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从弹性波到地震波
弹性波动理论
四、波动方程 若应力体内两相邻质点应力相同,无相对运动,静止平衡状态
若二者之间有应力差,产生波动
为研究弹性波动形成的物理机制和传播规律,须建立波的运动方程(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 研究介质中质点位移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在弹性理论中,对于均匀、各向同性、理想弹性介质中的三维波动方程式为
(
)
x
2u
2u t 2
一个体积为V的立方体,在流体静压力P的挤压下所发生体积形变。即每个正
截面的压体变模量(压缩模量): 压力P与体积相对变化之比
P K=-
(1.7)
(4) 切变模量(μ)
切变模量(刚性模量):表示了物体切应力与切应变之比
μ=
(1.8)
对于液体: μ=0,不产生切应变,只有体积变化。
(5) 拉梅常数(λ、μ) 弹性力学中:受力物体内任意点受力 沿坐标轴分为三个分力,每个分力 都会引起纵向和横向沿三个轴的应力与应变。
因此:振动图是描述地震波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图像。 图中: t1――初至,质点刚开始振动 △t――波(质点振动)的延续时间,△t的大小直接影响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1.8 (a) 振动图 (b)波形记录
体波:纵、横波,在整个空间
面波:弹性分界面附近 瑞利面波:自由界面,地滚波,R波 特点:低频、低速,能量大(强振幅),旋转(铅垂面,椭圆,逆转)
天然地震中,危害极大 勒夫面波:低速带顶底界面,平行界面的波动,振动方向垂直传播方向,
SH波 特点:对纵波勘探影响不大,对横波勘探严重干扰
图1.5 (a)瑞雷面波的传播 (b)勒夫面波的传播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既可显弹,也可显塑
地震勘探,震源是脉冲式的,作用时间很短(持续十几~几十毫秒),岩土受 到的作用力很小,可把岩、土介质看作弹性介质,用弹性波理论来研究地震波。
第三章-地震学基础—地震波传播理论
地震学基础
第三章 地震波传播理论
第三章 地震波传播理论
地震学基础
令入射的波前A`B`,反射波的波前CD和透射波的波前CE与 界面R的夹角分别为α、β 、γ。叫α为入射角,β为反射角,γ为透 射角。从ΔA`Β`C 、ΔA‘EC 和 ΔA`DC的简单的三角函数关系可有:
1 t CB' A'C sin 1 t A'D A'C sin 整理后: 2 t A'E A'C sin
当 f 时,d 0
d
1 f
能量束成为“线”(射线)
d
第三章 地震波传播理论
地震学基础
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射线
射线(Ray)
第三章 地震波传播理论
地震学基础
Fermat原理在地震学中的应用
Snell定律
入射波 (Incident Wave)
反射波 (Reflected Wave)
ref
V1 V2
第三章 地震波传播理论
地震学基础
传播定律定理: 用射线和波前来描述波的传播 位置和能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工程地 震勘察资料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地震数 据资料处理和定性定量解释的依据。下面就地震波 传播中有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定律定理介绍给 大家。
第三章 地震波传播理论
地震学基础
发生波类型的转变(分裂),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说明。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重点复习资料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重点复习资料第⼀章:1、地球物理勘探: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利⽤电⼦学和信息论等许多学科领域的新技术建⽴起来的⽅法,简称物探⽅法。
也就是,根据地层和岩⽯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来推断岩⽯性质和构造。
2、主要物探⽅法:地震勘探(岩⽯弹性的差别)—勘探地震学⾮地震类:重⼒勘探(岩⽯的密度差别)磁法勘探(岩⽯的磁性差别电法勘探(岩⽯的电性差别)3、重⼒勘探是研究反映地下岩⽯密度横向差异引起的重⼒变化,⽤于提供构造和矿产等地质信息。
重⼒异常的规模、形状和强度取决于具有密度差的物体⼤⼩、形状及深度。
重⼒勘探的任务是通过研究地⾯、⽔⾯、⽔下(或井下)或空间重⼒场的局部或区域不规则变化(即局部重⼒异常或区域重⼒异常)来寻找埋藏在地下的矿体和地质构造4、磁法勘探就是测定和分析各种磁异常,找出磁异常与地下岩⽯、地质构造及有⽤矿产的关系,作出地下地质情况和矿产分布等有关结论。
磁法勘探主要⽤来研究地质构造;研究深⼤断裂;计算结晶基底的埋深;寻找油⽓、煤⽥的构造圈闭、盐丘等,寻找磁铁矿床、⾦属和⾮⾦属矿床等。
5、电法勘探就是利⽤⼈⼯或天然产⽣的直流电场或电磁场在地下的分布规律来研究地球结构、地质构造及找矿的⼀种物探⽅法。
电法勘探是以岩⽯或矿⽯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主要研究的电性差异参数包括:电阻率(ρ)、激发极化率(η)、介电常数(ε)、导磁率(µ)、电化学活动性等。
电法勘探的内容⼗分丰富,它们⼴泛应⽤于⾦属及⾮⾦属、⽯油、⼯程地质、⽔⽂地质等勘探研究⼯作中。
6、地震勘探⽅法就是利⽤⼈⼯⽅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来确定矿藏(包括油⽓,矿⽯,⽔,地热资源等)、考古的位置,以及获得⼯程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类型分布等信息。
7、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提取有⽤信息。
地震概论地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全球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可以感觉的仅占1%,造成严重破坏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约有18次,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1~2次。
全世界有6亿多人生活在强震带上,上个世纪约有200万人死于地震,预计二十一世纪将有约1500万人死于地震。
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800多次6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约8次;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6次,其中在中国就有4次。
第一节什么是地震学?地震学包括:一、地震的科学以及地球内部物理学,后者主要研究地震波的传播,从而得出地球内部结构的结论;二、弹性波(地震波)的科学,主要研究地震、爆炸等激发的弹性波的产生、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记录以及记录的解释;三、应用:地震勘探、工程地震学、识别核爆。
固体地球物理学则是通过观测地球表面上的物理效应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的性质第二节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的研究方面研究范围的三个方面一、宏观地震学:主要是指地震宵害的调查和研究、地区基本烈度的划分,以达到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合理的资料和指标,并为地震预报提供宏观数据。
二、地震波的传播理论:根据地震台风网观测得到的地震资料,研究地震波的发生及传播特征,并利用来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和状态。
