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工理论培训

合集下载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201432课程类别:核心课程授课系(部):化学工程系学分学时:4学时、62学时一、课程定位《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针对现代化工企业对生产操作和管理一线岗位的要求,确定课程学习目标。

课程以化工生产操作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把化工生产一线操作技能明确为具体能力目标、把操作技能的理论支撑界定为知识目标,操作和管理人员所具备的职业素养确定为素质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对化工工艺过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生产操作和事故处理能力、生产设备结构识读及故障诊断能力等。

课程承接《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工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与《化学反应工程》、《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等专业课程相配合,与《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依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法,将教学项目与生产性实训、仿真操作相结合。

课程以满足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目标,参照“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有机衔接,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产品质量控制、生产岗位的设备维护及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及安全环保意识。

使学生掌握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具备有机化工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典型有机工业的发展概况。

(2)掌握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主副反应、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影响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

(3)了解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性能与用途、原料工业规格要求、产品质量指标、催化剂的选用条件、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熟悉典型有机化工生产开停车操作步骤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5)了解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治理、节能措施与环境保护知识。

2、能力目标(1)能根据生产条件进行生产方法的选择(2)能应用生产原理确定工艺条件(3)能对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优化控制提高产品质量(4)能执行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方法(5)能识读、理解、绘制工艺流程图。

甲醇合成培训试题库

甲醇合成培训试题库

甲醇合成培训试题库一、填空题1. 合成催化剂升温还原时,严格控制升温速率( )出水量( ),平面(同端面)温差( )。

答:严格控制升温速率小于等于25℃/h,出水量20—40公斤/小时,平面(同端面)温差小于5℃(难)2. “三违”是指()、()、()。

答: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中)3. 目前化工行业中使用的甲醇合成反应器有( ) ( ) ( ) ( ) ( )等五类。

答:多段激冷式合成塔、管式合成塔、多段径向甲醇合成塔、双套管式甲醇合成塔、绝热式甲醇合成塔(难)4. 粗甲醇中的杂质主要分为:( ) ( ) ( )三类。

答:有机杂质、无机杂质、水与电解质(中)5. 精馏塔内下流液体量与上升蒸汽量之比,称为( )又称为( )。

答:液气比、回流比(难)6. 甲醇是最简单的()醇,分子式(),分子质量()。

饱和脂肪醇,分子式CH3OH,相对分子质量32.04。

(中)7. 甲醇合成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有()、()、(),其中()是主催化剂。

答:CuO、ZnO、Al2O3;CuO(中)8. 实际操作表明,催化剂中毒物质主要是由()引起的。

答:硫化物(H2S)(易)9. 甲醇合成反应生成甲醇和()以及少量的()。

答:水、有机酸(中)10. 还原态的催化剂遇空气会(),放出大量的热,甚至会(),会使触煤在塔内燃烧结块,给装卸造成困难,因此必须(),钝化使用()钝化。

答:发生氧化反应、燃烧、先钝化、仪表空气(空气)(中)11. 氢在高温下溶解于金属晶格中,使金属缓慢变形,降低了金属的韧性,产生脆性破坏叫()。

答:氢脆(中)12. 所谓()就是合成塔出口气中甲醇的浓度减去进口气中的甲醇浓度。

答:醇净值(中)13. ()即催化剂层内温度最高的一点温度。

答:热点温度(中)14. 催化剂的出水量包括()和()。

答:物理出水量、化学出水量(中)15. 合成塔入口温度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入口温度要达到催化剂的(),保证气体能够反应。

