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学

合集下载

玻璃工艺学(3篇)

玻璃工艺学(3篇)

第1篇一、玻璃工艺学的起源玻璃工艺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了玻璃的制造。

古埃及人最早利用当地的石英砂、石灰石和木炭等原料,通过高温加热制成了一种被称为“古埃及玻璃”的器皿。

随后,玻璃工艺逐渐传播到希腊、罗马等地,形成了独特的玻璃文化。

二、玻璃的原料玻璃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和硼砂等。

这些原料在玻璃制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1. 石英砂:石英砂是玻璃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约占玻璃成分的70%。

石英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透明度。

2. 石灰石:石灰石在玻璃制造中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和粘度,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强度。

3. 长石:长石是玻璃的助熔剂,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4. 纯碱:纯碱是玻璃的熔剂,可以降低玻璃的熔点,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化学稳定性。

5. 硼砂:硼砂在玻璃制造中起到提高玻璃耐热冲击性的作用。

三、玻璃的制造玻璃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配方:根据玻璃的种类和性能要求,确定原料的配比。

2. 熔融:将配好的原料在高温下熔融,熔融温度一般为1400℃左右。

3. 成形:将熔融的玻璃液通过冷却、拉伸、吹制等方法,使其成为所需形状的玻璃制品。

4. 退火:将成形的玻璃制品在退火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稳定性。

5. 精加工:对玻璃制品进行切割、磨光、抛光等精加工,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四、玻璃的加工玻璃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切割:使用切割机将玻璃制品切割成所需尺寸。

2. 磨光:使用磨光机对玻璃制品表面进行磨光处理,提高其透明度和光洁度。

3. 抛光:使用抛光机对玻璃制品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达到镜面效果。

4. 热处理:通过热处理改变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提高玻璃的强度、耐热冲击性等。

5. 化学处理:通过化学处理改变玻璃的表面性能,如增加防污、防雾等功能。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广义的玻璃包括单质玻璃、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狭义的玻璃仅指无机玻璃。

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有一定的耐热性能,透明而质硬,可以用多种成型方法和加工方法制成形状多变、大小不一的玻璃制品,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玻璃的化学组成改变其性能,以满足不同使用条件的需要。

制造玻璃的原料易于获得,价格低廉。

因此,玻璃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轻工、交通、医药、化工、电子、航天等各个领域。

一.平板玻璃概况平板玻璃是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极为重要的原材料和生活资料。

机制平板玻璃自 20 世纪问世以来,有诸多的生产方法,如:有槽法、无槽法、平拉法、对辊法和格拉威伯尔法,总称为传统工艺。

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平板玻璃统称为普通平板玻璃。

1957 年,英国人匹尔金顿 (Pilkington) 发明了浮法工艺 (PB 法 ) ,并获得了专利权。

匹尔金顿公司于 1959 年建厂,生产出质量可与磨光玻璃相媲美的浮法玻璃,拉制速度数倍乃至十数倍于传统工艺,生产成本却相差无几。

1963 年美国、日本等玻璃工业发达的国家,争先恐后地向英国购买 PB 法专利,纷纷建立了浮法玻璃生产线,在极短的时间内,浮法玻璃取代了昂贵的磨光玻璃,占领了市场,满足了汽车制造工业的要求,使连续磨光玻璃生产线淘汰殆尽。

随着浮法玻璃生产成本的降低,可生产品种的扩大 (O . 5 ~ 50ram 厚度 ) ,又逐步取代了平板玻璃的传统工艺,成为世界上生产平板玻璃最先进的工艺方法。

1975 年,美国匹兹堡公司 (PPG) 发明了新浮法 (LB 法 ) ,并获得了专利权。

浮法工艺的出现,使世界平板玻璃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 1960 年的 434 万 t 增长到 1990 年的2300 万 t ,折合 2mm 厚玻璃 46 亿 m 2 ,平均年增长率%,其中浮法玻璃约占 80 %, 1994 年世界平板玻璃的产量约为 2500 ~ 2600 万 t 。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第27页/共89页
影响气泡排除的因素
气泡的上升速度与气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玻 璃液粘度成反比。【斯托克斯定律】
半径
v 20 r2 ( 与气泡内压力的变化有关。
p

px

2 gh

2
r
表面张力
第28页/共89页
影响玻璃液澄清的因素
配合料中的气体率 气体率过低,玻璃液形成不了
第2页/共89页
原料的选择 原料选择的基本要求 1.符合玻璃既定设计的成分要求,又要为成分调整留有余地 2.原料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3.适于熔化和澄清 4.容易加工破碎 5.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要小
第3页/共89页
1. 玻璃配合料的制备
根据设计的玻璃组成及所选用的原料成分,将各种 原料的粉料按一定比例称量,混合而成的均匀混合 物称做配合料。 实践证明,成分和粘度均匀的配合料,不仅能强化 玻璃的熔化和澄清过程,而且还能减少或消除影响 玻璃质量的各种弊病。
铅硅酸盐玻璃

SiO2 Al2O3
Na2O K2O 0.125 PbO
第22页/共89页
不同τ值的配合料所对应的熔化温度
τ值 熔化温度℃
6 1450-1460
5.5 1420
4.8 1380-1400
4.2 1320-1340
总之:石英颗粒愈小,反应时间愈短,玻璃形成速度愈快
第23页/共89页
第17页/共89页
配合料在加热形成玻璃过程中的变化
物理过程
配合料加热 吸附水的分解 各个组分的熔 融 个别组分的挥 发 多晶转变
化学过程
物化过程
化学结合水的排除 低共熔物生成
盐类的分解
组分间的相互溶解

