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整理
知识产权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57aa3bbb68a98271fefad8.png)
2、(第5章)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了哪几项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答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了6项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A.在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B.录制在磁带上出版
C.在报纸上刊登销售产品的广告D.在规定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5、(第3章)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构成的要素有(C )
A.文字、图形、字母、数字、气味、三维标志
B.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音乐、三维标志
C.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组合、三维标志
D.文字、图形、字母、数字、声响组合、三维标志
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第1章)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
2、(第2章)新颖性,是指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以前不为公众所知、也不属于现有技术的属性。
3、(第2章)假冒他人专利,是指未经专利人许可,在自己的商品或其包装或与相关的广告宣传中使用他人的专利标记或专利号,使人误认该产品是他人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第2章)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__20______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___10____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
2、(第2章)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_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3、(第2章)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_。
(1)混淆商品服务来源;
(2)贬毁竞争对手;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题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cbaf22192e45361066f5e8.png)
1.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A】A. 客体的无形性B. 权利本身的无形性C. 专有性D. 时间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任何知识产权都是自动产生的B.任何知识产权都必须经国家行政机关批准才能产生C.商标权必须经国务院商标行政部门审批才能产生D.专利权实行自动取得原则3.不属于知识产权范围的有【A】A.债权B.地理标记权C.植物新品种权D.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4.根据我国法律,在以下哪一情况下,引用他人作品不构成侵权?【D】A. 引用目的在于填补引用人作品在某些方面的空白B. 所引用部分构成引用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C. 引用时未注明出处,足以使读者误以为引用部分是引用者的见解D. 引用目的是为了介绍该作品,但引用数量达到了被引用作品的四分之一5.一部作者身份不明的文学作品。
依照法律规定,对其使用权和获得报酬的保护期为【A】A. 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B. 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月1日。
C. 50年,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第5D年的12月31日。
D. 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予保护。
6.以下诸权利中,保护期受限制的有【C】A. 署名权B. 修改权C. 发表权D. 保护作品完整权7.署名权的保护期限是【D】A. 为50年B. 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C. 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D. 不受限制8.我国专利申请新颖性的时间标准是【C】A. 以公告日为标准B. 以发明日为标准C. 以申请日为标准D. 以申请时刻为标准9.说明书是详细记载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文件【B】A、实施方式B、技术内容C、权利要求D、发明过程10.我国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批实行【C】A、登记制B、延迟审查制C、形式审查制D、实质审查制11.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D】A、1 年B、1 年半C、2 年D、3 年12.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经审查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权自之日起生效【A】A、公告B、公开C、申请D、发明13.专利申请人自收到驳回通知之日起内,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D】A、15 日B、30 日C、2 个月D、3 个月14.专利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不服的,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C】A 1 个月B 2 个月C 3 个月D 6 个月15.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B】A、5 年B、10 年C、15 年D、20 年16.专利权人与被许可方签定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在该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专利权人不得再许可任何第三人以此相同的方法实施该项专利,但专利权人却可以自己实施,则该项许可证是【A】A. 独家许可证B. 独占许可证C. 普通许可证D. 分许可证17.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必须【B】后,转让才能生效。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87cf9b856a561253d36f17.png)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一、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2、多项选择题;3、名词解释;4、简答题;5、论述题;6、案例分析二、重点内容第一编导论1、知识产权的概念(P4)答: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2、知识产权的分类(P18-19)答:(1)以知识的功能为标准,分为著作权和工业产权;(2)以各自获得财产的手段不同,分为创造成果权和工商业标记权。
3、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P22-23)答:(1)权利的对象或标的不同:物权的对象是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其他实实在在的物理学意义上的“物”;知识产权的对象是“知识”,是不含物质实体的思想或情感的表现形式,是非物质的客观存在。
(2)权利的独占、排他性程度不同:知识产权在独占性、专有性和排他性上要弱于物权。
(3)实现利益的方式不同:物权人的利益既可以借助法律实现对利益的控制,也可以通过事实上物权对象的占有来实现其利益。
(4)权利效力不同:当知识产权与物权发生冲突时,知识产权通常要让位于物权(须以接触或使用作品原件为前提)。
(5)期限不同:知识产权的期限不同于物权的期限。
(6)价值衡量(定位方法)不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其价值无论是质的规定性还是量的规定性,都不同于物权。
