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认读生词:千锤百炼、菩萨兵、改过自新。
2.理解课文通过朗读、图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形象的情感渗透。
3.学习思考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学会感受小说中的道义,思考个人积累、自立、改过自新等问题,并以此为启示,做出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读生词:千锤百炼、菩萨兵、改过自新。
•理解课文,理解小说中所蕴含的道理。
•运用图画、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学生的情感理解难度较大,在课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他人行为的感同身受,体会人品的重要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提高体验的同时,要求学生各就各位,主动互动。
三、教学过程设计1.启发引入•以各种可爱的方式展示网上的菩萨兵《改过自新》动画,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介绍菩萨兵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热身活动• 1.边看边写《改过自新》。
学生看动画,感受菩萨兵的精神,然后把感受记录下来。
• 2.角色扮演。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角色扮演,深刻理解大家的改变、敬畏、尊重和乐观确信的重要性。
3.演练实践• 1.读、记、学《菩萨兵》。
老师带领学生们读课文《菩萨兵》。
学生第一遍听,第二遍跟读。
读完整本课文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记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解释下自己为什么喜欢。
• 2.写精彩段落。
老师提供几位孩子的段落,学生写下自己所喜欢的一句话,然后再试着练习填写在页末。
• 3.探讨《菩萨兵》的主题。
老师提供的问题包括《菩萨兵》找到了方法解决困难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菩萨兵的故事?等等。
4.活动总结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主要知识、技能,检验学生的理解力和应变能力。
四、师生互动老师在引导学生在课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和让学生在读完整本课文之后记下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并按照学生的建议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菩萨兵》的含义与主旨2.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够流畅朗读3.能够自主思考小说中的情节、人物性格及其与自身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菩萨兵》的情节,主旨和寓意2.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够流畅朗读3.能够理解小说中涉及的一些生词,如“菩萨”、“兵马俑”、“盔甲”等。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与行为2.对小说中所涉及到的兵马俑文化有所认识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兵马俑的认知,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出他们认为是一个古代战士的样子是什么。
学习(30分钟)1.朗读练习老师带领全班学生朗读课文《菩萨兵》,并通过一定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词解析老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讲解生词的意思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3.理解课文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情境和人物性格,有机地转化为生活经验的理解。
例如:孩子们在看到了几件菩萨兵的盔甲之后,奇怪地问“菩萨也穿盔甲吗?”,那么老师就应该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挖掘出学生的思维价值。
拓展(15分钟)1.模仿表演老师与学生互动,模仿课文中的角色和情景,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生活连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情节和现实生活进行比较和联系,进一步跨越虚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10分钟)1.背诵课文老师带领全班学生背诵课文《菩萨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和表达能力。
2.思考和总结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水平。
作业布置请学生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以及自己的思考。
同时还请学生拓展阅读,了解更多与兵马俑文化相关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内容,并且实现了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小学三年级《菩萨兵》语文教案二:神秘的菩萨故事
小学三年级《菩萨兵》语文精选教案二:神秘的菩萨故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菩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祇,其形象也十分威严、庄重。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将有机会认识这位神秘的菩萨,探索他的故事以及他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进入《菩萨兵》故事中,掌握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一、故事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当时岛上发生了一场战争,各大势力争斗不休。
正当人们绝望之时,一个出世人出现了,他叫做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来到了苏门答腊岛上,拯救了人们,让他们重拾希望和信心。
二、故事情节南无阿弥陀佛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但岛上的各大势力还在不停地争斗着。
为了结束这场战争,南无阿弥陀佛变成了一个军官,率领一支军队,与各大势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但南无阿弥陀佛并没有使用武器,而是使用了非常特殊的方式:他和他的士兵们,口中不停地念叨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凭借着信仰的力量,击败了敌人,带来了和平。
三、故事意义1. 南无阿弥陀佛的出现,拯救了苏门答腊岛上的人们。
这个情节告诉人们,人们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并不是没有希望,只要我们相信,勇敢面对,一切都可以克服。
2. 故事中的南无阿弥陀佛,不使用武器,而是用念佛来达到胜利的目的。
这说明,当我们面对危机和挑战时,并不是打打杀杀就能够解决问题的,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行动。
3. 故事中的南无阿弥陀佛,率领士兵们共同战斗,这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够取得胜利。
4. 故事中的南无阿弥陀佛,通过口中不停地念佛的方式,展现了佛教的中心思想:放下心中的杂念,专注于当下,依靠佛法信仰和智慧,可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四、教学设计1. 故事朗读教师可以通过录制的方式,朗读这个故事,或者在课堂上朗读。
通过声音和语调的变化,表现出南无阿弥陀佛的神秘形象,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境和蕴含的意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一、教学内容简介《菩萨兵》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寓言故事。
本篇故事的主要人物为菩萨兵。
在故事中,菩萨兵曾经帮助某些生命心怀邪念的小动物变得真诚和正义,然后他在这些动物中寻找出真正能成为正义保护者的人,赋予他们菩萨兵的力量,赢得修改天命的机会。
本篇教案主要通过《菩萨兵》这个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到正义主义的概念,并引导他们从学习中汲取力量,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正义主义的概念,了解正义主义的内涵,感受正义行为的力量。
2.通过学习故事情节,帮助学生分析正义保护者的特质,并引导他们重视积累自己的个人领导力。
3.引导学生理解武士道精神,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在自己身上贯彻正义精神。
三、教学内容分析1.正义主义精神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了解正义的概念,认识正义的重要性。
故事中,菩萨兵所寻找的那些动物,在他给他们的考验中,表现出了他们所具备的正义和善良心。
压根下,只有那些对自己的心灵和内心有较清晰认识的人,才能获得菩萨兵的赐予。
引导学生重视文化积淀,加强自己内在的净化和强化,从而成为为正义牺牲、为正义而战的人才。
2.正义保护者的特质分析:菩萨兵的力量是通过寻找那些带有正义精神的动物,并把菩萨兵赋给了他们。
说明了作为正义保护者所必须的那些特质和能力。
这些特质不仅包括道德素质、思想洁净、勇气和决心,还包括高超的力量和技能。
教师可以上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缺点和优点的梳理和总结,努力转变自己的短板,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正义精神的人。
3.武士道精神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中菩萨兵的力量来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价值和勇气。
