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工—名词解释 150
炼铁工-名词解释
![炼铁工-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7fb05c28bd63186bcebbc40.png)
18.什么叫矿石的冶金性能?
答案:生产和研究中把含铁炉料(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在热态及还原条件下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能:还原性;低温还原粉化;还原膨胀;荷重还原软化和熔滴性称为矿石的冶金性能。
19.什么叫液泛现象?
答案:在气、液、固三相做逆流运动中,上升气体遇到阻力过大,将下降的液滴支托住,进而将它搅带走的现象称做液泛现象。
61.置换比
答案:喷吹1kg(或1m3)补充燃料所替换焦炭的量。
62.高炉热状态
答案:指炉子各部位具有足够相应温度的热量以满足冶炼过程中加热炉料和各种物理化学反应需要的热量,以及过热液态产品达到要求的温度。
63.矿石的还原性
答案:矿石在炉内被煤气还原的难易程度。
64.耦合反应
答案:由某个渣中的离子(正或负)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铁液中不带电的中性原子与另一个铁中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而成为渣中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统称为“耦合反应”。
15.什么是鼓风动能?
答案:鼓风动能就是向高炉内鼓入热风所具有的机械能。
16.什么叫精料?
答案:精料是指原燃料进入高炉前,采取措施使它们的质量优化,成为满足高炉强化冶炼要求的炉料,在高炉冶炼使用精料后可获得优良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17.什么叫高炉炉料结构?
答案:高炉炉料结构是指高炉炼铁生产使用的含铁炉料构成中烧结矿、球团矿和天然矿的配比组合。
4.焦炭反应性
答案:指焦炭在一定温度下和CO2作用生成CO的速度。
5.铁的直接还原度
答案:FeO中以直接还原的方式还原出来的铁量与铁氧化物中还原出来的总铁量值比成为直接还原度。
6.炉渣的稳定性
答案:指炉渣的化学成分或外界温度波动时对炉渣物理性能影响的程度。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
![炼钢名词解释,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20d83f2b852458fb770b5674.png)
四、名词解释1.冲击面积:氧气流股与平静金属液面接触时的面积。
2.炉容比: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的比值。
3.均衡炉衬: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
4.喷孔夹角:喷孔几何中心线与喷头轴线之间的夹角。
5.静态模型:就是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再参照经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修正系数,确定吹炼加料量和氧气消耗量,预测终点钢水温度及成分目标。
6.溅渣护炉:答案: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使其在炉衬表面形成高熔点的熔渣层,并与炉衬很好的粘结附着,称为溅渣护炉。
7.转炉的经济炉龄:根据转炉炉龄与成本、钢产量之间的关系,其材料综消耗量最少、成本最低、产量最高,确保钢质量条件下所确定的最佳炉龄就是经济炉龄。
8.综合砌炉:在吹炼过程中,由于转炉炉衬各部位的工作条件不同,内衬的蚀损状况和蚀损量也不一样。
针对这一情况,视衬砖的损坏程度的差异,砌筑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级别的耐火砖,这就是所谓综合砌炉。
9.转炉炼钢的动态控制:转炉炼钢动态控制是在静态控制基础上,应用副枪等测试手段,将吹炼过程中金属成份、温度及熔渣状况等有关信息对吹炼参数及时修正,达到预定的吹炼目标。
由于它比较真实的掌握了熔池情况,命中率比静态控制显著提高,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其中有吹炼条件控制法、轨道跟踪法、动态停吹法、称量控制法。
10.供氧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料由喷枪供给的氧气量,单位是米3/吨·分。
11.转炉静态控制:是以物料平衡和热平衡为基础建立设定的数学模型,即按照已知的原料条件和吹炼终点钢水温度及碳含量计算铁水、废钢、各种造渣材料及冷却剂的加入量、吹氧量和吹氧时间,并按照计算结果由计算机控制整个吹炼过程至终点,在吹炼过程中不按任何新信息量进行修正的一种控制方法。
1、炉熔比:新转炉砌砖后的容积与装入量之比。
2、马赫数:气体的流速与当地音速之比。
钢铁专业名词解释(3)
![钢铁专业名词解释(3)](https://img.taocdn.com/s3/m/e147047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4d.png)
