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试技术应用_论文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2)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280ab62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1.png)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2)现代测试技术论文篇二现代测试技术在珠宝鉴定中的应用摘要:珠宝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本身的成分和真伪很难由消费者识别,再加上现代珠宝合成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加导致了传统的珠宝鉴定方式的滞后以及不适用性。
因此,采用现代测试技术对珠宝进行科学、准确的坚定,以此来规范珠宝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提高珠宝行业的信誉和形象,促进珠宝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文在阐述现代测试技术在珠宝鉴定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红外光谱技术、紫外线光谱技术、可见光谱技术、荧光光谱技术和拉曼光谱技术在珠宝鉴定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测试技术珠宝鉴定重要性应用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精神消费和奢侈品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趋势带动了奢侈品行业的迅速发展,珠宝行业在其中也受益匪浅。
面对珠宝行业这个巨大的商机,珠宝学者越来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珠宝鉴定的科学性、无损性和快捷性方面上,而珠宝商为了购入符合其要求的珠宝,也陆陆续续加入了珠宝鉴定的学习行列之中。
如何更加行之有效的进行珠宝鉴定,这是珠宝行业共同面临和需要探讨的话题。
一、现代测试技术实施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革命的到来,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珠宝鉴定作为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鉴定的手段仅仅靠折光仪和显微镜等传统技术手段不能获得充分的满足,转而求助于现代测试技术。
现代测试技术更加具有高、精、尖等特点,它相对于以往的折射仪和显微镜等传统的珠宝鉴定手段(参照表1),不仅能对诸如珍珠、翡翠、玛瑙和宝石等珠宝的光学性质测定出来,而且能对其他的物理性质很好的辨别出来。
而且现代测试技术的鉴定效率高、准确性高、可靠性强。
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可以对合成的人造珠宝玉石与天然形成的珠宝玉石进行准确区分,可以有效区分真正的宝石和假冒宝石,二者在内部的结构和成分构成等方面都截然不同。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https://img.taocdn.com/s3/m/48b28ea25acfa1c7ab00ccdf.png)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X-射线单晶衍射法的原理及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一班 080330110袁野摘要: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优点及其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中的应用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XRD 布拉格方程物相分析点阵常数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是利用晶体形成的X射线衍射,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结构分析方法。
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结晶性物质上时,X射线因在结晶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散射的X射线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强,从而显示与结晶结构相对应的特有的衍射现象。
X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优点。
191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衍射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2dsinθ=nλ式中:λ是X射线的波长;θ是衍射角;d是结晶面间隔;n是整数。
波长λ可用已知的X射线衍射角测定,进而求得面间隔,即结晶内原子或离子的规则排列状态。
将求出的衍射X射线强度和面间隔与已知的表对照,即可确定试样结晶的物质结构,此即定性分析。
从衍射X射线强度的比较,可进行定量分析。
X射线分析的新发展,X射线分析由于设备和技术的普及已逐步变成晶体研究和材料测试的常规方法。
例如在如下领域,X射线都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
物相分析: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像实质上是晶体微观结构的一种精细复杂的变换,每种晶体的结构与其X射线衍射图之间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特征X射线衍射图谱不会因为它种物质混聚在一起而产生变化,这就是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方法的依据。
有关现代检测技术论文.doc
![有关现代检测技术论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e2f8a39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c.png)
有关现代检测技术论文本课题来源煤矿综合自动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为煤矿的水文监测建立完整的自动化监控系统。
本系统采用煤矿监测的成熟的监控方案,进一步开发煤矿井下水文监测系统中的矿用监测分站和矿用智能传感器等关键设备,以及CAN一bus总线在煤矿监控系统的使用,建立煤矿完整的监控系统,为煤矿信息化矿井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针对煤矿远程监控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做了一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煤矿水害危害、特点以及成因做了具体的分析,指出矿井水文监测的不足之处。
并且本着性能稳定、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原则,设计了煤矿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提出了本系统主要实现的目标,并着重分析了系统的工作流程。
2.研究矿用监测分站的关键技术。
根据煤矿自身实际,提出基于Cortex一M3的矿用监测分站的解决方案,探讨了矿用监测分站的硬件设计方案,并对各个模块做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并针对煤矿井下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对矿用监测分站做了接口的光电隔离和防雷设计。
3.提出矿用智能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针对煤矿井下实际使用的矿用传感器,设计了矿用智能传感器的接口方式,可方便可入各种类型的矿用传感器。
多个矿用智能传感器通过CAN一bus可方便的接入矿用监测分站,组成井下监控系统。
4.重点分析了矿用监测分站软件的体系结构。
根据煤矿的生产实际,在矿用监测分站使用了安全可靠的uC/OS一n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确保矿用监测分站在实际的运行中功能的完整性,运行的可靠性。
5.提出了矿用智能传感器的嵌入式软件的实现方式,分析了软件主要实现的功能和具体的流程,重点研究了对CAN一bus接口的驱动做了重点的分析。
6.对iCAN协议做了重点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对业内流行的CAN 一bus应用协议做了对比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iCAN的协议规范。
关键词:煤矿水害;Cortex一M3;矿用智能传感器;uC/OS一2;iCAN协议1.引言在煤矿远程监控系统中,矿用监测分站除了具有矿用传感器的接口外,还要具备远程通信的能力,可以同地面中心站交换信息和数据,此外还能够接入多个矿用智能传感器。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80b92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43.png)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通信测试技术论文篇一现代光通信及测试技术发展动态摘要:光通信技术不仅波长比较短而且抗干扰能力强,是未来电信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光通信技术的概念以及主要的分类,并叙述了它的发展史,并从光纤技术的发展、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两方面讲述了光通信及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
