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 彭兰教授(第三版) ()

合集下载

网络传播学彭兰复习提纲

网络传播学彭兰复习提纲

网络传播学彭兰复习提纲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阿帕网分布式结构去中心化Tcp/ip互联网壮大原因www(P25)ipv6网格计算P2p语义网Web2.0媒介融合(五个层面、表现)p9电子纸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带宽SGMLHTMLXML MS FRONTPAGE DreamweaverPdf(优点)RSS p18Widget新一代电子报纸(表现)新一代电子杂志(特点)TelnetGopherE-mailUsenet(网络新闻)Ftp(文件传送)BBS(电子公告板)p 26 聊天服务搜索引擎BT下载博客播客维客社会化书签(网络书签)SNS(社会网络服务)p30六度分隔理论第二章网络传播的渠道第一节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网络传播渠道的多重属性网络技术特点。

技术近视p34技术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网络传播媒介属性网络传播的特性。

一、网络传播复合性(传播形态、具体形式)多媒体整合(融合)“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网络传播功能的多重性公共话语空间私人话语空间公共领域(三要素)p39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二、网络传播开放性(格局、过程)三、网络传播的多级性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p47四、网络传播的连通性第三节网络的经营平台属性网络经济信息经济信息产品(特点)长尾理论p53经营平台网络5特征UGC(用户生产内容)p55作为传统经济的延伸。

体验经济 p58作为体验经济的网络经济(定义、特性、开发)网络情境第四节网络的虚拟社会属性区别传统媒体本质属性虚拟虚拟社群第三章一、人际传播的基本概念人类传播的基本形态。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人际传播(概念、方式、动机、特点、非制度化传播)社会化 p64二、网路中进行人际传播的方式电邮特点聊天(两种、方式、效果)博客播客网络游戏三、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可匿名性病毒式营销(六个基本要素)p71IAD p72四、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世界的影响黑洞体验网络空间基本心理特张9个网络成瘾症社会化的作用群体传播群体社区社会助长作用乌合之众去个体化 p84群体极化组织传播内联网金字塔—网络式互联网 CIS p90 网络宣传大众传播第四媒体第四章第一节网站ISP IAP ICP p103 网站的传播特点。

网络传播导论笔记

网络传播导论笔记

网络传播导论笔记《网络传播导论》(重点、笔记、背诵)首先广而告之:从2012年以来,传播方向(无论专硕还是学硕)的选答参考书已经换成钟瑛老师的了。

之前,不少同学问我如何做好《网络传播导论》这本书的笔记以及如何把握重点背诵等问题,在QQ、微信上我已经回复了部分同学。

鉴于小编精力以及时间有限等原因,今天,针对大家呼声极高的如何吃透这本书给大家来个统一回复。

之所以大家在复习这本书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导致大家如此迷茫,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此书很“鸡肋”(理论分析与阐释较少,案例分析与技术类词汇较多,标题看上去很像一个简答论述题,然而想总结点什么来却没有;二、目前在这块市面上还没有总结的比较好的笔记供大家参考。

等小编辞职后,我会上传完整版笔记,敬请期待。

总体而言,钟瑛老师的《网络传播导论》广泛涉及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学科,体现了当前网络传播研究的跨学科、多视角的取向。

是一本目前市面上非常不错的教材。

一、如何做好《网络传播导论》的笔记这本书对大家而言,无疑是除了传播学教程以外第二大重要的书,因为它会出60—70分的题目。

所以,大家尤其要重视。

要想吃透这本书,还是那条老路,看书3遍——做笔记——背笔记。

看书前拿出真题,把5年来考过的知识点都在课本上(目录、具体内容两个地方同步)红色的笔标记出来。

的时候记得多写多划,以辅助记忆。

而且还要善于质疑,比如看到这个观点跟别的书不一样就要及时对不同观点进行整合然后总结出自己能接受的比较利于自己背诵的完整版,或者那个地方有错误,都要及时修正。

做笔记。

一个比较大的原则就是所有章节的标题都要抄下来。

1.标题下面的就要选择性的摘抄,好多甚至可以一个字不不抄。

要学会有选择性的做笔记。

不然花了那么多时间,做了好多无用功,一定要有一种敏锐的思维,高效地复习。

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简史不会考,去年考过的今年一般不会重复再考(还是要掌握的,只是不用再去做笔记)。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化繁为简这本教材共十章,猛地一看,你可能会觉得这完全是十个独立的专题。

