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第五章
传热学第五章 对流换热计算
2019/11/12
20
华中科技大学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③短管 当管子的长径比l/d<60时,属于短管内流动换 热,进口段的影响不能忽视。此时亦应在按 照长管计算出结果的基础上乘以相应的修正
系数Cl。 cl 1 d l 0.7
华中科技大学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第五章 对流换热计算
§5-1 管(槽)内流体受迫对流换热计算 §5-2 流体外掠物体的对流换热计算 §5-3 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2019/11/12
1
华中科技大学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华中科技大学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2 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准则关系式 ①管内紊流换热准则关系式
迪图斯-贝尔特(Dittus-Boelter)公式
Nu 0.023Re0.8 Prn
特征尺寸为d,特征流速
采用的定性温度是t f tf tf
HUST Lab of Thermal Science & Engineering
大温差情况下计算换热时准则式右边要乘以物 性修正项 。
气体 液体
ct
Tf 1
ct
f f
Tw 0.5
0.11 w
0.25 w
传热学-第五章 对流换热(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 ] qw,x
=
−λ⎜⎜⎝⎛
∂t ∂y
⎟⎟⎠⎞w , x
W m2
注意和第三类边 界条件的区别
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 ] qw,x = hx (tw -t∞ ) W m2
根据能量守恒
对流换热过程 微分方程式
[ ] hx
=
−
tw
λ
− t∞
⎜⎜⎝⎛
∂t ∂y
⎟朝下
自然对流
(5)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热导率 λ [w/(m℃)]
比热容 c [J/(kg℃)]
密 度 ρ [kg/m3]
动力粘度 η [Ns/m2] 运动粘度 ν =η/ρ [m2/s] 体积胀系数 α [1/K]
α
=
1 ⎜⎛ v⎝
∂v ∂T
⎟⎞ ⎠p
=
−
1
ρ
⎜⎛ ⎝
∂ρ
∂T
⎟⎞ ⎠p
λ↑ ⇒ h↑流体内部和流体与壁面间导热热阻小
第五章 对流换热(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5-1 对流换热概说
1. 对流换热的定义和性质
定义:对流换热是指 流体流经固体时流体 与固体表面之间的 热量传递现象。
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不是 基本传热方式 对流换热实例:(1) 暖气管道; (2) 电子器件冷却;(3) 换热器
ρ、c↑ ⇒ h↑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
η ↑ ⇒ h↓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 α ↑ ⇒ h↑自然对流换热增强
综上所述,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
h = f (u, tw , tf , λ, cp , ρ, α ,η, l )
对流换热分类小结
第五章 传热
液体被加热时,(/w)0.14=1.05,液体被冷却时,(/w)0.14=0.95
16
2. 圆直管强制滞流
Nu=1.86(RePrdi/l)1/3(/w)0.14 定性温度、定性尺寸和 (/w)0.14的处理同上 3. 圆直管过渡流
先按湍流计算,然后乘以校正因数
j=1-6×105/Re1.8<1
流体垂直流过单管时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
19
Nu=CRenPr0.4
Re 50~80 80~5000 ≥5000 C 0.93 0.715 0.226 n 0.4 0.46 0.6
2. 流体垂直流过管束 Nu=CeRenPr0.4 C、e、n的值由下表确定:
20
列序 1 2 3 4
直列 n 0.6 0.65 0.65 0.65
2
Pr
c p l
三、流体无相变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一)流体在管内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1.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Nu=0.023Re0.8Prn 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定性尺寸:管内径 流体被加热时,n=0.4 流体被冷却时,n=0.3 对高粘度流体(粘度大于水粘度的2倍),用: Nu=0.027Re0.8Pr1/3(/w)0.14 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定性尺寸:管内径
E Et
Et:透过的能量
E:被反射的能量
33
由能量衡算:
Ea E Et E
Ea E
E E
Et E
1
a t 1
几种物体的定义:
黑体
镜体
a=1 =0 t=0 →例:黑煤a=0.97
a=0 =1 t=0 →例:磨光的铜镜面=0.97 t=0 a+=1
《传热学》资料第五章传热过程与传热器