玻璃工艺学玻璃的物理化学特性

玻璃工艺学玻璃的物理化学特性
结束
3 热历史对密度、粘度、热膨胀的影响
• T提高未达到Tg ~Tf区时,快冷玻璃的热膨 胀系数和慢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变化相同, 快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大;
• 当通过Tg ~Tf区时,快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变化较小,慢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产生了突 变;
• T继续提高时,快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先升 后降,慢冷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继续升高或下 降。
• 2二元系统玻璃生成规律 1 形成范围与R的半径、电价、极化率、场
强、配位数等有关
结束
2 RmOn-B2O3系统玻璃的生成规律
①同价R半径越大成 玻范围越大。
②半径相近,电荷越 小成玻范围越大。 Li+>Mg2+>Zr4+
成 玻 区 50 域 40
30
Pb
2+
Na
K
mol%
20 10
+ Li
2+
结束
要掌握的玻璃结构
• 硅酸盐玻璃:石英玻璃、R2O-SiO2 系统玻璃和R2O- RO- SiO2系统玻 璃
• 硼酸盐玻璃:B2O3玻璃、碱硼酸盐 玻璃和钠硼硅玻璃
• 磷酸盐玻璃: P2O5玻璃
结束
1.1.4玻璃结构中阳离子的分类与作用 1 玻璃结构中阳离子的分类
• 玻璃结构中阳离子的分类是依据元 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的大小和能否 生成玻璃,将氧化物分为:网络生成 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中间 体氧化物。相应的阳离子分别称为 网络生成离子、网络外离子、中间 离子。
1 硅酸盐熔体的结构 硅酸盐熔体倾向形成形状不规则、
短程有序的大离子聚集体
2 硅酸盐熔体的结构特点
①熔体中有许多聚合程度不同的负离子团平衡共存,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1、名词解释:澄清剂、物理脱色、化学脱色、乳浊剂、玻璃主要原料、玻璃辅助原料2、石英砂颗粒度和颗粒组成对玻璃生产有何影响?3、何谓澄清剂?常用的澄清剂有哪些,澄清机理如何?4、引入SiO2 、Al2O3、CaO、MgO 、Na2O常用的原料都有哪些?1. 澄清剂:向玻璃配合料或玻璃熔体中加入一种高温时自身能汽化或分解放出气体,以促进排除玻璃中的气泡的物质,称为澄清剂。

. 乳浊剂:使玻璃产生不透明的乳白色的物质,称为乳浊剂.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指向玻璃中引入各种组成氧化物的原料。

玻璃的辅助原料:是指使玻璃获得某些必要的性质和加速熔制。

2. 石英砂颗粒度与颗粒组成对玻璃产生有何影响?答:颗粒粒度适中,颗粒大石会使融化困难,并常常产生结石、条纹等缺陷。

实践证明:硅砂的融化时间与其粒径成正比。

粒径粗融化时间长,粒度细时间越短,但过细的硅砂容易飞扬、结块,使配合料不易混合均匀,同时过细的硅砂常含有较多的黏土,而且由于其比表面积大,附着的有害杂质也较多。

细砂在熔制时虽然玻璃的形成阶段可以较快,但在澄清阶段却多费很多时间。

细级别含量高,其面积能增大,表面吸附和凝聚效应增大,发生成团现象。

另外,细级别越多,在贮存、运输过程中振动和成锥作用的影响,与粗级别间产生强烈的离析。

这种离析的结果,使得进入熔窑的原料化学成分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3. 澄清剂:向玻璃配合料或玻璃熔体中加入一种高温时自身能汽化或分解放出气体,以促进排除玻璃中的气泡的物质,称为澄清剂。

答:化学澄清机理是化学澄清剂应在较高温度下形成高分解压(蒸发压)即在熔化的配合料排气过程基本结束而熔体的黏度足够低时,即可使气泡足够大是的速度上升。

物理澄清的机理要根据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而机理也不同:①降低的方法,人们根据需要与可能总要设法将温度升高,既可以加大澄清气体的分压,使气泡长大;又可以降低熔体飞黏度以使气泡上升,使气泡能快速的从玻璃中逸出,总之是达到气泡快速离开玻璃的目的。

玻璃工艺学笔记

玻璃工艺学笔记

第一章玻璃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玻璃的定义与通性一、玻璃外观:即不同于液体,也不同于固体,透明或半透明,断裂时呈贝壳状。

结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无定形物质。

性质:冷却时不析晶,凝固时又硬又脆.狭义: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结晶的无机物质。

广义:呈现玻璃转变现象的非晶态固体。

【玻璃的定义】玻璃是由熔体过冷所得,随着粘度逐渐增大而固化,具有较大脆性和硬度. 宏观性能类似于固体,微观结构上具有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的无定形物质。

结构特征:局部原子具有类似于晶体的有序排列,宏观上原子排列类似于液体无序.即“近程有序,远程无序”二、玻璃的通性1.各向同性2.介稳性3.无固定的熔点4.从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化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与可逆性5.物理、化学性质随成分变化的连续性第二节玻璃结构:离子或原子在空间的几何配置以及它们在玻璃中形成的结构形成体一.玻璃结构学说(一)晶子学说1.理论依据:兰德尔1930年提出微晶学说,微晶和无定形两部分组成,有明显的界限。

