故事书、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一些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让学生分辨并讨论这些行为的好与坏。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我是文明小市民》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文明行为的表现,以及文明行为带来的好处。
3. 随堂练习(5分钟)发给学生卡片,上面印有文明和不文明行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原因。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文明行为,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6. 活动环节(10分钟)开展“我是文明小市民”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文明行为。
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成为真正的文明小市民。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是文明小市民》2. 内容:文明行为: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爱护公共财物不文明行为: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插队等课堂活动:实践活动、小组讨论、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列举出家庭中的文明行为和自己在学校中的文明行为,明天课上分享。
答案示例:家庭文明行为:帮妈妈做家务、尊敬长辈、节约用水用电等。
学校文明行为:排队等候、礼貌用语、帮助同学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https://img.taocdn.com/s3/m/74f82f3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c.png)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的社会》,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文明礼貌”,第二节“公共秩序”,第三节“我是文明小市民”。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文明礼貌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市民。
2.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挂图、文明小市民榜样卡。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我们生活中的文明现象和不良行为”。
2. 讲解:讲解文明礼貌和公共秩序的重要性,结合挂图和榜样卡,让幼儿了解如何成为一名文明小市民。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在公共场所如何遵守公共秩序,展现文明礼貌。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礼貌和遵守公共秩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是文明小市民》2. 内容:文明礼貌:问好、道歉、道谢、礼让公共秩序:排队、守时、安静、整洁文明小市民:遵守秩序、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助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列举出生活中遇到的文明现象和不良行为,并说明如何改正不良行为。
以“我是文明小市民”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示你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礼貌。
2. 答案:作业一:略作业二: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在实践中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文明小市民”实践活动,如义务捡拾垃圾、帮助老人过马路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https://img.taocdn.com/s3/m/d0c705a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a.png)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社会教材《我是文明小市民》一章。
具体内容包括:文明礼貌用语、公共场所注意事项、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绿色出行等。
二、教学目标2. 使学生明白公共场所注意事项,提高公共意识。
3.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的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4.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出行的观念,关爱地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绿色出行。
2. 重点:文明礼貌用语、公共场所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卡片、绿色出行图标。
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模拟公共场所,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2. 讲解文明礼貌用语:教师举例讲解,如“您好”、“请问”、“谢谢”等,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
3. 公共场所注意事项:教师讲解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如不乱扔垃圾、不喧哗等,学生随堂练习。
4. 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教师展示垃圾分类卡片,讲解分类原则,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游戏。
5. 绿色出行:教师展示绿色出行图标,讲解意义,学生讨论如何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文明礼貌用语、公共场所注意事项、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绿色出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运用所学文明礼貌用语,与家人、朋友进行一次互动。
2. 作业答案:如“妈妈,您好!请问我可以帮您做些什么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1. 文明礼貌用语:本节课将重点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包括基本的问候语、感谢语、道歉语等。
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如“您好”、“请问”、“谢谢”、“对不起”、“打扰一下”等礼貌用语。
2. 公共场所注意事项:教师将详细讲解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随意插队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61a77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3.png)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主要内容为培养幼儿成为文明小市民。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文明行为。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概念,培养幼儿的文明素养。
2. 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幼儿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
3.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幼儿能够自觉地践行文明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概念,培养幼儿的文明素养。
难点:使幼儿能够自觉地践行文明行为,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视频、图片、故事书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故事讲述一名幼儿在幼儿园里乱扔垃圾,其他幼儿劝说无效,由老师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捡起垃圾的故事。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使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概念,并示范文明行为,如排队、礼让、不乱扔垃圾等。
3.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文明行为,并分享自己的经历。
4. 实践环节(10分钟)让幼儿在教室里实践文明行为,如排队、礼让、保持卫生等。
教师巡回指导,并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文明行为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我和朋友一起实践文明行为的情景。
答案:幼儿画出自己和朋友一起排队、礼让、不乱扔垃圾等文明行为的情景。
2. 写一写,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文明行为。
答案:幼儿写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文明行为的具体做法,如排队、礼让、保持卫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践环节等方式,使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文明行为。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文明行为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文明小市民》
![2024年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文明小市民》](https://img.taocdn.com/s3/m/35c303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2.png)
