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课件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 PPT课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 PPT课件
①固定相:非极性键合相 如十八烷基硅烷(C18,ODS)、辛烷基(C8)
键合硅胶 ②流动相:水为基础溶剂,加入一定量与水混溶的极 性调整剂
常用甲醇-水、乙腈-水等 应用:最广。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组分,(还有 有机酸、碱及盐等极性组分)
1. 保留机制:
疏溶剂理论 (solvophobic theory)
(二)紫外检测器(ultraviolet detector)
1.检测原理: 朗伯-比尔 (Lambert-Beer) 定律,响应信号 (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A=εCl
2.特点: 灵敏度较高(10-6—10-9 g/ml),噪音低,线性 范围宽,稳定性好,适于梯度洗脱,不破坏样品, 应用广(分析、制备)。
三.与气相色谱法相比
气相试样
液相试样 气相流动相 液相流动相 气相柱温 液相柱温
气体、 容易转
气体、 常用氢气 液体、 、氮气
可用的
高柱温
溶剂较多
常温
变为气
固体
体的液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 要类型和原理
一、主要类型
四类基本类型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法(IEC) 空间排阻色谱法(SEC)
(二)流动相的强度和选择性
1.溶剂的极性(强度) 正相色谱:溶剂极性越强,洗脱能力越强 反相色谱:极性弱的溶剂洗脱能力强 2.溶剂的选择性
不同种类的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不同,故 选择性不同
混合溶剂(二元或多元流动相)
以反相色谱流动相的选择为例:
反相色谱常用溶剂的强度因子

甲醇
乙腈

色谱分析(中国药科大学)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色谱分析(中国药科大学)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cromatography,简称UPLC)是一种综合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死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的检测技术。

在全面提升HPLC的速度、灵敏度及分离度的同时,保留其原有的实用性及原理。

基于小颗粒技术的UPLC,并非普通HPLC系统改进而成。

它不但需要耐压、稳定的小颗粒填料(可达1.7µm),而且需要耐压的色谱系统(>15,000psi)、最低交叉污染的快速进样器、快速检测器及优化的系统体积等诸多方面的保障,以充分发挥小颗粒技术优势。

这就需要对系统所有硬件和软件的进行全面创新。

世界第一个商品化UPLC产品是Waters ACQUITY UPLC 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它于2004年3月投入市场。

图1:填料技术的沿革1.小颗粒填料改善分离的理论与科学基础液相色谱30年的发展史是颗粒技术的发展史。

颗粒大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柱效,从而对分离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由上图可知:随着颗粒度的不断降低,色谱分离度不断提高。

事实上,上述规律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Van Deemeter方程。

Van Deemeter方程是色谱科学家预测颗粒度变化而引起的色谱变化的根本依据。

Van Deemeter曲线(见图2)预测最佳柱效与相应的流动相流速。

由Van Deemeter方程得知:随着颗粒度减小,相应的理论塔板高度(HETP)也下降,得到的柱效会更高。

还应该注意到1.7 µm颗粒的HETP最小值区域扩大了(见图2),这表明可以在比大颗粒更宽的流量范围内得到最高的柱效,结果可以不损失高分离度的同时来适当提高流动相的流速(分析速度)。

小颗粒填料为色谱分离带来如此的高柱效和速度优势,使得利用小颗粒技术成为色谱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HPLC系统的设计,一直难于发挥出最小颗粒的优点。

小颗粒技术的运用,不但要求仪器在超出目前限度(6000 psi/ 400 bar)的压力下工作,同时要求仪器系统的死体积要更小,以便不影响梯度性能,而且还要检测器能高速检测出峰宽只有几秒的色谱峰。

《高效液相》课件

《高效液相》课件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
蛋白质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通过不 同的分离模式和固定相选择,实现对蛋白质的快速分离和 纯化。
蛋白质性质分析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对蛋白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如 蛋白质的分子量、等电点等,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提供有力支持。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蛋白质与配体、抑制剂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 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通过检测 器进行检测,收集各个组分,达到分 析样品组分的目的。
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起源
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茨 维特发明了色谱法。
1940年代
气相色谱法(GC)出现,并 逐渐发展成熟。
1960年代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开 始发展,并逐渐取代气相色谱
02
高效液相色谱仪
仪器组成
进样器
将样品注入色谱柱,是 色谱仪的重要部件之一

