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音乐的艺术魅力

浅谈音乐的艺术魅力
一 一
海 : 华 东 理 工 大 学 出版社 , 2 0 , 2 3 0 5 3 丽.
[ 】 庆 云 “ 3王 红楼 一任 说 ,我 说 是 东 皋 ” 一一 《 楼 梦 》 “ 红 大观 园” 本 事 新 说 [ ] 中 国海 洋 大 学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J. 社
参考文献: [】 1 毛志 成 反 刍 大观 园 一 一 中 国 的 古 典建筑观 [】 中关村 :文化 关注 ,2 0年 1 J. 05 2 月,11 总3期. , 0 2
[】 志 洪 . 汉 英对 比翻 译 导 论 2邵 [] 上 M.
看 出影 响译者 思想 意识形 态和审 美观念 的因 素 。 总 体 说 来 , [ ] 处 理 与 中 华 文 化 相 关 杨 在 的 信 息 翻 译 时 , 是 更 成 功 的 , 它 保 证 了准 确 向世 界 提 供 了 解 原 滋 原 味 中 华 文 化 内涵 的 基 础 。大 观 园里 “ 气 ”甚 浓 , [ ] 本 着 传 文 杨 是 递 中 国 文 化 的 宗 旨进 行 翻 译 的 , 大 多 数 情 况 下 采 用 直 译 , 以此 来 保 存 民 族 文 化特 质 , 但 有时 因为过度 追求传 递信 息而忽 略 了应 有的 文 学 风 味 与 情 趣 : [ ] 进 行 意 译 较 多 , 有 霍 译 时 , 文 学 加 工 成 分 偏 重 ,稍 微 损 害 了某 些 中 国文 化特殊 内涵 的传 递 ,但其浓 厚的文 学倾 向和 高超 的文 学手法 却又 体现 出 “ 于小 处见 三 .结 论 精 彩 ” , 因而 在 文学 效 果 和 可 读性 方 面 , 建 筑 标 识 翻 译 反 映 文 化 差 异 : 如 果 人 [ ] 较 高 一 筹 。 综 上 可 知 ,文 化 , 尤 其 是 霍 译 们把京沪大 观园里 的所有 与红楼 梦有 关的名 个国家 的文化底 蕴在语 言中 的清晰映 射 。 字 都 去 掉 , 么 留 给 游 人 的 只 是 一 座 仿 1 世 那 8 个 国 家 的物 质 文 化 所 体 现 的 特 质 以及 其 个 纪 的传统 园林, 园所得, 游 充其量 不过是 次 性韵味 在 与异 域文化 发生 交流和 碰撞 ( 比如 对 传统 园林 的审美 体验 ( 郑孝 正 柴 大方 , 翻 译 )时 , 更 能 体 现 出 这 一 点 。

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解析及审美评价

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解析及审美评价

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解析及审美评价作为文艺作品的消费者,我们往往难以避免地涉及到作品的意识形态。

在某些作品中,意识形态甚至成为了作品展现美学的一种手段。

究竟什么是意识形态?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又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在评价作品时,对意识形态要有怎样的态度?一、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是指一种思想、观念、信仰或价值观念的体系。

在社会中,意识形态不仅存在于政治体制中,也存在于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它是群体或个体的思想观念的集合,反映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生活、历史背景、诉求和欲望。

在文艺作品中,意识形态则是体现了作家、导演或艺术家的思想、态度以及文化理念。

二、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表现1. 表现手法在文艺作品中,意识形态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比如,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人物的言行、内心独白以及情节的设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在电影作品中,导演则可以通过剪辑、镜头、背景音乐等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在音乐作品中,艺术家通过作品的旋律、歌词等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

2. 所表现的意识形态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内容多种多样,从文化、价值观念到政治观点等都有所涉及。

有些作品中所表现的意识形态是积极向上的,如对人性的探讨、对人类价值观的传递等;有些作品则是负面的,如对权利、暴力等的渲染。

三、审美评价与意识形态在文艺作品中,意识形态的存在且不可忽视,因为它是作品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在评价作品时,需要客观、理性地分析作品中所展现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要注意对意识形态的态度。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1. 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平衡首先,我们需要保持评价的客观性,对意识形态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同时,我们也不应该仅仅从自己的感受角度出发,而是要尊重作品所呈现的意识形态,掌握作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 审美与道德之间的边界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某些作品中,意识形态与道德、公正之间存在冲突。

这时,我们需要更加理性、深入地审视作品中所涉及的道德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从美学角度论音乐中表演的特殊性