关键字:光通信技术;概念;发展;光纤技术进入90年代,光通信开始大规模应用,从而引发了通信史上划时代的变革。
今天,光通信技术已经成熟,光纤通信更是各种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也逐渐将光纤通信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
现在越来越多的光缆铺设到了世界大陆、海底,从而使得全球通信变得非常简单快捷,不少地区甚至把光缆铺设到住宅,实现了光纤到办公室(FTTO)、光纤到家庭(FTTH)。
光纤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这样迅速,除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和交换需要外,主要是由光纤通信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决定的。
在最近几十年中光通信技术的主要成就在于传输量的逐年增长,而技术方面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光器件、光协议网络等方面。
文中主要讲述了光通信技术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光通信及测试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光通信测试技术发展特征光通信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而它的传输媒介是光波。
通信行业中无线电波通信的历史比较悠久,而光波和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但相较于无线电波,光波有更多适合作为通信媒介的特性。
与无线电波相比,光波具有更高的频率和更短的波长,因此它的传输频带比无线电波要宽,而且通信容量大于无线电波,抗干扰能力也比无线电波要好。
随着通信测试领域技术的进步,通信设备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也越来越快,传统意义上测试也发生了变化。
在模拟通信时代,可观测量一般都有确定的量值,人们在研究测试的过程中都需要去研究测量量值的准确度。
随着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的发展,现代通信领域的测量主要是通信软件的测试,这是一个全新的测试领域,它已经不存在什么准确度的问题,仅仅是一个对错与否的问题,即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
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
![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b093ffa21614791611287e.png)
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作业学号2013010106姓名刘浩峰专业核技术及应用提交作业时间2014 12 10无损检测中的CT重建技术1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概述无损检测是工业开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开展水平,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认。
中国在1978年11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无损检测学术组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
此外,冶金、电力、石油化工、船舶、宇航、核能等行业还成立了各自的无损检测学会或协会;局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成立了省〔市〕级、地市级无损检测学会或协会;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还各自成立了区域性的无损检测学会或协会。
无损检测缩写是NDT〔或NDE,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也叫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射线、超声、红外、电磁等原理技术并结合仪器对材料、零件、设备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检测的技术。
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响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外表的结构、性质、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
无损检测是工业开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开展水平,无损检测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主要有射线检验〔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液体渗透检测〔PT〕、涡流检测〔ECT〕、声发射〔AE〕和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
1、射线照相法〔RT〕是指用X射线或γ射线穿透试件,以胶片作为记录信息的器材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是最根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非破坏性检验方法。
工作原理是射线能穿透肉眼无法穿透的物质使胶片感光,当X射线或r射线照射胶片时,与普通光线一样,能使胶片乳剂层中的卤化银产生潜影,由于不同密度的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系数不同,照射到胶片各处的射线强度也就会产生差异,便可根据暗室处理后的底片各处黑度差来判别缺陷。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18986e1711cc7931b71620.png)
凝胶色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摘要: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
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采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本文就凝胶色谱做一个整体性的介绍。
关键词:凝胶色谱法、分析技术、原理、应用Abstract:gel chromatography, which is known as gel permeation technology, is a quick and simple separation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developed in the early 1960s. It has simple equipment and simplified operation, and also it doesn’t require organic solvents and has high polymer material separation effect. It has been not only widely used by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bioengineering, molecular immunology and medicine, but also used on a large 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is paper will give a holistic introduction about gel chromatography.Key words: gel chromatography,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ory, application1.凝胶色谱介绍凝胶色谱法又叫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分析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
现代检测论文正文
![现代检测论文正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f4328abceb19e8b8f6ba2b.png)
现代检测技术及应用和学习心得摘要:本文介绍了现代检测技术,现代检测技术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定义及特点,还介绍了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我通过这门课的学习的学习心得及对现代检测技术的总结。
关键词:现代检测技术软测量虚拟仪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智能传感器现代检测应用现代检测的学习心得通过这学期的现代检测理论及技术的学习,让我对现代检测理论及技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检测最基本的作用是延伸、扩展、补充或代替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
检测技术服务的领域非常广泛,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国防军事、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应用。
