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作三类

合集下载

西方文论试题库

西方文论试题库

《西方文论》一、填空1、新古典主义有着共同的基本主张,即“”、“”、“严守规范”、“服从古典”等。

模仿自然、崇尚理性2、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构成的,美就是。

数、和谐3、《判断力的批判》的作者是,《美学》的作者是。

康德、黑格尔4、柏格森认为,实在,就是“”或“”,只能用直觉把握。

绵延、生命冲动5、伽达默尔把作品的存在视为与的相遇,参与者和历史流传物的攀谈。

解释者、原始文本6、文化诗学注重以、的诗学的眼光分析一切文化本文。

虚构性、想象性7、布瓦洛认为艺术创作中人物必须、。

定性化、类型化8、在建立民族文学的问题上,歌德认为文学是的,又是的。

民族、世界9、唯美主义的传播因其和适应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心态。

反叛性、纯美要求10、《艺术哲学》的作者是,《拉辛与莎士比亚》的作者是。

泰纳、斯丹达尔11、《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是,《存在与虚无》的作者是。

费什、萨特12、中世纪已经有了较为成形的阐释《圣经》的和考释古典文献的。

释义学、文献学13、狄德罗强调戏剧要,提出了戏剧的。

拥抱现实、情境说14、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文学的功能在于:、和判断生活。

再现现实、说明生活15、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由、和超我组成。

本我、自我16、《真理与方法》的作者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作者是。

伽达默尔、本杰明17、卡勒认为批评的注意力应着眼于,读者的。

文学能力、阅读行为18、柏拉图提出了、两大文艺政策。

驱逐诗人、文艺法制化19、《诗的艺术》的作者是,《新科学》的作者是。

布瓦洛、维柯20、叔本华宣称世界是我的,世界是我的。

表象、意志21、维柯认为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都经过三个大的时代:、和人的时代。

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22、英美新批评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提出了、、悖论、反讽等理论概念。

含混、张力23、费什认为文学作品是,阅读是个。

活动艺术、事件24、灵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另一条是。

神灵凭附、灵魂回忆25、在康德看来,审美活动是一种与无关,不以概念为前提的“的合目的性”活动。

西方哲学智慧试题题库

西方哲学智慧试题题库

、苏格拉底可以让一个八岁无知的孩子说出毕达哥拉斯定理,靠的是什么? (2.00分) ∙ A.反讥∙ B.归纳∙ C.诱导∙ D.定义2、关于柏拉图的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2.00分)∙ A.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由理念造出的∙ B.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模仿理念而存在∙ C.对后来的基督教有很大的影响∙ D.学习就是回忆3、莱布尼茨的哲学学说又称为:() (2.00分)∙ A.光照说∙ B.自因说∙ C.单子论4、被马克思称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的著作是:() (2.00分)∙ A.《哲学全书纲要》∙ B.《精神现象学》∙ C.《美学》5、斯宾诺莎研究哲学从什么开始? (2.00分)∙ A.被造物∙ B.心灵∙ C.神∙ D.人6、康德对认识论的看法是什么? (2.00分)∙ A.知识必须符合对象∙ B.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C.知识完全来源于经验∙ D.知识完全来源于理性7、公元11——14世纪,西欧占主流的哲学是什么? (2.00分)∙ A.教父哲学∙ B.经院哲学∙ C.个人主义∙ D.理性主义8、“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谁提的? (2.00分)∙ A.泰勒斯∙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巴门尼德9、不属于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的是? (2.00分)∙ A.超验性∙ B.内在性∙ C.自由的问题∙ D.融自然的观念10、贝克莱认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 (2.00分)∙ A.物质∙ B.观念∙ C.心灵∙ D.上帝11、柏拉图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 (2.00分)∙ A.理念∙ B.现象∙ C.善∙ D.太阳12、经验论者的大本营是:() (2.00分)∙ A.英国∙ B.法国∙ C.德国13、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谁? (2.00分)∙ A.君王∙ B.自身∙ C.整体∙ D.机构14、亚里士多德的十个范畴中最核心的是第一个范畴是什么? (2.00分)∙ A.实体∙ B.数量∙ C.性质∙ D.关系15、谁认为“经验论一定会导致怀疑论”? (2.00分)∙ A.洛克∙ B.霍布斯∙ C.笛卡尔∙ D.贝克莱16、下列关于希腊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希腊哲学脱胎于希腊神话∙ B.希腊哲学起源于对自然的惊诧,一开始是自然哲学∙ C.早期希腊哲学家都是职业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而获得薪酬17、是:() (2.00分) 认为“人对人像狼一样”,是一种互相敌视的自然状态的∙ A.霍布斯∙ B.马基雅维利∙ C.洛克18、康德认为感性与理性的沟通工具是什么? (2.00分)∙ A.自我∙ B.想象力∙ C.范畴∙ D.直观19、下列不属于柏拉图解释理念和现实事物的关系的是:() (2.00分)∙ A.分有说∙ B.光照说∙ C.摹仿说20、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 (2.00分)∙ A.什么是哲学∙ B.物质与意识关系∙ C.世界的第一形式∙ D.道来自哪里21、笛卡尔的唯理论是以什么为模型? (2.00分)∙ A.几何学∙ B.物理学∙ C.天文学∙ D.生物学22、康德认为人一定要遵从的是什么? (2.00分)∙ A.自然法则∙ B.理性法则∙ C.道德法则∙ D.自由法则23、对话方式写哲学著作的顶峰是谁? (2.00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24、休谟问题也被称为什么? (2.00分)∙ A.归纳问题∙ B.演绎问题∙ C.推理问题∙ D.进化问题25、康德第一部代表他思想的著作是哪个? (2.00分)∙ A.《纯粹理性批判》∙ B.《论人种概念的确定》∙ C.《论人的劣根性》∙ D.《道德形而上学》26、形而上学的这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00分)∙ A.静止现象∙ B.器∙ C.用∙ D.作为存在的存在27、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2.00分)∙ A.泰勒斯∙ B.亚里士多德∙ C.普罗提诺∙ D.黑格尔28、关于经验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重视的是实验科学∙ B.由经验产生知识∙ C.生理学意义上的方式∙ D.一般也称为英国经验论29、人之所以逃避自由是为了:() (2.00分)∙ A.追求个性∙ B.逃避责任∙ C.逃避死亡30、下列不属于冯友兰所划分的人生境界的是:() (2.00分)∙ A.道德境界∙ B.自由境界∙ C.天地境界判断题(40分)1、自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以后,基督教信仰就崩溃了,西方人只信科学,不信上帝。

