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气候降雨量看什么
初中地理气候特征分析
初中地理气候特征分析地理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态,包括气温、降水和湿度等多个方面。
气候对于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学习气候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对初中地理气候特征进行分析。
一、气候带地球气候分带性是指随着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的气候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根据不同纬度带上的特点,可以将气候带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寒带在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降水量少;温带气候带位于中纬度地区,气温适中,四季分明;热带气候带在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降水充沛。
二、季风气候季风是指由于大陆和海洋之间温度差异导致的定期交替的风。
季风气候地区气温变化明显,同时降水也较为集中。
在亚洲地区,季风气候表现为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
三、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是指地处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气候特征。
这种气候特点是冬季温暖而降水较多,夏季炎热干旱。
适合橄榄树、葡萄等作物的生长。
四、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是指位于大陆内部的地区,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差异较大。
降水量比较少。
五、高原气候高原气候是指位于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
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
高原地区气温低,气压小,降水少。
总结通过以上对初中地理气候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气候的分布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
气候的差异对于人类的生活、经济活动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初中学生通过学习气候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气候的变化规律,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奠定基础。
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类型
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寒带苔原和冰原气候。
降水量在200至500毫米之间:温带草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些地区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北半球在6至8月,南半球为12至2月。
降水量在500至1000毫米之间: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于冬季,北半球为12至2月,南半球为6至8月;温带湿润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均分布在北半球,降水集中于夏季6至8月。
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分布均匀;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在雨季,北半球5至10月,南半球11至4月;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雨季,北半球6至9月。
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分布均匀;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雨季,一般为5至10月。
降水量不确定:高山高原气候。
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观察天气:17.云量和雨量》教案2
17.云量和雨量【教材分析】《云量和雨量》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测天气”的第2课。
本单元四课是按照“由分到总”的结构来安排的。
本课位于本单元的第一级主题:云量、雨量的测量。
本课首先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划分云量的方法——四分法。
接下来观察并描述天空中的云量,猜测云量与雨量的关系。
教材分为云量与天气和降水量两个部分,分别用图片、示意图、表格等方式介绍了云量、云量与天气之间的关系、降水量以及降雨强度等级表。
学习了云量和雨量之后,讨论判断雨的大小,知道雨是可以测量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雨量器,明确雨量器的重要性,并且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对一周的雨量做测量和统计。
本节课由于可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来记录户外降水量数据,需要学生将制作好的雨量器带回家,教师提前考虑好材料准备和时间。
最后认识到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处和坏处。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云量不熟悉,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云量的观察较少,有时更多的关注云的形状,对于云的多少,特别是占天空面积的多少并没有太多关注。
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晴天、多云、阴天这样的描述天气的词汇,但是更多的是用这些词来描述整体的天气状况,而不是根据云量来进行判断,学生会通过用手感知、听雨声音的大小、看积水的深度、雨花蹦溅的程度来判断降雨的大小,通过自己的出行或看到的新闻画面知道降雨对人们的出行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学生对于云量、雨量的认识往往是不科学规范的,对于气象学上的云量及雨量的检测方法都不是很熟悉,而降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认识仅有影响出行的感性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云量是云占天空面积的多少,知道什么是晴天、多云、阴天。
2.知道雨量及对应的降水强度。
3.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雨量器的制作.4.知道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处和坏处。
科学探究:1.通过使用工具探究雨量,可以使数据更加准确、便利和快捷。
2.通过动手制作工具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究的能力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云量的多少对应的天气和探究雨量的多少对应雨的级别。
气候类型特征知识点总结
气候类型特征知识点总结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天气状况的总体特征,它是由各种指标如温度、湿度、风向、降水量等组成的。
气候类型是根据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两种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总体特征是温暖、潮湿,降水量充沛,气候稳定,变化不大,是植物生长的理想环境。
它的分布范围主要在南美洲、非洲中西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热带草原气候较热带雨林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索马里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是指位于赤道以北或以南的地区,包括地中海型气候、西风带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等。