从美学角度论音乐中表演的特殊性

{ ^ 7 一
科 黑江— 投信恩 — 龙— —
文 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 lj 媒
孙 寅 杰 ( 尔滨 师 范 大学 音 乐学 院 O 哈 7级 研 究 生 , 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黑 5 00
从 美学 角度论音乐 中表演 的特殊性
摘 要 : 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 音 是一种在时间中发展的艺术。音乐表 演是音 乐这一特殊 艺术形式中处于特殊位置的音乐表现形式, 这个 特殊 的音乐表 演形式 , 在意识形态 多元化的 当 代社会 , 仅靠加强和 完善表演技 术是远远 不够的, 需要科学的理论去指导 实践, 需要 上升到 美学的思 想高度去指导 艺术实践。认识音乐表 演中的规律性 , 首先需要在美学思想的指 导下认识音乐的特殊性问题。 关键词 : 美学; 音乐表演; 特殊性 和音 乐家 ,这些人的高超表演技 巧将他们 自身 富 , 从而实现历史性与时代性 的融合 , 以获得最 的表演形式引用到音乐 中,影 响音乐体裁的内 佳 的表 演效 果 。 容的特性 , 影响音乐体裁的形成。 332真实性 , .. 创造性 24表演风格受 不同时代的审美风格 的影 . 真实性是“ 二度创作” 的基 础 , 是对音乐作 响 品本身的真实再现 。我们要把乐谱作为最基本 在表演 中有特殊作用的还包括对音乐作 品 的依据进行研读 ,同时还要解读 与作品相关的 的诠释,在不 同的时代 ,常常会有本质性的不 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的时代背景 ,甚至是作 同, 会因表演而展现出不同 的解释。 歌唱者都会 者创作时的意识和思想形态。就像 贝多芬的作 接触 到大量的艺术歌曲, 而在演唱艺术歌曲时 , 品 , 他的创作分三个时期 , 每个时期的作品风格 不同时代的歌唱作品在不同表演者手 中会有不 都是与当时他所处 的社会 背景及他当时的思想 同的处理方式 , 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 , 对作品的 状态紧密联 系的 ,分析和演奏他的作品就要在 理解 不 同 , 释 就有 所 不 同 。 诠 更多 的层次上分析和解读 ,这样才能真正地再 3音乐表演的“ 二度创作 ” 现其作品。 诸于听觉。 音乐作品中的单个的音 , 只代表音本 31二度创作 ” .“ 的概念 创造 性是 决定 “ 二度创作 ” 的价值的关键 。 身, 不代表任何客体 , 当它作为音乐整体 中的 但 音乐表演与音乐创作相分离并获得其 自身 正如美国钢琴家、 音乐评论家约瑟夫 ・ 巴诺维茨 个因素,成为音乐整体中有一定含义 的一个 的独特品格后, 成功的演奏必定是演奏者 的个性与作 曲 就被人们称作“ 二度创作 ”所谓 所说 : 。 组成部分时,它就成为 了不同于它 自 的某种 “ 身 二度创作” 就是在“ 一度创作” 即音乐作 品) ( 的 家的个性融为一体 。音乐作品不 只是一种处理 东西的反映。 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 , 这个特点 基础上进行 , 以一度创作为 出发点和归结点。 即 方法 , 二度创作也不能只遵循一种表演模式 , 只 使音乐有了在时间中发展的特性 。音乐的另一 音乐 表演必须对 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乐作品进 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 , 充分发挥创造性, 就能 个特殊性是 : 音乐 的物质材料 不是单个的音 , 而 行认真的分析, 并作 出准确的解读 , 以此作为二 使 “ 二度创作 ” 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 最大程度 是由一系列的音发展而来的整体 。 度创作的依据 ,而音乐表演的最终结果则表现 地实现其价值。 2音乐中的表演有其特殊性 为对音乐作品的准确传达和作品本身的精确再 33 .3技术性 , 表现力 21 . 表演 自身的特殊性——中介作用 现。 没有表演技巧就无所谓表现力 , 相反 , 脱离 音乐是一种以表演为 中间媒介 的艺术 , 它 3 表演作为“ . 2 二度创作” 的本质和作用 了艺术表现力 ,表演技巧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 是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存在 于社会上的 , 音乐就 音乐表演作为“ 二度创作 ” 其本质意义就不 意义。 技术技巧对于表演来说尤为重要 , 但它只 是为了其 自身的社会存 在而要求表 演的艺术 , 能仅仅停留在对一度创作的忠实再现上 。尽管 是音乐表演 的手段 , 而非 目的 , 它只是为艺术表 是通过音乐作品的表演传达给观众的。音乐 以 音乐表演是建立在音乐作 品基础上的 ,但这并 现的 目的服务的 ,只有音乐表演与艺术表现力 乐 谱形式存在 于世, 而音乐要展现 出来 , 则需要 不足说 只要按 照谱面 完整演奏就 是 “ 度创 实现完美的统一,表演 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得 二 “ 演” 表 作为载体 , 使音乐通过 “ 表演 ” 这一途径 作” 如果这样理解 , 二度创作 ” , “ 就完全陷入了 以体现。只有把高超 的技术融合到深刻的艺术 成为 一 种在 时 间 中展 现 的 艺术 。如 果 没 有 “ 表 单一的机械演奏中 , 失去 了它应有 的作用。 人们 表现中,才能 给人 以美的享受和动人心弦的精 达到启人心智的效果。 演”任何优秀的音乐作品永远 只是五线谱上的 之所 以喜爱音乐者的音乐表演 ,是 因为音乐表 神内涵 , , 音符 , 而无法成为在时间中展现的艺术。 表演” 演是 由不同个性的人所进行的有创造性的表演 “ 结束语 作为中介 的同时, 又有着 自身 的个性 。 一个音乐 活动 , 们欣赏的不仅仅是 音乐作品本身的旋 音乐表演 ,是赋予音乐 以生命的创造性的 人 作品每一次的实现 ,即使是同一个表演 者也无 律 , 更重要 的是 去欣 赏 音乐 表 演 者 对 作 品 的 创 行为, 其本质意义就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原作 , 如 法使它每一次都完全相 同。 由此可见 , 对于音乐 造 性 的 再现 。 些 杰 出 的表 演 创造 , 至 会 超 出 何使音乐作 品焕发出应有 的光彩。对 于音乐表 有 甚 来说“ 表演” 是一个应该强调的特殊因素——是 作 曲家的预想 ,使得作品的内在深意和作 品的 演者来说 , 如何把握好“ 二度创作” 如何在尊重 , 中介。 丽且 在再 现 过 程 中并 非 一 成不 变 。 精髓体现得更加鲜明 。 原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表演是技术与表现力完 22表演 中“ . 表演 因素 ” 特殊 性 的 音乐表演 作为音乐创 作与欣 赏 的中介环 美的结合,是音乐表演获得其独特 品格的基础 表演中的表演因素 , 使得音乐非常强烈地 节 , 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音乐作 品, 推动 和保证;而如何 通过 自己的表演把音乐的美传 表 现 出富 于感 觉 性 的特 征 。表 演 因 素是 音 乐 所 和促进音乐创作 的使命,另一方面还担负着通 达给观众 ,如何使听众在音乐的熏陶下洗涤心 特有 的, 由于音乐有“ 是 时间性” 一特 质决定 过表演提高听众审美情趣 的使命。 这 灵, 如何使人们因为有了音乐而感到充实快乐 , 的。 在表演一部作品时 , 其作用的是音乐 色彩的 33 _度 创 作 ” 遵 循 的 原 则 “_ 二 是音乐工作者们毕生的事业 和追求。 纯感觉性 因素 , 而各种音乐困素的结合 , 才使得 3 . 历史 性 , .1 3 时代 性 参考文献 表演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历止性是指音乐作品特定的历 I风格 , 殳 时 f1于润洋译.卓 菲娅 ・ 莎音 乐美学译 著新编 1 丽 2 3表演形式的多样性 代性是指音乐表演者所处的u 代精神 。音乐是 『 . M1 北京 : 央音 乐学 院 出版 社 . 中 表 演的特殊性还表现 为表演形 式的 多样 特定历史时代 F的 物 , 有其特有 的音乐风格 , f1 2张前. 论音 乐表 演创造的 美学原则…. 中央音 性。 集体性的表演对于音乐来 说是 比较典型的 , 然 而进 行音 乐 表 演 的 表演 者 不 可能 完 全放 弃 自 乐学 院学 报 .9 2 ( )3 1 . 19 。4 :- 0 但在音乐 巾集体性本身仍 然具有其 自身的个性 己所在的时代 六演奏演蝎作品,总会不 自觉地 国外音 乐资料, 2 第 6辑. 特点 、 表演种类 的多样性, 促他音乐在历 出发展 用 当代 的 代特 箭 去演 绎 作 品 , 就萤 求 “ 度 这 二 q 出 现 了多 样化 的 音 乐形 式 和 休 裁 ,} 此 出现 创 作 ” { 1 必须 在妁 重 历尘 风 格 的 挫 F, 当 代人 以 了多佯化的表演形式 。表演在某种意义上列 音 的 审 美 限 光 . 历 【出 发 . 历 q作 品 ・ 发 现瓤 从 上 在 f 1 乐 本 身有 分化 作 用 ,人 们 只 会 沣 意表 演 的 大师 0 索 , 以 当代 的州 代精 神 和 审 美 情 趣 f 以 丰 j 『 1 1 音乐本身的特殊性 11 . 音乐反映现实 的特殊性 音乐独特性 的基础是 音乐反 映现实 的独 特形式 。 音乐对现实的反映不同于其他艺术, 在 音乐中, 音乐物质材料的非 客体性和非语义性 , 及其反映客体某些特征 时的间接性 , 是导致“ 音 乐 内容不确定性” 这一特点 的根 源所在 , 所以 音 乐总是爱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使其 自身 更加具体化。 1 . 2音乐物质材料的特殊性 音乐是以声音作为物质材料 的, 是音乐 这 特殊 性 的根 源所 在 。音 乐 的声 音 材 料是 用 特定 的方法从 自然界的物质中筛选出来的 ,它只诉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

