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检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学院课程教案
(理论教学)
课程名称:诊断学
课程类型:( 1 )1、必修;2、选修;3、其它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05 级1~6 班授课时间:2009 至2010 学年第3 学期
计划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10,实验:8 )任课教师:尹雪艳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内科教研室
大理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诊断学
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文彬等编著,2008 年第7 版讲授人:尹雪艳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学历:大学学位:学士
讲授题目:心脏与血管的检查
所属章节:第五章第五至七节
计划学时:1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检查的内容,方法及顺序。
(二)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及绝对浊音界,并熟悉心脏浊音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三)熟悉正常心尖搏动及影响心尖搏动的生理及病理因素。
(四)掌握第一、二心音的产生机理、听诊特点。了解心音强度改变与心音分裂的临床意义。并熟悉过早搏动与心房颤动的特点。
(五)熟悉收缩期附加音、舒展期奔马律的产生机理、鉴别要点及临床意义。
(六)掌握二尖瓣开瓣音、心包叩音的产生机理与临床意义。并熟悉过早搏动与心房颤动的特点。
(七)掌握心脏杂音的分析要点;掌握各种瓣膜区杂音的临床意义;心包磨擦音的发生机理、听诊部位及临床意义。
(八)掌握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了解其正常值及改变的临床意义。熟悉周围血管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九)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教学重点:
1、第一、二心音的产生机理、听诊特点;
2、舒张期奔马律的产生机理、鉴别要点及临床意义。
3、二尖瓣开瓣音、心包叩音的床意义。心脏杂音的分析要点;
4、各种瓣膜区杂音的临床意义
教学难点:
心音强度改变与心音分裂的临床意义;过早搏动与心房颤动的特点。
心脏杂音的分析要点;掌握各种瓣膜区杂音的临床意义
心脏与血管的检查
[视诊] inspection
一、心前区隆起:原因及临床意义。
二、心尖搏动
(一)心尖搏动的位置:
1.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
2.生理性影响因素:上移、下移、侧移。
3.病理性影响因素:
(1)心脏疾患:左心室增大—向左下移为
右心室增大—向左移位
右位心—心尖搏动在右侧
(2)胸部疾患:积液、积气、肺不张等。
(3)腹部疾患:各种原因引起的膈肌上抬。
(二)心尖搏动的范围及强度:
1.正常范围及强度
2.病理性改变:
左心室增大—主要呈抬举性搏动
右心室增大—主要呈弥散性搏动
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肺气肿等。
负性心尖搏动—粘连性心包炎
(三)其它部位的搏动:
剑突下搏动—提示右心室增大,常见于肺心病。
肺动脉瓣区的搏动—提示肺动脉压力增高。
[触诊] palpation
一、进一步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及强度。
二、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异性体征之一。触到震颤的部位一定能听到
杂音,而听到杂音的部位则不一定能触到震颤。
三、心包摩擦感:部位及意义。
[叩诊] percussion
一、正常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及心界各部的组成
二、心浊音界改变的影响因素:
1、心脏本身的疾患:
1)左心室增大:心界向左下移位。典型者呈靴型心,常见于风湿性主闭、高心病等以左心室增大为主的心脏病。
2)右心室增大:心界向左移位。常见于肺心病。
3)左心房增大与肺动脉段扩张:常致心腰消失而使心外形改变呈梨型心,常见于风心二窄。
4)全心扩大:心界同时向两侧扩大。见于心包积液、心肌病等。(注意鉴别)
2、心外因素对心界的影响:肺气肿—心浊音界缩小。其它如胸、腹腔积液,
肺实变等均可影响心界的改变。
[听诊] auscultation
一、心率与心律
1.窦性心律与窦速、窦缓、窦不齐的概念。
2.过早搏动:偶发与频发早搏,早搏形成联律。
3.心房纤颤的听诊特点。
二、心音:
(一)正常心音:(S1~S4)
1.S1的产生机理:.S1的产生是由于心室收缩开始时,二、三尖瓣关闭的振动所产生的,它构成了S1的高频成份。而心肌的收缩,血流注入时引起的血管壁的振动及半月瓣开放的振动则参与了S1的低频成份。
听诊特点:心尖部最响,音调较低,时限较长(0.1”)。
临床意义:S1的出现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2.S2的产生机理:S2的产生是有由于心室舒张开始时,主、肺动脉瓣关闭的振动所产生的,它构成了S2的高频成份。而心室的舒张、二、三尖瓣的开放及血流的注入则参与了S2的低频成份。
听诊特点:心底区最响,较S1而言,音调较高,时限较短(0.08”)。
临床意义:S2的出现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3.S3的产生机理:S3的出现是由于心室舒张早期,血液自心房快速涌入心室,使室壁、房室瓣及其附属结构突然紧张振动而形成的。
听诊特点:心尖区,紧跟S2之后,音调低。只有部分正常儿童及青
年可以听到。
4.S4的产生机理:S4是由于心室舒张末期,心房克服较高的心室舒张末压,心房主动收缩的振动。
听诊特点:S4出现在S1之前(约0.1秒),音调很低,正常人听不到。
如听到几乎均为病理性的。
5.S1、S2的鉴别要点:产生机理、听诊特点、临床意义、与心尖
搏动的关系。
(二)心音异常:
1、心音强度的异常:
S2同时增强:生理性—运动后、胸壁较薄者。
(1)S1
、
病理性—见于甲亢、贫血、发热等。
(2)S1
、S2同时减弱:生理性—肥胖者。
病理性—心包积液、肺气肿、胸腔积液、积气、心
肌炎、心梗等。
(3)单一心音的改变:着重讨论心脏疾患对单一心音强度的影响。
影响S1强度的因素:
房室瓣的位置:呈负相关关系。
心室内压上升速率:呈正相关关系。
瓣膜的活动性:若瓣膜轻度钙化而活动不受限,S1增强。
若瓣膜严重钙化粘连使其活动受限,S1减弱。瓣膜结构的完整性:若瓣膜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S1则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