菩萨兵使用他的力量让这些动物改正了他们邪恶的思想,受到了他们的敬仰和尊重。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做一个正义的保护者时,能够具备勇气、担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自己朝着目标前进的努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菩萨兵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菩萨兵的战斗故事,教育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奉献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学重点:学习菩萨兵的战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菩萨兵图片、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菩萨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菩萨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讲解菩萨兵的选拔与训练,以及战斗故事。
4.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菩萨兵,体验菩萨兵的战斗精神。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学习卡片上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菩萨兵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菩萨兵》2. 主要内容:a. 菩萨兵的定义与意义b. 菩萨兵的选拔与训练c. 菩萨兵的战斗故事d. 菩萨兵的精神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
b. 请举例说明菩萨兵的战斗精神。
c. 谈谈你对菩萨兵的感想。
2. 答案:a. 菩萨兵是指在我国历史上,为了保卫国家、民族,勇敢战斗、舍生忘死的士兵。
b. 例:菩萨兵在战斗中,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勇敢冲锋,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有了深入了解,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战斗英雄的故事,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完整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了解菩萨兵的定义、意义、选拔与训练,以及战斗故事。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菩萨兵”的含义,明白菩萨兵是指具有慈悲心、舍己为人的军人。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军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述、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菩萨兵的事迹。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菩萨兵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军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菩萨兵”的含义,明白菩萨兵是指具有慈悲心、舍己为人的军人。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军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菩萨兵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2.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菩萨兵的事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菩萨兵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菩萨兵的认识。
(2)教师简要介绍菩萨兵的含义,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述菩萨兵的事迹:(1)教师讲述一些菩萨兵的英勇事迹,如抗洪抢险、支教扶贫等。
(2)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进一步了解菩萨兵的品质。
3. 讨论菩萨兵的精神:(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菩萨兵精神的理解。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菩萨兵精神的认识。
4. 深入了解菩萨兵:(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菩萨兵的事迹和精神。
(2)学生整理资料,准备课堂分享。
(2)学生展示课后查阅的资料,分享菩萨兵的事迹和精神。
(3)教师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菩萨兵”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菩萨兵的事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理解菩萨兵的精神和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表现出对军人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并能主动关爱他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完美诠释:小学三年级《菩萨兵》语文教案二
小学三年级《菩萨兵》精选语文教案二,是一堂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课程。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课文的背景、研究人物形象和情节及课文中的感情色彩等方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情境演练“菩萨兵”作为一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均颇为引人入胜。
在本节课中,老师使用情境演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情节,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各个方面。
通过情景让学生在课文中感受到人物的感情和想法,让学生更加融入到文学的世界中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渗透课文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在本节课中,老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自身的表演和体验来深入理解课文。
扮演主角菩萨兵的学生要深入理解菩萨兵的性格特点和感情变化,体会菩萨兵从最初的如鱼得水,到后来的茫然和无奈,再到的决定放弃自己的心愿、年轻儿童,救世间众生的变化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文学鉴赏在本节课的老师要求学生就课文中所表现的感情色彩和意义进行文学鉴赏,深入探索课文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魅力。
在课文中,菩萨兵放下那只红色鱼,并把自己身上的青鳞掰下,投入到水中。
这一行为暗示了怀抱爱心、关爱他人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需要我们放弃自己的内心渴求和个人利益,去为他人着想。
通过对课文的鉴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社会中互相关爱的重要性,培养出一颗善良的心灵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这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三年级《菩萨兵》精选语文教案二,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语文课程。
通过情境演练、角色扮演和文学鉴赏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综合素养,是一堂十分精彩的课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篇1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
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
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
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出示: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讲第1自然段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1、熟读课文。
2、写词语。
第二课时读讲课文,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
二、讲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的角色特点,感悟菩萨兵的精神风貌。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菩萨兵的精神风貌,感悟课文中的道德教育。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previouslesson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previouslesson我们学习了什么?二、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的氛围。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句子,勾画出生字词。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菩萨兵有什么特点?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菩萨兵为什么能够得到百姓的尊敬?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故事?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动?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像菩萨兵一样的人?三、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以《我心中的菩萨兵》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构思,教师指导。