2024年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文明小市民》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
2. 培养幼儿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3. 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热情,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提高遵守公共秩序的自觉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视频、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城市文明行为的视频,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其中的文明行为。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的相关知识。
结合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文明行为宣传海报。
派代表展示海报,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4. 互动环节(10分钟)开展“我是文明小市民”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我是文明小市民》2. 内容:文明行为: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等。
礼仪规范:礼貌用语、排队等候、不乱扔垃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张文明行为宣传海报。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设计出符合主题的海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对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幼儿还需加强自律意识。
2. 拓展延伸: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参与社区文明活动,记录下自己的文明行为。
下节课预告:开展“我为城市文明出份力”主题活动,让幼儿为城市建设提出建议。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互动环节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如公共交通、公园游玩等,使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我是文明小市民》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我是文明小市民》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a3313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c.png)
幼儿园大班《我是文明小市民》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概念,学会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
3.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书、卡片、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文明行为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文明行为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不文明行为的场景,让幼儿判断并讨论如何改正。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文明行为。
5.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一个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你列举出三个你在生活中见过的文明行为,并说明为什么它们是文明的。
2. 画出你最喜欢的文明行为,并简单描述。
答案:1. 示例:给老人让座、捡拾垃圾、排队等候。
这些行为都是文明的,因为它们体现了尊重他人、爱护环境和遵守公共秩序。
2.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在课后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文明行为的掌握情况,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了解社区中的文明行为。
2.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监督幼儿在家庭中的文明行为,共同培养幼儿的公共道德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入程度4. 互动游戏的组织与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景进行教学。
2.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文明行为的意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e0764b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b.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什么是文明小市民,知道如何表现出文明小市民的品质。
2.本领目标:培育幼儿园大班同学的自我管理本领,感知本身在社会中的位置,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和提高识别和感知规定、要求和期望的本领。
3.情感目标:促进同学健康成长,培育他们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束力,形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时间3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40分钟。
三、教学内容第一周:1.了解文明小市民的概念,比如让座、不随地乱扔垃圾等。
2.通过情境教学,让同学感知本身是文明小市民还是不文明小市民的区分,并激发同学的自我管控需求。
3.通过比较不同场景下的文明小市民的行为,让同学探究文明小市民的品质。
第二周:1.学习和仿照文明小市民的行为,如说对不起、感谢和道别等,让同学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共识和相互敬重。
2.组织同学参观社区环境,带领同学认得居住环境、学习文化、治安保障等方面的日常规范和既定要求。
3.激励同学动手行动,让他们制作文明小标语,梳理相关规范和行为,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共享。
第三周:1.组织同学中考评比出文明小市民,认真察看、评判每个同学的表现,统计每个班级的文明小市民比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复盘和反思的问题。
2.回顾过去三周的教学内容和涉及到的文明小市民的品质,让同学总结和提炼相关行为规范,比如珍惜环境、彼此挂念、诚实守信、敬重他人等。
3.让同学就本身学到的品质和行为规范进行共享和讨论,提示同学初步形成自我管束、正常交流和公共责任等方面的自我意识。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课程开始时,老师可以通过呈现课件,将一些文明小市民的形象“搬”进课堂,向同学介绍文明小市民然后对文明小市民的品质进行认真解释,激发同学的学习喜好。
2.活动教学法:通过带领同学仿照文明小市民的行为、参观社区环境、制作标语、共享看法等学习活动,激发同学的参加度和活跃性,加强同学对文明小市民的认得和理解。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3ae561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b.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文明礼仪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并实践文明行为。
3. 激发幼儿关爱他人、关爱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小朋友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文明行为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哪个小朋友做得好?为什?2. 讲解文明礼仪知识(10分钟)(1)讲述故事《小兔子文明之旅》,引导幼儿关注文明行为。
(2)结合PPT,讲解基本礼仪,如:排队、礼让、道歉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小明在幼儿园吃饭时,把不喜欢吃菜扔在地上。
(2)小红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文明行为,并进行分享。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点评每组表现,强调文明礼仪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践行。
六、板书设计1. 大我是文明小市民2. 副认识文明行为,学习基本礼仪3. 板书内容:(1)文明行为:排队、礼让、道歉等(2)基本礼仪: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在家庭中观察,有哪些文明行为值得我们学习?(2)在学校中,你将如何践行文明礼仪?2. 答案:(1)家庭中文明行为:尊重长辈、帮忙做家务、节约用水等。
(2)学校中文明行为:礼貌待人、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讨论等形式,让幼儿解文明礼仪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文明礼仪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践行所学知识。
(2)组织幼儿参观公共场所,解文明礼仪在实际生活中重要性。