色谱柱
用于分离样品中的各组 分,由固定相和流动相
组成。
检测器
检测色谱柱流出的组分 ,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数据处理系统
用于采集、处理和显示 检测器输出的信号。
重要部件介绍
01
02
03
色谱柱填料
常用的填料有硅胶、氧化 铝、活性炭等,根据不同 分离需求选择合适的填料 。
《高效液相》ppt课件
目录
•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 • 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技术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前沿与展望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PPT课件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PPT课件

• 3、 高温分析

柱温最高达150℃;高温促使新技术的应用,比如绿色色谱法
(Green LC)。
4、 高速LCMS分析

与超快速LCMS、LCMS-2020相结合。
第35页/共49页
头发中烟碱和可替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测 定
• 烟碱( nicotine)是烟草中的主要生物碱, 是导致
吸烟成瘾的物质动因, 也是评价人体摄入烟草烟
第24页/共49页
• 此技术可保证可靠、重现的进样;在自动进样器内,可安置96 位或384位样品盘。每个位置可放置2或4mL样品瓶。新型的样 品组织器可接受21个样品盘的编程。
第25页/共49页
• 与传统的HPLC相比,UPLC的速度、灵敏度及 分离度分别是HPLC的9倍、3倍及1.7倍。
• 因此其在蛋白质、肽、代谢组学分析及其它一 些生化领域里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另外,在天 然产物的分析方面,使用UPLC与质谱检测器连 接,会对天然产物分析,特别是中药研究领域 的发展是一个极的促进。
第47页/共49页
第26页/共49页
• 在提到“蛋白组学”或“代谢组学”时,与 没有“组”的差别从分析的角度说就是样品量 极大,需要在短时间分析成千上万的样品。 UPLC不损失分离度的高速度优点在里就能充分 体现。多生化样品及天然产物都十分复杂,
第27页/共49页
第28页/共49页
Waters 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
• 3 μm是15 cm长普通色谱柱颗粒大小的极限。这是在色谱柱达 到最佳流速而又不超出市售仪器(使用任何配比的甲醇-水混 合溶剂)的压力限制范围的条件下,运行系统所能使用的最小 颗粒大小。(注意:迄今为止,用于HPLC的最小颗粒是0.67 μm

高效液相色谱PPT教学课件

高效液相色谱PPT教学课件
最后变成绿色
机制 作用与阿片受体,产生镇痛,镇咳,镇静作用。
本品具有成瘾性,属麻醉性镇痛药。
半合成镇痛药 (结构修饰产物)
HN HO
CH2 HCl 2H2O
HO
O
O
盐酸纳络酮
(熟悉)
是吗啡受体的jiekangji ,临床上主要用作吗啡过量 解毒剂
合成镇痛药
分类(掌握)
吗啡喃类
{ 苯吗喃类 哌啶类 氨基酮类 其他类
pulse; 方法保存:Save, Save as 5、方法连接:方法名-Set-Ideal 6、 进样 7、检测器关闭-管路的清洗、色谱柱的更换与保管、流
动相及废液的处理-色谱泵关闭 8、数据计算与处理 9、结果打印-工作站、计算机、关闭
第六节 液相色谱分析举例
有机酸分析 色谱柱:Shim-Pack SCR-102H, 80mm30cm 流动相:pH 2.1 高氯酸溶液
〉2000 空间排阻色谱
根据组分的溶解性选择分离方法
类型 水溶 离解 异辛 苯溶 二氯 异丙

