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教材精讲 第19章 所得税 (2)
注册会计师cpa注会东奥会计网校张志凤会计基础班课件讲义
前言一、考试题型题量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三、近三年命题规律(一)题目类型特点会计考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全部业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实务操作能力。
(二)命题规律从近三年《会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覆盖面宽,考核全面;2.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职业判断能力;3.注重热点,突出重点,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要求;4.综合性较强。
四、复习方法(一)明确目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二)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三)加强练习。
第一章总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
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不高,属于不重要章节。
20XX 年教材主要变化本章删除了“第六节 会计科目”一节的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 会计概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总论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CPA)《税法》备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CPA)《税法》备考真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下列关于一般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量留抵税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指与纳税人上一年度末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B.指与纳税人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C.指与纳税人2016年4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D.指与纳税人上一月份末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2.甲市自2013年8月1日起开始对交通运输业进行“营改增”,2013年12月查出甲市A运输公司隐瞒其在2013年7月取得的交通运输服务收入10万元,如果A运输公司被追征了增值税,这样处理违背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B.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D.法律优位原则3.下列人员中,属于车辆购置税纳税义务人的是()。
A.应税车辆的捐赠者B.应税车辆的出口者C.应税车辆的销售者D.应税车辆的获奖自用者4.下列行为中,应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是()。
A.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B.不涉及产权转移的房屋抵押C.事业单位闲置房屋对外出租D.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5.企业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年。
A.2B.5C.10D.156.下列单位用地中,可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是()。
A.物流企业仓库用地B.厂区内部绿化用地C.工业企业生产用地D.国家机关办公用地7.下列用地,由省级税务局确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优惠的是()。
A.个人自办幼儿园用地B.人民团体自用土地C.疾病控制机构用地D.市政广场占地8.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对进口的货物征收增值税的,同时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B.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应当按照规定扣除期末留抵退税退还的增值税税额C.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退还已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D.违反增值税、消费税有关规定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应同时对其征收相应的城市维护建设税9.位于市区的某企业,实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2021 年10 月实际缴纳消费税15 万元,契税5 万元,退还9 月增值税留抵税额3 万元。
2024注会税法精讲笔记
2024注会税法精讲笔记一、税法总论。
1. 税法概念。
- 税收与税法的定义。
- 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法的功能(财政收入功能、经济调节功能等)2. 税法原则。
- 税法基本原则。
- 税收法定原则(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税收效率原则(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实质课税原则。
- 税法适用原则。
- 法律优位原则(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 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 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3. 税法要素。
- 总则(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等)- 纳税义务人(自然人和法人等)- 征税对象(区分不同税种的标志)- 税目(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 税率。
- 比例税率(如增值税基本税率)- 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如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超率累进税率如土地增值税)- 定额税率(如车船税)- 纳税环节(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纳税)- 纳税期限(按日、月、季、年等)- 纳税地点(机构所在地、销售地等)- 减税免税(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 罚则(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附则(解释权、生效时间等)4. 税收立法与我国税法体系。
- 税收立法机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税收法律)- 国务院(制定税收行政法规)-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税收法规,仅限部分地区)-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税收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制定税收地方规章)-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 税收实体法体系(按征税对象分类,如商品和劳务税类、所得税类等)5. 税收执法。
- 税务机构设置(国家税务总局及各级税务机关)- 税收征管范围划分(国税、地税征管范围,目前国地税合并后的调整情况)- 税收收入划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划分)6. 税务权利与义务。
注册会计师-《税法》教材精讲-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法(40页)
第五章个人所得税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地位:重点税种之一;题型:各种题型均会出现,特别是计算问答题,基本上每年一道计算问答题;分值:题量一般为3~5题,分值在10分左右。
由于个税修改,2019年教材变化非常大,基本上相当于重写,2019年个税所占比重可能上升,存在出综合题的可能性。
内容介绍(将章节内容重新整理)第一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第二节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第三节税收优惠第四节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第五节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六节非居民个人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七节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八节其他税目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九节征收管理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个人+自然人性质的企业)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与混合征收制;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混合征收制。
【例题·多选题】(2016年,修改)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制模式B.实行分类征收制模式便于征收管理,但不利于平衡纳税人税负C.实行综合征收制模式征收管理相对复杂,但有利于平衡纳税人税负D.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混合征收制『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混合征收制。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知识点: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修订)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问题:老张的儿子张华出国留学3年,期间未回国。
请问张华是居民纳税人还是非居民纳税人?知识点:征税范围(9个应税项目)* * *要求:给出一项所得,能够判断其适用的税目,并确定是分类征收,还是综合征收——选择题、计算题中涉及到。
3.12张敬富—聊聊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那些事(金磊)
张敬富—聊聊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那些事3、4月份是柳絮飘飞,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当然也是中级会计职称和注会考试的报名季。
每年都有大批“新生”涌入会计行业,为了解决大家在报考中的困惑,东奥2018年重磅推出了为期45天的“财会狂欢节”直播活动,小伙伴们,你们可要记住喽!今天是财会狂欢节晚间直播大课的第一节,我们有幸请到了东奥超人气名师—张敬富老师。
张老师主讲注会《会计》和中级《中级会计实务》,其语言风趣幽默,见解独到,是学员们最亲切的“富富”老师。