钢铁专业名词解释(3)钢铁专业名词解释二、有关钢材机械性能的名词1.屈服点(σ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 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 (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⑵洛氏硬度(HR)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炼钢工—简答题 207
![炼钢工—简答题 207](https://img.taocdn.com/s3/m/1853399851e79b8968022623.png)
1.什么是溅渣护炉技术?答案:溅渣护炉技术是向炉渣中加入含MgO的造渣剂造粘渣补炉技术的基础上, 采用氧枪喷吹高压N2在2-4mm 内将出钢后留在炉内的残余炉渣喷溅涂敷在转炉内衬表面上,生成炉渣保护层的护炉技术。
2.炉渣来源何处?它在炼钢中起什么作用?答案:来源:(1)钢铁料中夹杂氧化的产物。
(2)造渣材料(石灰、白云石、萤石等)。
(3)冷却剂(氧化铁皮、矿石等)。
(4)被浸蚀和冲刷下来的炉衬耐火材料。
(5)各种原料带来的泥沙。
作用:(1)去夹杂(P、S);(2)传氧媒介;(3)清洁钢液;(4)对熔池保温;(5)影响金属损失;(6)影响炉衬浸蚀。
3.脱碳反应对炼钢过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案:(1)铁水中C氧化到钢种所要求的范围。
(2)氧化产生CO气泡对熔池起着循环搅拌作用,均匀钢液成份、温度, 改变各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3)CO气泡有利于去除N2、H2等。
(4)利于非金属夹杂物上浮。
(5)提供炼钢的大部分热源。
(6)CO气泡使炉渣形成泡沫渣。
4.造成钢包回磷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答案:原因:(1)出钢下渣;(2)脱氧产物SiO2;(3)氧含量降低。
防止措施:(1)挡渣出钢,尽量减少出钢带渣。
(2)采用碱性钢包或渣线部位用碱性材料。
(3)出钢过程中投入钢包中石灰粉。
(4)减少钢水在钢包中停留时间。
5.为什么兑铁时,有时会发生大喷?答案:因为转炉吹炼到终点,钢中氧含量和炉渣氧化性高, 留渣或未倒净的渣子和钢水,兑铁时炉内碳含量急剧增加且铁水温度低及钢水温度骤然下降, 促使碳氧反应剧烈进行在炉内产生强烈沸腾,如果兑铁水过猛且炉内残留钢渣较多就会大喷。
6.为什么转炉炼钢脱硫比脱磷困难?答案:碱性转炉渣中含有较高的(FeO),炉渣脱硫的分配比较低,降低了炉渣的脱硫能力,高(FeO)对脱磷工艺是一个相当有利的因素, 转炉炼钢条件下钢渣间磷的分配比较高, 一般可达100-400,而硫的分配比一般为6-15,此外,脱磷反应速度快,很快可达到平衡,而脱硫速度较慢,一般达不到平衡。
炼钢工人[1]
![炼钢工人[1]](https://img.taocdn.com/s3/m/c0d3c00c998fcc22bdd10dd2.png)
炼钢工人炼钢工人炼钢工艺过程造渣:调整钢、铁生产中熔渣成分、碱度和粘度及其反应能力的操作。
目的是通过渣金属反应炼出具有所要求成分和温度的金属。
例如氧气顶吹转炉造渣和吹氧操作是为了生成有足够流动性和碱度的熔渣,以便把硫、磷降到计划钢种的上限以下,并使吹氧时喷溅和溢渣的量减至最小。
出渣:电弧炉炼钢时根据不同冶炼条件和目的在冶炼过程中所采取的放渣或扒渣操作。
如用单渣法冶炼时,氧化末期须扒氧化渣;用双渣法造还原渣时,原来的氧化渣必须彻底放出,以防回磷等。
熔池搅拌:向金属熔池供应能量,使金属液和熔渣产生运动,以改善冶金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熔池搅拌可藉助于气体、机械、电磁感应等方法来实现。
电炉底吹:通过置于炉底的喷嘴将N2、Ar、CO2、CO、CH4、O2等气体根据工艺要求吹入炉内熔池以达到加速熔化,促进冶金反应过程的目的。
采用底吹工艺可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改善脱磷、脱硫操作,提高钢中残锰量,提高金属和合金收得率。
并能使钢水成分、温度更均匀,从而改善钢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熔化期:炼钢的熔化期主要是对平炉和电炉炼钢而言。
电弧炉炼钢从通电开始到炉料全部熔清为止、平炉炼钢从兑完铁水到炉料全部化完为止都称熔化期。
熔化期的任务是尽快将炉料熔化及升温,并造好熔化期的炉渣。
氧化期和脱炭期:普通功率电弧炉炼钢的氧化期,通常指炉料溶清、取样分析到扒完氧化渣这一工艺阶段。
也有认为是从吹氧或加矿脱碳开始的。
氧化期的主要任务是氧化钢液中的碳、磷;去除气体及夹杂物;使钢液均匀加热升温。
脱碳是氧化期的一项重要操作工艺。
为了保证钢的纯净度,要求脱碳量大于0.2%左右。
随着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电弧炉的氧化精炼大多移到钢包或精炼炉中进行。
精炼期:炼钢过程通过造渣和其他方法把对钢的质量有害的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经化学反应选入气相或排、浮入渣中,使之从钢液中排除的工艺操作期。
还原期:普通功率电弧炉炼钢操作中,通常把氧化末期扒渣完毕到出钢这段时间称为还原期。