甲烷 醇溶

离子 交换


吸附
★★
正相
★★★
反相

第四节、流动相的选择
选择流动相须考虑的因素: 1、纯度:分析纯、色谱纯 2、避免使用柱效损失或者保留特性变 化的溶剂; 3、溶解度:对试样有一定的溶解度; 4、溶剂的粘度:要小。
利用样品中多组分具有不同疏水作用的性质进行分离的 方法。
应用:分离蛋白质 固定相:表面为疏水作用基团的物质,其疏水性仅为反
相色谱的1/10-1/100。 流动相:高离子强度的盐 影响因素: (1)固定相的疏水性:过大会引起不可逆性吸附。 (2)离子强度:大的洗脱能力强、峰形尖锐 (3)酸度: (4)温度:升温会增加保留时间,但会降低蛋白质的溶

高效液相色谱仪课件完美版PPT资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课件完美版PPT资料

• 样品 1、 采用过滤或离心方法处理样品,确保样 品中不含固体颗粒;
2、 用流动相或比流动相弱(若为反相柱,
则极性比流动相大;若为正相柱,则极性
比流动相小)的溶剂制备样品溶液,尽量 用流动相制备样品液;
3、手动进样时,进样量尽量小,使用定量 管定量时,进样体积应为定量管的3~5倍;
• 色谱柱: 1、 使用前仔细阅读色谱柱附带的说明书,注意适用范围, 如pH值范围、流动相类型等; 2、 使用符合要求的流动相; 3、 使用保护柱; 4、 如所用流动相为含盐流动相,反相色谱柱使用后,先 用水或低浓度甲醇水(如5%甲醇水溶液),再用甲醇冲 洗。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
•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 kg/cm2。色 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
• 高速——流速为~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mL/min。 • 高效——塔板数可达5000/米。在一根柱
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同
时消耗样品少。
主要分离类型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
液相色谱- 质谱连用技术受到普遍重视,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 如分析氨基甲酸 酯农药和多核芳烃等; 液相色谱- 红外光谱连用也发展很快, 如在环境污染分析测定水中的烃类, 海水中的不挥发烃类, 使环境污染分析得到新的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亲和色谱:利用生物大分子与固定相表面存在的某种特异性亲和力,进行选择分离。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色谱分析(中国药科大学)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色谱分析(中国药科大学)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cromatography,简称UPLC)是一种综合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死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的检测技术。

在全面提升HPLC的速度、灵敏度及分离度的同时,保留其原有的实用性及原理。

基于小颗粒技术的UPLC,并非普通HPLC系统改进而成。

它不但需要耐压、稳定的小颗粒填料(可达1.7µm),而且需要耐压的色谱系统(>15,000psi)、最低交叉污染的快速进样器、快速检测器及优化的系统体积等诸多方面的保障,以充分发挥小颗粒技术优势。

这就需要对系统所有硬件和软件的进行全面创新。

世界第一个商品化UPLC产品是Waters ACQUITY UPLC 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它于2004年3月投入市场。

图1:填料技术的沿革1.小颗粒填料改善分离的理论与科学基础液相色谱30年的发展史是颗粒技术的发展史。

颗粒大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柱效,从而对分离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由上图可知:随着颗粒度的不断降低,色谱分离度不断提高。

事实上,上述规律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Van Deemeter方程。

Van Deemeter方程是色谱科学家预测颗粒度变化而引起的色谱变化的根本依据。

Van Deemeter曲线(见图2)预测最佳柱效与相应的流动相流速。

由Van Deemeter方程得知:随着颗粒度减小,相应的理论塔板高度(HETP)也下降,得到的柱效会更高。

还应该注意到1.7 µm颗粒的HETP最小值区域扩大了(见图2),这表明可以在比大颗粒更宽的流量范围内得到最高的柱效,结果可以不损失高分离度的同时来适当提高流动相的流速(分析速度)。

小颗粒填料为色谱分离带来如此的高柱效和速度优势,使得利用小颗粒技术成为色谱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HPLC系统的设计,一直难于发挥出最小颗粒的优点。

小颗粒技术的运用,不但要求仪器在超出目前限度(6000 psi/ 400 bar)的压力下工作,同时要求仪器系统的死体积要更小,以便不影响梯度性能,而且还要检测器能高速检测出峰宽只有几秒的色谱峰。