列别捷夫玻璃在520℃退火时,玻璃折射率变化反常,在500℃之前呈线性分布,在520~ 590之间,突然变小,因为石英在573℃的晶型转变,故推断玻璃中存在高分散石英微晶(晶子)聚集体.2.观点硅酸盐玻璃的结构是由各种不同的硅酸盐和SiO的微晶体(晶子)所组成的。

2晶子是带有晶格极度变形的有序区域,不具有正常晶格构造。

晶子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过渡是逐渐完成的,无明显界线。

3.意义:第一次提出玻璃中存在微不均匀性和近程有序性。

(二)无规则网络学说1.理论依据1932,查哈里阿森硅胶中存在1~10nm的不连续颗粒,图谱中有明显小角散射.玻璃中均匀分布,故结构是连续的、非周期性的.方石英具有清晰的、周期性的衍射峰,说明晶体排列有周期性的.衍射带中主峰位置一致,说明结构单元一致[SiO4],石英玻璃与方石英中的原子间距相等.计算得知玻璃中Si-O间距1.62A,而方石英中为1.60A.2.基本观点:成为玻璃态的物质与相应的晶体结构一样,也是由一个三度空间网络组成,这种网络由离子多面体(四面体或三角体)构筑而成,晶体结构网由多面体无数次有规则、重复构成,而玻璃体结构中多面体缺乏对称性和周期性的重复。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特种玻璃的发展:
四、玻璃的种类
➢ 日用玻璃:瓶罐、器皿、保温瓶、工艺美术品等。 ➢ 建筑玻璃:窗玻璃、平板玻璃、空心玻璃砖、隔声、 隔热的泡沫玻璃等。钢化玻璃、磨光玻璃、夹层玻璃 等装配着各种运输工具。 ➢ 电真空玻璃和照明玻璃:需要其具有透明、气密、 绝缘等特性,是制造电子管、电视机、电灯等不可取 代的。
➢ 光学玻璃:用于生产显微镜、望远镜、照相 机等各种复杂的光学仪器。
➢ 试验用具:化学仪器、温度计等。 ➢ 玻璃纤维:以及与各种树脂制成的玻璃钢。
五、玻璃的基础研究
➢ 玻璃的结构 ➢ 玻璃的形成、分相与析晶 ➢ 功能玻璃的能量转换与失效机理 ➢ 有机无机材料(有机改性硅酸盐)
六、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2、阳离子配位状态的影响
① 一价碱金属离子R+ ② 二价碱土金属氧化物RO ③ 场强大的阳离子
双碱效应(混合碱效应、中和效应):
在硅酸盐熔体或玻璃中,R2O总量不变, 由一种R2O 部分取代另外一种R2O时,玻 璃的某些性质不是呈线性变化、而是出现 明显的极值,这就是双碱效应。
双碱效应
压制效应:
玻璃科学基础 ; ➢ 19世纪中期——发生炉煤气、蓄热室池窑得以应用,开始
出现蒸汽机。; ➢ 1903年——机械吹筒法 ; ➢ 1913年——比利时弗克法建厂,1922年传入中国 ; ➢ 1916年——美国人柯尔本法建厂,七十年代传入中国 ; ➢ 1925年——美国皮兹堡法建厂,六十年代传入中国 ; ➢ 1959年——浮法研制成功,1962年建厂 ; ➢ 1971年——洛阳浮法投产;
石英玻璃结构
碱硅酸盐玻璃结构
--
+Na2O
硅离子 桥氧离子 非桥氧离子
+2Na+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26
8.4.1 玻璃的红外吸收 一般认为在红外区的吸收属于分子光谱。 吸收主要是由于红外光的频率与玻璃中分子振子
(或原子团)的本征频率相近或相同引起共振所致。 物质振动频率可表示为:
1 f 2 M
27
玻璃形成氧化物M较小,f较大,故ν大;铅玻璃和 一些非氧玻璃相对M较大,f较小,故ν小。
一般,网络外体加入量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荷 越小,玻璃的紫外吸收极限波长越长。
31
以上材料由阿洛奇美第提供!
32
子折射度 R i 决定的。
分子折射度越大,玻璃的折射率越大; 分子体积越大,玻璃的折射率越小。
7
玻璃的折射率由玻璃的分子体积和玻璃的分子折射 度决定。
玻璃的分子体积标志着结构的紧密程度。取决于网络的 体积及网络外空隙的填充程度,与组成玻璃各种阳离子 半径有关。对于原子价相同的氧化物,阳离子半径越大, 玻璃的分子体积越大。
时变化更迅速的色散现象。 反常色散:当光波波长接近于材料的吸收带时所发
生的折射率急剧变化,在吸收带的长波侧折射率高, 在吸收带的短波侧折射率低的现象。
11
8.1.3 玻璃折射率与温度的关系 玻璃折射率是温度的函数。当温度上升时,折射率
受到作用相反的两个因素的影响:
温度升高,玻璃受热膨胀密度减小,折射率下降; 温度升高,阳离子对O2-的作用减小,极化率增加,折射
率增大;电子振动的本征频率减小,紫外线吸收极限向 长波方向移动,折射率上升。
12
nRddR t t t
玻璃折射率的温度系数取决于玻璃的分子折射度随
温度的变化 R 和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d 。
t
t
高温时,玻璃热膨胀系数变化不大,折射率温度系
数主要取决于 R ,折射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加。Fra bibliotek低温时,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气体率:配合料中逸出的气体量与配合料质量之比
气体率过高,会造成玻璃液翻腾剧烈,延长澄清和均化时间;气体率过低,又使玻璃液澄清和均化不完全。
热分析技术是程序控制的温度下测量物质的各种物理转变与化学反应,用于某一特定温度时物质及其组成和特性参数的测定,由此过一步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反应规律等。
2. 三场与二场互为影响 全电熔窑内电场,温度场,流场互为影响。火焰熔窑内仅温度场与流场互为影响。
3. 不同的三相参与传热过程 全电熔窑内电极,玻璃液与耐火材料三相参与传热过程通过电极供给电能,电能转为热能,调节电能即能调节玻璃液和耐火材料的温度,电能的调节是简便灵活的。
4. 不同的窑型种类
由于石英砂粒的熔解和扩散速度比各种硅酸盐和扩散速度慢得多,所以玻璃液形成阶段的速度实际上取决于石英砂粒的熔解扩散速度;石英砂粒的熔解扩散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砂粒表面发生熔解,而后熔解的SiO2向外扩散,两者的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扩散最慢,所以石英砂粒的熔解速度决定于扩散速度。
玻璃增韧的基本思路是在玻璃基体内生成晶体或者利用Kic高的材料与玻璃复合,以得到脆性低,韧性高的材料。
光记忆玻璃是指能利用光能引起的磁性变化进行信息存储的玻璃介质材料。
光记忆功能玻璃通用有两种系统:一种是Ge-Sb-Te玻璃,另一种是In-Sb-Te玻璃。
光致变色是指一种物质(甲)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可发生光化学反应得到一种新物质(乙),并且甲,乙两物质对光的吸收不同而呈现截然不同的颜色与透光性;同时,乙物质在外界环境变化时又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甲物质。
光致变色玻璃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着色中心”型,另一种是“感光”型
电致变色材料变机理中的双注理论被基本认同。双注理论认为,变色效应是材料中离子和电子注入或抽出而产生的。当在导电层加上正向直流电压后,离子储存层中离子被抽出,通过离子导体,进入变色层,引起电致变色层变色,并实现无功耗记忆;当加上反向电压后,电致变色层中的离子被抽并进入储存层,而恢复透明状。