3.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菩萨兵》这个故事,你们对菩萨兵有什么样的印象?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像菩萨兵一样的人?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菩萨兵》的读后感。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菩萨兵》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感受到了菩萨兵的勇敢、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也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巩固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分析菩萨兵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3)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角色,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学习菩萨兵无私奉献、英勇担当的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心中有爱,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学习菩萨兵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 采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4. 角色扮演道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菩萨兵》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2)教师分析课文寓意,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5. 练习巩固(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
6. 角色扮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准备角色扮演。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中的角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菩萨兵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菩萨兵9篇菩萨兵 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1、练习复述课文。
会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造句。
2、朗读、理解、感悟朱德总司令的三段话,体会朱总司令对藏胞的一片深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菩萨兵(注意“菩”、“萨”的读音)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后据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4)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藏族一段地区同胞朱德翻译糊涂春耕播下糟蹋挨饿怨不得不饶人热火朝天尽心尽力(2)指名读词,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挨”。
(3)齐读词语。
(4)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本课指做翻译工作的人。
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
(5)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读后评议。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按笔顺写好笔画较多的“藏”、“播”。
三、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
边读边想想这一段讲了什么?2、藏族同胞为什么躲进深山不敢露面?师结合简介国民党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
3、指导朗读。
最后一句要突出朱总司令的“急”。
四、课堂作业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抄写课后练习3的词语。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2~5自然段1、自由读。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菩萨兵”的含义,知道菩萨兵是指藏族人民对人民解放军的亲切称呼。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菩萨兵”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和无私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民解放军的敬意,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和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菩萨兵”的含义,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2. 学会用“菩萨兵”造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2. 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具体了解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菩萨兵”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字词。
4. 感悟课文:(1)学生讨论:为什么称人民解放军为“菩萨兵”?(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体会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和无私奉献精神。
5. 练习说话:(1)学生用“菩萨兵”造句。
(2)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
6. 总结课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菩萨兵”的含义,以及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
7. 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菩萨兵”的故事。
(2)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菩萨兵”的作文。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解放军在其他地区的英勇事迹,让学生认识到菩萨兵精神在全国范围内的体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课题:《菩萨兵》教学目标:1. 了解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2. 能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内容。
3. 通过课外阅读,了解铜雀台之战和郭嘉的事迹。
4. 感受文化传统和人文历史,培养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内容。
2. 学习和掌握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1. 学生手册。
2. 课文PPT。
3. 教学板书。
4. 课外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问候,然后通过问答形式导入新课。
二、展示(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菩萨兵》的图片,并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三、课文学习(2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并讲解生字生词。
2. 向学生解释课文中菩萨兵的含义。
3. 分析课文中的相关语言和内容,加深学生对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
4. 让学生配合教师,一步步理解本课文中的口号和用词,并以此了解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四、课外阅读(15分钟)1.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资料中了解铜雀台之战和郭嘉的事迹。
2. 学生分享课外阅读的感受和所得。
3. 优秀学生向全班分享阅读体会。
五、思考、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师生共同思考,本次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是什么?2. 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所得。
3. 总结本次教学要点。
4.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想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阅读《菩萨兵》课文并默读3遍,掌握语言和内容。
2. 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菩萨兵》的教学,学生们对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提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同时,学生对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通过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原文、知识点及教案【篇二】学校三班级语文《菩萨兵》学问点字:藏、躲、怨、播、治词:露面、翻译、遮住、糊涂、糟蹋、春耕、感谢、菩萨重点句子:1、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2、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对他说:“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方法动员他们回来呀!”3、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队糟蹋怕了。
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抓紧关心藏胞把地抢种上。
”4、其次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5、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静静地返回了家园。