超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色谱泵及控制器
数据处理及控制
色谱柱 检测器
Waters 486
进样器
概念
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cromatography,简称UPLC )是一种综合了小颗粒填料、 非常低系统体积(死体积)及快 速检测手段等全新的检测技术 。在全面提升HPLC的速度、 灵敏度及分离度的同时,保留 其原有的实用性及原理。
2.2中药药品分析
Waters公司合成了1.7 p.m颗粒度的Acquity UPLC填料, 减少了固定相表面残余硅羟基,因而在分析生物碱类样品时, 流动相中只加入酸抑制剂,不需添加有机胺即可使其获得良 好的分离。由于在流动相中避免了有机胺及盐的加入,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质谱噪音、减少对质谱的污染,且使用的 流速适合与质谱直接联用,无需分流,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 灵敏度,为中药分析提供良好的平台。
1.2食品添加剂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食品品种和添加剂种类的增加、多种添加剂的复配使用, 迫切需要建立多种添加剂同时快速检测的方法。目前,HPLC 技术是食品添加剂检测的最常用方法;而较这一传统方法而言 ,在技术性能上拥有优势的UPLC 得到了更突出的应用。药物Biblioteka 发领域2.1化学药品分析
在针对药物合成的分析方面,UPLC可实现随时快速准确检 测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副产物或降解产物等。
超高效液
相色谱及 其应用
演讲人:孙硕 ppt制作:宋云龙
材料收集:
任苏瑜 石君
环境科学 班第五组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液相色谱技术的要求也不断 提高,单从技术角度的改进已经不行。这就需要同时 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出发,或者说从理论高度对液相 色谱重新认识。因此,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概 念得以提出,将HPLC的极限作为自己的起点。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课件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课件

AU AU
对流出时间接近的色谱峰有更好的分离度及更高的灵敏度
2.理论基础

在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中, Van Deemter方程式的简
化表达式:

如果仅考虑固定相的粒度 对 的影响,其简化方程式可表 达为:
更小的颗粒度……
van Deemter 曲线带来的承诺
如果填料的颗粒继续演变……
填料颗粒尺寸的演变
AU
0.50
1.00
1.50
2.00
2.50 M inutes
3.00
3.50
4.00
4.50
5.00
0.012 0.010 0.008 0.006
0.004 0.002 0.000 -0.002 0.00
UPLC™ 1.7µm
0.50 1.00 1.50 2.00 2.50 M inutes 3.00 3.50 4.00 4.50 5.00
3.1 超高效液相色谱的C18色谱柱
固定相粒度 直径可达
dp
1.7µm 色谱柱长可 达3-5cm
3.1.1 色谱柱颗粒化学
改善了高pH稳定性
改善了硅胶的柱效和反压
改善了低pH稳定性
在杂化的碳-硅基质内具有桥式乙烷的1.7µm颗粒 三官能团键合C18配体
3.1.2 色谱柱硬件
筛板、柱管和连
HPLC
45.05 41.22 43.13
%
10.57 9.68
12.91
16.58 17.78 22.96 19.16
1.68 3.26
5.99
0 H040114A_RP_ESI+_002AB 100
28.88 32.91 45.23 25.60

色谱分析(中国药科大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色谱分析(中国药科大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色谱分析(中国药科大学)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cromatography,简称UPLC)是一种综合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死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的检测技术。

在全面提升HPLC的速度、灵敏度及分离度的同时,保留其原有的实用性及原理。

基于小颗粒技术的UPLC,并非普通HPLC系统改进而成。

它不但需要耐压、稳定的小颗粒填料(可达 1.7µm),而且需要耐压的色谱系统(>15,000psi)、最低交叉污染的快速进样器、快速检测器及优化的系统体积等诸多方面的保障,以充分发挥小颗粒技术优势。

这就需要对系统所有硬件和软件的进行全面创新。

世界第一个商品化UPLC产品是Waters ACQUITY UPLC 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它于2004年3月投入市场。