炼钢工—名词解释 150
![炼钢工—名词解释 150](https://img.taocdn.com/s3/m/7627b4d9ce2f0066f5332223.png)
1.供氧强度答案:供氧强度是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料由喷枪供给的氧气量(单位m3/t·min)。
2.活性石灰答案:通常把在1150~1250℃温度下,在回转窑或新型竖炉内培烧的石灰,具有反应能力强,体积密度小,气孔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
3.溅渣层的分熔现象答案:溅渣层的矿物组成不均匀,当温度升高时,溅渣层中低熔点物质首先熔化,与高熔点相相分离,并慢慢地从溅渣层流淌下来,而残留在炉衬表面的溅渣层为高熔点矿物,这样反而提高了溅渣层的耐高温性能。
也称选择熔化或异相分流。
4.热脆答案:钢中硫主要以硫化亚铁的形式存在,Fe与FeS形成共晶体即Fe-FeS,这种共晶体的熔点只有985℃,Fe-FeS呈网状分布于晶界处,钢的热加工温度在1150~1200℃在此晶界处共晶体已溶化,当钢受压后造成晶界的破裂的现象。
5.铁水预处理答案:铁水预处理就是在铁水进入转炉前,为去除某些有害成分(如硫磷硅等)或回收某些有益成分(如钒铌等)而对铁水的处理过程。
6.复合脱氧答案: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脱氧元素脱氧,其浓度比恰能生成低熔点液态复杂化合物,从而使所用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大大增强的方法。
7.非金属夹杂物答案:在冶炼、浇注过程中产生或混入钢中经加工或热处理后不能消除而分散于钢材中的非金属相,一般称之为非金属夹杂物,简称夹杂物。
答案:8.炉渣的氧化能力答案:炉渣的氧化能力是指炉渣向金属熔池传氧的能力,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自炉渣向金属供氧的数量。
9.冷却剂的冷却效应答案:是指为加热1kg冷却剂到一定的熔池温度所消耗的物理热和冷却剂发生化学反应应消耗的化学热之和。
10.终点答案:转炉兑入铁水后,通过供氧,造渣操作,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钢水达到了所炼钢种成分和温度要求的时刻。
11.什么是溅渣护炉?答案:在转炉出钢之后,调整余留终点渣成分,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在炉衬表面形成一层与炉衬很好烧结附着的高熔点溅渣层,这个溅渣层耐蚀性较好,并可减轻炼钢过程对炉衬的机械冲刷,从而保护了炉衬砖,减缓其损坏程度,使得炉衬寿命得以提高。
炼钢工复习大全
![炼钢工复习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eaa970103d8ce2f00662322.png)
一、填空题1.吹炼前期调节和控制枪位的原则是:早化渣、化好渣,以利最大限度的去( 磷)。
2.氧气顶吹转炉中氧的传递方式一般有(直接传氧)和间接传氧两种方式。
3.炼钢温度控制是指正确地控制一炉钢的吹炼过程温度和( 吹炼终点)温度。
4.炉渣返干的根本原因是碳氧反应激烈,渣中( FeO )大量减少。
5.氧枪由三层同心钢管组成,内管道是( 氧气)通道,内层管与中层管之间是冷却水的( 进)水通道,中层管与外层管之间是冷却水的( 出)水通道。
6.炉衬的破损原因主要有高温热流的作用、(急冷急热)的作用、(机械冲击)的作用、化学侵蚀等几方面作用。
7.转炉冶炼终点降枪的主要目的是均匀钢水温度和( 成份)。
8.控制钢水终点碳含量的方法有拉碳法、高拉补吹法和(增碳法)三种。
9.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过程的自动控制分为( 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两类。
10.马赫数就是气流速度与当地温度条件下的( 音速)之比。
11.合理的喷嘴结构应使氧气流股的( 压力能)最大限度的转换成动能。
12.为了达到炉衬的均衡侵蚀和延长炉龄的目的,砌炉时采用( 综合砌炉)。
13.副枪作用主要是(测温)、(取样)、(定碳)、(定氧)、(测液面),它带来的好处是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冶炼时间、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14.影响转炉终渣耐火度的主要因素是( MgO )、TFe和碱度(CaO/SiO2).15.氧气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向熔池供氧的( 体积)。
16.钢水温度过高,气体在钢中的( 溶解度)就过大,对钢质危害的影响也越大。
17.以( CaO )、( MgO )为主要成分的耐火材料是碱性耐火材料。
18.在溅渣护炉工艺中,为使溅渣层有足够的耐火度,主要措施是调整渣中的( MgO )含量。
19.供氧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合理的(喷头结构)、(供氧强度)、(氧压)以及(枪位控制)。
20.造渣制度是确定合适的(造渣方法);渣料种类;渣料数量;加入时间及加速造渣的措施。