当他们看到红把院子打扫得干洁净净、把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全都流下了感谢的泪水。
主要内容:《菩萨兵》课文主要记叙了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战士关心藏胞春耕,以实际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信任的事。
【篇三】学校三班级语文《菩萨兵》教案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战士敬重、关怀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之间的鱼水深情。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是发生在红途中的一个故事。
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赞扬红?红毕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二、教学第一自然段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1、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呢?(可怕)他们可怕到一听说又有队开过来,早就(引读)你怎么读这句话。
2、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藏民的隐藏并没有影响红的休整,为什么种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忧藏民在深山受苦)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3、红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非常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会,以为他们与反动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三、教学2~5自然段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焦急的心情?谁会读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非常恶劣,朱德同志担忧藏胞们受不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菩萨兵》的故事情节,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2.培养学生的语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3.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4.发展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有效结合。
三、教学准备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具:课件、录音机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学生对“菩萨”和“兵”两个词的理解,慢慢引入今天要学习的故事《菩萨兵》。
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展示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为学生讲述《菩萨兵》的故事情节,适时停顿,让学生预测故事发展和猜测其中隐含的意义。
3. 阅读理解(10分钟)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蕴含的传统文化,然后老师巡视课堂,解决学生阅读时产生的困惑。
4. 听力训练(20分钟)播放课文中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之后,教师为学生以身示范,或者分男女声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台词,引导学生融入故事情境。
5. 创意表演(15分钟)教师分组指导学生准备表演环节,要求小组设计好角色扮演装备和小组表演方案,从故事中选派适当的人物和环节。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发挥创意,将故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表达学生自己的思考。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可用多种方式,如续写故事、画故事情境图、亲子阅读等多种方式集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通过引入故事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语感和联想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促使学生的思考和发挥创意。
由于一些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存在差异,导致本次课程中一些异质性,因此在教学后期,教师应注重个性化教学,进一步调控课程进度,确保全班学生学有所获。
26《菩萨兵》朗读知识点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6《菩萨兵》朗读知识点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课为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菩萨兵》,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红二方面军长征途中,藏族群众送粮、送牛、送马支援红军的故事,展示了藏族群众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红军严格执行纪律,体恤民众疾苦,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红军与藏族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严格执行纪律,关心民众疾苦的精神品质。
3.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红军与藏族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朗读录音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播放红军长征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回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精讲细读: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红军与藏族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引导学生学习红军严格执行纪律,关心民众疾苦的精神品质。
4. 朗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与藏族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第二天反馈学习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红二方面军长征途中藏族群众送粮、送牛、送马红军严格执行纪律深情厚谊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家长签字确认孩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红军与藏族群众之间深情厚谊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红军长征途中与藏族群众之间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红军严格执行纪律,关心民众疾苦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仍有待提高。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
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菩萨兵》。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菩萨兵的故事背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菩萨兵的真实情况。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以故事复述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菩萨兵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美好生活,关爱他人。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菩萨兵的故事背景。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理解菩萨兵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菩萨兵的真实情况。
2. 朗读教学法: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讨论教学法:以故事复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菩萨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菩萨兵的故事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讨论交流(1)学生分享自己对菩萨兵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菩萨兵的无私奉献精神。
(3)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菩萨兵的精神。
4. 总结拓展(1)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收集有关菩萨兵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3)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菩萨兵的精神,写下心得体会。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菩萨兵》。
全文围绕朱德将军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人民解除病痛、拔除穷根的故事,展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四单元第13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菩、萨、病情”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与藏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与藏族人民的鱼水情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朱德将军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朱德将军,进而引入新课《菩萨兵》。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难点。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指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完成课后练习。