大学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全面总结

大学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全面总结

OH
α -氰 醇
α -羟 基 酸
应用范围:醛、甲基脂肪酮 、C8以下环酮
2. 增加二个碳原子的反应
R MgX + CH2 CH2 O
R CH2CH2 H3O+ RCH2CH2OH OMgX
3. 增加多个碳原子的反应
① R-C CH NaNH2 R-C CNa R/X R-C C-R/
其中:R/ 为伯卤代烃 X 为Cl、Br、I
H2O / OH- PX3 Mg
NH3 R-NH2
R-MgX
R-X
① ②
CO2 H3O+
R-COOH
H3O+
NaCN
R-CN
R-NH2 R-NHR
[H]
R-CH2NH2
R-X
R-NR2
2.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转换
R-COCl
NH3
R-CONH2
R/OH
R-COOH
NH3
R-COOR/
R/OH
(RCO)2O
H2SO4 H2O
① (BH3)2 ② H2O2 /
OH-
R-CH-CH3(符合马氏规则) OH
R-CH2CH2OH(反马氏规则)
[H]
② R-C=O H(R/) [ O ]
R-CH-OH H(R/)
[ H ] = LiAiH4 、NaBH4 、 H2 / Ni、Pt、Pd等
③ R-COOR/ [ H ] R-CH2OH + R/OH [ H ] = LiAiH4 、C2H5OH + Na 、 H2 / Ni、Pt、Pd等
R-NH2
● 碳环的合成
① 双烯合成(D-A反应)
X△
-X

TLC_LCMS_NMR基础培训-2

TLC_LCMS_NMR基础培训-2

ethyl acetate, etc)
可以直接取样,也可最好简单后处理 处理(如加水或酸最好中和后取样
以稀释后取样。 (加水和有机溶剂 和有机溶剂)后取
萃取)以后取样 样
Note: a.产品在水相 or有机相;
b.有无没溶解的固体。
4
二、 TLC操作
3.点样:
点一遍 点二遍 点三遍
Note:
a.点样的浓度要控制适当;
应需注意那些方面,同理有固体或者两 相反应时如何处理? 6. TLC爬板为什么有时会爬歪?
16
PartⅡ LCMS基础培训
提纲
�LCMS基本原理和特性 �看LCMS步骤 �LCMS注意事项
2
LCMS基本原理和特性
�LCMS的特性:是HPLC和MS的结合,有两者的功能,有没有 两者精确。 �流动相方法:常见0-30,0-60,10-80,30-90四种方法,0, 10,30都是指乙腈的含量,乙腈含量越大,流动相极性越小,出 峰越靠前????。 �正离子源适用于碱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更容易粘附氢正离 子,在正离子源中容易出分子离子峰。负离子源适合酸性化合物: 酸性化合物更容易轰击掉氢正离子,如酸,酚类化合物
3
看LCMS步骤
4
LCMS
1) 先看MS部分, 看有没有所要离子峰, 并且要看清楚该化合物 是否有MS信号, 是否掩盖周围的峰; 特别注意!
13
LCMS
14
LCMS
2)再看HPLC部分, 看含量有多少, 并且要看清楚该化合物 是否有强的HPLC信号, 是否掩盖周围的峰; 3) 两者结合起来看, 推测反应进行的程度和反应产生的杂 质.
一个点,两个点?
b.点的斑点较小,展开的TLC分离度好

高中物理有机合成教案

高中物理有机合成教案

高中物理有机合成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和试剂;
3. 能够通过实例解决有机合成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和试剂;
3. 有机合成的实践应用。

教学难点:
1. 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理解;
2. 合理选择反应条件和试剂。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入有机合成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有机合成的兴趣。

二、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10分钟)
1. 有机合成的定义;
2. 有机合成的分类;
3. 有机合成的应用领域。

三、介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和试剂(15分钟)
1. 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2. 试剂:Lewis酸、Lewis碱、亲核试剂等。

四、实例分析(20分钟)
以实际有机合成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有机合成的理解。

五、练习与讨论(15分钟)
安排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对练习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有机合成的相关作业,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机合成问题。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多做实践和练习,加深对有机合成的理解。

有机合成工培训计划

有机合成工培训计划

有机合成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将掌握以下内容:1. 熟练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 掌握先进的有机合成工艺技术。

3. 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有机合成实验。

4. 掌握合成反应的剖析和改进技术。

二、培训内容1. 有机合成基础知识通过系统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常见反应、反应机理等内容,提高学员对有机合成基础的理论水平。

2. 合成反应的分析与解决通过分析典型的有机合成反应,总结常见的合成问题及解决方法,培养学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先进有机合成技术介绍新时期的有机合成领域中较为先进的技术,如催化剂和催化反应、新型合成方法等,让学员了解并掌握这些新技术。

4. 有机合成实验操作和技巧通过实验室实际操作,提高学员的实验技能,包括反应设备的操作、反应条件的选择、产物纯化的方法等方面。

5. 反应剖析和优化学习反应的剖析和优化方法,掌握对合成反应进行改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质量。