4、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笔记)答:(1)寻求一种创造者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2)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3)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4)促使知识产权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5、世界范围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产权法律(P38)答:(1)1883年由比利时、法国和瑞士等十多个国家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2)1886年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间相互保护著作权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3)1952年以美国为主导的又一著作权多边条约《世界版权公约》;(4)1994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签订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第二编著作权法1、著作权和工业产权的区别(笔记)答:(1)消费方式不同:著作权属精神消费范畴;工业产权属物质消费范畴。
最全最新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最全最新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b48c5f01dc281e53af0d2.png)
知识产权法学习题集一、知识产权法分编(章)习题第一编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同步测试题与参考答案1、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业已形成的是以()为龙头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A、反不正当竞争法B、民法通则C、合同法D著作权法参考答案:B(2)世界上最早的商标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B、美国兰哈姆法C、法国备案商标保护法令D、法国知识产权法典参考答案:C2、多项选择题(1)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包括()。
A、宪法B、合同法C、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D、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参考答案:ABCD(2)知识产权法调整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关系。
A、归属B、利用C、创造D、交换参考答案:ABD3、简答题(1)简述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参考答案: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归属关系、利用关系和交换关系。
(2)简述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参考答案:知识产权法是私法、国内法、强行法。
4、论述题试述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反对不正当竞争的原则;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则。
第二章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同步测试题与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2)知识产权权能中的使用权2、单项选择题(1)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
A、有形物B、无形物C、信息D、权利参考答案:C(2)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知识产权法属于经济法B、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C、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D、知识产权法属于行政法参考答案:B3、多项选择题(1)属于工业产权的知识产权有()。
A、著作权B、著作邻接权C、专利权D、商标权参考答案:CD(2)知识产权是()。
A、对世权B、对人权C、支配权D、请求权参考答案:AC(3)不具有法定时间性的知识产权有()。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参考答案:CD(4)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权利的知识产权有()。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表演者权参考答案:AD4、不定项选择题(1)须经批准授权的知识产权是()。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0b72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0.png)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根据是否以他人商标权为前提,可将商标权取得的方式分为与——。
2、我目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自——之日起计算。
3、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发明是指对——、——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4、专利申请的原则有专利申请的一——、——和优先权原则。
5、作品的构成条件包括——一——、范围有限性、可感知性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的国家或者确认其**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这是知识产权的特性之一,即( )。
A、法律确认性B、专有性C、地域性D、时间性7、“购物天堂"Ia个字用于推销商品或服务属于( )。
A、地理标志B、商务标语C、商标D、商号8、某一经营者先后在同一指定的商品上注册了“红玫瑰”、“白玫瑰”、“黄玫瑰”等若干个近似商标,这些商标属于( )。
A、集体商标B、证明商标C、等级商标D、联合商标9、以下关于商标的法律特征错误的是( )。
A、专有性B、专用性C、时间性 D,地域性10、以下不是商标权取得原则的是( )。
A、使用原则B、注册原则C、混合原则D、继受原则11、我国负责专利申请审批的**是( )。
A、国家知识产权局B、专利局C、商标局D、**总局12、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为( )。
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新技术13、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自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的时间内就同一发明创造再一次提出申请的,以其第一次申请的日期作为申请日,这是专利申请原则中的 ( )。
A、专利申请的单一性原则B、先申请原则C、优先权原则D、同一专利申请原则14、甲公司有一发明,其要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局可以根据甲公司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时间是自申请日起( )。
《知识产权法规范》期末试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规范》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1cb1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7.png)
《知识产权法规范》期末试题及答案知识产权法规范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知识产权的定义和分类(20分)1.1 知识产权的定义是什么?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或发明新技术、新发明、新品种等方面所享有的法律权益,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
1.2 知识产权可以分为哪几类?简要介绍各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专利:专利是指对新技术、新发明在一定时期内的专有权利保护。
它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 商标: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颜色等。
- 版权:版权是指对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作品的独立创作权。
