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斜顶(侧抽芯-滑块)介绍-(含动画演示)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8(斜顶_强脱)
在设计斜顶结构时,要注意产品的侧定位,防止 产品随斜顶走,产生侧抽不良。
当在斜顶的 后面有顶杆 时,如果两 者靠的太近, 在顶出时斜 顶与顶杆可 能会产生干 涉。
斜斜顶是通 过改变导滑 块里滑槽的 方向,使斜 顶相对于产 品的移动方 向改变,来 避免斜顶对 产品铲胶。
产品的倒 扣处需要 斜顶抽芯 才能出模
斜顶设计 方案一: 倒扣的大 部分成型 在斜顶里 面。
缺点:斜 顶侧向抽 芯时产品 的倒扣根 部处容易 产生撅白 或折断。
斜顶设计方案二:倒扣的一部分成型在模芯里 面,而斜顶仅仅只侧抽芯防碍出模的部分。
分体式的斜顶头和斜顶杆之间可以采用 键槽,燕尾槽,定位销,螺纹等多种形 式来定位连接。
分体式的斜顶头和 斜顶杆,可以 做成
头部和杆部粗细大 小不一样的情况, 把斜顶头和斜顶杆 分开加工。
3°
3°
分体式的斜顶头和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杆,可以
由一个斜顶头和两个斜顶杆组成。 对于这类斜顶很难保证斜顶杆的 角度和斜顶头的角度精度一致, 为了防止角度不一致时防碍斜顶 顶出和出毛刺,通常将斜顶头的 三面加上角度,使斜顶头的背面 15°的角度比斜顶杆的角度大一点。
动,定模分开。
顶出初始阶段,外侧型腔和产品一起 向上走,内侧的型芯相对产品向下走, 为强制脱模让出空间。
强制顶出时,制品为脱出倒扣向内变形。
脱出倒扣后,制品又弹性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可以完整 顺利的取出制品。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分为滑块与斜顶两大类,斜顶是模具设计中一般用来成形 产品内部倒扣的机构。
注塑模具斜顶(Slider)设计介绍
4.其他滑块形式
二、机动侧向抽芯机构
利用注射机的开模力,通过传动机构改变运动方向,将侧向的活动型芯抽出。 机动抽芯机构的优、缺点: 结构较复杂,抽拔力较大,灵活、方便、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全自动操作、 无需另外添置设备等。 结构形式为: 斜销、弹簧、弯销、斜导槽、斜滑块、楔块、齿轮齿条等 。
动画
5/14
动画
3.斜顶设计规范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4)要检查顶头部是否为反度(顶出会铲胶),要注意斜顶是否会与其它部件干涉(如其它斜顶,顶针,骨位),一定要校核.
干涉 干涉
刻字或气动抽芯机构 液压或气动抽芯与机动抽芯的区别: 液压或气压抽芯是通过一套专用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活塞的运动实现的,其抽芯动作可不受开模时间和
推出时间的影响。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抽芯机构的比较:液压传动平稳,且可得到较大的抽拔力和较长的抽芯距离。
液压抽芯机构带有锁紧装置,侧向活动 型芯设在动模一侧。成型时,侧向活动型芯 由定模上的锁紧块锁紧,开模时,锁紧块离 去,由液压抽芯系统抽出侧向活芯,然后再 推出制件,推出机构复位后,侧向型芯再复 位。
1.斜顶的一般结构和类别
斜顶一般由二个部分所构成:机体部分和成形部分。 它与滑块一样,由于机体部分与成形部分是否组合,斜顶可以分类为: 1.整体式斜顶(如图1,也可以叫做非组合式斜顶) 2. 非整体式斜顶(如图2,又可叫组合式斜顶)。 注意,由于斜顶相对比较小,一般我用整体式斜顶,很少去用组合式斜顶。 整体式斜顶结构紧凑、强度较好、不容损坏。而对于较大的斜顶,设计时可运 用组合式,这样更换比较方便,也便于维修维护,加工比较简单。
2.斜顶的运动原理
如右图所示,斜顶放置在一个固定不动的模板 的斜孔中,斜顶与斜孔配合。从下向上给顶一个推 力推动顶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之后发现顶在斜孔和推 力的强迫作用下,不仅向上运动了,并且向顶倾斜 方向运动了一定距离(如图中所示的位置差距)。
注塑模具斜顶(侧抽芯.-滑块)介绍-(含动画演示)知识分享
为M°。这个角度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斜顶斜面的倾角度。 6. 其它的内容可根据前面所讲的结构及其要求完成斜顶其他部分 的设计。
其实,像上面这么复杂的内容主要的目地是教我们如何去求出 顶的倾角度。我们可以简化为如右图所示:我们可以得出三角函数 tgM°=顶行程/顶出行程。此时要求出M°是多大就很容易了,也可 以直接在图纸上测量出来。
8/11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1)斜顶的斜度一般在15度以下,度要尽可能小. 2)斜顶的强度,顶的斜度与顶出距离之间要协调. 3)要考虑产品是否会粘顶,有否做定位拉住产品.一般不用图C)的形式,尽量采用图A)与图B)形式.