三、测震学:内容包括地震仪器的研制、地震观测台网的布局以及记录图的分析、处理和解释工作。
第三节地震学的基本名词和概念2)按震源深度划分:✧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天然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之间的地震称为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地震已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约700公里。
有时也将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3)按震中距划分:✧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近震:震中距小雨1000km的地震;✧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的地震;(4)按震级划分:✧弱震:M<3的地震;✧有感地震:3<M<4.5的地震;✧中强震:4.5<M<6的地震;✧强震:M 6的地震;地震波波长: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节古代人类对地震的认识一、地震学前史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常常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解释。
第三章波动方程
拉普拉斯算子: 拉普拉斯算子: 1 ∂ 1 ∂ 1 ∂u ∂u ) + (sin α ∇ 2u = 2 ( r 2 r ∂r r ∂α ∂r r ⋅ sin α ∂α ∂u ∂ u ↓← = =0 ∂ α ∂β
2 1 ∂u ∂ 2 u 2 ∂u 2 ∂ u )= 2 + = 2 ( 2r +r 2 r ∂r r ∂r ∂r ∂r
13
3.2 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球面波
2、坐标变换和球坐标下球面纵波的传播方程解 、
已知球面纵波传播波动方程如下: 已知球面纵波传播波动方程如下: ∂ 2ϕ − VP2 ∇ 2ϕ = 0 ∂t 2 此式是直角坐标系中的波动方程, 此式是直角坐标系中的波动方程,需转换到球 坐标系中, 坐标系中,即
为了定量地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量子力学中引入了 为了定量地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 波函数,并用ψ表示。一般来讲,波函数是空间和时间 波函数, 表示。一般来讲, 的函数,并且是复函数,即ψ=ψ(x,y,z,t)。 的函数,并且是复函数,
7
无限大、 3.1 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平面波
一、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平面波
如果使 t −
播的波,即向震源方向传播的波,称为聚会波。聚会波只存在于t 播的波,即向震源方向传播的波,称为聚会波。聚会波只存在于t为 负值的情况,这与实际不合,则该波是不存在的。 负值的情况,这与实际不合,则该波是不存在的。
16
因此,上式又可写为: 因此,上式又可写为:
ϕ=
ϕ
1 r ) = c1 ( t − r r VP
10
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的解有两组。 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的解有两组。 第一组解: 第一组解:当 V = V p = ( λ + 2 µ ) / ρ 时,
第三章 地质作用
纵波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横波,最慢的
是勒夫波和瑞雷波。
4.地震的分布
地震在全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震多的地方
称地震区。地震区的震中常呈带状分布,也叫 地震带。 全球有三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 震带(也称阿尔卑斯地震带)和沿各大洋海岭 地震带。这是全球地震大环境。中国介于前两 个地震带之间,所以是一个多震国家。中国破 坏性地震多集中在一定的狭窄地带,按地震活 动性和地质构造特征,可分为23个强震活动 带。
(二)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系指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与二 氧化碳等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 酸化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 1.溶解作用 水是一种好的溶剂。矿物遇水后就会不同程度地被 水溶解,一些质点离开矿物表面进入水中形成溶液 流失。 2.水化作用 有些矿物和水结合形成新的矿物。岩石中的矿物大 都不含水,但在地表与水接触形成新的矿物,却几 乎都含水。 CaSO4+2H2O→CaSO4· 2H2O
一、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1、淋滤作用及残积层
2、洗刷作用及坡积层
3、冲刷作用及洪积层
二、河流地质作用
2、搬运和沉积:→冲积层
三、河谷地貌
洪水位
1、河谷地貌:
小结:
1、风化作用
2、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1)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2)河流的地质作用
第三节 地 震 一、概述 (一)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 地震是地壳快速震动的一种地质作用,是地壳运动 的一种表现形式。地震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通常 发生在地球内部,有深有浅。 2.震源、震中和震域 地壳或地幔中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在地 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震源传出的地震波在地 表面所能涉及的到的区域称为震域。
第三章波动方程培训课件
2 U ( )gr a F d 2 tU 2
两边分别取散度和旋度,并且令
V P 2(2)/
VS2 /
则可得纵波方程和横波方程
2t2 VP22
2t2 VS2
5
3 波动方程的解及地震波的特点
波动方程反映了物体波动过程的普遍规律。 波动方程的求解通常是和定解问题联系起来 考虑。波动方程的解就是波函数。
12
3.2 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球面波
2、坐标变换和球坐标下球面纵波的传播方程解
已知球面纵波传播波动方程如下:
2t2 VP220
此式是直角坐标系中的波动方程,需转换到球 坐标系中,即
x rsic nos y rs in s in(0 r ,0 ,0 2 ) z rcos
前面是平行的。
▪ k1,k2,k3 是平面的法线方向数。有 k12k2 2k3 21
▪ 取负号时,表示随时间t的增加,波沿k方向前进,即延 迟一个时间。
▪ 取正号时,表示随时间t的增加,波沿-k方向前进,即 提前一个时间
▪ 当K是任意矢量的,则平面法向量为任意方向的。即表 示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
8
二、沿X轴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即
kx
)
U Aex 2 p ik1xk2yk3zV td AieA co sisin
k1 1 ,k 2
U A exp
u A 1 exp
0 ,k 3 0
2i
x
Vt
2i
x
Vt
d
v
A 2 exp
2i
x
Vt
w
A 3 exp
2i
u rer u rr r
第三章地球内部圈层
圈 层
球 的 内
第 三 章
部
第三章地球内部圈层
第三章 地球的内部圈层
第一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 第二节 地壳