-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企业不公开的商业信息或技术,如客户清单、经营策略等。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指集成电路的三维布图设计。
试题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30分)2.1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是什么?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点:- 促进创新: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和研发,激励企业和个人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创造和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
- 维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防止他人侵权行为,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维护企业的商业利益。
- 促进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优势。
2.2 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有哪些?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注册和申请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 建立内部保护机制,包括保密协议、员工培训等;- 加强法律意识,了解和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与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加强监督和执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试题三: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20分)3.1 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哪些方式?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协商和调解:当知识产权纠纷发生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和调解来解决争议,以达成双赢的结果。
- 仲裁:当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争议时,双方可以选择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由仲裁员作出裁决。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核重点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核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d100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c.png)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核重点
本文档旨在总结知识产权法课程的期末考核重点,以便同学们针对重点内容进行复备考。
一、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1.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分类
2.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及相应法律法规
3. 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和客体以及法律保护范围
二、专利法
1. 专利的保护要件和可保护对象
2. 专利权的获取和保护期限
3. 专利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4. 专利管理与应用
三、商标法
1. 商标的注册要件和注册程序
2. 商标权的获取和保护期限
3. 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4. 商标管理与应用
四、著作权法
1.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2. 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期限
3. 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4. 著作权管理与应用
五、其他知识产权法律
1.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
3. 知识产权的许可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
以上为知识产权法期末考核的重点内容概述,建议同学们在复备考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上内容,并结合课堂笔记、教材和相关案例
进行综合理解和掌握。
同时,积极参与讨论、解答问题,加深对知识产权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版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f80f3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6.png)
单选题:10题,每题1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简答题:5题,每题8分案例题:2题,每题15分选择题:课件里面的题目多选题:1、专利对象的考察;书本79页11点和12点11.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构成这类合理使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第一,针对的是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的作品,均不包括在内。
对于合作作品,有一个作者不是中国人的,也不在此合理使用之列。
第二,针对的是已经发表的作品,未发表的作品不在此列。
第三,必须是用汉语言文字撰写的作品,如果具有中国国籍的人用外语创作的作品,也不在此范畴之内。
第四,必须是从汉语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不能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到汉语的翻译。
第五,翻译作品的出版发行只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此项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身体残疾者的人文关怀。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上述12种合理使用或者对著作权的限制,亦适用于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邻接权。
2、职务发明书本1263、委托发明书本127简答题:1、作品的构成要件;(包含作品的概念)书本37页①概念: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②构成要件主要有:(1)作品要有特定的思想内容;(2)作品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形式;(3)表现形式必须是作者的智力创作成果;(4)作品具有独创性;(5)作品能够以有形的形式复制;(6)作品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的表达;(7)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2、邻接权与著作权(版权)的联系与区别;邻接权与版权的区别;书本69页(1)联系:邻接权属于广义著作权的组成部分,同狭义著作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二者都与作品相联系。
二者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可以分地域取得和行使;有关著作权的一-些规定也适用于邻接权保护,如合理使用、权利质押等。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整理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e481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6.png)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整理一.总论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创造成果和经营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概括主义方法):*知识产权是区别于传统所有权的另类权利,是产生于精神领域的非物质化的财产权,即基于智力成果、经营标记或只是信息所产生的权利。
