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中国哲学的背景)【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中国哲学的背景)【圣才出品】

第2章中国哲学的背景一、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

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在中文里,有两个词语常常被用来表达“世界”,一个是“普天之下”,一个是“四海之内”。

二、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1.中国的农业经济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

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

俗语“男耕女织”最为直接地表现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特征。

2.中国社会经济思想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

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在中国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都重农轻商。

三、《上农》《上农》为《吕氏春秋》书中的一章,该书认为农业和商业相比,不仅农业对国家更重要,而且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比商人的生活方式高尚,这就是为什么要以农业为上。

四、“反者道之动”1.概念儒道两家共同的一种理论思想,就是都注意到,无论在自然和人生的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

借用黑格尔的哲学术语,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

这是哲学思想的一个主题,也是儒家阐发《易经》时的一个主题。

2.影响(1)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深信这个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即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失望。

(2)这个理论还对儒家和道家都主张的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

“不为已甚”“毋太过”成为儒道两家共同的格言。

五、对自然的理想化(道家)道家对农民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理论化,道家从这一点出发,谴责文明,鼓吹返朴归真;把儿童的天真烂漫理想化,鄙视知识。

道家把农民对自然地爱慕发挥到淋漓尽致,同时把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是自然的,另一个是人为的。

自然令人快乐,人为给人痛苦。

道家这种思想最后发展到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与宇宙合一。

六、家族制度1.背景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挪动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韩非子)【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韩非子)【圣才出品】

第14章韩非子一、概述西周封建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礼和刑。

1.礼礼包括仪文、礼节、举止行为的规定以及社会习俗所构成的不成文法,它的应用范围只限贵族,称为“君子”。

2.刑刑即惩罚,它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即“庶人”,又称“小人”。

二、法家的社会背景1.西周封建社会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和联姻关系把天子、诸侯和大夫联结在一起。

贵族实行个人统治,靠刑罚来迫使庶民服从。

各种社会关系主要是靠个人接触和个人关系来维持的。

2.西周封建社会制度瓦解后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变化(1)社会各阶层原有的僵硬界限逐渐被打破。

公侯君子和庶民小人的社会分野逐渐模糊。

(2)大国用侵略、兼并的手法,扩大统治的领土。

各国都需要集中权力,强化国家的统治,使政府的结构和行使职权都日益复杂化。

(3)在这种形势下,有少数懂得现实政治的谋士便为君王公侯出谋划策,告诉统治者怎样统治广大的封地、怎样把权力集中到统治者的手里,他们鼓吹的统治方略及其理论根据构成了法家的思想主张。

三、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1.法家三派(1)第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和孟子是同时代人,他主张在政治和治国方术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

(2)第二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政治权术。

(3)第三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即法律和规章制度。

2.韩非子韩非子,韩国公子,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四、法家的历史哲学1.儒、墨、道三家的历史退化观儒、墨、道三家的哲学家在历史观上都认为: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在过去,而不在将来。

自古代的“黄金时代”以来,历史是在日渐退化。

因此,人的拯救不在于创立新的,而要靠退回到古代去。

2.法家的历史哲学(1)法家认为每个时代的变化,都有它不得不变的原因,因此只能现实地对待世界。

(2)韩非子认为,由全新的情况产生的新问题,只能用新的方法解决,只有蠢人才看不到事实的变化,而这类蠢人是的确存在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圣才出品】

第26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陆王学派,又称心学,肇始于程颢,经陆象山和王守仁而完成。

陆九渊(1139~1193年),人称象山先生。

一、陆九渊关于“心”的概念1.陆九渊的“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2.朱熹与陆九渊的分歧(1)朱熹认为“性即是理”,而陆九渊却说:“心即是理”。

这是两个学派基本分歧之所在。

(2)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心被理解为“理在气中”的具体表现,据此,心与抽象的理不能等同。

因此,朱熹说:性即是理;但陆九渊的思想体系正相反,他认为心即是性,这两者只是文字上的不同。

(3)朱熹认为“心”和“性”不止有文字上的不同,二者在实际里也是不同的。

朱熹所见的实际是:现实包含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另一个是具体的;而在陆九渊看来,现实只包含心的世界。

二、王守仁的“宇宙”概念1.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8年)生于明代,浙江人,人称“阳明先生”。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

还是一位有能力、有道德操守的政治家。

他的思想言论由门人辑录为《传习录》。

2.王守仁的“宇宙”概念(1)认为宇宙是一个自身完整的精神实体,这个精神实体便构成了我们经验中的世界;此外,并没有另一个朱熹所强调的抽象的“理的世界”。

(2)主张心即是理。

3.朱熹和王守仁以及理学、心学两派思想的分歧(1)朱熹认为,理是客观外在的实在,无论心存在与否。

我们先懂得孝之理,然后有孝亲之心,我们不能把这话倒过来说。

(2)王守仁恰恰是把这话颠倒过来,他认为若没有心,便没有理。

心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

三、“明德”在其宇宙概念之上,王守仁对《大学》赋予一种形而上学的意义。

《大学》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王守仁解释《大学》就是学作大人之学。

1.“在明明德”“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2.“在亲民”“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书目: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摘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一张、第二章、第三章在这一部分冯友兰先生就中国哲学的常识做了简单介绍,为接下来章节的讲解做了铺垫,具体如下:第一章中国哲学精神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通过这一节我们可以总结出冯友兰的两个定义:1.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反思的对象是人生。