亚里士多德教育心理学

亚里士多德教育心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希措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

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等著作中。

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①论三种灵魂与三种教育以其哲学观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构建了他的灵魂论。

他认为人有三种灵魂:理性灵魂、非理性灵魂和植物性灵魂。

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判断等方面,是灵魂的理智部分,又称为理智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

非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本能、情感、欲望等方面,是灵魂的动物部分,又称为动物灵魂。

植物灵魂主要体现在有机体生长、营养、发育等生理方面,是灵魂的植物部分。

动物灵魂是中级的,植物灵魂是最低级的。

低级的灵魂含有的质料多,形式少;高级的灵魂含有的质料少,形式多。

人人都具备这三种灵魂,且从出生到成人依次呈现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

即儿童出生前后主要是身体的发育、生长,到了稍大一点时就表现出他的本能需求及情感需要,到了成人时才有思维、理解、判断等能力的出现。

在教育上,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

其中体育是基础、智育是最终的目的。

他认为,要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完善的发展,必须施于人不同阶段十分恰当的教育和训练。

②论儿童的年龄分期。

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顺序。

他说“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然后再及于理性方面,我们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然后启发其理智”。

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0一7岁主要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7一12岁主要进行德行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14一21岁的教育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理性灵魂与积累知识。

论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

论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

论亚⾥⼠多德的⽂艺思想古希腊哲学是西⽅哲学发展的最初形态,是⼀个⾃称为海伦后代的⼩民族给予欧洲和全⼈类的精神宝藏。

它探究宇宙的来源,追索万物的真实,并诘问⼈⽣的⽬的,内容丰富,⽓象万千,为⼈类的理论思维开辟了道路,给以后的西⽅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多德就是古希腊哲学的极⼤成者。

所谓⽂艺思想也叫⽂艺观,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流派⽂艺思想都是有差异的。

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新旧交替的动乱时代所提出的多⽅⾯问题,加上丰富⽽深厚的希腊⽂化遗产,便培养和造就了亚⾥⼠多德这样百科全书式的天才⼈物。

亚⾥⼠多德历来被认为是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和最伟⼤的思想家,⼀⽣著述宏富,学术活动极其⼴泛,⼏乎涉及当时所有的知识学科。

他的⽂艺思想即对⽂艺现象的总的看法和主张,犹如⼀轮皓⽉在西⽅⽂学史的天空绽放着⽆限的光芒。

“如果真有所谓⼈类导师的话,就应该认为亚⾥⼠多德是这样的⼀个⼈。

”⿊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80页“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多德继承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的哲学成就,特别是柏拉图的思想成果,然⽽他的继承是以批判为基础,以创新为⽬的。

在思想观念上,他既不像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主要从⾃然科学的观点去看⽂艺理论问题,也不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侧重从社会科学的观点去看⽂艺理论问题,⽽是兼容并蓄,采取学科的视⾓,吸收多学科的观念。