艺术教育让学生学会审美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它根植于生活又反过来影响、作用于生活,提供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满足于人们的审美需求,通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感知这样一个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来影响、作用于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从一个侧面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艺术对社会发生的作用和影响是通过对人的意识来潜移默化来实现的,它先影响于人的意识而后作用于社会生活。

也就是说,艺术并不具备直接改造社会现实的功能,而是通过对人们意识的教育和改造,进而改造社会现实本身。

这就是艺术对社会发生作用时的必经途径。

因此,艺术的社会功能受限应该是它的教育功能。

艺术的教育工功能在于它可以对人进行思想、情感和道德方面的教育。

在实现这一功能时,艺术常常与政治、道德、法学、哲学相互发生作用。

此外,它不仅仅能够满足对理性认识的需要,而且也满足对情感认识的需要,满足情感生活的需求。

列托尔斯泰曾多次指出艺术的这种以“情”感人的能力,“在自己身上唤出那一度经受过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唤出这种情感后,再借助于用言辞表现出来的运动、色彩、声音、形象,把这种情感这样地传达给别人,以使别人也能经受到这种情感,艺术的活动就在于此。

艺术是人的活动,这种活动就在于,一个人有意识地用某些外在的符号将他所经受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的人则接受这些情感的感染并体验这些情感。

”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应该认识到,专业艺术教育是一种选拔尖子人才的教育,它所面对的是极少数具有较高造诣和较高条件的学生,采取沙里淘金的淘汰方式进行培养,而非国民素质教育。

意识形态问题 文艺作品

意识形态问题 文艺作品

意识形态问题文艺作品
意识形态问题在文艺作品中是非常常见的。

文艺作品往往通过对于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反映来表达作者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观、信仰体系,它不仅存在于个人思想中,也存在于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

文学作品往往是对某种意识形态的表达和反映。

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许多文学作品展现了对工人阶级的赞美和社会正义的追求;而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作品可能更多地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价值。

艺术作品也是表达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

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表演、演唱等方式传达作家或演员的意识形态。

例如,一些音乐作品可能表达对于和平、团结的追求;而一些舞蹈作品可能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展示。

意识形态问题在文艺作品中可能引起争议。

不同的人对于某种意识形态的接受程度不同,因此他们对某个作品的看法也会不同。

有时,一些作品因为表达了某种政治观点或触及了敏感问题而受到审查或争议。

总之,意识形态问题在文艺作品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它反映了作者或艺术家对于社会、政治、道德等问题的看法和价值观,同时也会引发公众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

艺术教育让学生学会审美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它根植于生活又反过来影响、作用于生活,提供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满足于人们的审美需求,通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感知这样一个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来影响、作用于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从一个侧面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艺术对社会发生的作用和影响是通过对人的意识来潜移默化来实现的,它先影响于人的意识而后作用于社会生活。