21.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浓度的脱氧元素成(平衡状态)的钢液中氧的浓度。
炼钢名词解释
![炼钢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f799cf6f61fb7360b4c65c7.png)
001,化学亲和力指元素于元素之间结合能力的强弱。
002,冲击面积氧气流股与平静金属液面接触时的面积。
003,炉容比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的比值。
004,均衡炉衬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
005,喷孔夹角喷孔几何中心线与喷头轴线之间的夹角。
006,石灰活性是指石灰与熔渣的反应能力,它是衡量石灰在渣中溶解速度的指标。
007,碳氧浓度积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钢液中碳与氧的质量百分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而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008,转炉的热效率转炉炼钢的热效率是有效热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其中有效热指钢水物理热及矿石分解热。
009,留渣操作留渣操作就是将上炉终渣的一部分留给下炉使用。
终点熔渣的碱度高,温度高,并且有一定(Tfe)含量,留到下一炉,有利于初期渣尽早形成,并且能够提高前期去除P、S的效率,有利于保护炉衬,节约石灰用量。
010,终点控制主要是指终点温度和成分的控制。
对转炉终点控制不仅要保证重点碳、温度的精确命中,确保P、S成分达到出钢要求,而且要求控制尽可能低的钢水氧含量。
011,拉瓦尔型喷头拉瓦型喷头是收缩-扩张型喷孔,出口氧压低于进口氧压之比小于0.528,形成超音速射流。
气体在喉口处速度等于音速,在出口处达到超音速。
012,定量装入制度,有何特点定量装入是在整个炉役期间,每炉的装入量保持不变;这种装入制度的优点是:发挥了设备的最大潜力,生产组织、操作稳定,有利于实现过程自动控制。
但炉投前期熔池深、后期熔池变浅,只适合大、中型转炉。
国内外大型转炉已广泛采用定量装入制度。
013,溅渣护炉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使其在炉衬表面形成高熔点的熔渣层,并与炉衬很好的粘结附着,称为溅渣护炉。
014,复合吹炼强搅拌在顶、底复合吹氧工艺中,供气强度(标态)波动在0.20~2.0m3/(t.min);底部供气组件通常使用套管式喷嘴,中心管供氧,环管供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或油做冷却剂,此工艺属于复合吹炼强搅拌。
转炉炼钢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转炉炼钢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b3184acc1755270722089e.png)
国家职业标准—转炉炼钢工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转炉炼钢工1.2 职业定义利用转炉加入主副原料、吹氧升温使铁水发生化学变化,添加合金料以获得一定化学成份和一定温度的钢水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高温、噪声、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身体健康、动作协调,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事故预知、判断、处理能力。
1.6 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理论培训的标准教室,和满足实际操作培训用的具有转炉及相关设备的生产现场或模拟现场。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各种炼钢方法名词解释
![各种炼钢方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0a61fe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1.png)
各种炼钢方法名词解释感应炉利用感应电流的电热效应加热炉料,完成金属熔炼的电炉。
当感应圈通过交流电时,在感应圈内坩埚中的炉料,由于感应电流被加热,将炉料熔化。
根据熔炼时是否抽真空又分为真空感应炉和非真空感应炉。
感应炉主要用来熔炼特殊钢、合金和有色金属等。
炉外精炼炉外精炼是把转炉、电炉中所炼的钢水移到另一个容器中 (主要是钢包) 进行精炼的过程。
也叫“二次炼钢”或钢包精炼。
炉外精炼把传统炼钢分为两步:(1)初炼:在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炉料的熔化、脱磷、脱碳和主合金化。
(2)精炼:在真空、惰性气氛或可控气氛下进行脱氧、脱硫、去除夹杂、夹杂物变性、微调成分、控制钢水温度等。
目前,炉外精炼设备已成为连铸过程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炼钢生产中,采用转炉(电炉)一炉外精炼一连铸已成为目前钢厂通常采用的工艺流程。