第三章地球内部圈层
第一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
大量资料充分证明,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 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而且各圈层之间的 物理、化学性质和物质运动状态差异较大。
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一)划分依据:地震波 地震波:地震所激发出的弹性波在地球 中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地震波主 要包括纵波(P)、横波(S)和面波(L), 其中前两者最有意义。
(1)厚度:5~70km之间。其中大陆 地区厚度较大,平均为33km;大洋地区厚 度较小,平均约7km。总体平均厚度约 16km。
(2)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1.55%, 而质量仅占地球的0.8%。
(3)密度:一般为2.6~2.9g/cm3。 (4)成分及状态:由固态岩石所组成, 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
/s突然降低为7.98km/s,而横波由7.23km/ s向下突然 消失。到了 5155km处又 重新出现。
第三章地球内部圈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地球内部圈层 (1)地壳:莫霍面之上的部分称为地壳。 (2)地幔: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的 部分称为地幔。 (3)地核: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称 为地核。
第三章地球内部圈层
第三章地球内部圈层
(二)压力
地内的压力又称为静压力或围压,按静 压力平衡公式可表示为ρ=hρh gh(即静压 力ρ等于某深度h和该深度以上的地球物质 平均密度ρh与平均重力加速度gh的乘积)。
因此,地内压力总是随深度连续而逐渐 地增加的。例如,地壳的平均密度 2.75g/cm3,那么深度每增加1km,压力将增 加约27.5MPa。计算证明,压力值在莫霍面 处约1200MPa、古登堡面处约135200MPa、 地心处361700MPa。
弹性波传播与波导技术
弹性波传播与波导技术弹性波传播与波导技术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材料科学、地质工程、无损检测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弹性波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其传播特性与应用价值,并介绍波导技术在弹性波传播中的应用。
弹性波是一种在固体材料中传播的波动现象,包括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
纵波是材料中分子振动的一种沿着波传播方向的垂直波动,而横波则是分子振动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动。
弹性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与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不同材料的弹性波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材料科学领域,弹性波传播研究可用于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结构分析。
通过测量材料中弹性波传播速度以及振动模式的成分,可以推断出材料的导波特性和内部结构。
这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例如,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可以利用弹性波传播研究不同层次之间的黏结情况,从而优化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性能。
地质工程领域也广泛应用了弹性波传播技术。
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方向,可以了解到地下的岩石结构以及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这对于地质勘探和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也可以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推断地下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温度分布等信息,从而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无损检测是另一个利用弹性波传播技术的应用领域。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条件下,通过测试其表面弹性波的传播和反射情况,来判断被测物体内部的结构和缺陷情况。
例如,在建筑结构和航空航天领域,人们可以利用弹性波传播速度和反射率的变化来检查墙壁、桥梁和飞机零件是否存在微裂纹等缺陷。
这种方法快速、准确,可以检测到被检测物体内部微小的隐蔽缺陷。
在实际应用中,波导技术是弹性波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
波导是一种能够将波导向特定方向传播的结构。
在弹性波传播中,波导可以通过特定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参数来控制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
例如,利用波导技术可以设计出一种弓形结构,使得弹性波从一端进入,沿着弓形路径传播到另一端,而在其他方向上则无法传播。
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三节教案5篇
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三节教案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三节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三节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要求: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二、能力要求: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教学重点】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4.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1.“地幔”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设计】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
【教具设计】【讲授过程】【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
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
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讨论】学生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学生回答】略。
第3章 地震灾害
震级7.3级,震中 烈度略大于IX度。极 震区长轴为北西向。 这是中国首次预报成 功的一次7级以上大地 震,并在震前采取了 预防措施,从而极大 地减少了居民伤亡。
地震山坡上出现的张扭性地 裂缝,最大宽度达70厘米。
中国著名大地震
中国著名大地震