《传热学》资料第五章传热过程与传热器一、名词解释1.传热过程:热量从高温流体通过壁面传向低温流体的总过程.2.复合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同时存在的传热过程.3.污垢系数:单位面积的污垢热阻.4.肋化系数: 肋侧表面面积与光壁侧表面积之比.5.顺流:两种流体平行流动且方向相同6.逆流: 两种流体平行流动且方向相反7.效能:换热器实际传热的热流量与最大可能传热的热流量之比.8.传热单元数:传热温差为1K时的热流量与热容量小的流体温度变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流量之比.它反映了换热器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是一个换热器的综合经济技术指标.9.临界热绝缘直径:对应于最小总热阻(或最大传热量)的保温层外径.二、填空题1.与的综合过程称为复合传热。
(对流传热,辐射传热)2.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传热的辐射传热系数为20 W/(m2.K),对流传热系数为40 W/(m2.K),其复合传热系数为。
(60W/(m2.K))3.肋化系数是指与之比。
(加肋后的总换热面积,未加肋时的换热面积)4.一传热过程的热流密度q=1.8kW/m2,冷、热流体间的温差为30℃,则传热系数为,单位面积的总传热热阻为。
(60W/(m2.K),0.017(m2.K)/W)5.一传热过程的温压为20℃,热流量为lkW,则其热阻为。
(0.02K/W)6.已知一厚为30mm的平壁,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100 W/(m2.K),冷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50W/(m2.K),平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2W/(m·K),则该平壁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为。
(6.1W/(m2.K))7.在一维稳态传热过程中,每个传热环节的热阻分别是0.01K/W、0.35K/W和0.009lK /W,在热阻为的传热环节上采取强化传热措施效果最好。
(0.35K/W)8.某一厚20mm的平壁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为45W/(m2.K),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70W/(m2K),冷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00W/(m2.K),则该平壁的导热系数为。
第五章-传热学
t w = f ( x, y , z , τ )
如果t 常数,则称为等壁温边界条件 如果 w=常数,则称为等壁温边界条件。 等壁温边界条件。
12
第二类边界条件给出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分布规律 第二类边界条件给出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分布规律: 给出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分布规律:
qw = f ( x, y , z , τ )
8
单位时间内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加为 单位时间内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加为
dU Φλ + Φh = 于是根据微元体的能量守恒 dτ ( ut ) ( vt ) 2t 2t 可得 λ 2 + 2 dxdy ρ c p x + y dxdy x y t = ρcp dxdy τ t t t u v 2t 2t +v +t + ρcp + u = λ 2 + 2 x y x y x y τ
4
按照牛顿冷却公式
t q x = hx ( tw tf ) x= λ y w,x
hx =
qx
( tw tf ) x
λ
t y w, x
如果热流密度、 表面传热系数、 如果热流密度 、 表面传热系数 、 温度梯度及温差 都取整个壁面的平均值, 都取整个壁面的平均值,则有 λ t h= tw tf y w 上面两式建立了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与温度场 之间的关系。 而流体的温度场又和速度场密切相关, 之间的关系 。 而流体的温度场又和速度场密切相关 , 所以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应该包括描写速度场和温度 场的微分方程。 场的微分方程。 5
dU t = ρcp dxdy τ dτ
t t t 2t 2t ρcp + u +v = λ x 2 + y 2 x y τ
传热学第5章
w
•t — 热边界层厚度 •与t 不一定相等
•边界层的传热特性: •在层流边界层内垂直于壁面方向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 靠导热。湍流边界层的主要热阻为层流底层的导热热阻 。
1对流换热
•层流:温度呈抛物线分 布•湍流:温度呈幂函数分 布
•湍流边界层贴壁处的温度 梯度明显大于层流
•故:湍流换热比层流换热强!
•边界层内:平均速度梯度很大;
•
y=0处的速度梯度最大
6对流换热
•由牛顿粘性定律:
•速度梯度大,粘滞应力大
•边界层外: u 在 y 方向不变化, u/y=0
•粘滞应力为零 — 主流区
•流场可以划分为两个区: •边界层区:N-S方程
•主流区: u/y=0,=0;无粘性理想流体;
•
欧拉方程
•——边界层概念的基本思想
•强迫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换热
7对流换热
•
(2) 流动的状态 •层流 •:主要靠分子扩散(即导热)。
•湍流 •:湍流比层流对流换热强烈
•
(3) 流体有无相变
•沸腾换热 •凝结换热
8对流换热
• (4) 流体的物理性质