确实是,单独拎一章出来看并不妨碍阅读,每一章都可以当一个大专题来整理。

我们先看一下这十章内容的构成: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二章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第四章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第六章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第七章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及可视化传播第八章社会化媒体应用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我们梳理一下,可以按照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问题”分为两大板块,目的在于可以帮你形成知识结构,快速实现知识定位,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消化。

“基本问题”版块主要讲述网络传播是从何而来、如何传播的。

“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借助传播学中的5W来整理,即网络传播关注的议题:从媒体、用户、内容、效果、其他五个维度来总结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于是,这本书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纳为:(图像)展开讲述1 基本问题:从何而来、如何传播(图像)①从何而来(第1章)网络传播从何而来?教材围绕技术基础和发展逻辑展开,也就是互联网的演进。

•发展基础网络技术是网络传播的基础,对于网络技术的探讨属于工科生的事儿,但是,我们要对社交媒体、自媒体,以及Web3.时代的数据化、智能、交互、个性化和高度虚拟化这种概念进行掌握。

•发展逻辑从发展逻辑来看,网络媒体的演进包括业务形态、分发平台以及传播模式三个维度,和传统媒体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业务形态和生产机制从独立走向了融合;第二,价值坐标的变化,包括新闻价值和质量标准;第三,思维由“内容”转变为“产品”;第四,传媒产业体制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在这一部分最后,作者论述了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和对传媒业的影响。

教材有大篇幅的论述,我们要把握两个核心名词:大数据、智能化媒体。

②如何传播(第2-3章)网络出现后?怎么进行传播?网络的属性和形态决定了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练习]数字媒体传播概论 彭兰著

[练习]数字媒体传播概论  彭兰著

[练习]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彭兰著《数字媒体传播概论》第一章P3数字技术:主要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即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即由二进制代码0和1所表示的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存储,传播等。

P5数字传播技术的特点:1、技术获得的低门槛;2、信息制作的低成本;3、复制与传播的便捷;4、存储与循环利用的方便性;5、信息传播的双向性;6、传播模式的多样性;7、信息传播渠道的交叉花、融合化。

P2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5):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第二阶段(1996-1998):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少到多的发展;第三阶段(1999-2000):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单一模式到多种道路的探索;第四阶段(2001-2002):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向规范化、规模化的运营的转折;第五阶段(2003至今):中国网络媒体开始跻身主流媒体的行列。

P30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电视数字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过程,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P32媒介融合对传媒业的主要挑战:一对传媒人综合素质的挑战;二对传统业务流程及机制的挑战;三对传媒业传统格局的挑战。

P35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势:一从专业传播到全民参与;二从固定传播到移动传播;三从“内容为王”到“关系为王”;四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五从机械传输到智能传输;六从信息互联到万物联网;七从数字媒体到数字社会。

第二章P54手机媒体的的传播个性:一信息接收的贴身性;二传播情境的私密性;三信息落点的明确性;四传播的可延续性;五信息传播的碎片化。

第三章P61即时通信传播的基本特点:一点对点的交流结构;二同步的交流时效;三交流的可控性;四丰富、可切换的交流手段;五一个人为节点的复杂的交流网络。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节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目前,Web2.0技术包括RSS、博客、维客、SNS、微博等。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和牢固的关系.关于Web2。

0的共识之一:以人为中心关于Web2.0的共识之二:用户参与网站的内容建设和“生态”建设Web2.0试图把Web1.0时代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

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拓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拓展为更多“自媒体”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内容生产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走向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互联网以Web2。

0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用户可以再一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活和工作的个人门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形成,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整个传播中的“基础设施",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流动.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1。

公民新闻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触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触及的社会各个角落。

2.公民新闻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和平衡.3.用户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4.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人的“把关人"地位.5.推动专业媒体角色向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媒体作为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坐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表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见表1-2)表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网络协议(1)网络协议的含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达到实体(各种文件传送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通信体系结构①计算机网络通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

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通信体系结构。

②目前一般采用的一种参照基准是ISO的层次模型。

(3)ISO层次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是ISO,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 模型。

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等。

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4)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它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来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①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障数据正确、安全地传送到目的地。

