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生产与作业管理约翰逊法则
例1:某工程划分为六个施工段,每段分为两 某工程划分为六个施工段, 道工序,各工序在各段的持续时间如下表, 道工序,各工序在各段的持续时间如下表, 确定其总工期最短的最佳施工顺序。 确定其总工期最短的最佳施工顺序。
施工 段 工序 a b
1
#
2
#
3
#
4
#
5
#
6
#
3 5
2 1
4 3
6 4
2 3
6 6
解:(1)、填列“工序工期表” :(1)、填列 工序工期表” 填列“ )、绘制 施工次序排列表” 绘制“ (2)、绘制“施工次序排列表”(熟练后 可不绘) 可不绘)
4#
3#
2#
b
5#
1#
6#
4#
3#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工期T=25
按1—6顺序施工
2 4 a 1# 6 8 1 1 1 1 1 2 2 2 2 2 3 0 2 4 6 8 0 2 4 6 8 0 2 3#
#
4#
5# 6
#
b
1
#
2# 3#
4#
5#
6
#
总工期T=29
施工 1# 段 工序 a b 排序 2
#
3
#
4
#
5
#
6
#
3 5
2 1
4 3
6 4
4#
2 3
3#
6 6
5#
1# #
6#
2#
1# a b 进度 2 3 5 4 6
2# 2 1 8
3# 4 3
4# 6 4
5# 2 3
6# 6 6
生产与作业管理制度
生产与作业管理制度1. 前言1.1 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生产和作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维护企业形象。
1.2 全部相关部门和员工都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2. 作业计划与布置2.1 生产部门应依据市场需求、资源情况和生产本领,订立合理的作业计划,并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
2.2 作业计划应包含生产任务、作业时间、作业地方和相关要求等内容。
2.3 作业计划的调整应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并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 生产设备管理3.1 全部生产设备必需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2 生产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需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3.3 生产设备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填写,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备案。
3.4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或报告上级主管。
4. 原材料子采购与管理4.1 原材料子的采购应符合企业的质量要求,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4.2 原材料子的收货人员应进行严格的验收,并填写相应的验收记录。
4.3 原材料子应依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储存和保管,保持良好的防潮、防火、防爆和防盗措施。
4.4 原材料子的使用应依照先进先出原则,避开过期或变质。
5. 生产过程掌控5.1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依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便更改或省略操作步骤。
5.2 生产过程中显现异常情况或质量问题时,应立刻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5.3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污染物应进行妥当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4 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节省能源和资源,提倡环保生产方式。
6. 产品质量掌控6.1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全部员工都应对产品质量负责。
6.2 全部产品必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6.3 对于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停产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防止流入市场。
6.4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应及时追踪并进行处理,以防止仿佛问题再次发生。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什么是生产运作战略?★考核知识点:生产运作战略的概念•是企业根据目标市场和产品结构特点,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如何开展企业生产活动的全局性的谋划,是指导生产活动的行动纲领。
2. 什么是生产运作的产出要素管理?★考核知识点:生产运作的产出要素管理的概念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可以指一定时期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面发生的成本总额,也可以指一定时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
产品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品是企业在生产单位(车间、分厂)内为生产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种耗费,主要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资和各项制造费用。
广义的产品成本除了生产发生的各项管理和销售费用等。
可以作为产品成本列示的具体内容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不断随意乱挤和乱摊成本。
也就是说按你企业生产的某一个成品将他的材料工资电费折旧分摊到单个成品中不是所有的企业成本都在其中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1. 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 对外投资的支出。
3.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 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 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 灾害事故损失赔7. 各种捐赠支出。
8. 各种赞助支出。
9. 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3. 什么是质量和质量管理?★考核知识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看手机相册4. 什么是生产能力利用率?★考核知识点: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概念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比值,它是衡量经济景气程度及分析经济运行效率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在企业中,是指企业一个生产项目实际投产运营是的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的比值。