*知识产权不等于智力创造性成果权,以知识产权名义所统领的各项权利并非都来自知识领域,亦非都基于智力成果而产生。
*知识产权是法定之权,其产生一般须由法律认可。
3.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1)私权*知识产权是私人的权利私人,特指名师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处于平等地位的人。
*知识产权是私有的权利私有,指民事权利为特定民事主体所享有,是特定人享有的私人权利,而不是一切人同享的公共权利。
*知识产权是私益的权利私益,与公益相对的个人利益。
(2)无形财产权:创造性成果权,经营性标记权,经营性资讯权。
4.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客体的非物质性。
5.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1)专有性*知识财产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
*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2)地域性知识产权受到地域的限制,具有严格的领土权,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3)时间性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
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在专有性效力方面的区别*所有权的排他性表现为所有人排斥非所有人对其所有物进行不法侵占、妨害和损毁,知识产权的排他性主要是排斥非专有人对知识产品进行不法仿制、假冒或剽窃。
*所有权的独占性是绝对的,即所有人行使对物的权利,既不允许他人干涉,也不需要他人积极协助,在所有物为所有人控制的情况下,且无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是相对的,这种垄断性权利受到权能方面的限制,同时该项权利的独占性只有在一定空间地域和有效期限内才发生效力。
6.知识产品的概念: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精神领域所创造的产品,具有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创作等各种表现形式,它是与物质产品相区别而独立存在的客体范畴。
知识产权法期末整理
![知识产权法期末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52faf3f61fb7360b4c6599.png)
第一专题著作权一、著作权的取得①著作权因作品的创作完成,形成作品这一法律事实的存在而自然取得,而不需再履行任何法定手续。
即著作权自动取得。
②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其著作权自首次出版之日起受保护。
③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30日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
④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作者所属国、经常居住地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中国法保护;未与中国签订协议,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在成员国、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也受中国法保护。
例题:小刘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九岁时写了小说《隐形翅膀》,并将该小说的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某网站。
小刘的父母反对该转让行为。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2009.三.14)A、小刘父母享有该小说的著作权,因为小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小刘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因为该小说未发表C、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但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无效D、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有效二、作者1、作者即创作作品的人。
2、创作的含义是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以下辅助性行为均不视为创作:(1)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2)提供咨询意见(3)提供物质条件(4)进行其他辅助工作例题:甲提供资金,乙组织丙和丁以乡村教师戊为原型创作小说《小河弯弯》。
在创作中丙写提纲,丁写初稿,丙修改,戊提供了生活素材,乙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BC.2007.三.60)A、甲提供资金是完成创作的保障,应为作者B、乙作为组织者并提供咨询意见,应为作者C、戊提供生活素材,应为作者D、丁有权不经甲、乙、丙的同意发表该小说3、作者并不仅限于公民,一部作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法人、其他组织视为作者(拟制):(1)由法人、其他组织主持(2)代表法人、其他组织意志创作(3)由法人、其他组织承担责任4、作者推定。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基于历年考题整理归纳!)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基于历年考题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62124647e21af45b307a877.png)
一、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法律确认性、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一般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方式,就缔约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协调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2、商标权、商标、驰名商标商标权:亦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是识别商品或者服务的标志。
(或者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加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商标注册: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也称为注册商标无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得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销其注册的制度。
3、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独创性专利权,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42cf956b0717fd5370cdccf.png)
《知识产权法》作业一、名词解释1、专利权2、职务发明创造3、联合商标4、驰名商标5、信息网络传播权6、国外优先权7、防御商标8、放映权9、作品10、知识产权11、专利标记权12、集体商标13、邻接权14、摄制权15、发明16、职务发明创造17、证明商标二、填空1、英国在1624年制定的_______________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专利法》。
2、专利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3、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________________ 。
4、按商标的信誉高低,商标可分为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o5、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_____________ 之日起计算。
6、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连续______________ 停止使用的,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
7、摄影作品的保护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8、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使除署名权之外的著作权。