②IP用于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a.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使用静态地址。

b.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Pv4技术下IP 地址资源有限导致的。

网络传播概论(1、2).ppt

网络传播概论(1、2).ppt

9、什么是IP Address(IP地址) IP Address (IP 地址)是Internet上主 机地址的数字性型式,与主机的域名 地址一一对应。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 二进制数,通常写成被句点分开的四 个十进制数的形式,例如128.9. 28.5和192.23.4.101等。
10. 统一资源定位器 统一资源定位器,是专为标 识Internet网上资源位置而设的 一种编址方式,我们平时所说 的网页地址指的即是URL,它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传输协议: //主机IP地址或域名地址/资源 所在路径和文件名。
第一节 网络的基本概念
5、什么是DNS(域名系统)
DNS (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 统)是指在 Internet上查询域名或IP地 址的目录服务系统。在接收到请求时 ,它可将另一台主机的域名翻译为IP 地址,或反之。
• 域名由两种基本类型组成:以 机构性质命名的域和以国家地 区代码命名的域。常见的以机 构性质命名的域,一般由三个 字符组成,如表示商业机构的 “com”,表示教育机构的“edu” 等。以机构性质或类别命名的 域如下表:
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 络。
第一节 网络的基本概念 2、什么是Intranet(内部网) Intranet(内部网)指采用 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专用 网络。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 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 利的信息交换平台。
第一章 网络应用基础
第一节 网络的基本概念
授课教师 王海明

绪论
第一节 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1.口头传播阶段 老人是个宝 狼桃 口头传播的信息走样 2.文字传播阶段 (1)个体书写 (2)印刷品生产 3.电子传播阶段

考研《网络传播概论》名师彭兰讲义和考研真题

考研《网络传播概论》名师彭兰讲义和考研真题

考研《网络传播概论》名师彭兰讲义和考研真题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表1-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见表1-2)表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网络协议(1)网络协议的含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达到实体(各种文件传送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通信体系结构①计算机网络通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

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通信体系结构。

②目前一般采用的一种参照基准是ISO的层次模型。

(3)ISO层次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是ISO,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 模型。

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等。

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4)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它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来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①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障数据正确、安全地传送到目的地。

②IP用于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a.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使用静态地址。

b.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Pv4技术下IP地址资源有限导致的。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节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

目前,Web2.0技术包括RSS、博客、维客、SNS、微博等。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和牢固的关系。

关于Web2.0的共识之一:以人为中心关于Web2.0的共识之二:用户参与网站的内容建设和“生态”建设Web2.0试图把Web1.0时代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拓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拓展为更多“自媒体”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内容生产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走向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互联网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用户可以再一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活和工作的个人门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形成,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整个传播中的“基础设施”,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流动。

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1.公民新闻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触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触及的社会各个角落。

2.公民新闻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和平衡。

3.用户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

4.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人的“把关人”地位。

5.推动专业媒体角色向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媒体作为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坐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三、作为媒介融合中枢的互联网1.技术融合:信息的采集、制作与发布2.业务融合:融合性新闻、媒体合作互动、融合性产品3.平台融合:媒体发布平台的融合,先合后分4.市场融合:业务融合和平台融合的结果,Zaker5.机构融合:最高层次,体制性条件四、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移动化是未来网络传播乃至整个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并且发展到极致,那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传播。

网络传播概论教案

网络传播概论教案

读未来编号:学院教案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分院(系):教研室:课程名称:网络传播概论课程学分:授课专业班级:教师姓名:职称:使用教材:网络传播概论作者及出版社: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院教务处制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

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既然要学习网络传播概论这门课程,首先就应该知道什么是网络传播,为什么要学习网络传播,以及如何学习网络传播。

(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都接触过网络传播,那么同学们理解的网络传播是怎样的呢?第一节网络基本知识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2、网络的服务内容包括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广域网和局域网2、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三、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交换时制定的相应规则。

四、网络互联技术1、网络互联的目的2、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第二节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互联网(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

可以说,它是一个网上网,即由大大小小的成千上万个网络连接而成。

一、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

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两次飞跃1974年,文顿·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和IP协议。

在TCP/IP 9协议提出10年之后的1983年,TCP/IP协议才被指定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的网络采纳,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