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降水充沛,分布在地中海周围、西亚和美国西海岸等地;西风带气候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湿润,分布在西欧、北美洲东部和大西洋西岸等地;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分布在欧亚大陆中部、北美洲内陆和东亚等地。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分为冰川气候和针叶林气候两种类型。
冰川气候极寒,多年冰冻,植被几乎没有,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高山峰顶;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多雪,夏季较短,降水量较少,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分布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北部。
高山气候高山气候是指高山地区的气候类型,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呈递减趋势,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气压小、湿度大,降水量较大,植被类型呈垂直分布。
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土壤、植被、水资源和动植物种类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认识和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世界十大气候类型判断.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分布规律:赤道附近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渐变):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自然景观:热带草原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突变,最多月份突破500mm)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分布规律:亚洲南部、东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自然景观:热带(季)雨林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型)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规律: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
自然景观:热带荒漠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夏季多雨的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地中海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出示不同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两幅景观主要区别在哪?原因是什么?两地的降水差异非常大,一起探究降水。
点拨: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追问:雾、霜、露是降水吗?2.材料引入:2020年中国南方洪涝灾害指的是2020年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的多地发生较重洪涝灾害。
提问:降雨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3.互动交流:24小时降水量(mm)4.温故而知新:你还认识这些天气符号吗?5.提问:这些等级的雨是怎样测量的呢?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盛水器口径成比例的量筒。
降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
测量降水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筒内。
从量筒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降雪时,要把漏斗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盛雪口和储水筒容纳降雪。
测量降水量时,把储水思考交流:雾、霜、露不是降水。
2.阅读材料,思考降水强度的大小比较:3.画一画,说一说:降雨的等级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4.结合雨的分级认识学到的天气符号:5.认识测量工具,了解降水测量的过程和方法。
筒取出,带到室内,待筒内的雪融化后,倒在量筒里,再读取数字就可得知降水量的多少。
现在常使用具有自动记录降水量功能的测量仪器,使得降水的测量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6.怎样来表示降雨的多少?展示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地的降水季节上有什么不同?7.怎样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出示某地降水资料,提示绘制步骤:8.如何阅读降水量柱状图6.互动交流: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分析归纳: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7.读一读,画一画:8.读图分析:(1)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年降水量大约多少毫米?(4)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ppt课件
乙地10月至次年5月的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冬季。 (假设在北半球)
降水的变化
5、降水量柱状图
③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 观察、估算年降水总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行定性描述为多、较多、较少或少。 2.看“差值”,说“变化” 看“极值”,对“月份”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算“差值”, 说“变化”即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3.看“极值”,对“月份”:读取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最值出现的月份。 4.看“数量”,说“多少”: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则称降水多(多雨);
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
降水的分布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那么如何描述地方降水情况呢?
降水的分布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那么如何描述地方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情况呢?
①根据降水量观测记录,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降水量线。
月份应找准 定量须准确 填涂要均匀 最后要起名
降水的变化
请看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图(课本图4.19),回答以下问题: (1)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吗? 甲地各月降水均匀,乙地各月降水不均匀。
(2)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乙地6—9 月的降水量较多,主要集中在夏季。 (假设在北半球)
温故知新—等温线(等值线) (1)等温线是 气温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2)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 气温 相等。
GEO PP
降水的分布
类比—等降水量线图 (1)等降水量线是 降 水 量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2)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 降 水 量相等。