玻璃工艺学课件

玻璃工艺学课件

玻璃工艺学课件玻璃工艺学课件玻璃工艺学是一门涉及玻璃制造和加工技术的学科,它探讨了玻璃的成分、制造过程、加工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控制材料的成分和制造工艺,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玻璃产品。

一、玻璃的基本成分和制造过程玻璃是由硅酸盐类物质熔融后迅速冷却而成的无定形固体。

其基本成分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钙等。

制造玻璃的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成型和退火等步骤。

1. 原料准备:根据所需玻璃的特性和用途,选择适当的原料,并进行粉碎、混合等处理。

2. 熔化: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玻璃熔炉中,加热至高温,使其熔化成液体。

3. 成型:熔融的玻璃通过吹制、浇铸、拉伸等方式进行成型,制成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

4. 退火:为了消除内部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耐热性,制成的玻璃制品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二、玻璃的加工方法除了制造过程外,玻璃工艺学还涉及到玻璃的加工方法。

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改变玻璃的形状、表面特性以及性能。

1. 磨削:磨削是一种常见的玻璃加工方法,通过使用磨料和磨具对玻璃表面进行磨削,可以获得平滑的表面和精确的尺寸。

2. 切割:切割是将玻璃切割成所需形状的方法。

常用的切割工具包括切割刀、切割机等。

3. 雕刻:雕刻是将玻璃表面进行刻痕、纹理等处理的方法。

通过雕刻,可以为玻璃制品增添独特的艺术效果。

4. 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等过程改变玻璃的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钢化、淬火等。

三、玻璃的应用领域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汽车、光学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玻璃可以用于窗户、门、幕墙等部位,提供采光和景观效果。

在家居领域,玻璃可以用于制作家具、装饰品等。

在汽车领域,玻璃被用于汽车的前后挡风玻璃、车窗等。

在光学领域,玻璃可以制作光学镜片、光纤等。

四、玻璃工艺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玻璃工艺学也在不断发展。

一方面,新的材料和工艺不断涌现,使得玻璃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得到了拓展。

玻璃工艺学课件(3篇)

玻璃工艺学课件(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玻璃工艺学是一门研究玻璃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应用技术的学科。

它涉及玻璃的物理、化学、力学以及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

本课件旨在介绍玻璃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加工技术以及应用领域,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玻璃工艺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玻璃的基本原理1. 玻璃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由熔融的硅酸盐、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冷却固化而成。

- 分类:按成分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按用途分为建筑玻璃、光学玻璃、器皿玻璃等。

2. 玻璃的物理性质- 热稳定性:玻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温差过大时易破裂。

- 透明度:玻璃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但颜色、成分等因素会影响其透明度。

- 机械强度:玻璃的机械强度较低,但通过加工可提高其强度。

3. 玻璃的化学性质- 化学稳定性:玻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与酸、碱反应。

- 玻璃的腐蚀:玻璃在特定条件下会被腐蚀,如硫酸、硝酸等。

第二部分:玻璃的生产工艺1. 玻璃的原料- 硅砂:提供硅元素,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