在《诗学》中,他⽤⽣物学的有机整体概念来论述戏剧情节;⽤⼼理学的感情净化概念来解释悲剧功⽤;⽤⼈类学的模仿本能来推断⽂艺的起源;⽤历史学的演进变化概念来阐明戏剧发展……亚⾥⼠多德与他的⽼师柏拉图之间有着深深地友谊并爱戴着他,但是爱戴⼀个⼈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反对他的观点,亚⾥⼠多德没有⼀味的盲从他的⽼师,当他发现⾃⼰的观点与⽼师不同,并坚信⽼师的观点不正确时,他毅然不为尊者讳,不为师长讳,毫不客⽓的批判柏拉图的观点,因为他更爱真理。

据说“柏拉图经常称亚⾥⼠多德为⼩驹。

实践概念的哲学意蕴——亚里士多德,康德与马克思实践观辨析

实践概念的哲学意蕴——亚里士多德,康德与马克思实践观辨析

摘要:实践概念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哲学范畴。

亚里士多德把实践置于最为高贵的思辨活动和最为低贱的创制活动之间,使之兼具二者的某些特性但又在实质上有所不同。

康德一方面取消亚里士多德生产创制活动的独立地位,使之成为理论思辨的补充;另一方面又把实践仅仅限定于道德实践,并将其推向独立于且高于理论思辨的彼岸。

马克思继承并超越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实践观,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作为实践概念的基础性内涵,进而把人类的整个社会生活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马克思实践观深刻揭示了实践概念的本质,开创了一种以人的生产劳动为基本内容、囊括一切人类活动的广义的实践哲学。

关键词:伦理—政治实践;道德实践;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实践哲学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实践在西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先把实践同道德联系起来,不过其实践概念的内涵是丰富的,并不仅仅限于道德实践。

深入理解亚氏实践概念的内涵,需要首先从他对人类知识的分类谈起。

亚氏把人类活动分成三类,即思辨(theoria)、实践(praxis)和创制(poiesis)。

相应地,人类拥有三类科学(或知识),即思辨科学、实践科学和创制科学。

关于三种科学的地位问题,亚氏认为,思辨科学地位最高,创制科学地位最低,实践科学则居于二者之间。

之所以如此排序,是因为亚氏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标准,即“那为着自身,为知识而求取的科学比那为后果而求取的科学,更加智慧”。

在思辨活动中,追求真理本身即是目的,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目的,并且追求真理的活动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他人和外界自然无关。

与此相反,创制活动的目的不在自身之中,而在它产生的对象或结果上,并且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

按照上面的衡量标准,思辨科学高于创制科学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如此,在思辨科学内部,研究那“既不运动又不可分离的东西”的第一哲学或神学,比其他思辨科学如物理学和数学更为可贵。

“思辨科学比其他学科更受重视,神学比其他思辨科学更受重视。

”概而言之,在亚氏看来,越是远离经验缺乏实用的知识,越具有更高的智慧和地位,因而更值得人们向往和追求。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题解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大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

他生于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御医。

亚里士多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八岁至三十八岁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跟老师柏拉图学习哲学。

二十年里,亚里士多德勤奋钻研,并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被柏拉图称为“学园之灵”。

公元前345年,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逝世后离开学园,游历各地。

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13岁的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前335年起,他在雅典郊区建立了自己的吕克昂学园并开始执教。

因为习惯于和学生在走廊或者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学派被后人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把他当时认识到的科学分为三类:一是理论性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二是实践性科学,包括政治学和伦理学;三是制作或制造性科学,包括诗学和修辞学。

公元前323年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一样,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

“为了不让雅典人对哲学第二次犯罪”,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前往母亲的出生地,欧波亚岛的卡尔基斯,次年因病逝世。

亚里士多德一生的著作数量很大,内容几乎涉及科学的各个领域,一类是他生前公开发表供一般人阅读的,深受柏拉图影响,多为对话体,如《智者篇》、《米纳仁纳篇》、《会饮篇》等。

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把这类文体贯彻到底,因为他心中不具备老师柏拉图对先师苏格拉底的那种深切感受,因此他更多的作品是以论文体体的形式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尽管都生活在神学氛围中,可是两人的思想有明显差异。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柏拉图认为理式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他提出了事物的“四因说”: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

亚里士多德关于演绎逻辑的艺术

亚里士多德关于演绎逻辑的艺术

亚里士多德关于演绎逻辑的艺术摘要:亚里士多德提出逻辑演绎的艺术,是通过三段论和归纳法,对客观事物建立的联系。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演绎逻辑,艺术一、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亚里士多德是我们所熟知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对逻辑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且在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演绎逻辑系统。