6. 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菩萨兵2. 板书生字、新词:菩、萨、病情、鱼水情深。
3. 板书课文结构:朱德将军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人民解除病痛、拔除穷根。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3)思考:课文中的红军与藏族人民之间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2. 答案:(1)生字、新词抄写。
(2)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3)课文中的红军与藏族人民之间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红军战士为藏族人民治病、送粮食等。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菩萨兵》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菩萨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菩萨兵》。
全文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一位红军战士救助一位藏族老阿妈的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
详细内容涉及:词语理解、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及主题思想提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的助人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助人为乐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文章结构,提炼主题思想。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词语理解、句子解析等题型,指导学生答题技巧。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菩萨兵》2. 生字词:救助、藏族、阿妈、长征、无私奉献、助人为乐3. 文章结构:起因、经过、结果4. 主题思想: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a. 红军战士为什么要救助藏族老阿妈?b. 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哪些品质?(3)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你身边的一个助人为乐的例子。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a. 因为红军战士看到藏族老阿妈生活困难,心生怜悯,决定帮助她。
b. 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3)示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原文
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对他说:“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我去找找他们吧。
”那位翻译对朱司令说。
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了山,过了大半天才回来。
他对朱德同志说:“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
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当他们看到红军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知识点
字:藏、躲、怨、播、治
词:露面、翻译、遮住、糊涂、糟蹋、春耕、感激、菩萨
重点句子:
1、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2、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对他说:“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3、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
4、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5、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当他们看到红军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主要内容:
《菩萨兵》课文主要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信任的事。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教案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
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
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
你怎么读这句话。
2、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
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种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
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3、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
三、教学2~5自然段
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
谁会读
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
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
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
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
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
翻译为什么要叹气?(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
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藏民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当红军到来时他们又误认为是反动军队又回来,藏民对红军不了解。
3、当翻译回来报告说,藏胞一见红军就跑,埋怨他们糊涂时,朱总司令有没有责怪的意思(没有)朱总司令不仅没有责怪藏胞,而且还表现出深深的体谅。
他是怎么说的?
4、这些话里的。
那一句能看出朱总司令很理解他们?(这也怨不得他们)
指导朗读
5、这一次朱总司令没有再派人去找藏胞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帮藏胞把地(引读)
6、前一次急得是担心藏民们在深山受苦,这一次急的是什么?(节气不饶人,怕耽误了藏胞的春耕,来年就要挨饿了!)
可见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十分关心藏胞的疾苦。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四、教学6~7自然段
我们的红军和欺压百姓的反动军队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藏民们能回来,为了能改变藏民们对红军的认识,朱德总司令动员红军战士们为藏民们进行春耕。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说了这么一番话:
指名读
1、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A、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
尽心尽力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把这些词去掉能体现出这种感情吗?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更要把感情投入进去。
B、要让红军的种子~结果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
但又不仅仅是指春耕,还指什么?
通过自己的行动是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使红军真正把根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这里用上省略号有什么意义?(永远长存,不会消失)
2、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引读)
热火朝天是一种什么景象?你能使使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五、教学8、9自然段
这些种子终于发芽了,这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乌云也被红军的真诚所驱散了。
1、齐读8、9自然段
2、当他们看到红军所做的一切,终于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会想什么?
3、引读:他们说:
庙里的菩萨是什么样的?(善良、慈祥)
藏民们大多是信佛教的,菩萨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
藏民们把红军比作他们所崇敬的菩萨,这是对红军们的评价,藏民说这句话时肯定是非常激动,这是他们由衷的话语,让我们好好的疤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六、总结课文
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祥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
让我们也满怀着感激把课文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课后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