今天就请张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聊一聊“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那些事?看看张老师是怎样一层层抽丝剥茧为我们解开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的备考难题。
报考:会计师与之注册会计师要根据需求选择“会计师是属于我们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看起来很宽泛。
但其实会计师指的就是我们国家的职称,而注册会计师,指的是一种执业资格,代表着一种行业。
如‘律师、医生、警察等’。
”“从考试难度来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相比于注会考试会简单许多,而注会考试的含金量和市场价值也会带来额外的收获。
中级会计职称是职场晋升路上必考的证书,注会则可以结合自己的发展需求进行斟酌。
”听了张老师的分析,考生应该明白虽然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在名称上看似很接近,但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考生在报考之初要弄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范围: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的考试教材章节对比近几年,随着会计政策不断的变化,中级会计考试与注会考试的内容也都囊括了最新的准则信息。
那么,这些法规政策的变化,会对我们的考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以注册会计师《会计》与《中级会计实务》为例。
2017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以下简称“注会”),由原来的2016年的28章变为了21章,章节有明显的压缩,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的《中级会计实务》(以下简称“中级”),则比较稳定,保持在22章。
那么,细心的小伙伴,有没有发现中级比注会还要多1章。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七版)课件:纳税基础
2.3 税收征纳制度
2.3.4 纳税申报制度
5.网络发票管理 • 纳税申报制度是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国
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税务机关的具体要 求,向主管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有关纳税事项及应 缴税款时,应履行法定手续的制度。
2.3 税收征纳制度
2.3.4 纳税申报制度
1. 纳税申报的方式
(1)直接申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 办理纳税申报或扣缴税款的报告。如增值税采用的就是直 接申报方式。
1.按照税率的经济意义划分——分为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2.按照税率的表现形式划分——分为以绝对量形式表示的 税率和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的税率。
2.2 税收实体法及构成要素
2.2.4 税率
定额税率
我
国 现
比例税率
行
税
率
超额累进税率
个人所得税
形
式
超率累进税率
土地增值税
2.2 税收实体法及构成要素
2.2.5 纳税环节
2.会计制度、会计处理方法的管理 •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
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核算软件 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2.3 税收征纳制度
2.3.3 发票管理制度
2.发票基本要素和管理要求
发票
普通发票
专用发票
基本要素有发票的名称、发票代码和号码、 联次及用途、客户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 商品名称或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 单价、大小写金额、开票人、开票日期、 开票单位(个人)名称(章)等
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 原税务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2)纳税人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 更登记,或者其变更登记的内容与工商登记内容无关 的,应当自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 或者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办 理变更税务登记。 (3)应提供证件和材料。
注会2023年税法刘颖讲义
注会2023年税法刘颖讲义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2023 年注会税法概述
2.刘颖讲义的主要内容
3.刘颖讲义的价值和适用对象
正文
2023 年注会税法概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注会税法成为了许多专业人士和企业必备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注会税法,刘颖老师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份全面的讲义。
刘颖讲义的主要内容
刘颖讲义围绕着注会税法的核心内容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税法基础知识:包括税收法律关系、税法构成要素、税收法律责任等基本概念和原则。
2.各类税收政策:详细解析了中国现行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收政策,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3.税收征管与纳税检查:介绍税收征管的基本程序、纳税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了解税收征管的具体操作。
4.国际税收:阐述了国际税收的基本原则、国际税收协定的作用和我国的国际税收政策。
刘颖讲义的价值和适用对象
刘颖讲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适用于以下几类人群:
1.会计、审计、财务等专业的学生:有助于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注会税
法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从事税收工作的专业人士: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税法,提高税收筹划和合规操作的能力。
3.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有助于了解税收政策,遵循税收法规,降低税收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浙江省2024年注册会计师《会计》:递延所得税考试试题
浙江省2024年注册会计师《会计》:递延所得税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银行存款实有数为__。
A.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B.银行对账单余额C.银行存款余额调整表中调整后相等的余额D.以上均不是2、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设置账簿。
该法定期限为__。
A.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B.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30日内C.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D.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3、下列各项,不属于货币资金的是__。
A.备用金B.银行存款C.外埠存款D.银行汇票存款4、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应计入____A:营业外收入B:盈余公积C:资本公积D:未安排利润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违法会计行为和向不同的会计资料运用者供应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样的违法会计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其干脆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干脆责任人员,可以处__的罚款。
A.2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B.2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C.3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D.5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6、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情形中,适用1年诉讼时效的是____A:环境污染造成他人财产损失B:承租方拖延支付租金C:货物在运输途中被毁损D:借款方违反规定用途运用贷款7、短期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债券利息应作为____A:应收股利B:应收利息C:应收账款D:短期投资成本8、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__。
A.依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依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B.定期依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依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C.依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干脆依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D.依据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干脆依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9、固定资产折旧采纳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计算公式是__。
递延所得税课件
《递延所得税》PPT课件
17
第二节 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2、预收账款产生的差异
• 一般情况下,税法对收入的确认与会计的规定相同计税
时不计入纳税所得。此时,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 税基础=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 某些情况下,税法规定应将其计入当期纳税所得,这样 预收款的取得当期已经交纳了所得税,因此,未来期间 在会计上确认收入时,不应再计入纳税所得,而予全额 税前扣除,计税基础=0。
• 所得税法规与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
《递延所得税》PPT课件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二、国际上两种观点
• 收益分配观(利润观)
企业向政府交纳税金也具有利润分配的性质,与向投 资者分配的利润和现金股利,是企业的一项利润分配。