也就是说,艺术并不具备直接改造社会现实的功能,而是通过对人们意识的教育和改造,进而改造社会现实本身。

这就是艺术对社会发生作用时的必经途径。

因此,艺术的社会功能受限应该是它的教育功能。

艺术的教育工功能在于它可以对人进行思想、情感和道德方面的教育。

在实现这一功能时,艺术常常与政治、道德、法学、哲学相互发生作用。

此外,它不仅仅能够满足对理性认识的需要,而且也满足对情感认识的需要,满足情感生活的需求。

列托尔斯泰曾多次指出艺术的这种以“情”感人的能力,“在自己身上唤出那一度经受过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唤出这种情感后,再借助于用言辞表现出来的运动、色彩、声音、形象,把这种情感这样地传达给别人,以使别人也能经受到这种情感,艺术的活动就在于此。

艺术是人的活动,这种活动就在于,一个人有意识地用某些外在的符号将他所经受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的人则接受这些情感的感染并体验这些情感。

”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应该认识到,专业艺术教育是一种选拔尖子人才的教育,它所面对的是极少数具有较高造诣和较高条件的学生,采取沙里淘金的淘汰方式进行培养,而非国民素质教育。

意识形态问题 文艺作品

意识形态问题 文艺作品

意识形态问题文艺作品近年来,意识形态问题在文艺作品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文艺作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

本文将探讨意识形态问题在文艺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带来的影响。

首先,意识形态问题在文艺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艺作品作为一种思想传递的媒介,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达。

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音乐作品,都会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当这些作品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时候,它们的意识形态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关注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分析社会背后的思想趋势。

其次,意识形态问题在文艺作品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当文艺作品传递特定的价值观时,它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影响可能是潜意识的,也可能是明确的,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观众的意识形态。

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可以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社会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再次,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问题需要审慎对待。

虽然文艺作品有传达思想和观点的自由,但过度的意识形态渗透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的影响。

当一个作品明确地宣扬某种偏见或极端观点时,它可能会引发社会争议或制造分裂。

因此,创作者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作品所承载的意识形态,以避免过度偏颇或失衡。

此外,多元的意识形态在文艺作品中的出现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健康的文艺作品世界应该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以达到平衡和多元的传达效果。

过于独断和一边倒的意识形态表达可能会使作品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触及到更多观众群体。

因此,创作者应该尊重并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作品世界。

最后,观众也应该对文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保持审慎的看法。

在接受文艺作品时,观众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接受作品所传达的意识形态,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判断和评价作品的价值。

同时,观众也应该保持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宽容,不因自己的偏好而否定其他观点。

音乐教育与学生意识形态的关系

音乐教育与学生意识形态的关系

音乐教育与学生意识形态的关系音乐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更是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塑造和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音乐的技巧和知识,更是在接受一种特定的思想和价值观的熏陶。

因此,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它既受到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

音乐作品中的歌词和旋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欣赏和演唱这些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一首歌曲中传达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思想,会激励学生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

因此,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意识形态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学生的意识形态也会对音乐教育产生影响。

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和评价。

不同的意识形态会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一个乐观向上的学生可能会对一首充满希望和勇气的歌曲产生共鸣,而一个消极悲观的学生可能会对同一首歌曲感到无动于衷。

因此,学生的意识形态会影响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接受和理解,从而影响到音乐教育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育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通过精心挑选和解读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

音乐作品往往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鉴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歌词、旋律和编曲等要素,了解其中所传递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广播节目作为媒介形式之一,通过声音的传递和语言的表达,对人们传达某种特定的信息和思想形态。

其中,音乐这种特殊的元素,在广播节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多个方面的表达,唤起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反应,进而加强节目的意识形态的表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

一、音乐与声效的整合在广播节目中,音乐往往与声效一起使用,共同营造出音乐与声音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同影视作品一样,广播节目也需要通过声音的烘托来营造出情境感、空气感和节目氛围。

音乐和声效的融合,不仅能够使节目更加生动、有气息,还有助于观众听众对节目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而这种生动的感受,也能够使观众听众在更深层次上理解音乐和声音所蕴含的意义,在心理感受上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音乐与情感的传达三、音乐与思想的表达音乐的表达手段多样,它可以通过节奏、和声、旋律等方式体现节目音乐在思想上的表达。

其中,音乐的节奏可以将广播节目与时尚元素相连结,打破僵化的传统思维方式。

而和声和旋律,则能够更好地表达特定的思想。

例如,在一些社科节目中,音乐的旋律简洁明了,节奏轻快,能够增强听众对专题的关注度;或者在一些较大众化的节目当中,音乐的和声、旋律则要明快、舒缓,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产生反思和理解。

综上所述,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有很多的表现形式。

它可以通过音乐与声效的整合、音乐与情感的传达、音乐与思想的表达等多种方式来呈现。

这些不同的音乐形式,都能够在广播节目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浸润听众的内心,引发共鸣。

所以,在编排广播节目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取适合音乐形式,以增强节目的表达效果,广播节目在音乐性的表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关于规范音乐歌曲创作意识形态发文的意见

关于规范音乐歌曲创作意识形态发文的意见

关于规范音乐歌曲创作意识形态发文的意

在规范音乐歌曲创作中涉及意识形态发文时,以下是一些建议:
尊重多样性和包容性:音乐是一个具有广泛观众基础的艺术形式,来自不同背景和价值观的人们都会欣赏和聆听音乐。

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要尊重多样性和包容性,避免针对特定群体的歧视或攻击性内容。

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音乐创作可以是一种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体验的方式。

然而,在表达个人意见时,应考虑到可能引起争议的主题,以免激化矛盾或产生冲突。

尽量保持平衡和审慎,尊重他人观点并避免极端立场。

强调艺术性和创造性:音乐创作应注重艺术性和创造性,追求优秀的音乐作品。

将意识形态融入音乐创作时,要确保其服务于音乐的美学和艺术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传递某种信息或观点。

注意言论自由和合法性:尽管音乐是一种自由创作的艺术形式,但也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请确保你的歌曲内容合法合规,不违反任何法律法规、侵犯他人权益或引起社会不稳定。