图A
图B
图C
9/11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4)要检查顶头部是否为反度(顶出会铲胶),要注意斜顶是否会与其它部件干涉(如其它斜顶,顶针,骨位),一定要校核.
干涉 干涉
10/11
刻字区域干涉
6.其他滑块形式
一、液压或气动抽芯机构 液压或气动抽芯与机动抽芯的区别: 液压或气压抽芯是通过一套专用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活塞的运动实现的,其抽芯动作可不受开模时间和
推出时间的影响。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抽芯机构的比较:液压传动平稳,且可得到较大的抽拔力和较长的抽芯距离。
可以处理死角了。
动画演示
动画演示
4/11
3.斜顶的设计
前提条件:已经确定了模板、模仁、模架的尺寸。具体如右图所示。
1. 查看图纸,仔细分析,确定死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2. 确定0°靠破面的起点,并且确定其长度(如图AB)。如果不设
模具斜顶、斜销介绍及学习
在工作过程中,斜销受到滑块或侧型芯的驱动力,使滑块或侧型芯进行侧向分型和 抽芯。
斜顶与斜销的比较
斜顶主要用于将制品从模具型腔中顶出,而斜销主要用于实现滑块或侧 型芯的侧向分型和抽芯。
斜顶通常与顶出板配合使用,通过斜顶的滑动或转动实现制品的顶出, 而斜销通常与滑块配合使用,通过斜销的转动或滑动实现滑块的侧向分
型和抽芯。
斜顶的结构相对简单,而斜销的结构相对复杂,因为斜销需要承受较大 的侧向力和摩擦力。
03
斜顶、斜销的设计与选型
设计原则与步骤
确定模具结构
根据产品需求和模具设计要求 ,确定模具结构,包括模具类
型、布局、分模面等。
确定斜顶、斜销位置
根据模具结构,确定斜顶、斜 销的位置,使其能够满足模具 动作要求,并保证产品顺利脱 模。
06
学习与实践
学习资源与途径
专业书籍
购买或借阅关于模具设 计、斜顶和斜销的专业 书籍,深入了解其基本
原理和应用。
在线课程
参加在线教育平台提供 的模具设计课程,系统 学习斜顶和斜销的相关
知识。
论坛交流
加入模具设计相关的论 坛或社区,与其他专业 人士交流心得,共同探
讨问题。
实际项目
参与实际项目,通过实 践操作加深对斜顶、斜
确定斜顶、斜销尺寸
根据模具结构、产品要求和斜 顶、斜销的动作要求,确定其 尺寸,包括长度、直径、角度 等。
绘制图纸
根据设计原则和步骤,绘制出 斜顶、斜销的图纸,包括装配
图和零件图。
材料选择与热处理
材料选择
根据斜顶、斜销的工作环境和受力情 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碳素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等。
经典模具结构原理动图,模具的滑块机构、顶出机构原理动图