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

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

2.对宗教的定义: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种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就是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在这里,冯友兰对哲学和宗教做出了明确的区分。

宗教等于哲学加上层建筑,因此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哲学,而佛教是宗教。

同时他也在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关心宗教观念和活动,关心的是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

哲学提供了一条比宗教更直接的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

而成为圣人,是否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呢?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观点,又参照了西方哲学理论。

他说中国哲学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是“内圣外王”。

圣人的内心达到了人与宇宙统一的境界,有最高的精神成就。

在外在行动上,圣人可以处理日常人伦事务,因此哲学与政治思想相联系。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哲学又是政治思想。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注意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表达方式:暗示。

在这里冯友兰指出西方的哲学有着严密的推理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著作则是模糊而富于暗示性的。

因为暗示,所以它可以无穷无尽。

这也是中国诗歌、绘画等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语言障碍此书是冯友兰先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语言障碍也是对于西方学生而言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后期的墨家)【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后期的墨家)【圣才出品】

第11章后期的墨家一、概述1.《墨经》在《墨子》书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这6篇与全书的其他部分不同,它们在逻辑学上有特殊的价值。

这六篇的中心是以逻辑的方式树立墨子的主张,批判名家的思想,6篇合在一起,就是通常所称的“墨经”。

2.《墨经》的成就《墨经》中包含丰富的几何学、力学和光学知识,其中对光学现象的系统论述被称为“光学八条”,这证明了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折射就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论述。

二、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1.知识“墨经”中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

它认为,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人依赖认知能力才得以取得知识,但并不因有认知能力就必定有知识。

(1)知识的构成人以其认知能力和对象接触,得以辨认它的形象,由此构成知识。

除去视觉、听觉这些感觉器官,人还需要有一个思维的器官,在中国古代把它称为心。

(2)知识的分类①从逻辑上的分类a.从个人直接经验而来的知识。

b.从权威而来的知识(即听来的,或从文字中读来的)。

c.从推论而来的知识(从已知推到未知)。

②从知识的不同对象的分类a.对“名”的知识。

b.对“实”的知识。

c.“对应”的知识,即知道哪个“名”与哪个“实”对应,有这种知识就是《经说上》所说的“名实耦”。

d.行动的知识,即怎样做一桩具体事情的知识。

2.“名”(1)含义①“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

”②“名”是人用以指事物的代号,“实”是人所指的事物。

(2)分类“墨经”把“名”分为三类:达名、类名、私名。

三、关于“辩”的讨论1.“辩”的目的与作用(1)“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

”(2)分清是非,区别治乱,辨明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相异之处,考察名实的原理,分析利害,排除疑虑。

2.“辩”的方法(1)“或”是指特称论断,不能尽然。

(2)“假”是假设,它还未成为现实。

(3)“效”是摹拟,它意味着摹拟一个模型。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之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用亚力士多德的话说,它是“思想思想”;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

1.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国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相当于圣经2.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所以儒家思想不是宗教。

3.习惯上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但儒家不是教。

道家是哲学学派,而道教是宗教,二者教义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但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4.与别国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

德克·布德(Derk Bodde)《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Dominant Ideas i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它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就叫“超道德的价值”,也就是哲学的价值,中国人对超道德价值的追求,体现在哲学里。

5.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中国哲学认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认为要得到最高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而相反,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哲学所谓“入世的哲学”。

中国哲学既入世又出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1-4章)【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一、哲学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1.哲学的概念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

反思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

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

2.宗教与哲学(1)宗教也和人生相关联。

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

(2)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充满哲学意味的。

(3)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

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3.关于中国哲学(1)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2)中国哲学传统对于“学”和“道”是有所区别的。

“学”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增长正面知识,“道”则是心灵的提高。

哲学是在后一个范畴之中的。

二、中国哲学的问题和它的精神1.两种对立的哲学就做人来说,最高成就是什么呢?按中国哲学说,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成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1)“出世”的哲学一个圣人要想取得最高的成就,必须抛弃社会。

甚至抛弃生命。

唯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解脱。

(2)“入世”的哲学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

这种哲学只谈道德价值,因此对于超越道德的价值觉得无从谈起,也不愿去探讨。

(3)评价①站在入世哲学的立场上,出世的哲学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因而是消极的。