推崇审慎和反思:在涉及意识形态发文的创作中,推崇审慎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要认真评估你的歌曲内容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是否能够与广大受众建立共鸣和沟通。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摘要】广播节目的音乐性是节目意识形态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背景音乐、主题曲等方式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艺术性。

不同音乐风格也会对节目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如节奏快的流行音乐可能会使听众更加开心愉快,而悲伤的音乐可能会让情绪更加沉重。

音乐与观众情绪的共鸣也是广播节目音乐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节目可以更好地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联结,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广播节目的音乐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对于节目的意识形态和观众情感共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播节目、意识形态、音乐性、探究、重要性、应用方式、音乐风格、影响、观众情绪、共鸣、表达方式、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应用方式,不同音乐风格对于节目意识形态的影响,音乐与观众情绪共鸣,以及广播节目音乐性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音乐来传递各种信息和情感。

通过研究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音乐在传媒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广播节目的影响和作用。

2. 正文2.1 音乐性对于广播节目的重要性音乐性在广播节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增加节目的吸引力、情感共鸣力和观众听众参与度。

音乐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打破文字的局限,通过旋律和节奏直击人心。

在广播节目中,一首动听的背景音乐或者主题曲往往能够让听众在短时间内产生共鸣,增强他们对节目的喜爱和投入。

音乐性还能够带来良好的情绪氛围。

在节目中运用一些欢快活泼的音乐能够增加听众的愉悦感,让他们更容易进入节目的氛围。

相反,一些悲伤或者紧张的音乐则能够触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节目内容。

音乐性还能够提升广播节目的专业度和品质。

通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音乐,可以使节目更加有条理、连贯,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效果。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具有多种形式,如主题音乐、背景音乐、配乐等。

主题音乐是指节目中用作开场、插曲或片尾的音乐,其旋律、节奏和歌词等元素往往与节目主题紧密相关。

通过主题音乐的运用,广播节目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传递出主题的核心内容和情感,增加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背景音乐是指作为节目背景的音乐,它能有效地营造出一种氛围,引发人们对特定情感和思维等的联想,从而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配乐是指为节目中的特定场景或情节而选用的音乐,通过音乐的节奏、音调和音色等来表达情境或情绪,创造出一种音乐的故事性和可感知性。

通过配乐的运用,广播节目能够将听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共鸣和思考。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在实际运用中有一些常见的策略。

节目制作人会根据节目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元素。

在政治类节目中,会选择具有激昂和鼓舞人心的音乐来营造出紧张和动荡的氛围;在文化类节目中,会选择具有柔和和温馨的音乐来传达宽容和包容的情感。

节目制作人还会考虑到听众的喜好和心理特点。

不同的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的听众对音乐的偏好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音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尽可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和期待。

节目制作人还会借助音乐的表达手法来增强节目的表现力。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音调的变化来营造节目的节奏感和层次感,通过音乐的音色和音效的运用来增加节目的生动感和趣味性。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通过运用音乐元素来传递特定的观点和情感,能够有效吸引听众的关注和参与,在广播节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广播节目制作人来说,合理运用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是提高节目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需要综合考虑节目的主题、听众的需求和音乐的特点,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意识形态与音乐——兼论艺术的特殊性

意识形态与音乐——兼论艺术的特殊性

意识形态与音乐——兼论艺术的特殊性(一)引言关于意识形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较为祥尽,也较为客观,它解释为“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

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

最早采用‘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名词是法国革命时代的一位名叫A.L.C.德斯图.斯.特拉西的哲学家,他用这个名词表示他所称谓的‘观念科学’,与那些解释性的理论,体系或哲学是有区别的,它是一种负有使命的科学;它的目标在为人类服务,甚至拯救人类,使人们摆脱偏见,而为理性的统治作好准务。

”这当然是对意识形态较为狭义的定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进而归纳出它五个方面的特点:1、它包含一种关于人类经验和外部世界的解释性的综合理论;2、它以概括、抽象的措词提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纲领;3、它认定实现这个纲领需要斗争;4、它不仅需要说服,而且要吸收忠实的信徒,还要求人们承但义务;5、它面向广大群众,但往往对知识分子授予某种特殊领导任务[1]。

广义说来,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种社会中所盛行的、具有强势的思想形态都可泛称为意识形态,如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

较之于古代、近代社会,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争端,如中东、两伊纷争,东欧的民族争端,都可归并为意识形态之争[2]。

意识形态的广义定义,似可暂定为: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的、被强化的思想形态。

在社会中占主导的思想形态意指已形成稳定势态,在社会上已广为推行的思想,而且具有完整的一整套理论体系表述方式。

它被强化的方式包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教育机制、或采取极端的武力形式强迫接受等。

在特殊情况下,诸如战争、灾害之时,意识形态起到凝聚人心的功用,这是其他一般思想形态所望尘莫及的,这种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会起到良性作用。

而在通常的、一般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强势的思想形态,负面的作用是:它也会强制渗透到社会生活,人群的意识深处等角落,从而对各类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价值体系造成极大侵害。

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

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

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一)引言关于意识形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较为祥尽,也较为客观,它解释为“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

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

最早采用…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名词是法国革命时代的一位名叫A.L.C.德斯图.斯.特拉西的哲学家,他用这个名词表示他所称谓的…观念科学‟,与那些解释性的理论,体系或哲学是有区别的,它是一种负有使命的科学;它的目标在为人类服务,甚至拯救人类,使人们摆脱偏见,而为理性的统治作好准务。

”这当然是对意识形态较为狭义的定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进而归纳出它五个方面的特点:1、它包含一种关于人类经验和外部世界的解释性的综合理论;2、它以概括、抽象的措词提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纲领;3、它认定实现这个纲领需要斗争;4、它不仅需要说服,而且要吸收忠实的信徒,还要求人们承但义务;5、它面向广大群众,但往往对知识分子授予某种特殊领导任务[1]。

广义说来,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种社会中所盛行的、具有强势的思想形态都可泛称为意识形态,如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