经过查阅我得知,演绎逻辑是根据一类事物都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来推断该类中个别事物也具有此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推理方法和思维形式。

恩格斯曾论述:“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前提,那么结果必定与现实相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真实的前提和正确的推理形式两大条件。

根据亚里士多德在《雄辩篇》中对推理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推理分为两类:一是证明的推理,是求得科学知识的证明方式;二是论辩的推理,是论辩的方式。

鉴于两种推理方式性质的不同,它们对前提的要求也不相同。

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后篇》中对作为证明的出发命题的性质做了严格规定:“假定我们关于科学知识的性质的论题是正确的,则所证明的知识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原始的,直接的,比结论被知道得跟清楚、先于结论而存在的,而且结论同它们的关系就像结果同原因的关系一样。

”什么样的命题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呢?我认为不能证明也无需证明的“直接命题”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而论辩的推理,是通过双方问答从而揭露议论中自相矛盾的一种推理,其前提不一定都是真的。

查阅资料发现,三段论作为亚里士多德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独特的必然性推理,是亚里士多德对逻辑科学的重大贡献,也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核心。

三段论是指借助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导出另一个结论的推理过程,需要确定一个权威性或原理性的大前提,明确表述一个真实的或实际的小前提,从而推出一个可靠的结论。

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仅有三个词项,其中联系大小前提的词项叫中项,在前提中出现两次;出现在大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谓项的词项叫大项;出现在小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主项的词项叫小项。

同时,要正确运用三段论,我们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1)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2)每一个三段论前提之一必须呈肯定的;(3)每—个三段论必须有一个全称命题;(4)一个全称结论的得到,必须是两个全称前提;(5)—个肯定的结论必须从肯定的前提得出。

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介绍_作文素材

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介绍_作文素材

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介绍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下面是橙子跟大家分享的亚里士多德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亚里士多德个人经历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师承柏拉图,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同时,还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如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逻辑学,等等。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出生在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一个叫斯塔吉拉的小城,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的宫廷医生,母亲菲斯蒂丝家境十分富有。

亚里士多德18 岁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德谟学园,在那里学习长达20 年之久,直到老师柏拉图于公元前347 年去世才离开。

离开学园后,他开始游历,后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 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关于两人之间究竟是否是师徒关系,一直存有争议。

黑格尔就认为亚历山大在事业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可能师承亚里士多德。

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亚里士多德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方面的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但也有人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因为亚历山1/ 16大任性而且冲动,不像是受过教育的人。

即使亚里士多德做过他的老师,他也不把这位父王派来的老师放在眼里。

而且在政治方面,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几乎没有交集,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国家是城邦制的,而在亚历山大那里,却是帝国制。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贵为国王,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直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创立自己的学园—吕克昂学园—传授哲学。

作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独特的,他的教学方式是教授式的。

他非常重视教学方法,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所以,他经常带着学生在学园的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学园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漫步的哲学”。

同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也是系统而有条理的。

学习辅导与习题

学习辅导与习题
3、简要介绍芝诺悖论的内容
4、简述恩培多克勒的同类相知原则
5、简述阿那克萨戈拉的异类相知原则
6、请叙述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的主要观点
7、请简要叙述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四、论述题
1、巴门尼德是如何叙述“是者”(being)的意义的?
2、试论述赫拉克利特的“生成辩证法”。
3、在变化的问题上,元素论者对前人有哪些继承与发展?
,神学德性有、、。
2、托马斯·阿奎纳认为“自然律”的内容包括,,,。
3、托马斯·阿奎纳把实体按照由高到低的等级体系划分为、、。
4、托马斯·阿奎纳认为人的外感觉有五种,它们分别是、、、、
,其中,是最基本、最一般的外感觉。
5、托马斯·阿奎纳认为人除了认知活动以外,还有意欲的活动。他将人的意欲分为和

6、托马斯·阿奎纳认为成文法的来源有二,它们分别是,。
一、填空题
1、为了反对“天赋观念”论,洛克提出了自己的。
2、洛克认为知识的唯一来源是。
3、洛克把经验分为和两类
4、按自身的构造,洛克把观念分为和两种,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观念又可以分为和的观念。
5、洛克将知识分为三类,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
6、贝克莱的出发点是人类知识的对象是。
7、贝克莱的基本哲学命题是。
10、原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二、名词解释
1、本原
2、阿那克西曼德的分离生成观
3、阿那克西美尼的转化生成观
4、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
5、色诺芬尼的理神论
6、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7、原子论者的“流射说”
8、元素
三、简答题
1、请简要叙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原说
2、如何理解巴门尼德的存在与思想是同一的思想

工程技术哲学

工程技术哲学

1、简述亚里士多德将关于知识的分类。

所有科学都称为广义的哲学,哲学又分类为:理论科学,包括物理学、数学和形而上学;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制作科学,包括制造工艺在内的一切艺术。