②从出世哲学的立场看,入世哲学过于实际,也因而过于肤浅;它诚然积极,但是像一个走错了路的人,走得越快,在歧途上就走得越远。

2.中国哲学是否是“入世的哲学”(1)从表面看,这种看法不能认为就是错的,因为持这种见解的人认为,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关注政治和伦理道德。

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关心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关心他的来生。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哲学探讨的问题———如何成为圣人:即获得终极幸福的人哲学是为了探究人如何成为人,知识是为了让人如何成为某一种人。

比如学习绘画是为了成为画家,学习医学是为了成为医者。

哲学则是为了成为心灵上最高成就的人。

中国比较普遍的哲学学派,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

儒家入世过多,道家则有入世亦有出世。

庄子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是为了增加知识,为道则是为了提高心灵的境界。

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

意思是无形体的规律是道,有形的东西则是器具。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他就是圣人。

古时中国认为圣人应该是内圣外王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都是以身载道,他的生活即他的哲学。

作者冯友伦则认为:一个人应该对宇宙有着非常高明的认识,又能生活在社会之中。

二、中国哲学的特点———含蓄,尚农,爱自然中国文化崇尚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往往表达的思想不在言之中,而在言之外。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中国古代自以为中原乃世界的中心,外围是海。

所以用四海之内表示天下的意思。

士农工商,中国古代以地主和农民为最上。

所以反映出尚农,爱自然的哲学。

重农轻商的社会环境也造就了古代中国含蓄而基于直觉经验的哲学,不同于重商的西方基于推理演变的数理科学。

中国古代家族阶级复杂。

因而很多关于家族阶级关系的哲学出现,不管是老庄还是孔孟,都对父子,兄弟,君臣等关系有一套见解。

中国古代哲学最具影响力的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三、孔子、孟子、荀子———儒家孔子提倡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君臣有别。

孔子提倡仁和义,这里的仁和义都是针对人而言,所以孔子的哲学依赖于人类社会。

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读书笔记如下: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1.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2.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3.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 (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4.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5.佛家就说,生就是人生苦痛的根源。

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有些道家的人“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溃痈”。

这都是以为,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

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

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6.“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

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7.由于哲学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哲学必定与政治思想不能分开
8.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其他的学习 (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9.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10.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
11.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13篇)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1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13篇)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篇1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

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

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

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

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

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

所以可以说,“农”是中国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中国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平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中国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圣才出品】

第18章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一、思想的统一1.秦朝对思想的统一(1)始皇帝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李斯的建议目的是想确保一个天下(国家),一个政府,一部历史,一种思想。

2.汉朝对思想的统一(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其中“六经”又占有统治地位。

(2)儒学在取得“独尊”地位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由此树立起来的儒学和东周时孔子自己的思想已大不相同。

(3)董仲舒鼓吹“大一统”思想,按照他和公羊学派的看法,“大一统”是孔子作《春秋》时为他理想中的新朝代制定的纲领之一。

3.秦汉两朝统一思想的不同(1)秦朝对各种哲学思想流派的方针是一律禁绝,造成思想界的真空。

汉武帝则是在百家中扶植儒家,使它成为正统。

(2)汉朝对私人传授其他各家思想,没有刑罚措施;只是任何人想从政做官,必须学习儒学和六经。

官学以儒学为宗,这成为此后中国历代开科取仕的基础。

二、孔子在汉代思想界的地位1.“六经”汉代尊崇孔子,把《诗》《书》《礼》《乐》《易》《春秋》奉为孔子所作,称为“六经”。

2.“纬书”(1)“纬书”是汉朝的著作,假托为孔子所作。

(2)在“纬书”中,孔子被抬到他在中国历史上顶峰的地位。

把孔子推上神的地位,认为他可以预知未来。

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分歧1.“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1)“古文学家”这部分儒学家声称找到了“秦燹”(燹,音显,指兵火)之前的古籍,是以古文写成,这种文字到西汉末年,已成绝响。

(2)“今文学派”“今文学派”是与“古文学派”相对立的董仲舒追随者,他们尊崇以汉代通行文字写成的经书。

2.两派的争论(1)古文学派是对今文学派的一种抗议性反应,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一场思想革命。

(2)西汉末年,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刘歆以巨大的热情支持古文学派,以至后来今文学派的追随者指控他一手伪造了古文学派所依据的古文经书。

3.作者对两派争论的看法这两派对立可能要追溯到秦以前,儒家内部思想分歧的两翼,今文学派可能是源自以孟子为首的一派,而古文学派可能是源自以荀子为首的另一派。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论)【圣才出品】第12章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论⼀、六种术数1.⽅术先秦的阴阳家源⾃古代的⽅术,⾏⽅术的即是术⼠。