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三、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一)新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二)Web 2.0(三)三维技术四、媒介融合的趋势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它既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种走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趋向。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 彭兰著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  彭兰著
2、信息制作的低成本; 3、复制与传播的便捷; 4、存储与循环利用的方便性; 5、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6、传播模式的多样性; 7、信息传播渠道的交叉花、融合化。 P20 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1995):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第二阶段(1996-1998):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少到多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9-2000):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单一模式到多种道路的探索; 第四阶段(2001-2002):中国网络媒体实现了向规范化、规模化的运营的转折; 第五阶段(2003 至今):中国网络媒体开始跻身主流媒体的行列。 P30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电视数字网、下一代 互联网演进的过程,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P32 媒介融合对传媒业的主要挑战:一对传媒人综合素质的挑战;
大量名纳%义税以对人上万外游以元经纳离大挂,营税于家靠2,人征0查共经1并单管5着 询同营年向位范这 分探为1报被2-围一 析87讨主告挂流月户之系 、。, 靠域实,外列 下 挂 人综现小。问 户 靠交上合税规原以题 调一人通缴治款模则X对 查、(道运管X理2企.X走.2.县X车护输理6实业X等 体1X访万0为辆县岸业费施2(县级 布师合的元2全例所对工是。户方三交: 置专治方;部,有交是程国 ,案)通X与业理法我为截人通X学.民 客设监运、措.论的.。县准道至)输9校经1运计测输教施文(任、一并交考路2,运实济3范业育设0五务纳、对通户工证作对1将业现的围税以计5)目税高调业,种号者年国车税社传与收及.林标.人提校查主货:.6内辆收会统7月时征为研草与户出行的要运X(培的登政功行底段管衡究X措规数教了政情以运一训一记策时能业,.基量。.施模题增学现管况自输).单念些在执间的,1共本一高设.目加在理进1主4设位.也高被.行(:浅前实6有情所校6计:,户标一的行经计:在校(挂情四X谈提施登况高在.以但。活些基一营原.X发的一.靠况)新。营记 校实9X摘X远据把动高本般和则生行四)人和监鉴形自改的X 是现要低统思,校概性挂.针着政、治.(X征测定式2增.交X否教:1于7计想配行念分靠河、巨管水理货X管世(内单级下后通治具学小地,和合政析经为县政大理土任运情纪二容位领高,一输理备和流税2行高管内,营例共策的具保务企况以)0方:导校如、运论竞科域1移教动校理容提为浅有,变有持.业4开后总法X.安行何强业学争研.年综交育统的 出主谈交6X这提化一监)展,体与排政加化纳(习力两交日…前活一学弊 加,小通两高,定测名了随布频,各管强理税二,的项通期…移动到生端国强我流运个政大的.下专着局.次扎项理交论人).帮全一重运:县交、全更,外税分域输1中治学借,题社.