三、培训方式1. 课堂讲授安排专业的有机合成专家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合成方法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内容。

2. 案例分析从工程实践中选取典型案例,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学员对有机合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3.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室实际操作,由专业实验员指导学员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提高实验技能和操作经验。

四、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将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一个月。

阶段一:有机合成基础知识培训阶段二:有机合成实验操作和技巧培训学员需要连续参与培训,不能中途中断。

2. 培训地点培训地点设在公司的实验室中,学员将在实验室内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为了保证学员的实验安全和操作效果,培训地点将不对外开放。

3. 学员要求本次培训计划主要针对公司的技术人员,要求学员具有较好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有机合成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录取。

五、培训评估1. 学员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考核每个阶段结束后,将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对学员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有机合成工艺培训合格证书。

有机合成操作工工作总结

有机合成操作工工作总结

有机合成操作工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有机合成操作工,我深知自己的工作责任重大,需要对实验室操作有
着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在这个岗位上,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以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和高效。

首先,我认真学习和掌握了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等。

这些知识为我在实验室操作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让我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其次,我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安全标准。

在进行
有机合成实验时,我始终戴着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化学品的直接接触。

同时,我也经常参加安全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另外,我注重实验室操作的细节和精确度。

在进行有机合成反应时,我严格控
制反应条件,确保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的准确控制,以保证反应的高效进行。

同时,我也注重实验操作的记录和整理,及时总结实验结果,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最后,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


过参与科研项目,我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有机合成技术和方法,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有机合成操作工,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提高自
己的技能和素质,为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转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技能,为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含多场景)

2024年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含多场景)

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含多场景)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一、引言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对于培养科研人才和提升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基本技能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实验和开展科研工作所必备的基础能力。

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素养,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

二、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的内容1.实验室安全培训: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工作的首要前提,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事故处理等内容。

通过实验室安全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实验室操作技能培训:实验室操作技能是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包括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实验室样品的处理、实验室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通过实验室操作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实验室管理培训: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仪器的管理、实验室药品的管理、实验室文件的管理等。

通过实验室管理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实验室工作效率。

4.实验室质量控制培训:实验室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工作的关键环节,包括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实施、实验室质量保证的评估等。

通过实验室质量控制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质量。

三、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验室工作环境和要求。

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质量,提高实验室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的实施1.培训内容的设置:根据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置合适的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培训、实验室操作技能培训、实验室管理培训、实验室质量控制培训等。

化工培训心得体会(范例13篇)

化工培训心得体会(范例13篇)

化工培训心得体会(范例13篇)化工培训心得体会篇1为期一年的化工专业培训已顺利结束,一年来在安监总局的精心安排下、在化工大学专家教授的悉心辅导下,自己能够克服年龄偏大、家庭现实问题多等不利因素,自觉遵守学习班的各项规定,潜心学习、广泛交流、深入研究,圆满完成了化学类、化工类、设备与控制类、管理类等四个大类,20多门课程、1600多个学时的学习任务,三次深入工厂进行实习。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自己的化工专业基础知识得到了强化、视野得到了拓宽、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为今后的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现将主要情况交流如下:一、学习基本情况一是系统地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安全化学等化学类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对无机物、有机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反应类型、合成及制备,对它们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从而能够从微观的分子、原子结构来分析物质的危险性;掌握了物质的化学稳定性,一是看物质是否容易分解,二是看与它接触环境中的物质是否发生反应。

从宏观热力学的稳定性来看就是看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如果是放热反应,就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动力学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反应的速率,如果一个反应速度过快,就存在不稳定因素。

这些知识为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矗二是系统学习了化工单元操作、无机工艺、有机工艺、化学反应工程、聚合物反应工艺等化工类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掌握了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传热、传质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和性能,能够简单地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解释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了解了“三酸”、“两碱”、合成氨和甲醇等典型无机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对原料制备、反应过程及产品、典型设备、工艺控制条件和主要危险部位都有了全面了解;掌握了乙烯、丙烯、苯乙烯等典型的有机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及其过程的危险性分析,对乙二醇、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生产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习了化工过程中主要反应器类型、基本原理、主要结构,能够结合相应的工艺过程,对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初步分析。