9、在著作权委托合同中,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____________ o10、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 是不可转让的,只能属于作者,而著作财产权是可以转让的。
11、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不必一也不必 ____________ 的制度。
12、作者只能是自然人,但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________________ 。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国人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在天内在中国境内岀版的,视为该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458ec60029bd64783e2cf9.png)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赵某创作了一首英文歌曲,张某将该歌词翻译成了中文,李某演唱该中文歌曲时应当( )A.取得赵某的许可并支付报酬B.取得张某的许可并支付报酬C.取得赵某和张某的许可并支付报酬D.无需取得赵某和张某的许可,但要支付报酬2、甲生前曾多次表示要将自己尚未发表的书稿赠送给乙,但一直未交付。
后甲立遗嘱由丙继承全部遗产,但甲临终前又将该书稿赠与丁并立即交付。
该书稿的发表权应由谁行使?()A.乙B.丙C.丁D.丙和丁3、某歌厅购买了若干正版卡拉OK光盘后,未经任何人的许可,直接将该光盘用于其经营活动。
对该歌厅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合法使用 B.合理使用 C.法定许可使用 D.侵权行为4、画家甲将其未发表的一幅绘画作品原件赠与好友乙。
乙将其挂于室内。
丙在乙家中做客时,向乙提出欲租该画展出30日,愿支付报酬500元,乙同意。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和丙的行为均合法B.乙的行为合法,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发表权C.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展览权D.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出租权5、甲、乙是同事,因工作争执甲对乙不满,写了一份丑化乙的短文发布在丙网站。
乙发现后要求丙删除,丙不予理会,致使乙遭受的损害扩大。
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承担全部责任B.丙承担全部责任C.甲和丙承担连带责任D.甲和丙承担按份责任6、刘某于1994年5月3日创作完成了一部小说,该小说于1996年7月9日出版,刘某于1998年9月2日去世。
刘某对该小说的著作财产权截止于( )A.2046年7月9日B.2046年12月31日C.2048年9月2日D.2048年12月31日7.下列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是( )A.新闻评论B.数表、表格C.法律的译文D.历法、公式8.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合理使用的是( )A.为个人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B.使用他人的美术作品印制邮票C.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D.对设置在广场中的雕塑进行临摹9.表演者许可他人对其表演录音录像的权利期限是( )A.表演发生后10年B.表演发生后20年C.表演发生后50年D.表演者终生10.下列行为不侵犯著作权的是( )A.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删除权利管理电子信息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美术作品原件的所有人展览作品C.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在小学生的辅导教材中汇编他人作品D.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出租计算机软件11.依据我国著作权法,著作权原始取得的方式是( )A.自动取得B.注册取得C.登记取得D.加注版权标记取得12.2008年华夏出版社组织刘明等50位学者编写系列丛书《中原文化》,刘明是主编。
知识产权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0caf3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6.png)
知识产权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每小题的备选项中仅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共30分)1.属于著作邻接权的是()。
(1分)错误正确答案为ba.出版权 b.表演者权 c.录音视频权 d.播放权2.自然人所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1分)错误正确答案为ca.25年 b.50年 c.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d.40年3.授予专利权的优先权原则源自()。
(1分)正确a.《巴黎公约》 b.《专利法条约》 c.《世界版权公约》 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4.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
(1分)正确a.分组同意 b.发明者 c.单位领导 d.单位5.下列不属于国际上关于知识产权的条约是___。
(1分)错误正确答案为ca.《维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b.《商标国际登记注册马德里协议》 c.《维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d.《创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6.对于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有权提出异议的是:()。
(1分)正确a.只有先登记注册人 b.只有专利行政部门 c.任何人 d.只有得失关系人7.企业知识产权最高管理层下设若干下一级管理层,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结构,这属于()。
(1分)正确a.直线式非政府结构 b.职能式非政府结构 c.矩阵式非政府结构 d.网络型非政府结构8.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自申请日之日起____。
(1分)正确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9.伊诺思在()一书中首次直接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
(1分)正确a.《经济发展理论》b.《资本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c.《商业周期》 d.《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者与技术创新》10.作品的构成要件应当是()。
(1分)正确a.新颖性 b.创造性 c.独创性 d.可以欣赏性11.同样的智力成果可以由不同的主体同时或先后完成,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决定了只能将其赋予其中____主体。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c512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d.png)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种作品不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
A. 小说
B. 商标
C. 电影
D. 音乐
2. 以下哪种权利不属于著作权的财产权?
A. 发表权
B. 署名权
C. 修改权
D. 转让权
3.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
A. 10年
B. 20年
C. 30年
D. 50年
4. 商标的注册有效期为: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5. 未经许可就使用他人商标进行商品销售的行为构成:
A. 侵权行为
B. 公平竞争
C. 合法行为
D. 无效行为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和保护内容。
2.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条件是什么?请简述专利权的申请流程。
3. 商标权的法律保护范围是什么?商标的使用方法有哪些要求?