(3)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文明行为,激发他们关爱他人、关爱环境意识。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彩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彩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91f77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c.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彩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城市》,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我是文明小市民》。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文明礼仪知识,培养他们成为有素质、讲文明的小市民。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如礼貌用语、排队、礼让等。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文明礼仪,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小红旗、贴纸、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城市生活中的文明场景,如公交车上让座、过马路走斑马线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场景中的文明行为。
2. 例题讲解(10分钟)(1)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2)排队:购物、乘车、洗手等场合学会排队等候。
(3)礼让:过道、上下楼梯、进出门口时学会礼让他人。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我是文明小市民》2. 内容: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排队:购物、乘车、洗手礼让:过道、上下楼梯、进出门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文明礼仪的画作。
(2)记录一天内自己遵守文明礼仪的行为,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画作内容可包括文明礼仪的场景、人物、动作等。
(2)记录的内容可包括:礼貌用语的使用、排队等候、礼让他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加社区文明宣传活动,让他们将所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2)开展家庭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培养幼儿的文明素养。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精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f0514d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7.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是文明小市民》,具体内容包括: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以及如何成为一名文明小市民。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具有文明素养的小市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公共场所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文明行为和不良行为。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让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2)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文明小市民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良好品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列举几个公共场所的例子,如超市、公园、公交车等,讲解在这些场所应遵守的文明礼仪。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公共场所的场景,让幼儿将所学文明礼仪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师提出一些与文明礼仪相关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2. 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3. 如何成为一名文明小市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指导下,绘制一幅关于文明小市民的画。
答案:画面中可以包含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等元素,展现幼儿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2.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列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文明行为和不良行为。
答案:小朋友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文明行为习惯。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培养幼儿的文明素养。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附反思(1)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附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de1b625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9.png)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文明小市民》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社区》,具体内容为第5节《我是文明小市民》。
本节课将引导幼儿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文明礼貌,关爱环境,尊重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文明小市民的基本要求,如礼貌待人、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等。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主动与人友好相处。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文明小市民的内涵,将文明行为内化为自身习惯。
重点:掌握礼貌待人、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等文明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遇到的文明行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讲解文明小市民的定义,让幼儿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文明行为的具体表现,如礼貌待人、遵守公共秩序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成为一个文明小市民,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文明小市民,模拟在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提出关于文明小市民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情景模拟:设置场景,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展示文明行为。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文明行为。
六、板书设计1. 《我是文明小市民》2. 内容:文明行为:礼貌待人、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等。
社交能力:主动与人友好相处。
环保意识:爱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记录下来,并说明自己的感受。
2. 答案:根据观察,列出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并说明自己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与反思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df2ec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b.png)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与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能够:1.理解什么是文明小市民;2.了解文明小市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为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而付出努力。
2.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欧化尺、纸张、笔和彩色笔;3.制作文明小市民承诺的标语牌。
3. 教学内容3.1. 导入环节1.欢迎学生们参加社会大班级;2.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内容:那就是什么是公共环境;3.让学生们进一步思考:什么是公共环境的白天?我们该如何为公共环境服务?3.2. 阅读教材,理解文明小市民的概念1.通过阅读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文明小市民的概念;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取同学的想法,一起深入探讨文明小市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3.3. 制作文明小市民承诺的标语牌1.让学生们用欧化尺和彩色笔来制作承诺的标语牌;2.学生先画出承诺的图案,然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3.收集学生们的标语牌并挑选几个好的作品展示。
3.4. 思考如何成为文明小市民1.引导学生们思考自己是如何成为文明小市民的;2.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写下自己的一些小举动;3.通过讲述一些小例子,鼓励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做出行动。
3.5. 签订文明小市民承诺1.让学生们向全班诉说自己的文明小市民行动;2.让学生们在签字承诺并挂在班级里。
4.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什么是文明小市民,以及应该做些什么来维护公共环境。
教学内容简单,具有很好的实际性和可行性,并且课程形式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同时,教学过程也需要改进,例如在制作标语牌的环节,也可以考虑将学生们的设计展示出来,并作出更具创造性的例子,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