地理课堂实录——降水变化与分布
地理课堂实录——《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摘要:优质的地理课堂,应该是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应做到教学观念新颖,语言亲和力强,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落实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有比较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学习一、教师课前组织【教师】:直尺带了没有?【学生】:带了、没有……【教师】:带了的同学拿出来准备好,没带的同学也没关系,待会儿我们再用。
【教师】:好,上课(学生起立)!同学们好!【学生】:老师您好!【教师】:请坐!二、课堂导入【教师】:同学们,有这样一句话,“天有不测风云”,你知道它本来的意思是指什么吗?(教师举起手示意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学生】:它本来的意思是天气是我们无法预测到的。
【教师】:好!她说了一个关键词是:什么是我们预测不到?【学生】:天气。
【教师】:好!作为第一个发言的同学我奖励她一个礼物,你打开看看,琢磨琢磨它是一个什么东西。
好,对了同学们,天有不测风云本来的意思呢是形容天气的,那么有没有哪一位同学来给我们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呢?有没有?踊跃举手有奖励的!【学生】:我们今天的天气:微风,今天上午有小雨,现在转为阴。
【教师】:那你感觉温度怎么样?【学生】:我感觉温度偏冷。
【教师】:非常好,请坐!他在描述的时候提到了今天有什么?【学生】:降雨。
【教师】:雨从哪儿来?【学生】:天上。
【教师】:天上除了降雨,还会?【学生】:降雪、冰雹。
三、讲授新课(一)降水的定义及其形成过程【教师过渡】:对了!我们把这些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统称为降水。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降水,同学们打开地理书。
(板书:降水)教师:同学们,我们从降水的定义提到了降水有雨、雪、冰雹等,请问你最喜欢哪一种?【学生】:雪。
【教师】:为什么你喜欢雪呢?【学生】:我觉得雪比雨和冰雹都要好看一些。
【教师】:对!作为南方人,我也喜欢下雪,但是,下雪在南方比较少见。
那么同学们我们通常见到的是降水的哪种形式呢?【学生】:降雨。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docx
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11 一天的气温时间课时:1课型:新授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能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百叶箱测量并记录一天的气温,能汇总整理信息,归纳总结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一天的气温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树立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应测量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气温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科学服务于生活。
【重难点】使用折线统计图等形式整理气温数据,归纳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前置作业】学生准备:[PPT2出示]搜集有关气温的文字或视频资料,初步了解气温教师准备:[PPT2出示]气温计、百叶箱、百叶箱使用视频、课前指导部分学生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测量气温并进行记录,获取气温数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愉快的十一假期刚刚结束,大家都去了哪里玩呢?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游玩的照片吧。
2.[PPT3出示]观察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以及一天中的不同时段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
[板书课题]《一天的气温》二、探究新知(-)在同一时段内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温度,有什么发现?1.师:现在室内室外的空气温度都是多少呢?我们来测一测。
2.[PPT4出示]活动要求:四人一组,使用温度计,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地点测量温度,记录数据,限时3分钟。
3JPPT5出示]测量结束后,将测量点的环境及测量到的温度汇总记录在课件的记录表中。
4.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的记录表,横向、纵向比较一下,说一说你的发现。
5.生交流发现:不同的地点温度是不同的,阳光下温度最高,背阴的地方温度低。
6.[PPT5出示]师生共同总结:不同的地点温度是不同的,会受到阳光、风、建筑物等等因素的影响。
7.师:我们一直在说的温度,其实有一个科学的名字,叫气温。
[PPT6出示]气温概念: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第4课 测量降水量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共设计了8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
这是单元起始课,目的是明确学习的主题,在研讨中测查学生的前概念。
第2~6课为第二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工具对某一项天气特征进行观测研究,并能用较为准确的科学词汇、图示、符号等描述天气。
本阶段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气温、降水量、风力和风向、云量等天气特征。
第7~8课为第三阶段,是对记录了一个月左右的天气日历进行整理,使学生通过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并了解天气预报的实际制作过程。
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是有生活经验的,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上。
本单元引导学生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能对天气现象的研究产生好奇心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使用科学工具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本单元以天气日历为线索贯穿整个单元,3年级学生对户外的教学和观察非常感兴趣,但对于长时间的记录任务存在畏难情绪,难以坚持,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变通。
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隐藏在每天的天气里,需要不断观察、仔细分析和认真总结。
本册教科书“科学家这样做”栏目介绍了竺可桢先生的故事,期望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
当然,也要在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每天关注气温、降水量、风力和风向、云量等天气特征的变化。
教师可以在每日广播出操等户外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在使用观察工具上可以对材料进行改进,以方便携带,如“观测风”一课可以用纸巾代替小风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深居内陆,距海远 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近
读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6~9题。
6.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新加坡 ) 7.属于冬雨型的是( 罗马) 8.四地中,降水季节分配最为均匀的是( 伦敦) 9.通过降水季节变化可知,四地中,容易发生
旱、涝灾害的是( 北京和罗马 )
)
雪
世界的干极是______________。
6月27日至28日,湖北阳新县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达到203.