2024年危化品作业证合成氨工艺理论考试练习题

2024年危化品作业证合成氨工艺理论考试练习题

2024年危化品作业证合成氨工艺理论考试练习题1、【单选题】合成系统氮气增加会使系统压差()。

( A )A、升高B、无影响C、降低2、【单选题】普通压力表的型号是()。

( C )A、YENB、YZC、Y3、【单选题】 ()就是根据事故情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事故情况通报会,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 B )A、新闻发布B、社会沟通C、信息发布4、【单选题】《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

( A )A、黄色区域警示线B、红色区域警示线C、黄色警示牌5、【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电器防火防爆基本措施的是()。

( A )A、使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与其他动力,照明线路具有共同供电回路B、爆炸危险环境接地和接零C、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6、【单选题】下列几种毒气,无色无味的是()。

( A )A、一氧化碳B、硫化氢C、二氧化硫7、【单选题】下面属于有机硫的是()。

( B )A、单质硫B、硫氧化碳C、二氧化硫8、【单选题】以下关于接触毒物工人作业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B、每天必须将工作服洗净,否则不得上岗C、下班回家后立即洗澡9、【单选题】以防静电危害,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

( B )A、合成纤维工作服B、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C、防油污工作服10、【单选题】企业要建立()制度,每年都要结合本企业特点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高危行业企业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演练;车间(工段)、班组的应急演练要经常化。

( C )A、应急预案B、应急监控C、应急演练11、【单选题】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

( C )A、签章B、签字C、盖章12、【单选题】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的专家。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
contents
目录
•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概述 •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的应用领域 •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的未来展望
01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目 标分子的结构特征,逆向推导其可能 的合成路径和反应过程的方法。
教育培训
逆向分析可以作为化学教育的重要内 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机合成的原 理和方法。
04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实验安全问题
01
总结词
实验安全是逆向分析中的首要问题,涉及试剂的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
等环节。
02 03
详细描述
有机合成中使用的许多试剂具有毒性、腐蚀性或易燃性,如硫酸、盐酸、 甲醇等。在逆向分析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人 员的人身安全。
详细描述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溶剂和催化剂等,以确保 实验的成功。同时,实验者还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
析。
逆向合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它有助于揭示反应机理和优化合成路 线。
详细描述
数据处理包括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和规律。常用的数据处 理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挖掘等。此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方法也在逆向合 成数据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概念
有机合成逆向分析的核心在于从已知 的目标分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和化 学知识,反向推测出可能的起始原料 、反应条件和中间产物。
逆向分析的重要性
01
简化合成路线

有机合成培训讲义(第一讲)

有机合成培训讲义(第一讲)

对有机合成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新试剂、新反应、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使有 新试剂、新反应、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使有 机合成路线更简捷、更有效、更绿色化。 机合成路线更简捷、更有效、更绿色化。 不断学习、掌握、开发和运用有机合成新试剂、 不断学习、掌握、开发和运用有机合成新试剂、 学习 有机合成新试剂 新反应、 新反应、新方法和新技术是对每个有机合成工 作者的基本要求。 作者的基本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具备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具备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 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
Ha He O CH3
H+
CH3
反应过程规律性研究注意点: 反应过程规律性研究注意点:
抓关键影响因素 抓主要矛盾 遇到矛盾的影响因素要找其平衡点 注意观察反应现象, 注意观察反应现象,认真思考 勤于监控
反应实例 : 烯烃与臭氧加成反应
OH CH3 (CH3)2SO4
NaOH/Benzene
OCH3 CH3
OCH3
NBS / CCl4 U. V. Light
Br OCH3
1) 2)
OH
OCH3
O
O Br
3) NaOH
OCH3
O CH3 1)CF3COOH
2)(CH3)3SiH
OCH3
O CH3
O3 / (CH3O)3P
OCH3
O CH3
OCH3
H OCH3 O
OCH3
烯烃与臭氧加成反应进程
OCH3 OCH3 O CH3 OCH3 O3 H3CO HC O O O C H H O CH3 (CH3O)3P H H3CO O OCH3 O CH3
合成研发是一项系统性、 合成研发是一项系统性、 逻辑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药品生产技术《有机合成工职业标准》