《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02184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6.png)
《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行为,如排队、不插队、不随地乱扔垃圾等。
2. 社会责任: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责任感,如帮助同伴、节约用水用电、保护植物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2.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3. 增强幼儿的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公民素质的一代新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故事书、卡片等。
学具:作业本、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实际案例,让幼儿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例如,讲述一个小朋友在排队时插队,导致其他小朋友不满的故事。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如排队、不插队、不随地乱扔垃圾等,并进行示范。
同时,让幼儿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礼仪。
3.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和环境,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公民素质的人。
4. 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让幼儿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判断其是否符合文明礼仪、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如模拟排队、礼貌用语交流等,以检验他们对于文明礼仪的掌握程度。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实践文明礼仪,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仪、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三个方面,以及具体的行为要求。
如下:文明礼仪:排队不插队不随地乱扔垃圾社会责任:关爱他人节约用水用电保护植物公民意识: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实践文明礼仪,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a31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0.png)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明白做一个文明小市民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行为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公民素质的小市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认识到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如尊重他人、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等,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解释。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列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然后进行分享。
5. 板书设计(5分钟)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教学要点,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板书设计1. 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尊重他人、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关心社会。
2. 做一个文明小市民的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
(2)谈谈你对做一个文明小市民的认识和体会。
2. 答案:(1)文明行为:主动让座、帮助他人、不乱扔垃圾等。
不文明行为:大声喧哗、乱涂乱画、闯红灯等。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做一个文明小市民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加强对文明行为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可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文明小市民”评选,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文明行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2. 例题讲解中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大班社会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文明小市民》
![大班社会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文明小市民》](https://img.taocdn.com/s3/m/ebdbc7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3.png)
大班社会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文明小市民》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道文明礼仪基本内容,如排队、礼让、不乱扔垃圾等。
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践行文明礼仪,成为一名文明小市民。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和公共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文明礼仪内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文明小市民”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文明礼仪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和视频,讲解文明礼仪基本内容,如排队、礼让、不乱扔垃圾等,引导幼儿关注自身行为。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文明礼仪小场景,让幼儿进行判断和选择,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5. 情景再现(5分钟)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展示他们讨论出文明礼仪行为,让其他幼儿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是文明小市民2. 板书内容:文明礼仪基本内容:排队、礼让、不乱扔垃圾等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方法团队协作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文明礼仪宣传海报。
2. 作业要求:用彩纸、画笔等学具,将文明礼仪内容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经历表现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文明小市民”实践活动,让幼儿走进社区,践行文明礼仪。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文明礼仪内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
对于这个难点,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以生动形象方式讲解文明礼仪内涵,使其易于理解和接受。
补充说明:在讲解文明礼仪内涵时,我采用贴近幼儿生活例子,如“排队等候”比喻成“小蚂蚁排队搬食物”,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1
![《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3dc65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e.png)
《我是文明小市民》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课程名称:《我是文明小市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生活地方》,详细内容包括:解社会公共场所规则,培养幼儿在公共场所文明行为,以及掌握简单交通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和认识到在公共场所要遵守规则,做一个文明小市民。
2. 培养幼儿在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如排队、不乱扔垃圾等。
3. 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幼儿在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和交通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公共场所图片、交通信号灯模型、情景剧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PPT,展示公共场所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公共场所场景。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公共场所所见所闻,讨论如何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文明行为。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在超市购物时,我们应该怎做?(2)过马路时,我们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公共场所规则和文明行为。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是文明小市民》2. 板书内容:公共场所规则文明行为交通安全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份关于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宣传海报。