乞拉朋齐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雨极呢?
2毫米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它比台湾省火烧寮于1912年创造的我国雨“极”记录8408.
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一样吗?
乞拉朋齐的树根桥
它们不是靠施工建成的,而是橡胶树的树根长成的活 的桥。它们横亘在河流之上,遍布的藤蔓和苔藓使它显得沧桑 而壮观,真实又梦幻。
乞拉朋齐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雨极呢? 地形雨
干燥气流
暖湿气流
迎风坡
背风坡
印度洋暖湿的空气从孟加拉湾吹向 青藏高原时,喜马拉雅山不让它越过, 暖湿气流发生上升运动,凝结成大量 雨滴,瓢泼般地降落在乞拉朋齐,使 它成为世界“雨极”。
26461.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 西岸降水少
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59面图3.
(1)与两极相比,赤道附近降水_____,达到______mm。
2、降水量的测量:雨量器(储水筒、盛水器、漏斗、储水瓶)与量杯
1、降水:指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
4.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自西向重东降 点认识——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七年级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中的天气和气候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天气:描述一地区在短时间内的风雨、阴晴、冷热等大气状况。
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异很大。
气候:描述一地区在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不大,同一地区的气候通常较为稳定。
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可以用气温来表示。
气温的测量通常使用摄氏度(℃)或华氏度(℃)。
降水:大气中的水分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的测量通常使用毫米(mm)或英寸(inches)为单位。
风向和风力:风的方向称为风向,可以用“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表示。
风的大小称为风力,通常分为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气候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例如,赤道地区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等。
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天气反映的是一地区在短时间内的
气象状况,而气候反映的是一地区在多年的平均气象状况。
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而气候是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中关于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气候特征的描述及成因
气候特征的描述及成因气候是指一定地区特定时间段内的天气现象的长期统计结果。
气候特征描述了一个地区的降水、温度、湿度、风速、日照时数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气候特征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和陆地分布、大气环流系统等。
纬度是影响气候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纬度的增加,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会减少,从而使得高纬度地区的气温较低。
而低纬度地区由于接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气温较高。
低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通常是热带气候,高纬度地区则是寒带气候。
地形也对气候特征有重要影响。
例如,山脉通常会阻挡气流的流动,导致气候的分区。
山脉的背风面气候干燥,而背风面则比较潮湿。
这种现象被称为雨影效应。
另外,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会对气候特征产生影响。
大陆的气温通常比海洋更具季节性,因为海洋具有温暖的海流和高湿度,能够调节周围气温的变化。
大气环流系统也是决定气候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大气环流系统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旋涡四个主要环流带。
赤道低压带是一个低气压带,因为热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多,使得空气上升,形成云雨。
副热带高压带是一个高气压带,在赤道低压带和中纬度西风带之间,是干燥的地区。
中纬度西风带的气流从西向东流动,带来了温暖湿润的空气和降水。
极地旋涡带是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天气寒冷干燥。
此外,全球气候还受到太阳活动、大规模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会导致气候发生变化。
而大规模气候事件则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和降水的异常变化。
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和森林砍伐,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上升,气候变暖。
总之,气候特征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纬度、地形、海洋和陆地分布以及大气环流系统等因素综合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同时,太阳活动、大规模气候事件和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的气候特征。
对气候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气候知识点
地理气候知识点导语:地理气候是研究地球上不同地区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了解地理气候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然环境,为农业、交通、旅游等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理气候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和天气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两个词,它们有一定的区别。