《汉书·艺⽂志》根据刘歆《七略·术数略》,把⽅术分为六类。

2.术数的分类(1)天⽂“天⽂者,序⼆⼗⼋宿,步五星⽇⽉,以纪吉凶之象。

”(2)历谱“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之节,会⽇⽉五星之⾠,以考寒暑杀⽣之实。

”(3)五⾏“其法亦起五德(⾦⽊⽔⽕⼟,谓之五德)终始,推其极则⽆不⾄。

”(4)蓍龟①由巫史取蓍草,每两株为⼀份,最后所剩,⾮奇数即偶数。

如是六次,得出每三个⼀组的组合,再查《易经》卦象、⽘象,据以判断所问事项吉凶,称为“筮”。

②在龟甲或平⾻上钻⼀洞,放在⽕上烤,⼩洞四周受热后出现裂纹。

管占⼘的巫史据以判断所问事项吉凶。

称作“⼘”。

(5)杂占(6)形法包括相⾯术和后来所称的“风⽔”。

3.“⽅⼠”的由来周朝初年封建制全盛时期,每个贵族都有世袭的术⼠。

贵族有任何重要⾏动之前,必先问⼘。

随封建制的逐渐没落,这些贵族世家的术⼠渐渐失去地位,散落社会,但继续以⽅术为⽣。

这是“⽅⼠”的由来。

4.术数或法术的作⽤(1)术数或法术本是来⾃迷信,但它们往往是古代科学的萌芽。

(2)⽅术和科学都试图以积极态度解释⾃然现象,使⼈得以征服⾃然,使⾃然为⼈所⽤。

(3)⽅术对超⾃然⼒量不再迷信后,它便开始试图解释⾃然现象,从⽽向科学转变。

⼈类最初对⾃然⼒量的观念尽管⼗分原始简单,但它终究是科学的开始。

5.理解宇宙的两种思想路线(1)以阴阳家为代表的思想路线。

(2)由⼀些佚名的儒家,以“易传”(注释)的⽅式,写在《易经》正⽂的后⾯。

(3)这两种思想似乎各⾃独⽴地发展。

《洪范》和《⽉令》,注重五⾏,⽽不曾提及阴阳;在“易传”⾥则谈及阴阳的地⽅很多,⽽不提五⾏。

后来,这两条思想路线渐渐融会在⼀起。

⼆、《洪范》所描述的五⾏1.五⾏的含义五⾏的本义是五种动因、五种活动。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二章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中国是大陆国家。

古代中国人以为,他们的国土就是世界。

汉语中有两个词语都可以翻译成“世界”:一个是“天下”,另一个是“四海之内”。

海洋国家的人,如希腊人,也许不能理解这几个词语竟然是同义的。

但是这种事就发生在汉语里,而且是不无道理的。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

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他们所谓的“本”“末”之别。

“本”指农业,“末”指商业。

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

在能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

从事末作的人,即商人,因此受到轻视。

社会有四个传统的阶级,即士、农、工、商。

商是其中最后最下的一个。

而士和农的地位很高,所以在中国,一个家庭若能“耕读传家”,那是很值得自豪的。

反者道之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

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

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

由于相信这个理论,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

在抗日战争中,这个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

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赞成,道家的人也赞成。

“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

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

因为太过和做得过多,就有适得其反的危险。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

用假设的得到的概念为其出发点,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

为什么他们有知识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语言如此明晰,原因就在此。

希腊人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围绕着城邦而组织其社会。

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诸子的由来)【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诸子的由来)【圣才出品】

第3章诸子的由来从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末,思想流派众多,在中国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一、司马谈与六家1.司马谈司马谈(卒于公元前110年),首次尝试对“百家”进行分类,在其文章《论六家要旨》中把在他之前几个世纪中的哲学家分为六家。

2.阴阳家阴阳家是讲宇宙论的一派,由于它把宇宙的原理归结为阴阳两个主要原则,因此被称为阴阳家。

阴是代表女性的原则,阳是代表男性的原则,两者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由此产生了中国人心目中所见的宇宙一切现象。

3.儒家儒家的本义是读书人(儒生)或思想者。

在西方称之为“孔子学派”,它的队伍主要是由学者和思想家所组成。

他们讲授古代的经书,因此是古代文化的传承者。

孔子无疑是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也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

但这一学派之称为“儒”,还有更广的含义。

4.墨家墨家由墨子创立,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和组织。

这一派已经自称是“墨者”,所以,它的名称不像其他某些学派的名称,是司马谈的发明;“墨者”的名称是原来就有的。

5.名家这一派的兴趣是分辨名实,究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6.法家在汉语里,“法”的含义是规范或法律。

这一学派源自一些政治家,不赞成当时一些儒生强调政府要以德治国,他们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一部成文法典的基础之上。

