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齐鲁书社传统文化教案(下)
2019.9齐鲁书社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2019-2020上学期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师姓名:全册备课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
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
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理论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
三、实施原则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针。
2、整体性原则:传统文化教学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学校实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3、特色性原则:创新学校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挖掘新意,通过传统文化来领导新事物。
用融合的手段为我校教书育人注入生机与活力。
四、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10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经典篇目。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诗词等知识。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2)运用游戏、表演、绘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成语故事1.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讲解。
2. 学习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和用法。
第2课:传统节日1. 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2. 学习相关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第3课:诗词欣赏1. 学习古诗《静夜思》、《春晓》等。
2. 分析诗词的意境和韵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4课:传统艺术1. 介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国画、剪纸等。
2. 学生动手实践,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第5课:民间故事1. 讲解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情节。
2. 学习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理解。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
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话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2. 辅助材料:PPT、图片、视频等。
3.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进程第1周:成语故事1. 讲解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2. 学习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和用法。
第2周:传统节日1. 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2. 学习相关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三、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四、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2.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传承和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庆祝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3. 常见的中国传统节日及其特点三、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四、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价值2. 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庆祝方式和习俗。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国传统节日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2.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影响3. 常见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及其代表作品三、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2.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影响四、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和价值2. 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特点、发展及其影响。
最新一年级齐鲁书社传统文化教案(共39页)
一年级齐鲁书社(s hūs hè)传统文化教案........................................第一(dìyī)单元知礼守规第一课正衣冠(yī guān) 重仪表教学(jiāo xué)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zhèngquè)、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míng bai)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在家需要注意什么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衣帽服饰,懂得爱护和珍惜,取放要有定处,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规律,这样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方便,减少许多麻烦。
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pīnyīn)读课文。
1、自由(zìyóu)读,指名读。
指导。
2、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说,衣冠服饰在于(zàiyú)什么?平时,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jiāoliú)。
4、全班交流(jiāoliú),指导。
(1)衣冠不在名贵华丽,而在于整齐和整洁。
(2)平时,要爱护衣物,不要随便弄脏,破了要缝补。
衣帽脱下后,要放在固定的地方。
三)、读刘琎束带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刘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píngshí)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xiǎozǔ)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tuò zhǎn)活动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2、自我(zìwǒ)评价。
3、读背《弟子规》中的“置冠服,---------”。
第二课步从容(cóngróng) 立端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发展3.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发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发展。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文学、艺术、哲学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认知能力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哲学等2. 各个领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各个领域对中国社会和世界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的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全册备课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学期的传统文化学习从教材的第17课开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期末测试情况看,成绩优异。
本学期要继续通过各种形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美德。
教材分析:一年级学习传统文化,包罗蒙书诵读、诗歌诵读、民间工艺、齐鲁名人等,从中可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目标:1.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2.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诗歌,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进度:每周一课第一周 17 孟子第二周 18 曾子第三周 19 墨子第四周 20 杂诗第五周 21 偶成第六周 22 明日歌第七周 23 盘古开天第八周 24 夸父追日第九周 25 嫦娥奔月第十周 26 精卫填海第十一周 27 春节第十二周 28 元宵节第十三周 29 清明节第十四周 30 孔庙与孔林 31 孔府第十五周 32 泰山 33 趵突泉第十六周 34蓬莱与崂山第十七周复习第十八周复习第十九周期末测试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李鹊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三、组织交流1.同桌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一年级齐鲁书社传统文化教案(下)(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三单元入则孝亲第九课父母呼应勿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孝顺是做子女的本分的道理。
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孝顺是做子女的本分的道理。
课前准备:预读孟母断织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孝顺父母的人就是失去了起码的做人资格。
做子女的如果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就没有真正尽到子女的本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父母呼应勿缓”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