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大气状况的变化,通常描述的是一天或几天的天气状况,如晴、阴、雨等。
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通常描述的是几十年或更长时期内的平均天气情况。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等多个要素。
二、气候要素气候要素是研究气候的基本数据和指标。
常见的气候要素包括:1. 温度: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2. 湿度: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常用相对湿度表示。
3. 降水量:指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雨、雪、露、冰等水的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4.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风的位移,通常以米每秒表示。
5. 大气压力:指空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以帕斯卡为单位。
三、气候区划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描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人们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带或气候区。
常见的气候区划体系有:1. 气温带:亚寒带、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2. 湿度带:干旱带、半干旱带、湿润带等。
3. 季风带:冬季风带、夏季风带等。
4. 高原气候:高山气候、青藏高原气候等。
四、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指的是某一地区长期以来气候的总体特征。
不同的气候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常见的气候类型有:1.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常年高温多雨。
2.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3. 寒温带气候: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
4.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湿润温暖。
5. 冰川气候:分布在永久积雪覆盖的地区,寒冷干燥。
五、气候变化气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不断变化的气候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降水丰富的是( B)
A.①③ B.②⑥ C.③⑤ D.④⑥
——
世 界 “ 雨 极 ”
乞 拉 朋 齐
典例剖析
(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 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处南半球 B.全年多雨 C.1月气温最低 D.冬暖夏凉
典例剖析
(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 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规律三: 中纬度 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受海陆位置影响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4.地形因素对降水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降水
上升冷却 暖湿气流
山地
下沉增温 空气干燥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小
结
1.赤道地区降水__多__,两极地区降水__少__。受_纬__度__位___置__因素影响。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__多__,大陆西岸降水__少__。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__多__ ,内陆地区降水__少__ 。受_海__陆___位__置__因素影响。 4.山地迎风坡降水__多__ ,背风坡降水__少__ 。受___地___形____因素影响。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1000mm以上 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200mm以下
西
东
规律二:
南北回归线两侧 大陆东岸降水多 西 东 大陆西岸降水少
第一季度气象总结
第一季度气象总结第一季度的降水量受到气候系统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总的来看,北方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少,而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多。
在北方地区,由于寒潮的影响,降水量较少,主要以雪或雨夹雪为主。
而在南方地区,受季风等影响,降水量相对较多,主要以雨水为主。
总体来看,第一季度的降水量整体表现为逐渐增多的趋势。
气温第一季度的气温也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的气温逐渐回升,开始显现出春天的气息。
而在南方地区,气温也逐渐升高,进入春天的温暖季节。
总的来看,第一季度的气温变化较为明显,由寒冷向温暖的过渡是显而易见的。
风力第一季度的风力也受到气候系统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在北方地区,由于寒潮的影响,风力较大,加上结冰的影响,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寒冷天气。
而在南方地区,受季风等影响,风力较小。
总体来看,第一季度的风力表现为北方较大,南方较小的趋势。
气象灾害第一季度常常是气象灾害频发的时期。
由于气温变化明显,降水增多,风力加大,各种气象灾害也随之而来。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冰雹、暴雪、寒潮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而在南方地区,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也常常出现。
因此,在第一季度,各地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做好灾害防范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总体来看,第一季度的气象变化较为显著,降水量逐渐增多,气温逐渐升高,风力也有所增大。