7.道德家或称道家这一派人的形而上学和社会思想都“尚无”,“无”也就是“道”,并认为它是人天生的本性,也就是“德”。

“德”是“道”在任何事物内的具体化,成为事物内含的能力,如果把它译成英文,或许译作“能力”较妥。

司马谈把这一派称为道德家,后来简称为“道家”。

道家和道教必须加以区别。

二、刘歆及其诸子由来的学说1.刘歆刘歆(约公元前46年~公元23年),他试图对“百家”进行分类的第二位历史家,著作有《七略》。

2.刘歆所分的诸子百家(1)刘歆把诸子百家分为十类,其中六家同于司马谈所列出的六家。

另外四家分别是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2)在这个分类中,刘歆并没有比司马谈深入多少,但他第一次系统追溯了各家的起源。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圣才出品】

第17章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一、阴阳家和儒家的合流1.董仲舒的影响(1)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是汉朝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

(2)董仲舒在汉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全国思想的活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在董仲舒的影响下,汉朝废弃过去以贵族门第出身或家族富有作为选拔官员标准,改由政府主持,以儒术为标准,在全国举行考试以选拔官员,从制度上确保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董仲舒对人与天的看法董仲舒所要做的是:从理论上论证新的政治社会制度的“存在的根据”。

(1)人是天的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就应依据天的所作所为。

(2)天人之间有一种密切的相互作用。

从这个前提出发,他把阴阳家的形而上的宇宙观和主要是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

3.如何理解董仲舒著作中“天”的含义金岳霖认为,在中国哲学里,‘天’的含义既包括自然,又包括君临自然的上苍。

人们使用这词语时,有时着重在‘自然’,有时则着重在‘上苍’。

这样来理解‘天’的含义,可能较为恰当。

二、宇宙论1.宇宙的组成成分按照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天地阴阳》篇的看法,宇宙是由十种成分组成,这十种成分是: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和人。

2.阴阳观念关于阴阳。

董仲舒说:“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常渐人者,若水常渐鱼也。

所以异于水者,可见与不可见耳。

”3.五行次序(1)董仲舒以木为第一,火为第二,土为第三,金为第四,水为第五。

(2)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比(邻)相生”。

(3)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这是“间相胜”。

4.五行与季节和方位(1)木主东方和春季。

(2)火主南方和夏季。

(3)金主西方和秋季。

(4)水主北方和冬季。

(5)土居中,助木、火、金、水。

5.阴阳与四季嬗替董仲舒以阴阳运行来解释四季嬗替。

阴阳各有盛衰,有其一定轨道,循四方而运转。

一年四季的嬗替是阴阳二气运行的结果。

(1)阳气初升时,它到东方扶木,从而春天来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圣才出品】

第24章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一、概述进入北宋到公元11世纪下半叶,更新的儒家分成两个不同的学派,分别以周敦颐的两个学生,程颢、程颐两兄弟为创始人,他们被称为“二程”。

1.程颐程颐(1033~1108年)号伊川,世称“伊川先生”,他创立了自己的学派,由朱熹(1130~1200年)集大成,史称“程朱学派”或“理学”。

2.程颢程颢(1032~1085年),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他创了另一个学派,由陆象山(1139~1193年)和王守仁(号阳明,1472~1528年)完成,史称“陆王学派”或“心学”。

二、程颢对“仁”的认识1.程颢哲学的中心程颢十分称许张载的《西铭》,因为它所揭示的“万物一体”这个主题也是程颢的哲学中心。

(1)“仁”的主要特性是人达到视自己与万物一体。

(2)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懂得万物一体的道理,并且真诚用心去做,不矫揉造作。

2.程颢的“仁”程颢对“仁”的诠释带有更多形而上学的意味,即“天地之大德曰生”。

(1)这里的“生”字,可以理解为“产生”,也可以理解为“赋予生命”。

(2)在程颢和其他新的儒家的思想里,“生”的含义主要是“生命”或“赋予生命”。

他们认为,万物本性天然是向着生命,这便是天地之仁。

3.程颢的哲学主张(1)在程颢看来,万物之间有一种形而上的内在联系。

孟子所称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正是表现出人和万物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

(2)人们的“不忍人之心”往往被私心或欲望所蔽,使人丢失了原有的与万物一体的意识。

(3)人所需要的是记起自己与万物原是一体,真诚用心地照着去做,这将使人逐渐恢复与万物一体的意识。

三、程朱的“理”的观念的来源程朱“理”的观念直接来自“易传”。

1.道家、“易传”所讲的“道”(1)道家所讲的“道”是宇宙万物所由出的“太一”。

(2)“易传”所讲的“道”是宇宙万物中每一类事物内含的原理。

程颐和朱熹正是从“易传”所讲的“道”,发展出他们所讲的“理”。

2.直接启发(1)张载“气”的观念对程朱的启发①张载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消灭,但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万物为什么分成不同的门类。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西方哲学的传入)【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西方哲学的传入)【圣才出品】

第27章西方哲学的传入一、反对更新的儒学的思潮1.对朱熹和王守仁哲学的误解和误用(1)对朱熹哲学的误解和误用①朱熹的主张人应当由“格物”入手,从中求得永恒之理,即法则。