5. 什么是项目和项目管理?★考核知识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所谓项目,简单地说,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项目管理计划、组织和控制特定的资源去完成项目,同时满足在技术、成本特别是时间上的约束/要求针对特定目标、特定组织、特定约束的系统化管理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生产与作业管理概述
生产与作业管理概述一、引言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组织、调度和控制各种资源,以实现生产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定义、目标、重要性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概述。
二、定义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组织、调度和控制各种资源,以实现产品的高效生产和供应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控制、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
通过生产与作业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竞争力。
三、目标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效的生产过程和供应链,以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合理调度资源,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生产量和效益。
2.降低成本:通过控制原材料、人力和设备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3.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质量管理和控制过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提升用户满意度。
4.缩短交货周期: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物料管理,降低订单交付的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5.提高资产利用率:通过设备管理和资源优化,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闲置浪费。
四、重要性生产与作业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2.降低成本: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资源调度,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3.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准时交货和优质产品,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和口碑传播。
4.优化资源配置:生产与作业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避免闲置和浪费。
5.保证产品质量:通过质量管理和控制过程,可以提供稳定的产品质量,增强用户信赖和品牌形象。
五、主要内容生产与作业管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能按时完成。
2020年秋西南大学0668《生产与作业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0668学年学季:20202 窗体顶端多项选择题1、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的是:德鲁克吉尔布雷斯泰勒法约尔2、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克劳斯比提出的“零缺陷”?零缺陷追求免费预防3、一家饮料公司,一天生产100箱饮料,产品售价为200元/箱。
为灌装这些饮料,投入了100个标准工时,标准工时费用为20元/小时。
关于这家饮料公司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正确的有:0.05箱/工时费用200元/工时1箱/工时10元/工时费用4、系统库存量主要由()组成。
库存资金周转库存保险库存在途存货5、因果分析图的其他名称包括:直方图石川图帕累托图鱼刺图6、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其中“三全”包括()。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全组织的质量管理7、库存控制中的定期控制模型法具有以下特点()。
每次订货点不同每次订货量不同每次订货间隔期相同每次订货间隔期不同8、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
成本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质量管理9、在应用作业流程图进行业务流程优化时,应致力于减少的作业包括:延迟储存操作搬运1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
使管理过程标准化为组织提供实现持续改进的框架向顾客提供信任帮助组织实现顾客满意11、企业质量文化由三个层面组成,包括:行为层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12、活动关系图法中的O代表的含义是:普通的特别重要绝对必要不可接近13、以下选项中,属于竞争力最终表现指标的有:成本准时交换率速度质量14、下列有关独立需求库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用户对这种库存需求具有独立性用户对这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物资无关是企业不能控制而由市场所决定的需求这种库存需求是随机的15、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素分析里“有用的动素”的有:装配寻找迟延定位16、企业组织的三个基本职能是指: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17、下列各项中属于SERVQUAL的“移情性”维度所包含的调查项目有:公司没有优先考虑顾客的利益员工并不总是愿意帮助顾客员工是礼貌的员工不会给予顾客个别的关心18、最早对相关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这一概念的学者来自哪个国家?日本中国美国德国19、一般而言,下列各项中哪些工作是由运营职能来实现的?选址规划进度安排质量控制会计核算20、下列有关工作研究产生与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发端于泰勒在钢铁厂所开展的搬运生铁块试验与铲运试验越来越重视人类工程学、行为科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统计学的应用奠定了其基础吉尔布雷斯在建筑行业的砌砖方法研究也是发端之一21、在QFD中,市场评价的主体是:市场人员顾客质量人员研发人员22、提高流水生产线效率的途径有:购买新设备缩短流水线的节拍减少实际工作站数在减少实际工作站数的同时缩短节拍23、下列各例中属于连续生产类型的是:汽车装配建造大楼炼钢化工24、以下各项中属于服务蓝图层次的有:支持层顾客层后台前台25、影响企业选址的自然资源因素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物产资源气候条件26、提出“质量三部曲”的是:克劳士比朱兰费根堡姆戴明27、下列各项中属于SWOT外部环境分析的是:技术进步竞争对手的活动新的市场潜力企业的优势28、对动图(SIMO Chart)在动作研究中的应用目的是:减少疲劳寻找双手同时对称的最佳方案提高效率提高动作的稳定性29、最早提出劳动分工概念的是:福特亚当.斯密泰勒吉尔布雷斯30、工作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研究:方法研究动作研究操作研究时间研究31、下列有关拉式生产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信息流方向与物流方向相反实际生产数量与计划生产数量相一致信息流方向与物流方向相同实际生产数量大于计划生产数量32、使命位于战略金字塔的层级是:第1层级第2层级第4层级第3层级3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专业化布置的是:发动机车间磨工车间/工段医院的内、外科玩具生产线34、研究与开发(R&D)的分类有:新产品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35、下列有关库存成本的各项中,属于库存物资成本的是:所采购物资的价值运输费人工费销售机会丧失所导致的损失36、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命周期成长期特点的有:订单赢得要素为配套服务目标市场是一般顾客竞争对手数量开始增加营业收入快速增长37、以下各项中属于质量管理七种老工具的有:系统图因果分析图帕累托图控制图38、制造业通常有()两种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与作业管理》课件