在这个季节里,气象灾害多发,要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防范措施。
希望各地可以根据气象变化的特点,做好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气候怎么算
气候怎么算1、天气预报的降雨量是怎么计算的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专,我们称为属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2、天气预报是怎么“算”出来的大家每天都会看天气预报,相信大家心中总会有这样的疑问:天气预报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其实它是计算机“算”出来的。
天气预报员先用计算机解出描述天气演变的方程组,“算”出未来天气;再通过分析天气图、气象卫星资料等,结合积累的经验,做出未来3天至5天的具体天气预报。
要把数值天气预报需要的数学方程组合求解出来,是件十分费劲的事。
英国数学家里查逊写了《利用数值方法做天气预报》一书,讲述计算的过程。
为求得准确的数据,他在1916年至1918年组织大量人力进行了第一次数值预报尝试。
这一次的预报计算,许多人用手摇计算机进行了12个月才完成——要得到未来24小时的预报,如果一个人日夜不停地进行计算,需要算6.4万天,也就是175年。
也就是说,想跟上变化多端的天气,需要一个6.4万人一块儿工作的计算工厂,才能把24小时的天气预报计算出来。
在里查逊开展这一实验后的第20个年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1950年,美国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做出了500百帕天气形势的36小时预报。
描述气候降雨量看什么
描述⽓候降⾬量看什么描述⽓候降⾬量看什么1、⽓候⽤什么来形容降⽔量和什么断⽓候主要有两个依据,即温度和降⽔量.先“以温定带”:1、最冷⽉平均⽓温⾼于15°,为热带⽓候.2、最冷⽉平均⽓温⾼于0°,低于15°,为亚热带⽓候或温带海洋性⽓候.3、最冷⽉平均⽓温低于0°,为除温带海洋性⽓候之外的其他温带⽓候或寒带、亚寒带⽓候.然后“以⽔定型”:1、年⾬型(全年降⽔均匀):热带⾬林⽓候、温带海洋性⽓候.2、夏⾬型(夏季降⽔多):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候、温带季风⽓候、亚寒带针叶林⽓候.3、冬⾬型(冬季降⽔多):地中海⽓候.4、少⾬型(全年少⾬):热带沙漠⽓候、温带⼤陆性⽓候、极地⽓候.5、有明显的旱⾬两季:热带季风⽓候、热带稀树草原⽓候.2、描述某地⽓温特点,降⽔特点该怎么描述1、⽓候类型和⽓候分布2、⽓温特点(冬夏⽓温⾼低、⽓温季节变化,温差⼤⼩、温度带)3、降⽔特点(降⽔总量、降⽔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热配合情况、⼲湿状况);4、光照状况5、⽓象灾害如中国南⽅地区⽓候特点:1、⽓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候⾯积⼩2、冬季温和少⾬,夏季⾼温多⾬,⾬热同期3、⾬季长⾬量⼤,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量800毫⽶以上。
⽓候基本变化要素中⽐较常见的有三种:⽓温、⽓压(风)、降⽔,⽽平时描述⽓候特征时,⼀般情况下必须要说明的是⽓温和降⽔,描述时注意定量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例如:描述⽓候特征时,⼀般要⾸先注意既要说明⽓温变化,⼜要说明降⽔变化;其次要注意表明季节变化性质(全年型、四季型等等)。
甚⾄风向需不需要描述要看具体情况⽽定。
描述降⽔时,常⽤多⾬、少⾬、湿润、⼲旱等词语,具体数字上并没有绝对标准,主要看⽇常的习惯积累。
描述⽓温时,常⽤⾼温、温和、寒冷等词语,⼀般⽉平均⽓温在15摄⽒度以上,称为⾼温;0-15摄⽒度之间称为温和;0摄⽒度以下称为寒冷。
拓展内容:⽓候类型:热带⾬林⽓候:全年⾼温多⾬热带草原⽓候:⼲湿季分明,⼲季⾼温少⾬,湿季⾼温多⾬热带季风⽓候:⾬季⾼温多⾬,旱季⾼温少⾬热带沙漠⽓候:全年⾼温少⾬亚热带季风⽓候:夏季⾼温多⾬,冬季温和少⾬地中海⽓候:夏季⾼温少⾬,冬季温和湿润温带季风⽓候:夏季⾼温多⾬,冬季寒冷少温带海洋⽓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陆⽓候:夏季⾼温,冬季寒冷,全年少⾬3、平均⽓温和⽉降⽔量是描述⽓候的吗?为什么?⽓候是长时间内⽓象要素和天⽓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气候降雨量看什么1、气候用什么来形容降水量和什么断气候主要有两个依据,即温度和降水量.先“以温定带”:1、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15°,为热带气候.2、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15°,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3、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为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的其他温带气候或寒带、亚寒带气候.然后“以水定型”:1、年雨型(全年降水均匀):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夏雨型(夏季降水多):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3、冬雨型(冬季降水多):地中海气候.4、少雨型(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5、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2、描述某地气温特点,降水特点该怎么描述1、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2、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3、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4、光照状况5、气象灾害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小2、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3、雨季长雨量大,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气候基本变化要素中比较常见的有三种:气温、气压(风)、降水,而平时描述气候特征时,一般情况下必须要说明的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时注意定量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例如:描述气候特征时,一般要首先注意既要说明气温变化,又要说明降水变化;其次要注意表明季节变化性质(全年型、四季型等等)。
甚至风向需不需要描述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描述降水时,常用多雨、少雨、湿润、干旱等词语,具体数字上并没有绝对标准,主要看日常的习惯积累。
描述气温时,常用高温、温和、寒冷等词语,一般月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称为高温;0-15摄氏度之间称为温和;0摄氏度以下称为寒冷。