较之于古代、近代社会,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争端,如中东、两伊纷争,东欧的民族争端,都可归并为意识形态之争[2]。

意识形态的广义定义,似可暂定为: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的、被强化的思想形态。

在社会中占主导的思想形态意指已形成稳定势态,在社会上已广为推行的思想,而且具有完整的一整套理论体系表述方式。

它被强化的方式包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教育机制、或采取极端的武力形式强迫接受等。

在特殊情况下,诸如战争、灾害之时,意识形态起到凝聚人心的功用,这是其他一般思想形态所望尘莫及的,这种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会起到良性作用。

而在通常的、一般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强势的思想形态,负面的作用是:它也会强制渗透到社会生活,人群的意识深处等角落,从而对各类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价值体系造成极大侵害。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随着广播电台的兴起和发展,广播节目在构建意识形态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而音乐作为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性表达在意识形态建构中既起到了表达和传
递思想观念的作用,也体现了广播节目艺术性和感染力。

首先,广播节目通过音乐的选择和编排,构建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比如在
新闻报道中,会采用庄严的音乐以表现新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文艺节目中,则会选用
优美动听的音乐以烘托氛围。

这些音乐的运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听众的价值观念和
观念意识。

其次,广播节目中音乐的节奏、旋律、节选等元素,也会对意识形态的表达产生影响。

例如在政治宣传节目中,选用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型音乐,能够使听众觉得信心倍增、斗志
昂扬;在思想教育节目中,柔和的音乐与吟唱的声音相伴,能够让听众心情平静,有更强
的思考和理解力。

此外,音乐的情感表达也可以在广播节目中被很好的运用。

有时借助音乐的情感传递,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主题,突出广播节目的宣传、引导作用。

比如在文艺类节目中,可以
通过优美的曲调、深情的演唱来表达爱国主义、人民情怀等主题;在社会公益节目中,则
可以选用沉郁的音乐来表达社会问题中的痛楚和感受,引起听众的共鸣。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的反映本质是审美的而不是科学的。

是一种不同于科学的反映,是拟人化的反映,即它的反映是体验的、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的。

从哲学和科学角度说艺术是人类表达真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政治学角度说艺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从社会角度学说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识艺术是人类心理需求的补偿形式;从伦理学角度说艺术是道德情感的净化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从工艺学角度说艺术是技艺等。

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艺术变成了哲学科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工艺学等的附庸。

艺术不直接与政治、科学、宗教、道德、法律对话,而是通过美学与他们对话。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和结晶,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产物。

艺术家通过艺术不是要表达他的政治意识、哲学意识、道德意识等其他意识形式的,表达这些意识有比艺术这种形式更便捷、更准确、更适当、更纯粹的形式,艺术是为了表达审美意识而创造的。

艺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愉悦,为人们提供美感享受而创造的,因此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身心和谐的自由体验而创造的,至少遵从一个愉悦的原则。

艺术的功能是以审美为中心,兼有认识、教育、娱乐等作用的价值系统,艺术的功能应该主要为我们提供审美愉悦的。

艺术描绘以人为中心,换言之,艺术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卢卡奇在《审美悟性》中认为,审美的真理由自我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构成一个循环,“认识你自己”的冲动把人们引向世界,使人们转向外部,对社会和自然有所认识,这种对客观现实的追求同时使人们认识到他自己本质的最深层。

从写人到写社会,从写社会到写理想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往复运动,相互支撑,相互深化。

艺术不仅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又是一定的物质媒介,不仅是精神创造活动,还涉及到技能技巧,不仅是静态的认识深化过程,被动接受生活的过程,更是随着深入生活,不断对生活提出理想要求并在现实中追求它、实现它的实践过程。

艺术家不仅是生活的理性关照者、守护者,更是介入生活的实践者、创造者,因此艺术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是思想与技艺的统一,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体现在音乐选择上。

不同类型的音乐具有各自特定的风格和意义,因此广播节目在选择音乐时会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选择相应的类型。

一档以流行音乐为主题的节目可能会选择一些欢快、活泼的歌曲,以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而一档以古典音乐为主题的节目可能会选择一些优雅、深沉的作品,以展示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

通过音乐的选择,广播节目能够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意识形态。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还体现在音乐的编排和播放顺序上。

不同音乐之间的组合和顺序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

广播节目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将一些相似风格或主题的音乐编排在一起,以加强对意识形态的表达和深化观众对其理解的程度。

广播节目还可以通过调整音乐的播放顺序,以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情绪效果。

连续播放一些优美、悠扬的歌曲可以使观众感受到宁静和放松;而快节奏、有节奏感的歌曲则能够激发观众的活力和热情。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还体现在对歌词的解读和使用上。

一首歌曲的歌词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和观点,广播节目可以选择通过解读歌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

通过对歌词的深入解读,观众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而对节目的意识形态有更深入的认识。

广播节目还可以选择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歌曲,通过歌词中的隐喻和比喻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增加节目的艺术感和观众的审美享受。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

广播节目意识形态的音乐性表达探究广播节目是一种重要的传播载体,不仅有着实时、全面的特点,而且广泛覆盖不同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传播影响力。

广播节目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在向听众灌输一定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这种思想意识的传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听众的态度和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广播节目所传递的意识形态并不单一,常见的有体育文化、科技知识、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都存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体现,且存在着不同的政治极性倾向。

例如,政治广播节目往往是政府宣传的重要渠道,内容的重点是国家建设和政治安全等问题,旨在通过这些内容来引导听众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而商业广播节目则将焦点放在商品宣传和消费行为上,强调消费主义的价值,试图引导听众对商品的购买做出积极的反应。

二,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应用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手段直接表达情感和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效应。