- 石灰石:提供钙元素,用于降低玻璃的熔点。

- 长石:提供铝、钠、钾等元素,调节玻璃的性质。

2. 玻璃的生产过程- 熔制:将原料在高温下熔融,形成玻璃液。

- 熔化:将玻璃液在高温下加热,使其达到熔融状态。

- 拉制:将熔融的玻璃液拉成细长的玻璃棒。

- 烧结:将玻璃棒在高温下烧结,形成玻璃板。

3. 玻璃的冷却- 快速冷却:通过水冷或风冷,使玻璃迅速固化,减少内应力。

- 缓慢冷却:通过自然冷却或缓慢加热,使玻璃均匀冷却,减少内应力。

第三部分:玻璃的加工技术1. 切割- 机械切割:使用切割机将玻璃切割成所需尺寸。

- 热切割:使用火焰或激光将玻璃切割成所需尺寸。

2. 磨光- 机械化磨光:使用磨光机将玻璃表面磨光。

- 手工磨光:使用砂轮、磨棒等工具手工磨光。

3. 抛光- 机械化抛光:使用抛光机将玻璃表面抛光。

- 手工抛光:使用抛光布、抛光膏等工具手工抛光。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硼氧反常:纯B2O3玻璃中加入Na2O ,各种物理性质出现极值的现象。

硼反常:在钠硅玻璃中加入氧化硼时,性质变化曲线出现极值的现象。

玻璃: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固体,其原子不象晶体在空间作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具有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排列。

积聚作用:和非桥氧发生结合中与多余电荷的作用解聚作用:提供多余的氧原子,使原有的桥氧变成非桥氧,使硅氧网络发生断裂网络外体氧化物:不能单独生成玻璃,不参加网络体,处于网络之外。

若是“游离氧”的提供者,起断网作用;若是断键的积聚者,起积聚作用。

网络生成体氧化物:能单独生成玻璃,在玻璃中能形成各自特有的网络体系。

起骨架作用。

网络中间体氧化物:不能单独生成玻璃,作用介于网络生成体氧化物与网络外体氧化物之间。

当配位数≥6时,处于网络之外,作用与网络外体氧化物相似;当配位数为4时,能参加网络,起补网作用。

玻璃的热历史:指玻璃从高温液态冷却,通过转变温区和退火温区的经历。

玻璃的通性:1.各向同性2.亚稳性3.无固定熔点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5.性质变化的可逆性为什么有亚稳性?1.玻璃由熔体急剧冷却得到,由于冷却速度快,粘度急剧增大,质点来不及作有规则的排列。

系统内能不是处于最低值,而是处于亚稳态。

(热力学观点看,玻璃态不稳定)2.常温下,玻璃粘度远远大于析晶粘度,玻璃析晶必须克服很大的析晶势垒,玻璃结晶速度非常小,即析晶可能性很小,因此常温下玻璃能够稳定存在。

(动力学观点看,玻璃态稳定)为什么无固定熔点?1.物质由熔体向固态玻璃转变时,随着温度降低,熔体的粘度逐渐增大,最后形成固态玻璃,此凝固过程中,相应温度变化范围宽。

2.在此温度变化范围内,始终没有结晶,即没有新晶相形成而产生突变,形成熔点。

玻璃的结构:指玻璃中质点在空间的几何配置、有序程度及它们彼此间的结合状态。

主要的玻璃结构学说:晶子学说、无规则网络学说、凝胶学说、五角对称学说、高分子学说一.晶子学说:晶子学说论点是玻璃是由无数晶子所组成, 这些晶子不同于微晶, 是带有点阵变形的有序排列区域, 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 且从晶子到无定型区的过的过度是逐步完成的, 两者间并无明显界限。

玻璃工艺学--2

玻璃工艺学--2

103 0.97/0.94 101/79 60 1.5
第三节 玻璃形成物质
一、玻璃形成物质
网络形成体氧化物 网络外体氧化物 中间体氧化物
上页
下页
返回
二、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
碱金属氧化物
二价金属氧化物
氧化铝
氧化硼
其它氧化物:氧化锆、 氧化钛等
上页
下页
返回
(一)碱金属氧化物的作用
R2O 1 时,玻璃形成能力强; SiO2 2 R2O 1 ~ 1时,玻璃形成能力下降; SiO2 2 R2O 1时,R 2 O 50%,难成玻。 SiO2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RO 50%时,能形成玻璃
上页
下页
返回
2、I-F 二元系统(SiO2-Al2O3系统)
上页
下页
返回
2、键强
单键强度 化合物MOX的离解能 阳离子(M)的配位数
网络形成体(玻璃形成氧化物) 网络外体(玻璃调整氧化物) 中间体(中间体氧化物)
上页
下页
返回
3、键性
化学键的性质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混合键
上页
下页
返回
思考题1:为什么具有单纯共价键(离 子键、金属键)的物质冷却后不易形成玻 璃?
上页
下页
返回
(三)氧化铝
在玻璃中,Al3+有两种配位,即位于四面体或八面
体中。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当Na2O/Al2O3>1时, Al3+
位于四面体中,而当Na2O/Al2O3<1时,Al3+作为网络
外体位于八面体中。 当Al3+位于铝氧四面体[AlO4]中时与[SiO4]组成统 一的网络。在一般的钠钙硅玻璃中,引入少量的氧化 铝,Al3+会夺取非桥氧形成铝氧四面体进入玻璃网络,