可以说只要是自动化的就有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是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与前提。
而且我对现代检测技术充满兴趣并坚信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空间是重要性更大。
一、现代检测技术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仪器及检测技术已成为促进当代生产的主流环节,同时也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没有性能好、精度高、质量可靠的仪器测试到各种有关的信息,要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就是一句空话。
随着自动化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测试技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可以说,自动化的提高很大作用取决于现代测试技术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表明,许多新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以测试为基础的。
同时,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又为现代检测技术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装备,促进了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
现代检测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虚拟仪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软测量技术。
1.1 智能传感器一种带有微处理器的,兼有信息检测、信号处理、信息记忆、逻辑思维与判断功能的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是应自动测控系统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微型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结晶,也是传感器技术克服自身不足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1 具有逻辑判断、统计处理功能。
可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修正,还可对线性、非线性、温度、噪声、响应时间、交叉感应以及缓慢漂移等误差进行补偿,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现代测试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综述
![现代测试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5487ce781c758f5f61f67af.png)
题目:现代测试系统在工业工程领域的工程应用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零一四年1. 绪论现代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的进步为代表,正以不可逆转之势从各个层面上影响着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
伴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电工电子测量技术领域的应用,测量仪器依次经历了指针式仪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的发展。
这些智能信访仪器、总线仪器以及新型智能传感器的相继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其主要发展趋势有一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的发展:智能化传感器、多传感器、多功能化和高精度化、传感器融合等。
2.测试手段的发展:硬件功能软件化、集成化模块化、参数整定与修改实时化、硬件平台通用化。
3.测试信号处理的发展:提高在线实时能力、提高分辨率和运算精度、扩大和发展新的专业功能等。
4.开发平台的发展趋势:通用集成仪器平台的构成,该技术与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分析处理的软件技术是决定现代测试仪器、系统性能与功能的两大关键技术。
现代测试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由于各行各业的广泛需求,未来测试技术的发展将十分迅速。
现代粒度测试技术;现代物理测试技术;现代土木测试技术;现代光电测试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流动测试技术;现代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现代光通信测试技术等等。
本文后续内容主要针对工业工程的相关领域对于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进行展开,简略介绍射频识别技术、立体仓库系统、质量管理中的与测试技术相关的部分,其中用到的测试技术。
2.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项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步走向成熟的自动识别技术。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系统的体积大大缩小,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它是利用电磁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的目的并交换数据。
目前的RFID系统有很多工作频段,包括了低频、高频和超高频段。
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利用近场的电磁感应,(所以有人把电子标签称作感应卡),有的是利用电磁波发射。
现代测试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综述
![现代测试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582239be23482fb4da4ce1.png)
题目:现代测试系统在工业工程领域的工程应用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零一四年1. 绪论现代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的进步为代表,正以不可逆转之势从各个层面上影响着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
伴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电工电子测量技术领域的应用,测量仪器依次经历了指针式仪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的发展。
这些智能信访仪器、总线仪器以及新型智能传感器的相继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其主要发展趋势有一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的发展:智能化传感器、多传感器、多功能化和高精度化、传感器融合等。
2.测试手段的发展:硬件功能软件化、集成化模块化、参数整定与修改实时化、硬件平台通用化。
3.测试信号处理的发展:提高在线实时能力、提高分辨率和运算精度、扩大和发展新的专业功能等。
4.开发平台的发展趋势:通用集成仪器平台的构成,该技术与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分析处理的软件技术是决定现代测试仪器、系统性能与功能的两大关键技术。
现代测试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由于各行各业的广泛需求,未来测试技术的发展将十分迅速。
现代粒度测试技术;现代物理测试技术;现代土木测试技术;现代光电测试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流动测试技术;现代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现代光通信测试技术等等。
本文后续内容主要针对工业工程的相关领域对于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进行展开,简略介绍射频识别技术、立体仓库系统、质量管理中的与测试技术相关的部分,其中用到的测试技术。
2.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项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步走向成熟的自动识别技术。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系统的体积大大缩小,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它是利用电磁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的目的并交换数据。
目前的RFID系统有很多工作频段,包括了低频、高频和超高频段。
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利用近场的电磁感应,(所以有人把电子标签称作感应卡),有的是利用电磁波发射。
测试技术的运用