三大学科中,理论之学最明确,制作之学最不完整,实践之学范围最不清楚。

A在《论题》篇中,亚里士多德以知识的目的为依据,将所有知识分成三类: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是“理论知识”;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实践知识”;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制作知识”。

在《形而上学》中,他又分别以知识的对象为和知识的性质为依据,将上述三类知识作了更具体的区分。

1)理论知识:以对象的不同再分为三种:研究运动而又可分离存在东西的是物理学;研究不运动但也不分离存在东西的是数学;研究不运动又可分离存在东西的是第一哲学,亦即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

2)实践知识: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制作知识:包括生产技术、技艺;艺术品的制作等。

2简述“哥白尼革命”。

首先对“哥白尼革命”这一术语下一个定义。

即使在描述的意义上说,这个术语的应用也是含糊不清的。

人们经常把它解释为“一般公众”对于我们行星系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这一信念的接受,但无论哥白尼还是牛顿都不坚持这一信念。

无论如何,由一种流行的信念转向它种信念,并不属于科学史本身的范围。

让我们暂时不管各种信念及心理状态,而只考虑陈述及其客观的(即弗雷格和波普尔意义上的“第三世界”的)内容。

尤其是,让我们把哥白尼革命看成这样一种假说,即地球绕太阳运转,而不是太阳绕地球运转,或更确切地说,行星运动的固定参考系是固定的恒星,而不是地球。

这种解释主要被那些认为孤立的假说(而不是研究纲领或“范式”)是恰当的评价单位的人所持有。

让我们依次看看这一方法的不同说法,并指出这些说法是如何失败的。

康德哲学是一个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以往的哲学都是关注外在于人的世界本体,而从康德开始,已经注意到要考察外部世界,首先要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也就是人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理性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03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03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包括理论科学、实践 科学和语言艺术三类。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即后人所谓的形 而上学)、逻辑学、物理学和动物学;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和政 治学;在语言艺术中,他还著有《修辞学》和《诗学》。亚里士 多德建立了希腊哲学最全面的体系。
• 本章主要阐述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 思想。
他说,坚持理念论的人之所以无视这些困难,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运动着的具体事物, 只考虑不变的绝对存在。
第三,设立分离的理念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 他认为,所谓“第三者”,是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 无限倒退。比如,为了说明一个人与他所属的理念“人”的相似,需要设定第 三个关于人的理念;为了说明这个新设的理念与所要说明的“人”之间的相似 之处,还要再设立新的第三者,如此循环无止境。
二、四因说
•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思考原因就是在追问“为什么”。对于事物 的运动,可以提出多少个“为什么”,运动就有多少种“原因”。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运动的四个问题,他的回答就是运动的四 种原因。
一、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 续存在?
原因是事物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就是质料因。
二、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种特定的 方式运动?
原因是事物有特定的形式,这就是形式因。
三、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 原因是事物受到推动或作用,这就是动力因
四、是事物为什么要运动?
原因是事物朝向一定的目的,这就是目的因。
• 他以雕塑活动为例,认为质料因是铜,形式因是雕像的模型,动 力因是雕塑者,目的因是雕像的影响;以建筑房屋活动为例,认 为质料因是砖石等材料,形式因是建筑蓝图,动力因是建筑者, 目的因是房屋的效用。
每一事物都占据自己的自然位置时,不会发生位移。当事物受到 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时,就会发 生位移。被挤出的事物又进入第三个事物的位置,造成位移的连 锁反应。在连续的位移中,事物彼此交换位置,每一事物都不会 丧失位置,每一位置中也不会没有事物。但因外力位移的事物内 也有朝向自己的自然位置移动的力量。事物在朝向自然位置移动 时作加速运动,如重物下落,空气上升;反之,它们在背离自然 位置时作减速运动,如重物上抛,空气下沉。

心灵哲学及其前沿问题

心灵哲学及其前沿问题

讲座:心灵哲学及其前沿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用语,即形而上学,为后来所说的哲学。

他把知识分成理论科学、实践科学(指政治学、伦理学和理财学)及创作科学(指各种工艺技术及音乐、医学等)。

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第二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数学。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胡塞尔的《第一哲学》一、心灵哲学概况1.何谓心灵哲学心灵哲学是在哲学的分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各种心理现象及其本质、心理与物理的关系为对象的哲学分支学抖。

Philosophy of Mind。

在西文中,除了以心灵哲学这样的术语表示对心理现象作哲学探讨的这门分支以外,还有称之为哲学心理学(Philosophical Psychology)和心理学哲学(Philosophy of Psychology)的。