• 费用观
企业向国家交纳各种税金与企业其他支出一样,属于 费用性质
《递延所得税》PPT课件
21
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1)交易或事项发生影响到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的,
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作为所得税费用的构成部分。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相反)
(2)对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影响额应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 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税法与会计准则资产计量的差异 – 对公允价值的认定问题 – 资产减值问题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税基础 = 取得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例2-2:见P77页
《递延所得税》PPT课件
第二节 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固定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
2024全新税法培训课件(2024)
面临的挑战
尽管国际税收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税收主权与国 家利益的冲突、税收制度差异、信息 不对称等。
2024/1/26
25
BEPS行动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2024/1/26
BEPS行动计划
BEPS(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是OECD(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针对跨国企业避税问题提出的一系列建议措施 ,旨在通过国际合作,改革国际税收规则,确保企业在全球 范围内公平纳税。
优惠政策
对特定行业、地区或项目 给予增值税优惠,如高新 技术企业、贫困地区等。
临时性政策
针对突发事件或经济波动 ,实施临时性增值税优惠 政策。
9
企业应对策略与调整
01
02
03
04
加强财务管理
规范企业财务核算,确保准确 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
调整经营策略
根据增值税法改革要求,调整 企业经营策略和业务模式。
15
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内容
01
02
03
04
修订了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的定义和纳税义务
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 和级距
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完善了反避税规则和税收征管 措施
2024/1/26
16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
子女教育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4/1/26
继续教育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27
THANKS
[ 感谢观看 ]
2024/1/26
经济法基础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一ppt课件
权而取得所得,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税。
❖ 7、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 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按财产转让征个税。
(九)偶然所得
❖ 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 得。
❖ 1、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 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励所得按偶然所得全额 计税。
2、扣除项目
❖ (1)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 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 (2)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 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 、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6项专项附加扣除。
应纳税额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
税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
(一)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纳税人
判定标准
纳税义务
居民
有住所、无住所但居 境内境外无限纳税
住满183天
义务
非居民
无住所又不居住、无 仅就其来源于中国 住所居住不满183天 境内的所得纳税
(习题1·判断题)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 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属于我国个人所
31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 (一)个人所得的形式 ❖ 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
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当 按照取得的凭证上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 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 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 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场价格核 定应纳税所得额。
2020注会-会计-讲义-第20章 所得税89-96讲
第二十章所得税预备知识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一)纳税调整增加额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二)纳税调整减少额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减。
第一节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原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准则规范的是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即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会纳税调整减少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即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会纳税调整增加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二、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所得税核算一般程序如下图所示: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确定,与税收法规的规定密切关联。
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二)无形资产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关研究开发支出区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按财税〔2018〕99号文件,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注会学习资料-CPA《税法》讲义
第一章税法总论(一)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税法》学习的基础,包括税法的基本理论、税法的立法和实施的相关规范、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以及税收管理体制概况、国际税收关系等基础知识。
其中许多内容直接影响学习者对随后章节的理解和掌握,但本章不是CPA考试的重点章。
本章内容繁杂,考点细碎,有些考点不明显,考生在复习时重在理解。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最近3年本章的平均分值为2分。
2015年教材的主要变化1.将“税法公平原则”改称为“税收公平原则”;2.增加第八节国际税收关系。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税法的目标第二节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第三节税收法定原则第四节税法要素第五节税收立法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第六节税收执法第七节依法纳税与税法遵从第八节国际税收关系第一节税法的目标一、税收与现代国家治理(熟悉,能力等级1)区别税收——税法: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的内涵——从税收分配关系本质、国家税权和税收目标三方面把握: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利,它有别于按要素进行的分配这是我国税收理论界长期以来的主流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理论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用交换说更能说明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3.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现代国家治理”的理念,也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现代财政活动基本上由收入阶段(征税为主)、支出阶段(预算)、收支划分(财税体制)等几大部分组成,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税收已经不仅仅纯粹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而是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的大问题。