• 1)热导率,W/(mK), 愈大,对流换热愈强烈;
• 2)密度,kg/m3 • 3)比热容c,J/(kgK)。c反映单位体积流体热容
• 与 t 的关系:分别反映流体分子和流体微团的动量
•
和热量扩散的深度
•普朗特数
2对流换热
•综上所述,边界层具有以下特征:
•( • a) (b) 流场划分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
•流动边界层:速度梯度较大,动量扩散主要区域。
•热边界层:温度梯度较大,热量扩散的主要区域
• (c) 流态:边界层分为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 。湍流边界层分为层流底层、缓冲层与湍流核心。
传热学第五章对流换热
1.流动边界层(Velocity boundary layer )
如果流体为没有粘性流体,流体流过平板时,流速在截 面上一直保持不变。 如果流体为粘性流体,情况会如何呢?我们用一测速仪 来测量壁面附近的速度分布。测量发现在法向方向上, 即y方向上,壁面上速度为零,随着y方向的增加,流速 急剧增加,到达一薄层后,流速接近或等于来流速度, 德国科学家普朗特L.Prandtl研究了这一现象,并且在 1904年第一次提出了边界层的、分类 三、对流换热的机理 四、影响因素 五、研究方法 六、h的物理意义
一.定义
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固体表面时所发生的热量交换称为 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 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 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对流换热遵循牛顿冷却定律:
qw tw
x
y
t∞
u∞
图5-1 对流换热过程示意
圆管内强制对流换热 其它形式截面管道内的对流换热 外掠平板的对流换热 外掠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 外掠圆管管束的对流换热 外掠其它截面形状柱体的对流换热 射流冲击换热
外部流动
对 流 换 热
有相变
自然对流(Free convection) 混合对流 沸腾换热 凝结换热
大空间自然对流 有限空间自然对流
大容器沸腾 管内沸腾 管外凝结 管内凝结
λ ∂t 换热微分方程(描写h的本质,hx = − ∆t ( ∂y ) y =0 dA) 连续性方程(描写流体流动状态,即质量守恒) 动量微分方程(描写流动状态,即动量守恒) 能量微分方程(描写流体中温度场分布)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先作假设: (1)仅考虑二维问题; (2)流体为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稳定流动; (3)常物性,无内热源; (4)忽略由粘性摩擦而产生的耗散热。 以二维坐标系中的微元体为分析对象,根据热力学第一定 律,对于这样一个开口系统,有:
传热学第五章_对流换热原理-1
Velocity = v Velocity = 0
Velocity Temperature
Boundary Boundary
Layer
Layer
HOT SURFACE, TEMP = TH
3. 热边界层厚度δt和流动边界层厚度δ的区 别与联系
(2) 边界层产生原因:
由于粘性的作用,流体与 壁面之间产生一粘滞力, 粘滞力使得靠近壁面处的 速度逐渐下降,最后使壁 面上的流体速度降为零, 流体质点在壁面上产生一 薄层。随着流体的流动, 粘滞力向内传递,形成的 薄层又阻碍邻近流体层中 微粒运动的作用,依此类 推,形成的薄层又阻碍邻 近流体层微粒运动,到一 定程度,粘滞力不再起作 用。
➢ 如果流体为粘性流体,情况会如何呢?我们用一测速仪来 测量壁面附近的速度分布。测量发现在法向方向上,即y 方向上,壁面上速度为零,随着y方向的增加,流速急剧 增加,到达一薄层后,流速接近或等于来流速度,普朗特 研究了这一现象,并且在1904年第一次提出了边界层的概 念。
普朗特在仔细观察了粘性流体流过固体表面的特性后提出了 突破性的见解。他认为,粘滞性起作用的区域仅仅局限在 靠近壁面的薄层内。在此薄层以外,由于速度梯度很小粘 滞性所造成的切应力可以略而不计,于是该区域中的流动 可以作为理想流体的无旋流动。这种在固体表面附近流体 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称为流动边界层(又称速度边界 层).图5—5示出了产生流动边界层的两种常见情形。如 图5—5a所示,从y=o处u=0开始,流体的速度随着离开 壁面距离y的增加而急剧增大,经过一个薄层后u增长到接 近主流速度。这个薄层即为流动边界层,其厚度视规定的 接近主流速度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通常规定达到主流速度 的99%处的距离y为流动边界层的厚度,记为δ 。
第五章-传热学
h
' h,x
' h,y
cpuxtvytdxdy
8
单位时间内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加为
dU
d
cp
t
dxdy
于是根据微元体的能量守恒
h
dU
d
可得
2t x2
2t y2
dxdy
cpuxtvytdxdy
cp
t
dxdy
cptux tvy ttu xv y
2t x2
2t y2
2
20
cp
uxt
v t y
=
2t x2
2t y2
1
11 1
1
2
1 1
1
2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简化为
h t tw tf y w
u v 0 x y
简化方程组只有4个方
程,但仍含有h、u、v、 p、t 等5个未知量,方
程组不封闭。如何求解?
uuxvuy1ddpxy2u2
u t x
v t y
26
第六节 相似理论基础
相似原理指导下的实验研究仍然是解决复杂对流换 热问题的可靠方法。
相似原理回答三个问题: (1)如何安排实验? (2)如何整理实验数据? (3)如何推广应用实验研究结果?