2、唐山地震(河北,1976年7月28日) 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地震震级为7.8级, 震中烈度为 XI度,造成 24万余人死 亡,16万余 人受伤,是 本世纪伤亡 人数最多的 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
水库畜水导致地层所受重力发生显著改变,发 生这种改变后,地层的应力需要达到新的平衡。在 库区地下有断层(特别是活动断层)的情况下,重 力导致的应力变化就很可能通过地震释放以达到新 的平衡。
抽注流(液、气)体诱发地震
深井注液诱发地震
石油(天然气)开采诱发地震 矿坑排水诱发地震
世界著名大地震
3、美浓尾张地震(日本,1891年10月28日)-特殊 的震群活动 震级为7.9级(也有定8.4级),有感范围波及日 本绝大部分地区。极震区地面断裂约80公里长,沿 断层的垂直错动和水平错动都很明显。靠近断裂带 一定范围内震害甚为严重,然而在距断层10千米以 外大大减轻。震前几年内震中有明显的小震活动。 据记载地震时地面断层错动是在人感到振动四、五 次后发生的,说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要比断裂传播 速度快。这次大地震促使日本政府和学术界成立了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研究机构--震灾预防调查所。
世界著名大地震
4、旧金山地震(美国,1906年4月18日)-地震 学家研究最多的地震
发生于 1906年4 月18日,是美国 迄今为止破坏最 严重的一次地震, 震级约为8.3级。 在100万平方千 米范围内均有震 感,估计有2000 多人死亡
(完整版)北京大学《地震概论》重点知识点
(完整版)北京大学《地震概论》重点知识点地震概论笔记(2016春)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1.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
全球有6亿多人生活在强震带上,20世纪约有200万人死于地震,预计21世纪将约有1500万人死于地震。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历史记载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的地震,全球6次,中国4次。
2.地震的两面性:①自然灾害②给人类了解地球内部的信息3.地震:地球内部介质(岩石)突然破坏,产生地震波,并在相当范围内引起地面震动。
破坏开始的地方称为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理论上看成一个点,实际上是一个区)震源深度:将震源看做一个点,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4.震中: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
震中距:观测点与震中的大圆弧距离(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沿大圆弧测量的距离)可证明是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烈度:宏观,实际的破坏程度(我国12度烈度表)震级: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仪器测量(地震差一级,能量相差32倍(101.5),两级相差1000倍:log E=11.8+1.5M,E:能量,M:震级)两者都反映地震大小5.分类:地震序列:①主震型(一个主震,多个余震)②震群型按震源深度分:①浅源:震源深度< 60km ②中源:60-300km ③深源:> 300km 按震中距分:①地方震:震中距<100km ②近震:<1000km ③远震:>1000km (以观测点为圆心,1000km为半径)6. 地震学是应用物理类课程。
地震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中日美在地震学三足鼎立第二章地震波第一节波的性质简述1.液体、气体只能传播纵波,固体可以传播横波(S波)、纵波(P波)2.波线和波阵面垂直3.远离波源的球面波波面上任何一小部分视为平面波第二节地震波1. P波和S波的主要差异总结:vP=√3vS(1)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地震图上总是先出现P波。
弹性波传播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弹性波传播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地震勘探作为一种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可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传播特性来获取地下构造信息。
在地震勘探中,弹性波传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过程,它对地震波的传输、反射和折射起着关键作用。
一、弹性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弹性波是指在介质中传播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它是由介质中的微小变形引起的机械波。
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弹性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是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波动,而纵波则是平行于波传播方向的波动。
弹性波在地震波传播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地震波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通过地下不同介质的反射和折射,形成地震剖面图像。
地震波在不同类型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能量转换和散射,这些过程正是地震勘探中的关键环节。
二、弹性波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地震勘探中,弹性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对于解释地下构造非常重要。
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时间、速度和振幅等信息,可以获得地下岩石的属性和构造特征。
1. 波速分析:利用地震波传播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地下介质的波速。
不同介质波速的差异,会导致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和折射,从而使地震波在地下产生反射和折射。
2. 弹性模量测定: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模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推测介质的弹性模量。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析地下岩石的力学性质,如硬度、脆性等。
3. 地下构造解释:通过观测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特征,可以推断地下岩石的层序和结构。
不同介质的边界会导致地震波的反射,而介质的不均匀性则会引起地震波的折射。
通过对地震波反射和折射的分析,可以获得地下构造的形态和分布。
4. 井下地震监测:井下地震监测是地震波传播特性在井内进行观测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井内观测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可以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和分辨率。
5. 地震成像:地震成像是地震波传播特性在地下进行观测和分析的一种手段。