在广播节目中,音乐被广泛应用,可以为节目增加情感色彩,增强听众的情感共鸣。

音乐在广播节目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支持节目信息。

在广播节目中,音乐可以作为背景音乐的形式出现,为节目增加氛围和情感色彩,同时也可以为播放信息内容提供支持和辅助。

2.引导情感反应。

音乐还可以引导听众产生某种情绪或情感反应,比如使用欢快、轻快的音乐来引导听众快乐的心情,或者使用悲伤、沉重的音乐来激发听众的同情和共情。

3.加强品牌形象。

广播节目往往是某种品牌、机构的宣传渠道之一,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品牌形象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来建立品牌形象和客户忠诚度。

音乐作为广播节目中重要的语言形式,在意识形态的表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音乐可以通过音乐语言所呈现的情感和情绪,为节目信息注入一种非语言化的情感信息,加强听众的情感共鸣。

其次,音乐还可以为广播节目所特定的意识形态表达提供支持和辅助,示范听众对某一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将节目所要表达的理念更加精准地传递给听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意识形态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分析(一)引言关于意识形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较为祥尽,也较为客观,它解释为“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

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

最早采用‘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名词是法国革命时代的一位名叫A.L.C.德斯图.斯.特拉西的哲学家,他用这个名词表示他所称谓的‘观念科学’,与那些解释性的理论,体系或哲学是有区别的,它是一种负有使命的科学;它的目标在为人类服务,甚至拯救人类,使人们摆脱偏见,而为理性的统治作好准务。

”这当然是对意识形态较为狭义的定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进而归纳出它五个方面的特点:1、它包含一种关于人类经验和外部世界的解释性的综合理论;2、它以概括、抽象的措词提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纲领;3、它认定实现这个纲领需要斗争;4、它不仅需要说服,而且要吸收忠实的信徒,还要求人们承但义务;5、它面向广大群众,但往往对知识分子授予某种特殊领导任务[1]。

广义说来,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种社会中所盛行的、具有强势的思想形态都可泛称为意识形态,如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

较之于古代、近代社会,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争端,如中东、两伊纷争,东欧的民族争端,都可归并为意识形态之争[2]。

意识形态的广义定义,似可暂定为: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的、被强化的思想形态。

在社会中占主导的思想形态意指已形成稳定势态,在社会上已广为推行的思想,而且具有完整的一整套理论体系表述方式。

它被强化的方式包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教育机制、或采取极端的武力形式强迫接受等。

在特殊情况下,诸如战争、灾害之时,意识形态起到凝聚人心的功用,这是其他一般思想形态所望尘莫及的,这种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会起到良性作用。

而在通常的、一般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强势的思想形态,负面的作用是:它也会强制渗透到社会生活,人群的意识深处等角落,从而对各类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价值体系造成极大侵害。

从常识看,每一个社会中都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它既可以来自于传统文化、思想,也可以从其他来源获得,它也是是社会赖以凝聚、团结的思想倾向、动力,但本文的意识形态除了包含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意指具有极权倾向的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在现代社会盛行的经济意识形态。

这两种意识形态经常跨越出自身界限,侵犹进其它领域。

前苏联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运动、希特勒在法国掀起的排犹狂潮、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法国六十年代的学潮运动某种程度上都可视作这一类强化的思想形态侵蚀、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内所造成的后果。

在我国,自1958年大跃进伊始,成为强势的政治意识形态一直在各种学术思想、社会思潮和艺术门类中占君临地位,它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力早已有目共睹、无需多说。

那么,这一类强化的意识形态必定有其历史的源头。

(二)意识形态的起源英国数学、科学哲学家、罗素的老师诺斯.怀特海说过一句关于思想史极其精辟的一句话,大意是西方哲学都是一系列关于柏拉图哲学的脚注[3]。

柏拉图的思想,尤其是政治思想,既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又是最早而又最完整的极权主义理论[4]。

对此理论的梳理远非本文所能做到,它的理论其结论可大意表述为:国家本身是至高无上的,凡于此有利的事情便可行,反之应该禁止。

柏拉图据此构建了一个“理想国”,在这个完美的“理想国”中,国王,即最高统治者是什么人呢?柏拉图的回答是“哲学家国王”,因为只有他才懂得“理念”的秘密,懂得永恒不变的原则,洞悉万物的本质。

为什么在柏拉图的理想中,哲学家应做为国王?答案是:柏拉图的思想决定了这样的安排,柏拉图的思想中,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而尘世、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但在尘世之中,能够感知、洞察到真正理念世界的唯一一类人,就是哲学家,他能够看到普遍化的真理,能够知晓理念世界的存在。

在这个国家中,艺术家乃至音乐家没有地位,如果有的话,那么它们也是用来鼓舞士气或凝聚人心的,如果只有愉悦、游戏的功用,那么就应被从国家中清除掉[5]。

这种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就可表述为:对占统治阶级地位的一切文化活动,必须设立审查制度,并进行有效而不断的宣传,以模造和统一他们的思想;对教育、立法和宗教的一切改变都必须加以防止或压制。

以常识眼光看,这种理论当然有些走极端,但千百年,无数胸怀大志的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一再受其诱惑,通过各种方式阐释它、继承它、发扬它,留下无数这种理论的摹本,必须承认,这其中有一些极粗疏,而有一些却经过精心构造,十分精致而具有极大煽动力、号召力,它们正是现代盛行的种种意识形态理论的来源[6]。

黑格尔的艺术史思想渗透了柏拉图理论思想的痕迹,这种思想力图从历史的现象中推论出一种绝对的先验之物,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去把握绝对精神的流变。

把某一类艺术或某一类音乐视为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的代言物、代表,这正是艺术或音乐中意识形态的表述。

必须承认,这种理论对从事艺术史的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它力图从复杂多变的艺术发展过程中理出清晰的线索,对于划分线索,统观整体的确不可或无,但它无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索特定情境中的艺术事件和作品[7]。