一、 相似原理的主要内容
1.物理现象相似的定义 2.物理现象相似的性质 3.相似特征数之间的关系 4.物理现象相似的条件
三、解的函数形式——特征数关联式
特征数是由一些物理量组成的无量纲数,例如毕 渥数Bi和付里叶数Fo。对流换热的解也可以表示成 特征数函数的形式,称为特征数关联式。
通过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的无量纲化可以导出与对 流换热有关的特征数。
传热学-第五章
3 管内湍流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换热计算时,先计算Re判断流态,再选用公式
(1)迪图斯-贝尔特(Dittus-Boelter)关联式:
Nu f 0.023 Re0f.8 Prmf ;
0.4 m 0.3
(tw t f ) (tw t f )
适用的参数范围:104
Ref
1.2 105;
dp 0 dx
此时动量方程与能量方程的形式完全一致:
u
t x
v
t y
a
2t y 2
表明:此情况下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规律相似
特别地:对于 = a 的流体(Pr=1),速度场与无量纲温度场
在形式上完全相似,这是Pr的另一层物理意义:表示流动边界 层和温度边界层的相对厚度
2
(2) 定性温度、特征长度和特征速度
c 特征速度:Re数中的流体速度u
流体外掠平板或绕流圆柱:取来流速度 u
管内流动:取截面上的平均速度 um
流体绕流管束:取最小流通截面的最大速度 umax
4
6 实验数据如何整理(整理成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特征关联式的具体函数形式、定性温度、特征长度等 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经验性 目的:完满表达实验数据的规律性、便于应用,特征数关 联式通常整理成已定准则的幂函数形式:
§10-4 强制对流换热的计算
一、外掠平板
Nu x
0.664
Re
1 x
2
Pr
1
3
一定要注意上面准则方程的适用条件:
特征数方程 或准则方程
外掠等温平板、层流、无内热源(Re<5×105)
Nux (0.037Rex0.8 871) Pr1 3
传热学 第五章 对流换热
t qw
n w
第三类边界条件?
思考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表明,在边界上垂直于壁面的热量传 递完全依靠导热,那么在对流换热过程中流体的流动起 什么作用?
hx
tw t
x
t y
y0,x
c
p
t
u t x
v
t y
2t x2
2t y 2
流场决定温度场
小结
我们学习了 影响对流换热的一些因素;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对流换热系数的定义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
A qxdA
A
hx
tw
t
x
dA
h
1 A
A hxdA
对流换热的 核心问题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对流换热是流体的导热和热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影响因素:
1)流动的起因:强迫对流换热与自然对流换热 2) 流动的状态:层流和紊流 3) 流体有无相变 4) 流体的物理性质
5)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v
t y
2t x2
2t y 2
2) 对流换热的单值性条件
(1) 几何条件 (2) 物理条件 (3) 时间条件 (4) 边界条件
1904年,德国科学家普朗特(L. Prandtl)提出著名 的边界层概念后,上述方程的求解才成为可能。
第一类边界条件 t w f x, y, z,
q 第二类边界条件 w f x, y, z,
采用氢冷须注意其密封结构,否则泄露后会发生爆炸。
5)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强迫对流
(1)管内的流动
(2)管外的流动
自然对流
(3)热面朝上
(4)热面朝下
对流换热分类
传热学第五章
例2:流体外掠平板对流换热边界层温度场相似问题 温度沿 x、y 方向变化 如果在空间 对应点上: 几何相 似倍数
' x1 " x1
=
' r2 " r2
=
r3'
" r3
= .... =
' um " um
R'
几何相 似倍数
=
' u2 " u2
=
' u3 " u3
= .... =
' u max
∂x
∂y
∂y
Cu Cl Ca
” ∂t” ” ∂t” ” ∂ 2 t” =a u +v 2 ∂x” ∂y” ∂y”
hl — — 努谢尔特数( Nusslet ) λ ρul ul = Re = — 雷诺数 ( Reynolds ) η ν Nu = ν a ∆p Eu = ρu 2 Pr = — — 普朗特数 (Prandtl) — — 欧拉数 (Euler) ul — 贝克利数 (Peclet)20 a
17
∂u” ∂v” + =0 ∂x” ∂y”
Cu Cl u 'l ' υ " =1 ⇒ =1 Re ' = Re" Cυ υ ' u "l " C∆p Cl ∆p ' u 'l ' ρ "u "2 υ " = 1 ⇒ ' '2 ' =1 C ρ Cu Cυ ρ u υ ∆p" u "l "
Eu ' Re ' = Eu " Re "
传热学第五章
h Atw t
以后除非特殊声明外,我们所说的对流换热系数皆指平均对流换
热系数,以 h 表示.
h(x)规律说明
Laminar region
x (x) h (x) 导热
Transition region
扰动
h(x)
Turbulent region
湍流部分的热阻很小,热阻主要集中在
粘性底层中.
2.按有无相变分
单相介质传热:对流换热时只有一种流体.
相变换热:传热过程中有相变发生.
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或称三相.
相变换热有分为:
沸腾换热:(boiling heat transfer)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发生 的换热.
凝结换热:(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物质由气态变为 液态时发生的换热. 熔化换热(melting heat transfer) 凝固换热(solidification heat transfer) 升华换热(sublimation heat transfer) 凝华换热(sublimation heat transfer )
由上述分析可见,边界层控制着传热过程,故一些研究人员试图通过
破坏粘性底层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牛顿流体(Newtonian fluid),常物性,无内热源,耗散不计,稳态,
二维,略去重力.