;炉外精炼可分为真空、非真空和其他:<;/P>(1)真空精炼法真空吹氩法(Finkl法和Gazid法,美国、法国1958-1963年开发)真空电磁搅拌去气法(ISID法,美国1962年开发)钢包精炼炉法(ASEA-SKF法,瑞典1965年开发)真空电弧加热精炼法(Finkl-VAD法,美国1962年开发)埋弧加热钢包精炼法(L-F法,日本1971年开发)真空吹氧脱碳精炼法(VOD法,西德1965年开发)强搅拌真空吹氧脱碳精炼法(SSVOD法,日本1977年开发)转炉真空吹氧脱碳法(VODK法,西德1976年开发)(2)非真空精炼法氩氧炉脱碳精炼法(AOD法,美国1968年开发)气氧炉脱碳精炼法(CLU法,法国和瑞典1973年开发)钢包吹氩法(GAIAL法,加拿大1950年开发)密封吹氩法(SAB法,日本1965年开发)带盖钢包吹氩法(CAB法,日本1965年开发)(3)其他精炼法法国钢铁研究法(IRSID法,法国1963年开发)蒂森法(TN法,西德1974年开发)<;o:p>氏兰法(SL喷粉法,瑞典1976年开发)弹丸发射法(ABS法,日本1973年开发)喂丝加添法(WF法,日本1967年开发)合成渣洗法(RERRIN法,法国1933年开发)同炉渣洗法连铸炼好的钢水必须使它凝固后才能进一步轧成钢材使用。
炼钢工—名词解释
![炼钢工—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1b027b26f1aff00bfd51e0e.png)
1.供氧强度答案:供氧强度是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料由喷枪供给的氧气量(单位m3/t·min)。
2.活性石灰答案:通常把在1150~1250℃温度下,在回转窑或新型竖炉内培烧的石灰,具有反应能力强,体积密度小,气孔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
3.溅渣层的分熔现象答案:溅渣层的矿物组成不均匀,当温度升高时,溅渣层中低熔点物质首先熔化,与高熔点相相分离,并慢慢地从溅渣层流淌下来,而残留在炉衬表面的溅渣层为高熔点矿物,这样反而提高了溅渣层的耐高温性能。
也称选择熔化或异相分流。
4.热脆答案:钢中硫主要以硫化亚铁的形式存在,Fe与FeS形成共晶体即Fe-FeS,这种共晶体的熔点只有985℃,Fe-FeS呈网状分布于晶界处,钢的热加工温度在1150~1200℃在此晶界处共晶体已溶化,当钢受压后造成晶界的破裂的现象。
5.铁水预处理答案:铁水预处理就是在铁水进入转炉前,为去除某些有害成分(如硫磷硅等)或回收某些有益成分(如钒铌等)而对铁水的处理过程。
6.复合脱氧答案: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脱氧元素脱氧,其浓度比恰能生成低熔点液态复杂化合物,从而使所用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大大增强的方法。
7.非金属夹杂物答案:在冶炼、浇注过程中产生或混入钢中经加工或热处理后不能消除而分散于钢材中的非金属相,一般称之为非金属夹杂物,简称夹杂物。
答案:8.炉渣的氧化能力答案:炉渣的氧化能力是指炉渣向金属熔池传氧的能力,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自炉渣向金属供氧的数量。
9.冷却剂的冷却效应答案:是指为加热1kg冷却剂到一定的熔池温度所消耗的物理热和冷却剂发生化学反应应消耗的化学热之和。
10.终点答案:转炉兑入铁水后,通过供氧,造渣操作,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钢水达到了所炼钢种成分和温度要求的时刻。
11.什么是溅渣护炉?答案:在转炉出钢之后,调整余留终点渣成分,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在炉衬表面形成一层与炉衬很好烧结附着的高熔点溅渣层,这个溅渣层耐蚀性较好,并可减轻炼钢过程对炉衬的机械冲刷,从而保护了炉衬砖,减缓其损坏程度,使得炉衬寿命得以提高。
炼钢工职位专项说明书
![炼钢工职位专项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b01cb9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2.png)
基本状况
职位名称
炼钢工
职位编号
30604
所属单位
炼钢厂
所属车间
转炉
所属班组
转炉班
直接上级职位
车间主任
职位设立目旳
组织生产,传达上级各项任务、精神,完毕状况
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1.组织本小组旳正常生产。
2.传达上级和调度下达旳各项任务。
3.指挥摇炉工保证吹炼过程正常。
4.控制终点温度、拉碳。
5.对转炉侵蚀状况旳维护和补炉砖旳贴补。
6.
7.
8.
9.
10.
工作工具
个人专用
铁锹、取样勺、钢钎
班组共用
测温枪
车间共用
分厂共用
基本
任职资格
学历
中专以上
专业
年龄
25—30
性别
男
身体
素质健康Βιβλιοθήκη 工作经验一年以上转炉工作经验
工作
技能
职前
培训
顶吹转炉专业知识
其她
规定
炼钢工试题库
![炼钢工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c06cb04844769eae009eddb.png)
37.炉渣的熔点是指炉渣开始熔化时的温度。 ( × )