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父母叫我们,我们有没有马上答应,父母叫我们去做的事我们有没有拖延或者偷懒。
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父母喊我快起床。
(2)父母让我来帮忙。
(3)父母叫我去学习。
三)、读孟母断织教子和小猪乐乐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孟母为什么这样做?小猪乐乐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2、自我评价。
3、读背“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第十课顺乎亲以为子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仁爱之心必须从爱亲人开始的道理。
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孝顺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课前准备:预读陆绩怀橘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孝顺父母的人就是失去了起码的做人资格。
做子女的如果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就没有真正尽到子女的本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顺乎亲以为子”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
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做到孝顺父母,如果没有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爸爸妈妈请休息。
(2)我给妈妈倒杯茶。
(3)爸爸妈妈请先吃。
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共五篇]
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9《幼女词》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幼女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施肩吾。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
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
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1、出示古诗《乞巧》2、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乞巧节的相关资料。
《陶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陶者》,作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齐鲁书社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案
备课(传统文化)一年级第1课《弟子规》节选 (3)第2课《小儿语》节选 (4)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5)第4课大林寺桃花 (6)第5课《山居秋秋暝》 (9)第6课柳桥晚眺 (10)第7课衣冠服饰 (12)第8课言语应对 (13)第9课读书写字 (13)第10课洒扫清洁 (16)第11课年画 (17)第12课剪纸 (19)第13课风筝 (20)第14课泥塑 (21)第15课孔子(上) (23)第16课孔子(下) (25)第17课孟子 (25)第18课曾子 (26)第19课墨子 (27)第20课杂诗(节选) (28)第21课偶成 (29)第22课明日歌 (30)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31)第23课课盘古开天 (32)第24课夸父逐日 (33)第25课嫦娥奔月 (33)第26课精卫填海 (34)活动课 (35)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35)第27课春节 (36)第28课元宵节 (37)第29课清明节 (37)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38)第30课孔庙与孔林 (39)第31课孔府 (39)第32课泰山 (40)第33课趵突泉 (41)第34课蓬莱与崂山 (42)第1课《弟子规》节选一、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由来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3、体会做事小心谨慎,讲信用的重要性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出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2、解字:弟子(学生)圣人(孔子)孝(孝顺父母)弟(友爱兄弟弟姐妹)谨(小心谨慎)信(讲信用)3、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孔子和子路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孔子的故事3、讲宴殊故事晏殊是宋代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
齐鲁书社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齐鲁书社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 引言1.1 概述齐鲁书社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是一个旨在通过教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
此计划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知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齐鲁书社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首先,我们将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包括其对于塑造个体和国家形象的影响。
接着,我们会详细阐述该教学计划的制定背景、教学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方案与活动安排。
然后,我们将探讨如何评估教学效果并提供相应的反馈改进措施。
最后,我们将总结整个教学计划,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提出建议。
1.3 目的本论文的目标是全面而有深度地介绍齐鲁书社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通过深入分析和描述该计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情况,我们旨在展示这一计划对学生的影响和价值,进一步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于塑造学生价值观、促进文化自信以及推动社会和谐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为类似教学计划的撰写与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上就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2.1 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瑰宝,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财富。
在当今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交流的时代,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并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丰富个人内涵,树立正确的文化认同感。
2.2 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价值追求的理解与追求。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正确价值观念以及美好人生态度。
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互动体验等形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仁爱、礼让、尊重、忍耐等核心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践行,使其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和精神动力。
齐鲁书社一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学计划
齐鲁书社一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齐鲁书社一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
本学年学习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
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
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
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五、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课号内容课时周次齐鲁书社一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生现状分析:本班共有学生15人,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课堂太随便。
2019.9齐鲁书社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2019-2020上学期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师姓名:全册备课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
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
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理论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
三、实施原则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针。
2、整体性原则:传统文化教学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学校实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3、特色性原则:创新学校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挖掘新意,通过传统文化来领导新事物。
用融合的手段为我校教书育人注入生机与活力。
四、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10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经典篇目。