2
如何应用原则到实践中
通过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培训员工、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等实施管理原则。
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关键概念
生产流程
生产流程是指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和产品交 付。
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是指根据生产需求,合理分配人力、设备、材料和时间等资源。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协调和管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以满足客户需求。
《生产与作业管理》PPT 课件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生产与作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 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Βιβλιοθήκη 课程介绍1 课程目标
了解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基础概念,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培养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
包括作业管理概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主要原则、关键概念以及案例分析等。
3 课程结构
每周一次课堂讲解和讨论,作业和项目实践。
作业管理概述
1 作业管理定义
作业管理是指制定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决策和控制生产过程来满足市场需 求的管理活动。
2 作业管理的重要性
作业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增加竞争力。
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主要原则
1
常见的管理原则
如5S原则、优化资源利用、持续改进、员工参与和质量管理。
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案例分析
1 实际案例介绍
通过介绍成功的生产与作业管理案例,展示管理原则的实际应用。
2 分析案例中的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法
通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总结与展望
1 演讲者观点总结
总结生产与作业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原则和关键概念。
生产与作业管理专案管理
生产与作业管理专案管理1. 简介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通过合理安排和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作业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活动。
而生产与作业管理专案管理则是指在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基础上,采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管理项目的全过程。
生产与作业管理专案管理旨在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实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目标,包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生产与作业管理专案管理的流程、方法和关键要素,以帮助组织和个人理解和应用生产与作业管理专案管理。
2. 生产与作业管理专案管理流程生产与作业管理专案管理可以分为以下流程:2.1 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需要和项目相关方进行沟通,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和可行性。
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对生产与作业管理项目进行界定,明确项目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涵盖的范围。
•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包括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可行性。
•确定项目相关方:识别项目的相关方,并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获取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2.2 规划阶段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确定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力。
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的时间进度、资源需求和风险管理等计划。
•确定项目团队: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员和资源,建立项目团队,并分配相应的任务和职责。
•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3 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开始按照项目计划进行实施,并监督和管理项目的进展。
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执行项目计划:按照项目计划进行工作,包括生产流程优化、作业流程改进等。
•监督项目进展:监督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管理项目风险:持续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组织和管理企业内部生产和运营活动的过程。
它涵盖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采购、生产调度、生产控制、质量管理以及设备维护等。
通过有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实现客户需求的及时交付。