实任的通能0X治.助面个要输X.交的两军好并知收局综企(心敏校鉴以X8调1会工务创运X力理下武重职6(企1通户项和地在名征管合业一任锐园意-被研的履作新输2提目,装要能目三业运数重公完以教管理,治04)务性的义挂以。飞作 职,同路业19高标在自指是 )现输,4大安成上育工户企理监,和陈。靠X调速、为 。严时径的,.我全己标建 帮工税.行教现基学作,X业实.测内鉴旧 人研发…一 我格, 税6始队的。立县录助程款业政育役学础家的(其9施目抓别的 主展…名 大按不 收0终官头本在X一工措3税治等部目之乌建三中方的、管能行关7要X,中消 量照断摘管坚兵脑论行、3作施收上一队标申议)案.河实理力政键.采我队建防 阅部提要理.持的,文政项实设征的系政。,斯1建般设为践、。管词取国政0设监 读队高 ?讲学共提,管目践计管(坚列治新着基与设计例执外在理:数高治、督 和的自 笔话习同高对理区 .情二任定工形重提规.浅法树改模高.据校指坚执 学条身随者精者努党高的8概姓 况)期性作式阐出模谈为形革式校(的导持法 习令政着带神强力性校基况名通调情监以和。会下述学.小民象强已行四.教员.全干 了条治社,下修行础.:过研况6测来思下议,了校.节、,警经政).三育2面部 公例觉会3加积学,养政之X任)0,想面上高要看二。坚扎和很管河1、事X协, 安和悟的工极习我,管上职6障我上是来校有,、身持实两难理年总业现调只 部各,不环参者以进理,以四通的我,行三养小份严开学管;述也将可有 1项自断节加胜对一的也畜来1个过纯任深政要殖流证格展一理创职9在本持自规觉发看讲的工步基就牧的、方认洁职刻管素成域号执、做好新报发人续身章学展,党观作坚本说业学1个面真性以领理,本综:法部两当路告2生任发业制习和产性念高定概行习0指看学。来会的即高X的队项今径、…期展务度政进 3品、,度理念政值锻X标,习 的质创行8,重正快;规1…以、知管治步0 加守把负想进管2的炼之仍党 主总量新政0人要规大节举1模来2建构识理,工党加责信行理号1和头一然的二要书路管自才意化教奏措8的设建水和论人粗规强的念简令.工,6;存十、工记高径理任技义建育的 、%履全社平约,们放、学精,单以作…同全在八强作系低和中术,设中校 。产职们省会过束认的,严习神进概及实肉比县困大化,列举队不坚、的园 业情养肉主硬部真生我缺党,一述新.践牛增牛难、学特讲已3指足持精所师 化况吨育牛义,队贯活知乏纪强团…,发,产长期存和全习向话经导。执细学生虽为述,之养和才彻方识品反化结…布我业3曾栏问军,各精成员 的法化、日然方0职占恩殖谐能紧执式、牌腐素和实尽.情经6题和提位神以开5各为管所常X向如6全发的基社适紧行和4教带倡质施职况5X教,公高领%来发位民理得,4下县期言:地会应围党观的给动廉作领尽,5调过主安自导通,区老、工推头:肉以,一县的当绕肉我;教为中《责达查的我要现身汇过在消师服作所动, 类来为是的深前灭路牛做从育长队建的到与问的表役知报政支防,务获肉同 产关我父目刻消火线养人市等期支筑完了思候老现部识如队大我人三,牛比一量心们母标内防救、殖尊的场活坚部设成省考和师在队储下代的民严生增个、的支上,涵工援方呈敬道环动持一计了级 崇,:政备大表心的三产长无加1持了父把,作和现的理节,班防上肉 3生高脑从治和 队市中思实持3愧.强我生母发更的执5出各,看使一人火4牛观的海养工 党长%务委充想专.续于政市动给展加需勤3蓬位让,我项务规基,%、敬中殖作委述近的、满得题发党治真教的了肉清要训勃老我市深工实范;地出价意浮环会能的职年思市感到展、学育一我牛醒,练的师在受场刻作求》肉县栏值!现节议力领述来想人慨进。无习事课们产地才发,实益范认来真G牛“肉,观向出看精 导廉,大一 …,B党业生认能展同际无围识抓出要牛提,今他神 报5X学端、思步 …坚纪发听命作识更0势志工穷较到。栏X求产高坚天们发和任0告一正市绪提积一市定政展后和为到好1县头们作。窄加我3肉值自持受熟展习期 做思政又高4极、2正纪的很血调强立,:中人强深9牛0达身人到悉方近以专想府回,2参发1 确条社受肉结化足但 0更的营党知6存2终的民表式平来头题作、到增年加展.的规会启之构服丰 6是加一销的栏以思利彰面落总,亿,教风市了强庆消各现政,各发躯、务富 从在一明生模执1高想益的孔后书元同育,政自了祝防项状0治始界、;转意的述养这、确最式政万标觉第“和,记比。提协己教中政 方终人深一识饲职殖美不方难陈能头准悟一十表科占增在升,的师队治 向坚士受是式草人、好断向忘旧力和严和;佳情技系长学思向童节副教2 持表教老、资:加的,、;0�

原创-考研-人大-笔记-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原创-考研-人大-笔记-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原创-考研-⼈⼤-笔记-彭兰《⽹络传播概论》⼀、⽹络传播的典型样式1、⽹络中的⼈际传播:⽹络中可以实现⼈际传播的⽅式主要有包括:电⼦、聊天、博客(播客),⽹络游戏等1、传播渠道、传播渠道——————以⽹络这⼀⼤众传媒为中介。

以⽹络这⼀⼤众传媒为中介。

2、传播⼿段、传播⼿段——————多种⼿段并存,⽂字交流为主多种⼿段并存,⽂字交流为主⽬前的⼈际传播⼿段已经发展到⽂字、图像、⾳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段,⽂字交流仍是⽹络⼈际传播中的主要⼿段(技术因素限制,多数⼈的偏好,交流内容便于记录)。

⽹络交流往往另有⼀套⾃⼰的语⾔体系“顶”“mn”⽹络表情符号,“脸谱”。

3、传播情境、传播情境——————虚拟性虚拟性相对来说,是⼀种更平等更纯粹的交流,它使交流内容与技巧等的重要性。

4、传播主体、传播主体——————可匿名性,多⾯性可匿名性,多⾯性可匿名性——个体在进⾏⾃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较任性,⽆须对⾃⼰的⾏为承担后果“本我”“语⾔暴⼒”,聊天室的⽆序状态与⼼理动因。

⽹络的特点也使⽹络⼈际传播中的个体表现出⼀种铖——名字、性别、⾓⾊等5、传播范围、传播范围——————⼴泛性,偶然性⼴泛性,偶然性⼴泛性——⼈们基本上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不同⽂化背景的⼈通过⽹络进⾏⼈际传播的可能性⼤⼤增加。

偶然性——交流的预热期,全⾯试探——⾛向稳定。

6、传播辐射作⽤、传播辐射作⽤——————基于⼈际交流的社会⽹络基于⼈际交流的社会⽹络⽹络中的⼈际传播可能在点对点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个宏⼤的⼈际⽹络,这时,⼈际传播的⼿段与渠道,可能产⽣⼤众传播的效果;“病毒式营销”;流⾏⽂化传播、社会舆论传播、社会动员等的重要渠道。

1、对现实世界⼈际交流的影响1、“泄压阀泄压阀””,⽐现实世界更轻松。

2、负⾯效果a、沉溺于⽹上交流,忽视现实世界中的交流。

b、⿇醉⾃⼰,逃避现实。

C、“⽹络成瘾症”——也称“⽹络成瘾综合症”或“⽹络的病态便⽤”,⼼理学也称之为⼀种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之⼀就是过分依赖⽹络中的⼈际关系,失去对现实⽣活的兴趣,直接表现是⼈们沉迷于⽹络游戏,⽹络聊天等活动,⽹络中的⼈际交流成为导致⼈们上⽹成瘾的⼀个直接诱因。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2)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2)第二节连接的演进 (3)第三节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 (5)第四节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7)第五节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9)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一节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1)硬件A. 若干台计算机;B. 相关的通信设备;C. 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

(2)软件A.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B.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

C. 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种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广域网和局域网A. 局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以内,传输速率相对较高。

主要用来构造单位的内部网。

B. 广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甚至可达到几万公里。

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

主要是公用数据通信网。

(2)有线网路和无线网络A. 有线网络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的介质来连接。

B. 无线网络采用视线介质(无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3.网络协议(1)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现在所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于定义设备连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通俗地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3)IP地址分为两类:A. 一类是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采用静态地址;B. 一类是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可能不一样,例如我们家庭中电脑上网,通常都是被分配动态地址。

4.网络互联技术(1)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网络传播概论教案

网络传播概论教案

读未来编号:学院教案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分院(系):教研室:课程名称:网络传播概论课程学分:授课专业班级:教师姓名:职称:使用教材:网络传播概论作者及出版社: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院教务处制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

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既然要学习网络传播概论这门课程,首先就应该知道什么是网络传播,为什么要学习网络传播,以及如何学习网络传播。

(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都接触过网络传播,那么同学们理解的网络传播是怎样的呢?第一节网络基本知识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2、网络的服务内容包括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广域网和局域网2、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三、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交换时制定的相应规则。

四、网络互联技术1、网络互联的目的2、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第二节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互联网(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

可以说,它是一个网上网,即由大大小小的成千上万个网络连接而成。

一、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

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两次飞跃1974年,文顿·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和IP协议。

在TCP/IP 9协议提出10年之后的1983年,TCP/IP协议才被指定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的网络采纳,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

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三、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一)新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二)Web 2.0(三)三维技术四、媒介融合的趋势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它既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种走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趋向。

[全]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全]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考研真题详解1融媒体(北大2019年研;中传2019年研)答: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融媒体是一种信息共享,依据媒介属性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体,能够打破新旧媒体的壁垒和“界限”,实现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融媒体平台倡导的是信息源中心化,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有效结合,实现资源通融、传播互融共享、利益共融。

