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别平等状况及性别平等政策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之三: 出生性别比与计划生育政策?



2004年上半年,媒体关 注的焦点话题是适龄结 婚的男子将有3000万找 不到老婆。 出生性别比偏高是性别 不平等的综合表现,但 被演变一个典型的男性 问题 女性生命健康权的忽视, 溺杀遗弃女婴性暴力、 性交易、拐卖妇女
从1982年以来 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不断升高
阶层与性别交织在一起
同一阶层内部存在着性 别差序,即男性优先享 有更多资源和机会,资 9.4 源越少,女性所占的份 100 额越少; 80 不同阶层的性别之间有 60 着性别差异,社会阶位 40 20 越低,获得的资源越少, 0 小学 女性最少。
农村性别差距图表
20.8
男生 女生 男生 中学
性别平等政策推进



三个最具优势地位的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 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都是以男性为主(约占 3/4)。 在社会的中间层中,现代中产阶层(专业技术 人员和办事人员)男女分布较平均,但上层中男 性比例较高,而中下层女性比例较高;传统中产 阶层(个体工商户)中则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商业服务业人员 中男女分布较平均,产业工人中男性比例高(占 3/5);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远高 于男性(女性约占70~80%)。
讨论的基础建立在:

社会转型期中国阶层结构调查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政府性别统计数据
希望回答下述几个问题:




市场机制的导入是否必然导致性别利益的 分化? 经济发展与妇女发展、现代化与性别平等 是否能够同步,其基本条件是什么? 在社会结构变迁中,不同女性群体社会地 位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 与10年前相比,不同地区两性地位、妇女 发展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
性别分层、妇女地位变化背景


1990年后的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深 化发展的十年,利益格局的调整、深层矛 盾的解决,无疑会对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 社会成员的观念、行为和地位产生深刻的 影响。 有专家认为,改革初期,几乎人人享有改 革的成果,而90年代后,弱势群体开始一 步步被抛离社会发展主流
社会转型期中国阶层结构调查表明
婴儿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1975-2000年婴儿死亡率性别比 60 50 40 30 20 10 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男婴 女婴
基本结论

受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城乡之 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妇女地位的提 高也处于不平衡状态;改革中利益格局 的调整,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拉大 了男女两性和不同层次女性群体间发展 的差距。


男女不平等是很多社会存在的社会现象 何种经济发展水平下都可以追求性别平 等 性别平等需要政府的政策推进
社会性别意识会影响政策吗?
社会性别意识

政 策 需 求 者 政 策 制 定 者 政 策 实 施 者
社会性别的基本观点



社会性别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常常在 社会制度中以及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传递、 巩固。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复制。 对男女的特点、特长、分工,以及相应的资源 和机会的分配、能力和特长的发展的认识,影 响了社会对男女两性价值的评价,从而建构出 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和地位关系。 所以,男女两性的地位差异、男女两性儿童的 生存发展差距并非仅仅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和经 济发展程度。
中国性别平等状况及性别平等 政策推进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蒋永萍
一、数据中的性别分层与两性地位




性别问题对许多人并不陌生 大多数人都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认识两 性关系和两性状况 人们的认识往往受到生活圈子的局限 对性别平等的价值判断也影响人们的认 识 统计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一个更为全面、 更为客观的两性世界
社会性别的基本观点


社会性别不仅体现为个人的观念,或者一个社会 主导的或主流的观念,社会性别还渗透在社会机 制的方方面面,它通过家庭、社区、市场、国家, 在文化习俗、教育、宗教、法律、政策等作用下 得到巩固和加强,由此形成社会性别体制化,并 被作为行为规范而固定下来。 两代家庭的夫妻分工(家庭) 丧葬习俗儿子的角色(社区) 美发店中男女工作类型的分工(市场) 决策岗位的性别(国家,退休政策、教材中传播)
男女两性收入呈扩大趋势
扩 大 7.4
城市
1990 77.5
1999 70.1
农村
1990 78.9
1999 59.6
扩 大 19.7
中国两性社会地位差距


农村女性教育水平与男性差距较大,农 村妇女58.8%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比男 性高21.9个百分点;女性文盲率为13.6%, 比男性高9.6个百分点。 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的程度仍 然偏低,有24.1%的村委会干部中没有女 性。党支部中没有女委员的高达57.6%。
1982年—200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 120 115 110 108.5 105 100 95 90 1982年 1987年 1990 1995年 2000年 100 100 100 100 100 110.9 111.3 男婴 女婴 115.6 116.9
妇女问题从长远来看是社会问题
男性 3000 人打 光棍 婚姻挤压 拐卖妇女 性暴力 性骚扰
男女的不同状况和社会地位
状况:妇女的今天 比妇女的昨天:
地位:男、女在某个 时期状况的比较
1990
2000
2000
状况的改变并不必然带来社会地位的提高
10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


经济方面: 部分女性就业层次提高,2000年专业人员女 性比例51.7%,占城镇女性在业者的22.8%, 比男性高6个百分点;就业自主性增强。 政治和社会参与方面: 妇女政治参与程度提高,人大代表参选率73%, 低于男性4个百分点,社会更加认同妇女参与 高层决策,74%女性赞同,男性75%。
10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


法律方面 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社会认知程度较高。 妇女法律权利与传统习俗的冲突有所缓 解。 社会性别观念方面 对女性的能力普遍认可。传统性别角色 分工受到挑战。女性的自立意识较强。
中国两性社会地位差距