通过将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转化为地下构造信息,可以生成地震剖面图像,从而获得地下岩石的分布和形态。
第三章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三、震源机制和震源参数
1.震源机制: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或震源物理过程。可以通过 多个地震台的地震记录图来确定。主要依据初到P波的方向。 1 - - + + + 3 + 3 - -
单力偶
1 双力偶
P波的初动具有明显的象限分布特点。
平移断层
正断层
逆断层
2.震源参数 :反映震源断层的一些特征量或物理量
我国有 3000 多年地震记录历史,发明了地震仪,编制了 地震区划图,制定了抗震规范,建立了地震监测台网,组建 了诸多地震研究工作机构及一大批从事地震的科技工作者。 工程地质研究:区域稳定性问题,建筑抗震,建筑场地 选择,地震稳定性,抗震措施工程地质论证 ——为规划设计 提供依据。
(南投集集镇)
二地面破坏效应来自地震断层地面破裂效应地面裂缝 沉降
地基基底效应
砂土液化 地基滑移
1.地面破裂效应
概念:强震导致地面岩土体直接出现破裂和位移,从而引起 跨越破裂带及其附近的建筑物的变形和破坏。 断层长度及宽度可按估计的震级用经验公式计算。宏观 上延伸数十至数百公里不等。 位臵一般按已有的主干断层线或分支断裂线出现。 走向断裂 逆 断 裂 正 断 裂 — 地表断裂方向与之相吻合。 — 地表断裂与原断层有一定偏移。 — 介于走、逆之间。
500
(354~707)
25
(19~35)
(1) 地震基本烈度(I基):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
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一个地区的平均烈度。 (2)场地烈度(I场):同一I基区,场地条件不同而进一步划分, 对I基修正。 (3)设防烈度(设计烈度)(I设) :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 度。依建筑物重要性、抗震性、经济性、对I基调整。原则上一般建 筑用I基,重要建筑适当提高。设计部门很少用 I场。V度区不设防。
地震 物理
地震物理地震学物理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而其发生原因,是与物理学密切相关的。
在物理研究领域,地震运动是弹性波传播的典型现象,其研究和理解,对于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地震学物理究竟是什么呢?从不同的物理角度来看待地震运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弹性波传播地震运动是源自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随后在地球表面以波形式传播。
根据不同的传播介质不同,其行波特征也不同。
在均质的介质中,地震波速度是仅仅与介质物理性质有关系,不随震源距离、地面高度和有无散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地震波可分为三种:纵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和横波是弹性波最基本的两种类型。
纵波是指在弹性介质中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正向和反向上均要发生压缩和膨胀变形的波动。
而横波则是指在介质中相邻两点之间发生剪切变形的波。
除此之外,面波是由均匀介质的纵波和横波经地表反射而形成。
在实际的地震波中,往往不是单一的波,而是一组波组合而成的复合波。
二、地震波形地震波形是指地震运动在地面上的实际表现形式,可以从其震源的性质、波源位置和传播路径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通常情况下,地震波形可以用震级、震源机制和震源深度等参数来进行描述。
其中,震源机制与地壳构造有关联,对于大地震的预测和对地壳构造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而震源深度对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地震产生的破坏程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现如今通过高速数值模拟的方式来模拟地震波非常普遍。
研究者可以模拟各种不同等级、不同样式的地震波形,以便更好地理解地震现象。
三、地震探测地震探测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获得地下某种介质结构特征的一种技术手段。
地震勘探中经常利用的是反射和折射两种技术方式。
其中,反射波法利用不同密度介质之间的反射特性,通过地震波在地表反射时所产生的波形改变,来确定地下岩石、矿层等地层结构。
而折射波法则是根据地震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所发生折射的特性,来对介质的性质进行推测。
第三章波动方程 ppt课件
第二组解:当 VVs / 时,
u0
i
v A2 exp[ V ( x Vst )]
i
w A3 exp[ V ( x Vs t )]
其位移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所以称为平面横波,也称为剪
切波,通常简称为S波。S波有两个质点振动方向:沿Z轴振动的S波分
量为垂直偏振剪切波,称为SV波,沿Y轴振动的S波为水平偏振剪切波,
▪ 该式是齐次方程的解,只反映了波的传播特点。当力位 函数不为零时,需求非齐次方程的解,即达朗贝尔解。
2 t2V p 2 2 2 t2V p 2divg r(a t)d
▪ 将点震源用半径r=a的小球代替,小球体积为W。对上式 求体积分,并令r->0,其极限情况就是点震源的达朗贝 尔解。
lr i0m W2 t2 dW Vp2lr i0m Wdivgd raW dlr i0m W(t)dW
r
lim
r0
S
r
dS
1 Vp2
1
(
t
)
再将特解带入左端项, 则有:
19
lim
r0
S
r
dS lim r0
S
C1 r2
C
' 1
dS
rV p
lim r0
1 r2
(
C1
r Vp
C
' 1
)
S
dS
lim
r0
4 ( C1
r V
C
' 1
)
4C1
带回原式,则得:
r
1
r
C1( t
Vp
换句话说,目前的勘探方法主要还是纵波勘探。
25
3.3 地震波的动力学特点
三章地震波
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构造
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构造
地球内部结构与速度分布图
二、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在地表面的传播 地震波在物质介面上传播 地震波在地壳内部传播(近震\远震) 地震波走时曲线
地震的发生及地震波传播示意图
地 震 知 识 和 全 球 地 震 活 动
地震构造示意图
(一)地震波在地表面传播
地震波的波序
(二)地震波在介质界面上
由震源产生的地震波向四面八方传播,遇到 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经过证明,地震波 在完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遵从波的反射、折 射(Snall)定律。
sin i P sin i P sin i P sin iS sin iS p v1P v1P v2 P v1S v2 S
花岗岩: Vs =3.0 千米/秒; 水: Vs = 0 千米/秒
花岗岩
P波速度 5.5千米/秒 S波速度 3.0千米/秒
水
1.5千米/秒 0
在同样条件下P波速度大于S波
体波之所以对地球内部结构比较敏感,是因为在地球内部的 不同部分,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在不同部分的分界面上发生的 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既影响体波的“行走时间”,又影响体 波的振幅和形状。 把面波的波长延伸到整个地球的尺度,我们还有一个专用的 名词:地球自由振荡。这时,地球好像是一口铜钟被大地震重重 地敲击一下,余音缭绕,经久不绝。不同形状、不同结构的铜钟 具有不同的音色;类似地,不同形状、不同结构的星球也具有不 同的自由振荡的形式。地震学家就像一位钢琴调音师那样,通过 倾听地球的“音乐”,辨认出地球内部的结构。