玻璃工艺学第1章

玻璃工艺学第1章

三、P2O5玻璃 1.结构特征 (1)结构单元 [PO4] P-O-P键角140° (2) [PO4] 中有一个带双键的氧,是结构的不对称 中心 (3)层状结构,层间为范德华力 2. P2O5玻璃性质 粘度小、吸湿性强、化稳性差 无实用价值 P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Si原子SP3杂化后与 O原子SP杂化后键合 Si-O-Si键含
(2)硅氧四面体特性 Si原子四个杂化轨道与四面体构型一致 • 四个Si-O键中键成分相同 • Si-O键是极性共价键 (52%) • Si-O-Si键角120°~ 180° Si-Si距离可变(结构无序原因) • 无极性 • 键强较大 (106千卡/摩尔) • 四面体间以顶角相连
(六)硅酸盐玻璃结构 一、碱硅酸盐系统 1.结构 (1)多种阴离子团共存 (2)R+处于网络空隙,平衡电荷
2.性质 较石英玻璃变差(结构完整性、对称性被破坏) 无实用价值 二、钠钙硅系统 性质比碱硅系统明显变好。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a2+的积聚作用使网络加强
第一章
玻璃结构与组成
(一)玻璃态物质的特性 (property) 1.各向同性(isotropy)
质点无序排列而呈统计均匀结构的外在表现
2.亚稳性(metastability)
所有玻璃都有析晶倾向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3.无固定熔点(unfixed melting point) 4.可逆性(reversibility)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玻璃制作技艺和工艺的学科。

它主要探讨的是玻璃的特性、性质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等。

玻璃工艺学不仅包括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还包括对玻璃的作用力学、热处理和表面性质的研究。

在玻璃工艺学中,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玻璃的成分和结构。

从化学角度来看,玻璃是一种非晶体材料,由硅酸盐或硅酸盐替代物提供的硅氧键构成。

根据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技术,可以制得各种不同用途的玻璃,如平板玻璃、光纤、玻璃器皿等。

在玻璃工艺学中,还研究玻璃的熔化和成型技术。

玻璃的熔化需要高温,一般在1200℃到1600℃之间。

熔化玻璃后,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吹制、拉伸和挤压等。

吹制是将熔化玻璃注入到铜质模具中,然后用气压将其吹成制定的形状。

拉伸是将玻璃棒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通过外力拉伸成细丝或纤维。

挤压则是在熔融状态下将玻璃压入特定的模具中。

玻璃工艺学还研究玻璃的加工和装饰技术。

在加工方面,通过切割、磨削和打磨等方法,可以将玻璃加工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在装饰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印刷、雕刻、烧绘和镀膜等。

这些技术使得玻璃制品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外观和特性,满足不同的需求和应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玻璃工艺学还涉及到玻璃的应用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玻璃作为一种优质、耐用且易于加工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光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

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评估玻璃的特性,包括透明度、强度、抗冲击性、耐腐蚀性等。

这些评估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实验来完成。

总的来说,玻璃工艺学对于了解玻璃的性质和制作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玻璃的成分、结构以及加工和装饰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玻璃材料的优点,满足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玻璃制品的需求。

玻璃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且具有深度,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探索玻璃的特性和制作工艺。