这两个概念与“心灵哲学”一词大同小异。

⑴学科基础心灵学spirituality定义:心灵学是研究人类生活中发生的超出常规,而又不能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一些精神现象的学科,又称心灵研究。

心灵学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现,此后曾在欧洲风行一时。

自20世纪30 年代起普遍称其为“超心理学”。

主要观点:人类具有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可以不通过正常的感官渠道而感知世界。

研究对象:一类是有关生物体在认识上的超常现象,即“超感官知觉”;另一类是生物体不经物理媒介而作用于物质的现象,即“心灵施动”。

1848年,美国的Margaret Fox和其妹妹的心灵感应的事例就是现代唯灵论的一次实践实例.灵魂交流现象的早期支持者包括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美国新闻工作者赫莱斯.格里利,英国科学家华莱士和威廉.克鲁克斯等。

心理学哲学(2)心灵哲学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两个方向物理主义,他们肯定只有身体和行为才是最真实的,思想与情感等东西都是由物理性质的身体所形成,如大脑的电子脉冲,肌肉的化学反应等物理现象会形成我们各种思考和情感反应。

总之,所谓一个人就是大脑加身体加神经系统。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作三类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作三类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美侯爱华(文学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2班 201302110218)摘要: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中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诗学》肯定了艺术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但因为时代的限制,亚里士多德放弃了深化人心对自我及客观世界的认识。

虽然亚里士多德没有在《诗学》中提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发展的宗教背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悲剧的欣赏。

本文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从六方面来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之美。

关键词:快感;模仿;表演;艺术;思考作者简介:侯爱华(1994-),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位名医,在马其顿王国里的宫廷里任职,并且和国王二世有很好的交情。

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求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学》虽篇幅不长,但亦可称之为短小精悍了,如他在《诗学》中探讨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人的天性与艺术的模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

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之为“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

但就悲剧理论而言,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迄今为止仍然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作三类,即,理论或思辨科学,实践或行为科学[行动,行为]的学问,制造科学其目的的体现在于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

诗属于制作科学或技艺的范畴。

在《诗学》第一至第四章里,亚里士多德先行谈到了组成定义的诸多要素,包括悲剧。

而本文则是要从六个方面来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感。

一、悲剧是一种模仿艺术“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即艺术品)中得到快感。

”(《诗学》4.1448b8—9)人可以从模仿中提取出最初的知识,并在模仿过程和结果中都能得到快感,然而,快感又是什么呢?首先,快感并不是完全等于美感,但二者无疑是具有相通的一面的。

即是由悲剧引发并“净化”观众的怜悯和恐惧,[1]从而产生一种特有的功效,使人们感到一种由它而引发的快感,就是感官的世界,内心的释放。

论亚里士多德“摹仿”的艺术真实

论亚里士多德“摹仿”的艺术真实

论亚⾥⼠多德“摹仿”的艺术真实论亚⾥⼠多德“摹仿”的艺术真实报告⼈:周宇摘要:要:《诗学》中,亚⾥⼠多德认为摹仿是艺术的本质。

在对摹仿的媒介、对象、⽅式以及摹仿的不同层次的区分下,亚⾥⼠多德认为诗⼈作为摹仿者可以通过创造的⽅式直接摹仿现实⽣活。

同时诗⽐历史更加真实,这在于“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这种“真实”并不是⽇常意义上“逼真”、“酷似”的再现式的真实,⽽是充满了假定性的艺术真实关键词:关键词:摹仿;《诗学》;艺术真实;假定性摹仿说是亚⾥⼠多德美学思想中重要的⼀部分,但摹仿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

古希腊爱利亚派克塞诺芬尼认为⼈按照⾃⼰的模样塑造神的形象,这可以被认为是摹仿说的雏形。

赫拉克利特强调和谐,⽽艺术则因摹仿⾃然⽽和谐。

德谟克利特也持艺术摹仿⾃然的观点,他提出了摹仿活动中⼈作为摹仿的主体的“学习”的作⽤,但这种摹仿仍然是简单的、机械的摹仿。

苏格拉底把摹仿的对象从“⾃然”扩⼤到“所见之物”,他认为“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他还认为艺术要摹仿美的性格、⼈的⼼理情绪,表现⼈的精神特质。

柏拉图极⼤地发展了摹仿说,摹仿在他那⾥成为了理念的摹仿,艺术家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式世界,作为摹本的摹本,艺术作品与真理,即理式世界隔了“三层”,是不真实的。

亚⾥⼠多德正是在前⼈关于摹仿的讨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的摹仿说。

⼀、作为创造的摹仿在希腊语中,“摹仿”(mimêsis)来源于“拟剧、表演”(mimos),它具有转化、蒙骗,摹仿⼈或动物的表情、动作、声⾳等义。

[]汉语中,“摹”在《说⽂解字》⾥被解释成“規也”,《说⽂解字注》:“規者、有法度也”,⽽“仿”则被训为“相似”——摹仿即在⼀定的法度下使之相似。

可见摹仿⼀词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照着样⼦做,⽽且在古希腊那⾥,其最初便具专指表演上的摹仿。