一、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概述1.1 定义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组织和管理企业内部资源,以达到最佳效益的方式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加工或提供过程。
它涉及到物料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等方面。
1.2 目标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交付。
它还包括满足顾客需求、提升竞争力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
二、生产与作业管理的重要内容2.1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品数量和交付时间表。
它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市场预测、销售订单、原材料供应情况等。
2.2 物料采购物料采购是指根据生产计划的需求,确定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合同以及跟踪交付进度。
它需要考虑到物料质量、价格、供应能力等因素。
2.3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供应情况,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以保证生产进度和交货期的达成。
它需要考虑到设备利用率、人员配备、工艺流程等因素。
2.4 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通过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达标。
它包括设备运行监控、工艺参数调整、异常处理等。
2.5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建立质量体系、执行质量控制计划以及进行质量检测和改进活动,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
它包括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最终产品检验等。
2.6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指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它包括预防性维护、故障修复、备件管理等。
三、生产与作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技术3.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协调和优化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协同运作。
生产与作业管理报告
生产与作业管理报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产与作业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报告将对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概述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和作业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高效、优质、低成本的生产目标。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整个生产流程,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设施布局与选址、工作设计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生产与作业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
这需要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优化的生产流程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实现。
二、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是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生产能力,确定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和时间安排。
一个准确合理的生产计划能够有效地协调企业内部的资源,避免生产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生产控制则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生产控制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通过及时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对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进行评估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以及生产设备的可靠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提高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生产与作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方面。
质量策划是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的过程。
在产品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客户的期望,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
质量控制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这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
生产作业管理课程设计
生产作业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生产作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控制、生产作业调度等核心环节。
3. 学生能够了解生产作业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生产作业管理的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产作业计划,进行生产作业调度。
3. 学生能够运用生产作业控制技巧,提高生产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生产作业管理的兴趣,认识到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在生产作业管理中与他人沟通协作。