下面将继续介绍玻璃工艺学的其他方面。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原理

玻璃工艺学-玻璃工艺学原理

在玻璃工艺制备过程中,智能化和自动化 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跨领域合作与创新
未来玻璃工艺学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 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玻璃工艺学将与建筑、家居、艺术、科技 等领域进行更广泛的跨领域合作与创新, 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产生原因可能是成型温度过低 、冷却速度过快或应力过大等 。解决方法包括提高成型温度 、控制冷却速度以及减小应力 等。
产生原因可能是模具设计不合 理、成型温度过高或冷却不均 匀等。解决方法包括优化模具 设计、降低成型温度以及改善 冷却条件等。
产生原因可能是原料不纯、熔 化不良或模具磨损等。解决方 法包括提高原料纯度、加强熔 化过程控制以及定期更换模具 等。
06
热处理技术与设备
热处理目的和原理
改善玻璃的机械性能
通过热处理,可以消除或减小玻璃的内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 韧性,从而改善玻璃的机械性能。
调整玻璃的光学性能
热处理可以改变玻璃的结构和成分,进而影响其光学性能,如透过 率、折射率等。
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通过热处理,可以使玻璃表面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其 耐腐蚀性、耐候性等化学稳定性。
03
高效保温技术
高效保温技术是指通过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或结构来减少热量损失的
一种技术。在玻璃熔窑中采用高效保温技术可以降低能耗和提高生产效
率。
05
成型加工方法与设备
成型方法分类及特点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源自压延成型将熔融的玻璃液通过压 延机的两个压延辊之间 的缝隙,经压延和拉伸 形成具有所需截面形状 的玻璃带的过程。该方 法适用于生产平板玻璃 、压花玻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工艺学
8
(四)对已有成分局部调整方法举例:
Hale Waihona Puke 由于实用性能的提高、生产上熔化率提高等原因,须通过少量 多次的方式逐渐调整以达到所设计的成分。 一般地,玻璃中Al2O3、ZrO2等难熔物调整量要比SiO2、Na2O CaO的小些,后者较大,但一般也不宜超过0.1%,而对前者幅度就 更小。这样可以保持正常生产,减少制品中缺陷的产生。 现需要在近似器皿玻璃的成分基础上,设计一种刚化玻璃绝缘 子成分: 氧化物 重量% SiO2 72.2 Al2O3 1.5 CaO 6.8 MgO 3.0 R2 O 16.0 Fe2O3 0.2
玻璃工艺学
BaO
根据以上特点,选择图中红点处为玻璃组成点(%): BaO:35.0
7
为进一步减少P2O5的挥发,提高化稳性,降低析晶倾向和调整 光学常数,以B2O3代替P2O5,以CaO和ZnO代替BaO,通过实验 和性质测定,确定组成如下: 氧化物 P2O5 重量% 50.5 B2O3 10.7 Al2O3 3.8 BaO 27.3 CaO 4.0 ZnO 3.7
100Kg玻璃的原料总重 生成玻璃重 气体率 100% 100Kg玻璃的原料总重量 逸出气体量 100% 配合料重量
4、具有高均匀度: 配合料均匀度高是熔制均匀玻璃液的前提。均匀度低会造成 熔制的不同步,导致缺陷产生和对耐火材料侵蚀的加剧。
玻璃工艺学 17
均匀性的测定: (见P233页) 测定方法有滴定法、电导法、比重法、筛分析法等。现有人 提出在线监测法(如通过检测配合料的温度间接地分析出配合料的 均匀度)。 表示方法: 均匀度=(Max测定值÷Min测定值)×100% 一般均匀度要求≥95% 也可用允许误差表示:一般要求 水不溶物:小于±0.1%; 酸不溶物:小于± 0.1%; 含 碱 量:小于± 0.5~0.6%; 水 分:小于± 0.5~0.6%;
玻璃工艺学 1
此外还加入一些赋予玻璃必要性质而不使玻璃主要性质变差的 氧化物,使其组成氧化物在5-6种以上。这里须结合各种氧化物 的作用,以及双碱效应、硼反常、铝反常等知识。 最后,还应当考虑加入适当的辅助原料如澄清剂、助熔剂等。 (二)玻璃成成分的设计和确定的过程
1、提出设计玻璃的性能要求:
根据玻璃制品使用要求,列出以下主要性能要求: 膨胀系数、软化点、热稳性、化稳性、机械强度、电学性质、
玻璃工艺学 3
选择玻璃组成点,拟定玻璃组成;
3、实验、测试、确定组成 组成 配料 实验 未达到要求 调整 熔制参数 组成确定,投产 性能测试 达 到 要 求
中试
玻璃工艺学
4
(三)玻璃新成分的确定方法举例
1、根据相图确定玻璃成分 设计一种化学仪器玻璃,要求热膨胀系数低于38*10-7/℃ SiO2 现采用CaO-Al2O3-SiO2 系统由图可知,红点与黄点平衡温度分 别为1345 ℃和1170 ℃,都处 于低共熔点,不易析晶。后者更易熔化, 添加其它成分后,一般所须温度会高出 低共熔点300-400 ℃,工业窑炉 可以达到次温度。故可选此组成点。 CaO Al2O3
粉库 粉库 粉库 粉库 粉库 称量 称量
称量
混合
水 混合
运输
窑头料仓
玻璃工艺学
投料机
21
第十一章
玻璃配合料的制备