![测试技术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9d3b01de80d4d8d15a4fd5.png)
测试技术的运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测试技术,及现代测试技术的意义,并列举了测试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
测试技术在科学研究、国防军事、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等运用非常广泛。
使用先进的测试技术是经济高度发达和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测试技术;传感器;虚拟仪器;运用一、什么是测试技术测试技术属于信息科学范畴,是信息技术三大支柱(测试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之一。
测试是带有实验性质的测量或者说是测量与试验的综合,是人们借助于一定的装置,获取被测对象有相关信息的过程。
测试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测量,指的是使用测试装置通过实验来获取被测量的量值;二是试验,指的是在获取测量良知的基础上,借助于人、计算机或一些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从被测量中提取被测量对象的有关信息。
测试分为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
如果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称这样的量为静态量,相应的测试成为静态测试;反之为动态。
现代测试技术既要求测试人员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要求掌握计算机运用技术。
测试技术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对新技术特别敏感。
在工程设计和生产技术的研究中往往需要靠实验研究去定量的验证其正确性和可靠程度,在闭环自动控制中,测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控制水平的优劣,在产品的开发、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测试技术。
其中运用很广的两个测试技术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测试技术。
二、传感器技术及运用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它能利用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电子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把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各种电器设备充满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当大一部分的电器设备都应用到了传感器件,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主要技术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现代检测论文
![现代检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c37fff19e8b8f67c1cb95f.png)
现代检测技术摘要:在工业生产和试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转速的测量和控制问题。
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电磁或光电等方法,将转速测量转变为频率测量。
测量频率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测控设备不断更新,频率测量的方法和设备也有新的进展。
本文以数控机床的为例,讲述现代检测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关键词:检测技术、应用、数控机床引言机电一体化逐渐成为了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
其形式多种多样、功能也各不相同。
参观一汽大众生产车间看到数控机床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其由机床本体、数控系统、伺服系统、测量系统、计算机系统组成,如图所示:现代检测与传统检测现代检测技术:从一般的单参数测量到相关多参数的综合自动检测,从一般的参数的量值测量到参数的状态估计,从确定性的测量到模糊的判断等等,已成为当前检测领域中的发展趋势,从而形成了各种新的检测技术和新的检测方法。
传统检测技术:利用传感器或其它信息获取手段得到被测量的信息,它所研究的内容是信息的提取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现代检测技术的特点:高精度和高分辨率;高速实时数据分析处理;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多功能扩展;自动效准和自动故障诊断;多种形式输出和存出结果。
传统检测技术的特点:被测量与待测变量的统一;被测量与待测变量的统一。
对于现代检测技术的需求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软测量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和基于专家系统的检测技术。
传统检测应用检测传感器记录转轮转速:光源经随车轮传动的光栅盘变为断续光,致使光断续器中的光敏三极管通断运行,经电路的放大整形后,输出与转速成比例的方波脉冲列,从而计算转轮转速。
传感器1、传感器简介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其组成如图: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或化学组成,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
它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现代测试技术应用_论文
![现代测试技术应用_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a78f1c6bd97f192279e9b3.png)
现代测试技术在液压缸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对测试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使测试技术作为一种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
本文以液压缸缓冲设计为例,介绍测试技术在液压缸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采用测试技术能够直观、量化缓冲性能指标及结果,并能进行改进前后性能的对比,缩短了元件满足主机性能需要的试制周期。
最后,通过对工程机械的研发过程的总结,提出现代测试技术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测试技术,液压缸,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1 引言我国工程机械主机技术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为其配套的关键液压元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尽快缩短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已在行业形成共识。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仪器及检测技术已成为促进当代生产的主流环节,同时也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没有性能好、精度高、质量可靠的仪器测试到各种有关的信息,要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借鉴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在工程技术的成功应用,在液压件开发领域中引入测试技术的理念,将大幅度提高国产液压件的发展速度。
液压缸作为主要的执行元件,在某些主机上对其缓冲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利用较好的缓冲结构延长液压缸的寿命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介绍利用测试与传感技术建立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如何研究液压缸缓冲结构的设计和定型。
利用测试结果,调节液压缸缓冲参数和节流孔参数。
通过测试不同工况下缓冲腔工作压力及行程等参数,实现仿真设计,确保样机性能验证结果的可信度。
2 测试技术及传感技术在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中,进行产品的改进是被动的,是由主机厂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反馈,得到信息后再进行设计改进的。
鉴于传统产品开发模式耗费开发周期时间长,被动改进,我们提出了新型产品开发模式如图1。
图1 新型产品开发模式结合自身的需求,我们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液压缸缓冲结构研发过程中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