3. 学生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保护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让学生掌握生产作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学基础知识,但对生产作业管理的实际应用了解不多。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生产作业管理概述- 理解生产作业管理的定义、目标与作用- 了解生产作业管理的发展历程2. 生产作业计划- 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熟悉生产作业计划的类型及适用场景- 学习生产作业计划中的时间参数计算3. 生产作业控制- 理解生产作业控制的基本概念与任务- 学习生产作业控制的方法与技巧- 掌握生产作业进度控制与在制品管理4. 生产作业调度- 了解生产作业调度的定义、分类和目标- 学习生产作业调度方法及优化策略- 分析实际案例,进行生产作业调度实践5. 生产作业管理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企业生产作业管理案例- 总结成功企业生产作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6.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1周:生产作业管理概述- 第2-3周:生产作业计划- 第4-5周:生产作业控制- 第6-7周:生产作业调度- 第8周:生产作业管理案例分析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生产作业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生产与作业管理
亞當史密斯 懷特尼 泰勒 吉爾伯斯夫婦 甘特 福特 哈里斯 梅耶 道奇、羅敏、謝華德 、迪培特 作業研究團體 譚哲 許多人
Sperry Univac 許多人
W. Skinner 日本製造商 許多人
生产与作业管理
製造業與服務業之比較
比較項目 1.產出本身 2.產出的儲存性 3.產出的ㄧ致性 4.顧客的參與程度 5.對勞力的依賴程度 6.與顧客接觸程度 7.規模經濟的達成 8.設備規模 9.客戶
生产与作业管理
2020/11/24
生产与作业管理
報告綱要
• 生產與作業管理的意義 •安排生產貨物與服務 •學習生產與作業管理的理由 • 生產與作業管理經理人做些什麼 • 生產與作業管理的歷史演進 • 製造業與服務業之比較 • 作業管理者所面臨的新挑戰 •當代作業管理的議題
生产与作业管理
生產與作業管理的意義
• 狹義的生產定義:
– 指工廠所製造出來的商用產品的活動。更具體的 說〝凡依經濟原則有效運用設備,原物料及人力, 於一定期間內製造所需要產品的數量與品質的各 種活動。
• 廣義的生產定義:
– 泛指財貨與服務的創造(Creation)或價值增加 (value-added)的活動。更具體的說,〝凡財貨或 服務的創造或價值增加,皆經由投入、轉換及產 出等一連串的活動而得之〞
投入
轉換過程
土地,人力, 資 金,管理
經濟系統的投入產出轉換 約增加2.5%的產出(資金約 佔2.5%的38%,人力約佔 2.5%的10%,管理約佔 2.5%的52%)
回饋
產出
產品和服務
生产与作业管理
生產系統-食品工業
投入
生蔬菜 金屬片 水 能源 勞工 建築物 設備
加工
2013-2014度第一学期《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次作业说课讲解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第二次作业题目1、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平均每次观测到的作业时间是1.2分钟。
对操作者的效率评定是95%,宽放率为10%,在每天工作8小时的条件下,确定以下各种时间值:(1)观测到的时间;(2)正常时间;(3)标准时间2、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假定产品?如何进行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3、MTS 企业和MTO 企业应如何确定产品品种和数量?4、处理非均匀需求有哪些策略?其做法及限制如何?5、某种时令产品在适销季节到来前一个月,批发单价为16.25元,零售时单价为26.95,如果该时令产品销售完了,当时是不能补充的。
过时卖不出去的产品单价为14.95元,根据往年情况,该产品需求分布律如下表所示:请用边际分析法求最佳订货量。
6、四达设备公司每年要按单价4元购入54000套轴承组合件。
单位维持库存费为每年每套轴承9元,每次订货费用为20元。
试求经济订货批量和年订货次数。
7、某自行车公司计划下年度生产特种轮胎40000只。
生产率为200只/天,一年按250天计算。
一次生产准备费为200元,提前期为5天。
单位生产费用为15元,单位维持库存费为11.5元。
试求经济生产批量和订货点。
8、MRP 系统有哪些输入和输出?MRP 系统的处理过程如何?为何要采用低层码?9、已知A 和F 两种产品的结构和产品出产计划(如下表所示),求元件B 的总需要量。
A 2X 3B A 3C 2B 1Y LT=1周 LT=3周LT=2周 LT=2周 LT=3周 LT=4周 LT=12周10、请比较推进式系统和牵引式系统的区别。
11、JIT的实质是什么?在JIT中“浪费”的概念是什么?12、看板管理的主要工作规则有哪些?13、组织准时生产的条件有哪些?答题纸姓名:学号:班级:评分:答题纸(续页)答题纸(续页)答题纸(续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
生产与作业管理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生产与作业管理这事儿。
你知道吗?生产与作业管理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大合唱。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这场演出中的重要角色。
要是有谁走了调,或者没跟上节奏,那整个“歌曲”可就乱套啦!就拿工厂生产来说吧,从原材料的采购,那可不亚于为一场盛宴挑选新鲜食材。
得精挑细选,还得考虑价格,品质,供应的稳定性。
这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既要新鲜又要实惠,不然怎么做出美味佳肴?生产过程中的计划安排,那就是制定作战方案。
啥时候干啥,谁干啥,都得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然,工人们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那能行吗?质量控制这一块,就好比是守门员,要把住最后一道关。
稍有疏忽,次品就溜出去了,这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再说说设备管理,设备就像是战士手中的武器,得时常保养,维修,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要是上了战场,枪卡壳了,那不是要命吗?作业流程的优化呢,就像是给一辆跑车改装升级,让它跑得更快更稳。
去除那些繁琐的,没用的步骤,让整个流程高效顺畅。
人员的调配也很关键,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这就像把不同的拼图块放到正确的位置,才能拼出完整美丽的图案。
库存管理也不能马虎,太多了占地方,积压资金;太少了又供应不上,影响生产。
这不就像你家里的冰箱,东西太多放不下,太少又不够吃。
生产与作业管理,不只是冰冷的数字和流程,它充满了温度和智慧。
它需要管理者有一双慧眼,一颗细心,还要有果断的决策力。
你说,要是没把这生产与作业管理搞好,企业能发展得好吗?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吗?肯定不能啊!所以,重视生产与作业管理,就是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让企业在商海的风浪中稳稳前行。
学校生产管理制度
学校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的生产管理工作,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师生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生产管理机构1. 学校生产管理委员会:学校设立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生产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2. 生产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设立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生产管理工作,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监督、生产安全等。
三、生产计划1. 生产计划制定:学校每学年初由生产管理委员会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并报学校领导审批。