4. 以实例说明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5. 请简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三、论述题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产权法理论,对以下问题进行论述:
知识产权在数字化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和挑战。
以上为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题目,希望同学们认真答题,实现知识的全面掌握和深入理解。
祝考试顺利!。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c968a1f8c75fbfc67db221.png)
《知识产权法》期末备考资料单项选择1、知识产权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是(C)。
A. 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和实用性B. 国家授予性、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C. 国家性、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D. 国家授予性、独占性、地域性和实践性2、关于知识产权法的性质,正确的表述是( C )。
A . 知识产权法属于行政法 B. 知识产权法属于经济法C. 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D. 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世界上第一部着作权法是1701年生效的( C )。
A.《联邦着作权法》B.《版权法》C.《安娜女王法》D.《作者权法》4、《着作权法》所保护和调整的对象是( D )。
A.版权B.着作权C.与着作权有关的权利D.着作权和与着作权有关的权利5、刘教授1998年1月1日自行将我国刚颁布的一部法律译成英文,投递给《中国法坛》,于1998年6月1日发表。
国家有关机关认为该译文质量很高,经与刘协商,于1998年12月5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位官方正式译文。
刘教授对其译文( D )。
A. 自1998年1月1日起一直享有着作权B. 自1998年6月1日享有着作权C. 自1998年12月5日享有着作权D. 自1998年1月1日起至1998年12月5日期间享有着作权6、下列选项中,属于作品构成要件的是( C )。
A. 新颖性B. 创造性C. 独创性D. 可欣赏性7、甲乙共同创作完成一部小说,甲主张发表,乙不同意。
乙死亡,有一继承人丙,后甲将该小说发表,下列说法( A )是错误的。
A. 乙生前不同意发表该小说,甲无权发表B. 发表该小说的稿费由甲和丙获得C. 该小说的使用权保护期应截止于甲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D. 甲不能剥夺乙的署名权8、甲将其作品投递给乙杂志社。
未经甲的许可,乙便委托并丙对甲的作品进行修改,然后乙杂志社将署名为丙、甲的作品发表在其刊物上,则( C )。
A. 乙侵犯了甲的着作权,丙未侵权B. 乙未侵犯甲的着作权,丙侵权C. 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着作权D. 乙和丙均未侵犯甲的着作权9、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是( A )。
最新知识产权期末考试题(最全)
![最新知识产权期末考试题(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a0f8057ff18583d04864593b.png)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早确认、保护和形式治理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商品装潢:是指在商品或其包装、容器以及其他附着物上所进行的装饰。
3、商品商标:指使用于商品之上的商标,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分为制造商标和销售商标。
4、证明商标:也称保证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
5、注册商标: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请按你的理解给知识产权概念下个定义。
答:知识产权是治理成果所有人和使用人给予自己所拥有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各项民事权利的总和,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阀线圈、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
知识产权是一个随着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化的概念2、请试述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这就是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3、请试述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为两个主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所界定。
第一:1967年签订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指出,知识产权应包括下列权利: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人类在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 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的权利;7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其他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第二: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的范围,包括: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观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主要是商业秘密权.目前基本上国际上都是以这两个协议所界定的范围为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重点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16770052ea551810a68713.png)
知识产权法复习提纲1.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知识产权对象的无形性P11~P152.知识产权的概念、类型P4~5 /P193.怎样理解作品的独创性P204.作品的构成要件P495.作品的分类P50~526.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P65~667.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概念、种类、特征P77~808.著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包括哪些?P99~1029.邻接权的概念及内容,与著作权的区别P88/P9010.著作权侵权赔偿的三大依据P12511.软件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内容有哪些?P56/P55/P5712.专利制度的特征P140(不完整)13.职务发明的概念,其权利归属?P151~15214.专利的种类及各自的概念P16415.权利申请书是什么?意义?作用?P17016.以发明为例,专利的申请条件P175~18217.专利的优先权?期限?P168~16918.商标显著性的理解P226~23219.什么叫驰名商标?驰名商标的认定?对其的保护?P302/P305/P30520.商标侵权的概念、形式P29421.商业秘密的概念,如何保护?P326P329/P33122.地理标志的概念,如何保护?P34323.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P37424.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内容P37725.Trips协议原则、内容"TRIPS"协议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的简称。
这个文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
关于TRIPS协议的基本原则有不同说法,较为一致的有三条,即: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确保各成员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对其他成员之国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于基本国国民。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目的在于平等对待所有的外国人,这一原则尤其可用于某些外国人在在一国享有不同于或超出于当地人的特殊待遇时,其他外国人也想获得同样的待遇。
2023年7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7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dc7e4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d.png)
2023年7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在其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区别于其他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显著性标志,叫做(C)。
A.制造商标B.销售商标C.服务商标D.图形商标2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注册商标有异议,其申请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法定期限为(D)。
A.1年B.2年C.3年D.5年3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自(B)之日起产生。
A.作品发表B.作品创作完成C.作品登记D.作品公告4.我国商标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这类行为称为(八)。
A.使用侵权B.销售侵权C.标识侵权D.反向假冒侵权5.我国专利法规定,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合于工业上应用的新技术称为(0。
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新技术6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具备三个条件,其中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这属于三个条件中的A.新颖性B.创造性C.实用性D.推广性7 .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C)。
A.5年BlO年C.20年D.30年8 .认为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人是(D)。
A.专利申请人B.专利使用人C.专利局D.任何人9 .电影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为(C)。
A.10年B.30年C.50年D死后50年10.巴黎公约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
A.国民待遇原则B.优先权原则C.独立性原则D.最惠国待遇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被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包括(ACD)。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2c1dd843323968001c92c1.png)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
(老师期为我们划的的重点)
1、请区别广义和狭义的知识产权概念的外延
2、著作权归属的原则,具体情况的分析请大家掌握
3、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注意区别自然人、法人以及不同
的作品
4、邻接权的权源是什么
5、合作作品的侵权情况分析理解
6、专利权的客体
7、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利包含哪些
8、对商标概念的理解
9、比较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之间在权利本质属性上
的不同
10、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包括哪些情况?