地震时地面波动的描述
唐山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多钟。当时笔者(陈颙)住在北京前 门附近一个非常破旧的二层木制结构的楼房里,楼房至少有五十年历史了, 除了外墙是砖砌的,地板和骨架都是木质的,一走起路来地板就发出”咯吱 咯吱”的呻吟声。那时正好是夏天,天气出奇的闷热,难以让人入睡。我刚 躺着一会儿,迷迷糊糊中就觉得床有些大幅度上下跳动,地板甚至整个楼房 都发出”嘎吱”的声音。我立刻意识到”有大地震发生了”。长年从事地震 工作的我被晃醒后没有立即下床,而是躺在床上开始数数,”一、二、 三,……”,数着数着床的晃动变小了。当数到第二十的时候,突然又来了一 次晃动,比第一次更厉害,整个楼层都在忍受剧痛似的”哗哗啦”乱响。这 短短的20秒钟间隔就是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地震通常会产生纵波和横 波,纵波在地球介质中传播得快,最先到达我们脚下,引起地表的上下运动; 横波跑得慢,我们感到的第二次强烈震动就是横波造成的,地面表现出水平 方向运动。由于横波携带了地震产生的大部分能量,因此它对地表建筑物的 破坏更为严重),反映了观测者和震源的距离,差1秒钟,表明约8公里远处 发生了地震,20秒钟则说明这次地震事件发生在约160公里处。于是,我有 了一个初步判断:地震不在北京–在距离北京160公里的地方有大地震发生了。 这和雷雨闪电的原理是一样的:天空两片雷雨云相遇时,发出闪电和雷声, 闪电(电磁波)跑得快,雷声(空气中得声波)跑得慢,我们先看见闪光, 后听见雷声,闪光和雷声之间的时间差,就表示发出闪光和雷电的云距我们 的距离。
弹性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与地震学
弹性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与地震学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一种弹性波传播现象。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以及它对地壳和岩石的影响对地震学研究至关重要。
弹性波通过地壳和岩石的传播,提供了揭示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的关键线索。
地震波主要分为两类: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指沿传播方向的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方向一致的波,而横波则是指沿传播方向的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这两种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不同,因此在地震学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纵波是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波。
当地震发生时,纵波会首先到达地表,被称为P波。
P波可以穿过液体、气体和固体的介质,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
通过测量P波的到达时间和传播速度,地震学家可以确定地震发生的位置和规模。
此外,P波的传播路径还可以提供地球内部岩石的物理性质信息,如密度、压力和温度等。
横波是地震波中传播速度稍慢的一种波。
它在地震事件发生后稍晚于P波到达地表,被称为S波。
S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无法穿越液体和气体。
S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剪切模量有关。
通过测量S波的到达时间和传播速度,地震学家可以进一步确定地震发生的深度和震源机制。
除了纵波和横波,地震波还会在地球内部发生折射和反射。
当地震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它会发生折射,改变传播方向。
这个现象在地震学中被用来研究不同地层的界面和地球内部的结构。
地震波还会在介质之间的边界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可以提供地下地层的界面信息。
弹性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和地震学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物理特性。
通过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到达时间和路径,我们可以揭示地下岩石的密度、压力、温度等物理特性。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地球的地壳构造、地震活动和地球深部的动力学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弹性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对地震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它不仅提供了地震发生位置和规模等基本信息,还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理特性。
通过探索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内部动力学过程,进而为地震预警和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波动方程Word文档
第三章地震波动方程现在,我们用前一章提出的应力和应变理论来建立和解在均匀全空间里弹性 波传播的地震波动方程。
这章涉及矢量运算和复数,附录2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 了复习。
3・ 1 运动方程(Equation of Motion )前一章考虑了在静力平衡和不随时间变化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场。
然 而,因为地震波动是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动力 学效应,为此,我们把牛顿定律(F =阳)用于连续介质。
3. 1.1 一维空间之振动方程式质点面上由于应力差的存在而使质点产生振动。
如图1-3所示,考虑一薄棒向x 轴 延伸,其位移量为U :uFig3-1则其作用力为“应力” X “其所在的质点而积S 所以其两边的作用力差为惯量(inertia )为pdxds晋所以得出(3-1)3-1式表示,物体因介质中的应力梯度(stress gradient )而得到加速度。
如果Pds((y(x + dx)- b(.Q)=dedxds其中P 为密度(density )o 为应力(stress )二E 竺。
dXdx ・ dsdr dx与E为常数,则3-1式可写为其中"厉运用分离变量法求解(3-2)式,设u=F(x)T(t), (3-2)式可以变为r 竺 则可得:考虑欧拉公式:e lM = cos(<yf) + i sin (6Jf), e^iC ,x = cos (期)-jsin (劲)r —(x+i7)-i —(.x+c7)J —(x-cf)-r —(.t-cv)// = Ae e +Be c +Ce c + De c(3-3)其中A, B, C, D 为根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确定的常数。
考虑到①可正可负,方程式的解具有u = f(x-ct)+g(x+ct)的形式,其中f 及g 为波的函数,以C 的波行速度向+X 与-X 方向传递。
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程序模拟地箴波的传播。
平面波在均匀介质里沿X 方向传播, 剪切波的齐次微分方程可表达为:这里"是位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元总体体积模量?