2. 生产计划调整:生产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调整生产计划,应当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生产计划实施: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工作,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四、生产过程管理1. 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把关,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安全管理:学校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员工的安全。
3. 环保管理:学校生产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的再利用。
五、生产设备管理1. 设备检修:学校生产设备应定期检修,确保设备良好的运转。
2. 设备保养:学校应实行设备保养计划,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设备更新:设备老化应及时进行更换,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六、生产人员管理1. 培训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为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技能水平。
2. 奖惩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奖惩制度,对生产人员进行奖励或者处罚。
3. 安全教育: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生产人员注意安全和防范火灾等事故。
七、生产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 生产管理的监管:学校领导应对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生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2. 生产管理的评估:学校生产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生产管理工作进行评估,针对问题及时改进。
以上为学校生产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能够积极配合,遵守相关规定,共同努力,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学校的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生产管理作业设计方案》
《生产管理》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生产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作业设计内容1. 理论进修部分:学生需要通过教室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掌握生产管理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了解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将分组进行一个生产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最终呈现出效果和总结经验。
三、作业设计步骤1. 学生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和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5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人员参与讨论和操作。
2. 确定案例:老师提供生产管理案例,或者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生产管理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企业案例,也可以是老师编写的模拟案例。
3. 分析案例:学生根据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结合教室进修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4. 制定解决方案: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包括人员分工、时间节点、资源投入等。
5. 实际操作:学生按照制定的解决方案和计划,进行实际操作,包括生产过程的监控、调整和优化,确保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
6. 效果呈现:每个小组根据实际操作的结果,撰写一份完备的报告,包括案例分析、解决方案、操作过程、效果总结和经验分享等内容。
7. 总结经验: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总结本次作业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进修和实践提供借鉴。
四、作业评估标准1.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是否准确全面,是否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2. 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学生制定的解决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 报告的完备性和逻辑性:学生撰写的报告是否包含必要的内容,逻辑清晰、表达流畅,是否能清晰表达解决方案和效果。
4. 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和表现,是否积极主动、团队合作,是否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次作业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第二次作业题目1、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平均每次观测到的作业时间是1.2分钟。
对操作者的效率评定是95%,宽放率为10%,在每天工作8小时的条件下,确定以下各种时间值:(1)观测到的时间;(2)正常时间;(3)标准时间2、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假定产品?如何进行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3、MTS 企业和MTO 企业应如何确定产品品种和数量?4、处理非均匀需求有哪些策略?其做法及限制如何?5、某种时令产品在适销季节到来前一个月,批发单价为16.25元,零售时单价为26.95,如果该时令产品销售完了,当时是不能补充的。
过时卖不出去的产品单价为14.95元,根据往年情况,该产品需求分布律如下表所示:请用边际分析法求最佳订货量。
6、四达设备公司每年要按单价4元购入54000套轴承组合件。
单位维持库存费为每年每套轴承9元,每次订货费用为20元。
试求经济订货批量和年订货次数。
7、某自行车公司计划下年度生产特种轮胎40000只。
生产率为200只/天,一年按250天计算。
一次生产准备费为200元,提前期为5天。
单位生产费用为15元,单位维持库存费为11.5元。
试求经济生产批量和订货点。
8、MRP 系统有哪些输入和输出?MRP 系统的处理过程如何?为何要采用低层码?9、已知A 和F 两种产品的结构和产品出产计划(如下表所示),求元件B 的总需要量。
A 2X 3B A 3C 2B 1Y LT=1周 LT=3周LT=2周 LT=2周 LT=3周 LT=4周 LT=12周10、请比较推进式系统和牵引式系统的区别。
11、JIT的实质是什么?在JIT中“浪费”的概念是什么?12、看板管理的主要工作规则有哪些?13、组织准时生产的条件有哪些?答题纸姓名:学号:班级:评分:答题纸(续页)答题纸(续页)答题纸(续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doc