图1:填料技术的沿革1.小颗粒填料改善分离的理论与科学基础液相色谱30年的发展史是颗粒技术的发展史。

颗粒大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柱效,从而对分离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由上图可知:随着颗粒度的不断降低,色谱分离度不断提高。

事实上,上述规律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Van Deemeter方程。

Van Deemeter方程是色谱科学家预测颗粒度变化而引起的色谱变化的根本依据。

Van Deemeter曲线(见图2)预测最佳柱效与相应的流动相流速。

由Van Deemeter 方程得知:随着颗粒度减小,相应的理论塔板高度(HETP)也下降,得到的柱效会更高。

还应该注意到1.7 µm颗粒的HETP最小值区域扩大了(见图2),这2表明可以在比大颗粒更宽的流量范围内得到最高的柱效,结果可以不损失高分离度的同时来适当提高流动相的流速(分析速度)。

小颗粒填料为色谱分离带来如此的高柱效和速度优势,使得利用小颗粒技术成为色谱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HPLC系统的设计,一直难于发挥出最小颗粒的优点。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高通量实验室始终要求在单位时间内提供更 多的信息和处理更多的样品并保证提供高质 量的数据。 较小的颗粒能超乎寻常地提高分析速度而不降低分离度。
L N∝ dp
颗粒度减小后,柱长可以按 比例缩短而保持柱效不变
1 颗粒度越小,最佳流速也越 最佳流速∝ —— 大,进而可以通过提高流速 dp
来进一步加快分离速度
如果仅考虑如果只关心理论塔板高度(H)与流速 (线速度;u)及填料颗粒度(dp)之间的关系, 其简化方程式可表达为:
在相同线速度下,填料粒径(dp)越小,理论塔板 高度越小,柱效越高。
超高分离度
k2 N 1 α பைடு நூலகம் Rs = ( ) ( ) ( ) k2 + 1 α 4 1 L
N∝
dp
随着dp的降低,N值会增加;而 N值增加,则Rs值增加
理论基础
UPLC保持了传统HPLC的基本原理,但其分离效能和分 析速度却得到了全面提升,这归功于其独特的小颗粒色 谱填料技术。

在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中, Van Deemter方程式的简 化表达式:
A、B、C均为常数,其中: A—涡流扩散项系数 B—分子扩散项系数 C—传质阻力项系数 各项均与固定相粒度(dp)相关
ACQUITY UPLCTM 系统: 1.7 μm 颗粒提供 的柱效比5 μm颗粒提高了3倍。1.7 μm颗粒 的分离度比5 μm颗粒提高了70%。
UPLCTM用1.7 μm颗粒提高了分离能力,可以分离 出更多的色谱峰,从而对样品提供的信息达到了一 个新的水平。
UPLCTM与HPLC:分离度比较
超高速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培训PPT课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培训PPT课件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样品处理注意事项
01
避免样品污染、损失或变质,确保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
性。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2
针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回收率低、干扰物质
多等,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安全与防护
03
注意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安全,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
04 方法开发与优化策略
梯度洗脱程序设计思路
初始比例确定
根据待测组分的极性差异,选 择合适的初始流动相比例。
梯度斜率设置
根据组分的分离情况,调整梯 度斜率,使各组分在合适的保 留时间内洗脱出来。
梯度时间设置
确保梯度洗脱过程中,各组分 能够充分分离,同时避免过长 的分析时间。
梯度曲线类型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梯度 曲线类型,如线性梯度、凹形
梯度或凸形梯度等。
方法验证内容及标准
精密度
准确度
通过添加回收率试验,验证方法 的准确度,确保测定结果可靠。
考察方法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 确保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线性范围
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确保待测 组分浓度在该范围内时,测定结 果准确可靠。
专属性
考察方法对待测组分的选择性, 确保其他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
长期稳定性
考察样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的稳定性,以确定 样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方法学考察
对分析方法本身进行稳定性考察,包括方法的耐用性、重复性和 中间精密度等指标的评估。
质量控制图绘制和应用
质量控制图绘制
根据长期稳定性考察数据,绘制质量控 制图,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和控制限等 指标。
VS
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光学及/或质谱检测器 • 可调紫外或光电二极管矩阵 • 为UPLC™专门优化的流动池 • 高速检测
色谱柱管理:
• 创新的枢轴转动设计 • 置色谱柱出口直接到检测器
样品管理器:
• 低扩散XYZZ’形式 • 快速进样周期 • 低交叉污染 • 样品盘及/或样品瓶 • 可选样品组织器
两元溶剂管理:
• 高压混合 • 两元梯度 • 四溶剂选择 • 在线脱气 • 低扩散设计 • UPLC的耐压能力
如化妆品中违禁品的检测
高分辨串联质谱QTOF micro