图2为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构成示意图,由液压系统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被测液压缸为带缓冲的液压缸,在主机上进行规定动作试验,采用多功能数据采集模块及数据采集软件,完成两腔压力( 缓冲压力或工作压力) 位移-时间的采集和测量。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2e30f9af45b307e971971b.png)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由光纤传感器发展过程与基本的原理,由此分析出光纤传感器在测量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光纤液位传感器特点与应用,光纤传感器发展方向。
关键字:光纤传感器;原理;应用;发展方向目录1光纤传感器发展过程32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3光纤传感器的应用44光纤液位传感器特点与应用54.1工作原理54.2光纤液位传感器应用65光纤传感器发展方向61光纤传感器发展过程光导纤维传感器(简称光纤传感器)是20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
光纤最早用于通讯,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器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直以来,传感器在朝着灵敏、精确、适应性强、小巧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光纤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家族的新成员倍受青睐。
近年来,光纤传感器监测技术伴随着光导纤维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
与传统的监测技术相比,光纤监测技术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1)光纤传感器以光信号作为载体,光纤为媒质,光纤的纤芯材料为二氧化硅,因此,该传感器具有耐腐蚀、抗电磁干扰、防雷击等特点,属本质安全。
2)光纤本身轻细纤柔,光纤传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不仅限于布设安装,而且对埋调部位的材料性能和力学参数影响甚小,能实现无损埋设。
3)灵敏度高,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除了具有以上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优点:可以准确地测出光纤沿线任一点的监测量,信息量大,成果直观;光纤既作为传感器,又作为传输介质,结构简单,不仅方便施工,潜在故障大大低于传统技术,可维护性强,而且性能价格比好。
分布式光纤经久耐用,安全可靠,由它构成的网络可以遍布坝体,这些光纤网络犹如神经系统,可以感知坝体各部位相关信息,大坝因此而有望成为一种机敏结构。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是当代高科技的结晶,是一种理想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广大安全监测工作者应予以积极推广。
2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正态等)发生变化,称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在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经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现代检测技术论文
![现代检测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24bf5cad02de80d4d8407f.png)
现代检测技术论文题目:数字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数字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技术摘要:散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光学现象,以激光散斑特性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激光散斑测量技术,具有全场、非接触、测量速度快、系统设备不繁杂、被测对象范围较大、抵抗环境干扰能力较强等特点,在现代光学测量领域中充分发挥着作用,逐渐成为一门独立且有效的测量技术分支。
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为了更好的满足高精度在线测量的工程要求,机械加工领域中的激光散斑测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在材料结构的应力应变测量领域,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就是如何确定被测物体受到外力或者振动加载时的微小形变量。
在众多测量方法中,数字散斑干涉法以其高精度、快速、无接触的特点备受关注。
数字散斑干涉测量技术将激光散斑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利用CCD将散斑干涉图直接以数字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计算机对待测物体形变前后的散斑干涉图像进行一系列处理,可以得到由形变引起的相位变化,最终确定待测物体的形变信息。
同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近年来以其系统简单、实时性好、容易操作等优点,在应力应变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及应用。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待测物表面的起伏特征引起的图像强度分布,来实现形变前后的待测物体点对点匹配,从而可以确定待测物体的形变信息。
由于与干涉方法有着本质不同,其测量范围相对较大,但精度较低,在一些微小形变测量中难以体现其优势。
本文由数字散斑干涉测量法和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法在形变测量中的基本原理逐步展开研究,系统分析了两者在三维形变测量中的优势和缺点。
并建立了一种结合DSPI和DIC两种测量方法的三维形变测量系统,而且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
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数字散斑干涉测量方法和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并且对这两种方法在三维测量中的缺点及引入误差的原因作了分析;2)提出了一种结合DSPI和DIC两种方法的三维形变测量系统,基于此系统设计实验,搭建光路,对圆形金属磨砂铝板进行三维形变测量,并且结合实验分析了此测量系统的优点;关键词:数字散斑干涉;数字图像;三维形变测量;相关测量Digital laser speckle interferometry techniqueAbstract:Laser speckle is a ubiquitous statistical optics phenomenon.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modern optical measurements, the method of laser speckle possesse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whole field, non-contact, high response speed, simple optical arrangement and low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quirements.To meet the high accuracy need in on-line measurement, a large amount of laser specklemeasurements come into being. The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has become a hot point in research of measurement.Many researches about the 3D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using optics methods have beendone in the past decades. Digital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DSPI)an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are two whole-field , non-contact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that enable rapid and highly accurate 3-D measurements of deformation. DSPI system needs a phase-shifting setup and rotating the whole device for 3-D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These operations are especially inconvenient to data acquisition of deformations in three directions simultaneously and increase the system deviation. DIC system using one CCD camera can acquire 2-D information of displacement. Another CCD camera is demanded to record speckle image simultaneously for 3-D measurement. The matching of images recorded by two CCD cameras may introduce extra deviation.