药品生产技术《有机合成工职业标准》

有机合成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有机合成工。

1.2职业定义使用相关的原材料和化工生产设备,按指定的操作规程,合成有机化学品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外及高处作业,局部在高温下作业,工作场所存在一定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粉尘、烟尘和噪声。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和表达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听觉、视觉正常,嗅觉较灵敏,四肢灵活,动作协调。

1.6根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5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21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场所地应具有可容纳2021员以上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或多媒体,具有必要的教学设施和教具。

技能操作训练场所应具有相应的设备包括辅助设备,平安设施完善。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有机合成工理论培训

有机合成工理论培训

催化剂的选择原 则:根据反应类 型、所需产物选 择性、催化剂的 活性与稳定性以 及经济性等选择 合适的催化剂。
催化剂的制备方 法:包括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微 乳液法、超声波 法等。
新型催化剂的开发 与应用:如纳米催 化剂、金属氧化物 催化剂、固体酸碱 催化剂等在能源、 环保、化工等领域 有广泛应用。
添加标题Βιβλιοθήκη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遵守 实验室安全规定。
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有机合成理论 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创新能 力。
反应条件控制:温 度、压力、溶剂等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及解决方法
杂质去除:如何有 效去除反应中的杂 质保证产品质量
实验安全:操作过 程中可能存在的安 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定义:酯化反应是一 种有机化学反应涉及 醇和羧酸通过脱水缩 合生成酯类化合物
反应机理:酸脱羟 基醇脱氢生成酯和 水
催化剂:硫酸、磷 酸、氯化氢等强酸
工业应用:生产香 料、染料、塑料增 塑剂等
定义:醚化反应是醇分子中的羟基与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相连生成醚的过程。
特点:醚化反应具有高选择性、高收率和高对映选择性的特点。 影响因素:醚化反应受催化剂、温度、溶剂和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应用:醚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可用于制备各种醚类化合物。
PRT FOUR
酸碱催化剂:如硫酸、盐酸等用于促进反应进行 氧化还原催化剂:如硝酸银、氯化铁等用于控制反应方向 配位催化剂:如三乙胺、乙二胺等通过配位作用促进反应进行 相转移催化剂:如四丁基溴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等用于促进不同相的反应物质间的转移
催化剂的作用原 理:催化剂通过 降低反应的活化 能加速反应速度 但不改变反应的 总能量和反应的 平衡常数。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无错误课程名称: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108学时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标准适合化学化工系本科学生使用,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以及其他有关课程的基础上研究的新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获得从事化工技术职业岗位和高中教师岗位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使他们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化工生产方面和教学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本门课程面向化学和化学师范专业类全体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素质教育,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突出学生主题,尊重个体差异本门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3.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研究兴趣和自主研究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本门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4.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本门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现场实际,能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课程资源。

5.改变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等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产、学、研结合,走订单式教育本课程要求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到中学教育实,把教与学结合起来。

化工培训体会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化工培训体会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化工培训体会心得体会化工培训体会心得体会(精选17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工培训体会心得体会(精选17篇),欢迎大家分享。

化工培训体会心得体会篇1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个月的光阴已经匆匆离去。

回顾这一个月所经历的种种可谓是记忆犹新。

现将这一个月的实习总结如下。

我们自从20xx年05月30日开始进入xx集团xx精细化工园开始实习,到现在已经一个月有余了。

进入企业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一级安全教育,使我对化工厂安全有了和很高的意识,经考试合格后,把我们分到了各个车间岗位。

而我和其他五位同学被分到了兴瑞化工有机硅分厂硅烷车间901单体合成工段。

把我们分到各自的岗位后紧接着就是二级安全教育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使我对安全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对有机硅单体合成这个岗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经考试合格后让我们到车间现场进行熟悉环境,由于整个有机硅是新上项目,自从今年2月份开始试车至今为止还没有正式投产,当然在这的所有员工也就非常的累(我们实习生也不会例外)。

记得我们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一共三天,其中第一天下午就让我们到现场去熟悉,首先就是帮设备员整理一下管道,阀门(大的阀门我们四个人才抬动,我是真的惊呆了),垫片之类的把这些东西放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就是的打扫卫生,一个下午就这样在忙碌中度过。