税收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主要有:(1)为国家治理提供最基本的财力保障;(2)税收是确保经济效率、政治稳定、政权稳固、不同层次政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具;(3)税收是促进现代市场体系构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4)税收是促进依法治国,促进法治社会建立,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5)税收是国际经济和政治交往中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九章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九章所得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九章所得税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我国,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遵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目的在于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税法则是以课税为目的,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应交纳的税额,从所得税的角度,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征税。
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两者分离的程度和差异的种类、数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为完全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
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某项资产的一定期间内,该项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在这一期间内,就该项资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表明该项资产于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低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产生可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减少未来期间以应交所得税的方式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应确认为资产。
反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将会于未来期间产生应税金额,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对企业形成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应确认为负债。
注册会计师税法章节目录
第一章税法总论第一节税法概念第二节税法原则第三节税法要素第四节税收立法与我国税法体系第五节税收执法第六节税务权利与义务第七节国际税收关系第二章增值税法第一节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第二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登记第三节税率与征收率第四节增值税的计税方法第五节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六节简易征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七节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收第八节出口和跨境业务增值税的退税和征税第九节税收优惠第十节征收管理第十一节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及管理第三章消费税法第一节纳税义务人与税目、税率第二节计税依据第三节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四节征收管理第四章企业所得税法第一节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与税率第二节应纳税所得额第三节资产的税务处理第四节资产损失的所得税处理第五节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第六节税收优惠第七节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八节征收管理第五章个人所得税法第一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第二节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第三节税收优惠第四节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第五节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六节应纳税额计算中的特殊问题处理第七节征收管理第六章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第一节城市维护建设税法第二节烟叶税法第三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第七章关税法和船舶吨税法第一节征税对象与纳税义务人第二节进出口税则第三节完税价格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四节减免规定第五节征收管理第六节船舶吨税法第八章资源税法和环境保护税法第一节资源税法第二节环境保护税法第九章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耕地占用税法第一节城镇土地使用税法第二节耕地占用税法第十章房产税法、契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第一节房产税法第二节契税法第三节土地增值税法第十一章车辆购置税法、车船税法和印花税法第一节车辆购置税法第二节车船税法第三节印花税法第十二章国际税收税务管理实务第一节国际税收协定第二节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第三节境外所得税收管理第四节国际反避税第五节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第六节国际税收征管合作第十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税务管理第三节税款征收第四节税务检查第五节法律责任第六节纳税担保和抵押第七节纳税信用管理第八节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第九节税务文书电子送达规定(试行)第十四章税务行政法制第一节税务行政处罚第二节税务行政复议第三节税务行政诉讼以上就是注会税法章节目录了,税法知识需要考生们理解记忆,目前距离考试开始还有一段时间,考生们一定要紧跟进度,争取通关!。
CPA-税法-思维导图-11 个人所得税
我国采用世界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分类制综合征收制混合征收不同来源分类征收全年所得汇总先分类后综合纳税义务人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中国的港、澳、台同胞,还涉及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负有无限纳税义务。
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or没住所住满1个纳税年度的个人住所标准:“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习惯居住:在学习,工作,探亲等原因消除后,不得不回境内,则中国是习惯居住地居民纳税人居住时间标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 日起至12月31 日止)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or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不包括中国国籍,但不在中国定居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判定条件在我国无住所同时具备在我国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判定纳税义务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个人入离境当日及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期间的判定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依照税法和协定或安排的规定判定其在华负有何种纳税义务时,均应以该个人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上述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1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对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对什么征征税范围非独立个人劳动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免税奖金的范围在税法中另有规定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工资、薪金所得不属于工资性质的补贴,津贴不予征税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not午餐)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按此项目计征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内部退养、提前退休与法定退休适用范围特点收入的征免法定退休内部退养各类人员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属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正式退休属于非正式退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主讲老师:于德惠⒊比较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含义:差异产生期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构成未来可抵扣利益在差异转回期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特点表现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对所得税的影响→ 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见下页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①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跌形成的损失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跌形成的损失3)按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跌形成的损失4)固定资产的会计累计折旧大于税法累计折旧形成的差异5)无形资产的会计累计摊销大于税法累计摊销形成的差异6)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会计确认的资本化金额小于按税法规定予以税前150%加价摊销扣除金额形成的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①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7)按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大于税法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形成的差异8)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变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因被投资单位损益以外其他权益发生减少变动而确认应享有的损失与计税基础维持原取得成本不变形成的差异9)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形成的损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②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1)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升高形成的差异2)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与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金额形成的差异3)未确认为收入的预收款项与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形成的差异4)按照税法规定已于收到时纳税的政府补助形成资产转入递延收益后尚未转销的部分5)因考虑资产弃置费用所确认的预计负债形成的差异(不予考虑)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③特殊项目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未作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该类费用在发生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即计入当期损益,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