第一章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1.简述生产及其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答:生产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
生产管理同财务管理、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组织人事等一样,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企业的经营决策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经营方针、目标、战略、计划的要求。
在管理子系统中,生产管理处于中层,它既是销售管理的前提,又是销售管理的保证和后盾。
两者是是决策与执行关系。
技术开发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生产管理的技术保证和后盾,否则就无创新、无活力。
2.简述生产战略的三个特点。
生产战略属于职能级战略级。
(1)贡献性。
它强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通过对产品目标的明细化使生产系统功能具有优先级而保证竞争优势的突出,为企业竞争提供了坚实的产品和后援保证。
(2) —致性。
它强调生产系统与企业要求的一致性,同时也强调生产系统内部结构与非结构要求的一致、协调关系,以次来保证整个生产系统的目标及其优先级。
(3)操作性。
它是强调战略既是一种计划思想,又便于贯彻实施。
因此它注重各个决策之间的目标分解、传递和转化过程中各级人员的共识和参与,同时并注重各项决策的内涵及其相互一致性,以保证决策的实施明确、可行。
3 .企业四大竞争优势是指:新产品开发、成本、质量、交货期4、一般企业的战略可分为:A、企业级战略B、部门级战略C、职能级战略5.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任务。
答: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
6.生产与作业管理要讲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营销活动要坚持以销定产,按需生产;要建立适宜的生产指挥系统,实行科学管理,要组织均衡生产,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原则有:A、讲求经济效益原则B、坚持以销定产原则C、实行科学管理原则D、组织均衡生产原则E、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7、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包括:生产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
生产作业管理学期报告
生产作业管理学期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生产作业管理课程的学习情况,并对于生产作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生产作业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它涉及到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组织和优化,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本报告将从学习内容、实践经验和个人感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学习内容在本学期的生产作业管理课程中,我学习了许多基本理论和方法。
首先,我了解到了生产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优化生产作业的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过程的优化。
其次,我学习了生产作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就近原则、批量制造和流程改进等。
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实际生产作业的组织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了理论知识,本学期的生产作业管理课程还注重实践教学。
我们利用各种工具和模拟软件进行了多次生产作业管理的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物料需求计划(MRP)和生产计划排程(APS)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经验在实践操作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我注意到生产作业管理需要注意重要性和紧急性的区分。
有些工作可能看起来很重要,但并不是紧急的,而有些工作可能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但确实是紧急的。
因此,在安排工作优先级时,我要更加细心地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我还要善于利用工具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我发现沟通和协作在生产作业管理中至关重要。
生产作业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部门,需要各方的密切协作和信息交流。
在实践操作中,我发现及时沟通和有效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才能保证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和任务的准时完成。
四、个人感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生产作业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生产作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斷解決問題的先後順序 -指示企業資源的分配方向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全面品質管理(TQM)
• 沿革:
首創TQM一詞者有兩種說法: 1.1985年美國學者Nancy Warren所提出-
是由Air System Command單位所採用日式 品質改進的作法. 2.美國學者Allen Brandley所提出公司由品質,可靠度和安全性的觀點開發一 個設計,研發.製造和支援的全公司品質管 理方案的名稱.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全面品質管理(TQM)
檢驗設備的維護與校正
品
管 理
內部失敗成 報廢
本
重做或修正
不
再檢查
良
降價求售
所
發
停工損失
生
失敗分析
的 外部失敗成 顧客抱怨處理
成本
退貨損失
本
品質責任,赔賞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成本
• 降低失敗成本的四步驟:
1.讓大家了解問題及其成因 2.培養共同解決問題的決心
3.訂定解決問題的矯正措施
4.跟催及檢討
n 品質管理: 管理所有為達成公司品質目標的活動過程,美國 品管大師建議以品質規劃.品質管制及品質改善 作為基本程序.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管理
品質管理三部曲之工作內容
品質規劃
品質管制
1.確認內部及外部顧客 1.選擇管制對象
2.決定顧客的需求
2.選擇量測單位
3.發展產品特色
3.建立量測程序
4.建立品質標準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成本
• 失敗成本問題的診斷:
Why?
公司品質政策為何
How much? 不良總成本比例
Where?
在什麼作業產生不良
When?
在什麼時間產生不良
What?
確切的不良現象為何
How?
怎麼會產生不良
Who?