到了第二天下午,还是到现场,本以为没什么事的,可是刚到现场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原来是在排渣浆,等我们反应过来,一个艰巨的任务有来了。

让一个比我们少稍大几岁的员工带领我们去推100个油桶(很大的那种)排渣浆用的,我们一共七个人要推一百个油桶,顿时我们蒙了!任务下来了我们总得要干的,于是我们就开始一人一个的开始推,刚推前几个感觉还不是太累,可是后来感觉越来越累了,可是还有好多油桶要推呢,于是接下来我们就混着推,采取接力式,这样一次可以多推些,也可以减少推的次数。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有机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有机化学》英文名称:《OrganicChemistr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104学时,其中理论课66学时,理论课考试2学时,实验课36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四年制药学、药剂专业。

三、课程地位、性质有机化学为药学、药剂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药学、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内容根据药学、药剂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要求学员系统地、扎实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把有机化学与药学紧密结合起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深造,及从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学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与国家、军队总部的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与学校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定位相匹配,与所有单位的发展目标相符,体现国际化、精品化等一流的办学理念。

3、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通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施教之功重在启发,贵在引导,授之以“渔”。

4、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员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5、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比较法、归纳法教学,并以问题引导、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此外,还可结合案例引发学员思考,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灵活运用模型教具、电子幻灯、flash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DMTO)甲醇制烯烃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DMTO)甲醇制烯烃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0.0015
0.0002 0.002
0.0030
0.0008 0.005
0.0050
0.0015 0.010
碱度(以NH3计),%,≤
羰基化合物(CH2O计,≤ 蒸发残渣含量,%,≤
0.001
0.003
0.005
为了确保DMTO装置的性能,减少反应副产物,特别 是对下游分离造成影响的微量杂质副产物的生成, DMTO工艺技术对甲醇原料的指标有严格的限定。工 艺包对MTO装置原料甲醇质量要求除符合国家一级品 指标外(水量不做特殊要求);特别要求碱度、碱金 属、总金属含量等指标,具体要求见表1-3。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以小孔
SAPO分子筛为催化剂的流化反应技术进行了重点研 究与开发,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 85-513-02)。系统地研究了甲醇转化反应的积碳机理 ,反应积碳量与反应条件及其与目的产物选择性的关 系,并进行了大量的积碳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最低焦 炭产率和最佳选择性相统一的反应工艺,完成了流化 反应中试试验。于1995年底在北京通过了国家计委的 项目验收和由中科院主持的技术鉴定,确认在总体上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于199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 技进步特等奖。
联合石化装置在6月至7月完成了各装置的联动试车工
作。联合石化装置同步试车始于甲醇制烯烃装置于 2010年8月8日甲醇一次投料成功,装置运行平稳,甲 醇转化率达到99.9%以上,乙烯加丙烯选择性达到 80%以上,所生产的乙烯、丙烯等产品完全符合聚合 级烯烃产品的规格要求。10日合格烯烃气体引入烯烃 分离装置,13日烯烃分离装置生产出合格聚合级丙烯 和聚合级乙烯,15日和21日聚丙烯和聚乙烯装置分别 生产出合格聚丙烯和聚乙烯颗粒产品,历时14天,提 前40天实现了2010年打通煤制烯烃全流程生产出合格 聚丙烯产品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的目标。到2010年9月29 日,投料试车期结束,累计生产3.6万吨聚烯烃产品。

addie课程设计培训心得

addie课程设计培训心得

addie课程设计培训心得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五章《有机化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体判断、反应类型及机理。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绘制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解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方法。

技能目标着重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设计并完成有机合成实验,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对有机化学的兴趣,认识到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依据课程标准,覆盖第五章《有机化学》的所有知识点。

具体包括: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2)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3)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分子构型的推导;4)有机反应类型及其机理;5)有机合成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实验演示、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建立联系。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讲授法为学生建立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其次,利用讨论法深化对复杂问题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分析法将用于具体反应机理的教学,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最后,实验法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将注重实用性和辅助性。

教材将是教学的基础,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参考书将作为补充,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动画等将用于形象地展示有机反应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设备则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关键,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有机化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小测验和期末考试四个方面。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问回答,作业将定期布置以巩固课堂所学,小测验则用于检测学生的即时理解和掌握情况。