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echnique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iminish these deviations and simplify experiments. DSPI setup for out-plane measurement and DIC setup using one CCD camera for in-plane measurement constitute one measurement system. Three dimensions information of deformation can be recorded simultaneously.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described as following:1)A review of the DSPI and DIC method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is presented.Both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are listed.2) Combination DSPI and DIC for 3D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is proposed. The experiment of measuring an aluminium sheet is designed to confirm the advantages of this measurement system. Keywords: Digital SpecklePattern Interferometry;Digital Image;Correlation method;3Ddeformation measurement.目录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数字散斑干涉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2)3 数字散斑干涉测量技术 (3)3.1 激光散斑现象及其成因 (4)3.1.1 散斑现象 (4)3.1.2激光散斑特点 (4)3.2 数字散斑干涉测量原理 (5)3.2.1 离面位移测量原理 (5)3.2.2 面内位移测量原理 (6)4 散斑干涉图处理方法 (8)4.1 线性处理模式 (8)4.2 相关处理模式 (9)4.3 散斑条纹图预处理方法 (9)4.3.1 增强对比度 (10)4.3.2 滤波祛噪 (11)5 结合DSPI与DIC的三维形变测量 (12)5.1 基于散斑的两种三维形变测量系统 (12)5.1.1 DSPI三维形变测量系统 (12)5.1.2 DIC三维形变测量系统 (14)5.1.3影响DSPI 和DIC 测量精度的因素 (15)5.2 结合DSPI 和DIC 的三维形变测量系统 (15)5.2.1 系统光路设计 (15)6 总结 (16)参考文献 (17)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数字散斑照相术是光学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激光技术、全息技术、视频技术、电子技术、信息与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精密测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a8778983d049649b6658c0.png)
一、有机化学中的分析测试技术应用——波谱分析分析测试技术在有机化学运用比较多的是光分析技术中的分子光谱技术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以及质谱与能谱技术。
我们通常将有机化学里面运用的这些技术通常称为波谱法。
主要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简称为四谱。
除此之外还包含有拉曼光谱、荧光光谱、旋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顺磁共振谱。
波谱分析主要是以光学理论为基础,以物质与光相互作用为条件,建立物质分子结构与电磁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物质分子几何异构、立体异构、构象异构和分子结构分析和鉴定的方法。
二、波谱分析发展从19世纪中期至现在,波谱分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进入20世纪的计算机时代后,波谱分析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方法、原理、一起设备以及应用上都在突飞猛进。
2.1. 四谱2.1.1. 紫外-可见光谱20世纪30年代,光电效应应用于光强度的控制产生第一台分光光度计并由于单色器材料的改进,使这种古老的分析方法由可见光区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
紫外光谱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且仪器的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快速,易于普及推广。
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分光、检测及计算机技术,使仪器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使紫外光谱法成为含发色团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2.1.2. 红外光谱1947年,第一台实用的双光束自动记录的红外分光光度计问世。
这是一台以棱镜作为色散元件的第一代红外分光光度计。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用光栅代替棱镜作为分光器的第二代红外光谱仪投入实用,由于它分辨率高,测定波长的范围宽,对周围环境要求低,加上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红外光谱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络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分析上。
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三代即干涉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投入使用。
此种光度计灵敏度、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是目前主要机型。
近来,已采用可调激光器作为光源来代替单色器,研制成功了激光红外分光光度计,也就是第四代红外分光光度计,它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广的应用范围。
现代检测技术论文(共5则范文)
![现代检测技术论文(共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68792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e.png)
现代检测技术论文(共5则范文)第一篇:现代检测技术论文(共)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中干扰源的自动辨识姓名:学号: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指导老师:摘要: 复杂系统由于上装设备众多,空间狭小,导致电磁兼容(EMC)问题突出。
电磁兼容现场测试是解决系统性电磁兼容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在国内针对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中干扰源的自动辨识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研究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中的干扰源辨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把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中的干扰源的自动辨识作为研究目标。
首先对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借鉴模式识别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干扰源辨识,设计了电磁兼容现场测试干扰源辨识方案。
论文结合电磁兼容现场测试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小波消噪、曲线包络和曲线延拓等数据预处理算法,提出了峰值、包络和谐波等特征的提取方法,形成了原始相关系数、峰值相关系数和相似离度等相似度评价指标。
最后构建了辨识系统并建立了辨识系统的数据库,为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电磁兼容现场测试干扰源辨识模式识别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广播、电视、通信、导航、雷达、遥测测控及计算机等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以爆炸性方式增长,电磁波利用的快速扩张,产了不断增长的电磁污染,带来了严重的电磁干扰。