完性分析已知:u,t,l 的量级为0(1) , t 的量级为0()
以此五个量为分析基础。
2.动量方程(momentum equation)
u v 0 x y
u
u
u x
v
u y
Fx
p x
第五章--传热专业知识讲座
▪ 常压下:T ↑→λ↑;
▪ 一般情况下,气体导热系数与压强无关; ▪ 气体不利于导热,利于保温,
▪当λ<0.2 W/(m·K)时,可用作隔热材料,如保温棉、玻璃棉等;
低压气体混合物旳导热系数可由下式求得:
1
xii M i 3
m i
1
xi M i 3
i
式中,xi,Mi,λi分别为i组分旳摩尔分率,分子量及导热系数。
特点:
▪ 任何物体,只要T >0K,均存在辐射传热;
▪可在真空中传递,不需要任何中介; ▪ 传热过程中伴随能量形式旳转换。 ▪只有在高温下才干成为主要传热方式。
第一节 概述
传热过程中冷热流体(接触)热互换方式
(一)直接接触式和混合换热器
优点:传热效果好, 设备构造简朴, 传热效率高。
对于工艺上允许两流体相互混合旳情况
第5章 传热
Chapter 5
Heat Transfer
第5章 传热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热传导 对流传热 沸腾与冷凝给热 两流体间旳传热计算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在石油化工中旳应用 1.原料、产品旳加热和冷却
第一节 概述
2.对设备及管线进行保温(保冷),降低热量损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热传导
一、基本概念 1.温度场与温度梯度
温度场:任一时刻,物体各点旳温度分布情况,称为温 度场,以数学式表达如下:
T f x, y, z,
对稳定热传导过程,物体各点温度均不随时间变化,则 温度场体现式变为:
T f x, y,z
第二节 热传导
2.一维稳定热传导:温度只沿一种坐标方向变化,称为一 维稳定热传导,其数学体现式为:
第五章 传热
23
3.固体的导热系数
• 导热性能与导电性能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良好 的导电体必然是良好的导热体,反之亦然。在所 有固体中,金属的导热性能最好。大多数金属的 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纯度的增 加而增大,也即合金比纯金属的导热系数要低。 • 非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与其组成、结构的紧密程 度及温度有关。大多数非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随 密度增加而增大;在密度一定的前提下,其导热 系数与温度呈线性关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应予指出,在导热过程中导热体内的温度沿传热 方向发生变化,其导热系数也在变化,但在工程 计算中,为简便起见通常使用平均导热系数。
传热过程可依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同时进行。 (一)热传导 热传导又称导热,是借助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热 运动来传递热量的过程。当物质内部在传热方向上无质点宏观迁移 的前提下,只要存在温度差,就必然发生热传导。可见热传导不仅 发生在固体中,同时也是流体内的一种传热方式。
在静止流体内部以及在作层流运动的流体层中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 传热,是凭借流体分子的振动碰撞来实现的,换言之,这两类传热 过程也应属于导热的范畴。 很显然,导热过程的特点是:在传热过程中传热方向上无质点块的 宏观迁移。
△tm---推动力,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
应用: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强化传热的途径
15
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立叶定律
(一)导热的分类
由热传导引起的传热速率称为导热速率,其与导热体 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有关。导热体内部在空间和时间 上的温度分布称为温度场。 若温度场内各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则称为不稳定温 度场。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t = f (x, y, z, θ)
22
2.液体的导热系数
• 液体可分为金属液体(液态金属)和非金属液体。 液态金属的导热系数比一般液体的高,其中熔融 的纯纳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大多数金属液体的 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非金属液体中, 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水和甘油外,大多数非金 属液体的导热系数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常 纯液体的导热系数较其溶液的要大。液体的导热 系数基本上与压强无关。
化工原理课件第五章 传热
温度场的通式
温度场的通式:
t f x, y, z,
式中: t —— 某点的温度,k;
X,y,z —— 这点的空间坐标;
θ —— 时间,s。
若在稳定温度场中, 表示式为:
t f x, y, z
稳定温度场和不稳定温度场
(1)不稳定温度场 —— 温度随时间而改变 的温度场,称为:不稳定温度场 。
称为:传热速率,用Q表示,单位:J/s, 即w(瓦)。
(三)辐射
1、辐射——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能量的现象。 物体可以由不同原因发出辐射能。
2、热辐射——物体因热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 称为:热辐射radiation。
3、 只要物体的绝对温度大于 0K,便会不停地 将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出去,同时也不断 地将其他物体辐射来的能量转为热量。辐射与 吸收能 量的差额转变为低温物体的热量。但 是,只有物体具有较高温度时, 辐射才为主 要形式。
传热面上不同局部面积的热通量可以不同。
3、热流量Q与热通量q的关系
式中:
q dQ dA
Q——热流量,单位为:J/s,即w(瓦) 。
q——热通量(热流密度),单位为:J/(m2·s),即 w/m2。
A——传热面积, m2 。
热流量Q与热通量q的关系
(1)热通量q基于微元面dA,热通量q可以 用于局部地区。
1、热源——电热、饱和水蒸汽、烟道气、高 温载体等。
2、冷源——冷却水、空气、冷却盐水等。 冷却水——河水、海水、井水等。
二、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 1、热传导(导热) • 2、对流 • 3、辐射
(一)热传导(简称:导热)
1、热传导——热量从物体内部温度较高
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者传递到与 之接触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 简称:导热conduction。
传热学-第五章-对流原理.