经典模具结构原理动图,模具的滑块机构、顶出机构原理动图1. 二级推出机构2. 可折叠型芯-三维3. 可折叠型芯-平面4.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滑块-15.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滑块-26.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滑块-37.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滑块-48.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滑块-59.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滑块-610.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滑块-711. 单分型面注射模示意图12. 双分型面注射模示意图13. 模架与镶件-C型14. 滑块脱模-外螺纹15. 推板推出16. 推杆推出-加强筋17. 推杆推出-斜面18. 推管顶出19. 推块推出-120. 推块推出-221. 延迟推出22. 圆推杆顶出23. 斜导柱侧抽芯-开模行程24. 单推板二次脱模机构-摆块拉板式25. 单推板二次脱模机构-弹簧式26. 单推板二次脱模机构-斜导柱-滑块式27. 弹簧先复位机构28. 定模设置推出机构的注射模示意图29. 分型面-垂直分型面30. 分型面-阶梯分型面31. 分型面-平面、曲面分型面32. 分型面-水平分型面33. 复位杆复位34. 改变合模线位置-范例35. 合模销定位36. 活动镶件示意图37. 浇口数量和位置对熔接痕的影响38. 开设冷料槽以增加熔接强度39. 气阀式引气-140. 气阀式引气-241. 气阀推出机构42. 推板脱模结构形式-143. 推板脱模结构形式-244. 推板脱模结构形式-345. 推板与型芯的配合形式46. 推杆推出机构形式-147. 推杆推出机构形式-2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加入【制造交流圈】领5000个机械视频;领1000个机械动图,领5000个机械图纸;领上千G 机械资料,和机械老兵学机械。
滑块斜顶等模具机构理论
適宜用在模板厚、模具空間大 的情況下且兩板模、三板板均 可使用 配合面L≧1.5D(D為斜撐銷直徑) 穩定性較好
斜撐銷鎖緊方式及使用場合
P.8
形式三
形式四
適宜用在模板較厚的情況下 且兩板模、三板板均可使用, 配合面L≧1.5D(D為斜撐銷直徑) 穩定性不好,加工困難.
適宜用在模板較薄且上固定板 與母模板可分開的情況下 配合面較長,穩定較好
斜頂與頂針的關係:斜頂本身同樣具有頂出的功能,所以在 斜頂附近不需另外設計頂針
脫內螺紋機構(一)
P.21
脫內螺紋機構(二)
P.22
齒輪
齒條二
驅動機構
齒條一
模穴位置
公模 母模
採用”7”字形壓板,加 工簡單,強度較好,一般 要加銷孔定位
採用鑲嵌式的T形槽, 穩定性較好
滑塊機構設計檢查點
P.16
滑塊行程是否有預留安全距離 斜撐銷角度必須小於 25度 鏟機止動面角度至少為斜撐銷角度加三度 鏟機後端至模板距離是否大於 20 mm 滑塊種類選擇是否恰當 鎖緊塊安裝是否恰當
滑塊設計重點
P.6
在模具操作過程中,整個滑塊機構都處於長時間的磨耗;因此,滑塊、 鎖緊塊、壓塊、斜撐銷以及耐磨塊 ,都必須施以氮化處理。
氮化處理溫度在300℃~600℃之間,材料變形量小;氮化處理後材 料表層會生成固體潤滑皮模,能夠提供優良的潤滑性;氮化層的下方, 會生成氮擴散層,使材料的疲勞強度得到改善;由於表層的氮化層保 護,可以抑制材料因為摩擦造成的溫度上升,進而避免材料局部接觸 區域軟化。
利用彈簧鋼球定位,
一般適合滑塊較小的 場合下,用於側向抽 芯.