38.炉渣氧化能力是指炉渣向熔池传氧的能力。 ( √ )
39.钢液的熔点随钢中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高。 (× )
40.硅能使钢的延伸率,断面收缩率降低,但使钢的冲击韧性提高。 ( × )
52.炉渣向金属中传氧的条件是( A )。
A.[O]渣平-[O]实>0 B.[O]渣平-[O]实<0 C.[O]渣平-[O]实=0
53.炉渣的氧化能力通常用(∑FeO%)表示,其具体含义为( A )。
A.(FeO%)+1.35(Fe2O3%) B.FeO% C.(Fe%)×1.287
50.与顶吹相比,复吹转炉钢水中余锰量增加的原因是( C )。
A.复吹降低钢水氧含量 B.复吹增加钢水氧含量
C.复吹成渣速度快 D.复吹使钢渣混匀时间短
51.炉渣脱硫能力表示式是( B )。
A.Ls=[S%]/(S%) B.Ls=(S%)/[S%] C.Ls=(S%)/[S]2
23.由于铁水中铁含量最高,因此铁氧化是转炉炼钢的主要热源。 ( × )
24.公称吨位越大的转炉炉容比可以小些,公称吨位小的炉容化要稍大些。 ( √ )
25.吨位越大的转炉,其供氧强度也越大。 ( × )
26.转炉吹炼中出现大喷时应立即降枪抑制喷溅。 ( × )
27.氧枪是由喷头、枪身和枪尾三部分组成。 ( √ )
19、吹炼终点前,如测温发现钢液温度偏高,应加入适量的( B )进行冷却。
(A)废钢 (B)石灰 (C)铁矿石
20、转炉底吹惰性气体的主要目的是( B )。
四名词解释(轧钢工)
![四名词解释(轧钢工)](https://img.taocdn.com/s3/m/e74c996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5.png)
四名词解释(轧钢工)四名词解释1.体积不变定律答案:钢锭在头几道轧制中因其缩孔、蔬松、气泡、裂纹等缺陷受压缩而致密,体积有所减小,此后各轧制道次的金属体积就不再发生变化。
这种轧制前后体积不变的客观事实叫做体积不变定律。
2.最小阻力定律答案:钢在塑性变形时,金属沿着变形抵抗力最小的方向流动,这就叫做最小阻阻力定律。
3.加工硬化答案: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变形抗力的所有指标都增大,而塑性指标降低,同时还使电阻升高,抗腐蚀性和导热性下降,铁磁金属的性能也发生变化等。
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这些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变化的综合现象。
4.控制轧制答案:控制轧制就是适当控制钢的化学成分、加热温度、变形温度、变形条件及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从而大幅度提高热轧钢材综合性能的一种轧制方法。
5.控制冷却答案:控制冷却是指通过控制热轧过程中和轧后钢材的冷却速度,达到改善钢材的组织状态,提高钢材性能,缩短钢材的冷却时间,提高轧机生产能力的冷却工艺。
6.板形答案:板形:是板带材平直度的简称。
板形的好坏是指板、带材横向各部位是否产生波浪或折皱,它决定于板带材沿宽度方向的延伸是否相等。
7.轧制压力答案:轧制压力是指轧制时轧辊受到轧件的反作用力。
实际上轧制压力是使两个轧辊相互分离的力,其数值等于轧辊和轧件接触面上所分布的轧制压力之总和。
8.层流冷却答案:层流冷却:利用低压虹吸管造成稳定下落的水柱,水柱具有较高的动能,安装高度恰当时,水柱接触带钢后,既不反跳也不散溅,而是从冲击点向四周流散,扩大冷却面积。
因为水柱呈层流,且具有一定的动能,所以它能冲破热带钢表面的蒸汽膜,使水流得到充分利用,冷却效果显著提高。
9.CVC轧机答案:CVC轧机:一种辊型凸度连续可变轧机,由西马克公司开发了连续可变凸度的CVC技术,其凸度可通过轧辊轴向的移动在最小和最大凸度值之间进行无级调节,再加上弯辊装置,从而扩大了板形调节范围。
10.什么叫轧辊的磨损?答案:在轧制过程中,轧件与轧辊接触发生物理摩擦和冷却水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化学腐蚀与氧化作用引起轧辊表面质量数量变化叫轧辊的磨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供氧强度答案:供氧强度是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料由喷枪供给的氧气量(单位m3/t·min)。
2.活性石灰答案:通常把在1150~1250℃温度下,在回转窑或新型竖炉内培烧的石灰,具有反应能力强,体积密度小,气孔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
3.溅渣层的分熔现象答案:溅渣层的矿物组成不均匀,当温度升高时,溅渣层中低熔点物质首先熔化,与高熔点相相分离,并慢慢地从溅渣层流淌下来,而残留在炉衬表面的溅渣层为高熔点矿物,这样反而提高了溅渣层的耐高温性能。
也称选择熔化或异相分流。
4.热脆答案:钢中硫主要以硫化亚铁的形式存在,Fe与FeS形成共晶体即Fe-FeS,这种共晶体的熔点只有985℃,Fe-FeS呈网状分布于晶界处,钢的热加工温度在1150~1200℃在此晶界处共晶体已溶化,当钢受压后造成晶界的破裂的现象。
5.铁水预处理答案:铁水预处理就是在铁水进入转炉前,为去除某些有害成分(如硫磷硅等)或回收某些有益成分(如钒铌等)而对铁水的处理过程。