却衍生了许多空洞的话语。

音乐美学及中外音乐史研究中,由于长期受制于此类意识形态,长期以来不仅导致提不出重大的原创类问题,而且还导致了一些伪问题的提出,而从逻辑角度看,从一个假问题或伪问题是引不出真答案的,如“中国音乐应走向何方”、“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应是什么”、“人民需要什么音乐”等等。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在国内的许多音乐史书中、音乐欣赏类书籍中大都把此曲与列宁格勒保卫战联系起来,且绘声绘色,逐段解释,但据最近重印、首次公开发行的《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中,肖斯塔科维奇自己却回忆:“《第七交响曲》是战前设计的,所以完全不能视为在希特勒进攻下有感而发,‘侵犯的主题’与希特勒的进攻无关。

我在创作这个主题时,想到的是人类的另外一些敌人……我的交响曲大多是墓碑……”[8]。

这本据记录者伏尔科夫所说,在这本每一章都有肖斯塔科维奇签名的回忆录中披露了在斯大林时代政治意识形态重压下,音乐家的处境和所遭受的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压制,值得所有从事音乐学工作的研究者深思,但至今在中国音乐思想界却少有回响。

中国情境中,尤其是音乐思想、方针中意识形态的影响的另一源头,便是前苏联极左艺术理论。

虽然这一派的理论在今天早已被从各个方面加以批判,但其留下的影响仍存在于许多人的心中,在意识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音乐学研究领域,还极少有人触及这个“元问题”。

正象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一样,中国情境的意识形态除了有源自西方思想中的源头之外,它在中国之所以长盛不衰,也有其中国思想文化中得以生长发育的温床。

这个温床的起点似应划在西汉董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后。

在此之前,儒家应该说只是个松散的民间性思想流派,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中,它有时略占上峰,有时又隐没不现,还有时它甚至不是最为突出的一员。

在孔子的言论记录《论语》之中,充满着各种常识性的论点,同时也带有一种怀古倾向,对音乐的态度,既有“移风易俗,其善于乐”的功利主义观,观点,又有“三月不知肉味”的个人化观点,同时还有偏激一些的如“放郑声”的论点。

总之,先秦儒家在音乐趣味上倾向于正统、怀旧,儒家在其理论上偏重于强调“关系”,重群体,重阶层,轻个人。

西汉之后,儒家一跃而成为官学,经过强化的儒教,原本便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入世性,成为官方的“儒教”之后,重“集体”或“集团”而轻个人或“个体”的一面得到强化,它的理论在许多方面被视为“绝对”而不能更改,孔子也一跃而成为“素王”,在此之后,儒家学说历经每一代后继者的阐释、注释、理解,从而成为中国历代知识阶层的深层意识形态,也可以称之为“文化心理”。

它与西方意识形态思想的契合点基本有:(1)整体主义-整体大于部分,整体重要性强过个体;(2)民族或国家、“集团利益”大于个人、个体;(3)重权术-即重权力的集中与分配秩序。

从现代的角度看,这些特点都具有传统社会思想形态特征,在传统类型的社会中,知识和利益集中于小部分人手中,他们作为既得利益的获益者,为了维护氏族、部落或城邦的整合性,必然要借助于整体性观念,并使这一观念神秘化、神圣化,拒斥任何意义上的变化,维护被神化的等级次序。

当传统类型的社会面临解体的危机时,这一类整合性观念便一再得到强化……我们已经看到,意识形态理论在历史上有其源起,这足以说明它的源远流长,但在二十世纪它竟然愈演愈烈,纳粹德国大肆屠杀犹太人,前苏联斯大林主义时期知识分子,艺术家等残酷迫害,以及中国文革之中对文化、思想的极端仇视,虽有许多揭露性、研究性文章,但大都针对意识形态的发布者、创立者,却对其具体行动的实施者-群众或人民抱以同情或开脱,并以“受人利用”“蒙蔽利用”而不予质疑,但实际上,意识形态理论形态中维护整体性的一面所笼络的正是无数社会中缺少自我意识的大众,这也正是它施以权术的秘密。

正是千千万万由个人组成的“群众”“人民”具体实施了许许多多残酷的行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实践纲领,它唤起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存在的原始欲望。

意识形态理论对其异端的镇压,根本不输于历史上的宗教裁判所,十字军东征或焚书坑儒,由无数个体组成的大众深深受其诱惑,那么这些种种强势意识形态理论能在许多人心中激起狂热,除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因素,时间因素之外,还有超时间的心理起源。

意识形态在心理上的起源,从人类学方面看就是原始部族的居民或早期人类社会中的人们对宇宙万物的神化或魔化,这其中也包括对音乐、绘画、文字等艺术的神化心理,即赋予音乐、图画等艺术以魔力[9]。

古希腊音乐理论中;尤其柏拉图理论中关于禁上某种类型音乐的说法、中国古代儒家的“放郑声”,墨子理论中的“非乐”,直至二十世纪纳粹德国和斯大林时代禁止犹太人音乐的官方规定,既有其理论形态本身的原因,更有其更普遍意义上的心理起源。

人们普遍对音乐、艺术既敬畏其神奇,又仇视其力量,既兴奋它们能影响情感,又恐惧它们能麻痹斗志,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艺术功能说恰好投合了这种心理,这也是现代意识形态艺术理论的重要心理起源。

相对于几百万年的人类原始时代,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时间极为短暂,人类心理中存在的神化事物的情结历经宗教意识形态而至现代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保存至今,甚至还要一直存在下去。

由此观之,音乐救国论与音乐亡国论起因于同一源头,正在于它们共同夸大了音乐的魔力,在古希腊神话中有塞壬王歌声的传说,在现代社会中也有“黑色星期五”和种种对音乐的神化传说,都足以作为佐证。

(三)意识形态理论的特点作为强势的思想形态理论,它之所以投和人心,广泛对社会生活和每一个体进行渗透,影响艺术理论的发展,侵入许多相对独立存在的价值系统,正在于它自身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虽然存在着种种意识形态,它们可以千差万别,但至少有三个特征是它们所共同具有的,这三种特征形成大多数意识形态的特点,使其具有其它哲学理论,文化理论所不具的坚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