亚⾥⼠多德⽤⽤“整⼀性”来解释戏剧情节的摹仿,这实际上是对摹仿作“相似”、“求真”意义上的阐发。

技艺摹仿自然—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摹仿思想述评

技艺摹仿自然—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摹仿思想述评

【摘要】《诗学》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提炼出来的“摹仿说”对后人的启示作用是巨大的,对后来的西方文学及其评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就其中的摹仿思想作了一定的探讨和评述。

【关键词】诗学;摹仿;西方文学《诗学》作为西方现存最早的一篇高质量完整的论诗和关于如何写诗及进行诗评的专著,其作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是大规模、跨学科的研究工程的设计者,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为三类,分别是理论或思辩科学、实践科学和制作科学。

诗就属于制作科学,制作科学的任务是制造,其目的就体现在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上。

《诗学》集中反映了一种新的比较成熟的诗学思想精华,具备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宝贵的使用价值,后人提炼出了“摹仿说”,其对整个西方文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就《诗学》中有关“摹仿”的思想做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技艺摹仿自然。

”因为他认为自然不是一种盲目的力量,相反,自然仿佛是有目的的。

它有既定的发展方向并且受内在法则的制约,自然是一种仿佛了解自己的希望和生产目的的运做方式。

在《物理学》中,技艺就和自然一样,是一种生产力量,两者有着引人注目的相似之处:它们的工作对象都是具体的材料,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出材料和形态的结合物。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技艺必须采用在自然中已经被证明有效的生产程序和方法,“技艺模仿自然”就是这种意义上的摹仿。

可以看到,技艺和自然存在于一个互补的机制中,技艺得益于自然的启示,自然得益于自然的辅佐。

技艺可以挖掘自然的潜力,填补自然的不足,纠正自然的缺陷,实现自然的愿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艺是对于自然的一种有益的“增补”。

古希腊人一般不注重区别技艺和艺术,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包含技术制作活动的都是“技艺”,而技艺的特点却是按照规则或可行的方式从事某项生产或推动某种活动的进行,显然,这一点也适用于对艺术进行诠释。

知识分类三分说

知识分类三分说

知识分类三分说亚里士多德对于知识的三分法非常具有影响力,他将知识区分为理论性知识(theoretical),创造性知识(productive)以及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这种分类至今依然可以作为学习知识分类的重要起点。

与其他的经典希腊思想家一样,亚里士多德认为无论任何知识,其适当性取决于它服务的目的,即telos,简而言之:理论学科的目的是通过沉思追求真理;它的目的(telos)是为了知识而去获取知识。

创造性学科的目的则是去制造事物;它们的目的是制造一些人造物。

实践性学科则是那些处理道德和政治生活的学科,它们的目的是实践道德和实践型知识。

这种区分知识领域的方法,我们可以举例说明。

比如,在这样的区分下,我们会发现“纯数学”(理论性知识),工具制造(创造性知识)以及社会工作(实践性知识)。

因此,我们如何看待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所服务的目的对于我们如何看待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使得我们对于学科的内容和方法产生不同的理解。

理论知识:为了追求真理而追求真理根据亚里士多德,理论活动的适当形式是沉思。

它包括仔细地思考一个人已知的事实和观点。

有人是这么形容亚里士多德的沉思的:亚里士多德的沉思者是一个已经获得知识的人;而且他为之沉思的内容是他的脑海中已经有的知识……沉思者仔细地逐一检测他已经获得的一系列真相;他的任务包括把脑海中所有的观念都逐一检查,让它们沐浴在自己意识之光下。

(Barnes 1976: 38)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沉思是人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

这是终极的智性美德:一生不间断地持续沉思,是一件神圣的事。

这样的画面让人想起那些关于圣徒们的画作,这些画作上的圣徒们思考着终极真理,或者你也可以想到一些关于沉思者们的画作。

这件事给人的整体感觉带着些微的脱俗出尘感。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非是这样,亚里士多德的“沉思者”的一生并不是一个避世独处的一生,也不是独自让思绪恣意流浪的一生。

好人,或者说专家型人,用亚里士多德的活说,是一位“第一等的理性主义者” (Barnes 1976: 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美
侯爱华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2班 201302110218)
摘要: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中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诗学》肯定了艺术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但因为时代的限制,亚里士多德放弃了深化人心对自我及客观世界的认识。

虽然亚里士多德没有在《诗学》中提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发展的宗教背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悲剧的欣赏。