6.复合脱氧答案: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脱氧元素脱氧,其浓度比恰能生成低熔点液态复杂化合物,从而使所用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大大增强的方法。
7.非金属夹杂物答案:在冶炼、浇注过程中产生或混入钢中经加工或热处理后不能消除而分散于钢材中的非金属相,一般称之为非金属夹杂物,简称夹杂物。
答案:8.炉渣的氧化能力答案:炉渣的氧化能力是指炉渣向金属熔池传氧的能力,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自炉渣向金属供氧的数量。
9.冷却剂的冷却效应答案:是指为加热1kg冷却剂到一定的熔池温度所消耗的物理热和冷却剂发生化学反应应消耗的化学热之和。
10.终点答案:转炉兑入铁水后,通过供氧,造渣操作,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钢水达到了所炼钢种成分和温度要求的时刻。
11.什么是溅渣护炉?答案:在转炉出钢之后,调整余留终点渣成分,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在炉衬表面形成一层与炉衬很好烧结附着的高熔点溅渣层,这个溅渣层耐蚀性较好,并可减轻炼钢过程对炉衬的机械冲刷,从而保护了炉衬砖,减缓其损坏程度,使得炉衬寿命得以提高。
12.什么叫钙处理?答案:钙处理是把钙或钙合金用喷吹、喂丝等方法加入钢中,目前已用于不同的目的,包括改善炼钢工艺,用于脱硫,改善连铸浇注性能,改善切削性能,改善沿轧制方向的横向机械性能等。
13.什么是炉渣的氧化性?答案:炉渣氧化性是表示炉渣对碳、硅、锰、磷等杂质元素氧化能力的一种重要性质,生产上,常以炉渣的ΣFeO含量来表示其氧化性,ΣFeO高,则称氧化性强,ΣFeO低,则称氧化性弱,ΣFeO是渣中FeO及Fe2O3含量经换算后之和,常采用两种换算方法。
全氧法:(ΣFeO)%= (FeO)%+1.35(Fe2O3)%全铁法:(ΣFeO)%= (FeO)%+0.9(Fe2O3)%14.钢的机械性能指哪些?答案:钢的机械性能亦即力学性能,是指钢材在静力荷载及动力荷载条件下,钢的力学表现。
一般常规检验的项目有(1)屈服点及屈服强度,(2)拉强度бb,(3)延伸率,(4)断面收缩率,(5)冲击韧性及疲劳实验、弯曲实验等。
15.什么是合金相图?最常用的的合金相图是什么相图?答案:合金相图又称为合金状态图,它表示在不同组份、不同温度下平衡状态时合金的相状态。
最常见的合金相图是铁碳相图。
16.什么是转炉冶炼的温度制度?答案:吹炼温度的控制是转炉冶炼的重要内容,所谓温度制度,主要是指过程温度的控制和终点温度控制。
转炉的温度状况,取决于转炉的热收入及热支出,转炉的温度制度对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金属材料的消耗、生产率、钢质量、炉衬寿命以及对炼钢的后步工序-浇铸都有重要的影响。
17.什么是顶渣控制技术?答案:通过控制顶渣与钢的反应,对一些精炼目的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目前能控制脱硫、脱氧和脱磷,对于氢、铝、硅尚不能控制。
顶渣控制对于极低硫、低氧钢的生产极为重要。
对于不同炉外精炼目的,其最佳炉渣成分也不同。
18.什么是洁净钢?答案:洁净钢一般指钢中含有极低的杂质,如S、P、N、O、C夹杂物和微量的有色金属杂质等。
清洁钢并不意味钢中杂质、夹杂物和微量元素越少越好。
它的允许含量按钢材使用要求而有所差异。
19.什么是转炉炼钢的静态控制?答案:所谓转炉炼钢过程的静态控制,是以物料平衡及热平衡为基础,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即以已知的原料条件、吹炼终点钢水的温度和成分为依据,计算铁水、废钢、各种造渣材料及冷却剂等物料的加入量、耗氧量和供氧时间,并按照计算机运算的结果进行吹炼,在冶炼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工艺参数修正的炼钢控制方法。
20.什么是白渣?答案:白渣是电炉炼钢氧化渣扒除后,加入稀薄渣料及还原剂所形成的一种碱性炉渣。
当氧化铁小于1%时,表观呈白色,称为白渣。
其主要成分氧化钙在60%左右,有较强的脱硫、脱氧能力,且不易沾污钢水。
21.真空度答案:在真空处理过程中,真空室内可以达到并且能够保持的最低压力为真空度。
22.炉外精炼答案:就是把炼钢的精炼任务,如脱硫、脱氧、去除有害气体及非金属夹杂物、调整成分温度等从转炉炉内移到炉外进行的方法。
23.IF钢答案:也称无间隙原子钢,就是在碳含量极低的钢中(0.001-0.005%),加入适量强化元素Ti、Nb,与钢中残存的间隙原子碳和氮结合形成碳化物和氮化物质点的钢种。
24.直接溅渣答案:在炼钢过程中调整炉渣为主,出钢后基本不再调整炉渣,直接进行溅渣的操作。
25.洁净钢答案:为了满足钢种的工艺要求,要求钢水中的杂质[H]、[O]、[N]、[P]、[S]等尽可能的少,它们的总和要求≤100ppm。
26.扩散脱氧答案:通过在炉渣中加入脱氧剂,借助搅拌循环钢水与钢渣接触达到脱氧的方式。
扩散脱氧能够避免脱氧产物污染钢水。
27.沉淀脱氧答案:把脱氧剂加入钢液中,脱氧产物以沉淀形态产生于钢液之中的脱氧方法就叫沉淀脱氧。
28.转炉吹损率答案:转炉吹炼过程中喷溅掉和烧、熔损掉的金属量占入炉金属料量的百分比。
29.活性石灰及硫含量较低,粒度较小、晶粒较小、反应能力强、气答案:是一种含SiO2孔率高、冶炼时容易分解的石灰。