②朱熹深信古圣先贤的言论就是永恒之理。

在他的思想中,有一种权威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成分,这个学派的思想被后来的统治者树立为官方的正统思想,更加重了它的权威主义和保守主义色彩。

(2)对王守仁哲学的误解和误用①王守仁所主张人凭直觉会立刻知道自己的意志或思想是对还是错。

它能告诉人的是应当做的事,却不能告诉人怎样去做。

他认为,在具体情况下,要想知道怎么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研究行动的具体办法。

②后来王守仁的追随者们似乎相信,直觉可以把样样事情都告诉人,包括“知道怎么干”。

这便走到了荒谬的地步,陆王学派的追随者们也因此而吃了苦头。

2.对更新的儒学的批判(1)批判①批判更新的儒学在禅宗和道教的影响下,都曲解了孔子的思想,把儒家思想原有的实践方面丢失殆尽。

②在反对更新儒学的人看来,更新的儒学比佛教、道教的思想更为有害,因为它貌似原来的儒学,从而更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2)评价从哲学本身说,这种指责并无意义。

更新的儒学是儒学、佛学和道家思想(经过禅学)、道教思想的融合。

从中国哲学史的观点看,这种思想融合是一种发展,因此是得而不是失。

3.“汉学”清朝的学者提倡“汉学”,就是以汉代的经书注疏为论学依据。

(1)提倡“汉学”的原因他们认为西汉离孔子的时代较近,而且当时佛学还未传入中国,因此汉代注释的儒家经典,自然更符合孔子的原意。

(2)“宋学”清代学者对遭到宋明两代新的儒家忽视的汉代学者著述十分重视,把这种研究称为“汉学”;而把更新的儒学称为“宋学”,因为更新的儒学及其主要流派都兴起于宋朝。

(3)汉学兴起的意义①由于汉学家重视古代文献的研究,清代学者在古书校勘、古文字学、历史语言学等方面,做出了成绩。

这是清代文化史上的巨大成就。

②就哲学来说,清代汉学家的思想成就比较逊色,但是在文化上,清儒使人们看到古代文化的广阔视野,起了打开人们眼界的作用。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圣才出品】

第28章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一、哲学家和哲学史家1.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1)冯友兰曾写了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是当代中国哲学精神的表现,在其中他运用清代儒家对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校勘考订的成果,并运用分析方法来澄清这些古代哲学家的思想。

(2)从历史家的眼光来看,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

这是因为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本来或者并不像现代诠释者所看到的那么清楚。

2.哲学家(1)从纯哲学家的角度看,把过去哲学家的思想予以澄清,并把这些思想引申到它们的逻辑结论,从中表明它们是正确或是谬误,比仅仅弄清楚他们的原意当然要有趣得多,也重要得多。

(2)这样做包含着“从旧到新”、从传统到现代的思想发展过程。

这种发展是上述时代精神的又一阶段。

这样做已经超出了一个历史家的学术工作范围,而进入一个哲学家的创作范围了。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耕耘1.北大和清华各自的哲学传统和重点(1)北大以历史研究和它的学术水平著称,哲学上倾向于观念论,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

是康德和黑格尔派;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则是陆王学派。

(2)清华则倾向于使用逻辑分析来研究哲学问题,反映了实在论哲学的趋势,如果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它是柏拉图派;如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它属于程朱学派。

2.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耕耘(1)汤用彤教授写完了《中国佛教史》的第一部分,金岳霖教授完成了他的《原道》,冯友兰完成了《新理学》。

(2)后来冯友兰在昆明继续写了几本书:《新事论》(《中国走向自由之路》)、《新世训》《新原人》(《人性新论》)、《新原道》(《中国哲学的精神》和《新知言》(《形而上学方法新论》)。

3.《新理学》(1)“某个事物存在着”程朱学派,以至道家,都从这句话演绎出他们的全部形而上学思想和概念。

从“某个事物存在着”推演出“理”和“气”的观念并不困难,其他观念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演绎出来。

(2)对程朱学派权威主义和保守主义因素的消解①冯友兰认为,形而上学能够使人知道“理”的存在,但不能使人从中知道每一事物的具体的理。

《中国哲学简史》-精读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精读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精读目录•Day 1 中国哲学的背景和儒、墨学说№1中国哲学的精神(一)什么是哲学?要了解中国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是什么。

哲学思想的形成,其实反映着人类内心深处不满足于现实,努力追求超脱于现实的一种渴望。

通俗地说,哲学就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这种反思亦是对于思考本身的思索。

(二)什么是中国哲学?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超脱于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听起来似乎是在追求成为圣人一样的人。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史上有很多被称为圣人的哲学家。

比如称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那么如果想要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所在,就需要关注中国哲学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在中国哲学中有两股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潮,即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

儒家、道家思想的关系就如同西方思想中古典主义思潮与浪漫主义思潮的关系。

儒家的“游方之内”(意为在尘世之中)显得比道家入世。

道家的“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后来两种思潮相互靠近,这些运动使得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