一、玻璃成分的设计和确定 (一)玻璃成分设计原则: 1、根据组成、性质和结构的关系,要求设计的玻璃满足预定 性能要求; 2、设计的组成能形成玻璃而析晶倾向小; 3、设计的玻璃必须符合熔制、成形等工艺要求; 4、按设计生产的玻璃价格低、原料易得。 具体地 首先:根据玻璃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选择合适 的氧化物系统(参见P602),确定3-4种总量达90%左右的 主要氧化物含量。这里,在利用相图或玻璃形成区图选择组成点时, 应当使组成点接近低共熔点或相界线,远离析晶区,以降低玻璃的 析晶倾向。
增大系数 一付配合料中生料总重 100Kg玻璃所需原料总重
6、计算每付配合料原料湿基用量: 每付配合料各原料干基 用量 湿基用量 1 水分%
玻璃工艺学 12
7、计算配合料中生料加水量:
加水量 每付配合料中生料含指 定水分时总重 生料湿基重量 每付配合料中粉料干基 总重 每付配合料生料湿基总 重 1 生料指定含水率
光学性质等以及如熔制温度、成形温度、退火温度等工艺性能。
有关的一些参数可以参照国家标准,同类产品性能要求。
玻璃工艺学
2
2、拟定玻璃的组成 一般有两类情况: (1)对于玻璃新成分的确定 有关相图 玻璃形成区图 (2)对于已有成分作局部调整 首先:根据性能要求,参考已有成分,结合生产条件,调整玻 璃中各氧化物的比例,拟定出原始组成; 然后按照有关性质计算公式算出主要性质,并与预期要求 对照,不符和要求时,反复调整组成,直至达到要求,最终拟 定玻璃的组成。
玻璃工艺学 13
经过计算,应得出下列结果: ①熔制100公斤玻璃液时所需的各种原料用量; ②配合料气体率; ③各挥发性原料补入量; ④校正后配合料的料方; ⑤按每付配料量(除去碎玻璃)求出增大系数,计算出每付配 合料的干基料方; ⑥湿基原料的用量; ⑦配合料的加水量; ⑧每付配合料中碎玻璃用量。
玻璃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18
5、配合料的氧化还原态势(Reducing and Oxydizing Potential)
配合料氧化还原数 Wi Ri 其中 wi-------各原料以100公斤石英砂为基准的用量 Kg Ri--------各原料的氧化还原数
玻璃工艺学
19
各种原料的氧化还原数 原料(1Kg/100Kg砂) 氧化还原数 原料(1Kg/100Kg砂) 氧化还原数 +0.67 硫酸钠 煤(100%C) -6.70 +0.70 -5.70 硫酸钙 焦碳(85%C) +0.4 -6.4 硫酸钡 硫磺 +0.32 -1.0 硝酸钠 萤石
14
另外,已知配合料料方以及各原料的化学组成,求玻璃的化学 组成的过程: ①根据各原料的成分和用量,计算出每种原料引入玻璃中的氧 化物数量; ②除去挥发性原料的挥发损失; ③求各氧化物的总和,再计算出各氧化物的百分数,即所求的 玻璃成分。
玻璃工艺学
15
三、配合料的制备 (一)配合料的质量要求: 1、具有正确性和稳定性: 即各原料的化学成分,配合料的水分和粒度要求正确并保持 稳定。这就要求原料组成正确、稳定,料方计算正确,针对原料 成分变化及时调整,经常校正称量设备,做到称量准确。 2、具有一定量的水分: 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可以起减少粉尘、防止分层、加速熔化 (先润湿石英原料,形成水膜,溶解3-5%的纯碱和芒硝)、提高 混合均匀度的作用。 含水量:一般纯碱配合料在3-5%,芒硝配合料在3-7%,砂 粒越细,所需水量越多。 注意纯碱配合料的水化特性造成的影响和针对措施。 水分测定:
原玻璃组成易熔制,料性太长,抗电性能不高,化稳性对绝缘 子来说不高。
玻璃工艺学
9
所以, 1、必须降低碱含量,以提高抗电性,化稳性和料性。 2、提高Al2O3的含量,增大粘度 3、二价金属氧化物具有压制效应,因此,提高CaO量,减少 MgO量后加入BaO,降低电导和介电损耗,同时缩短了料性 4、利用双碱效应,调整NaO/K2O的比例,提高抗电性和化稳 性。
SiO2 62.0 Al2O
3
CaO
MgO 5.0
ZnO 5.0
Li2O 1.5
B 2O 3 3.6
ZrO2 0.6
14.7 7.6
玻璃工艺学
6
2、根据玻璃形成区图确定玻璃成分 P2O5 设计一种色散低、折射率为1.548的 磷酸盐玻璃。 图中黄色部分为玻璃生成区 其次,应注意: I、满足光学性能要求; II、磷酸盐玻璃中P2O5的量不可过 高,以免挥发过多不易控制光 学性质; III、具有足够化学稳定性,析晶倾 Al2O3 向小; P2O5:61.2 Al2O3:3.8
二氧化锰 三氧化砷 三氧化二铁
+1.09 +0.93 +0.25
注意: + 氧化性,- 还原性; 其它原料氧化还原数为0;
玻璃工艺学 20
(二)、配料工艺流程: 砂岩 硅砂 石灰石 白云石 粗碎 煅烧 选矿 粗碎 水冷 干燥 粉碎 粉碎 粗碎 筛分 筛分 筛分 粉碎 筛分 粉库 粉库 粉库 粉库 萤石 水洗 粗碎 粉碎 筛分 纯碱 芒硝 煤粉 碎玻璃 拆包 拆包 筛分 洗涤 粉碎 粉碎 破碎 筛分 筛分
湿重( 2 ~ 3克) 干重( 110C恒重) 水分 100% 干重
玻璃工艺学 16
3、具有一定的气体率: 受热分解后所逸出的气体对配合料和玻璃液的搅拌作用有利 于硅酸盐形成和玻璃均化。 过高和过低的气体率都不利于澄清。钠钙硅玻璃配合料气体 率应在15-20%内,硼硅酸盐玻璃配合料则在9-15%内。
玻璃工艺学 11
4、计算配料的气体率和产率:
100Kg玻璃的原料总重 生成玻璃重 气体率 100% 100Kg玻璃的原料总重量
玻璃生成重量( 100Kg ) 产率 1 气体率 100% 配合料重量
5、换算成一付配合料的原料用量并计算碎玻璃用量: 一付配合料(包括碎玻璃在内)的总重量由所选的混料机加 工能力决定,如500公斤。 一付配合料中各原料用 量 100Kg玻璃各原料用量 增大系数
玻璃工艺学
5
该点组成(%): CaO:23.3 Al2O3:14.7 SiO2: 62.0 另外,为了符合仪器玻璃的要求,加入一定量的其它氧化物。 因为要求的膨胀系数较小,所以加入的氧化物必须有利于降低热膨 胀系数,为此加入半径小、电荷高的阳离子(如Li+、Mg2+、 Zn2+、B3+、Zr4+等)。 最终经过性质计算,确定设计玻璃组成如下: 氧化物 重量%
调整结果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