两个弹性参数k和μ便可以得到地震 波速度
两个弹性参数k和μ便可以得到地震 波速度
• Φ大到固体骨架断开时ks>>kt,方程(3.46)右边 第二项在沉积岩石的弹性参数中起主要作用, 沉积岩石的总体体积模量中kf起重要作用。 • 双相介质中的地震波速度可以从弹性参数k和μ 求出。在孔隙的尺度远小于地震波长的条件下, 平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的分别为 • Vp=[(3k+4μ)/(3ρ)]1/2 • Vs=[μ/ρ]1/2 (3.57) • Gassmann的模型是用弹性力学中完全弹性介 质理论对多相介质理论的最简练的推广,仿照 的是导出标量波动方程的例子。
• 以上的Gassmann与Boit岩石模型用于描述砂岩 等均匀分布的夥粒碎屑沉积岩石是可以的,但 是对于含不规则孔洞和裂缝的灰岩就不行了。 含不规则孔洞和裂缝的平面波散射理论,是由 Kuster和Toksöz在1974年提出的。Kuster-Toksöz 的模型似乎把Gassmann模型反过来,把无限 均匀的完全弹性介质作为固体骨架,而把其中 椭球形孔洞充填以流体,根据后者对平面波的 散射来表述双相介质中的波动规律。当然,理 论上也可以把无限均匀的介质作为流体,,而 把其中的椭球形孔洞充填以完全弹性固体,但 这种模型更接近悬浮介质模型。
第三章 从弹性波到地震波
地震波专指地球内部传播的声波与 弹性波,而物理学中讨论的是均匀 介质中传播的声波与弹性波
地震波在海洋、岩石及地球外核熔 体中传播,传播介质更为复杂
• 从理论上看地震波理论必须进一步解决以下五 个问题: • 变系数波动方程的合法性及使用条件, • 地震观测记录的准确描述 • 多层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理论 • 无相变多相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理论, • 可流变熔体中波的传播理论, • 组构复杂地层的连续介质弹性力学模型,包括 其中的边界层模型
Berrymann的理论
• Berryman(1993)进一步研究了同时包含孔洞 和缝隙的介质模型,称为双隙隙介质模型。 针对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双孔隙介质模 型是指具有两种不同孔隙类型(如孔隙、 裂隙)的介质模型,研究弹性波传播的一 般规律,以及波属性与双孔隙岩石特性参 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在声波测井与地震资 料解释中,Kuster- Toksöz和Berrymann的理 论是判别油气储层孔隙类型、计算地层渗 透率参数和流体饱和度的理论基础。
3.2 地震记录与录与波 传播方程
3.2.3 陆地三分量记录与波传播方程
3.3 多个水平层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
柱坐标弹性波传播方程
三组方程式都不含对z的偏导数,即假设在地层内介质为均匀 介质时,剪切位移与应力分量的偏导数为0,即不随层内体 元垂向变化。
广义解
变系数波动方程间断的初边值
• “边界层”理论。所谓间断面只是一种简化的 理论模型,代表一个复杂的薄层区域。间断面 条件可用来研究波场穿过薄层时物理量在薄层 外的总体变化特征,但不宜用于波场穿过薄层 时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特征研究。于是,连续介 质力学应用就与研究对象的尺度有关。数学家 早已发现,双曲型方程初边值问题解的非唯一 性多出现在个别的局部邻域(即奇点)上,它 们就是用不能用连续介质力学描述的微尺度波 场分布的局部邻域。
递推公式
地面反射地震道合成
3.4多相介质弹性波 Gassmann模型
• 将沉积岩石简化为固体骨架和流体孔隙两部分 组成,并认为孔隙全部为流体充满(饱和)。 为建立物理模型,Gassmann作出的最简化假 设是:固体骨架是线性各向同性弹性体,而且 它和流体孔隙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忽略不计。 这时,假设Φ为孔隙度,与实际情况符合,Φ 一般小于0.25。用下角标s或f分别注记固体骨 架和流体孔隙,则双相介质的密度为两种介质 的加权平均: • ρ=Φρf +(1-Φ)ρs (3.49)
如何表述波动场?