11、表演权和表演者权的区别是什么
12、如何理解作品,如何理解作品受保护的要件
13、商标的使用包括哪些情况
14、专利权授予的客体应具有怎么样的特征,请注意理解
专利说明书的写法,能够判断出专利技术的特征表述
15、理解地理标志、货源标志
16、什么是驰名商标,判断标准是什么
17、职务作品的概念
18、专利申请的原则
19、演绎作品的概念
20、著作人身权概念、内容、特征
21、知识产权的特征
22、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的概念、特征、制度内容
23、专利审查的规则
24、专利的先用权原则的理解
25、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的概念、特征、性质
26、单一性原则的概念
27、权利穷竭理论的理解,请注意在著作权、专利权、商
标权上的不同之处。
28、合理使用和侵权行为之间的划分界限
29、专利侵权的判断
30、美术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论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创造成果和经营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概括主义方法):*知识产权是区别于传统所有权的另类权利,是产生于精神领域的非物质化的财产权,即基于智力成果、经营标记或只是信息所产生的权利。
*知识产权不等于智力创造性成果权,以知识产权名义所统领的各项权利并非都来自知识领域,亦非都基于智力成果而产生。
*知识产权是法定之权,其产生一般须由法律认可。
3.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1)私权*知识产权是私人的权利私人,特指名师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处于平等地位的人。
*知识产权是私有的权利私有,指民事权利为特定民事主体所享有,是特定人享有的私人权利,而不是一切人同享的公共权利。
*知识产权是私益的权利私益,与公益相对的个人利益。
(2)无形财产权:创造性成果权,经营性标记权,经营性资讯权。
4.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客体的非物质性。
5.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1)专有性*知识财产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
*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2)地域性知识产权受到地域的限制,具有严格的领土权,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3)时间性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
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在专有性效力方面的区别*所有权的排他性表现为所有人排斥非所有人对其所有物进行不法侵占、妨害和损毁,知识产权的排他性主要是排斥非专有人对知识产品进行不法仿制、假冒或剽窃。
*所有权的独占性是绝对的,即所有人行使对物的权利,既不允许他人干涉,也不需要他人积极协助,在所有物为所有人控制的情况下,且无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是相对的,这种垄断性权利受到权能方面的限制,同时该项权利的独占性只有在一定空间地域和有效期限内才发生效力。
6.知识产品的概念: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精神领域所创造的产品,具有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创作等各种表现形式,它是与物质产品相区别而独立存在的客体范畴。
7.知识产品的基本特点:*创造性创造性是知识产品取得法律保护的条件。
专利权,技术先进性(非显而易见性);著作权,独创性(原创性);商标权,可识别性(易于区别性)。
*非物质性知识产品的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是知识形态的精神产品。
*公开性公开性是知识产品所有人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
知识产权的产生条件:知识产品所有人将自己的作品、发明创造等公布出来,使公众看到,得到其中的专门知识;而公众承认他们在一定时期内有使用、制造其知识产品的专有权利。
商业秘密不具有公开性,依靠保密来维持其专有权利,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
36.简述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区别。
(1)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最根本区别。
(1分)(2)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一一般特征是:①国家授予性: (1分)②专有性; (1分)③地域性; (1 分)④时间性; (1 分)。
37.简述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区别。
37. (1) 表演权与表演者权是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关系。
(1分)(2)表演权是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表演者权是表演者对其衣演享有的权利。
(2分)(3)表演权是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或者“经济权利”)之;表演者权则包括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或者“精神权利")两部分。
二.著作权1.著作权的性质(1)著作人身权的性质*不可转让性著作财产权是可以转让的,而著作人身权则不可转让。
*永久性我国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采取无限主义原则。
我国《著作权法》第20条:“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著作财产权的性质*可让与性我国采用二元说,即,认为著作财产权具有可让欲行。
*有期限性*可继承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
2.作品的概念: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3.作品受保护的实质条件:独创性。
我国《著作权法》在规定独创性的同时,还要求作品能以有形形式复制。
“可复制性”仅是作品的一个属性而非作品受保护的形式要件。
4.作品的类别(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以及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作品。
5.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思想事实及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法律、法规及官方文件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6.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产品。
7.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对象从著作权法上的“作品”扩大到不具备作品条件的“表达形式”。
*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界定为国家。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及表达形式的收集者、整理者和传播者的权利,尊重他们在收整理和传播过程中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
8.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的一般原则:谁开发谁享有著作权。