各种电磁能量通过辐射和传导的途径,以电波、电场和电流的形式,影响着敏感电子设备,严重时甚至使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上述情况对电子设备及系统的正常工作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加强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使之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它包括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EMI)和电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EMS)两个方面。
虚拟仪器技术在现代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虚拟仪器技术在现代测试技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3538f4bb4cf7ec4afed032.png)
虚拟仪器技术在现代测试技术中的使用伴随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第四代科技浪潮的到来,电子测量仪器领域法身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测试技术在全球化的驱动下,正朝着保准化、通用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
传统的测试仪器逐步被和PC机相结合使用的模块式仪器所取代,形成了所谓的“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是用通用计算机硬件加上软件来仿真歘弄测量仪器的设备,是以测量、分析、显示为主,控制为辅的更加先进的科学仪器,它为仪器的测量分析带来了更加辉煌的未来。
虚拟仪器技术是计算机测控技术的重要分支。
1.虚拟仪器的基本结构所有的恶虚拟仪器系统都是将仪器硬件搭载到各种计算机平台加上使用软件而构成的。
虚拟仪器的基本结构由计算机硬件平台、模块化的I/O接口硬件和虚拟仪器软件三部分构成。
1.1 计算机硬件平台计算机硬件平台可以使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计算机管理者虚拟仪器的硬件资源、是虚拟仪器的硬件基础。
计算机技术在现实、储存能力、处理性能、网络、总线标准等方面的发展,促使了虚拟仪器系统的快速发展。
1.2 模块化的I/O接口硬件I/O接口硬件根据不同的标准接口总线转换输入或输出信号,供其它系统,在此基础上组成虚拟仪器测试系统。
I/O硬件部分可有数据采集卡、GPIB几口、串并口、VIX接口、LAN接口、现场总线接口等构成,他们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被测信号的采集、传输和现实测量的结果。
1.3 虚拟仪器软件软件是虚拟仪器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
使用正确的软件工具并通过设计和调用特定的程序模块,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可以高效的穿件自己的使用以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有了功能强大的软件,用户就可以在以其中创建智能性和决策功能,从而发挥虚拟仪器技术在测试使用中的强大优势。
虚拟仪器的软件是核心、关键部分,用于实现对一起硬件通信和控制,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结果表达和输出。
虚拟仪器实质上是“软硬结合”、“虚实结合”的产物,它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和扩展传统仪器的功能。
[技术应用]现代测量技术应用分析
![[技术应用]现代测量技术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96e65cd0d233d4b14e69d3.png)
现代测量技术应用分析【摘要】微型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探测设备逐步走向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测量技术开始凭借各种高科技手段,准确的完成模型绘制、数据测量、结果分析等工作,实现智能测量的目标。
在某些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协助的方式利用简单的测绘仪器完成测量,这为许多测量任务降低了风险和成本。
【关键词】现代;测量技术;发展特点;具体应用当前,社会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和能源有了更多的需求,但是由于地形和环境的限制,许多前景很不错的项目并没有得到开发。
这就需要对技术进行不断的提升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其中,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的项目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发展现状来看,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建筑工程和勘测技术的进步。
现代测量技术,可以解决一些使用常规方式难以测量的问题,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精确的数据。
对提高测量的速度和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1、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特点;1.1应用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快速发展,随着市场化不断深入,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测量方式被不断引入,现代测量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建筑工程和环境勘测的测量方式以及设备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光学测量仪器在某些高难度的测量任务中逐渐被现代测量设备所取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工程测量技术也开始选择联网技术来提高测量和分析能力。
科学家在研发中发现,将互联网技术与测量技术相融合,可以提高现代测量技术的精确度和环境适应能力。
使得之前难以测量的地区和环境变得简单和准确。
同时减少了测量工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测量成本,提高了测量效率。
能够更快的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测量的初始含义就是指通过具体数值表达物体特征的一种手段。
用数据表现物体特征,也就是将物体进一步信息化的过程。
现代检测技术在涂层性能中的应用
![现代检测技术在涂层性能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f4ea385727a5e9856a61c5.png)
现代检测技术在涂层性能中的应用夏胜(应化0901班26号)摘要介绍了研究涂层性能的电化学阻抗谱(EIS)实验方法以及该方法在研究、评价有机涂层方面的应用。
由于涂层的种类很多,每种涂层的防护机制各不相同,其EIS的数学物理模型也各不相同,本文共建立了6种模型(等效电路)来分别处理不同有机涂层体系的电化学阻抗谱。
介绍了EIS数据处理的快速方法一一特殊频率法。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有机涂层前言随着阻抗测量仪器的发展及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在80年代国际上开始广泛用该方法来研究涂层与涂层的破坏过程。
由于用EIS可以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对涂层体系进行测量,因而可以在不同的频率段分别得到涂层电容、微孔电阻以及涂层下基底腐蚀反应电阻、双电层电容等与涂层性能及涂层破坏过程有关的信息。
同时,由于该方法采用小振幅的正弦波扰动信号,不会使涂层体系在测量过程中发生大的改变,故可以对其进行反复多次的测量,适用于研究涂层破坏的动力学过程。
因此成为研究涂层性能与涂层破坏过程的一种主要的电化学方法,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国际腐蚀电化学界的一个热点。
1992年在美国加州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学术会议上,有1/3的论文与用EIS研究涂层有关。
在国内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工作。
在美国,用EIS方法评价涂层性能已有ASTM标准。
涂层是防止金属腐蚀的一种主要的防护手段。
涂层的种类很多,每种涂层的防护机制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在用研究涂层与涂层的破坏过程时,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来分别处理各种不同的涂层体系。
由于有机涂悬是最主要的涂层体系,用EIS研究有机涂层的工作也比较多,我们在这儿主要介绍用EIS对有机涂层及有机涂层破坏过程的研究。
正文1 研究涂层性能的EIS实验方法在用EIS方法研究涂层性能时,一般将涂层覆盖的金属电极样品浸泡于 3.5%的氯化钠溶液中。
阻抗测试采用由有机玻璃圆桶特制的电解池,如图1所示。
阻抗测量可在室温敞开条件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测试技术在液压缸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对测试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使测试技术作为一种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