女性在业率降低,再就业困难,与1990年相比,城 镇男女两性的在业率均有下降,男性从90.0%降至 81.5%,女性则从76.3%降到63.7%。 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镇女性收入是男 性的70.1%,比90年扩大7.4百分点,农村为60%。 就业的性别结构中存在比较明显的“男性工作”和 “女性工作”的区隔。非正规就业具有明显的性别 特征。

制定政策
倡导、分析政策
社会性别平等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平等
公正地对待原则 不同性别,权利、机 会、责任、评价平等 有差异地对待的原则 向弱势倾斜的原则


社会性别主流化
对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的法 律、政策或项目计划对男女两 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政 策的设计、执行、跟踪及评估 中,充分考虑男女两性的需求, 使男女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 与并受益。
基本概念: 与男性相比,妇女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 权利、资源、责任和作用被社会认可的程度。
从八个方面反映妇女社会地位状况: (一)经济 (二)政治 (三)教育 (四)健康 (五)婚姻家庭 (六)生活方式 (七)法律 (八)社会性别观念

调查发现——基本认识与结论


我们认为,简单用提高或下降很难确切 地反映改革对中国大陆妇女社会地位产生 的影响,最为贴切的字眼是“变化”。 妇女自己和自己比整体进步了,与男性的 状况相比或与男性的进步相比,在有些方 面缩小了,在另一些方面扩大了。
10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


教育方面: 女性受教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文盲率 由90年30.1%下降到11.1%,女性(6.1年) 与男性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1.9 到1.5年。 健康方面: 妇女的生育健康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社会和妇女对自己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
分城乡、分年龄妇女生育方式比较(%)
社会性别体制化
社会性别观念 两性身份、权力关系 在社会中继续被强化 男女社会家庭 角色、责任的分配
决定权 的分配 对两性 的评价
社会性别 体制化、 规范化
用于完成责任 的资源分配
与角色相关的 能力及特长发展
政策制定和实施:平等、中立和歧视
性别平等的社会政策 所谓“性别中立”的社 会政策(一般是缺乏 性别意识的社会政策) 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政 策(也可以说是性别 歧视的社会政策) 要什么平等? 权利+机会+责任+评价
中国两性社会地位的差距



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妇女享有健康服务仍有差 距,农村35岁孕期未作产前检查24%,西部35%。 健康上的性别差距从儿童时期已经开始。 家务劳动依然主要由妇女承担,85%以上的日 常家务由女性负担,平均时间4小时,比男性 多2.7小时。 传统性别观念仍有较大影响,对“干的好不如 嫁得好”女性37.3%赞同,高于男性7.1%50%以 上赞同“男主外女主内”。
女性 3000 人生命 消失
妇女问题
男性问题
社会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多年前学界就在讨论出生性别比问题,但官方 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 政府对出生性别比的重视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 据的公布和分析密切相关 2002年以来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控制出生性别 比,“关爱女孩行动”、“奖励生女孩的家庭” 老百姓看到了计划生育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计 划生育政策有了良好的基础
94.8 80 75.9 87.6 73.4
47.1
47.1 24.4
产前检查率 城市 35岁以下 城市 35岁及以上
wenku.baidu.com
住院分娩率 农村 35岁以下 农村 35岁及以上
10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进步


婚姻家庭方面: 在家庭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女性有了更多的参与 权。多数女性拥有决定个人事务的自主权。 生活方式方面: 妇女的活动和交往范围扩大。从未出过远门的 女性为7.5%,两性差距由10年前的4.9降低到 现在3.5百分点。女性休闲方式趋向多元化


促进男性主导的工作领域被接纳女性,并鼓励男性在女性 主导的工作领域中分担责任。消除妨碍男性和女性认识到 他们在生活的所有领域中潜力的歧视性障碍。 纠正对传统由女性主导的活动的低估。要求对女性与男性 相同和不同的工作都给予平等评价,尊重他们的权力和选 择,促进经济成果的共享。 针对女性所处相对弱势的地位,建立女性职业发展支持项 目 承认并满足基于性别的特殊需要,如母性和哺乳。 男女对家庭责任和无偿工作的共同分担,确保为他人提供 无偿照顾的男女两性不会独自承担损失。


热点之二: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以往妇女就业政策主要以照顾妇女和基 于生理性别的区别对待为原则 “劳动法”、“妇女法”和“女职工劳 动保护规定”都强调“不得安排妇女从 事不适合的工作或劳动”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上的性别歧视和 职业性别隔离
何谓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何谓性别平等的退休政策?

男女有一个相同的退休年龄上限,即到达这一年龄必须 退休(如:60岁);
男女有一个相同的退休年龄下线(如50岁),即到达这 一年龄就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工作及家庭情况选择退 休,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工作至上限年龄。 退休年龄的上限和下限应该根据劳动人口的年龄结构、 就业压力及社会保障负担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热点之一:要不要性别平等的退休政策?



退休年龄,男 60岁 (55), 女55岁 (50) 对养老金的影响 对个人账户积累的影响 退休早,缴费时间短,水平低,账户积累少 较低的月养老金收入 (城市贫困的女性化) 对女性参与决策的影响(政治、经济和科学教育等领域) 女性高层参与率下降,高层决策中女性代表性不足 国有企业中女性领导减少 科技、教育领域高级职称中女性比例低 对女性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较低 女性职业发展障碍多(招聘、培训、晋升等)
调查结论



男性阶层结构更趋向于橄榄型,女性阶层 结构及社会经济等级结构更趋向于金字塔 型。 存在着明显的性别阶层分化现象,当前的 职业分化和阶层分化都受到性别因素的影 响。 性别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分层机制。性别是 个人能力、社会结构和制度因素后的影响 社会分层的第三组因素,确实在发挥着作 用。
地位调查中妇女社会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