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内容: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应当由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期限(1)自然人对软件享有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的终生至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3)单位对软件享有著作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未发表的,条例不再保护)。
11.著作权主体的概念: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12.著作权主体的分类:*原始主体在作品创作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
13.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之间的区别:*原始主体的资格基于创作行为或法律规定直接产生,一个人只要创作了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便可成为院士主体。
继受主体是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的其他规定取得著作权而成为主体的。
*原始主体可能享有全部的著作财产权和全部的著作人身权。
继受主体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不能取得著作人身权。
14.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
15.其他著作权人:作者以外的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人啊组织、国家(继受主体)。
16.继受主体取得著作权的主要方式:*因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或法律规定取得著作权。
*因合同取得著作权。
17.雇佣作品(职务作品)的概念:员工在受雇佣期间和受雇范围内所创作的作品。
18.我国对职务作品之归属的规定:*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
*最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的职务作品,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19.著作人身权的概念:作者基于作品创作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20.著作人身权的特点:永久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剥夺性。
21.著作人身权的内容:*发表权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
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作品一旦以合法方式公之于众,即构成已发表作品,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署名权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署名权不得转让、继承和放弃。
署名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作者死后署名权依然受到保护。
*修改权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的权利(有权修改自己的作品,有权禁止他人对作品进行歪曲或删改)。
*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内容完整,使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2.著作财产权的概念: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
23.著作财产权的内容: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广播权等。
24.我国著作权的取得方式:自动取得,即,著作权自作品完成创作之日起产生,并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25.自动取得制度的原则:无手续主义,自动保护主义。
26.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作者的发表权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27.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1)一般作品①公民作品: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合作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人保护期截止于最后死亡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②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则不再保护。
(2)特殊作品①计算机软件:自然人的终生至其死后50年。
②匿名作品和假名作品: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
答: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是相对著作权非自动取得原则而言的。
具而言之,符合著作权法规定之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依著作权法的规定产生著作权。
但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并不是无条件取得原则。
一个具体的表达形式能自动产生著作权的条件是: (1) 该表达形式已经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能被人们感知; (2) 该表达形式属于著作权法规定之文学、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的作品; (3) 该表达式的原作者具有合格的主体资格。
什么是著作权中的合理使用?其构成条件是什么?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白由使用享有落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得客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害作权人支付报栅的制度。
(2)构成条件①被使用的作品已经发表; (1 分)②使用的目的限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或者为了教学、科研等事业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不得侵害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1分)③必须注明被使用作品的名称、其作者的姓名,并且不得损害作者的其他权利。
(1分)28.邻接权的概念: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
29.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主体不同著作权保护的主体是作品的创作者或依法取得著作权的人。
邻接权保护的主体是以表演、录音录像或广播方式帮助作者传播作品的人。
*客体不同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
表演者权的客体是表演活动,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客体是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广播组织者权利的客体是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
*权利内容不同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