人们试图在两极对立中寻求他们的整合,但是怎么做到这一点呢,这是中国哲学力图解决的问题。

№2中国哲学的背景毫无疑问,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一定是客观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共同作用的产物。

通过了解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是有所助益的。

首先,地理环境方面,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

在很多中国哲学的论著中会用“普天之下,四海之内”来表示这个世界。

但是可能海洋国家的人民,比如希腊人,就会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内(比如某一个海岛),怎么就是住在普天之下了呢。

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

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

因此,在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乃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书目: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摘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一张、第二章、第三章在这一部分冯友兰先生就中国哲学的常识做了简单介绍,为接下来章节的讲解做了铺垫,具体如下:第一章中国哲学精神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通过这一节我们可以总结出冯友兰的两个定义:1.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反思的对象是人生。

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

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

2.对宗教的定义: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种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就是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在这里,冯友兰对哲学和宗教做出了明确的区分。

宗教等于哲学加上层建筑,因此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哲学,而佛教是宗教。

同时他也在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关心宗教观念和活动,关心的是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

哲学提供了一条比宗教更直接的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

而成为圣人,是否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呢?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观点,又参照了西方哲学理论。

他说中国哲学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是“内圣外王”。

圣人的内心达到了人与宇宙统一的境界,有最高的精神成就。

在外在行动上,圣人可以处理日常人伦事务,因此哲学与政治思想相联系。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哲学又是政治思想。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注意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表达方式:暗示。

在这里冯友兰指出西方的哲学有着严密的推理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著作则是模糊而富于暗示性的。

因为暗示,所以它可以无穷无尽。

这也是中国诗歌、绘画等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语言障碍此书是冯友兰先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语言障碍也是对于西方学生而言的。

然而随着全民文学修养的下降,现代人在读传统哲学经典时同样有“语言障碍”,这恐怕是冯友兰先生始料未及的。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这是冯友兰在本章中引用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来观察中国与希腊的话,可以看到大陆与海洋的不同。

同时也是其所引起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不同。

这使得中国哲学犹如仁者,广阔的土地让中国人“上农”,所以中国哲学强调顺应自然,提倡过犹不及。

在中国,出世之学和入世之学有着完美的统一,苏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也因为如此,中国的哲学通常从直觉入手,富于暗示性。

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迥异的方法论。

第三章各家的起源对于各家起源的探索,冯先生提到的第一个人是司马谈。

司马谈首次将各哲学流派分为六家,虽然不尽科学,但却有首创之功。

刘歆进一步分为十家,并试图系统上追溯各家的历史起源。

后来的学者则对刘歆的理论进行了开掘和补充。

各家的起源是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而引起的,具体来说;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士。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士。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在第一章中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的哲学富有暗示性。

儒家是中华精神之源,孔子是儒家之源,孟子、荀子则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学说。

之后的文人学士虽然围绕着孔孟之道多有阐释,但是都是其本人所悟出的孔孟之道所暗示的学说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思想内涵。

更何况后世学者出于政治目的作出了一系列的增删改造。

因此研究儒家学说,当先研究孔子、孟子、荀子,才不至于舍本逐末。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对于孔子的理论,冯友兰总结为“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孔子的“正名”是出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的需要。

如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些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有相对应的义务和责任,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履行他的责任和义务。

这是其“正名”的含义。

“仁义”是孔子关于人的德行的回答。

“仁”不光是指某一特殊的德性,而且指的是一切德性的总和。

“义”则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出于道德的考虑做的事。

这个词与“利”相对。

“忠恕之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具体来说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之为“恕”;“己之所欲,亦施于人”,此之为“忠”。

因此“忠恕之道”就是仁道。

“知命”就是一心一意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计成败。

儒家讲“无所为而为”,依照儒家看来,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做的事,他做这些事情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而不是外在的做的结果。

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冯友兰解释说孔子十五岁开始学习,四十而不惑,知识增加到了一定的水平,已是成为知者。

而到了五十、六十孔子认识到了天命并顺应天命,完成了从道德价值到超道德价值的超越。

这是孔子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这也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孟子与现实主义的荀子相对,是儒家的理想主义者。

孔子讲仁,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实行仁。

孟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并在回答的过程中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