本文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从六方面来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之美。

关键词:快感;模仿;表演;艺术;思考
作者简介:侯爱华(1994-),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位名医,在马其顿王国里的宫廷里任职,并且和国王二世有很好的交情。

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求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学》虽篇幅不长,但亦可称之为短小精悍了,如他在《诗学》中探讨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人的天性与艺术的模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

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之为“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

但就悲剧理论而言,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迄今为止仍然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作三类,即,理论或思辨科学,实践或行为科学[行动,行为]的学问,制造科学其目的的体现在于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

诗属于制作科学或技艺的范畴。

在《诗学》第一至第四章里,亚里士多德先行谈到了组成定义的诸多要素,包括悲剧。

而本文则是要从六个方面来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感。

一、悲剧是一种模仿艺术
“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即艺术品)中得到快感。

”(《诗学》4.1448b8—9)人可以从模仿中提取出最初的知识,并在模仿过程和结果中都能得到快感,然而,快感又是什么呢?首先,快感并不是完全等于美感,但二者无疑是具有相通的一面的。

即是由悲剧引发并“净化”观众的怜悯和恐惧,[1]从而产生一种特有的功效,使人们感到一种由它而引发的快感,就是感官的世界,内心的释放。

总而言之,由于,悲剧比任何文学形式更能表现杰出人物在生命最紧要关头的最动人生活。

它也比任何别的文艺形式更能使我们感动。

二、模仿高贵者(即严肃的)行动
自人类出现伊始,人们就一直从事着模仿活动,老话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并不是指父母可以教孩子多少物理人文知识,而是孩子会自发的去模仿父母。

素质较高的父母,孩子的模仿也就相对稳重一些,素质不太好的父母,孩子的教养也就相对弱一些。

而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发展依作者性格的不同形式分成两大类。

较稳重者模仿高尚的行为,即好人行动,而较浅俗者则模仿低劣小人的行动,前者起始于制作颂神诗和赞美诗,后者起始于制作谩骂式的讽刺诗。

三、应有一定的长度
在荷马的《马耳吉忒斯》和其它类似作品中,短长格应运而生。

亚里士多德认为,结构完美的作品应由起始、中段和结尾三部分组成,无论是活的动物,还是任何有机的整体,若要显得美,要有一定(或适当)的规模和体积,美取决于良好的次序。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强调,悲剧是对“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诗学》7.1450b36—38)这是考虑到悲剧的接受对象——观众的审美接受的现实。

如果不考虑观众审美接受的实际情况,悲剧的表演和悲剧诗人的比赛成绩就必然会受到影响。

悲剧表演的时间拖得过久,会影响观众的正常生活,观众将没有耐心观看到底。

结合荷马的著作我们就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在构成方面取得了史诗可能取得的最佳成就,[2]是文学美的典范。

四、模仿的媒介是节奏、唱段和格律文
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演奏的音乐,这一切总的来说都是模仿。

(《诗学》6.1449b24—26)有的人用技艺,有的人用实践,去用形态、色彩、声音去展现许多事物,他们凭借节奏、话语和音调进行模仿,但有的模仿不用音调,只用节奏。

我们可以认为它是通过诗格的长短去实现格律,而它又和记录一般的历史不同。

诗更倾向于记录普遍的事,用以反映真理。

五、由不同的部分(即对话与合唱)组成
亚里士多德,完美的诗文体现了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有机结合的原则。

(《诗学》8.1451a32—34)如在哲学范围内整体决定部分,部分不能决定整体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的。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而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部分的组合并不是无序,随意或任意堆砌的。

有序的部分构成一个单一、完整的悲剧模仿行动。

在《诗学》第八章里,亚里士多德高度评价荷马对情节的处理,赞扬他取舍有方,在创编《奥德赛》时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事件。

[3]模仿了一个完整的行动。

六、采用表演的方式
在《诗学》第三章中,可以看出,悲剧是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众所周知,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娱乐方式是非常广泛的。

其中居主流的就是各种类型的表演类型,如木偶剧、动画片、电影、话剧,甚至MV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演员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技艺按照剧本中的东西去演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而根据《诗学》中所说,悲剧中的人物,他们的不幸会引发观众的怜悯和同情,从而使“悲剧产生应有的功效。

人们希望中的道德准则是什么呢?尽管用道德的观点来衡量,善有善报和恶有恶报。

[4]典型的悲剧美会促使人们对英雄人物的由顺达之境走向败逆之境的悲惨命运及其催导因素的思考。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适时地提出了解说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感情得到疏泄。

[参考文献]
[1]陈中梅.言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2.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
[3]陈中梅.希腊神话·英雄(上)[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33.
[4]刘昆.浅谈对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悲剧人物论的认识[J].诗歌月刊,2015(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