滑塊的定位模式
P.13
形式三
形式四
注塑模具斜顶(侧抽芯. 滑块)介绍_(含动画演示)[优质ppt]
干涉 干涉他滑块形式
一、液压或气动抽芯机构 液压或气动抽芯与机动抽芯的区别: 液压或气压抽芯是通过一套专用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活塞的运动实现的,其抽芯动作可不受开模时间和
推出时间的影响。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抽芯机构的比较:液压传动平稳,且可得到较大的抽拔力和较长的抽芯距离。
液压抽芯机构带有锁紧装置,侧向活动 型芯设在动模一侧。成型时,侧向活动型芯 由定模上的锁紧块锁紧,开模时,锁紧块离 去,由液压抽芯系统抽出侧向活芯,然后再 推出制件,推出机构复位后,侧向型芯再复 位。
8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1)斜顶的斜度一般在15度以下,度要尽可能小. 2)斜顶的强度,顶的斜度与顶出距离之间要协调. 3)要考虑产品是否会粘顶,有否做定位拉住产品.一般不用图C)的形式,尽量采用图A)与图B)形式.
图A
图B
图C
9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4)要检查顶头部是否为反度(顶出会铲胶),要注意斜顶是否会与其它部件干涉(如其它斜顶,顶针,骨位),一定要校核.
可以处理死角了。
动画演示
动画演示
4
3.斜顶的设计
前提条件:已经确定了模板、模仁、模架的尺寸。具体如右图所示。
1. 查看图纸,仔细分析,确定死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2. 确定0°靠破面的起点,并且确定其长度(如图AB)。如果不设
计0°靠破面,则选择A点作为斜顶斜面的起点。 3. 以B点为基准,偏一距离,如图BC,BC=顶出行程。 4. 以C点为基准,向顶移动的反方向偏一距离,如图CD。CD=斜
3
2.斜顶的运动原理
如右图所示,斜顶放置在一个固定不动的模板
的斜孔中,斜顶与斜孔配合。从下向上给顶一个推
注塑模具结构最清晰讲解--图文含动画
模具结构概览
7
上固定板(S55C)
母模板(S55C)
母模仁 (P20\NAK80\420\S136 \SKD61\S13) 上定位块(SKD61) 塑胶制品 顶针(SKD61) 回位销(SUJ2) 导套(SUJ2) 斜顶(SKD61) 引导块(SKD61) 斜顶座(SKD61\SK3) 耐磨块(SKD61\SK3\PDS) 模脚(S55C) 下固定板(S55C)
编写目的,则是为了让年轻产品工程师更好认识注塑模具,了解模具包含哪些结构,模具结构的动作怎么进行,模具工件怎么 加工出来等;当遇到新项目设计时,能大致评估零件注塑的可行性和难度系数;当遇到零件变更或改善时,能大致评估改动的 模具工件以及调整费用。知其然并知所以然。
主讲人:
IVU
Ye
注塑模具结构讲解
01 产品分模/流道系统 02 模具结构概览 03 斜顶机构原理 04 滑块机构原理 05 冷却系统 06 产品顶出 07 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及设备
2
IVU
Ye
产品分模
3
正面
背面 产品3D图
正面
背面 分模图
分模线,公母模仁结合面。 本产品的背面槽穴非常多,因此把 背面定为公模,顶针将从公模向外 顶出,易于脱模。
IVU
Ye
产品顶出
21
母模
复位弹簧
锁死合模状态(正面)
公模 锁死合模状态(侧面)
公模后退
开模过程:母模不动,公模后退一段距离不动,此时注塑机的推杆带动推板使得顶针一起向前,拉料杆保持不 动(倒钩结构可将产品向下拉扯),从而顺利将产品顶出。 合模过程:产品掉落后,注塑机推杆收回,推板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回缩,公模向母模前进,进入下一个循环。
前模芯,与后模共同形成产品特征。 后模芯,与前模共同形成产品特征。
注塑模具斜顶(侧抽芯. 滑块)介绍_(含动画演示)上课讲义
可以处理死角了。
动画演示
动画演示
3/11
3.斜顶的设计
前提条件:已经确定了模板、模仁、模架的尺寸。具体如右图所示。
1. 查看图纸,仔细分析,确定死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2. 确定0°靠破面的起点,并且确定其长度(如图AB)。如果不设
计0°靠破面,则选择A点作为斜顶斜面的起点。 3. 以B点为基准,偏一距离,如图BC,BC=顶出行程。 4. 以C点为基准,向顶移动的反方向偏一距离,如图CD。CD=斜
7/11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1)斜顶的斜度一般在15度以下,度要尽可能小. 2)斜顶的强度,顶的斜度与顶出距离之间要协调. 3)要考虑产品是否会粘顶,有否做定位拉住产品.一般不用图C)的形式,尽量采用图A)与图B)形式.