灵敏度高(pg-fg级)
和选择性强得到的
质谱谱图数据完整、 品质高。因而,在
天然产物,新药开
发,药代研究和蛋 白质组学领域的定
性、定量分析研究
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从HPLC-MS到UPLC-MS 灵敏度明显提高
Ultra Performance LC™
AU
0.50
1.00
1.50
2.00
2.50 M inutes
3.00
3.50
4.00
4.50
5.00
0.012 0.010 0.008 0.006
0.004 0.002 0.000 -0.002 0.00
UPLC™ 1.7µm
0.50 1.00 1.50 2.00 2.50 M inutes 3.00 3.50 4.00 4.50 5.00
15.40 22.61 20.51 2.60 0.62 9.39 11.13 13.75
23.86 33.22 32.78 18.21
44.46 45.79 48.06 43.88 34.96 35.89 42.52 36.99 39.51 52.14
56.48 59.42 61.06 61.54 65.85 53.99
AU AU
对流出时间接近的色谱峰有更好的分离度及更高的灵敏度
2.理论基础

在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中, Van Deemter方程式的简
化表达式:

如果仅考虑固定相的粒度 对 的影响,其简化方程式可表 达为:
更小的颗粒度……
van Deemter 曲线带来的承诺
如果填料的颗粒继续演变……
填料颗粒尺寸的演变
60% 更快 30% 更灵敏 70% 更高分离度
5.0 µm
15.00
1.7 µm
7.00
在改进获得信息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分析速度
Ultra Performance LC™
速度、灵敏度与分离度的结合
生产力:每次实验得到更多信息
HPLC 3.5µm
0.012 0.010 0.008 0.006
AU
0.004 0.002 0.000 -0.002 0.00
前景: 2.1×100mm色谱柱 1.7µm杂化填料颗粒 可达到15,000psi 通常有每米200,000理论 塔板数的柱效
0.040
0.020 AU 0.000
0.00
0.20
0.40 Minutes
0.60
0.80
1.00
速度、灵敏度及 分离度的完美结合
一分钟以内!
3.UPLC仪器介绍
检测器:
可看到更多 的样品信息
1.7 µm
1.00 2.00 3.00
AU
4.00 Minutes
5.00
6.00
7.00
8.00
0.016
AU 0.012 0.008 0.004 0.00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Minutes 2.30 2.40 2.50 2.60
使用1.7µm颗粒度的填 料增加灵敏度
Ultra Performance LC™
速度、灵敏度与分离度的结合
0.050 0.040 0.030 AU 0.020 0.010 0.000 0.00 0.050 0.040 0.030 AU 0.020 0.010 0.000 0.00 1.00 2.00 3.00 Minutes 4.00 5.00 6.00 2.00 4.00 6.00 8.00 Minutes 10.00 12.00
ACQUITY UPLC™ C18 色谱柱 2.1×30mm 1.7µm
黑色:第一次进样 红色:第1000次进样
3.3 超高效液相色谱的高速检测器
UPLC光导检测器流通池示意图
采样速度快 能减少谱带扩展 以保持柱效 灵敏度比HPLC提 高2-3倍
流通池体积小、池壁全折射而不损失光能量
3.4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自动进样器
配备了针内进样探头和压力辅助进样技术;
(5)仪器整体系统优化设计:色谱工作站配 备了多种软件平台,实现超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与 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自动转换。
分析速度快
超高 效液 相色 谱的 优点
灵敏度高
分离度好
UPLC的速度提高了!
0.24 1. Thiourea2. 0.046 - 0.088 - toluene 3. propylbenzene - 0.137 4. butylbenzene - 0.182 5. hexylbenzene - 0.360
稳定性试验的条件:
从10到90%甲醇的1分钟梯度1000次进样 C 温度:55º 最大压力:8500psi 流速:1.3ml/min.
0.35 0.30 0.25 AU 0.20 0.15 0.10 0.05 0.00 0.00 0.25 0.50 0.75 Minutes 1.00 1.25 1.50 1.75
超高效液相色谱
目录
1 绪论
2
理论基础
3 4
仪器介绍 应用和展望
1.绪论
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
站在当今世界科技前沿的液相色谱用户现在又有了新的
需求。首先是改进生产力的需求,因为大量的样品需要在很
短的时间内完成;其次是在生化样品及天然产物样品的分析 中,样品的复杂性对分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是在 与质谱等检测技术联用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液相色谱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从技术
针内针装置
减少死体 积,降低谱 带扩展 快速自动 取样 低扩散、 低交叉污染 外针刺破密封,内针插入样品容器底部吸取样品可 达到微量取样(µL取样)
4.1 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药物分析 如天然产物中复杂组分的分析
生化分析 如蛋白质、多肽、代谢组学等生化样品 食品分析 如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环境分析 如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其他
接件,可在超过 140MPa压力下 装填,保证色谱 柱高柱效和长寿 命。
可记录进样次数、最大反 压及温度
智能芯片自动下载关键参
数到色谱柱历史文件 信息不可删除
含有该色谱柱独特的分析
证书 eCord 装置
3.2 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输液系统
3.2.1 二元溶剂管理系统
高压混合 二元梯度 四溶剂选择 在线脱气 低扩散设计 耐高压
UPLC ™
Time 70.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65.00
4.2 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展望