三个准则数分别称为努谢尔特准则,雷诺 准则和普朗特准则,相应地用符号Nu、Re 和Pr表示,代入式(d)中,得
N uARcePer
写成一般形式的无量纲关系式,则为
u=f〔Re,Pr)
上两式称之为准则方程式,式中的系 数和指数,或方程的具体形式由试验确
定。
至于自然对流换热,无论是理论分析还 是试验分析,都觉察正是由于壁面和流 体之间存在的温度差,使流体密度不均 匀所产生的浮升力,导致了自然对流运 动的发生和进展。自然对流换热系数α 与其影响因素的一般关系式为
如下图,流体接触管道后,便从两侧流过, 并在管壁上形成边界层。正对着来流方向 的圆管最前点,即φ=0处,流速为零, 边界层厚度为零。此后,在圆管壁上形成 层流边界层,并随着φ角的增大而增厚。 当厚度增加到肯定程度时,便过渡到紊流 边界层。在圆管壁φ=80°四周处,流体 脱离壁面并在圆管的后半部形成旋涡。
明显,流体温度的分布与流体的流淌有关, 深受速度边界层的影响。流体呈层流状态时, 流体微团沿相互平行的流线进展,没有横向 流淌,不发生物质交换,壁面法线方向上的 热量传递,根本上靠分子的导热进展,层内 温度变化较大,温度分布呈抛物线型。对于 紊流边界层,其中层流底层的热量传递也是 靠导热,而在紊流核心层的热交换,除靠分 子的导热外,主要靠流体涡流扰动的对流混 合,从而使得层流底层的温度梯度最大,而 在紊流核心层温度变化平缓比较均匀全都。
二、
从上节可以知道,在大多数状况下, 影响无相变对流换热过程的换热系数 α的物理因素可归结为流体流态、物 性、换热壁面状况和几何条件、流淌 缘由四个方面。争论说明,对于管内 受迫流淌,假设假定物性是常数,不 随温度而变,争论的是平均对流换热 系数。影响换热系数α的因素有流速V, 管径D,流体密度ρ,动力粘度μ,比 热cp和导热系数λ。
传热学5第五章
(0-4)第五章 对流传热分析q = h (t w — t f ) W/m 2 =h (t w — t f ) A W、流动的起因和流动状态、流体的热物理性质本书采用国际单位制,各热物性的单位)如下: 1 •密度 p , k g / m 3; 2 •定压比热容C p , kJ /(k g K); 3.动力黏度Ns / m 2或 kg /( s m)u / y运动黏度=卩/pm 2/s4. 体积膨胀系数 ,1/ K;比体积v ,m 3/kg1v1v TpT P理想气体 =1/T ,对液体或蒸汽,由实验测定,可查附录物性表。
5.热导率入,W /(m K) ; a , m 2/s 。
第一节对流传热概述图5-1几种常见的换热设备示意图、流体的相变四、换热表面几何因素h f u,t w, t f, ,C p, , , ,l (5-1)第二节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对流传热过程微分方程式式中图5-3连续性方程的推导x 方向:M x udyM x M x dx M x x dxxy 方向:M y vdxM y M y dy M ydyy (5-3)、动量微分方程式tq xy w ,xW/m 2(1)q xh x (t wt f )xh x t x⑵th x tt xy w,x(5-2a)t t wh x ---------------------------Xy w,x(5-2b)其中wf x't f t w 01、连续性方程Y 卅严霧如图5-4动量微分方程的推导dxdy DUd(1) 微元体的质量X加速度:Du u u u= u v——d x yDv v v v= u v——d x y(2) 微元体所受的外力:体积力:X dx dyY dx dy表面力:(——-——汪)dx dyx y(—y——y ) dx dyy xu u u x yx x 方向:P ( u v ) = X + ----------------------------x y x yx y yx22z uuu 、p u u P (u v ) =X —+ 2 2 x yxxy22,vv v 、p v v P (uv ):=Y —+22 xyyxy(1)(2) (3)⑷vvvy xyy 方向: P ( u v ) = 丫 + —(5-4a)(4)黏滞x方向导入的净能量三(x+ x dx ) xy方向导入的净能量三2ydx dyx方向热对流传递的净能量三x—(x+ x dx) xdx dy⑴惯性力项,即质量与加速度之积;(2)体积力;⑶压强梯度;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复习题1、试用简明的语言说明热边界层的概念。
答:在壁面附近的一个薄层内,流体温度在壁面的法线方向上发生剧烈变化,而在此薄层之外,流体的温度梯度几乎为零,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这一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
2、与完全的能量方程相比,边界层能量方程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答:与完全的能量方程相比,它忽略了主流方向温度的次变化率σα22x A ,因此仅适用于边界层内,不适用整个流体。
3、式(5—4)与导热问题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式(2—17)有什么区别? 答:0=∂∆∂-=y y t th λ(5—4) )()(f w t t h h t -=∂∂-λ (2—11)式(5—4)中的h 是未知量,而式(2—17)中的h 是作为已知的边界条件给出,此外(2—17)中的λ为固体导热系数而此式为流体导热系数,式(5—4)将用来导出一个包括h 的无量纲数,只是局部表面传热系数,而整个换热表面的表面系数应该把牛顿冷却公式应用到整个表面而得出。