融媒体中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设计了“中央厨房”或称指挥中心的地方,得到同一传播信息源后,经过传播技术处理,分发到不同的新旧媒体平台,供该平台属性用户群进行阅读与传播。

2MCN(清华大学2019年研)答: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是指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是一种新的网红经济运作模式。

作为舶来品,MCN模式源于国外成熟的网红经济运作,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通过将平台下不同类型和内容的优质PGC (专业内容生产)或UGC(用户原创内容)联合起来,以平台化的运作模式为内容创作者提供运营、商务、营等服务,帮助PGC或UGC变现。

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MCN能够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最终实现稳定的商业收益。

3阿帕网(清华大学2019年研)答:阿帕网(ARPANET)于1969年问世,是现在互联网的前身,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最初阿帕网只有4台计算机相连。

为了应付可能的战争,阿帕网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即使它受到外来袭击,仍能正常工作,即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一路由而不是固定路由发送信息。

这种特性,使计算机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阿帕网的主要特点包括:可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库资源;利用分散控制结构;应用分组交换技术(包交换技术);运用高功能的通信处理机;采用分层的网络协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二)WWW万维网
WWW中译名为万维网,是互联网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多媒体信息 服务系统。WWW只是互联网提供的一种服务。1989年,欧洲粒 子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了关于WWW的构想,即通过 一种超文本的方式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并可将互联网上各种主 机上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WWW的主要优点包括:多媒体方式、超链接、友好、易用的用 户界面。 WWW系统由Web服务器、浏览器及通信协议三部分组成。 WWW除了可以进行信息浏览外,还可以实现E-mail、FTP、 Gopher、BBS等其他服务。
第2节 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基本线索
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一)IPV6与物联网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甚至是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基本 协议,它将大大地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地址容量。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则更是可以直接地从 各种物体上采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互联网上。 物联网意味着只要需要,各种物体都可以连接到网上, 对这些物体的控制也就变得更为直接和直观。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二、目前主要的应用形式
(一)E-mail(电子邮件) 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通信联系的手段,是互联 网应用最广泛的服务之一。 电子邮件系统由电子邮件客户软件、电子邮件服务器和通 信协议三部分组成。 目前很多网民是通过某个网站提供的邮箱系统来收发邮件 的,即直接在WWW页面中完成相关操作,而不使用专门的 邮件软件。
(四)虚拟现实及3D技术 虚拟现实及3D技术与网络的结合,也是未来网络技术发 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2节 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基本线索
四、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
普遍认为,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 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 系。 目前,Web2.0相关的主要技术有RSS、博客(播客)、维基 (WiKi)、SNS(社会网络服务)、微博等。 Web2.0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内容为中心。 Web1.0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王”,网站的目标是以内容来吸引眼 球。Web2.0则试图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个体内 容生产的目的也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 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八)博客
“博客”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也有人称其为“网络 日志”。 博客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与手机媒体结合了起来,出现了移 动博客,即利用手机来进行博客更新。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九)播客
播客可以视作博客的一种,只是人们在博客平台上发布信息的 手段发生了变化。 与一般的音频技术的区别: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可下载的媒体 文件;可以使用RSS2.0文件格式传送信息;接收端能自动接收、 下载并将文件转移至需要的地方,放置于播放器的节目单中。 目前的播客技术不仅支持声音内容,也支持视频内容。
网络传播技术与发展 第一章
第1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硬件 若干台计算机、通信设备、通信线路
软件 网络通信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应用系统
第1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一)广域网和局域网 局域网(LocalAeaNetwork,LAN):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之内, 传输速率相对较高。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三)Usenet(网络新闻) Usenet是互联网上的一种信息服务,是网络上成千上万的网 络新闻组(Newsgroup)的集合。 Usenet包括几个大的专题组,它们是Comp、News、Rec、Sci、 Soc、Humanities、Talk、Misc、Alt。
新闻组与BBS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十二)Widget
Widget,它是独立式或嵌入式小程序的统称,包含了娱乐、工 作、学习等多种实用功能。 Wid关信息与服务。
(十三)SNS
SNS是SocialNetworkingService的缩写,中文译为“社会网络 服务”,它是基于“六度分隔”理论的一种应用。 SNS网站向每个用户提供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的服务,用户也可 以通过自己的朋友去认识他们的朋友。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十四)微博
微博也称为微博客,它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网络进行信息传播 的方式。 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在微博平台上发表简短的消 息,这些消息可以即时地传送给关注自己的那些对象。