冯友兰进一步解释说,孟子的性善论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是圣人。

孟子认为人性内除了善还有其他成分,这些成分若不加控制就会通向恶。

他还举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来佐证。

而人为什么会向善,孟子解释说这就是人与禽兽的区别。

儒家认为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

孟子主张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充分发展这些人伦。

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即“内圣外王”。

君若没有道德,人民就有权来推翻他。

君若有道德,他实行的治道就是王道,这与霸道相对的。

实行王道要有经济基础,即实行井田制;要有教育基础“谨庠序之教伸之以孝悌之意”。

圣王也要有他的“恻隐之心”,要爱人、忠恕。

冯友兰指出孟子的观点比孔子更进一步。

孔子的忠恕之道还只限于个人,孟子则将其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

在“内圣”上,孟子进一步指出就是“恻隐之心”。

而恻隐之心是人天生所有,即人性善,是上天所给予的,所以知道了性也就知道了天。

同时,冯友兰还指出了孟子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成分。

孟子这一派认为宇宙的实质是道德的宇宙,人的道德原则就是宇宙的不变法则。

人的道德最高标准是与宇宙融为一体。

融为一体的方法就是行仁,将自己的自我私欲减少,到减无可减时,就达到了这个标准。

而怎样达到这一标准,孟子给出了自己的修养方法:养浩然之气。

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有人提出孟子代表了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了儒家的右翼。

冯友兰则指出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地概括。

孟子强调个人自由,却又重视超道德的价值;荀子强调社会控制,但又发挥了自然主义。

他们都是有左有右的。

而可以肯定的是,荀子的很多思想是孟子的对立面,如他的性恶论。

他认为人虽然本是恶的,但人有“智”,智可以使人向善。

这就必须回答一个道德的起源的问题。

荀子认为,人一定要生活在社会组织当中,社会组织是需要规则的,这就是“礼”,即道德。

另一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辨别的能力,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也是“礼”。

人性本恶,充斥着各种欲望,而礼可以进行调节。

这是荀子对孔孟观点的进一步阐释:礼可以使人文雅,使其情感得到净化。

冯友兰认为《礼记》的各篇大多数是荀子门人所写的。

丧礼和葬礼是最重要的礼,本来充斥着不少迷信色彩,但是儒家对它进行了净化。

虽然知识对人很重要,但是人还需要情感上的满足,在决定对死者的态度时,也是具有感情因素的。

因此会有丧礼、祭祖礼和其他祭礼。

除此之外荀子还作了《乐论》阐述音乐是道德教育的工具。

因此荀子极大发展了孔子的礼乐理论。

荀子在逻辑理论上也有贡献。

他也指出了其他几家的谬误。

他的学生李斯与韩非也是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在这一章中,冯友兰着重讲了“易传”和《中庸》中的形上学、伦理学学说。

冯友兰先生指出,在“易传”中的道是与道家的“道”完全不同的概念。

道家的“道”是统一的,而儒家的道则是多样的。

如君道、臣道、子道、父道,每个道都有所要遵循的规范。

这在孔子时期是正名的学说,但在“易传”里进一步发展为形上学的学说。

《易》本是占卜的书籍,里面有各种的卦辞与爻辞,这些卦辞与爻辞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逐渐的变为了一种公式,这种公式代表了宇宙中各类事物的道。

事物可以改变,但是道不变,这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除了各类事物的道,还有万物作为整体的“道”。

这是万物生成的“道”。

生了某物,就必须有生此物者,又必有生此物所用之质料。

前者是主动成分,后者是被动成分。

前者是刚健的,是阳;后者是柔顺的,是阴。

生成万物,需要二者合作,此之谓:“一阴一阳谓之‘道’”。

冯友兰举出了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易传”认为这是万物变化的公式,这就是万物变化的“道”。

万事万物在运行过程中,要想保持住完善的状态,就要各行其道,各司其职。

因此这个“道”看是去是变化的,实则是形上学的。

《易》的卦辞把这叫做“正”、“中”。

“中”的意义是既不要太过,又不能不及。

冯友兰先生同时又提到了《中庸》中的一句话作为佐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一点既适用于个人欲望和情感的控制,也适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和不止包含在人和社会中,也弥漫全宇宙,这叫做“太和”。

而“庸”则是《中庸》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意即“普通而平常”。

正如吃喝一样,正是因为普通平常,所以才重要而有价值。

吃喝是天性,维护人伦,实行道德,这也是天性,也称“道”。

因为太过平常,人们容易忽略它,所以要“修道”。

“修”必须要“教”。

只有“教”才能使人觉悟而完全,也就是明而诚。

《中庸》中说:“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亦。

”因此“明诚”意即一个人能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平凡细节的意义,而且能把他理解道德完全做到。

这样就可以“成己”。

而在成己的同时还要成人。

成人和成己是相互的。

因为人生活在社会领域之内,人伦之中。

而要成人,必须忠、恕、行仁。

这就又回到了孔子和孟子的传统。

儒家正是通过推广仁爱,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脱寻常的人我与物我分别。

第三部分:其他章节在其他章节中,冯友兰先生对儒学之后的发展和其他哲学流派的理论做了介绍。

在孔子、孟子、荀子之后,儒家所期待的“内圣外王”的圣人来统治天下的情形并没有出现,不过秦王朝倒是因为它的暴政而过早的灭亡。

到了汉代儒学在董仲舒手中开始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之后又经过了韩愈、二程、朱熹、陆王等人的发展。

而儒、释、道一直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心中有重要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