• 在流体中波动用压力,而固体中用位移矢量,在双 相介质中用什么?Gassmann选择了压力。设双相介 质体积元相对前一时刻的压力差为∆P,∆V为体积元 相对前一时刻的体积差,由于假设固体骨架和流体 孔隙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忽略不计, 有 • ∆P=∆Pt+∆Pf (3. 50) • ∆V=∆Vs+∆Vf (3. 51) • 式中∆Vs为骨架的体积变化,∆Pf为流体压力,∆Pt为 骨架承受的压力,它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来自流 体的压力∆Pf,其二为来自相邻体积元骨架的应力 ∆Ps。
利用Fourier-Bessel变换将位移变化到 频率域
位移-应力关系便可用以下常微分矩 阵方程
位移应力矢量=传播关联矩阵*位移 应力矢量+体力矢量
传播关联矩阵为A,位移应力矢量的 矩阵方程
3.3.2 边界条件的加入
传播矩阵P
3.3.3 平面波垂直入射层状介质半空 间中波的传播
位移矩阵方程与传播矩阵
简化的地球模型V(x,y,z)
• 1. 连续性模型, V为连续可微函数,无界面
• 2. 离散模型:很多边界面,之间为常数 • 3. 混合模型
层状地球模型
• (1)地层界面用二变量单值函数zi(x,y)定义, i=1,2,…, 它必须是连续函数;(2)层间介质 弹性参数,如,Vpi(x,yz),为单值光滑函数, 实际上通常用层间波速Vpi(x,y,z)垂直方向的 平均值作为层速度,记为Vpi(x,y),以它代 替层间波速;(3)变系数波动方程中不存 在对t的一阶偏导数项,即在不考虑波频散 和衰减的情况下,变系数波动方程的广义 解存在
扩展的Gassmann模型
如何把压力波动场随时间的变化与 流体运动联系起来?
流体饱和双相介质中第II类压力波波 动方程
流体饱和双相介质中第II类压力波波 动方程
3.5 多相介质中波的理论I I: Biot理论
• Biot理论用相互连接的等轴状夥粒描述双相介质中的固体骨架, 典型的等轴状夥粒就是球体。因此,空的固体骨架在微观上与 线性各向同性弹性体相同,而孔隙为粘滞性流体所充填。他区 分了固体夥粒的位移矢量与孔隙流体的平均位移,描述了体积 元内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波动场。固体夥粒与孔隙流体之间 的位移速度之差称为相对速度,它与固体夥粒与孔隙流体之间 的振动摩擦力成正比。此摩擦力也与流体的粘滞系数成正比, 是双相介质波动方程力源项所特有的。他通过体积元位移势表 示的应变,导出用以描述含孔隙流体的双相介质应力应变关系 式和运动平衡方程式,并进一步导出一对描述固体和流体介质 中波动传播的微分方程。最后,他得出结论:对于无限大双相 介质,有两类胀缩波和一类旋转波存在,第II类胀缩波频散严重, 频散有一个阶跃区段,其中心称为临界频率。只有在流体粘滞 系数很小(对应岩石渗透率很大)时,胀缩波和旋转波的频散 和衰减才可以忽略。
如何表述双相介质的弹性参数?
• Gassmann选择了体积模量k。体积模量k的定义 是∆P和∆V/V比值的负值,其中V为体积元的体 积,∆P=-k (∆V/V)。在双相介质中,流体压力的 变化引起不仅固体骨架和流体孔隙体积的变化, 即 • ∆Vf=-ΦV∆Pf /kf (3.52) • ∆Vs1=-(1-Φ)V∆Pf/ks ; (3. 53) • 而且,相邻的骨架压力的变化会使体积元总体 积发生变化: • ∆Vs2=-V∆Pt/kt; (3. 54)
3.1 变系数波动方程
u(x,t)<<<->>>u[x,t;V(x)]
• 解的存在性?
• 对边界的依赖性? • 解的唯一性? • 间断面的处理:边界层假设
常系数波动方程<->变系数波动方程
• 常系数波动方程(2.19)具有一些优越的性质,如对坐标 平移的不变性,对时间变量t是对称的,基本解的存在 性是可以证明的,任何一个充分光滑的解的偏导数也是 原方程的解,等等。 • 变系数波动方程(3.1)并不一定具有这些优越的性质。实 际上,的基本解不一定存在。 • 1变系数波动方程与常系数波动方程不同之处在于,要 研究它的共轭方程(伴方程)才知道它的解的存在性和 唯一性。2变系数波动方程初边值问题属于广义的初边 值问题,唯一解的存在性是没有保证的,常常要导出更 多的附加条件才能求出广义的唯一解。3广义解是否存 在还与边界类型有关,即对相同的方程与初始条件,某 些类型的边界解存在,对另一些类型的边界解不存在。
3.5.1 低频段流体饱和多孔隙固体中 的弹性波
表示固体胀缩对流体的耦合--压力, 相邻体积元流体的牵引力
作用于体积元固体上的运动方程, 作用于体积元流体上的运动方程
两个方程代表两种相互耦合的波动, 它们分别是第I类和第II类波。
流体饱和多孔隙固体旋转波速度
第I-II类波的胀缩波方程组
Kuster-Toksöz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