4、式(5—4)表面,在边界上垂直壁面的热量传递完全依靠导热,那么在对流换热中,流体的流动起什么作用?答:固体表面所形成的边界层的厚度除了与流体的粘性有关外还与主流区的速度有关,流动速度越大,边界层越薄,因此导热的热阻也就越小,因此起到影响传热大小5、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字描述应包括什么内容?既然对大多数实际对流传热问题尚无法求得其精确解,那么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字描述有什么意义?答: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字描述应包括: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及定解条件,定解条件包括,(1)初始条件 (2)边界条件 (速度、压力及温度)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字描述目的在于找出影响对流换热中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每一种关系都必须满足动量,能量和质量守恒关系,避免在研究遗漏某种物理因素。
基本概念与定性分析5-1 、对于流体外标平板的流动,试用数量级分析的方法,从动量方程引出边界层厚度的如下变化关系式: x x Re 1~δ解:对于流体外标平板的流动,其动量方程为:221xy u v dx d y u v x y u ∂+-=∂∂+∂∂ρρ 根据数量级的关系,主流方的数量级为1,y 方线的数量级为δ则有 2211111111δρδδv +⨯-=⨯+⨯ 从上式可以看出等式左侧的数量级为1级,那么,等式右侧也是数量级为1级,为使等式是数量级为1,则v 必须是2δ量级。
x δ 从量级看为1δ级1~11~111~1Re 12δδδ⨯=∞v xu x 量级两量的数量级相同,所以x δ与x Re 1成比例5-2、对于油、空气及液态金属,分别有1>>r P ,1≅r P ,1<<r P ,试就外标等温平板的层流流动,画出三种流体边界层中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大致图象(要能显示出x δδ与的相对大小)。
解:如下图:5-3、已知:如图,流体在两平行平板间作层流充分发展对流换热。
求:画出下列三种情形下充分发展区域截面上的流体温度分布曲线:(1)21w w q q =;(2)212w w q q =;(3)01=w q 。
解:如下图形:5-4、已知:某一电子器件的外壳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形状。
c h t >t 。
求:定性地画出空腔截面上空气流动的图像。
解:5-5、已知:输送大电流的导线称为母线,一种母线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内管为导体,其中通以大电流,外管起保护导体的作用。
设母线水平走向,内外管间充满空气。
求:分析内管中所产生的热量是怎样散失到周围环境的。
并定性地画出截面上空气流动的图像。
解:散热方式:(1)环形空间中的空气自然对流(2)内环与外环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5-6、已知:如图,高速飞行部件中广泛采用的钝体是一个轴对称的物体。
求:画出钝体表面上沿x 方向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大致图像,并分析滞止点s 附近边界层流动的状态。
(层流或湍流)。
解:在外掠钝体的对流换热中,滞止点处的换热强度是很高的。
该处的流动几乎总处层流状态,对流换热的强烈程度随离开滞止点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5-7.温度为80℃的平板置于来流温度为20℃的气流中.假设平板表面中某点在垂直于壁面方向的温度梯度为40mm ℃,试确定该处的热流密度.边界层概念及分析5-8、已知:介质为25℃的空气、水及14号润滑油,外掠平板边界层的流动由层流转变为湍流的灵界雷诺数5105Re ⨯=c ,s m u /1=∞。
求:以上三种介质达到c Re 时所需的平板长度。
解:(1)25℃的空气 v =15.53610-⨯s m /2 v x u x ∞=Re =561051053.151⨯=⨯⨯-x x=7.765m(2)25℃的水 s m v /109055.026-⨯= x=0.45275m(3)14号润滑油 s m v /107.31326-⨯= x=156.85m5-9、已知:20℃的水以2m/s 的流速平行地流过一块平板,边界层内的流速为三次多项式分布。
求:计算离开平板前缘10cm 及20cm 处的流动边界层厚度及两截面上边界层内流体的质量流量(以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单位宽度计)。