拓展内容: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高温多雨,旱季高温少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少雨3、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是描述气候的吗?为什么?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显然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
某一天的温度,某天的降水量是短时间的,描述天气的。
4、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怎么判断气候第一步,判断半球:一年当中,1月气温最低则为北半球;7月气温最低为南半球。
第二步:用温度判断热量带,缩小范围。
(注意用的是最冷的那个月的温度来判断!)一年中最冷月气温≥15℃,则为热带的4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15℃≥一年中最冷月温度≥0℃,则为地中海气候或者亚热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共3种。
(特别注意温带海洋性气候虽然是温带,但是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0℃)第三步:看降水以确定最终的气候类型,降水类型有四种:年雨型(每月都降水,且比较均匀)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俩用最冷月气温在上一步骤就区分开了。
(4)描述气候降雨量看什么扩展资料:气象要素(气温、降水、风力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洋、陆地、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
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
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
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质等。
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
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气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可以主要归结到辐射因素上。
5、描述气候一般只注意气温和降水???气候是地球上某zd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内、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判断,描述气候时,一般看气容温和降水的年分布情况(如降水是夏雨型,还是冬雨型,还是终年多雨等)6、降雨和气温表该怎么看先看图例和标记,弄清楚哪个是气温哪个是降水量然后再进行判断了,先看气温和先看降水量均是可以的,前提是你对各种气候的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要记熟假如先看气温的话,就要看气温全年的变化如何,是否出现低于0度或高于0度但低于18度的气温(这是判断热带T>=18度,亚热带0度<=T<18度和温、寒带T<0度的主要依据),看是否有最高气温低于10度的状况(寒带最高气温T<10度,其中苔原气候0度<=T<10度,冰原气候T<0度)判断出来之后,再看降水量变化如何,降水总量多还是少(少于200毫米的,夏季气温很高的一般为沙漠气候,再根据冬季气温是否低于0度判断温带和热带沙漠),降水分布是否均匀(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都较均匀,但最低气温不低于18度的为热带雨林气候,反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果该地降水量较多且且分布不均匀(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均好判断,亚热带季风最低气温在0-18度之间,温带季风最低气温低于0度),就要看降水总量和降水的集中分布程度。
一般的,如果6-9月间出现破表或接近破表的降水值(也就是降水量大于或接近于标值的最大值),一般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反之为热带草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不太好判断,需要自己总结7、世界各地的气候和降雨量各有什么特点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1、从时间分布看:全年多雨区:赤道两侧全年少雨区:两极地区、沙漠地区、内陆地区全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2、从空间分布看:与纬度位置的关系: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逐渐减少与海陆位置的关系: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与地形的关系: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8、要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主要从什么方面加以说明要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
9、怎么描述气候特征,从哪些方面描述【主回答】气候特征的描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气温、降雨,且可适当的对地形加以描述。
【拓展资料】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全年低温,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温带,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下为温带和寒带,0℃以上,15℃以下为亚热带,15℃以上为热带,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15℃以下。
10、描述气候怎么用月降水量而不用年降水量判断气候主要有两个依据,即温度和降水量。
先“以温定带”:1、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15°,为热带气候。
2、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15°,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为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的其他温带气候或寒带、亚寒带气候。
然后“以水定型”:1、年雨型(全年降水均匀):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夏雨型(夏季降水多):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3、冬雨型(冬季降水多):地中海气候。
4、少雨型(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综合以上两方面,就可以判断气候类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