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授课人:刘世科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可见,人的外部包装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想把写景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得优美动人,又要靠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包装他眼中的景物的。二、文本研讨

(一)诵读、鉴赏第4段

师: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来描写月下荷塘的?

生: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

师:找出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请的句子,并说说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1: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

师:这样的比喻手法有什么好处?

生1: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师:作者又是如何描绘荷花的?

生2: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

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用有什么好处?

生2:“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形象生动。

师:荷花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3: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师:(这里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3:比喻

师:既然是比喻,我们不妨用比喻的手法找找本句的本体、喻体。

生3:“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比喻都是有相似之处,那么这个“比喻”有形似之处吗?

生:没有。

师:那么这还是比喻吗?

生:是或不是

师:其实不是这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个新的修辞手法--通感,其实这个修辞手法也不陌生,我们在学《应和》时就给大家讲过了。那什么是通感呢?)通感: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师:那咱们再看这句话,“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是把哪两种感觉给连通起来了?

生:嗅觉和视觉

师:很好,也就是把清香这种感觉转化为了歌声。那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缕缕”和“渺茫”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呢?

生:断断续续

生:不连贯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缕缕清香”“渺茫的歌声”都给人以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

师:运用通感有什么好处?

生:给我们一种意境。

师:什么意境?

生:......

师:运用通感手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象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说白了就是不但有了嗅觉的感官体验,也给了我们听觉的感官体验,扩大了感官的感受范围。师:荷波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4:“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

师:荷水呢?

生5:“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月下荷塘景色,下面我让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下本段,并用运用什么修辞手法,通过对什么的描写,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现了什么的格式来回答问题。

生: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通过荷波、荷水的动态描写和荷叶、荷花、荷香的静态描写,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更绝的是,全段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的具体描写中。简单的说,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师:月下荷塘有如此美景,荷塘上的月色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五段。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师:我们先来齐读第五段。

师: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生: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师: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哪些生动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

生:“泻”“浮”“洗”“画”

师:这些词语可否替换?

生:冲

生:浮

生:照

生:飘

生:....

师:哪大家比较一下,你用的这个词语和作者用的词语哪个好?

生:原文好

师:为什么呢?

生:缺乏意境。表现不出这种景色之美。

师:不错,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月光下荷花、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其他词语都太单调了,没有了动感之美。

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对本段作下小结。谁愿意?

生:本段作者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师: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同学们,讲到这里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这两段描绘的全是景色,有没有体现作者的情感?

生:没有

师:那作者为什么描绘这些景色呢,难道就是为了表现清华园荷花塘景色的优美、静谧吗?

生:.....

师:所以,作者不可能单是表现景色吧?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家想一下作者为什么来到荷塘?

生:心里颇不宁静。

师:没错,作者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想来荷塘寻宁静,那作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生1:他迷茫

生2:惶惑

师:没错,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呢?大家还记得作者的创作背景吗?生:记得,《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作者无助,寻不到出路,非常迷茫,陷入一片矛盾之中,那么作者来到荷花塘是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现在请大家看多媒体,讨论如下问题: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归隐南山,我们称赞其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精神追求,那么对于朱自清先生“逃避”现实,去荷塘欲寻片刻安宁的表现,我们大家是如何看待的?

生1: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因为内心无法排遣,想寻得片刻的安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