解:20℃的水 s m v /10006.126-⨯= s m u /2=(1)x=10cm=0.1m 61000.101.02Re -∞⨯⨯==v x u x =19880.72小于过渡雷诺数x Re . 按(5—22)m u vx 36100406.121.010006.164.464.4--∞⨯=⨯⨯==δ设3)(2123δδy y u u y⨯-⨯=∞y y y y d y y u d u u u ud u u ud m ])(2123[30000δδρρρρδδδδ⨯-⨯====⎰⎰⎰⎰∞∞∞∞ =]843[)](8143[0342δδρδδρδ-=-⨯∞∞u y y u =998.2⨯2δ85⨯=1.298 2/m kg(2)x=20cm=0.2m 610006.102.02Re -⨯⨯=x =39761.43(为尽流)361047.1202.010006.164.464.4--∞⨯=⨯⨯==u vx δ m834.18522.9980=⨯⨯==⎰δρδy x d u m 2/m kg5-10、已知:如图,两无限大平板之间的流体,由于上板运动而引起的层流粘性流动称为库埃流。
不计流体中由于粘性而引起的机械能向热能的转换。
求:流体的速度与温度分布。
解:(1)动量方程式简化为 022=+-dy u d dx dp μ,y=0, u=0, y=H,()σ=y u ,σ为上板速度。
平行平板间的流动0=dx dp 。
积分两次并代入边界条件得()σ⎪⎭⎫ ⎝⎛=H y y u 。
(2)不计及由于粘性而引起机械能向热能的转换,能量方程为:t k y t x t u c 2∇=⎪⎪⎭⎫ ⎝⎛∂∂+∂∂νρρ,对于所研究的情形,0=ν,0=∂∂x t ,因而得022=dy t d ,y=0,1w t t =,y=H,2w t t =,由此得()121w w w t t H y t t -⎪⎭⎫ ⎝⎛+=。
5-11、已知:如图,外掠平板的边界层的动量方程式为:22y u y u v x u u ∂∂=∂∂+∂∂ν。
求:沿y 方向作积分(从y=0到δ≥y )导出边界层的动量积分方程。
解:任一截面做y=0到∞→y 的积分dy y u v dy y u v dy x u u ⎰⎰⎰∞∞∞∂∂=∂∂+∂∂02200根据边界层概念y>∞≈u u ,δ 故在该处0.0,022≈∂∂≈∂∂≈∂∂y u y u x u 则有dy y u v dy y u v dy x u u ⎰⎰⎰∞∂∂=∂∂+∂∂02200δδ…………………(1) 其中dy y u u u v dy y u v ⎰⎰∂∂-=∂∂∞δδδ00 由连续行方程可得dy x u v dy y u dy y v ⎰⎰⎰∂∂-=∂∂-=∂∂δδδδ000; 所以dy x u u dy x u u dy yu v ⎰⎰⎰∂∂+∂∂-=∂∂∞δδδ000…………………..(2) 又因为0022=⎰⎪⎪⎭⎫ ⎝⎛∂∂-=∂∂y y u v dy y u v δ………………………………….(3) (1)(2)代入(3)()⎰⎰⎰⎰∞-=∂∂+∂∂-∂∂δδδδ0000dy u u u dx d dy x u u dy x u dy x u u 故边界层的动量积分方程为()00=∞⎰⎪⎪⎭⎫ ⎝⎛∂∂=-y y u v dy u u u dx d δ5-12、已知:Pa 510013.1⨯、100℃的空气以v=100m/s 的速度流过一块平板,平板温度为30℃。
求:离开平板前缘3cm 及6cm 处边界层上的法向速度、流动边界层及热边界层厚度、局部切应力和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平均阻力系数和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解:定性温度65230100=+=m t ℃()K m W ⋅=/0293.0λ,695.0Pr =,s m /105.1926-⨯=ν,3/045,1m kg =ρ。
(1)cm x 3=处,5610538.1105.1910003.0Re ⨯=⨯⨯==∞νxu x()s m v /2218.010538.187.0100215=⨯⨯=δ动量边界层厚度()mm 355.010538.103.064.415=⨯⨯⨯=-δmm t 398.0355.0695.0Pr 3131=⨯==--δδ()252261.810538.1100045.1323.0Re 323.0s m kg u x w ⋅=⨯⨯⨯==∞ρτ ()K m W x h x x ⋅=⨯⨯⨯⨯==2531216.112695.010538.103.00293.0332.0Pr Re 332.0λ比拟理论5-13.来流温度为20℃、速度为4m/s 空气沿着平板流动,在距离前沿点为2m 处的局部切应力为多大?如果平板温度为50℃,该处的对流传热表面传热系数是多少?5-14.实验测得一置于水中的平板某点的切应力为1.5Pa .如果水温与平板温度分别为15℃与60℃,试计算当地的局部热流密度.5-15.温度为160℃、流速为4m/s 的空气流过温度为30℃的平板.在离开前沿点为2m 处测得局部表面传热系数为149()℃2m W .试计算该处的f x x c j St ,,,Nu ,Re x 之值.5-16、已知:将一块尺寸为m m 2.02.0⨯的薄平板平行地置于由风洞造成的均匀气体流场中。
在气流速度s m u /40=∞的情况下用测力仪测得,要使平板维持在气流中需对它施加0.075N 的力。
此时气流温度20=∞t ℃,平板两平面的温度120=w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