哪些人的疏忽造成不良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成本
• 品質成本的功能:
-評估管理績效的指標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2020/11/16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大綱
• 品質 • 品質管理 • 品質成本 • 全面品質管理(TQM) • 品管圈(QCC) • 實例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
• 發展歷程:
-早期對品質的管制由製造業自主檢驗開始 -中期轉變為以科學與技術來檢驗品質 -至今則以顧客滿意度的觀點來決定品質良
1.建立堅定目標
8.排除工作人員恐懼
2.採用新哲學
9.排除各部門間的阻礙
3.停止依賴大量檢驗
10.拋棄標語
4.終止以價格作為採購依據 11. 拋棄數據性的工作配額
5.持續不斷的改善產品系統 12.移除工作上的自尊障礙
6.設立在職訓練
13.健全的教育與自我改善方案
7.建立領導風格
14.採取行動完成改革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成本
• 分類:
營業收入總計
盈餘
外部失敗成本 內部失敗成本
品質成本 評估成本 預防成本
必要成本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 管 預防成本 理 所
質需 之 成
成 本 評估成本
品質規劃工程 產品與製程設計 製程管制 品質量測技術的設計發展 品質訓練 進料檢驗與測試 產品檢驗與測試
物料和產品的消耗
4.建立成效標準
5.發展生產制程 6.證明製程能力
5.衡量產品成效
6.分析實際成效與標準之
差異
7.採取行動
品質改善
1.證明改善的需要 2.確認改善的專案計畫 3.指導專案計畫進行 4.探討問題原因 5.提供矯正措施 6.證明矯正措施之有效 性 7.提供維持績效的管制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管理
戴明品質管理14點原則
增加產品的觸感,鈴聲,聲音等等次要特性
可靠度
在使用其中的績效一致
耐用性
可用的期間
易服務性
問題及抱怨的解決
回應
與顧客接洽時(時間,禮貌,專業..等)
外觀
感覺屬性
聲譽
過去績效及其他的無形学年資度產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管理
• 品質規格:
2.一致性品質(Conformance Quality) -產品或服務與設計的規格之間是否符合 -採取日常性,戰術性行動
3.來源品質(Quality at Source) -製造產品的人對產品品質負責 -零缺點的終極目標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管理
• 品質管制.品質保證與品質管理
n 品質管制: 測量產品之品質特性,並與規格或標準做比較,若 有差異時,則採取適當的行動使合乎規則或標準.
n 品質保證: 所有計畫性及系統性的措施,能提供產品或服務 具有滿足顧可需求之信心
品質管理
• 品質規格:
1.設計的品質 2.一致性的品質 3. 來源品質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管理
• 品質規格:
1.設計的品質:產品品質源於產品設計,是由公司 的策略中產生
構面
意義
-------------------------------------------
績效
產品或服務的主要功能特性
特徵
否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
• 學者對品質的闡述:
品質是符合需求,做出顧客觀念認為最適用的結果 品質是能符合顧客的需求與滿足,以及持續的改進 品質是以顧客為導向,不僅適用製造業,也適用於
服務業.醫療業
-品質是產品或服務適合顧客使用 (Juran 1974) -品質是產品或服務符合要求或規格 (Crosby 1979) -品質是指產品或服務的整體性特徵或特性,具有滿足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成本
• 品質成本定義:
1.獲得品質的各項成本 2.無法得到100%合格產品的,所造成的額外成本
根據學者對美國公司之研究顯示,不良品質成本比例: 一般公司佔銷貨收入10~20%,製造業佔總資產25%, 服務業佔總資產40%
3.為了達到與維持某種水準所支付的各項成本 及無法達到該特定品質水準而發生的成本
其所規定或隱含需求的能力 (ISO 9000) -品質是產品出廠後對社會所造成的損失 (Taguchi 1986) -品質是顧客滿意的事務或產品 (戴明)
-品質是促成顧客購買行為的要素(石川学馨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
品質
品質發展表
年代
品質的歷史面
1900年代 作業員的品質管制
品質的觀念面 品質是檢查出來
品質的制度面 品檢 (QI)
領班的品質管制
1920年代 檢驗員的品質管制
1940年代
統計品質管制
品質是製造出來
品管 (QC)
品質保證
品質是設計出來
品保 (QA)
1960年代 全面品質管制
品質是管理出來
全面品管 (TQC)
1980年代 全面品質保證
品質是習慣出來
全面品保 (TQA)
学年度生产与作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