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整体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估,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技能考核两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化学是在20世纪 90年代诞生的 ,是人们认识到传 统化学的不足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绿色化学就是用化 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有 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副产物等的一门科学, 是从源头上阻止环境污染的化学,它是化学未来发展的方 向。 传统化学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得到更多的目标产 物,在此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则考虑较少。而绿色化学是 对传统化学和化学工业的一次革命,是以生态环境意识为 指导,研究对环境没有副作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 化学品和化学过程。
2、洗涤
① 磨口部分必须洁净,用毕立即洗净,若粘有固体杂物, 会使磨口对接不严密,导致漏气。若有硬质杂物,更会损
坏磨口。洗涤前应先将涂过的真空脂擦尽,然后才能用洗
涤剂清洗。长久放置,会使连接出粘牢,难以拆开。 ② 洗涤磨口时不要用去污粉,以免使磨口擦伤而漏气。 ③ 进行减压操作时,磨口处应涂真空润滑脂,以免漏气。
1.羟基的引入
2. 双键的引入
3、卤原子(X)的 引入
4. 官能团的消除
5. 碳骨架的增减
6. 醛、酮与氢气加成
7.不同官能团间的转换
在合成过程中有些官能团消失了,新的官能团出现了 1)氧化程度相同的官能团可以通过取代反应互相转化。
2)氧化程度不同的官能团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相 互转化 3)烯键和炔键可以利用消除反应导入其官能团。 如羟基被氧化为醛基 醛基被氧化为羧基
原料、溶剂、增塑剂、汽油等。其产量几乎接近于钢铁的
数量级。 ②.精细有机合成。包括从较简单的原料合成较复杂分子的 化合物,如化学试剂、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和洗涤剂 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机合成迅速发展,一些新的理 论和方法如反应机理、构象分析、光化学。各种物理方法、 分析手段的应用等,尤其是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提出, 对有机合成化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蒸发器旋转时,会使料液
附于瓶壁形成薄膜,蒸发面积 增大,加快蒸发速率。因此,
旋转蒸发器是浓缩溶液、回收
溶剂的理想装置。
5、回流冷凝装置
6、仪器的装配
7、电动搅拌器 是化学实验空常用的机械搅拌装置,通 过变速器或外接调压变压器可任意调节搅 拌速度。 8、磁力搅拌器
磁力搅拌器既能加热,又能调速搅拌, 使用方便。
产品小试能力。
7、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合成习惯、操作室的管理能力。
技能一般和实际操作有关,边操作边学习,或是根据某项具体情况进行培训,而技术一般是 理论知识较强,适用面广,应用到实际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下面共分十二方 面讲解
一、职业描述 二、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 三、 职业概况 四、有机合成的概念 五、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六、改变有机合成方法—逆合成法 七、有机合成应遵循的原则 八、有机合成的新理念-----绿色化学 九、有机合成常用仪器及洗涤 十、安全与急救
停止蒸馏。注: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
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 水,拆下仪器。
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 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
操作时要注意:
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 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 少于1/3。
如果蒸馏前忘加沸石,需补加时,应先移去热源,待液
体冷却至沸点温度以下,然后再加入。如蒸馏中途需停止, 再蒸馏时应在加热前重新加入新的沸石。
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 被冷凝的液滴,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 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
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2
① 分馏:沸点不同但可互溶的液体混合物,通过在分馏柱
中多次的汽化、冷凝,从而使低沸点物质与高沸点物质得
到分离,这个过程称为分馏。简单地说,分馏就是多次的
蒸馏。 ② 回流比:单位时间内返回分馏柱的液体量与馏出的液体 量之比。比值越大,分馏效果越好。
一般用途可不涂润滑脂�若反应中有强碱、应涂润滑剂。 ④ 安装标准磨口仪器时,应正确安装,整齐、稳妥,
使磨口连接处不受歪斜的应力,否则易使仪器折断。
3
4、旋转蒸发仪
旋转蒸发仪� 蒸发仪由电机带动可旋转
的蒸发器(圆底烧瓶)、冷凝器
和接受器组成(见图。可以 在常压或减压下操作,可一次 性进料�也可分批吸人蒸发料 液。由于蒸发器的不断旋转, 可免加沸石而不会暴沸。
(2)、使用专用机泵将配好的物料送入合成釜中
(3)、操作合成釜、调控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 进行有机合成反应。� (4)、定时取样分析反应物料组分变化或物理常数, 确认反应终点。 (5)、放出反应后的物料,进行特定的物料检验。 (6)、对产品进行包装储存。
1、中级工 取得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
9
10、减压蒸馏装置
二通 活塞
燕式 尾接管
干燥 塔
11
固体物质通常是用浸出法或采用脂肪提
取器(索氏提取器)进行提取。 脂肪提取器装置如下页图所示。它是利 用溶剂回流和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 不断地为纯的溶剂所萃取,因而效率较一
般溶剂浸出法高。
十、安全与急救
十一、有机合成
操作技术
在进行合成时,若一个试剂对分子中其它的基团或部位也 能进行反应,需要将保留的基团用一个试剂先保护起来,等 反应完成后,在将保护基团去掉,恢复原来的官能团 。