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案一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案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一年级小学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长大”是孩子们共同的心愿。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担负大大小小的责任,品尝酸酸甜甜的滋味,需要给予特别的滋养与呵护。
<<传统文化>>就是为了使孩子们都能健康地成长而编写的。
通过学习,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三班共有学生30人。
这些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
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
三、教材分析本册地方课程是山东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教科书和学校根据本地特点编写的,本学期内容分为四个单元。
第六单元:诗歌诵读(二);第七单元:神话传说;第八单元:传统节日;第九单元:名胜古迹。
四、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4、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由来,从而珍爱生命。
五、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讨论、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
4、让学生与社区、家庭建立联系,采用“问问别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1-2 杂诗(节选)3-4 偶成5-6 明日歌(节选)6-7 盘古开天7-8 夸父追日8-9 嫦娥奔月精卫填海10-11 民间故事会春节12-13 元宵节清明节13-14 孔庙和孔林孔府15-16 泰山趵突泉2第20课杂诗(节选)一、教学目标: 1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结合“解析”理解诗歌的意思。
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案内容: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理解节日的意义和习俗。
2. 教学重点:掌握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五个传统节日的日期、习俗和意义。
3. 教学难点:理解各个节日的独特习俗和文化内涵。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a.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场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b. 讲解:讲解每个节日的日期、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c.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节日习俗和趣事。
d. 总结:通过问答或小测试,检查学生对节日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调查了解,下节课分享。
二、教案内容:第二章《中国传统艺术》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剪纸、陶瓷等,感受艺术的美。
2. 教学重点:掌握书法、绘画、剪纸、陶瓷等传统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3.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a.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书法作品或一幅绘画,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世界。
b. 讲解:讲解每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历史背景和代表人物,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艺术的美。
c.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d. 总结:通过问答或小测试,检查学生对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进行调查了解,下节课分享。
三、教案内容: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学》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学,如诗词、成语、故事等,感受文学的魅力。
2. 教学重点:掌握诗词、成语、故事等传统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3.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教学准备:诗词、成语、故事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a. 引入:通过一首诗词或一个成语,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传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 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难点:1. 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 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3. 探讨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 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介绍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传统文化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章:传统节日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二、教学内容:1. 春节:中国的传统新年,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习俗。
2. 清明节:纪念祖先和亲人的节日,扫墓、踏青等习俗。
3.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节日,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4. 中秋节:团圆的节日,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三、教学重点:1. 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日期。
2. 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四、教学难点:1. 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日期,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知和体验。
一年级地方教案下册(齐鲁书社)
教案辛苦编辑,拿去用可以,谢绝转载,手下留情,谢啦15 孔子(上)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的生平极其“仁”的思想。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关爱别人,存有“仁爱”之心;让学生懂得礼仪之道,学会对人“仁爱”,以“礼”待人。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教学方法: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入境生趣于丹女士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去用理性的侵绳去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
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慎戒,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但呈现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朗读课文,自学生疑1、边读边想:你从哪儿读明白了什么?读不明白的标出来。
2、小组交流。
3、汇报。
(1)孔子生平。
(2)“仁”的思想。
三、师生交流,点难拨疑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
但是如果认为具备了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样的好处,那就不很妥当了,甚至也是非常靠不住的。
比如,一个人庄重固然可以避免受到庄重的人侮辱,但却不一定能避免受到不庄重的人的侮辱。
四、共同研讨,反思学习1、一个人诚信,自然会比不诚信的人优先受到任用,但是诚信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仅仅做到诚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被任用的要求的,被任用的主要因素还是要有才能。
至于做到慈惠,原本是做人的本份,如果是为了方便使唤人才去故意慈惠,那未免失去了慈惠的本意。
2、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做的?今后怎样做?第二课时二拓展延伸1、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
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入则孝亲
第九课父母呼应勿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孝顺是做子女的本分的道理。
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孝顺是做子女的本分的道理。
课前准备:预读孟母断织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不孝顺父母的人就是失去了起码的做人资格。
做子女的如果不能顺从父母的
心意,就没有真正尽到子女的本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父母呼应勿缓”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
指导。
2、边读边想:我们平时父母叫我们,我们有没有马上答应,父母叫我们去做的事我们有
没有拖延或者偷懒。
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父母喊我快起床。
(2)父母让我来帮忙。
(3)父母叫我去学习。
三)、读孟母断织教子和小猪乐乐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孟母为什么这样做?小猪乐乐做的对吗?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
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
2、自我评价。
3、读背“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第十课顺乎亲以为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仁爱之心必须从爱亲人开始的道理。
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孝顺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课前准备:预读陆绩怀橘的故事。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