30.熔渣的粘度答案:粘度是熔渣内部各液体层相对运动所产生内摩擦力大小的体现。
单位是Pa.s(N.s/m2)31.返干答案:是指已经熔化或部分熔化的炉渣出现变粘甚至结成大块的现象。
32.相答案:就是我们研究的体系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并且均一的那一部分。
33.冲击面积答案:氧气流股与平静金属液面接触时的面积。
34.石灰活性答案:是指石灰与熔渣的反应能力,它是衡量石灰在渣中溶解速度的指标。
35.转炉的热效率答案:转炉炼钢的热效率是有效热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其中有效热指钢水物理热及矿石分解热。
36.终点控制答案:主要是指终点温度和成分的控制。
对转炉终点控制不仅要保证终点碳、温度的精确命中,确保P、S成分达到出钢要求,而且要求控制尽可能低的钢水氧含量。
37.活度答案:溶液中由于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参加实际化学反应时,浓度可能出现偏差,出现的偏差可能是正偏差,也可能是负偏差,使用浓度应乘上一个校正系数,这个系数叫活度系数,此乘积称为有效浓度,也叫活度。
38.溅渣护炉答案: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使其在炉衬表面形成高熔点的熔渣层,并与炉衬很好的粘结附着,称为溅渣护炉。
39.铁水预处理答案:铁水预处理是指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为脱硫或脱硅、脱磷而进行的处理过程。
40.合成渣洗答案:是在出钢前将合成渣加入钢包内,通过钢流对合成渣的冲击搅拌,降低钢中的硫、氧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进一步提高钢水质量的方法。
合成渣洗既可用于电炉炼钢,也可用于转炉炼钢。
合成渣有固态渣和液态渣之分。
41.顶底复合吹炼工艺?答案:顶底复合吹炼工艺也称复吹工艺,就是从转炉熔池的上方供给氧气,即顶吹氧,从转炉底部供给惰性气体、或氧气,顶、底同时进行吹炼的工艺。
复吹工艺集顶吹工艺与底吹工艺之优势。
42.沉淀脱氧?答案:沉淀脱氧是脱氧剂加入钢水中,使溶于钢水中的氧结合成稳定的氧化物即脱氧产物,并与钢水分离排入熔渣中,从而达到降低钢中氧含量的目的。
43.回磷现象?答案:所谓回磷现象就是磷从熔渣中又回到钢中,也是脱磷的逆向反应;或者成品钢中磷含量高于终点磷含量也是回磷的现象。
44.转炉日历利用系数?答案:转炉在日历时间内每公称吨每日所生产的合格钢产量。
其公式为:转炉日历利用系数(吨/公称吨·日)=合格钢产量(吨)/(转炉公称吨×日历日数)。
45.转炉吹损率?答案:转炉在炼钢过程中喷溅掉和烧熔损掉的金属量占入炉金属料量的百分比。
其公式为:转炉吹损率(%)=[入炉金属料(t)-出炉钢水量(t)]/入炉金属料(t)×100%46.断面收缩率答案: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47.锰硫比答案:锰硫比是指钢中锰和硫两种元素重量百分含量的比值。
48.均衡炉衬答案: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
49.表面活性物质答案:溶液中有些溶质能降低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它们能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这些物质叫表面活性物质。
50.终点控制答案:主要是指终点温度和成分的控制。
对转炉终点控制不仅要保证重点碳、温度的精确命中,确保P、S成分达到出钢要求,而且要求控制尽可能低的钢水氧含量。
51.标准生成自由能答案:在标准状态下(298K、101.3KPa)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物质时的自由能变化。
52.平方根定律答案: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金属溶液中的溶解量与其平衡分压的平方根成正比。
53.真空度答案:在真空处理过程中,真空室内可以达到且能保持的最低压力。
54.活度答案:溶液中由于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参加实际化学反应时,浓度可能出现偏差,出现的偏差可能是正偏差,也可能是负偏差,使用浓度应乘上一个校正系数,这个系数叫活度系数,此乘积称为有效浓度,也叫活度。
55.高效连铸答案:即整个连注坯生产过程是高拉速、高质量、高效率、高作业率、高温铸坯及高自动控制等。
56.负滑脱在结晶器下振速度大于拉坯速度时,成为“负滑脱”。
57.氧枪的二次燃烧技术答案:使用二次燃烧氧枪,通过供氧,使熔池排出的CO气体部分燃烧,补充炉内热量即为二次燃烧技术。
58.洁净钢答案:所谓洁净钢或纯净钢,第一是钢中杂质元素[S]、[P]、[H]、[N]、[O]含量低;第二是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少,尺寸小,形态要控制。
59.泡沫渣答案:在吹炼过程中,由于氧气流股对熔池的左右,产生了许多金属液滴。
这些金属液滴落入炉渣后,与FeO左右生产大量的CO气泡,并分散于熔渣之中,形成了气—熔渣—金属密切混合的乳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