UPLC可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完成以往HPLC的工
作,为用户节省宝贵的时间和日常溶剂消耗,从而获得最
先进的MS入口技术 - 代谢物ID
H031218A_RP_ESI+_002A 100
32.16 49.81 23.73 30.48 34.67 34.92 28.57 26.93 37.25 38.56 48.40 52.71 56.30 57.64 59.05 65.56 63.36
1: TOF MS ES+ TIC 1.29e5
3.2.2 UPLC超高压输液泵的特性
与普通HPLC
的高压梯度
系统相比, UPLC的梯度
性能极佳
当梯度陡度为1%,梯度范围为90%-100%时,超高压输液 泵的梯度运行曲线
UPLC的重现性
其精确度、
可靠的梯
度性能与 HPLC的
重现性不
相上下
UPLC 34次进样分析烷基芳酮混合物保留时间的重现性
UPLC的耐受性
UPLC
2. toluene - 1.034

3. propylbenzene - 1.742 4. butylbenzene - 2.413
HPLC
样品的组份数:5 5µm颗粒度 完全分离时间:6.00分钟
5. hexylbenzene - 5.058
0.20
0.16
0.12
0.08
0.04
0.00
Minutes
恒定柱长时;UPLC™的灵敏度提高1.7倍(170%)! 恒定L/dp时;UPLC™的灵敏度提高三倍(300%)!
0.050 0.040 0.030 AU
0.020 0.010
0.000 0.050 0.040 0.030
5.0 µm
0.020 0.010 0.000 0.00 0.024 0.020
3.1 超高效液相色谱的C18色谱柱
固定相粒度 直径可达
dp
1.7µm 色谱柱长可 达3-5cm
3.1.1 色谱
改善了低pH稳定性
在杂化的碳-硅基质内具有桥式乙烷的1.7µm颗粒 三官能团键合C18配体
3.1.2 色谱柱硬件
筛板、柱管和连
大的投资回报。

UPLC的高分离度可从容面对复杂组份(如蛋白质与代谢 组学等生化领域、天然产物)分离的挑战。

UPLC的高灵敏度可检测更加痕量的目标化合物。 UPLC的快速分析大量样品,实现高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