2. 答案:海报内容包括:公共场所规则、文明行为、交通安全知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解和掌握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和交通安全知识。
在今后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实践活动,如超市购物、过马路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例题讲解深入程度,接着是作业设计针对性和实用性,是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实际效果。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文明小市民》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文明小市民》](https://img.taocdn.com/s3/m/f7aa50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4.png)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是文明小市民》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明小市民”的含义,并运用其具体行为规范。
2. 通过学习“文明小市民”行为规范,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礼仪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教学准备:1. “文明小市民”手册。
2. 社会卡片或图片。
3. 社会板书或海报。
教学流程:一、导入(10分钟)1. 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幼儿们充满活力和好奇心,准备开始社会教育课。
2. 讲解“文明小市民”的意义,引导幼儿们明确自己应该有哪些良好的文明行为规范。
二、教学过程(30分钟)1. 展示社会卡片或图片,以此切入幼儿教育话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2. 教师根据幼儿们的认知程度,将“文明小市民”行为规范分别介绍,比如“排队说话,不能互相打闹、推挤”、“扔垃圾需要分类,不能随地乱丢”等等。
3. 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引导幼儿们理解和植入行为规范,并展示社会教育主题板书或海报,让幼儿们对所学习的文化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化。
三、游戏互动(20分钟)1. 以出入园时的表现、幼儿园课堂中的团队合作等为素材,展示出幼儿的良好表现。
2. 进行游戏互动,让幼儿们在实践中理解文明行为规范的内涵,培养良好的礼仪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活动(10分钟)1. 引导幼儿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醒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牢记文明行为规范。
2. 通过奖励和表扬等方式,鼓励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并坚持发扬文明行为规范,成为真正的小市民。
教学反思:1. 导入阶段,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为幼儿引入动感和好奇心,为学习文明行为规范埋下伏笔。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社会卡片或图片,引导幼儿探究、发现、总结文明行为规范,通过激活思维,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游戏互动,取材于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的表现,针对性强、直观明了,减轻游戏学习的枯燥性,使教育更加亲和、饶有趣味性。
4. 总结活动,通过鼓励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幼儿感受到获得成功和成长的喜悦,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
![幼儿园大班《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1108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9.png)
幼儿园大班《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包括:学习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礼让他人、保持安静、不乱扔垃圾等文明行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提高自身文明素养。
2. 培养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律能力。
3. 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学会自律和礼让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学具:小红旗、小红花、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现象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故事中存在的问题。
2. 讲解:结合PPT、图片和视频,讲解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 情景模拟: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将所学文明礼仪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6.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到公共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文明与不文明现象。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以“我是文明小市民”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示自己在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所学文明礼仪运用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中,与家人、同学和邻居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
(1)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文明素养。
(2)开展“文明小标兵”评选活动,激励幼儿争当文明小市民。
(3)结合节假日,开展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文明礼仪。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教学过程中的情景模拟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操作。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家长座谈会和实践活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公交车、公园等,确保幼儿对情景有较高的熟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我是文明小市民》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提高对社会公德的判辨能力,萌发做文明市民的美好愿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水彩笔,白纸,对错牌,记录板,小红花。
2.幼儿对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公关礼仪也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谈话导入。
1.播放赣榆县最繁华、幼儿都经常去的地方的视频让幼儿观看。
师:“你们来过这里吗?这是哪里?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名字?你们觉得家乡美吗?哪里美?”
2.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幼儿欣赏。
3.师:“片中有哪些景点,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
4.教师小结赣榆的美景。
(利用视频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谈话,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倾听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孩子直观欣赏,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观察行为图片,幼儿分辨是非。
1.师:“看了视频,我和你们一样,都觉得赣榆越来越美了,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赣榆越来越美吗?”
2.师:“赣榆的美丽和我们每一个都分不开,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这座城市,爱护我们的环境卫生,做一个文明的好市民。
平时,我见过不少市民,我把他们的行为拍了下来,请你们来当评判员,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
3.展示图片,幼儿分组讨论,并进行抢答比赛。
(师介绍比赛规则,要求幼儿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
4.总结出文明市民的标准。
(守法,讲卫生,爱护公物,举止文明,帮助他人,健康生活等)
(通过分组游戏竞赛的方式,对社会公德有一定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并总结出争当文明市民的标准。
)
三、学做一名好市民。
1.讨论:如何做文明小市民。
(通过讨论,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做文明市民的标准。
)
2.那我们把刚才讨论的结果画下来,贴到我们的作业栏,提醒别人也要做文明的市民!
(孩子们把自己所想的在纸上表现出来,对之前的活动有一个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