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
2.合成路线最简捷,易分离,产率高。 3.条件适宜,操作简便,能耗低,易实现。
--------
从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经化学反应合 成有机物的过程。有时也包括从复杂原料 降解为较简单化合物的过程。由于有机化 合物的各种特点,尤其是碳与碳之间以共 价键相连,有机合成比较困难,常常要用 加热、光照、加催化剂、加有机溶剂甚至 加压等反应条件。 有机合成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①.基本有机合成。包括从煤炭、石油、水和空气等原材料 合成重要化学工业原料,如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的
的压力。此时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它 对液面所施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注意: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必须相差很大,
(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在蒸馏时,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的随 后蒸出,不挥发的留在蒸馏器内,这样就达到分
离和提纯的目的。故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化合
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 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 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
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
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
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
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
提示1,分馏是分离、提纯沸点相近液体混合物的常用方法�目前最 精密的分馏设备已能分离沸点相差1~20C的液体混合物。
提示2,共沸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沸点�不能通过分馏的方法分离 。
作2年以上。
5、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 闭卷笔试等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等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到
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7、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 中级不少于50分钟,高级不少于40分钟,技师不少于30 分钟,高级技师不少于30分钟。
十一、有机合成操作技术 1 蒸馏操作技术 2 分馏操作技术 3 萃取操作技术 4 重结晶提纯法操作技术 5 水蒸气蒸馏操作技术 6 减压蒸馏操作技术 7 熔点的测定 8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9 柑桔皮中提取果胶 10 乙酰水杨酸 即aspirin 的制备
十二、介绍几种现代催化有机合成技术 1、相转移催化合成技术 2、酶催化合成技术 3、微波辐射有机合成技术 4、有机声化学合成技术
1、蒸馏操作技术
① 蒸馏: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
冷却再凝结为液体的联合操作过程,称为蒸馏。 蒸馏是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的一种重要的操作
技术,尤其是对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② 饱和蒸气压 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液体分子继续不断地
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最后使得分子由液体逸出的 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的速度相等,蒸气保持一定
④ 蒸馏装置图
出水
进水
⑤ 蒸馏操作步骤
▲ 按要求装好装置
▲ 按要求分批依次装好各种物料
▲ 加沸石 并固定好有关仪器部件
▲ 检查装置的各个部上冷却水
▲ 加热
沸石的作用
为了防止在蒸馏过程中出现“过热”及“暴沸”现象, 在蒸馏前必须加入沸石。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汽化中心,保 证蒸馏的平稳进行。在任何情况下切忌将助沸物加入至已 沸腾的液体中,否则常因突然放出大量蒸汽而将大部分液 体从蒸馏瓶口喷出而造成危险。
目前有机合成使用的各种玻璃仪器为:普通仪
器和标准磨口仪器两类。标准磨口仪器可以互相
连接,使用方便又严密安全,己普遍生产和使用。 因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的用途、容量不同,分有 不同的编号:如l0号、14号、19号、24号、29号 和34号等。这些编号是指磨口最大端的直径(mm)。 有时也用两个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规格。 如:19/30表示磨口最大端直径为19mm,磨口锥体 长度H为30mm。
合成工理论培训
2013.09.25
合成技术是有机合成工工艺类一
门独立的专业操作技术 合成对准技术,技术对准市场 技术岗位需求, 职业技能考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