本文以液压缸缓冲设计为例,介绍测试技术在液压缸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采用测试技术能够直观、量化缓冲性能指标及结果,并能进行改进前后性能的对比,缩短了元件满足主机性能需要的试制周期。
最后,通过对工程机械的研发过程的总结,提出现代测试技术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测试技术,液压缸,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
1 引言
我国工程机械主机技术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为其配套的关键液压元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尽快缩短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已在行业形成共识。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仪器及检测技术已成为促进当代生产的主流环节,同时也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没有性能好、精度高、质量可靠的仪器测试到各种有关的信息,要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借鉴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在工程技术的成功应用,在液压件开发领域中引入测试技术的理念,将大幅度提高国产液压件的发展速度。
液压缸作为主要的执行元件,在某些主机上对其缓冲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利用较好的缓冲结构延长液压缸的寿命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介绍利用测试与传感技术建立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如何研究液压缸缓冲结构的设计和定型。
利用测试结果,调节液压缸缓冲参数和节流孔参数。
通过测试不同工况下缓冲腔工作压力及行程等参数,实现仿真设计,确保样机性能验证结果的可信度。
2 测试技术及传感技术
在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中,进行产品的改进是被动的,是由主机厂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反馈,得到信息后再进行设计改进的。
鉴于传统产品开发模式耗费开发周期时间长,被动改进,我们提出了新型产品开发模式如图1。
图1 新型产品开发模式
结合自身的需求,我们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液压缸缓冲结构研发过程中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
图2为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构成示意图,由液压系统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被测液压缸为带缓冲的液压缸,在主机上进行规定动作试验,采用多功能数据采集模块及数据采集软件,完成两腔压力( 缓冲压力或工
作压力) 位移-时间的采集和测量。
图2 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构成
压力和位移传感器都是输出0-5V电压信号,由数据采集模块进行采集,最高采集频率为200Hz压力通道量程为180 MPa,压力分辨率0.1MPa; 位移通道量程3000 mm;位移分辨率0.1mm; 每个通道非线性:0.02%FS;零点温漂: 5ppm/4 h;满量程温度性能:5 ppm/℃typ; 调零范围:99% FS;工作温度:-30℃~75℃。
3 测试技术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
本文以超高压液压缸产品为例,说明测试技术对产品研发的作用。
通过前期对产品工况的研究以及对设计输入的参数确定,我们进行了整体方案确定和零部件设计,试制出不同缓冲参数的测试液压缸。
3.1 原始方案及测试结果
对三种液压缸采用二种缓冲结构参数,进行对比试验,将试验数据进对比分析。
详见图3-8。
图3 液压缸1方案1的测试结果图4 液压缸1方案1的测试结果
图5 液压缸2方案1的测试结果图6 液压缸2方案1的测试结果
图7 液压缸3方案1的测试结果图8 液压缸3方案1的测试结果
3.2 方案优化
对方案1和方案2 结果与理想缓冲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经验公式得到改进方案,改进后方案如图9-11所示。
图9 液压缸1改进后方案测试结果图10 液压缸2改进后方案测试结果
图11 液压缸3改进后方案测试结果
其中对三种液压缸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结果对比(压力:MPa,时间:s)
3.3 方案确定
最终确定改进后方案为最终方案,缓冲性能及曲线接近理想曲线。
通过上述流程,已经成功地完成超高压液压缸的产品研发和图纸定型,在没有经过用户长期验证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产品的改进和完善。
对于高端工程机械液压缸的设计,通过对测试数据和曲线的分析,可判断液压缸的结构方案是否合理所用材料是否最佳,解决液压缸在设计、加工、材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曲线可得知液压缸最佳工作范围,以便确定液压缸工况,延长液压缸使用寿命。
本文运用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缓冲结构的重新调整,高效、快速提高了缓冲性能,优化了设计开发的流程,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可供其他类型液压缸的设计开发借鉴。
4 现代测试技术与工程应用及发展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没有精度高、性能好、质量可靠的传感器检测到各种有关信息,要实现诸如激光器,宇航飞行器等就是一句空话。
尤其在我们紧密相连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正常高效的生产,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产品的品质参数和加工的在线测量,以及包装等都离不开测试,先进的测试技术已成为生产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代测试技术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产品开发和性能试验:一个产品,从当初的构思到最终的实现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质量稳定的批量生产的过程。
虽然目前各专业领域设计理论的日趋完善和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成熟,产品设计到成形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少,但要使真正的产品投入大批量生产,只能依靠对产品零部件及整机的性能实验。
⑵质量控制与生产监督:对于任何一个生产者,首要关注的问题便是所生产产品的质量,他们会从产品的零件的各个生产环节上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从技术角度而言,测试则是质量控制与生产监督的基础手段,合理地运用好测试技术可以真实的反映机组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和降低成本。
⑶机械故障诊断:测试技术地合理运用,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前预测故障的产生,安排好维修的方式,时间和所需要准备的零部件等,这对于工厂保持丁作连续性有着重大意义。
同时,随着自动化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测试技术也越来越趋向于高度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
智能化: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发展及在仪器中的应用正在加速仪器智能化的进程,测试仪器具有自学习、自诊断能力,并根据知识库进行理解、推理、判断与分析,这就是测试仪器实现高度智能化的重要方向。
多传感集成化:①基于多传感集成的不同物理量(或环境参量)的检测技术。
这是近年来测试技术的研究重点,如何把多种传感器集中于一个测试系统,综合利用来多传感器的信息,便成了智能检测系统中正待解决的问题;②基于多传感集成的信息融合技术,它充分利用多传感器资源得到不同时空信息,依据某种准则进行组合而获得被测对象的解释或描述。
网络化:随着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含盖范围更宽、应用领域更广的全新现代测量技术一网络化测量技术逐步形成并日渐清晰,网络化测试技术与具备网络功能的新型仪器应运而生,并使检测技术的现场化、远程化、网络化成为趋势。
5 结语
测试技术是进行各种科学技术,实验研究和生产过程参数检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他起着类似于人体感觉器官的作用,通过测试可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可以利用它,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能够更迅速的带动测试技术的发展。
总之,只要人们能恰当的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未来生产生活将会更加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