但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资产账面价值=0 <资产计税基础=超过当年准予扣除部分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费用金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③特殊项目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未作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该类费用在发生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即计入当期损益,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
但按照税法规定,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资产账面价值=0 <资产计税基础=超过当年准予扣除部分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费用金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③特殊项目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企业发生经营亏损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0 <资产计税基础=结转以后纳税年度准予税款递减金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⒊比较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5)无暂时性差异但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①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实际计入成本费用额超过税法规定税前准予抵扣金额的差额②企业应付违反税法规定的滞纳金和罚款③企业发生的超过支出标准的业务招待费④企业发生的超过规定标准的公益性捐赠支出⑤企业为关联方承担的债务担保和对关联方的捐赠⑥企业因取得的国债利息注意上述事项虽然无暂时性差异,但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作调整。
(5)无暂时性差异但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①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实际计入成本费用额超过税法规定税前准予抵扣金额的差额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
税法规定对于合理的职工薪酬允许税前扣除,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成本费用支出的金额超过规定标准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
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由于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所产生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如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工会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5)无暂时性差异但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②企业应付违反税法规定的滞纳金和罚款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应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作为负债反映。
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能税前扣除,即该部分费用无论是在发生当期还是在以后期间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零之间的差额,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5)无暂时性差异但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③企业发生的超过支出标准的业务招待费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均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规定该费用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
(5)无暂时性差异但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④企业发生的超过规定标准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规定该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准扣除。
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
(5)无暂时性差异但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⑤企业为关联方承担的债务担保和对关联方的捐赠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关联方承担的债务担保和对关联方的捐赠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规定该支出不准税前扣除。
因该支出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
(5)无暂时性差异但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⑥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税。
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
⒊比较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差异及对所得税影响的分析(6)①资产账面价值与资产计税基础产生的差异及对所得税影响的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商誉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会计规定→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初始成本初始计量→ 初始成本确定会计与税法规定相同资产的计税基础=初始成本-0∵ 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按成本计量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差异分析资料:2010年10月20日,甲公司自公开市场上以公允价值100万元购入M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2010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场价格上升为110万元。
甲公司确认了1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差异分析例题分析2010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利得=110-100=1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的账面价值=100+10=11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的计税基础=100-0=1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10万元>其计税基础1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10-100=10(万元)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10×25%=0.2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2 5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 5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会计规定→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权益税法规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初始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得和损失初始计量→ 初始成本确定会计与税法规定相同资产的计税基础=初始成本-0∵ 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按成本计量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差异分析资料:2010年10月20日,甲公司自公开市场上以公允价值100万元购入M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2010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场价格下跌为93万元。
甲公司确认了7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差异分析例题分析2010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00-93=7(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的账面价值=100-7=93(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的计税基础=100-0=1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93万元<其计税基础1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93=7(万元)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7×25%=1.75(万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7 5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7 500。