图A
图B
图C
8/11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4)要检查顶头部是否为反度(顶出会铲胶),要注意斜顶是否会与其它部件干涉(如其它斜顶,顶针,骨位),一定要校核.
干涉 干涉
9/11
刻字区域干涉
6.其他滑块形式
一、液压或气动抽芯机构 液压或气动抽芯与机动抽芯的区别: 液压或气压抽芯是通过一套专用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活塞的运动实现的,其抽芯动作可不受开模时间和
推出时间的影响。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抽芯机构的比较:液压传动平稳,且可得到较大的抽拔力和较长的抽芯距离。
液压抽芯机构带有锁紧装置,侧向活动 型芯设在动模一侧。成型时,侧向活动型芯 由定模上的锁紧块锁紧,开模时,锁紧块离 去,由液压抽芯系统抽出侧向活芯,然后再 推出制件,推出机构复位后,侧向型芯再复 位。
注塑模具斜顶(侧抽芯. 滑块)介绍_( 含动画演示)
侧抽芯注塑模讲解
工作原理
开模时, 动模部分左移。
侧型芯滑块 3 可在型芯固定板 5 上开设的导滑槽中滑动。
动模左移时, 在导滑槽的作用下, 侧型芯滑块 3 在斜导柱 2 的作用下沿着斜导柱轴线方向移动,相对动模向模具外侧移动, 进行抽芯动作。
当斜导柱和侧型芯滑块脱开的时候, 侧型芯滑块被定位, 相对动模不再移动。
动模继续左移, 由推杆11 将塑件从动模边顶出, 浇注系统凝料同时被顶出。
合模时, 在斜导柱的作用下使侧型芯滑块复位, 为防止成型时在料的压力作用下移位去由楔紧块对侧型芯滑块锁紧。
脱模机构由复位杆复位。
功能及作用利用斜导柱进行侧向分型抽芯。
技术要求斜销与其固定的模板之间采用过度配合H7/m6 ,导柱和导柱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一般采用H7/f7 的配合。
在机动分型抽芯的模具内有斜销侧向分型机构。
应用范围适用于当塑件带有侧孔或侧凹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涉
刻字区域干涉
干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14
6.其他滑块形式
一、液压或气动抽芯机构 液压或气动抽芯与机动抽芯的区别: 液压或气压抽芯是通过一套专用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活塞的运动实现的,其抽芯动作可不受开模时间和 推出时间的影响。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抽芯机构的比较:液压传动平稳,且可得到较大的抽拔力和较长的抽芯距离。
液压抽芯机构带有锁紧装置,侧向活动 型芯设在动模一侧。成型时,侧向活动型芯 由定模上的锁紧块锁紧,开模时,锁紧块离 去,由液压抽芯系统抽出侧向活芯,然后再 推出制件,推出机构复位后,侧向型芯再复 位。
11/14
6.其他滑块形式
二、机动侧向抽芯机构
利用注射机的开模力,通过传动机构改变运动方向,将侧向的活动型芯抽出。
注意,由于斜顶相对比较小,一般我用整体式斜顶,很少去用组合式斜顶。
整体式斜顶结构紧凑、强度较好、不容损坏。而对于较大的斜顶,设计时可运 用组合式,这样更换比较方便,也便于维修维护,加工比较简单。
2/14
1.斜顶的一般结构和类别
由于斜顶机体底端定位结构的不同,斜顶又可分类为: 圆柱销式斜顶(如图3)和T型块式斜顶(如图4)。 对于这两种斜顶来讲,圆柱销式斜顶在设计当中运用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加工方便、安装配合维修维护容易。 T型块式斜顶主用于较大的精密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它还要与专用的T型底座(如图5)相配合(如图6),加工配合
动画演示
机动抽芯机构的优、缺点:
结构较复杂,抽拔力较大,灵活、方便、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全自动操作、 无需另外添置设备等。 结构形式为: 斜销、弹簧、弯销、斜导槽、斜滑块、楔块、齿轮齿条等 。
12/14
确定斜顶尺寸B(厚度),B值一般不小于6.0;
4)根据顶尺寸A、B及总长度确定导滑槽的形式。 导滑槽一般采用40Cr材料。 5)根据顶尺寸(一般由A和B)设计导滑块; 材料一般有40Cr、青铜。 6)斜顶材料一律用H13,并作氮化处理。 7)斜顶需加工油槽(斜顶的顶、底面除外)。 8)留意成品的摆放方向,避免挂顶,必要时增加 加速顶。 9)绘图时,斜顶要用三个视图表达。 10)顶顶面低于产品面0.05mm,以避免拉伤表面。
5. 连接DB,得到角度DBC。这个角度一般为小数。我们取一整数,
为M°。这个角度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斜顶斜面的倾角度。 6. 其它的内容可根据前面所讲的结构及其要求完成斜顶其他部分 的设计。
其实,像上面这么复杂的内容主要的目地是教我们如何去求出 顶的倾角度。我们可以简化为如右图所示:我们可以得出三角函数 tgM°=顶行程/顶出行程。此时要求出M°是多大就很容易了,也可 以直接在图纸上测量出来。
8/14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1)斜顶的斜度一般在15度以下,度要尽可能小. 2)斜顶的强度,顶的斜度与顶出距离之间要协调. 3)要考虑产品是否会粘顶,有否做定位拉住产品.一般不用图C)的形式,尽量采用图A)与图B)形式.
图A
图B
图C
9/14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4)要检查顶头部是否为反度(顶出会铲胶),要注意斜顶是否会与其它部件干涉(如其它斜顶,顶针,骨位),一定要校核.
顶不仅垂直线运动,且向死角反方向运动了,从而
可以处理死角了。
动画演示 动画演示
4/14
3.斜顶的设计
前提条件:已经确定了模板、模仁、模架的尺寸。具体如右图所示。 1. 查看图纸,仔细分析,确定死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2. 确定0°靠破面的起点,并且确定其长度(如图AB)。如果不设 计0°靠破面,则选择A点作为斜顶斜面的起点。 3. 以B点为基准,偏一距离,如图BC,BC=顶出行程。 4. 以C点为基准,向顶移动的反方向偏一距离,如图CD。CD=斜 顶行程(取整数)=死角大小+大于或等于3mm的最小安全量。
= 目
录 =
1.斜顶的一般结构和类别 2.斜顶的运动原理 3.斜顶的设计 4.斜顶运动图示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6.其他滑块形式
1/14
1.斜顶的一般结构和类别
斜顶一般由二个部分所构成:机体部分和成形部分。 它与滑块一样,由于机体部分与成形部分是否组合,斜顶可以分类为: 1.整体式斜顶(如图1,也可以叫做非组合式斜顶) 2. 非整体式斜顶(如图2,又可叫组合式斜顶)。
比较难,制造成本也会加大。
3/14
2.斜顶的运动原理
如右图所示,斜顶放置在一个固定不动的模板 的斜孔中,斜顶与斜孔配合。从下向上给顶一个推
力推动顶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之后发现顶在斜孔和推
力的强迫作用下,不仅向上运动了,并且向顶倾斜 方向运动了一定距离(如图中所示的位置差距)。 在顶出过程当中,由于产品是垂直线运动,而
5/14
4.斜顶运动图示
模具总图
产品
6/14
4.斜顶运动图示
运动图示
7/14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斜顶设计一般规定: 1)根据实际行程H确定斜顶角度a,a一般为3°~12°,顶抽芯距一般大于产品抽芯距3mm; 2)根据产品扣位的宽度确定斜顶宽度A; 3)根据斜顶尺寸A及斜顶所在产品位置(主要看有无干涉、顶上的胶位面落差是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