第4节 互联网的发展走向
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 互联网 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
现在互联网上的标准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包含以下 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间层、传输层、应用层。
第1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四、网络互连技术
网络互连的目的是使某一个网络的用户能访问其他网络 的资源,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能够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
实现网络互连需要一定设备,常见的包括:
中继器 网桥 路由器 网关
广域网(WideAeaNetwork,WAN):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 甚至可以达到几万公里。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
第1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有线和无线网络 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区别:是否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 连接。 有线网络中,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的介质来连接, 这些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等。 无线网络则采用视线介质(无线介质),包括微波、电磁波 、红外线或激光等作为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十)WiKi
维基的原名为WiKi(也译为维客),原意为“快点快点”。 它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 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 在维基页面上,每个人都可以浏览、创建、更改文本,每个人 都可以对别人生成的文件进行编辑。
(十一)RSS
第2节 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基本线索
搜索引擎的基本形式有两oo!)
搜索引擎服务也在近年实现进一步发展: 从文字搜索向多媒体搜索扩展, 从一般搜索向专业化搜索扩展, 从单纯搜索向搜索与社区结合方向发展, 从被动提供搜索结果向主动整合、满足搜 索需要发展。
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一批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应运 而生。在美国,CompuServe、AmericanOnline等是早期联 机服务的代表。
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在1989年提出的 WWW(WorldWideWeb,万维网)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 网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一、逐渐淘汰的应用形式
(一)Telnet(远程登录系统) 这是互联网最早提供的服务之一,这种服务可将用户主机与 远程主机连接起来,作为该主机的终端来使用,这样,用户 就可以享有远程主机提供的各种服务。
(二)Gopher(信息检索) 这是一种信息检索系统,1991年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开 发,当时的目的是,为分布在校园内不同校区的各个系 提供简单而方便的资源共享和传输系统。
第1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四、网络互连技术
网络接入技术从大的方面来说分为两类 有线接入,在有线网络中,各计算机间必须用一定介质连 接: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
无线接入,采用无线介质,包括微波、红外线或激光等作 为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第2节 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互联网的诞生
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 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的一个实验性网络。 后来,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也相继加入到阿帕网中。 1974年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和IP协议,这意味着 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
第2节 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互联网的大众媒介化
1983年,阿帕网被分成两个网——ARPAnet(用于进一步的 研究)和MILnet(用于军事通信),它们之间仍保持着互联 状况,能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这种网际互联的网最初被 称为RPAInternet,但不久就改称Internet(互联网)。
(四)BBS(电子公告系统)
BBS(BulletinBoardSystem),是一种多对多交流的服务形式。 现在BBS都被放在WWW上,通过WWW浏览器便能访问。早期的BBS 只能提供字符型的服务,现在的BBS站点则可以提供多种功能 的服务。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五)聊天服务
聊天指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一对一或多对多的实时交流服务。 聊天服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WWW上设置的各种聊天室来 提供,另一种是通过即时通信工具来实现。
第1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三、网络协议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andardOrganization) 的简称,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 OSI(OpenSystemterconnectiony)的参考模型。 TCP/IP 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六)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技术是针对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查找信息诞生的。 可分为两大类:网络蜘蛛形搜索引擎(简称搜索引擎)、基于 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简称分类目录)。 搜索引擎的自动信息搜索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定期搜索;另 一种是提交网站搜索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七)BT下载
BT下载是P2P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是互联网上一种新型的信 息传输方式。 BT的特点是越多的人同时下载同一个文件,那么平均每个人的 下载速度就越高。
未来搜索引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智能化搜 索,这依赖于语义网等技术的发展。
WWW是互联网中的一 种应用方式,主要 功能是利用互联网 传送超文本信息: 包括文字、声音、 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同时,利用超链接将 网络中的信息相互 连接起来。 在蒂姆的思想基础 上开发出的WWW浏览 器,是一种图形化的 网络操作界面。打 破了必须使用命令 才能执行网络操作 的局限,使网络操 作变得简单、方便 和趣味盎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